平面控制测量分析

合集下载

平面控制测量平差报告

平面控制测量平差报告

平面控制测量平差报告
1. 项目概述,报告应该包括对测量项目的概述,包括测量的目的、范围和所涉及的地理区域。

2. 测量方法,报告应该详细描述所使用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包括测量设备、测量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3. 测量结果,报告应该给出测量结果的详细描述,包括测量点的坐标、高程等信息。

这些结果通常以表格、图表或地图的形式呈现,以便清晰展示测量数据。

4. 数据分析,报告应该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误差分析、精度评定等内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结论与建议,报告应该对测量结果进行总结,提出结论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包括可能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等。

6. 建议使用范围,报告应该明确指出测量结果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以便用户正确理解和使用测量数据。

总的来说,平面控制测量平差报告是对平面控制测量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的文件,旨在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清晰的测量数据和建议,以支持工程设计、土地规划、地图制作等相关工作的进行。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国家三角网
2.城市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测量
在城市和市政工程建设地区,为了测绘更大比例 尺的1∶2 000~1∶500地形图和城市工程建设的观 测等,需要布设密度更大的平面控制网。在国家控 制网的统一控制下,按《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的规定,城市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分为: 二、三、四等和一、二级三角网;三、四等和一、 二、三级导线网。
4.图根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测量
在上述基本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建 立直接供测绘地形图使用的测站点而进行的控制测 量称为图根控制测量,由此得到的控制点称为图根 控制点(简称图根点)。图根控制测量可用图根三 角测量技术,也可用导线测量技术,图根导线测量 主要技术要求见表6-2。图根点的密度(包括高级 点),取决于测图比例尺和地物、地貌的复杂程度。 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可参考表6-3的规定; 地形复杂地区、城市建筑密集区和山区,应根据测 图需要并结合具体情况加大密度。
平面控制测量
1.1 平面控制测量概述
平面控制测量分类
平面控制测量
三角形网测量
导线测量
1.国家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测量
国家平面控制网又称基本控制网,是在全国范围 内建立的控制网,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 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的方案建立控制网,利用精密 仪器采用精密方法测定,并进行严格的数据处理, 最后求出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 测图和工程建设的基本控制,也为空间科学技术和 军事提供精确的点位坐标、距离、方位资料,并为 研究地球大小和形状、地震预报等提供重要资料。
平面控制测量
1.2 平面坐标计算的公式
如图6-5所示,设A点的已知坐标为(xA, yA),又已知A至B点的边长为DAB,坐标方 位角为αAB。求B点坐标(xB,yB)。 设A至B点的纵坐标增量和横坐标增量分别 为ΔxAB 和ΔyAB,由图中关系可知,计算 ΔxAB 和ΔyAB的公式为

平面控制测量在测绘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平面控制测量在测绘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平面控制测量在测绘中的重要性与应用导语:测绘是指通过使用各种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和地下构造进行测量,获取地理空间数据,以便为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各类数据支持。

而平面控制测量则是测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获取高精度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产品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平面控制测量在测绘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一、平面控制测量的概念与特点平面控制测量是指在测绘中为绘制高精度地图或进行其他测量工作,所要求的测量控制点的测量。

它是确定地物位置和形状,建立绘图坐标系的基础,也是测绘综合精度控制的手段。

平面控制测量具有以下特点:1. 高精度性:平面控制测量要求高精度,以确保绘制的地图符合实际地貌和地理要素分布。

2. 广覆盖性:平面控制测量需要涵盖整个测区,以提供完整准确的地理数据。

3. 多样性:平面控制测量需要应用多种测量方法和工具,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地貌的测绘需求。

二、平面控制测量在测绘中的重要性1. 提供高精度地图:平面控制测量是制作高精度地图的关键环节,通过准确测量地图控制点的位置和形状,可以确保绘制的地图与实际地形高度一致,为用户提供准确的空间位置信息。

2. 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信息管理和分析系统,而平面控制测量提供的高精度地理数据是GIS建设的基础。

