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控制测量

合集下载

《平面控制测量》课件

《平面控制测量》课件
土地监测
对土地进行定期的平面控制测量,有助于监测土地利用变化 和非法占用情况。
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
矿产资源勘探
平面控制测量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了高精度的定位和测量数据,有助于发现潜在 的矿产资源。
矿产开发
在矿产开发过程中,平面控制测量用于指导矿井、采场的精确施工和资源合理开 发。
水利水电工程
水库建设
04
平面控制测量的应用领 域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规划
平面控制测量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精确的空间数据,有助于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和 功能分区。
城市建设
在城市建设中,平面控制测量用于确保各项设施的准确布局和定位,如道路、 桥梁、建筑物等。
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
土地资源调查
通过平面控制测量,可以精确测定土地的边界、面积等数据 ,为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
准。
02
平面控制测量的技术方 法
三角测量法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03 适用范围
04 优点
05 缺点
通过使用三角函数和已知 点之间的距离来计算未知 点的位置。
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利用三 角函数和已知点之间的距 离来计算未知点位置的方 法。它通常需要使用全站 仪或经纬仪等测量仪器, 通过测量角度和距离来确 定点的平面坐标。
目的
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满 足各种工程建设和地理信息采集的需 求。
平面控制测量的分类
根制测量和工程控制测量 。
可分为常规控制测量和GPS控制测量 。
根据坐标系统
可分为绝对控制测量和相对控制测量 。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
精度要求
根据不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 的测量方法和精度等级,确保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 地形和气候条件,具有 全球覆盖能力。

平面控制测量操作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操作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操作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是指通过一系列控制测量点来保证建筑物或道路等建筑结构的平面度、垂直度和水平度。

下面是平面控制测量的操作方法:
1.测量前,应调查控制点周围的地形,确定测量区域的边界。

2.根据需要建立控制测量基准点,确定各控制测量点的坐标,测量点可采用钉桩、地标等方式标定。

3.确定控制测量点的观测方位,选择适合的观测仪器进行测量,如全站仪、自动水平仪等。

4.按照先后顺序进行观测,遵守精密测量的操作规程,记录仪器刻度值或读取数据,注明测量点的编号和观测时间。

5.计算各控制测量点的坐标,进行误差调整和精度评定。

根据需要,制作控制测量图,标明建筑物或道路等建筑结构的平面度、垂直度和水平度。

6.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按照控制测量图进行实际测量并进行调整,确保建筑结构的准确平面度、垂直度和水平度。

7.最后,进行控制测量成果的归档和保存,在下次测量前进行检查和验证。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精度要求:符合规范规定。
例:图根导线
测距方法: 钢尺量距 电磁波测距
D往 D返 1 D平均 3000
2020/10/16
27
3.导线角度测量
——观测导线各转折角、连接角。
DJ6一个测回(图根导线)。左 右40
边长较短时,采用光学对点。
全部测左角,或全部测右角;闭合导线测内角。
4.导线连接测量
2 1
(4)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α: (用改正后的β改)
前 后 18 0 右 左
计算出的 终 终 , 否则,需重算。
2020/10/16
36
(5)计算坐标增量ΔX、ΔY:
Xi Di cosi
Yi Di sini
(6)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fx x(x终x始)
fy y(y终y始)
由于 f x , f y 的存在,使导线不能和CD连接,存
2020/10/16
14
7-2导线测量
1-2 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概述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2020/10/16
15
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中最常 用的方法。
闭合导线
导线的已知点和新建点组成的若 干条直线(即导线边)联结成一系 列折线或闭合多边形。
导线测量时,通常只需要前后两 点相互通视。
已知数据:AB,XB,YB;CD,XC,YC。
C CD
B
1 DB1
D12
2 D23
AB B
1
2
3 D34 4 D4C C
3
4 (XC,YC)
D
(XB,YB)
附合导线图
A

