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输送机械 2

合集下载

实验二 流体机械输送机械实验

实验二 流体机械输送机械实验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二、
实验日期: 2016.10.29
流体输送机械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离心泵结构与特性,学会离心泵的操作。 2、测定恒定转速下离心泵的有效扬程(H)、轴功率(N)以及总效率(η)与 有效流量(V)之间的曲线关系。 3、掌握离心泵流量调节的方法和涡轮流量传感器及智能流量积算仪的工作原理 和使用方法。 4、学会使用功率表测量电机功率的方法。 5、学会压力表、真空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H
p 2 - p1 ρg
(2-2)
(3)轴功率 N 的测量与计算 采用功率表测量电机功率 N 电机,用电机功率乘以电机效率η电机即得泵的轴 功率。
N N电机 η电机
式中
(2-3)
N——泵的轴功率,W; η——电机功率,读泵铭牌 0.84,无量纲。 (4)转速的测定与计算 泵轴的转速由电磁传感器采集,数值式转速表直接读出,单位:r/min; 依据比例定律, 将不同转速下测得的流量,压头和轴功率换算到同一标定转
4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若泵内无液体,则当离心泵运转时,其内部的气体造成气缚,使离心泵 吸不上液体。 (3) 为什么用泵的出口阀门调节流量?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是否还有其 他方法调节流量? 答:如果在泵的进口侧调节流量,当阀门关小时,会出现进口处压强过小, 形成气蚀,因此要用泵的出口阀门调节流量。 (4)正常工作的离心泵,在其进口管路上安装阀门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合理。安装阀门能方便检修,因此安装阀门是合理的。
N N电机 η电机 1.033 0.84 0.868 1000 15.82 11.37 9.81 3600 0.565 868

流体输送机械二

流体输送机械二
排液原理:液体进入泵壳→流道逐渐扩大→流速降低→部分动 能转变为静压能→排出口液体压强提高→进入排出管路。 吸液原理: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时,在中心处形成低压 区。使贮槽液面压强﹥泵吸入口处的压强,致使液体被吸进叶 轮中心。 因此,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离心泵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产生离心力,在 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液体的静压能和动能均有所提高。
10
按工作原理分
旋转式:齿轮泵—依靠转子转动
往复式:往复泵—依靠往复运动的活塞
流体作用式:喷射泵—依靠高速的流体 输送液体: 泵 按输送流体分 输送气体: 风机和压缩机
主讲教师:沈吉林
3
化工原理
离心泵 离心泵的结构及原理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及特性曲线
离心泵的工作点及流量调节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及离心泵的操作、安装、运转
离心泵的型号及选择
主讲教师:沈吉林
4
化工原理
离心泵的结构及原理
离心泵的外形图
主讲教师:沈吉林
5
化工原理
10--出口阀 9--排出管 8--排出口 1--叶轮 2--泵壳 3--泵轴
4--泵吸入口
5--吸入管路 6--底阀
Hale Waihona Puke 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7--滤网
6
主讲教师:沈吉林
化工原理
离心泵工作过程 灌满液体 叶轮旋转
主讲教师:沈吉林
8
化工原理
液体排出 叶轮
泵壳
液体吸入
主讲教师:沈吉林
9
化工原理
排液阶段 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液体获得能量) → 流体流入涡壳(动能→静压能) → 排液 吸液阶段 液体自叶轮中心甩向外缘 → 叶轮中心形成低压区 → 流向输出管路

