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2 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反抗

合集下载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专题二 近代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二、比较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战场 项目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共敌后战场
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
领导阶级
地主大资产阶级
表的无产阶级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 代表中华民族的根
阶级利益

本利益
战场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路线
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
联系 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
抗战做出重要贡献,不应该割裂与对立起来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近代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对点训练] 3.(2019·湖北稳派教育联考)1944 年 5 月底到 9 月 初,日本和国民党军队在长沙衡阳进行长衡会战,历经 3 个多 月。是日本“一号作战”中交战时间最长、中国军队抵抗最为 顽强的一次战役,也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交战 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最终日军战略目标达成。长衡会战及 其结果主要表明,当时( ) A.日军在华持续推行攻势战略 B.国军仍然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C.正面战场抗战遭到严重挫折 D.国共两党相互配合有所削弱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近代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参考答案】 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 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 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 侵。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近代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地图类历史分析题的解答思路基本还是信息提炼(从材料中 直接获取)+分析说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回答原因或影 响),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角度回答。 (2)历史图表类分多种类型,解答时应注意分清类型,采取不同 的解答技巧:如表格式的解题技巧三点很关键,一是划分层次, 二是合并同类项,三是结合时间分析原因;地图式解答一般是: 一看文字,二看时间,三析社会转型;柱型式解题技巧为一般 为分阶段、看趋势、析时间三步等。

人教版初中历史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2 列强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

人教版初中历史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2 列强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

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第 13 页
八年级 历史 上册
9.★(2019·成都)某班开展“看口号猜历史事件”的竞猜活动。下列
竞猜对应正确的是
(C )
A.“自强”“求富”——太平天国运动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五四运动
C.“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
D.“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一二·九运动

(B )
A.《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第9页
八年级 历史 上册
5.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 D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第 10 页
八年级 历史 上册
6.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 1900 年 6 月 2 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
地主阶级 竭牺牲 (3)1894 年 9 月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壮 烈殉国。1895 年初,威海卫战役中丁汝昌自杀 殉国
第4页
八年级 历史 上册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和无产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 (2)义和团运动 (1)北伐战争: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口号 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战争 (2)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 )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虎门销烟 ③黄海大战
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第 12 页
八年级 历史 上册
8.在中国近代前期,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
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D )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难点: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一)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 (1)鸦片战争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 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 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关税协定) 《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查贸易”权、外国传教士传教权等。

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了解:(1) 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规定,使得外国不法分子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使中国的司法主权受到严重破坏。

(2) 关于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使中国享受不到对等的权利,同时由于利益均沾的规定,与中国鉴订不平等条约的任何国家都享有同等待遇,对中国的危害极大,使中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

(3) 关于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到各口岸自由航行的规定,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也加强了对中国内地的侵略。

(4) 关于建立教堂和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规定,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传教士中的不法分子以宗教作为侵略中国的武器之一。

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最主要矛盾)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第二次鸦片战争担心危及统治利益提出“修约”要求拒绝“修约”清政府英法等国(忙于镇压起义)《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1860年)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矛盾第二次鸦片战争(3)甲午战争大陆政策:侵略朝鲜、夺取中国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征服世界课堂设问:①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是由什么事件引起的?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以天皇为首的统治者既定的侵略方针,是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

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训练(2)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含答案)

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训练(2)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含答案)

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选择题1.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

下列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2.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

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C.台湾 D.辽东半岛3.某班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

其中根本原因是( )A.武器落后 B.战备不足C.妥协退让 D.封建制度4.下面是一幅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形势示意图。

它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856年 B.1860年C.1876年 D.1894年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颂扬了一位民族英雄收复新疆的事迹。

这位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C.左宗棠 D.邓世昌6.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年代尺。

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阶段是( )A.① B.②C.③ D.④7.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支鹰……洋人怕的红头军。

”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台湾军民反割台C.义和团反帝斗争 D.五四爱国运动8.右图为某时期的招贴画,图片反映了当时革命的要求是( )A.推翻南京国民政府B.反对清朝封建专制C.开展国民革命运动D.联合一切抗日力量9.“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

”材料所指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10.《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A.侯德榜 B.聂耳C.冼星海 D.徐悲鸿11.“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

高中历史知识点题库 0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

高中历史知识点题库 0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

1.19世纪末,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最主要是为了:A.实现其“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B.加入帝国主义侵华行列中C.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D.解决其资本主义发展中矛盾答案:D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对19世纪末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点的了解。

19世纪末,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国内市场小,资源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890年日本发展经济危机,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进一步加速了日本的侵略进程.故选D。

题干评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问题评注:19世纪末,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国内市场小,资源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890年日本发展经济危机,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进一步加速了日本的侵略进程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平壤战役B.辽东战役C.黄海战役D.威海战役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进程的识记能力。

