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概述

合集下载

实验室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2.4烟、酒刺激物对结果的影响烟、酒等刺激物通过各种复杂机制对人体产生多种影响,表现为多种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如吸烟能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平降低,烟草中有效成分CO结合血红蛋白可使血红蛋白升高,所以,采血前24小时患者要避免吸烟、饮酒及喝茶喝咖啡。
3正确采集以获得高质量标本是分析前质控的重要保证
正确采集标本是保证标本质量的关键环节,整个过程包括标本的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的使用、标本的收集、标本容器的要求、采集标本量、抗凝剂或防腐剂的应用等。
3.1标本采集时机的选择标本的采集时机选择与检测结果阳性率密切相关,如血培养标本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而且未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肾炎患者多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可干扰尿蛋白的检测;维生素C可使尿潜血、尿糖、尿酮体、尿亚硝酸盐出现假阴性。所以患者用药后,应在血药浓度降至不影响结果时采集标本。
实验室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检验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方面。而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因其涉及面广、涉及人员之多,从医生选择检验项目、提出检验申请、到患者的检验前准备、护士采集与运送标本等,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和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搞好实验室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提高检测质量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于振忠,张承勋,路希敬,等.临床检验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
[2]焦连亭,李忠信.检验手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彭黎明,王鸿利.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待解决的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3):234-235.
[4]秦晓光.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待重视[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5,16(2):219-222.

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概述在进行任何检验分析之前,进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质量控制旨在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步骤,可以确保实验仪器和试剂的性能正常,并有效排除实验误差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重要性确保实验设备和试剂正常工作在进行检验分析之前,必须确保实验设备和试剂的性能正常。

通过质量控制的步骤,可以检测和调整实验设备的参数,以保证其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对试剂进行质量控制,确认其纯度和有效性,以避免试剂带来的误差。

确保实验过程的稳定性质量控制旨在确保实验过程的稳定性,减少由于操作员技术水平、实验条件等原因引起的误差。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获得一致性的实验结果,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可比性。

验证检验方法的准确性质量控制还用于验证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已知样品进行检验,比较实验结果与预期值的差异,可以评估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已知质量样品进行检验来验证方法准确性和仪器性能。

常用的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包括:- 核查试剂的有效性: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验证试剂的浓度。

确保试剂的纯度和稳定性。

- 准确性质控:对已知浓度的样品进行检验,比较实验结果与预期值的差异,评估检验方法的准确性。

- 精确性质控:重复检验同一样品,并比较结果的一致性。

通过计算重复性指标(如标准偏差)来评估实验的精确性。

- 控制图:利用统计方法和图表记录实验结果,实时监控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稳定性。

外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是通过参加由专业机构组织的质量控制项目来验证实验室的能力。

实验室通过获得和分析未知样本,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以评估自身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外部质量控制可提供实验室数据的可比性和可信度,帮助实验室发现和纠正潜在问题。

质量控制记录和分析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实验室需要记录实验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3;患者准备错误(后面详细讲解) 4:压脉带和持针器操作错误 5:采样时间错误(最佳的采血时间取决于标本本身,内分泌检查项目尤 其要注意采样时间) 6:采样量不足 7:采样类型错误(后面详细讲解) 8:采样容器错误(后面详细讲解) 9:采集后标本操作错误 (四)标本运输与接收的操作规范要求 1:运输途中丢失标本和申请单 2:运输途中容器损坏 3:运输的时间不合格 4:运输的条件不合格 5:接受标本操作不合格 6:接受标本处理不规范
如有雷同
实属巧合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讲解人:孟繁兴
定义:
• 全面质量控制:是指从临床医生开单申请 检验开始至实验室完成检测,以及登记, 审核,发出报告和抱怨处理等全过程中一 系列保证检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 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 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 3: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定义:
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开始,按时间顺序的 步骤,包括提出检验要求,患者的准备, 原始标本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 室内传递,至分析程序启动为止。
五:抽血管的选择
凝血四项 2ml
血沉 2ml
血常规 2ml
微量元素 5ml
血糖专用 2ml
急诊生化 5ml
普通生化 5ml
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 丢了一只马蹄,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 损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标本分析前的每一个细节的质量控制都非 常重要!!
一:检验项目的申请
(一)检验项目的申请 1:选择申请单错误(体液申请单,生化申请单,免疫申请单,急诊申请 单,血常规申请单,痰检申请单,其他特殊检查申请单) 2:医嘱录入错误 3:申请医生的身份不明确(无申请者,无证申请者) 4:申请科室信息错误(这里指医生和医生所在科室) 5:申请不易识别 (二)患者和标本信息标识 1:未贴标签 2:患者信息错误 3:患者的身份识别信息不完全(必需要有姓名,性别,年龄) 4:患者的病历信息不完全(必需要有临床科室,病历号,临床诊断,标 本类型,标本的采集日期和时间,申请者姓名,申请日期,检验费用) (三)采样操作规范要求 1:住院患者采血申请未按时受理或者不受理 2:门诊患者采血申请未按时受理或者不受理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在临床检验中,质量控制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包括对仪器、试剂、方法和人员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评估,以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提高患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首先,对于仪器的质量控制,要求使用准确可靠的仪器设备。