化工原理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化工原理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3、适应被输送流体的特性
二、 流体输送机械的分类
输送液体——泵
1、流体根据输送介质不同
输送气体——风机或压缩机
动力式
2、根据工作原理不同 容积式
流体作用式
离心泵的外观
第一节 离心泵
一、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1、离心泵的主要构造: (1)叶轮 ——叶片(+盖板)
1)叶轮
a)叶轮的作用 将电动机的机械能传给液体,使液体的动能有所提高。
一般都采用后弯叶片。2=25-30o
(4)理论流量
当离心泵确定,其β2、b2、D2一定,
当转速一定时,理论压头和流量呈直 线关系,
H A BqT
采用后弯叶片。2<90o,B>0,因此,H随q增大而减小。
3、实际压头
离心泵的实际压头与理论压头有较大的差异,原因在于流 体在通过泵的过程中存在着压头损失,它主要包括: 1)叶片间的环流 2)流体的阻力损失 3)冲击损失
H e K Bqv2 ——管路特性方程
对于气体输送系统,由于 常数 ,列伯努利方程以单位
体积为基准
HT
gZ
P
u 2 2
gH f
由于气体密度较小,位风压 gZ 一项一般可以忽略。
2、管路系统对输送机械的其他性能要求
1、结构简单,重量轻,投资费用低
2、运行可靠,操作效率高,日常操作费用低
理论压头、实际压头及各种压头损失与流量的关系为 H
q-H
实际压 头
实际压头和流量关系: H A BqT2
二、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
1、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流量 q,泵单位时间实际输出的液体量,m3/s或m3/h。 压头 H,泵对单位重量流体提供的有效能量(扬程),m。 轴功率和效率p,电机输入离心泵的功率,单位W 或kW。 允许汽蚀余量 △h,泵抗气蚀性能参数,m 。

化工原理(管国锋主编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2流体输送机械

化工原理(管国锋主编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2流体输送机械

化工原理(管国锋主编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2流体输送机械题号或许会与书本有些不同第2章流体输送机械1)某盛有液体的圆筒容器,容器轴心线为铅垂向,液面水平,如附图中虚线所示。

当容器以等角速度ω绕容器轴线旋转,液面呈曲面状。

试证明:①液面为旋转抛物面。

②。

③液相内某一点(r,z)的压强。

式中ρ为液体密度。

解题给条件下回旋液相内满足的一般式为P gz22r2 C (常量)取圆柱坐标如图,当Z=0,r=0,P=P0,∵C=P0 故回旋液体种,一般式为p gz22r2 p0① 液面为P=P0的等压面22r 0,Z222gr2,为旋转抛物面②H22g2R2又Rh0 Z2 rdrr2grr3dr2R4即:h0=2R24g∴H=2h0③某一点(r,Z)的压强P:P P0 gh22r P0 g(22r22gZ)题号或许会与书本有些不同2)直径0.2m、高0.4m的空心圆桶内盛满水,圆筒定该中心处开有小孔通大气,液面与顶盖内侧面齐平,如附图所示,当圆筒以800rpm转速绕容器轴心线回旋,问:圆筒壁内侧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液体压强各为多少?解P gz22取圆柱坐标如图,当Z=0,r=0, P=P0 ,∴C=P0故回旋液体种,一般式为p gz22r2 p0B点:Z=0,r=R=0.1m,PB P0 C点:Z=-0.4m,r=0.1m,PC P0 gZ22R2***-*****(2 )2 0.12 3.51 104Pa 26022r2 1000 9.81 ( 0.4)***-*****(2 )2 0.12 3.90 104Pa2603)以碱液吸收混合器中的CO2的流程如附图所示。

已知:塔顶压强为0.45at(表压),碱液槽液面与塔内碱液出口处垂直高度差为10.5m,碱液流量为10m3/h,输液管规格是φ57×3.5mm,管长共45m(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管长),碱液密度,粘度,管壁粗糙度。

试求:①输送每千克质量碱液所需轴功,J/kg。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答案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答案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 有关叶轮叶片的几何形状,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CA. 为使被输送液体获得较大的能量, 离心泵采用前弯叶片B. 为减小被输送液体的能量损失, 离心泵拟用径向叶片C. 离心泵采用后弯叶片,以使被输送液体获得较大的静压能,并能保证电机不被烧坏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CA. 离心泵的底阀可用来调节泵的流量B. 离心泵正常工作时底阀不能开启到最大C. 底阀的作用是防止启动前灌入泵体的液体流失D. 以上描述均不正确3.离心泵停止操作时宜( )。