第6章 平面控制测量

第6章 平面控制测量

(XC,YC)
C
D
2
附合导线图
观测数据:连接角β ∇观测数据:连接角βB 、βC ;
导线转折角β 导线转折角β1, β2, β3 ,β4 ; 导线各边长D 导线各边长DB1,D12,……,D4C。 ,
3.支导线 3.支导线
βB DB1
β1 1
D12
2
αAB
A
B (XB,YB)
∇A、B为已知边,点1、2为新建支导线点。 为已知边, 为新建支导线点。 ∇已知数据:αAB,XB,YB
控制测量 采用精密仪器和严密的方法, 采用精密仪器和严密的方法,对控制网测 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量,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其它 测量的基准。 测量的基准。
C
D
E
F
A
B
M
G
控制点—具有准确可靠坐标(X,Y,H) —具有准确可靠坐标(X 的基准点。 作用:
1.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和高 1.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和高 程控制网 2.控制误差的积累 2.控制误差的积累 3.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 3.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
4
2.附合导线 2.附合导线
∇AB、CD为已知边,点1、2、3、4为新建导线点。 AB、CD为已知边, 为已知边 为新建导线点。 ∇已知数据:αAB,XB,YB;αCD,XC,YC。
β3 βB DB1 β1 D12 β2 D23 βC αCD D34 β4 D4C
3
αAB A
B (XB,YB)
1
4
城市导线网
表7 - 3
城市三边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来自城市导线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 求
3、工程控制网

6平面控制测量、导线测量

6平面控制测量、导线测量

现 代 测 量 技 术 室
土木工程测量学
点 名
观测角 方位角 真方位角 边长
160 35 42
i
yi
M A 1
2 3 B N fβ = -10″
+ 02 80 04 52
60 40 34
60 40 36
281.457 269.974 315.345 392.121
+ 02 247 27 32 128 08 06 128 08 10 + 02 91 12 43 39 20 49 39 20 55 + 02 255 03 51 114 24 40 114 24 48 + 02 219 58 55 154 23 45
2. 计算坐标方位角的通用公式
AB
M o d e r n
X AB 180 90 sgn(YAB ) arctan Y AB
S u r v e y
现 代 测 量 技 术 室
土木工程测量学
§6-4
aAB = a Δ YAB > 0 Δ XAB >0 a a A AB B
单导线的近似平差计算
二、双定向附(闭)合导线计算 1.方位角闭合差及其配赋
M o d e r n
S u r v e y
现 代 测 量 技 术 室
土木工程测量学
§6-5 单导线的近似平差计算
β
n
M β A
β
2
Pn P2
1
N
Sn β n+1
S1
S2 P 3
B
1 MA 1 180
2 1 2 180
x B
αBA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卫星定 位测量
一.控制测量的概念
3.有关名词
控制点:对整个测区起控制作用的测量标志点。 控制网:由按一定规范布设,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
控制点所构成的网状几何图形。 图根控制网:直接为测图而建立的控制网。 图根点: 图根控制网中的控制点。
控制测量: 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食品店

8.75m D5


中西 北 18-1 12.36m

2.导线边长测量
——测定导线各边长(往返丈量)。
精度要求:符合规范规定。
例:图根导线
测距方法: 钢尺量距 电磁波测距
D往 D返 1 D平均 3000
2 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概述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中最常 用的方法。
闭合导线
导线的已知点和新建点组成的若 干条直线(即导线边)联结成一系 列折线或闭合多边形。
附合导线
导线测量时,通常只需要前后两 点相互通视。
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也称为单导 线,结点导线和两个环以上的导 线称为导线网。
导线各边长DB1,D12,……,D51。
2.附合导线
AB、CD为已知边,点1、2、3、4为新建导线点。
已知数据:AB,XB,YB;CD,XC,YC。
C CD
B
1 DB1
D12
2 D23
AB B
1
2
3 D34 4 D4C C
3
4 (XC,YC)
D
(XB,YB)
附合导线图
A
观测数据:连接角B 、C ; 导线转折角1, 2, 3 ,4 ;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形式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形式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形式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平面角度控制和平面线性控制。

1. 平面角度控制:通过测量和控制平面上的角度来实现平面控制。

常用的平面角度控制方法包括:
- 平面角度测量:通过使用角度测量仪器如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平面上的角度值。

