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的联合入路手术

合集下载

70°鼻内镜下上颌窦真菌球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70°鼻内镜下上颌窦真菌球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sn s et rta 。 n o c p c s c rc d r . i u ,b t n 0 e d s o i u e h l a p o e u e
[ yw rs Maiays u ; Fn sbl E dsoi s u r r Ke od ] xlr i s u g a ; n ocp i s ugy l n u l c n s e 内镜鼻窦手术能将上颌窦 内真菌球完 全清除 , 临床 疗效 较好 。但 由于上颌窦本身 固有的特殊 的解 剖结构 , 在某 些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1 0 0年
1 0月
第 3卷
第1 0期
・99 9・
7 。 内镜 下 上颌 窦 真菌 球 手 术 治疗 的效 果 分 析 0鼻
许 成利 , 梁建平 , 陆秋 天 , 朱 习平 , 刘 蓓 , 袁
作者单位 :50 2 南宁 , 30 1 广西 壮族 自治 区人 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作者简介 :许成利( 9 1一) 男 , 17 , 医学博士 , 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 : 鼻内镜微创外科学 。Ema :co @13 cm — i xlt 6 .o l o
m s emaia nsMeh d F r a et w r et i 。edsoi sri l rcd r( r p , a t x l s u. to s 0c pt n eet a dwt 0 nocpc ug a poe ue A g u ) f o h lr i y y i s r e h c o
C egl L N in i L i—a ,t 1 Dp r etf Oo rn o g ,teP ol’ si lo unx hn — , I GJ - n i A a p g, U Qut n e a. eat n o tl yg l y h e e SHo t fG a gi i m a o p pa

经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在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炎治疗中临床分析

经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在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炎治疗中临床分析

和 对 照 组各 3 例 。观 察 组 采 用 经 鼻 内镜 中 、 O 下鼻 道 联 合 开 窗 手 术 治 疗 ; 照 组 采 用 鼻 内镜 下 柯 陆 氏 手 对
术 治 疗 , 两 组 治 疗 效 果进 行 对 比 分 析 。结 果 观 察 组 3 将 O例 患 者 : 治愈 1 9例 、 明显 好 转 1 O例 、 效 1 无
变 组 织 送 病 理 检 查 , 果 显 示 均 为 非 侵 袭 性 真 菌 感 染 、 腔粘 结 窦
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炎患者 6 o例 , 中男 2 其 4例 、 3 女 6例 , 年
龄 4 ~7 岁 , 均 ( 5 2 士 1 . 4 岁 , 程 3月 ~ 1 4 6 平 5.3 1 1) 病 9年 , 平
・ 66 ・ 3 4
J r a fQi h rUn v riy o e iie 2 1 Vo. 2, . 2 ou n l qia ie st fM dcn , 01 , 13 No 2 o
经 鼻 内镜 中 、 鼻 道 联 合 开 窗手 术 在 非 侵 袭 性 真 菌性 下
例 , 疗 有 效 率 9 . ; 照 组 3 治 67 对 O例 患 者 : 治愈 ¨ 例 、 显 好 转 1 明 4例 、 效 5例 , 疗 有 效 率 8 . 。 无 治 33
两 组 比较 差 异 显 著 , 统 计 学 意 义 ( 有 P< 0 0 ) 结 论 .5 。
者 的 生 活质 量 , 得 推 广 运 用 。 值
道如下。
鼻 内镜
后 可 1月 复 查 1次 , 年 后 可 每 3个 月 复 查 1 , 组 患 者 术 半 次 本
后 均 无 并 发 症 发 生 。2 对 照 组 采 用 鼻 内镜 下 柯 陆 氏手 术 : ) 麻 醉 成 功 后 , 用 常规 唇 龈 沟 入 路 切 开 , 上 颌 窦 前 壁 暴 露 , 采 将 凿

鼻内镜双径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鼻内镜双径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带血 或 回吸 血 涕
l l
例 从 鼻腔 或 咽 部 排 出豆 渣样 碎屑 痂皮



通 道 狭 窄或 闭 塞 时 可 引起 鼻 窦 炎
缺 氧 潮 湿 的环 境 有 利
、 ,
例 鼻 中隔偏 曲
lO
13
例 钩 突肥 大
, ,
14
例 中
. .
于 真菌大量 滋生

引起 鼻腔 鼻 窦 的 真菌感 染 故 常 继 发 于 细
注杜 冷丁
g
25
m
g


l
‰ 丁 卡 因 加 肾上 腺 素
结 构 为彻 底 清除病 变 避 免 过 多 的并 发 症 提 供 帮 助


常规柯 陆 氏手术 清 除窦 腔 内病 灶 下 鼻 道 开 窗 窦 腔 内 填




从 上 颌 窦 根治 术 转 变 为鼻 内镜 下 手 术 临 床 上 取 得 良好 疗

入 凡 士 林纱 条

全部 病 例均 迭 病 理 检 查 提 示 真菌 性改 变 黏
, 。

[ 1]

