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

合集下载

第16章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设计(第1课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16章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设计(第1课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教学拓展:
(1)课后观察: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动物行为,记录观察结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科普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动物行为相关的科普书籍,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采用情境创设法,通过展示一组生动有趣的动物行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片包括觅食、防御、繁殖、迁徙等不同类型的动物行为。展示图片的同时,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动物都在做什么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行为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动物行为现象,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针对学生在合作、交流、表达方面存在的不足,教师应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动物保护的意识有待加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他们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环保意识。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4.能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动物行为进行科学的描述和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动物行为现象进行解释,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4.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动物行为进行科学的描述和分析,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学案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学案

樊相镇二中导学案班级小组学生科目生物时间课题【课前热身】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行为的发生可以分为和,和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

【我的目标】了解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

【自主课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列举一些动物的行为事例列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取食行为1、很多动物有的手段,例如;2、有些动物能猎取食物,例如;3、有些动物能对捕获的食物进行,例如;4、有些动物有的习性,例如。

(二)领域行为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这就是动物生存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动物可以,动物可以、、,占有领域的可以是一个、一个、一个,也可以是一个。

领域的占有者通常使用、、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物,保卫自己的领域。

、(三)攻击行为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等发生,这种行为称为攻击行为,这种行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

(四)防御行为、的行为就属于防御行为。

讨论:防御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防御行为能彻底防止自己被捕食吗?【课堂跟踪反馈:】1、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A、行为过程是否激烈B、行为结果有无伤亡C、行为双方是否同种D、行为双方是否主动2、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象一段树枝,这属于()A.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3、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这描述的是母燕的()A.社群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防御行为4、人类养蜂取蜜,是利用了蜜蜂的()A、攻击行为B、繁殖行为C、贮食行为D、防御行为5、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A、一只鹰捕食一只飞行的小鸟B、两只雄海豹为一只雌海豹而争斗C、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D、螃蟹反击天敌的进攻6、下列属于攻击行为的是()A.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 B.螃蟹举起螯反击天敌的进攻C.猫捉老鼠D.两狗争食7、我国古籍《草木疏》上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

”,说明动物能通过()来传递信息。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多种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等)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的意义。

2.通过对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的学习,体会动物行为的多样性及适应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及意义。

(二)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学习,体会动物各种行为类型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与学生活动、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6.2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6.2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二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一、教材、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一节是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章第2节的教学内容,与本章1、3节内容紧密相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动物是生物圈中活泼的一类,有复杂的运动方式和行为。

生活在人类的身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使学生乐于学习,也是渴望关注的内容。

本节内容有如下特点:联系生活,通俗易懂;涉及面广,实例丰富。

(二)学生分析:本教学设计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对动物的行为并不陌生,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同时他们普遍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好胜心特别强;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出动物的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

2、举例说明动物的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对其生存和繁殖的意义。

3、让学生能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和探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相关的录象举实例说明,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并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探究,认同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重要。

2、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1、动物的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的意义。

2、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分析动物的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五、教学策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采取探究性教学并调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或播放录象真实呈现动物行为的动态变化,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有关动物行为的基本概念。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行为的分类:先天性行为1、行为的发生后天学习行为2、行为的功能:7种①取食行为:②领域行为:③攻击行为:④防御行为:八、布置作业:1、《同步练习册》第2节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自己熟悉的动物,记录下你们观察到的行为。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科学八年级上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设计附练习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科学八年级上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设计附练习

北师大版第5单元第16章第二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第二课时)预习提示1.什么叫动物的繁殖行为?2.繁殖行为包括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3.动物的繁殖行为有什么意义?4.什么叫节律行为?5.举例说出潮汐节律、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6.动物的节律行为有什么意义?7.什么是社群行为?8.举例说出蜜蜂的群体中是如何分工合作的?9.举例说出蚂蚁的群体中是怎样分工合作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2.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分析、对比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动物的大多数行为有利于其生存和生殖重点难点重点: 各种行为类型的意义难点: 分析动物行为与其生存和生殖的关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自学阅读法、识图法、小组讨论法教学用具图片、录像、电影等资料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除此以外,动物还有其他一些行为。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二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进行新课一、繁殖行为(一)学生自学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什么叫动物的繁殖行为?2.繁殖行为包括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3.动物的繁殖行为有什么意义?(二)学生展示自学结果(三)教师引导学生识图,进一步理解繁殖行为1.图16-10雄性洄鱼守卫鱼卵2.图16-11蚯蚓的交配3.图16-12鸟的筑巢4.图16-13火烈鸟的育雏5.图16-15袋鼠抚育后代(四)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图16-14三刺鱼的繁殖行为)1.图中雄鱼腹面是什么颜色?雌鱼腹面有什么特点?2.图中雄鱼、雌鱼各有几条?3.雄鱼共进入小巢几次?各有什么任务?4.图中四个巢各处于什么状态?(五)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六)教师补充讲解很多动物有抚育后代的行为。