BA.先停电后关阀;B.先关出口阀后停电;C.先关出口阀或先停电均可;D.单级泵先停电,多级泵先关出口阀。

4.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CA. 流体输送的管路特性曲线与所用泵的性能无关B. 泵的性能影响管路的输送能力C. 泵的性能曲线与管路设置有关D. 泵的性能曲线由20˚C清水实验获得5.各种型号的离心泵特性曲线( ) DA.完全相同B.完全不相同C.有的相同,有的不同D.图形基本相似6.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DA. 离心泵的H~Q η~Q曲线均随被输送流体密度的增大而降低B. 离心泵的H~Q η~Q曲线均随被输送流体密度的增大而升高C. 离心泵的H~Q曲线随被输送流体密度的减小而降低,而η~Q曲线变化情况相反D. 离心泵的H~Q η~Q曲线与被输送流体的密度无关7. 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输送清水时,泵的轴功率N与流量Q的关系为()BA. Q为零时N最大B. Q为零时N最小C. 在额定流量Q R时N最小D. N与Q无关8. 离心泵的N~Q曲线( )CA. 与叶轮转速的大小无关B. 与叶轮直径的大小无关C. 与被输送流体的密度有关D. 与被输送流体的黏度无关9. 离心泵的效率η由容积损失ηV、机械损失ηm和水力损失ηh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BA. η=ηV + ηm + ηhB. η=ηVηmηhC. η=ηVηm / ηhD. η=ηVηh / ηm10.离心泵的吸上真空高度( )DA. 与泵的结构尺寸和流体性质有关B. 是流量的函数C. 与当地大气压及流动状态有关D. 以上全是11. .离心泵安装高度过高将导致( )AA. 发生气蚀现象B. 发生气敷现象C. 不会影响泵的正常操作D. 工作点发生改变12.离心泵的工作点()DA. 与管路特性有关,与泵的特性无关B. 与管路特性无关,与泵的特性有关C. 与管路特性和泵的特性均无关D. 与管路特性和泵的特性均有关13. 离心泵的工作点与管路特性与泵的特性的关系分别为()AA.相关,相关 B. 相关,无关 C. 无关,相关 D. 无关,无关14.离心泵原来输送水时的流量为q V,现改用输送密度为水的1.2倍的水溶液,其它物理性质可视为与水相同,管路状况不变,流量( )。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习题答案

(2)读数增大。在离心泵出口压力表处和
1-1所在位g
Hf
1g
1
改输送流体后,因扬程不变,阻力损失与流 速有关,流速不变,阻力损失不变,两液 面高度不变。
所以有
p2'
'g
p2
g
' p2' p2
2-4 在一化工生产车间,要求用离心泵将冷却水由贮水池经换 热器送到另一敞口高位槽,如习题2-4附图所示。 已知高位槽液面比贮水池液面高出10米,管内径为75毫 米,管路总长(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在内)为400米。 液体流动处于阻力平方区,摩擦系数为0.03。流体流经换热 器的局部阻力系数为ζ=32。 离心泵在转速n=2900r/min时的H-qv特性曲线数据见下表。
根据离心泵在不同转速下的等效率方程:
Hc q2
HD q2
K
Vc
VD
qvc 0.0035m 3 / s时Hc 16.2m
Hc q2
HD q2
K
16.2 0.00352
1.324106
Vc
VD
所以过C点的等效率曲线为:
等效率曲线为:H 1.324106qV 2
在 图 中 作 出 此 曲 线 , 得到D点qvD 0.0039m3 / s
8m
7m
1m
(1)
(2)
习题 2-8 附图
解 : 查80℃水PV 47.38KPa , 971.8kg / m3
Hg允 许
P0 PV
g
h
Hf
8m
7m
1m
(101.33 47.38)103
2
971.8 9.8
(1)
Hf
(2) 习题 2-8 附图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26
N一定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η
H P
80
70 60
50
8 40 6 30 4 20 2 10 00
0 20 40 60 80 100120 qv m3/s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1.流量的影响
1)qv
, He
; qv
0,
H
也只能达到一定值。
e
2)qv ,Pa ;qv 0,Pa最小, 离心泵启动时,应关闭出口阀门。
ha
p1
g
u12 2g
pV
g
有效气蚀余量:与吸入管路条件有关,与泵的结构尺寸无关。
必需汽蚀余量(Δhr):表示液体从泵入口流到叶轮内最低压 力处的全部压头损失。
泵入口处压头
p1
g
u12 2g
有效汽蚀余量ha 必需汽蚀余量hr
叶轮压力最低处压头 pk
g
饱和蒸汽压头
pV
g
必需汽蚀余量越小,泵越不易发生汽蚀现象。
※泵向管路提供能量用以提高流体的势能和克服管路阻力损失。
2.2.3离心泵的流量调节和组合操作
管路特性方程:
H H0 Kqv2
泵的特性方程: He (qv ) C Dqv2
泵------供方 管路------需方
H
两特性曲线的交点即 为泵的工作点。
qV 工作点
2.流量调节
方法:改变管路特性曲线;
Q
4)离心泵的组合操作
A. 泵的并联
两台相同的离心泵并联,理论上讲在同 样的压头下,其提供的流量应为单泵的 两倍。
H H并 流量增加,使管路流动阻力增加 H