平壤战役是陆战,北洋舰队未参战,其结果是日军占领了朝鲜的平壤;北洋舰队在黄海战役中虽受到损失,但主力尚存不可以继续作战;辽东战役的结果是日军占领了大连、旅顺;在威海战役中由于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战,结果是北洋舰队被日军围困在威海卫军港内,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故选D。

题干评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问题评注:1895年1月,•日军两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炮台,并以军舰封锁东、西港口。

由于李鸿章避战求和,陆上防备亦未加强,威海卫最后失守。

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之后,广大士兵仍然积极抵抗。

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胁逼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降,于2月11日自杀。

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3.《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四个通商口中最西边的一个是:A.沙市B.重庆C.苏州D.杭州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四个通商口地理分布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及空间概念。

上述四个口岸由东至西依次是苏州、杭州、沙市、重庆。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上册1-2单元专题复习《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上册1-2单元专题复习《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义和团运动;廊坊狙击战;天津保卫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西逃。
签订
条约
《南京条约》
《虎门条约》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天津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条约
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变法虽然失败,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三、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对比表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时间
1851年1月—1864年夏
19世纪末—1900年8月
背景
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纲领
口号
《天朝田亩制度》
英“亚罗号”事件
法“马神甫”事件
朝鲜东学党起义
镇压义和团运动
侵略
国家
英国
英法为主凶
美俄为帮凶
日本
英法美德意奥日俄
重要
事件
英国强占香港岛;关天培虎门抗英、陈化成吴淞牺牲。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左宝贵平壤牺牲;邓世昌黄海海战殉国;徐邦道孤军抗敌;丁汝昌自杀殉国;旅顺大屠杀。
结果
都是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失败
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历史
意义
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一、专题解读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

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然而,面对强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

在历经抗争、失败、再抗争的多次反复,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愿望终于实现。

本专题列强侵华的史实和中国人民维护主权反对侵略的斗争在高考中常常会出现,还经常以文字材料信息、图片考查信息(如历史文献、历史地图)为载体,考查主干知识,有时也会涉及世界史知识,将历史事件放在世界大背景中设问,如考查鸦片战争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联系、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联系等。

在复习时应该在这几个方面多加注意。

二、知识回顾——构建知识网络(一)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1、原因根本原因——欧美资本主义发展急需要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清政府政治腐败、国防废弛、社会矛盾尖锐直接原因——鸦片走私和禁烟运动2、时间:1840~1842年3、反侵略斗争典型事例:三元里抗英4、结果:失败(失败根本原因是清朝统治的腐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主要有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5、中英《南京条约》内容:①割地——领土主权始遭破坏;②赔款——开始了向列强赔偿先例。

③五口通商——便利了商品倾销。

④协商关税——关税主权始遭破坏。

影响:(1)社会巨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概念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

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

----历史沉沦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

高考历史教材深度整合【专题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高考历史教材深度整合【专题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历史教材深度整合【专题2】列强侵略与中国⼈民的反抗⽃争专题⼆列强侵略与中国⼈民的反抗⽃争(⼀)1840~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1.鸦⽚战争(1840—1842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业⾰命,成为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清朝⽇趋衰弱腐败,内部危机严重;②直接原因:英国向中国⾛私鸦⽚和中国⼈民的禁烟运动。

③导⽕线:虎门硝烟。

(2)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系列不平等条约。

(3)《南京条约》(1842年8⽉)割⾹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主权;使⾹港成为英国进⼀步侵华的基地。

赔款2100万银元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加剧了中国⼈民的贫困;开创了列强对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

开放五处为通商⼝岸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势⼒的侵⼊。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4)《南京条约》附件(《五⼝通商章程》、《虎门条约》)①内容: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岸租赁⼟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特权。

②影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领⼟主权;⽚⾯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形成了“利益均沾”惯例,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共同侵略。

(5)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的领⼟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盾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封建主义和⼈民⼤众的⽭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盾。

⾰命任务的变化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成为中国⼈民的双重任务。

⾰命性质的变化中国进⼊旧民主主义⾰命时期。

2、第⼆次鸦⽚战争(1856—1860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列强进⼀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修约”要求被拒绝。

(2)结果: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

英、法、美、俄等强迫清政府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

(3)条约时间条约内容1858年《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10处通商⼝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岸通航;外国⼈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银,英商损失200万两⽩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之一:列举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 年间, 【思】探究之一:列举 年间 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史实。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史实。
战争名称 时间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 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1840— 1840— 1842年 1842年 1856— 1856— 1860年 1860年 1894— 1894— 1895年 1895年 1900— 1900— 1901年 1901年
判断题
1.《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 1.《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 (
B

1860年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2. 186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疯狂洗劫并焚烧了举世闻名的 圆明园。( 圆明园。(
B