在仪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各项功能检查和校准,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同时,要定期进行仪器的维护保养和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仪器故障,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其次,对于试剂的质量控制,要使用高质量的试剂。

试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试剂的采购、贮存和使用过程进行监控。

试剂采购时要选择正规渠道和有良好声誉的供应商,确保试剂的质量可靠。

试剂贮存要遵守规定的温度要求,避免受到光、热和潮湿等因素的影响。

试剂使用前要检查试剂是否过期,确保试剂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第三,对于方法的质量控制,要使用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和程序。

在临床检验中,应严格遵守检验方法和程序的规范,确保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定期对方法进行评估和验证,确保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对于新引入的方法,还要进行外部质量评估和比对,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对于人员的质量控制,要进行培训和考核。

临床检验人员要接受系统的培训,了解并掌握操作方法和程序,熟悉仪器和试剂的使用。

培训后,要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了解最新的检验方法和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同时,要定期进行人员能力评估和考核,确保人员的操作技巧和工作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它涵盖了仪器、试剂、方法和人员等方面,在检验前的各个环节均需严格控制和监控。

通过质量控制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准确性,提高临床诊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指在进行检验前对仪器、试剂和样本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确保了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概念、意义、方法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意义1. 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医学检验结果直接影响着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结果。

如果检验结果不准确,可能会导致误诊、错误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通过质量控制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验设备、试剂或样本的问题,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提高实验室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实验室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对于医学机构的信誉和声誉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信度,从而提高实验室的声誉和权威性。

3. 保障患者的利益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意义还在于保障患者的利益。

通过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可能性,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利益。

1. 仪器的校准在进行医学检验前,需要对实验室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仪器的校准是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并纠正仪器的误差,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试剂的质量检查医学检验中使用的试剂往往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使用试剂前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一般来说,试剂的质量检查包括检查其保质期、透明度、颜色等指标。

3. 样本的准备和处理样本的准备和处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应建立规范的样本处理流程,确保样本的收集、保存、运输和处理等步骤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避免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

1. 质量控制标准不统一目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标准存在着不统一的情况。

不同的实验室、医学机构对于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要求有所不同,这容易导致检验结果的差异性,降低了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2. 质量控制措施不完备在一些医学机构,质量控制措施可能存在不完备的情况。

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引言在进行任何科学研究或实验之前,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质量控制可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误解和错误。

在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实施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讨论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质量控制在检验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检验人员校准仪器、验证方法和确保样本的质量。

质量控制还可用于监测分析过程中的变异性,并提供及时的反馈,以确保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和可信度。

没有进行质量控制的检验分析很可能导致不准确的结果,从而给决策者带来错误的信息,甚至可能会影响到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校准仪器校准仪器是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仪器的校准可以确定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这可以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来实现。

根据标准物质的浓度和仪器的测量结果,可以计算出校准曲线,并用于后续样品的测量。

验证方法验证方法是确保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之一。

方法验证是通过与已经验证的方法进行比较或通过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来完成的。

验证方法包括评估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灵敏度等。

验证方法的目标是确保方法在样品分析中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在分析过程中监测变异性的重要手段。

它通常包括在检验样本中添加已知浓度的质控材料,并根据质控材料的分析结果来评估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质量控制可以帮助检验人员识别出分析过程中的趋势和偏差,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质量控制在检验分析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降低错误结果的风险。

校准仪器、验证方法和内部质量控制是实施质量控制的常见方法。

通过充分实施质量控制,我们可以提高检验分析的质量,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在进行任何检验分析之前,我们都应重视质量控制的实施。

检验前质量控制

检验前质量控制

检验前质量控制引言在制造过程中,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进一步检验产品之前,进行适当的质量控制步骤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产品缺陷及相关的成本。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检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

什么是检验前质量控制?检验前质量控制是指在进行最终产品检验之前,采取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和步骤。

其目的是提前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符合预期要求。

检验前质量控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检验:对所有用于制造产品的原材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和符合规格要求。

2.工艺控制:在产品制造的各个工艺环节中,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监控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

3.设备校准和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4.员工培训:对从事产品制造的员工进行培训,包括对质量控制要求的培训和操作规程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检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进行检验前质量控制可以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益处:1.减少缺陷和成本:通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从而减少产品的缺陷率和相关的不合格品成本。

2.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质量控制措施,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停工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生产延误。

3.增强客户满意度:通过提供稳定和一致的产品质量,可以增强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和满意度,从而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企业声誉。

4.合规性和法规要求:对于某些行业和产品,合规性和法规要求非常严格。

通过进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并避免法律风险。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在进行检验前质量控制时,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1.统计过程控制(SPC):通过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以统计方法分析过程变动,提前预警并纠正过程异常,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概述

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概述

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概述1. 引言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实践中,检验分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活动。

