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秋日

合集下载

重阳节的传统文学作品介绍

重阳节的传统文学作品介绍

重阳节的传统文学作品介绍重阳节,又称为重阳节、踏秋、老人节等,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欢聚一堂,以表达对长者的尊敬和感恩之情,同时也追溯着古老的传统,其中包括了一系列精彩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丰富了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承了千百年的智慧和情感。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陆游陆游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以豪放的文笔和深刻的情感而著称。

他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叙事性的词作,描写了他在重阳节追忆兄弟,表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陆游的作品中透露出浓烈的乡愁情感,使人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感受到家的温馨。

2. 《桂枝香·重阳》 - 李清照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作品常常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情感而著称。

《桂枝香·重阳》是她的代表作之一,以描绘重阳节的景象为背景,表现了她对家乡的眷恋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既有婉约之美,又蕴含了深刻的感情。

3. 《重阳》 - 朱自清朱自清是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作品《背影》中的“重阳”部分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描述了他在重阳节远离家乡时,父亲为他包制的粽子,以及对父亲的深情怀念。

这篇散文不仅表达了朱自清对父子情感的真挚,还勾画出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的亲情。

4. 《重阳山》 - 王国维王国维是清代文学家和美学家,他的《重阳山》是一首山水词,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表现出重阳节的祥和和宁静。

这首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渲染,让人感受到了节日的宁静和宜居之美。

5. 《秋日感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杨洪基杨洪基是近现代文学家,他的《秋日感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继承了陆游的传统,表现了对家乡兄弟的深情怀念。

这首词抒发了杨洪基对亲情、友情和故乡的深切情感,使重阳节更具温馨和感人之意。

总结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着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从古代的诗词到近现代的散文,这些作品记录了人们对家乡、亲情、友情和传统节日的热爱,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秋日感悟作文

秋日感悟作文

秋日感悟作文秋日感悟作文(通用2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日感悟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日感悟作文篇1一场雨过后,秋天迈着她那轻轻的步伐,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旁。

一次午休,我漫步在秋日的校园中。

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悠悠的白云,阳光洒在大地上、洒在树叶上、洒在我的身上……阳光像一群小精灵在树叶上玩耍,像母亲轻抚着孩子,像一件外衣给树叶穿上黄金……操场上带有着一种独特的泥土味,风中飘散着隐隐花香,树叶上是那秋天涩涩的味道。

脚下的枯叶有隐隐的触感,他们正努力地滋润着泥土,粗糙宽大的叶子,下方的泥土中,几只小小的蚂蚁正努力地生存着。

远处,五星红旗随着风舞动着,耳边,是同学们玩耍的快乐。

放学时,天已经黑了下来,那一点点的亮光,挂在天空的边缘,给天空画上了一橙红色的外框。

早晨那吵闹的街道如今安静了下来,“咚咚”的打球声,同学之间互道“再见”,结束了一整天的繁忙,这时只感到安宁与放松,秋日的风拂过,凉爽感在身上散开,冲去了一天的疲劳。

秋日校园的景色,正配王绩《野望》中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徘徊惆怅的情绪使人慢了下来,隐居的他有更多的时间,来体现大自然的美好,秋日的美景,他那富有田园牧歌的山野秋景,何尝不是在静下来之后才能更加感受到的。

在不停忙碌的快节奏生活中,不妨将自己慢下来,静下来,去细细品味生活中平常体会不到的美景,去获得更多得不到的体验。

在这场秋的交响乐中,说不定会有许许多多不一样的收获。

原来,这才是秋意,带来的不仅仅是那美丽的景色,还有人生的感悟。

让自然静下来,慢下来……秋日感悟作文篇2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笼罩着这个小镇。

我独自一人走在这无人的小道上,心中不知怎么的,产生了莫名的惆怅。

《秋日》原文赏析及翻译(集合15篇)

《秋日》原文赏析及翻译(集合15篇)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翻译 我觉得感怀秋日会使人放逸,谁却说使人悲愁呢? 群山带走斜阳落日,绿水与蓝天相映成趣。