化工原理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化工原理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离心泵特性【2-1】某离心泵用15℃的水进行性能实验,水的体积流量为540m 3/h ,泵出口压力表读数为350kPa ,泵入口真空表读数为30kPa 。

若压力表与真空表测压截面间的垂直距离为350mm ,吸入管与压出管内径分别为350mm 及310 mm ,试求泵的扬程。

解 水在15℃时./39957kg m ρ=,流量/V q m h =3540 压力表350M p kPa =,真空表30V p kPa =-(表压) 压力表与真空表测压点垂直距离00.35h m = 管径..12035031d m d m ==,流速 / ./(.)1221540360015603544V q u m s d ππ===⨯. ../.221212035156199031d u u m s d ⎛⎫⎛⎫==⨯= ⎪ ⎪⎝⎭⎝⎭扬程 222102M V p p u u Ηh ρg g--=++ ()(.)(.)....⨯--⨯-=++⨯⨯332235010301019915603599579812981....m =++=0353890078393 水柱【2-2】原来用于输送水的离心泵现改为输送密度为1400kg/m 3的水溶液,其他性质可视为与水相同。

若管路状况不变,泵前后两个开口容器的液面间的高度不变,试说明:(1)泵的压头(扬程)有无变化;(2)若在泵出口装一压力表,其读数有无变化;(3)泵的轴功率有无变化。