- 平面角度控制点的设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平面上的角度
控制点位置,并用地面标志物或测量仪器进行标记。

- 平面角度控制测量:使用测量仪器在角度控制点之间测量角
度值,以检查平面的角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 平面线性控制:通过测量和控制平面上的线性距离来实现平面控制。

常用的平面线性控制方法包括:
- 平面线性测量:通过使用距离测量仪器如测距仪、激光测距
仪等,测量平面上的线性距离值。

- 平面线性控制点的设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平面上的线性
控制点位置,并用地面标志物或测量仪器进行标记。

- 平面线性控制测量:使用测量仪器在线性控制点之间测量距
离值,以检查平面的线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这两种基本形式的平面控制测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组合使用,以实现对平面上角度和线性的全面控制。

第九章__平面控制测量

第九章__平面控制测量
(2) 后一条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等于相邻的前一 条直线的坐标方位角±180°后再加左折角或 减右折角。
三、导线测量的近似平差计算
支导线的计算
其计算步骤如下: 1.由A、M两点的坐标,使用坐标反算公式计
算出坐标方位角αAM。 2.由αAM起始,并根据观测角β1、β2…推算出
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3.由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及边长,按正算公式
控制测量的任务
在测绘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时,要进 行必要的图根控制测量;在工程建设施工 阶段,要进行一定精度的施工控制测量; 在工程竣工后的营运阶段,为进行各种变 形观测而作的专用控制测量。由此可见, 控制测量是进行其他各项测量工作的基础, 它具有传递点位坐标并高精度控制全局的 作用,具有限制测量误差的传播和积累的 作用。
控制测量作业内容
技术设计、实地选点、标石埋设、观 测和平差计算等主要步骤。在常规的高等 级平面控制测量中,当某些方向受地形条 件限制不能使相邻控制点直接通视时,就 需要在控制点上建造觇标。采用GPS定 位技术建立平面控制网,由于不要求相邻 点之间通视,因此不需要建造觇标。
布设控制网的要求
控制网中控制点坐标是由起算数据和观测 数据经平差计算得到的。控制网中只有必要的 一套起始数据,例如三角网中已知一个点的坐 标、一条边长和一边的坐标方位角,这种控制 网称为独立网。如果控制网中已知数据多于必 要的起算数据,则这种控制网称为非独立网。 控制网中的观测数据按控制网的种类不同而不 同,有水平角或水平方向、边长、高差以及三 角高程测量的竖直角或天顶距,外业观测工作 完成后,应对观测成果进行整理和检核,保证 观测成果满足限差要求,然后进行平差计算。 对于高等级控制网需要进行严密平差计算,而 低级的控制网可以采用近似平差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控制测量
国家三角网
2.城市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测量
在城市和市政工程建设地区,为了测绘更大比例 尺的1∶2 000~1∶500地形图和城市工程建设的观 测等,需要布设密度更大的平面控制网。在国家控 制网的统一控制下,按《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的规定,城市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分为: 二、三、四等和一、二级三角网;三、四等和一、 二、三级导线网。
4.图根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测量
在上述基本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建 立直接供测绘地形图使用的测站点而进行的控制测 量称为图根控制测量,由此得到的控制点称为图根 控制点(简称图根点)。图根控制测量可用图根三 角测量技术,也可用导线测量技术,图根导线测量 主要技术要求见表6-2。图根点的密度(包括高级 点),取决于测图比例尺和地物、地貌的复杂程度。 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可参考表6-3的规定; 地形复杂地区、城市建筑密集区和山区,应根据测 图需要并结合具体情况加大密度。
平面控制测量
1.1 平面控制测量概述
平面控制测量分类
平面控制测量
三角形网测量
导线测量
1.国家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测量
国家平面控制网又称基本控制网,是在全国范围 内建立的控制网,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 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的方案建立控制网,利用精密 仪器采用精密方法测定,并进行严格的数据处理, 最后求出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 测图和工程建设的基本控制,也为空间科学技术和 军事提供精确的点位坐标、距离、方位资料,并为 研究地球大小和形状、地震预报等提供重要资料。
平面控制测量
1.2 平面坐标计算的公式
如图6-5所示,设A点的已知坐标为(xA, yA),又已知A至B点的边长为DAB,坐标方 位角为αAB。求B点坐标(xB,yB)。 设A至B点的纵坐标增量和横坐标增量分别 为ΔxAB 和ΔyAB,由图中关系可知,计算 ΔxAB 和ΔyAB的公式为
则B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
平面控制测量
注意事项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求得各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之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全面检查导线外业测量记录、数据是否齐 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 算数据是否准确,如果不合格,要查明原因后返工 重测。
(2)绘制导线略图,把各项数据标注于图上相应 位置。
(3)确定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位的要求。内业计算 中数字的取位,对于四等以下各级导线,角值取至 秒(″),边长及坐标取至毫米(mm);对于图根 导线,角值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取至厘米 (cm)。
3.工程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测量
为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放样和变形观测的需要, 在施工场地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工程平面控制网。在 工程测量领域,根据现行标准《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的规定,工程平面控制网精 度等级的划分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三角控 制测量;三、四等和一、二、三级导线控制测量。 工程导线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6-1所示。
平面控制测量
2)角度观测 根据导线等级,用相应等级的经纬仪观测导线的水平转折 角。转折角位于前进方向左侧称为左折角;位于右侧称为右折角。 3)距离测量 规范规定一级及以上等级控制网的测距边应采用全站仪或光 电测距仪进行测距,对于一、二、三级导线,既可用光电测距也 可按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进行丈量。若用钢尺丈量,钢尺必须经 过检定。
平面控制测量
4.坐标方位角推算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即可按下 式推算其他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前 后 180 左 (a)