它涉及到对物质和样品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估,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然而,由于许多因素的存在,包括样品或仪器的不确定性、人为误差等,检验分析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或错误。

因此,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2. 质量控制的定义和目标质量控制是一套旨在确保检验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活动和流程。

它旨在监测和控制实验室过程中的变异性,并通过可追溯的标准和方法来验证和验证分析结果。

质量控制的目标包括:•确保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流程符合规范和标准。

•确保测量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误差和实验过程中的变异性。

•通过持续监测和评估,提高实验室的整体质量和性能。

3.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1 样品准备和保存在进行检验分析之前,样品的准备和保存是质量控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样品准备的不当可能引入额外的变异性,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

因此,应确保样品的正确配制、混合和保存,以减少可能的误差。

3.2 校准和质控标准品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校准是质量控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校准意味着通过与已知浓度或质量的标准品进行比较,来确定仪器的测量准确性。

此外,使用质控标准品来监测分析过程中的变异性也是一种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

3.3 程序控制和数据分析在检验分析过程中,应建立合适的程序控制和数据分析方法。

这包括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来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处理数据也是质量控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3.4 质量控制图质量控制图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工具,用于监测检验分析过程中的变异性和偏差。

它通过绘制样品测量结果的统计数据,并与预先确定的控制限进行比较,以快速检测出任何异常或异常结果。

质量控制图可以帮助识别和解决问题,并改进实验室的过程和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
v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注意事项 v 对检查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 v 特殊标本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 如何正确选择抗凝管
一、采集血标本的注意事项
➢ 红细胞中许多成分的浓度比血清中高几倍或几十倍, 溶血可影响该成分的分析,如血钾、LDH、ACP、 ALT等溶血时升高,而钠在溶血时会降低,故血液采 集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溶血。
服用药物:有的药物本身及其代谢物对检查也会
有影响。
糖尿病检测标本
性激素检测标本
微量元素检测标本
基因检测标本
流式细胞仪检测标本
高血压三项检测标本
醛固酮检测标本
四.血浆和全血标本如何正确选择抗凝管
童谣
失了一颗铁钉 丢了一只马蹄 折了一匹战马 损了一位将军 输了一场战争
丢了一只马蹄 折了一匹战马 损了一位将军 输了一场战争 亡了一个帝国
二、对检查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
性别:男性青壮年期肌酸激酶、尿酸、肌酐、铁 等均高于女性;女性的雌醇孕激素、催乳素、
促卵泡素等在青春期和经期都有特征性变化。
年龄:儿童游离脂肪酸、碱性磷酸酶、磷、前白 蛋白、白细胞等均高于正常人参考范围;老人
的降钙素、总蛋白、白、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 饮用咖啡等都会影响相应的检测结果。
——标本分析前每一个细节的质量控制 都非常重要!
状态与时间:体位、姿势、劳动和运动、精神和
情绪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实验检查。
遗传因素:种族、民族、家族和个体的素质差异
等对实验检查有一定影响,例如白色人种的红细 胞和血红蛋白较黄色和黑色人种高。 生活环境与嗜好:居住地区、温度、湿度、海拔 高度和不良习惯、嗜好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例 如高原地区人群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铁、胆 红素等都高于平原地区。
丧失50%。分离血清及血浆时离心速度不宜过高, 离心时间不宜过长。如NSE检测,血清中含血小板
会造成假阳性。
➢ 避免在静脉输液、给药时抽血作为待检标本。 ➢ 血标本若不能及时送检,应分离血清或血浆放4℃保
存。
➢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血清约占全血体积的55%,即 1ml全血约可以分离出 0.55ml的血清。
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汪欣 2012年1月
什么是 ISO 15189?
ISO15189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对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阶段质量管理有明 确要求
➢要求实验室进行有效的咨询服务,增加检验医 学论理要求
分析前内容很广,它包括:
1.人员的资格、意识、培训与分工 2.管理流程与SOP操作程序 3.维护良好的仪器和状态 4.高质量的、有批文的试剂 5.合格的标本与标本处理 6.高质量的质控品和消耗材料
a) 注射器及针头必须洁净干燥无菌,最好使用真空采血 器。
b) 止血带压脉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易引起多种成分的改
变及血管内溶血。
v 抽取血液后应先将针头取下,缓慢将血液注入特定试
管。
v 抽血时针向内产生的气泡不要注入试管中,否则易引
起溶血。
e ) 采取血标本后要及时分离血清,血中许多成分采血
后可大大降低,如血糖可因红细胞酵解而明显降低; 有些酶放置后易失活,如酸性磷酸酶,室温1H活性
何谓分析前程序
何谓分析前程序?
按时间顺序,从临床医生提出检验申 请,到分析检验程序启动时终止的步 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 样品的采集、标本运送到实验室并在 实验室内进行传输。
——摘自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 量和能力认可准则》,3.11节
分析前质量管理
分析前为什么重要?
综合报道显示: 实验前阶段所用时间占全部时间的57.3% 发生在分析前的误差占总误差7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