解 (1)液体密度增大,离心泵的压头(扬程)不变。

(见教材) (2)液体密度增大,则出口压力表读数将增大。

(3)液体密度ρ增大,则轴功率V q gHP ρη=将增大。

【2-3】某台离心泵在转速为1450r/min 时,水的流量为18m 3/h ,扬程为20m(H 2O)。

试求:(1)泵的有效功率,水的密度为1000kg/m 3; (2)若将泵的转速调节到1250r/min 时,泵的流量与扬程将变为多少?解 (1)已知/,/V q m h H m kg m ρ===331820 1000水柱,有效功率 .e V P q gH W ρ==⨯⨯⨯=181000981209813600(2) 转速 /min 11450n r =时流量3118V q m h =/,扬程1220m H O H =柱 转速 /m i n 21250n r = 流量 ./322111250181551450V V n q q m h n ==⨯= 扬程 .2222121125020149m H O 1450n H H n ⎛⎫⎛⎫==⨯= ⎪ ⎪⎝⎭⎝⎭柱 管路特性曲线、工作点、等效率方程【2-4】用离心泵将水由敞口低位槽送往密闭高位槽,高位槽中的气相表压为98.1kPa ,两槽液位相差4m 且维持恒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送量或配比要求非常精确,小流量的
2.3.3 隔膜泵
一、 外观
二、工作原理 往复泵的一种
三、流量调节
调整活柱往复频率或旁路
四、应用场合
腐蚀性的液体、固体悬浮液
2.3.4 齿轮泵
一、 剖面图
二、工作原理
旋转泵的一种
三、流量调节 转速或旁路
四、应用场合
高压头、小流量。粘稠以至膏状物。 不适于输送固体悬浮液
无余隙压缩循环
整个循环活塞对气体所作的功:
Ws pdV p2V2 p1V1
V1
V2
Ws Vdp
p1
p2
等温压缩循环:
P2
3
2
p1V1 piVi k const
P1 0
4
1
Ws
p2
p1
k dp p
5
V
2
6 V
1
V
无余隙压缩循环
p2 p2 Ws k ln p1V1 ln p1 p1
2 流体输送机械
2.3
其他类型泵(自 学)
往复泵 计量泵 隔膜泵 齿轮泵 螺杆泵 旋涡泵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1 往复泵
一、 结构和工作原理 泵缸;活塞;活塞杆;吸入阀、排出阀
the chamber is a stationary cylinder that contains a piston The liquid is drawn into the cylinder or discharge by the reciprocating moves of a piston in the cylinder the liquid is forced out by the piston on the return stroke ,high pressures Pressure energy piston liquid work
3. 流量的精确性
Q仅与活塞面积、冲程、往复频率有关, 与泵的压头和管路特性无关。
4. 往复泵的压头 挤压供液,H任意高。 其上限取决于泵的机械强度和电动机的功率,与 泵几何尺寸无关。 实际取决于管路特性
5. 特性曲线
Q仅与泵特性有关,与管路特性和H无关
H仅与管路特性有关,与泵特性和Q无关 —正位移特性 Work
产生较高的风压,采用多级。 出口表压力一般不超过294×103Pa。
罗茨鼓风机
工作原理齿轮泵 正位移型:风量n,与出 口压强无关 风量:2~500m3/min 出口表压可达80kPa 气体温度85℃——否则转子会因受热臌胀而卡住
压缩机 离心式、 往复式
2.4.4 离心式压缩机
一、结构 ——定子与转子 转子:主轴、多级叶轮、轴套及平衡元件 定子:气缸和隔板
(b) 轴流式
离心式和轴流式通风机示意图
① 结构: 主要部件:叶轮、蜗壳; 叶片形式: 低压风机 ——叶片平直;
中、高压风机—— 叶片弯曲。
② 工作原理 :同离心泵 1-机壳
2-叶轮
3-吸入口
4-排除口
一、离心式通风机的结构特点
①叶轮直径较大 ——适应大风量 ②叶片数较多 ③叶片有平直、前弯、后弯
后级出口气体绝压 p2 压缩比 前级出口气体绝压 p1
fans (low pressure 100mmH2O) 出口风压低于1kpa(表压) centrifugal blower(鼓风机)(intermediate pressure ) [1~3kpa (100~300mmH2O (atg) compressor 3~15kpa(300~1500mmH2O)(atg)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low pressure (<10kpa)(atg) intermediate pressure 10~100 kpa (atg) high pressure 100~1000kpa(atg) Rotary blower (罗茨鼓风机) liquid circular compressor (液环式的压缩机) Hydraulic jetting pump( 水力喷射泵) Vacuum pump Vapourous jetting pump(蒸汽喷射泵)
• 往复压缩机的操作原理和往复泵很相似、
• 往复压缩机处理的是可压缩的气体,它的工 作过程与往复泵不同 • 是一个热力学过程。
② 无余隙压缩循环
压缩:
排气:


V2
V1
pdV
p( ) p2V2 2 V2 0
P2 3 2
吸气:
p1 (0 V1 ) p1V1
P1 4 5 0 V2 V1 1 6 V
不求高效率时——前弯 ④机壳内逐渐扩大的通道及出口截面常为矩形
二、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 1. 风量:按入口状态计的单位时间内的排气体积。 m3/s,m3/h 2.全风压:单位体积气体通过风机时获得的能量HT。
J/m3,Pa 性能表上参数(1atm、20℃空气 ) HT0(总压能) HsT0(静压能)
• 离心泵目前在化工厂中已成为应用最广的一 种泵。 • 往复泵易于获得高压头而难以获得大流量。 旋 • 旋涡泵只适用于流量小,而压头较高的场合, 对高粘度料液尤其适宜。 比较离心泵、容积式泵、旋转泵的结构、原 理、操作和使用场合
2.4 气体输送机械
2.4.1 2.4.2 2.4.3 2.4.4 概述 气体输送设备的分类与选型 离心式通风机 往复式压缩机
point
高阻高压!

