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前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概述在进行任何检验分析之前,进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质量控制旨在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步骤,可以确保实验仪器和试剂的性能正常,并有效排除实验误差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重要性确保实验设备和试剂正常工作在进行检验分析之前,必须确保实验设备和试剂的性能正常。

通过质量控制的步骤,可以检测和调整实验设备的参数,以保证其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对试剂进行质量控制,确认其纯度和有效性,以避免试剂带来的误差。

确保实验过程的稳定性质量控制旨在确保实验过程的稳定性,减少由于操作员技术水平、实验条件等原因引起的误差。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获得一致性的实验结果,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可比性。

验证检验方法的准确性质量控制还用于验证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已知样品进行检验,比较实验结果与预期值的差异,可以评估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已知质量样品进行检验来验证方法准确性和仪器性能。

常用的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包括:- 核查试剂的有效性: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验证试剂的浓度。

确保试剂的纯度和稳定性。

- 准确性质控:对已知浓度的样品进行检验,比较实验结果与预期值的差异,评估检验方法的准确性。

- 精确性质控:重复检验同一样品,并比较结果的一致性。

通过计算重复性指标(如标准偏差)来评估实验的精确性。

- 控制图:利用统计方法和图表记录实验结果,实时监控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稳定性。

外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是通过参加由专业机构组织的质量控制项目来验证实验室的能力。

实验室通过获得和分析未知样本,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以评估自身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外部质量控制可提供实验室数据的可比性和可信度,帮助实验室发现和纠正潜在问题。

质量控制记录和分析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实验室需要记录实验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简洁范本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简洁范本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简洁范本质量控制在实验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分析之前的质量控制,以下是一个简洁范本,包括样本准备、标准曲线绘制和质控样本检验等方面:1.样本准备1.1样本选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样本进行分析。

确保样本完整、新鲜、不受损坏和污染。

1.2样本编号:为每个样本分配唯一的编号,并进行记录,以便后续的追溯和比对。

1.3样本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对样本进行处理,如去除杂质、稀释、提取等,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可分析性。

2.标准曲线绘制2.1选择合适的标准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浓度的标准品,确保可以准确反映样本中目标物质的浓度范围。

2.2标准品稀释:根据实验要求,对标准品进行稀释,以获得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品。

2.3准备标准品溶液:根据标准曲线所需的标准浓度和体积,准备好标准品溶液,并确保溶液的稳定性。

2.4测量标准品:使用合适的仪器对标准品进行测量,并记录各标准品的浓度和测量值。

2.5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品的浓度和测量值,使用合适的数据处理软件绘制标准曲线,确保曲线平滑,各标准点之间有合适的线性关系。

3.质控样本检验3.1质控样本选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质控样本,并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可分析性。

3.2质控样本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对质控样本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稀释,确保样本的适应性。

3.3测量质控样本:使用相同的仪器和方法对质控样本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值。

3.4分析质控样本:根据实验要求,对质控样本的测量值进行分析,计算出平均值、偏差和精密度等指标。

3.5判定结果:根据质控样本的测量结果,判断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否通过。

如果结果符合预期范围,说明样本准备和仪器操作均正确;如果结果超出预期范围,则需要检查样本准备、仪器操作和标准曲线等方面的可能问题,并进行调整和修正。

通过以上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分析之前的样本质量和仪器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指在进行检验前对仪器、试剂和样本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确保了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概念、意义、方法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意义1. 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医学检验结果直接影响着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结果。

如果检验结果不准确,可能会导致误诊、错误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通过质量控制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验设备、试剂或样本的问题,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提高实验室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实验室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对于医学机构的信誉和声誉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信度,从而提高实验室的声誉和权威性。

3. 保障患者的利益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意义还在于保障患者的利益。

通过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可能性,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利益。

1. 仪器的校准在进行医学检验前,需要对实验室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仪器的校准是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并纠正仪器的误差,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试剂的质量检查医学检验中使用的试剂往往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使用试剂前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一般来说,试剂的质量检查包括检查其保质期、透明度、颜色等指标。

3. 样本的准备和处理样本的准备和处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应建立规范的样本处理流程,确保样本的收集、保存、运输和处理等步骤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避免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