鸟类的育幼任务一般是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的,哺乳动物的育幼一般是由母亲来完成的。

动物抚育后代是先天性的行为,没有性成熟的鸟类和哺乳类没有抚育后代的行为。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16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16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说课稿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生物学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动物的行为》一章中的第二节内容.教材列举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说明动物的大多数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重要性.本节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我们主要学习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2.举例说明动物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二)能力目标通过对上节课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有关动物行为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和探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同学们辨别动物大多数行为,认识动物行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意义.2 教学难点:分析动物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与其生存和生殖的关系.四、学情分析1,知识水平:学生通过对上节课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的学习,对动物行为并不陌生,而没有从动物行为的功能这个专题的角度来认识和思考这个问题.2,能力水平: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生物课程学习,已具备一定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生物学知识,对研究动物行为有浓厚的兴趣,为顺利地进行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五,说教法和学法(一)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2.情景教学法.3.提问教学法.4.讨论教学法.5.比较教学法.6.练习教学法(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平等互动,归纳总结.六,说教学程序教师活动:(一)复习提问,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二)学生预习教材(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出示的问题:1.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可分为那些类型2.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可分为那些类型,每种类型举至少三个事例四学生展示交流成果五.教师点评: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可分为1.取食行为举例:蟒蛇吞蛋,狮子捕获斑马,黑猩猩用工具挖取白蚁等.意义:对动物度过食物稀少的时期,维持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十分有利.狗撒尿做标记2.领域行为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个领域中,动物可以取食,繁殖抚育后代.举例:两只雄盘羊的相互攻击行为3.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因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区而发生的相互攻击.举例:两只雄狮为争夺配偶打架4.防御行为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如:乌贼释放墨汁,招潮蟹颜色鲜艳的螯肢,螳螂的保护色.。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设计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课程标准分析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本节内容处于课程内容10个一级主题的第六项《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课标指出动物行为是目前生物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

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的行为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引导学生到周围的环境中去观察动物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章《动物的行为》的第2节的内容,教材列举了动物的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和繁殖的重要性。

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储备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和掌握了一些学习生物学的方法,能够举例说出一些动物的行为也能够初步判断一些行为的功能,但仍有一定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以及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

八年级的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具有一定合作学习和探究的经验;对直观、有趣的视频、图片资料、探究实验尤其感兴趣,这就为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出动物的多种行为。

2.能举例说明动物的行为对其生存和繁殖的意义。

3.认同动物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行为,都是动物为其周围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4.关注身边常见小动物行为,增强保护动物的自觉性。

教学思路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清单,小组抽签汇报预习内容,其他小组相机补充,汇报完毕后,学生再提出还有哪些问题不是很明白,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最后通过练习题,巩固本节所学内容教学重点各种动物的主要行为类型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分析动物行为与其生存和繁殖的关系。

教法学法学生汇报、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直接引题新课导入上节课学习动物行为在发生上可以分成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那么在其功能上,动物行为种类就比较多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几种主要的、常见的类型回想上节所学内容二、抽签汇报诠释课文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预习清单(一)、取食行为1.取食行为定义:。

第二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上) (3)

第二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上) (3)

第二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上) (3)一、教学目标:1、举例讲明动物的多种行为;2、举例讲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二、提早预备提早依照自己的教学打算收集有关的图片、录像、电影等资料。

三、教学策略:1、教材分析:①本节的知识结构:取食行为〔举例、意义〕领域行为〔举例、意义〕攻击行为〔举例、意义〕防备行为〔举例、意义〕繁育行为〔举例、意义〕节律行为〔举例、意义〕社群行为〔举例、意义〕②本节教学重点:各种上行为类型的意义。

③本节教学难点:分析动物行为与其生存和生殖的关系。

课时安排:2个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第1课时: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备行为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多媒体播放不同动物的各种行为的录像:雄鹰盘旋之中突然俯冲捕食野兔,两只雄性角斗,小鸟筑巢等杰出画面。

