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布龙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基层反映:自然保护区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自然保护区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自然保护区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对于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推动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不规范、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恶化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

首先,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

一方面,由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职责涉及多个部门,导致管理权责不清,协作不畅,出现多头管理的情况。

另一方面,由于自然保护区的空间较大,监测和巡逻力量不足,常常出现违法乱建、非法捕猎等现象。

因此,应当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大巡逻执法力量的投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障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其次,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不平衡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相对较多,而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相对较少,甚至存在“空白区”。

这导致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得不到充分重视,且这些地区往往具有较为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物种。

因此,有必要加大北方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优化保护区的布局,做到南北统筹发展,确保我国各地区的生态环境都能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还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自然保护区周边的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如污染排放、非法采矿等,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一些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受到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因此,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经济活动的监管,控制污染排放,制定相应的保护区规划,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并加强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最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需要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需要依靠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而目前我国在自然保护区科研和技术支持方面仍存在不足。

因此,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提升技术水平,推动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发展。

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是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森林自然保护区面积不足、分布不均。

在我国,尽管设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但总体面积仍然相对较小,无法满足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需求。

自然保护区的分布也不均衡,有些地区的保护区数量较少,难以形成连片的生态保护网络。

管理手段不够科学有效。

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主要依靠巡护和禁止开发的方式,但这种模式容易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管理效果的不佳。

自然保护区内的物种监测和生态研究工作不足,影响了对生态系统的了解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保护意识不够强烈。

尽管森林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有其重要意义,但由于社会公众对保护的认识不足,经常出现非法砍伐、开荒和盗猎等违法行为,对自然保护区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应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力度,扩大其面积。

政府可以加大投入,将更多的森林地区纳入保护范围,形成大规模的自然保护区,以保证更多的物种和生态系统得到保护。

提高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政府可以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例如无人机巡护、遥感监测等,提升管理效率。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研究,为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深入人心,提高公众对于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氛围,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当前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但通过加大保护区面积、提高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工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这将有助于保护我国丰富的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推动可持续发展。

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森林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以及维护生态平衡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区域。

在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保护和管理效果。

本文将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有效的监测与评估体系目前,一些森林自然保护区在管理中存在监测与评估不足的情况。

因为缺乏有效的监测体系和评估方法,导致无法准确了解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状况。

这样一来,很难对自然保护区的健康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和监测。

2. 缺乏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在一些地区,由于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利益冲突,导致管理脱节,甚至出现保护区遭到破坏的现象。

一些当地居民为了谋取经济利益,非法砍伐树木、盗猎野生动物,严重威胁到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3. 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一些自然保护区在管理中存在对游客进行生态教育不足的情况。

由于对游客的生态教育不够,导致一些游客在保护区内进行破坏行为,比如乱扔垃圾、烧烤等,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

二、解决对策1. 建立健全的监测与评估体系为了解决监测与评估不足的问题,可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监测与评估力量,引入科学技术手段,比如红外线监测、无人机巡视等,对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

并且建立多方联动的评估机制,利用专业的评估方法对自然保护区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评估,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为了解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利益冲突,可以建立多方参与、共同管理的机制,积极协调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利益关系。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帮助周边社区提高生活质量,激励社区积极参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行为。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意识为了提高游客对自然保护区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可以加强对游客的生态教育。

可以通过建立引导游客的标识和宣传牌,宣传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物种及文化价值,制定游客行为规范,对违规游客进行规范教育和处罚,从而提高游客的自觉性和合规性,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行为。

西双版纳布龙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双版纳布龙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mo n i o us c o m mu n i t y, s t r e n g t h e n t he s t a f t ho u g h t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r e a l i z e d a i l y pa t r o l a n d i n f o r .
第4 1卷 第 5期 2 0 1 6年 1 0月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6 8 . 2 0 1 6 . 0 5 . 0 1 9