真 菌 性 上 颌 窦 炎 经 典 的治 疗 方 法 是 上 颌 窦 根 治术 由


42
愈 治愈率

乙 组 18 例 治 愈

治愈率


术后

3

例 非 侵袭 性 真 菌 性 鼻窦 炎 患 者 现 报 告 如 下
1

行 鼻 内镜 检 查 中鼻道 窦


通 畅 鼻腔 黏 膜 光 滑 无 明 显 肿

螺旋CT在诊断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螺旋CT在诊断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西南军 医 2 1 年 1 月 第 1 卷 01 1 3
第6 期
J m 1 f i a u e u w s C i , o 1 。 o6 N v 。 1 o a o M l r S r 0 i S t et h a V 1 3 N . . o.2 1 u i y g nn o h n t . 0
Ma F n w i h n hs e g,C e h u n a g e ,Z a g S ih n h n S o mig,L o Yi g u n ,C o m ,t e Af l td Ho p tlt a z iu l g ,P n h h a C t ,S・ TRo h f i e S i o P n h h a Col e ia a e a z iu i y i c u n P oic h a rv n e,6 7 0 0,P R.Chn 10 0 . ia
Yeoi dcrncs uis( it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s ee ;h 1ae e ofme aem cssb aa edsoeadp s p r ‘ s na hoi is t bl ea a cni rd te c sw r cni dt hv yoe yns n ocp n ot ea ro n n i a 1 s d 3 s e r o l o -
・1 0 ・ 0 3
螺旋 C T在 诊 断 非侵 袭性 真 菌性 上 颌窦 炎诊 断 中的应 用探 讨
马方伟 , 张世胜 , 陈首名, 鹰 罗
[ 要 】 目的 探 讨螺旋 c 摘 T扫描在 非侵袭性真茵性上颌 窦炎诊 断 中应用价值 。方法
扫描 结果及 鼻 内镜术 中表现 、 术后 病理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a n i n s a m x a iu g a F ; o s e esysao s e udi it a m iays u n tm i s m g gda oi W ai r s s u a bl B) sfts ni d w r fn bl e l a lr i s de o i i g s s l y n f l l( n ti u d t h we o n a r x l n a h d -

功能性鼻窦术联合中药鼻冲洗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疗效观察

功能性鼻窦术联合中药鼻冲洗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疗效观察

[ ] 彦舒 , 5潘 张娜 , 晓 磊 , . 热 清注 射 液干 预 内毒 素血 朱 等 痰 症病 理性 过程 的相关 性研 究 [ ] 中 国 中医基 础 医学杂 J.
志 ,0 5,1 7 :0 2 0 1 ( ) 5 8—5 0 1.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 H P的治疗如果有效 , 对 A 通常前 6 天临床症状就会明显改善 。观察表 明 , 痰热 清注射液
院患 者 , 机分 为两 组 。观 察 组 3 随 O例 , 1 例 , 1 男 7 女 3例 ;
( ) 2 7—2 8 3 :3 3.
[ 考 文献 ] 参 [ ] o C J, e lan M, e e J e A,ta 1 Pl H r H i m n M r r o sM e 1 k me c n . P em n esr cl aet J . u m l u , nu oii t u i tn [ ] C r P b S g an h gapi t r
联 合 哌拉西林 钠和 丁胺 卡那 治 疗 H P的有 效 病 例前 6天 A 临床症状 明显 改善 , 制感 染 时 间 加 快 , 程 明显 缩短 , 控 病 且
无 明显 不 良反应 。
[] 6 常东, 唐芳芳.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临床观察
[] 中 国 中医急症 ,06 1 ( )29 J. 20 , 3 : . 5 3 [] 7 黄登 鹏 , 速 跃 , 虹 , .痰 热 清 注射 液 治 疗 中枢 性 潘 邓 等 高热 的疗 效 和机 制 探 讨 [ ] 中 国 中 医急 症 , 0 ,5 J. 2 6 1 0
[] 9 施毅.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治进展 [ ] 实用 医院临床杂 J.
志 ,0 7 4 1 :0—1 . 20 ,( ) 1 1

鼻内镜下经中下鼻道开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体会

鼻内镜下经中下鼻道开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体会

鼻内镜下经中下鼻道开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体会朱鑫;刘海【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年(卷),期】2015(021)006【总页数】2页(P507-508)【关键词】上颌窦炎,真菌感染;鼻内镜手术;疗效【作者】朱鑫;刘海【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南充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4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种常见病种,其较高的患病率可能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环境污染有关,也可能由于体检工作普遍开展、影像学的进步使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的发现率提高。