通过平面控制测量获取的地理数据可以在GIS中进行各类分析和决策,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 保障工程建设的精确性:平面控制测量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精确的地理数据,可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如高速公路、高铁等,平面控制测量的准确性对于保障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三、平面控制测量的应用实例1. 地质灾害预测与防范:平面控制测量可以测量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地形地貌,获得高程、坡度等基础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预测潜在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城市规划测量中平面控制测量精度分析

城市规划测量中平面控制测量精度分析

城市规划测量中平面控制测量精度分析工程测量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为我国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理论结合实际,对平面控制测量中出现的误差进行量化分析,并介绍GPS RTK技术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使从事这项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了解误差来源,分析误差大小,有效控制误差,指导实际工作。

标签城市规划测量;平面控制测量;精度分析;GPS RTK技术一、引言城市规划测量是按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题规划提出的规划条件进行的测绘活动。

基本内容有:城市规划道路定线测量、建设用地界址点和界址线测量、规划监督测量、市政规划测量等。

作为一项服务于城市建设的实用性测量工作,其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精度要求。

二、控制测量概述(一)常规控制测量首先在全测区范围内选定一些控制点,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精确的测算方法,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确定它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这些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其他碎部点的位置,这就将控制测量工作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两种。

具体控制测量的过程是首先在实地选点埋石、外业观测、平差计算中获得数据。

(二)GPS控制网的布设由GPS测量的误差源可以看出:GPS网的设计已免除了测角、边角同测和测边网等的传统要求,它不需要点间通视,也不需要考虑布设什么样的图形,更不需要考虑图形强度,不需要设置在制高点上,所以,GPS网的设计是非常灵活的,只要在测区内的适当位置上安置GPS,就可以进行同步观测。

但也应该注意:1)GPS基线长度不要过长;2)应构成封闭式闭合环和子环路;3)应尽量消除多路径影响,防止GPS信号通过其他物体。

在一个平差问题中,当所选的独立参数x 的个数等于必要观测数t时,可将每个观测值表达成这t个参数的函数,组成观测方程,这种以观测方程为函数模型的平差方法,就是间接平差。

间接平差是通过选定t个独立的参数,将每个观测值分别表示成这t个独立的参数的函数,建立函数模型,按照最小二乘原理,用求自由极值的方法解出参数的最或然值,从而求得各观测值的平差值。

平面控制测量措施

平面控制测量措施

平面控制测量措施1. 引言在制造业领域中,平面控制是一项重要的质量管理措施。

通过控制平面度,可以确保产品在表面平整度方面符合设计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平面控制测量措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对平面度进行准确和有效的测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一些常用的工具与设备。

2.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平面度是指表面在一个平面上的各点与一个完全平面之间的距离差异。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表面上的点与一个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判断表面的平整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2.1 接触测量接触测量是使用接触式测量仪器与表面物体直接接触并测量其高度差异的方法。

常用的接触式测量仪器包括游标卡尺、百分表、高度规等。

接触测量的优点是精度高,测量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平面度的测量。

然而,由于接触测量需要直接接触被测表面,可能对表面造成划痕或损伤。

2.2 非接触测量非接触测量是使用光学或激光等技术,通过测量光束的反射或散射来获取被测表面的高度差异信息的方法。

常用的非接触测量仪器包括激光扫描仪、光学投影仪等。

非接触测量的优点是可以非破坏性地对表面进行测量,适用于对脆性或易受损的材料进行测量。

但是,非接触测量的精度受到环境光线的干扰,测量范围也相对较窄。

3. 平面控制测量的常用工具与设备3.1 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一种常见的接触测量工具。

它由一根刻度尺和一个可滑动的游标组成。

通过将游标逐渐与被测表面接触并记录刻度尺上的数值,可以测量出表面的高度差异。

游标卡尺常用于测量较小的平面度差异,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3.2 激光扫描仪激光扫描仪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测量设备。