180
右(b)
5.初始坐标增量的计算
根据各边坐标方位角和实测导线各边边长,按下式依次计 算出相邻导线点间的初始坐标增量
x12 D12 cos12
(6-1)
1.坐标正算
(6-2)
坐标计算示意图
2.坐标反算
平面控制测量
图6-6中,设已知A点的坐标为(XA, YA),B点的坐标为(XB,YB),求A 至B点的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 αAB 。 计算顺序与上述的坐标正算相反,先根 据两点坐标值计算坐标增量ΔxAB 和 ΔyAB
(6-3) 再计算边长DAB和方位角αAB
平面控制测量
1.4 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内业计算
1.填写已知数据 与观测数据
先在“导线坐标计算表”(表6-6、 表6-7)中的第1栏填写点号,然后将 已知数据(已知点坐标、已知方位角, 并用双线标明)和观测数据(水平角度、 水平距离)分别填进表格上相应的位置, 检查填写无误后再开始计算。
平面控制测量
2)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
f容 40 n
f容 60 n
平面控制测量
3.角度改正数的分配与调整
经检核确认角度测量成果合格后,可将角度闭合差
反号,按“平均原则,短边优先”对各观测角进行
改正。各角改正数均为
v
f
n
当fβ不能被n整除时,将余数均匀分配到若干较短边 所夹角度的改正数中。
改正后角值为
β改=β测+v
y12
D12
sin 12
平面控制测量
6.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
1)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根据坐标方位角和距离,按式(6-12)计 算各条边的纵横坐标增量,这些坐标增量之和∑Δx、∑Δy与其理论 值∑Δx理、∑Δy理 一般不相等,其不符值即为纵、横坐标增量闭合 差,分别用f x 和f y 表示。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
1)方位角闭合差计算公式 (1)闭合导线方位角闭合差计算公式。
f 测 (n 2) 180
(2)附合导线方位角闭合差计算公式。
f 测 起始边已知方位角 终点边已知方位角 n 180 (为右角)(a)
f
测 起始边已知方位角 终点边已知方位角 n 180 (为左角)(b)
(6-4)
(6-5)
坐标增制测量
1.导线布设形式
导线布设形式
平面控制测量
2.导线外业测量
1)踏勘选点 踏勘选点就是布设导线点,一般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1)制定方案; (2)收集资料; (3)实地踏勘; (4)导线点埋设。埋设标志分为永久标志和临时标志; (5)绘制导线点“点之记; (6)导线点选点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