甲午中日战争后,一家日本企业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 3. 甲午中日战争后,一家日本企业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
【典例】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 典例】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准确的含义是( 准确的含义是( ) 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 并存 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C.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丧失 D.部分丧失了国家主权并且在保留封建 主义的同时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 政治上是半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半封建性质。 政治上是半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半封建性质。 (2)“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 半殖民地” 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 政治 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 和文化的内涵。 半殖民地” 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 的内涵 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 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 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 商品销售市场; 文化上则表现为 西学东渐” 则表现为“ 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 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 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留了封建主 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甲午战争中 日争夺黄海 邓世昌 制海权
台湾人 刘永福 马关条约》 民反割 《马关条约》 姜绍祖 台斗争 割让台湾
徐骧
半个世纪 中没有停 止过反日 殖民统治
义和团 抗击八 国联军
抗击八国 联军侵略

失败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造成中华民族严重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可得出什么认识? 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可得出什么认识? 列强侵略。 列强侵略。 落 后 就 要 挨 打 ! 2.当时列强为什么未能将中国变成殖民地而仅是半殖 当时列强为什么未能将中国变成殖民地而仅是半殖 民地? 民地? 中国军民英勇不屈的斗争和反抗。 中国军民英勇不屈的斗争和反抗。
A)
4.《辛丑条约》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控制清政府,清政府变成帝国 4.《辛丑条约》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控制清政府, 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 B

驻台清军将领徐骧带领台湾人民反对日本割占台湾。( 5. 驻台清军将领徐骧带领台湾人民反对日本割占台湾。(
B)
6. 《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并与 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台湾、 祖国分离近半个世纪。( 祖国分离近半个世纪。( )
发动 国

主要事件
签订条 约
主要 影响
开始 沦为
三元里人民 《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 抗英斗争
英、法 日 英法美 德意日 俄奥
《天津条约》 进一步 天津条约》 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黄海战役 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 《马关条约》 反割台斗争 加深
大大 加深
义和团抗击 辛丑条约》 完全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 沦为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 骄傲自满, 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 激:第一次是1840 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 1840 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 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 1856 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 1858年同英 1895 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 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 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 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 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 产生了一个新中国, 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 响。
军事 外交 综合
侵略的 必然性: 必然性: 侵略的 可能殖民扩张 迅速崛起
西方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方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打开中国 市场, 市场,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落后弱小且资源丰富. 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落后弱小且资源丰富. 资源丰富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 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 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 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 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 族命运来思考;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 族命运来思考;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 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 侵略战争,文明史 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 侵略战争, 英国史学观 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 观/商业战争 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 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 侵略战争,文明史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 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 侵略战争, 英国史学观 商业战争, 观/文明冲突 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 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 商业战争,文明史 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 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 商业战争, 英国史学观 侵略战争, 观/文明冲突 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 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 文明冲突,文明史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 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 文明冲突, 英国史学观 商业战争, 观/侵略战争 侵略战争
探究之四:概述黄海战役、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思】探究之四:概述黄海战役、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 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 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
斗争 黄海 战役
起因
人物
结果
失败
影响
日本控制了黄海制海 权。显示了邓世昌等 中国人民反击外来侵 略的决心和勇气 显示中国人民反击 外来侵略、 外来侵略、维护祖 国统一的决心勇气 显示了中国人民的 巨大力量, 巨大力量,粉碎了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 中国的狂妄计划
赔 款
广 2100 万 银 元 亿 两 白 银 2 2 厦 福 宁 上
开 埠
协 定 关 税 沙 重 苏 杭
关 税
设 厂
条 约
条 约
:
,
条 约
9.8
• 探究之三:近代西方列强为何要侵略中国? 探究之三:近代西方列强为何要侵略中国? 中国为何会屡战屡败? 中国为何会屡战屡败?
19世纪初起中西方情况对比 世纪初起中西方情况对比
探究之二: 南京条约》《 》《马关条 【思】探究之二: 从《南京条约》《马关条 约》到《辛丑条约》看,列强是怎样不断扩 辛丑条约》 攫取侵华权益的? 大攫取侵华权益的? 结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概括说明近代 结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前期列强侵华的方式的变化。 前期列强侵华的方式的变化。
条 约
割 地
(1)不完全正确。三次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清政府的腐 )不完全正确。 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 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 请回答: 请回答: (2)被迫打开国门,割地、赔款,部分主权丧失,半殖民地 )被迫打开国门,割地、赔款,部分主权丧失, 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叙述正确吗? (1)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叙述正确吗? 半封建化开始并逐步加深。 半封建化开始并逐步加深。 为什么? 为什么? (2)说明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说明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说“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产生了一个 为什么说“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新中国?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因素? 新中国?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因素? (3)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 )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 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等先后传入中国, 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等先后传入中国,推进了中国的近代 化进程。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逐步觉醒, 化进程。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逐步觉醒,投入到反帝 反封建的斗争潮流中。 反封建的斗争潮流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 的奋斗精神。 的奋斗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
两对主要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反侵略—民族革命 求民主—民主革命 反侵略 民族革命、求民主 民主革命
三条基本线索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中国人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 (2)中国人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的 抗争史 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3)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