用玉壶装上鲁酒,为君送行请君暂且驻马。

把马停放在古树旁,解下锦带挂在横出的树枝上面。

水中尧祠亭歌鼓齐鸣,曲调悠扬远飞云天。

日暮时云霭渐退向天边,大雁消失在茫茫的青天中。

我们三人分别相距万里,茫然之中只有愁思种种。

注释 秋兴:因秋起兴。

逸:安逸恬乐。

将:带的意思。

宜:适合,协调。

驻金羁:犹停马。

金羁,用金镶制的马络头,这里指马。

憩古木:在古树下休息。

横枝:横生的树枝。

歌鼓:唱歌打鼓。

川上亭:水上的亭子,指尧祠亭。

曲度:曲调。

这里指音乐。

神飙:疾风。

碧海:绿色的大海。

没:消逝。

相失:离散的意思。

茫然:犹惘然,惆怅貌。

空尔思:徒然思念你们。

尔,指杜、范二人。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秋日送人之作,宴送的杜补阙、范侍御均为李白友人。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秋,当时李白寄居东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首先抒发了自己的观点,“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一扫悲秋的传统。

接着写出了秋天的种种景色。

最后两句表达了与杜、范二人分别的惆怅心情,反映出感情的深厚。

全诗寓情于景,语言自然流畅,层次分明,风格明快。

诗一开头紧扣题中“秋日”,抒发时令感受。

自宋玉在《九辩》中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句开篇,后来的文人墨客都是一片悲秋之声,李白却偏说“我觉秋兴逸”,格调高昂,不同凡响。

“我觉”“谁云”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富有李白的艺术个性;两名对照鲜明,反衬出诗人的豪情逸致。

一、二句定下基调,别宴的帷幕便徐徐拉开。

三、四两句写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傍晚,绵延的群山带走了落日;尧祠亭上下,清澈的水流同万里晴空相映成趣。

秋日感怀六十首

秋日感怀六十首
作 家 协 会 会 员 。 宁 省 美 辽
秋 空如 靛染 , 廓抹 云轻 , 疏
目送 归鸿远 , 余世 外情 。 心
秋 雁
秋柳 萧疏 日, 栖临 鸟逾稀 ; 不随黄 叶舞 , 率性 自逶迤 。
秋梧
学学会 会长 , 词学会副 诗
会长, 第三届 鲁迅文学 奖
获得 者 。
秋 雁 衡 阳去 , 留泥爪痕 ; 空 明年 归故地 , 旧迹几 丝存 ?
岂只 归张翰 , 人心 共所 由。 秋 芦 秋 芦花似 雪 , 萧瑟 叶摇 风 ,
秋 去 归何处 , 留草木 凋 。 空
高城秋 渐 落, 淡月 当楼 , 霜
市井无 眠夜 , 如潮 车马流 。
秋塞
西风 添倍冷 , 岂必易冬 劳?
秋吟 秋 日诗 材广 , 怀半 就章 ; 拥
秋萤 作 火临秋 晚 , 思一 闪光 , 犹
秋 高云 淡抹 , 里碧 空明 , 万
漫 步平 畴野 , 怀一 畅情 。 舒
秋风
纤微 不足 道 , 也欲 献辉 煌。 秋蝉 秋 意 虽先觉 , 高仍作 鸣 ; 居 风 清唯少 露 , 绿树 亦 无情。
秋路
秋 风吹 物老 , 万籁奋 号鸣 ; 草 木 因零 落 , 刑难 与争 。 天
6 2 9 7 8 lo . 00
诗 .日 怀 十 鸭绿江 歌秋 感 六 首l
秋菊
感怀心底 事 , 忍更 闻听。 不 秋砧
秋分
庭 圃秋情 重 , 开寂 寞黄 , 菊
夜来 风瑟 瑟, 报有严 霜。 似
秋分 收获节 , 百谷 喜登场 ,
春夏耕 耘苦 , 劳报有偿 。 辛
瑶 琴抚远 意 , 谁解 寄思长 ?