传统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方法是上颌窦根治术[1](Cald-well-Luc 手术),随着功能性鼻内镜的问世,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我院耳鼻喉科自2011 ~2014 年对32 例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患者采用经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和经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的不同手术方式,比较两种术式的方法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我科2011 年~2014 年32 例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患者,均单侧发病。

32 例患者其中男性15 例,女性17 例;病程1 ~8 年,平均3.5 年;年龄28 ~64 岁,均无手术史。

临床表现:长期流脓涕,涕中带血,头痛,单侧鼻塞,鼻腔恶臭味,面颊部疼痛等。

CT 影像学检查示单侧上颌窦不均匀密度增高,可见高密度钙化斑或点。

随机将32 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4 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者为对照组,18 例经中下鼻道联合开窗者为试验组。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临床表现等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

1.2 手术方法32 例患者均局麻下手术治疗。

如果术中发现病侧鼻腔狭窄影响手术视野,可行相对应的鼻中隔矫正、鼻甲部分切除等扩大视野的手术方法。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径路治疗上颌窦真菌病30例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径路治疗上颌窦真菌病30例

期清除鼻腔内血痂和分 泌物 , 月 内 1次/ ; 后开 始经 1个 周 1周 下鼻道开窗 口以高渗盐 水冲洗上颌窦腔 , 次/ , 3次 ; 1 周 共 以后 复查 1 月 , 5次, 次/ 共 观察患者鼻腔情况 , 除窦 口肿胀组 织 , 清
并 记 录 患 者 症 状 } 失情 况 。 肖
n s lsn sf n u a l pd mi lg a a i u u g sb l :e ie o o y,c i ia e t r sa d da n ss l c l a u e n ig o i. n f
A er s e tv n l ss o 3 a e r m i g e me i a e tr i r to p ci e a a y i f 1 c s s f 7 o a s n l d c lc n e n
随访 3个 月 至 1 , 均 ( . 年 平 4 8±0 2 个 月 , 后 患 者 症 状 .) 术 均 消失 , 面部 肿胀 、 泪 、 后 出血 、 无 溢 术 眶周 淤 血 等 并 发 症 , 口 窦 通 畅, 黏膜 上皮 化好 , 无 复 发 。 均
Fac ,18  ̄02[] rne 99 0 J .Me cl 2 0 , 1 :16 . dMyo, 0 64 4( )6 -7
伤鼻泪管开 口; 下鼻道 狭小 者可先行 下鼻 甲骨折 内移 , 效暴 有
露 上颌 窦 内下 壁 ; 于 观 察 和 清 除 窦 腔 各 壁 病 变 , 保 手 术 疗 便 确 效 ; 术 后 观 察 、 洗 窦 腔 提 供 了 通 道 。本 组 所 有 病 例 术 后 均 为 冲 得 到 一 期恢 复 , 并 发 症 出 现 。 无 鼻 内镜 术后 的鼻 腔 清 理 、 腔 冲 洗 , 保 持 鼻 窦 良 好 的 通 术 可

电子喉镜辅助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电子喉镜辅助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电子喉镜辅助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近年来因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行鼻内窥镜下上颌窦手术的患者逐渐增多。

有研究表明上颌窦真菌病占上颌窦感染性疾病的比例已超过15%[1]。

上颌窦的解剖特点决定了它是真菌病最常累积部位,也是复发的常见部位。

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及复发原理虽不完全清楚,但术中需彻底的病灶清理却不存争议。

本院2007年12月~2011年12月间使用电子喉镜辅助行功能性内鼻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上颌窦炎21例,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治疗患者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23 ~62岁,平均35.6岁,病程1年~8年。

均单侧发病,左侧9例,右侧12例。

症状分别为:涕中带血8例,流脓涕并伴/不伴鼻臭18例,单侧鼻塞11例,头痛、面颊部胀感5例。

本组病例均无糖尿病及恶性肿瘤。

鼻内窥镜检查:伴有鼻息肉或中鼻息肉样变1 1例,中鼻道积脓15例;中鼻道见霉菌团块4例;鼻中隔偏曲8例。

:术前鼻窦CT检查病变局限于上颌窦11例,其他鼻窦同时受累10例。

所有病例均经病检证实为真菌感染。

1.2手术方法本组21例均于局麻下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采用Mess erklinger术式,术中首先对部分患者行鼻中隔矫正、下鼻甲骨折外移及鼻息肉或息肉样变中鼻甲切除,扩大患侧鼻腔空间。

然后切除钩突,伴筛窦病变者先行筛窦切除,在鼻内镜下探查并扩大上颌窦口至1cm×1.5c m左右。

用45°鼻内镜观察窦腔内情况,取霉菌团块送病检,用50毫升空针装生理盐水接弯吸引管伸入上颌窦内反复冲洗。

将消毒的潘太克斯电子喉镜从扩大的上颌窦口置入上颌窦窦腔内,通过上下弯曲及左右旋转,完全的窥清上颌窦各壁,通过经内镜的冲洗和吸引取出残留的霉菌团块,并检查上颌窦黏膜,排除新生物,对于水肿黏膜不予去除。