查Hale Waihona Puke 规划 V 0I . 41 NO. 5
Fo r e s t I n v e n t o r y a n d Pl a n n i n g
t i o n f a c i l i t i e s ,f o r e s t r y c a s e s s t a t us ,t he wa y o f t h i n ki ng o u t ,t h e s t y l e o f wo r k u n r e a s o n a b l e a nd t h e f o r —
Fo r e s t Re s o ur c e s Pr o t e c t i o n Pr o bl e ms a nd Co u nt e r me a s u r e s o f
Xi s h u a n g b a n n a Na t u r e Re s e r v e
ma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e t c .
Ke y wo r ds :f o r e s t r e s o u r c e 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r y c a s e s ;f o r e s t ir f e p r e v e n t i o n;l a n d r e c l a ma t i o n;i n f o r ma —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 Xi s h ua n g b a n n a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自然保护区管理养护中的难点重点及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养护中的难点重点及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养护中的难点重点及建议首先,自然保护区管理养护的难点之一是保护区域广阔。

自然保护区通常拥有大片的自然生态系统,涵盖了各种不同的生物群落和物种。

管理人员需要跨越广阔的地理区域进行巡视,监测和处理各种问题。

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而资源有限,分配不均可能会导致养护工作的滞后。

针对保护区域广阔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建议。

首先,建立合理的管护人员队伍,吸引专业人士加入。

其次,建立现代化的监控系统,以实现对广大区域的实时监测。

最后,加强与周边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建立起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机制,形成联合养护网络。

其次,自然保护区管理养护的重点之一是抵御人类活动的影响。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包括采伐、矿产开采、土地开发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性受到了威胁。

保护区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监督和限制人类活动,保护和恢复受到损害的生态系统。

针对抵御人类活动的影响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建议。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对非法活动的打击和惩罚力度。

其次,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最后,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利用方式,鼓励和支持符合保护区特点的经济活动,以减少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第三,自然保护区管理养护的难点之一是应对自然灾害。

自然保护区往往处于地理条件复杂、气候变化多样的区域,可能面临地震、洪涝、暴风雪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这些灾害不仅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破坏,还可能危及管理养护人员的安全。

针对应对自然灾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布灾害警报,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其次,制定应急预案,提前研究和应对不同类型灾害的策略和方法。

最后,对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加固和改进,提高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综上所述,自然保护区管理养护工作中的难点主要包括保护区域广阔、抵御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应对自然灾害。

解决这些难点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和合作伙伴关系,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制定完善的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自然保护区的抗灾能力。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近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已开始逐渐进入成熟期,但在管理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多部门重叠管理、人员不足、法律监管不力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对保护区的生态效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寻找对策。

1. 多部门重叠管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包括林业、水利、国土、环境等相关部门。

不同部门之间的重叠管理,导致在具体管理时,难以完全标准执行。

如一些山区的保护区中,因由不同部门管理,道路施工和矿业开采等环境影响极大的行为往往擅自进行,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解决方案:建立自然保护区管理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优化运作流程,严格遵守标准规定,避免多部门决策不一致、管理混乱等情况发生。

2. 人员不足因经费限制和环保意识普及程度不佳等因素,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往往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尤其在某些偏远山区,保护区的管理更加困难。

解决方案:通过政府投入、引导和扶持等渠道,提高自然保护区员工的工资待遇、增加保护区管理经费,以吸引优秀、专业而又热爱生态环境的工作人员,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

3. 法律监管不力部分自然保护区具备重要生态功能,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一些非法活动难以被及时查处。

保护区内油气、煤矿开采、侵占土地等违法行为持续发生,严重威胁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解决方案:从机制和法律方面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法律监管。

必须建立起严格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以及配套保护制度和惩处措施,使违法行为不能得逞;同时,建立起一个相对统一的监管机制,协调各方面办理相应事宜,形成足够的压力,将保护区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 宣传不足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工作相对薄弱,导致公众对保护区的理解和重要价值认识程度不高,部分地区甚至未能真正意识到对生态破坏造成的严重后果。