于右任诗集

于右任诗集

于右任诗集
1.《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2.《秋日感怀》
秋风扫落叶,寒夜入梦多。

万里江山在,百年身世何。

故人如旧雨,新月似初荷。

独坐思无限,心随云水波。

3. 《怀乡》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长。

万里关山远,千秋岁月忙。

心随飞鸟去,意逐落花香。

何日重相见,相看两不伤。

4.《咏史》
千古兴亡事,一朝荣辱中。

英雄多壮志,豪杰少从容。

成败皆天定,是非任人评。

只留清白在,千古照汗青。

5.《赠友》
相逢何必曾相识,一曲高山流水知。

万里关山同远望,百年风雨共扶持。

心存高义难为报,情深厚谊永无移。

他日相逢应有酒,共话桑麻到日夕。

6.《悼亡》
生如夏花忽凋零,死如秋叶太无情。

相思两地难相见,泪眼千行空自惊。

往事如烟成旧梦,前程似锦待新晴。

但愿人间有真爱,不负此生长别离。

7.《寄远》
万里关山阻归路,千重烟水隔乡心。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梦里不知寒霜重,醒来方觉泪痕深。

愿君珍重加餐饭,莫使秋风入客襟。

秋日杂感十首

秋日杂感十首

秋日杂感十首见秋树枝上雪,凉风吹过满山红。

情思潜于千山里,十里长街梦一空。


秋风悠悠满地残,离别此时看地山。

芒种已逝痛倍心,写尽梦断无处看。


秋月皎皎当空照,秋露湿湿滴滴缕。

百花凋零一季断,千里桑田夕阳浅。


秋风思绪流水梦,秋雨落叶宿芭蕉。

离愁共处未可言,惆怅风雨未必穷。


秋日暮雪映河梁,秋色凉香伴空梁。

江南水波游子思,秋声凄き海外梦。


秋霖泛滥染江湖,秋波涟漪泛桃源。

渺渺归心暗愁苦,离恨天涯长路远。


秋水淹苦愁几多,秋雪落尽今夕何。

别情远到如何伤,暮春芳菲满园歌。


秋去春来徧春色,秋灯照雪当空明。

晓入青山未可返,待得此心温暖行。


秋高依然比烟薄,秋月落地更明朗。

苦恋声断无处闻,相思肠断谁能当。


秋季黯淡又何妨,秋水澄澈晴日长。

心事涟涟奈离别,风月悠悠宿桃花。

秋日感怀作文

秋日感怀作文

秋日感怀作文秋日感怀作文8篇【篇一:秋日感怀】已经十二月了,树上的叶子早已枯黄,但竟还有大半都挂在枝头。

夜幕下,昏昏的街灯中,看到的竟是一树金黄的灿烂,那一瞬间,我呆住了。

看着那童话一样的金树,哗哗的拍动着他的枝叶,我竟有了一种要落泪的感动。

我一向以为秋天,枯叶,只是代表着萧索与孤寂。

秋风秋雨愁杀人,古人对于秋天的描写也大都如此:概夫秋之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顾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听着秋声,看着叶子一片片落下,是一场场的别离,也是生命的枯竭与消逝。

凄凉,不舍与无奈总是挥之不去的萦绕在我的心头。

我欣赏秋天的风高云淡。

我沉醉于她的清雅脱俗,但同时也总是不可避免的陷入凄然的情绪中去。

而今天,这种灿烂,忽然给了我一种坚强的感觉。

那棵树,一个人,执着的近乎固执的站在那里,带着满枝的金色,坚强的在风中挺立。

原来,秋天也是刚强。

是坚持,也是忍耐。

【篇二:感怀秋日】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伫立于茫茫天地之间,感受着匆匆岁月无情,如果说春天带来的是生机,夏季带来的是躁动,冬季带来的是萧索,那么秋天带来的则是无奈了。

喜欢一个人徜徉在落叶曼舞的小径,或者是铺满青苔的空巷,任思绪被秋风渐吹渐远,直到被若即若离的惆怅占个上峰,也只好随宋玉同叹一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了。

秋天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

每次读起古人的诗句,总是会被浓浓的悲秋情绪紧紧包裹,却又不欲挣脱,独自啜饮慢慢膨胀的忧郁与失落,也不知这到底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呢,还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反正悲秋之情古已有之,也不多我一个,且看看有多少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曾留下过怀秋舒怀的诗句吧。