它通过激光束扫描被测表面,并使用传感器记录激光与表面的交互信息,从而获取表面的高度差异数据。

激光扫描仪具有高精度、测量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对大面积、复杂形状的表面进行测量。

3.3 光学投影仪光学投影仪是一种基于投影原理的测量设备。

平面控制测量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平面控制测量方法是对二维平面上的点、线、面进行测量和控制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土木工程等领域,对于确保产品和建筑物的准确度和质量至关重要。

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几种主要方法:1.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并可根据测得的角度和斜距计算出点的坐标。

全站仪通常具有自动测量、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功能,能够提高测量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2.电子经纬仪电子经纬仪是一种测量方位角和斜距的仪器,它可以通过测量目标点与基准点之间的角度和斜距来计算目标点的坐标。

电子经纬仪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特点,在测量平面控制点时非常有效。

3.测距仪测距仪是一种利用光学、电磁波或声波等原理测量距离的仪器。

在平面控制测量中,常用的测距仪有激光测距仪和电磁波测距仪。

测距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平面控制点的测量和控制。

4.全息测量法全息测量法是一种基于全息干涉原理的测量方法,它利用激光的相干特性实现对平面控制点的测量。

全息测量法具有非接触、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平面控制测量领域。

5.相位测量法相位测量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光或电磁波的相位差来计算距离或坐标的方法。

在平面控制测量中,常用的相位测量法有干涉测量法和调制成像测量法。

相位测量法具有高精度和快速的特点,适用于高精度的平面控制测量任务。

6.全息成像法全息成像法是一种通过全息技术实现对平面控制点的测量和控制的方法。

全息成像法可以记录和还原目标点的光场信息,从而实现对其位置和形状的测量和控制。

全息成像法具有非接触、高精度的特点,在一些特殊的平面控制测量任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测距仪、全息测量法、相位测量法和全息成像法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在测量平面上的点、线、面时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和控制。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形式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形式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形式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平面角度控制和平面线性控制。

1. 平面角度控制:通过测量和控制平面上的角度来实现平面控制。

常用的平面角度控制方法包括:
- 平面角度测量:通过使用角度测量仪器如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平面上的角度值。

- 平面角度控制点的设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平面上的角度
控制点位置,并用地面标志物或测量仪器进行标记。

- 平面角度控制测量:使用测量仪器在角度控制点之间测量角
度值,以检查平面的角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 平面线性控制:通过测量和控制平面上的线性距离来实现平面控制。

常用的平面线性控制方法包括:
- 平面线性测量:通过使用距离测量仪器如测距仪、激光测距
仪等,测量平面上的线性距离值。

- 平面线性控制点的设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平面上的线性
控制点位置,并用地面标志物或测量仪器进行标记。

- 平面线性控制测量:使用测量仪器在线性控制点之间测量距
离值,以检查平面的线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这两种基本形式的平面控制测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组合使用,以实现对平面上角度和线性的全面控制。