这对于保护区本身与相关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高度重视。

西双版纳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的思考

西双版纳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的思考

西双版纳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的思考杨昆凤;陶庆;王兰新;郭贤明【期刊名称】《山东林业科技》【年(卷),期】2018(048)002【摘要】西双版纳是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最多的区域,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先后建立了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2个州级自然保护区,使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得到了保护.在保护过程中,经济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矛盾、栖息地破碎化、栖息环境质量下降等是野生动物栖息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对西双版纳现有的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开展栖息地改造,在各保护生境间建立生物廊道,修改有关法律法规以满足不同保护对象的需求等.【总页数】5页(P93-96,102)【作者】杨昆凤;陶庆;王兰新;郭贤明【作者单位】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管护所,云南景洪666100;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景洪666100;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9;S863【相关文献】1.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 [J], 黄金燕;周世强;谭迎春;周小平;王鹏彦;张和民2.上海市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现状及思考 [J], 汤臣栋;管利琴;谢一民3.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J], 李宏松4.淄博市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管理建议 [J], 姚志诚; 赵杨; 张栋; 成方永; 李宁波; 侯宪省5.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对策的思考——以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为例 [J], 苏海萍;胡天祥;肖宇;岩公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了解和改进建议

关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了解和改进建议

关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了解和改进建议摘要: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除海南省外热带原始林保存最好的地区,以“动植物王国”闻名中外。

本区拥有多种特有动植物及国内外珍惜动植物,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生态价值,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之一。

1 基本信息1.1地理位置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和勐海县的接壤地区,距州府景洪市25公里。

1.2 建成历史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1980年重新调整并扩大了范围,1981年省政府重新区划调整,1986 年晋升为国家级,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93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1999年分别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林业示范保护区。

1.3 气候特征西双版纳处在世界季风热带的最北缘,横断山脉南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的山间盆地地势开阔,周围海拨1000多米的山地、高原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南下,并有利于热带海洋暖湿气流的引伸。

热量充足,降水量丰富,年平均气温在21℃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

一年分为干湿两季。

光、热、水分配合理,全年大都为静风环境1.4 地形地貌保护区地貌以中低山地为主,有和缓起伏的山丘和群山环抱的宽阔盆地。

保护区内沟谷纵横,溪流密布,澜沧江及其支流横贯全境。

2 资源概况2.1 植物资源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属于东南亚雨林的一部分,按植被类型分为沟谷雨林和山地雨林两大部分。