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

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与景交融,引人深伤。

押四支韵部的律诗

押四支韵部的律诗

押四支韵部的律诗一、原文:《秋日感怀》落叶纷飞乱入池,秋风瑟瑟雁归时。

残霞晚照孤村泣,瘦影寒灯独客思。

世事无常多坎坷,人生有限几欢期。

心怀壮志终难遂,醉卧荒郊意未辞。

二、衍生注释:- “落叶纷飞乱入池”,描述秋天树叶纷纷飘落,杂乱地掉入池塘的景象,“乱入”体现出落叶那种飘飞无定的感觉。

- “秋风瑟瑟雁归时”,“瑟瑟”形容秋风的寒冷,大雁在秋天的时候会往南飞,归向它们认为的温暖之地。

- “残霞晚照孤村泣”,“残霞”是傍晚时天空中残留的晚霞,“孤村”表示孤零零的村庄,这里的“泣”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让村庄仿佛带有情感,实则是诗人自己内心孤寂哀伤的投射。

- “瘦影寒灯独客思”,“瘦影”描绘出诗人自己孤单消瘦的身影,“寒灯”强调环境的冷清,在这样的环境里独客开始思念。

- “世事无常多坎坷”,表明世间的事情没有定数,总是充满了挫折和困难。

- “人生有限几欢期”,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真正欢乐的时光又能有多少呢。

- “心怀壮志终难遂”,诗人心中有着远大的志向,可惜难以实现。

- “醉卧荒郊意未辞”,喝醉了躺在荒郊野外,可心中的那份壮志并没有散去。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日里对时光流逝、身世浮沉的感慨。

从情感方面来看是非常复杂和深沉的,既有对孤单落寞生活状态的伤感,像“瘦影寒灯独客思”所体现的那种离乡背井、独孤一人的痛苦,又有对人生无常、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懑,“心怀壮志终难遂”直白地表达这一情感。

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借景抒情,如开头的落叶、秋风、残霞等景物描写,为后面的抒情铺垫。

还有以点带面,用“孤村”“独客”这样孤独的意象来烘托自己内心的凄凉情感。

四、作者介绍:从这首诗可以推测作者可能是一个在外漂泊、仕途不顺或者是人生经历诸多磨难的人。

他可能胸怀大志,满怀对未来的憧憬踏入生活,但现实给了他重重一击,让他在秋天这个万物萧瑟的季节里,触景生情,感怀自己的人生境遇。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朋友聚会上,大家都在畅谈自己的理想与目前面临的境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怀秋日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伫立于茫茫天地之间,感受着匆匆岁月无情,如果说春天带来的是生机,夏季带来的是躁动,冬季带来的是萧索,那么秋天带来的则是无奈了。

喜欢一个人徜徉在落叶曼舞的小径,或者是铺满青苔的空巷,任思绪被秋风渐吹渐远,直到被若即若离的惆怅占个上峰,也只好随宋玉同叹一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了。

秋天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

每次读起古人的诗句,总是会被浓浓的悲秋情绪紧紧包裹,却又不欲挣脱,独自啜饮慢慢膨胀的忧郁与失落,也不知这到底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呢,还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反正悲秋之情古已有之,也不多我一个,且看看有多少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曾留下过怀秋舒怀的诗句吧。

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

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与景交融,引人深伤。

到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将此词稍加引发,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令人迷离惝恍、怅然若失。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是柳永的叹息,凄凄柳下,再会无期,能带走的似乎只有满怀的秋风。

周邦彦的"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写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无助。

韦应物的《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

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了豪放诗人的本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总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诗句也会大不相同。

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杜牧也在《长安秋望》中望出了秋日的风清云淡,别有洞天:"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希望我能有古人的旷达,到了下一个秋天,可以多去感受喧嚣夏日后的清新宁静,漫漫寒冬前的短暂芳香,多去体会"秋风之性劲且刚"的豪迈,少去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无奈。

也会被秋而"感",却不再为秋而"悲"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