第九章__平面控制测量

第九章__平面控制测量
(2) 后一条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等于相邻的前一 条直线的坐标方位角±180°后再加左折角或 减右折角。
三、导线测量的近似平差计算
支导线的计算
其计算步骤如下: 1.由A、M两点的坐标,使用坐标反算公式计
算出坐标方位角αAM。 2.由αAM起始,并根据观测角β1、β2…推算出
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3.由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及边长,按正算公式
控制测量的任务
在测绘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时,要进 行必要的图根控制测量;在工程建设施工 阶段,要进行一定精度的施工控制测量; 在工程竣工后的营运阶段,为进行各种变 形观测而作的专用控制测量。由此可见, 控制测量是进行其他各项测量工作的基础, 它具有传递点位坐标并高精度控制全局的 作用,具有限制测量误差的传播和积累的 作用。
控制测量作业内容
技术设计、实地选点、标石埋设、观 测和平差计算等主要步骤。在常规的高等 级平面控制测量中,当某些方向受地形条 件限制不能使相邻控制点直接通视时,就 需要在控制点上建造觇标。采用GPS定 位技术建立平面控制网,由于不要求相邻 点之间通视,因此不需要建造觇标。
布设控制网的要求
控制网中控制点坐标是由起算数据和观测 数据经平差计算得到的。控制网中只有必要的 一套起始数据,例如三角网中已知一个点的坐 标、一条边长和一边的坐标方位角,这种控制 网称为独立网。如果控制网中已知数据多于必 要的起算数据,则这种控制网称为非独立网。 控制网中的观测数据按控制网的种类不同而不 同,有水平角或水平方向、边长、高差以及三 角高程测量的竖直角或天顶距,外业观测工作 完成后,应对观测成果进行整理和检核,保证 观测成果满足限差要求,然后进行平差计算。 对于高等级控制网需要进行严密平差计算,而 低级的控制网可以采用近似平差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控制测量分析研究
摘要:文章阐述了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结合工程实例对施工平面控制测量控制网的建立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
无论是城市控制网还是为测绘工程专用图所建立的控制网,往往是从测图方面考虑的,一般不适应施工测设的需要,且常有相当数量的控制点,在场地布置和平整中被毁掉,或因建筑物的修建成为互不通视的废点。

因此,在工程施工之前,一般在建筑场需要在原测图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施工控制网,作为工程在施工和运行管理过程中测量的依据。

一、控制测量的概念
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控制误差的积累;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

控制测量分类按照内容分为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卫星定位测量。

控制测量中常用的名词如控制点:对整个测区起控制作用的测量标志点;控制网:由按一定规范布设,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控制点所构成的网状几何图形;图根控制网:直接为测图而建立的控制网;图根点:图根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控制测量: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平面控制测量即是建立平面控制网,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x、y。

它的布网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布置形式:三角锁、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交会定点、gps测量等。

本文仅对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分析研究。

二、施工控制网的形式
施工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建立平面控制网。

由于工程性质、场地的大小和地形情况不同,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也有不同形式。

在面积不大的居住建筑小区中,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基准线组成的简单图形,作为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称为建筑轴线或建筑基线;在一般大中型民用或工业建筑场地中,多采用方格网形式的控制网,称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矩形网;在一些大型工业场地中,由于地形条件、工期紧迫或分期施工等原因,不便于一次建立整个场地的建筑方格网时,可先在整个场区内建立“一”字形或“+”字形的中轴线系统,作为以后建立各局部方格网的依据;在沿江河或受地形限制的建筑场地中,则可建立多边形导线作为施工控制;对于山区建筑场地,一般多依山傍谷分散建筑,则可充分利用原有测图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

总之,施工控制网的形式应与设计总平面图的布局相一致。

关于各类建筑工程的施工控制网的精度,目前全国尚无统一规定。

城市中的民用建筑工程,其相对精度约为1/5000,点位误差约为±5cm(相当于二级导线的精度)。

实践说明这个精度是完全
能够满足建筑物和与其相配套的区域管线及道路的定位要求的。

关干工业建筑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根据“冶金工业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规定,其边长相对精度为1/20000,它是从测定工业场地中皮带通廊、各种工业管道等线状建筑或构筑物的要求提出的。

但是工业建筑种类繁多,控制网精度应参照不同工程的有关规范确定,不能一概而论。

三、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坐标变换
设计人员习惯于用独立坐标系进行设计。

坐标原点通常选在工业场地以外的西南角上,这样场地范围内点的坐标都是正值。

坐标轴平行或垂直于主轴线,因此同一矩形建筑物相邻两点间的长度可以方便地由坐标差求得,用西南角和东北角两个点的坐标就可确定矩形建筑物的位置和大小。

同样建筑物的间距也可由坐标差求得。

这种便于设计的坐标系称为建筑坐标系或施工坐标系。

放样要用到控制点,这些控制点或许已具有国家或城市系统的大地坐标。

因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往往不一致,为了放样就必须把待放样点的设计坐标换算成大地坐标或者把控制点的大地坐标换算为建筑坐标。