生长着高等种子植物5000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12%。

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58种,占全国的15%。

林木茂密而层次结构复杂,在100平方米样地上,竟有乔木60多种。

林木具有板状根、支柱根和气生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考虑重点巡护对象的栖息地、原 始 生 境 、特有 生境、关键物种、关 键 群 落 、干 扰 严 重性等要素,结合案 件和森林火情信息,确 定 布 龙 保 护 区 2 7 个重点巡护区 域 (图 1)。重点巡护区域主要分布于保护区边缘,集中 于保护区实验区内,属于集体与保护区交汇且人为活动 密 集 及 案 件 和 火 情 高 发 区 域 。重 点 巡 护 区 域 主 要 考 虑 了 干 扰 信 息 ,对 原 始 生 境 、特 有 生 境 、关键物种和关键群
3 野外巡护现状分析
野外巡护是自然保护区实施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保 护 的 主 要 手 段 。然 而 组 织 野 外 巡 护 是 一 项 复 杂 的 工 作 ,不仅有义务技术上的要求,而且要有组织、人 员 、装 备 的 调 配 和 保 障 ,以 及 巡 护 后 数 据 处 理 分 析 等 工 作 [1]。 保 护 区 自 2008年 1 2 月 成立以来,在完成总体规划、勘 界核权和综合科学考察等基础性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系 统性地开展了野外巡护方案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巡护管 理工作。本文就重点巡护对象、重点巡护 区 域 、巡护路 线 及 频 次 和 时 间 、巡 护 人 员 、巡 护 记 录 及 物 资 、巡护监督 6 个方面进行分析。 3 . 1 重点巡护对象
保护区植被类型包括热带季节雨林、热带山地雨林 和 热 带 山 地 常 绿 阔 叶 林 。据 调 查 ,区 内 有 高 等 植 物 1658种 ,并含有较多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特有植物。 有 国 家 I 级 保 护 植 物 长 蕊 木 兰 、云 南 蓝 果 树 和 藤 枣 3 种 ,国家 n 级 保 护 植 物 云 南 拟 单 性 木 兰 、中 华 桫 椤 等 7 种 ,此 外 ,还分布有古老的单室茱萸科珍稀植物八蕊单 室茱萸及其它特有植物™。 2 . 2 保护区动物资源
2 保护区概况
布 龙 保 护 区 位 于 西 双 版 纳 州 西 南 部 ,南与緬甸接 壤 ,总 面 积 3. 5 万 hm2,是以典型热带山地雨林、季节雨 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自然植被景观以及长 蕊木兰、云南蓝果树、藤 枣 、八蕊单室茱萸、印度野牛、蜂 猴 、熊 猴 、灰叶猴、云豹、灰孔雀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和特 有 野 生 动 植 物 及 其 栖 息 地 (生 境 )为 主 要 保 护 对 象 的 森 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中型自然保护区,区内已探明的地下 矿藏有金、银 、铁 、硅 、锑 等 2 0 多 种 ,周边是俸族、哈尼、 布 朗 、拉祜等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区域,各种民族风情 及 民 俗 文 化 活 动 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民族多样性元 素 ,构成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2]。保护区内及周边有布 朗 、哈尼、拉祜及傣、彝 等 1 6 个少数民族,共涉及村委会 8 个 ,村 民 小 组 4 6 个 ,户 数 3417户 ,人口 14716人 。 2 . 1 保护区植物资源
2017年 3 月
鎳色斜仗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6期
西双版纳布龙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何 有 才 ,粟 军
( 云 南 省 西 双 版 纳 布 龙州级自然保护区管护所,云 南 景 洪 666100)
摘 要 :指 出 了 野 外 巡 护 是 设 立 保 护 区 和 保 护 区 管 理 的 作 用 和 价 值 的 体 现 ,是 自 然 保 护 区 管 理 中 最 基 本 的 工
作 ,是 对 自 然 保 护 区 自 然 资 源 和 生 物 多 样 性 最 直 接 、最 有 效 的 管 理 措 施 ,也 是 与 当 地 群 众 进 行 沟 通 、交 流 和
宣 传 的 主 要 形 式 ,对 自 然 保 护 区 的 管 理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作 用 。 阐 述 了 西 双 版 纳 布 龙 自 然 保 护 区 概 况 ,分 析
了 野 外 巡 护 现 状 及 存 在 的 问 题 ,提 出 了 相 应 的 对 策 。
关 键 词 :布 龙 自 然 保 护 区 ;野 外 巡 护 ;问 题 ;对策
中 图 分 类 号 :S732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1674-9944(2017)6-0124-05
1 引言
西双版纳布龙自然保护区地处中缅边境,为少数民 族 聚 居 山 区 ,民 风 淳 朴 ,生 产 生 活 相 对 落 后 。但近年外 来 资 本 不 断 涌 人 ,乡 村 信 息 快 速 发 展 ,民 众 生 产 生 活 方 式 迅 速 改 变 ,林 地 供 需 矛 盾 日 益 突 出 ,自然保护区资源 保护压力加大。为适应新形势,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探 索更科学有效的巡护管理之路,保障辖区自然资源和自 然环境安全。
保护区地势复杂,山川纵横,河 流 交 错 ,气 候 温 湿 , 森林类型繁多,野 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给各种野生
动植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场所和食 物 来 源 。据调 查 ,区 内 兽 类 9 7 种 ,鸟 类 3 0 9 种 和 亚 种 ,两栖 爬 行 类 3 1 种 ,鱼 类 5பைடு நூலகம்3 种 ,昆 虫 1860种 ,此外还有许多 低等植物、浮 游 、底 栖 、游 泳 生 物 。其 中 ,属 国 家 I 级重 点保护的有云豹、印度野牛、绿 孔 雀 等 1 0 种 ,国 家 n 级 重点保护的有黑熊、水 鹿 等 3 8 种[3]。
保护区覆盖有大面积的原始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 丰 富 ,稀 有 和 典 型 性 突 出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生 物 多 样 性 保护和研究价值[2]。野生植物及其生境、野生动物及其 栖息环境是布龙保护区日常巡护的重点巡护对象,重点 在 打 击 毁 林 开 垦 、乱 砍 滥 伐 、乱 捕 滥 猎 等 违 法 行 为 ,强化 林 权 、林地管理,保 障 自 然资源安全。重点巡护对象反 映了保护区抢救性保护阶段的特性,保 护 区 典 型 性 、特 殊性和代表性不是很明显。 3 . 2 重点巡护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