雌狮追捕斑马,两只公鸡争斗、乌贼喷墨汁等动物行为片断。

不论是动物的本能行为,依旧学习行为是动物适应环境的差不多方式。

本节我们依照动物行为的功能,去研究和学习动物的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备行为,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自身而言有什么意义。

㈡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取食行为课件演示:多媒体录像播放:蛇的取食、水螅的取食、鹰的取食、狮子的捕食等多种动物的取食行为。

议一议:你还明白哪些动物是如何取食的?描述一下取食的过程。

哪些动物有贮藏食物的适应?动物的取食行为与动物生存有什么关系。

点拨:动物的不同捕食方式和各种捕食行为得动物获得食物,同时贮食行为有利于动物度过食物稀少时期,有利于动物的生存。

2、领域行为:讨论:观看课本插图狗的适应,联系实际生活讲讲,狗的这种行为表示什么?点拨:狗撒尿做标记是在保卫自己的领地。

议一议:你还明白动物哪些行为是它占据和保卫领域的行为?点拨:动物发出声音、散发气味、排放排泄废弃物等方式占据领地。

讨论:动物的领域行为有什么意义?点拨:动物占有一定的领域后能够不受限制地使用它的资源,如食物、配偶等,给动物的繁育和抚育下一代提供一个安全的区域,幸免与同类的其他成员竞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樊相镇二中导学案
【课前热身】
【我的目标】
了解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自主课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列举一些动物的行为事例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五)繁殖行为
想想议议:观察书中插图,动物和繁殖行为有哪些方面的表现?你知道哪些动物的繁殖行为?
动物的繁殖行为包括、、、、和以及等。

很多动物有抚育后代的行为。

鸟类的育幼任务一般是由
共同承担的,哺乳动物的育幼一般都是由来完成的。

动物抚育后代是行为,不,没有
的鸟类和哺乳动物没有抚育后代的行为。

(六)节律行为
讨论:随着地球、日、月的运转,动物表现出的周期性和有节律和行为是什么行为类型?这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随着地球、日、月的运转,动物表现出的周期性和有节律的行为是节律行为。

这种行为有利于动物,利于动物的。

节律行为是因为动物体内存在,
它是一种以体内的为基础的复杂机制。

(七)社群行为
1、说一说:哪些同学可以说出蜜蜂的一些特点?
蜜蜂是生活的,有、、三种成员。

他们各自的职责不同。

2、讨论::蚂蚁的群体和蜜蜂的群体相似,它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蚂蚁的群体和蜜蜂的群体成员一样,有明显的,共同协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存,有利于种族的延续。

3、想想议议:你还知道哪些群体生活的动物的一些特征?
迁移:狼王、狮王、猴王等。

【课堂跟踪反馈】
1、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的行为属于()
A.昼夜节律B.潮汐节律 C.季节节律 D.没有节律2、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象一段树枝,这属于()
A.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
3、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A储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4、人类养蜂取蜜,是利用了蜜蜂的()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贮食行为
D、防御行为
5、有一些鱼类有趋光性,渔民常利用灯光引诱这些鱼类。

鱼类的趋光性是一种()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C攻击行为 D 繁殖行为
6、下列属于动物社群行为的是()
A母鸡带领小鸡觅食 B山洞里居住着一群蝙蝠
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 D草原上共同生活着大量食草动物
7、鸟类繁殖季节里,亲鸟如捉到毛虫,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这属于()
A.繁殖行为B.取食行为C.防御行为D.招引行为
8、下列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一只蛇追击一只青蛙 B.螃蟹举起螯反击天敌的进攻C.猫捉老鼠D.两狗争食
9、螳螂是一种肉食性昆虫,在食物严重缺乏时,有雌虫吃雄虫的现象,
这在生物学意义是()
A雌虫凶猛 B雌虫有食雄虫的习惯C雄虫过剩D有利于种族延续
10、下列不属于“求偶信号”的现象是()
A星夜萤火 B蜻蜓点水 C孔雀展翅 D夏日蝉鸣
11.杜鹃将卵产在大山雀的巢内,靠大山雀孵卵和喂养幼鸟,大山雀充当杜鹃幼鸟“养母”,这种现象是:( )
A.杜鹃的攻击行为B.杜鹃的繁殖行为C.杜鹃的防御行为D.“养母”的繁殖行为
12、将下列现象与所属行为的正确关系用线连起来。

A.黄鼠狼偷鸡 a.防御行为
B.大雁的迁飞 b.攻击行为
C.蚂蚁共同搬运食物 c.社群行为
D.两只雄狮在搏斗 d.节律行为
E.野兔时时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 e.取食行为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