1. 质量控制标准不统一目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标准存在着不统一的情况。

不同的实验室、医学机构对于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要求有所不同,这容易导致检验结果的差异性,降低了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2. 质量控制措施不完备在一些医学机构,质量控制措施可能存在不完备的情况。

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引言在进行任何科学研究或实验之前,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质量控制可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误解和错误。

在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实施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讨论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质量控制在检验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检验人员校准仪器、验证方法和确保样本的质量。

质量控制还可用于监测分析过程中的变异性,并提供及时的反馈,以确保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和可信度。

没有进行质量控制的检验分析很可能导致不准确的结果,从而给决策者带来错误的信息,甚至可能会影响到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校准仪器校准仪器是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仪器的校准可以确定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这可以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来实现。

根据标准物质的浓度和仪器的测量结果,可以计算出校准曲线,并用于后续样品的测量。

验证方法验证方法是确保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之一。

方法验证是通过与已经验证的方法进行比较或通过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来完成的。

验证方法包括评估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灵敏度等。

验证方法的目标是确保方法在样品分析中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在分析过程中监测变异性的重要手段。

它通常包括在检验样本中添加已知浓度的质控材料,并根据质控材料的分析结果来评估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质量控制可以帮助检验人员识别出分析过程中的趋势和偏差,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质量控制在检验分析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降低错误结果的风险。

校准仪器、验证方法和内部质量控制是实施质量控制的常见方法。

通过充分实施质量控制,我们可以提高检验分析的质量,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在进行任何检验分析之前,我们都应重视质量控制的实施。

检验前质量控制

检验前质量控制

检验前质量控制引言在制造过程中,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进一步检验产品之前,进行适当的质量控制步骤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产品缺陷及相关的成本。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检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

什么是检验前质量控制?检验前质量控制是指在进行最终产品检验之前,采取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和步骤。

其目的是提前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符合预期要求。

检验前质量控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检验:对所有用于制造产品的原材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和符合规格要求。

2.工艺控制:在产品制造的各个工艺环节中,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监控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

3.设备校准和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4.员工培训:对从事产品制造的员工进行培训,包括对质量控制要求的培训和操作规程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检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进行检验前质量控制可以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益处:1.减少缺陷和成本:通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从而减少产品的缺陷率和相关的不合格品成本。

2.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质量控制措施,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停工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生产延误。

3.增强客户满意度:通过提供稳定和一致的产品质量,可以增强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和满意度,从而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企业声誉。

4.合规性和法规要求:对于某些行业和产品,合规性和法规要求非常严格。

通过进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并避免法律风险。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在进行检验前质量控制时,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1.统计过程控制(SPC):通过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以统计方法分析过程变动,提前预警并纠正过程异常,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检验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在样本分析前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步骤,以确保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1.样本准备和储存:样本准备和储存是质量控制的第一步。

确保样本正确采集,并储存在适当的条件下以防止污染或降解。

2.样本标识和追溯:每个样本必须标识清晰,包括样本编号、日期、时间和采集者等信息。

这样可以确保样本的追溯和错误排除。

3.样本传递和处理:在传递和处理样本的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防止样本交叉污染。

这包括标本容器的清洁、适当的标本传递和规范的储存条件。

4.样本检查:在进行样本分析之前,应对样本进行外观检查。

这包括检查样本的颜色、清晰度和可能的异物。

任何可见问题都应当及时解决,或者排除可能的影响。

5.质量控制样本的添加:在样本分析过程中,添加质量控制样本是必要的。

质量控制样本是特定测试的已知浓度的样本,用于确认分析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样本分析设备校准:在进行样本分析之前,必须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校准。

校准应根据特定设备的要求进行,并且应定期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7.样本分析方法验证:在使用新的样本分析方法之前,必须对该方法进行验证。

验证包括确保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精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

8.质控记录和分析:对于每个样本分析过程,必须记录所有质控样本和实际样本的测试结果。

这些记录应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异常样本的处理:在样本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样本。

这些异常样本应该得到适当的处理,包括重测、排除或排查。

10.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参考标准:除了质量控制样本之外,还可以通过使用内部质量控制样本和参考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这有助于监测实验过程中的系统性误差,并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

总结而言,在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中,我们需要关注样本的准备、传递和处理方式,正确标识和追溯样本,添加质量控制样本,并进行设备校准和方法验证。