总之,在施工测量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坐标换算工作。

如图1,设为p点在测量坐标系内的坐标;为p点在施工坐标系内的坐标;为施工坐标系的原点o′在测量坐标系内的坐标;α为施工坐标系的坐标纵轴a在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方位角。

则两个系统的坐标可按下式相互变换:
图1:坐标换算关系图
(5)

(6)
式中和α可在总平面图上查取。

有时坐标值的数字较大,应用上述公式计算不便,此时,可用下列公式换算i、j两点之坐标差:
(7)

(8)
式中
四、施工方格网的建立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工作应在施工准备初期进行,要力争尽早完成以资主动。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备控制点的标志,常遭到碰动或损坏。

因此,除桩点理设要牢固、地面标志明显和设立护桩外,还要做好经常的检测和维护工作。

4.1建筑轴线的布置
建筑轴线的布置主要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的地形和原有控制点的情况而定。

轴线位置应临近且平行建筑物,以便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放线。

为了能长期保留,各轴线点位应避开地下管线施工位置,选在
相互通视而又不受施工影响的地带上,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桩基要在冰冻线以下,桩顶要低于该处场地设计标高0.1~0.2米,为了便于检查点位是否变动,轴线点一般不少于3个。

4.2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建筑方格网测设一般按主轴线点和轴线加密点分别测设的步骤进行。

当场地上有两个或多个主轴线时,可以分别建立方格网。

但从测量观点看来应联成一个整体。

求得两个方格网坐标系之间的换算关系,从而确保相邻方格网之间的联系。

4.3建筑方格网的加密
当工业场地较大时,一下子测定全部方格点工作量太大,这时可以先测定方格边较稀疏格网的点子,然后在这些稀疏点子的控制下,逐步加密方格点。

一般常用的方向线交会法或后方交会归化法来加密方格点。

当用方向线交会法加密时,仪器架于、、…点上(图2a),两条对角线方向相交即得一个加密方格点。

从而可得、、…等点,然后在小方格内再用两对角线方向交会加密1,2,3…等方格点,这样就可以把方格点加密约一倍(方格边长缩小一倍)。

图2:方格网点加密
当用后方交会归化法加密时(见图2-b),仪器架于待加密的点上(如、…),观察方格四角的方向值,从而可求得测站点偏离设计位置的值。

归化后即可求得加密点的正确位置,由于、、…位置
已归化好,所以用后方交会归化法加密时,相应的数据计算工作比较简单。

五、结束语
平面控制测量可考虑利用或改造原有的测量控制网成果。

这样
不但省时省工,而且避免了重复投资和多次测量;(或多个坐标系统)或重复布网的现象,便于测量资料的综合利用和城市管理。


面控制测量的方法,随着测绘仪器设备及测绘技术的越来越现代化,已由三角测量、量距导线测量逐步过渡到三边测量,测距导线测量和gps相对定位测量,计算工具也由过去的对数表、计算尺、手摇计算机逐步过渡到使用计算器、微型计算机。

大大地节省了建网费用,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测量精度和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觉明.建筑工程施工平面控制测量精度的确定和实现[j]. 四川测绘.1998.(02).
[2] 李胜.平面控制测量中坐标转换问题探讨[j].内蒙古石油
化工.2007.(04).
[3] 王彦格.浅谈施工中的工程控制测量工作[j].水泥工
程.2006.(04).
[4] 田东林,鹿罡,梁岩.高速公路基础测绘控制测量中的重点
问题探讨[j].北方交通.2006.(06).
[5] 郭清,张文升,张文亮.大型建设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方法[j].山西建筑.2007.(14).
[6] 朱书敏,李震,路伯祥,熊永良.高速公路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几个问题[j].四川测绘. 1999.(03).
[7] 林玉清.关于城市平面控制网的改造问题[j]. 测绘工程.2006.(0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