1.3术后处理术后定期换药3~6次,术后一月用电子喉镜复查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AO a HU ng Yu n, Ho —yi LU n , Xi g,e 1 De rme f ta. pa t nt o Ot l yn l gy, he h n o ar goo S nz e Ho pia f e ki g s t l o P i n Uni riy , e z n 51 0 6 Ch na. ve st Sh n he 8 3 , i
sN e . u  ̄ 坊 o s Re r s e tve a l i o he e fc f 5 a e t no i d to p c i nayss f t fe t o 3 c s s wih nnva ie m a la y sv xi r myc ss by a a nd s o l o i n s l e o c py c m b ne w ih o i d t m o fe m axil ysnus t m y. R e u t diid lar i oo s l s The e r w e e 5 r 3 pa i n s w ih no nv i e te t t ni asv m a la y xil r m yc ss o i i l de i t s sud l mae a d 0 e ae ag f o ncu d n hi t y, 5 ls n 2 fm ls, e r m 2 o 2, U te t wer c e b na a e 7 t 5 a pa in s e ur d y s l ndo c p c m bne s o y o i d
代 对 方 ,2 0 0 6年 -2 0 0 9年 间 ,我 们 使 用 鼻 内镜 结 合 上颌 窦前 壁 小切 口入路 治 疗非 侵 袭性 上颌 窦真
wi d f d ma i a y sn s t my a d n e u r n e C n l s o C mb n d a p o c s r e y ( a a n o c p t mo ii x l r i u o o n o r c r e c . o c u i n h e l o i e p r ah u g r n s le d s o y c mb n d wi d f d ma i a y sn s t my)i fe tv n te t g o o i v sv x l r c s . o i e t mo ii x l r i u o o h e l s e f c ie i r a i f n n n a i e ma i a y my o i n l s
【 src] Obe tv td t e efc f t e te t n fn nn aie ma ia y my oi t o ie p r ah Abta t jcie To su y h fe to h rame t o o iv s xl r c sswih c mb n d a p o c v l
随 着社 会 的进步 ,人 们对于 病人生 活质量逐 渐关 注… 1, 以 往 一 些 症 状 隐 匿 的 鼻 窦 真 菌 病 患 者 被 诊 断 和 发 现 ,而 随 着 检 查 技 术 的 进 步 ,CT 以及 鼻 内镜 的普 及 ,无 症状 的鼻 窦真 菌病 患 者逐 年 增 多。鼻 内镜 和 传统 根 治手 术在 治 疗非 侵 袭性 上颌 窦真 菌 病方 面 各有 一 定 的优势 ,但 并 不能 完全 替
临床论 著
O inl ee r ri sa h a aR c
非 侵 袭 性 上 颌 窦 真 菌 病 的联 合 入 路 手 术 木
陶 源 胡洪义 陆 兴 张菁菁 蔡 智
58 3 106
北京大学深圳 医院耳 鼻咽喉科 , 广 东 深圳
【 摘要 】 目的 探讨鼻 内镜联合上颌 窦前壁一 切 口入路对 于非侵袭性上颌 窦真 菌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2 0 年一 0 9 J 、 0 6 2 0 年 3 例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病人 ,利用鼻 内镜联合上颌 窦前壁小切 口入路 的手术方法 、手术疗效作 回顾性分析。 结 5 果 3 5例患者 ,男 1 例,女 2 例 ,平均年龄 3 . 岁,最长随访 时间均在 1 5 0 73 2个月以上 ,所有患者术后 1 2个月复查鼻 内 镜可见上颌窦窦 口通畅 ,窦腔黏膜 光滑 ,症状缓解 ,均无复发 。 结论 对 于非侵袭性上颌 窦真菌病,采用鼻 内镜联合 上颌 窦前壁 小切 口入路 ,可 以完全 的清除病灶,术后 反应 小 ,有效保存鼻腔鼻 窦正常功 能,复发 率低 ,值得推 广。 【 关键词 】非侵袭性上颌 窦真 菌病 ;功 能性鼻 内镜手术 ;上颌 窦根 治术
【 y wo d ]n n n a i e ma i a y my o i ; f n t n l e d s o i i u u e ; c l we - t p r t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e r s o i v sv x l r c ss u ci a n o c p c sn s s N  ̄ o ad l 1C o eain i
【 中图分类号】 R 6 . 7 54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金 项 目】 深 圳 市 科技 计 划项 目 ( 0 8 2 1 ) 基 2 0 0 0 7
Tr eat en f noni vasie axil y m ycos s w ih m to n v m l ar i t Com bi ned appr ach o sur ger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