往复泵的操作要点和流量调节
1. 适用场合 (Q不太大,H较高,非腐蚀和悬浮物) 2. 吸上高度 与上游压强、被输送液体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3. 有自吸作用,启动前不需要灌泵 4. 一般不设出口阀,若有,也必须打开启动
5. 往复泵的流量调节方法 ①用旁路阀调节流量 ②改变活塞往复频率和次数 这种办法比较简 便,但会引起一 定能量损失。
k——多变指数,1~ r
影响压缩所需轴功Ws和排气温度 T2 的主要因素: (1)压缩比p1/p2愈大,Ws和T2也愈大; (2)压缩所需的轴功Ws与吸入气体量(V1一V4)成正比;
(3)多变指数k愈大,则Ws和T2也愈大。
注意:对于石油气压缩机用空气试车或用氮气置换石油气时, 务须注意超负荷和超温的问题。
作用原出口 压力,采用多级 数,大叶轮直径, 高转数 (一般在
5000rpm以上)。
叶轮
二、 工作原理
气体叶轮中心 扩压器降速、增压 弯道,回流器 下一级叶轮中心 增压多次,高压离开 三、 特性曲线 ——与离心通风机相似 离心力做功高速到达外围
四、特点
discharge
chamber
inlet
piston
工作原理:
说明: ①活塞往复运动,直接以静压能形式供能。 ②为耐高压,活塞和连杆用柱塞代替。 往复泵是一种容积式泵
single-action: discontinuous double-action: continuous
二、往复泵的流量和压头
r 1 r
P1 0
4 5 V2 V1
1 6 V
无余隙压缩循环
多变压缩循环:
k 1 k p2 k Ws p1V1 1 k 1 p 1 k 1 p2 k 出口温度: T2 T1 p 1
绝热压缩循环:
p V p V pV
r 1 1 r 2 2
r
r ——绝热指数
r 1 r p2 r Ws p1V1 1 r 1 p 1
出口温度:
P2
3
2
2'
p2 T2 T1 p 1
Rotary
风机主要用于:气体输送; 压缩机主要用于:压缩气体。
气、液体输送设备区别 ① 能量衡算基准不同, 液体 气体 1kg 1m3 扬程,m 风压,N/m2
② 气体压缩时,产生热效应,需设冷却装置。
2.4.2
离心式通风机
型式: 离心式——多用于气体输送; 轴流式——一般用于通风换气。
(a) 离心式
风机内压力变化小,气体可视为不可压缩流体,对风 机进、出口截面作能量衡算:
1 1 2 1 z1 g p1 1u1 We 2 z2 g p2 2u 2 p f 2 2
J /m
3
2 2 H T ( p2 p1 ) (u2 u1 ) H p H k 2
静风压
动风压
①气体获能 = 进出口静压差(静风压)+动能差(动风压) ②出口速度很高,且压缩比小,动风压占比例很高
③ 效率
Ne N
④ 轴功率 N N e H T Q (kW ) 1000
⑤ 离心通风机特性曲线
说明:HT 与 流体密度ρ 有关
HT We Hg HT
HT , HT
风压:H T H T 1.2
Q'V QV
轴功率: N ' N

1.2
注意:按 HT 和 QV ′,从样本中选择风机
③ 计算风机效率,使其在高效区工作。
离心式
鼓风机
罗茨式
(1)离心式鼓风机(透平鼓风机) 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离心通风机类似,
外形离心泵 蜗壳形通道常为圆形
不适于输送固体悬浮液、高粘度流体
液体在叶片与引水道之间的反夏迂回是靠离 力的作用,故旋涡泵在开动前也要灌满液体 旋涡泵的最高效率比离心泵低,特性曲也与离 心泵有所不同。 旋涡泵在启动泵时,出口阀必须全开。
问 题?
• 查阅资料,了解目前常用的还有那些液 体输送设备?基本原理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