检验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在分析样本之前,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
1. 样本收集:确保采集样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例如,采集血液样本时,要遵循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样本不被污染或稀释。

2. 样本标识:每个样本都应正确标记,包括样本编号、日期和时间等信息。

这有助于避免样本混淆或错误。

3. 样本储存和处理:样本必须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储存和处理,以防止样本降解或变质。

4. 样本传送:在样本从采集点到实验室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适当的传送方法,以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5. 质控样本:质控样本是已知浓度或参数的样本,用于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每个分析批次中,应使用质控样本进行校准和验证。

6. 仪器校准:对分析仪器进行定期校准,以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校准必须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并记录校准结果。

7. 分析人员培训:对分析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分析方法的要求,并能正确操作仪器和执行分析步骤。

8. 分析方法验证:在实施新的分析方法之前,必须进行验证。

验证过程包括分析参数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等。

通过遵守以上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确保分析样本前的质量控制,从而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

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概述

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概述

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概述1. 引言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实践中,检验分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活动。

它涉及到对物质和样品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估,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然而,由于许多因素的存在,包括样品或仪器的不确定性、人为误差等,检验分析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或错误。

因此,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2. 质量控制的定义和目标质量控制是一套旨在确保检验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活动和流程。

它旨在监测和控制实验室过程中的变异性,并通过可追溯的标准和方法来验证和验证分析结果。

质量控制的目标包括:•确保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流程符合规范和标准。

•确保测量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误差和实验过程中的变异性。

•通过持续监测和评估,提高实验室的整体质量和性能。

3.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1 样品准备和保存在进行检验分析之前,样品的准备和保存是质量控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样品准备的不当可能引入额外的变异性,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

因此,应确保样品的正确配制、混合和保存,以减少可能的误差。

3.2 校准和质控标准品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校准是质量控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校准意味着通过与已知浓度或质量的标准品进行比较,来确定仪器的测量准确性。

此外,使用质控标准品来监测分析过程中的变异性也是一种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

3.3 程序控制和数据分析在检验分析过程中,应建立合适的程序控制和数据分析方法。

这包括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来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处理数据也是质量控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3.4 质量控制图质量控制图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工具,用于监测检验分析过程中的变异性和偏差。

它通过绘制样品测量结果的统计数据,并与预先确定的控制限进行比较,以快速检测出任何异常或异常结果。

质量控制图可以帮助识别和解决问题,并改进实验室的过程和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变化。
24小时尿液:需防腐,冷藏保存,注明尿量
• • • 甲苯,二甲苯---尿生化(如总氮、尿素、肌肝、尿酸、氯化物、钾、钠的测定 ) 浓盐酸---香草扁桃酸,17-羟,17-酮类固醇 微量白蛋白---不加防腐剂
六、样本采集
7、脑脊液:尽量避免混入血液
立即送检 放臵过久将影响检验结果:如细胞变性,破坏,导致计数和 分类不准;有些化学物质如葡萄糖等将分解含量减少;细菌发 生自溶影响细菌的检出率。
目录
概述
分析前变异
现状与案例
一、不合格标本统计分析
文献报道
标本类型 血液 尿液 粪便 胸腹水、脑脊液 不合格比例 2.81% 原因 抗凝剂使用错误、操作不规范以及技术不熟练而 导致标本溶血、血液稀释、血液凝固、动脉血抽 为静脉血 培养未使用无菌容器造成标本污染,放置时间过 久 容器不洁净、干枯,混入了尿液 凝固,时间过久
TNF-a及IL-6已在《项目总汇》要求立即分离血清送检。而该院标本 均未分离血清,而且使用了促凝剂。怀疑可能与试管质量有关。
二、案例
5月16日医院将同一份标本按以下三种方式处理:1)立即分离血清, 2)用金域提供的促凝管,3)用该院的促凝管。检测结果如下:
三、医学独立实验室在控制检测前错误难度更大
与临床沟通难度加大 增加标本长途运输环节 反馈滞后
济南 西安 重庆 郑州 合肥 长沙 南京 杭州
长春 沈阳
全国连锁:广州、济南、南京、西
成都 贵阳
安、合肥、郑州、福州、重庆,昆明、
长春、贵阳、成都、长沙、天津、杭
昆明
福州
南宁
广州
州、南6及TNF-a不同试管结果 背景:一医院反馈未改变任何送检条件的情况下,今年四月份送检
的IL-6及TNF-a标本检测结果偏高,许多IL-6结果>1000.00pg/ml , 与临床不符,医患发生纠纷。检验科认为我中心该二个项目质量有 问题,要求调查。
调查 工作人员认为日常检测均按要求操作,未发现明显的质量问题。仪 器运转维护正常,每天进行二个浓度质控,质控图也未发现明显问 题。未收到其他医院反馈,怀疑此批结果为分析前原因导致。
550
600
三、标本处理(检验工作人员)
七、样本处理
2、标本离心
2.1推荐将血液标本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后外送检测(全血标本除
外) 2.2必须离心送检项目
七、样本处理
检测项目
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 促肾上腺皮质激 素(ACTH)
送检要求
半小时内分离血清并冷冻 保存。 采用塑料管或硅化的玻璃 管,冰浴采集,低温离心 分离EDTA抗凝血浆冻存, 记录采集时间。 早晨7点后采血,分离血清 冷冻。
检验前质量控制
目录
概述
分析前变异
现状与案例
一、概述
■ 医学实验室质量的重要性
实验室诊断费用:约占医疗卫生预算5% 实验室诊断直接影响:超过50%的医学决定
诊断差错引起的医疗差错:约25% 药物引起的医疗差错:15% AMERICAN MEDICAL NEWS 2005;48:11
二、分析前误差
胰岛素INS C-肽 神经元特异性烯 醇化酶NSE 血糖或葡萄糖耐 量试验
分离血清冷藏保存送检 分离血清冷藏保存送检 分离血清冷藏保存送检 草酸钾/氟化钠抗凝管采集
七、样本处理
3、标本保存
3.1室温保存项目
血流变学检验,血常规、血\骨髓\脑脊液\淋球菌的培养+药敏,
染血体分析(显微镜镜检,玻片)、玻片标本(微丝蚴、疟原 虫镜检,骨髓涂片检查),细胞病理与组织病理标本(冰冻快 速病理检查除外)
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五、病人准备及采样
嘱咐患者作好准备-------影响生理变异因素(年龄、体型、性别、采血时间、季节变化、月经等) 必要交待(转成书面):注意事项、争取患者的协助、告之留取方法
患者状态、运动(高血压-立位、卧位、其他状态,注意INS的反向变 化)
患者饮食、药物(巧克力、香蕉、酒精、避孕药、VitC)
四、常规意义上的分析前
医生(项目的选择、季节的因素、药物和饮食的干扰等) 护士(血标本的选择、采血方式、标本的混匀、标本的放置时间等) 患者(标本留取的方式、药物和饮食干扰的提示等) 检验人员(标本的运送方式、标本的放置时间、离心的转速等) 继续教育(建立四种人群受教育的方案、长效的机制等)
五、问题
六、样本采集
1、正确选用抗凝剂:
肝素抗凝:不能用于基因检测标本
EDTA、NaF、草酸盐:不能用于血钙标本 草酸盐、氟化物:激活或抑制某些酶活性,草酸盐抑制淀粉酶, ACP
2、防溶血、防污染
洁净试管
抽血不顺利或未拔去针头
起泡 避免剧烈振荡混匀
六、样本采集
3、混匀:至少颠倒混匀6-8次
3.2冰冻保存项目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甲状旁腺激素(PTH)、生长激素(GH)、高血压四项、 降钙素(CT)
七、样本处理
4、密封
标本收集后,为了保护标本不污染、蒸发、溢出和生物安全考虑,
盛标本容器应密封。因为不知道哪种血液可能具有传染性,所 有病人的血液样本都应视为有潜在的生物危害,均应按生物安 全的要求谨慎处理。
4.68% 5.43% 2.51%
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扎实的基本功,基本理论知识与标本 分析前的质量有很大关系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12月7卷12期
一、不合格标本统计分析 金域统计 临检
标本类型 标本类型错误:未抗凝、抗凝剂使用错误,抗凝不充 分 溶血、脂血 未分离血清 未用专用容器:如血糖 其他:标本污染、泼洒、超过有效保存期、容器与申 请单标识不符、未按要求保存、申请单信息不全,未 使用专用申请单、标本量太少 不合格比例 34.4% 25.0% 12.5% 12.5% 15.6%
1. 判断是否超出容许储存时间 2. 结果分析------COR\尿蛋白排泄率\药物浓度\流式细胞分析 3. 错误报告结果-------血常规超过4小时,淋巴细胞升高4%-10%,病毒感染 4. 隐性溶血-------钾高钠低\乳酸脱氢酶升高 5. 结果比较------WBC:上午/下午波动范围较大 COR:早晨6时出现峰值,晚上和午夜降低 TSH:深夜出现峰值,中午最低 GH:清晨最低,睡眠中升高 Fe和TBIL在清晨最高、Ca中午最低
七、样本处理
检测项目 送检要求 原因 红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异极大,未分离血清放 置时间过长或溶血易造成钠的浓度降低,钾、 镁、磷的浓度明显升高。 红细胞中LDH的含量比血清中高100倍以上 红细胞中含有大量腺苷酸激酶(AK),目前 常用的测CK的酶偶联法的反应体系中含有 ADP,AK会催化ADP引起CK人为的升高。 红细胞中存在胰岛素降解酶,可致胰岛素效价 降低。轻微溶血可致胰岛素值明显下降 同上。轻微溶血可致C-肽值明显下降 红细胞含NSE,未分离血清时NSE能从红细胞 逸出影响检测结果。 若未分离血清,葡萄糖因血细胞的糖酵解每小 时降低5-7%,专用抗凝管能抑制糖的酵解过 程。 分离血清冷藏送检 离子项目(钾、 钠、氯、钙、镁、 磷) 乳酸脱氢酶LDH 肌酸激酶CK 分离血清冷藏保存送检 分离血清冷藏保存送检
原因
体外室温或冷藏保存均不稳定,必须冷冻保存 ①体外室温或冷藏保存稳定时间短。 ②ACTH容易粘附在玻璃管上导致结果偏低 ③ACTH分泌呈脉冲式波动,故记录采集时间 对临床判断很重要。 ①夜间PTH水平升高,所以应在早7点后采血 ②体外室温或冷藏保存均不稳定,必须冷冻保 存 体外室温或冷藏保存均不稳定,必须冷冻保存 ①体位会影响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分泌功 能,立位时为激发态,卧位时为静息状态 ②血管紧张素Ⅰ在血浆中经过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的作用易生成血管紧张素Ⅱ,冻存可以抑制 此过程。
• 实验室把《样本采集手册》发给临床了吗? • 实验室能严格按标准处理不合格标本吗?
目录
概述
分析前变异
现状与案例
一、申请单信息
二、特殊申请单
HIV抗体初筛试验申请单:初筛阳性结果追溯
唐氏综合征筛查化验单:年龄、单(双)胎、孕周、体重等 细胞遗传学申请单:家系谱、临床诊断、性别等 病理活体组织检验申请单:
四、采样时间
6. 检出阳性率最高时间:


细菌培养:抗生素使用前
欧美地区国家:30%~40%患者在最初血培养时,已开始抗生素治疗
• •
尿常规:晨起第一次尿,2小时后变得不新鲜 早孕试验:孕后35天
7. 诊断最有价值时间:
• • • 糖耐量 药物浓度 肌钙蛋白I
四、采样时间
8. 检测项目的时间要求:
取材部位、送检材料、手术所见、临床诊断、送检医生姓名及联 系电话等
膜式液基超薄细胞(TCT)检验申请单 。。。。。。
三、申请单的问题
• 病人信息错误统计率?
难以统计
• 年龄信息缺失:84.5% • 性别信息缺失:93% • 医生信息缺失:71.5% • 采样时间填写率:23.5%
四、采样时间
标本标签内容是否与验单上信息相符
标本状态如溶血、脂血情况 抗凝血有无凝块 标本类型是否相符等
Photometric Interference
Haemoglobin Lipaemia
ABSORBANCE
Bilirubin
Haemoglobin
WAVELENGTH (nm) 300
350
400
450
500
• 马上低温离心分离血浆 ,塑料或硅化玻璃管立即冻存
六、样本采集
11、微量元素
无尘环境
实验室的设施应该经常地用湿布抹和拖地,以减少尘埃的产生。
酒精消毒:穿刺部位不用含碘消毒剂
专用的肝素抗凝管:不要打开容器的盖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