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算法编程】计算三角形面积

合集下载

《Scratch趣味编程》.pdf

《Scratch趣味编程》.pdf

Scratch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发的一种图形化的编程语言,可以拿来轻松地创建自己的互动故事、动画、游戏、音乐和艺术,而且它还是免费的哟!Scratch将程序语言设计成一块块积木,你只要用拖拉的方式,将程序积木堆叠起来,轻轻松松就可以创造出很棒的作品。

1用Scratch可以做出有趣、好玩的动画与互动式游戏(还内置很多现成的图案、音效、音乐让你随意取用)!简单的逻辑观念,发挥创意,就可以制作出很棒的作品喔!你可以到官网/去免费下载Scratch软件哦!双击桌面快捷方式,启动Scratch程序。

我们来认识一下Scratch的界面吧!1.指令区Scratch程序一共有动作、外观、声音、画笔、控制、侦测、数字和逻辑运算、变量等八大类指令,2.脚本区这是脚本、造型和声音的编写区,可对某个角色编写脚本、编辑造型和声音设置等。

它是通过选中某个标签来进行三者之间的切换。

2脚本3.角色信息区造型声音显示每个角色的相关信息,包括方向、坐标值等信息。

4.舞台区舞台区是角色表演的地方,最终呈现编写好的程序。

舞台的右上角有 动和停止。

5.角色列表区来控制影片的启影片中所有的角色都在此创建,也可对角色进行删除、复制等操作。

同时,“舞台”以缩略图的形式在此呈现。

6.工具列可以通过它来改变角色的大小,以及对角色进行复制、删除等操作。

3就像拍电影一样,在编程之前也要先准备好剧本、在设计一个作品之前,必须先策划一个脚本,然后再根据脚本,收集或制作素材(图案、声音等等),接着就可以启动Scratch,汇入角色、舞台,利用堆叠程序积木的方式编辑程序,制作出符合脚本的动画或游戏了!设计一只猫咪在户外拍皮球舞台:户外角色:猫咪、皮球剧本:当绿旗被点击时,皮球从猫咪手上落到地上,再从地上反弹到手上,反复3次后皮球从地面弹向空中。

1、创建舞台单击“角色信息区”中的“舞台”按钮,选中“舞台”,再单击“程序指令区”的“多个背景”标签。

单击“导入”按钮,弹出“导入背景”对话框。

编写三角形类,实现三角形面积和周长计算等功能。

编写三角形类,实现三角形面积和周长计算等功能。

编写三⾓形类,实现三⾓形⾯积和周长计算等功能。

/*编写三⾓形类,实现三⾓形⾯积和周长计算等功能。

要求:(1)三个属性(2)两个构造⽅法和全部getter和setter(3)三个⾃定义的⽅法:⾯积、周长、是否是直⾓三⾓形。

(4)单独编写测试类,测试类的全部功能。

*/class Triangle{//三条边属性私有化private double edge1;private double edge2;private double edge3;//构造⽅法public Triangle() {}public Triangle(double edge1, double edge2, double edge3) {this.edge1 = edge1;this.edge2 = edge2;this.edge3 = edge3;}//setter和getterpublic void setEdge1(double edge1) {this.edge1 = edge1;}public void setEdge2(double edge2) {this.edge2 = edge2;}public void setEdge3(double edge3) {this.edge3 = edge3;}public double getEdge1() {return edge1;}public double getEdge2() {return edge2;}public double getEdge3() {return edge3;}/*三条边求三⾓形⾯积(海伦公式)(p=(a+b+c)/2)S=sqrt[p(p-a)(p-b)(p-c)]*/public double area(){double p;p=(edge1+edge2+edge3)/2;return Math.sqrt(p*(p-edge1)*(p-edge2)*(p-edge3));}public double perimeter (){return edge1+edge2+edge3;}public boolean isRightTriangle(){if (Math.pow(edge1,2)+Math.pow(edge2,2)==Math.pow(edge3,2)||Math.pow(edge1,2)+Math.pow(edge3,2)==Math.pow(edge2,2)||Math.pow(edge2,2)+Math.pow(edge3,2)==Math.pow(edge1,2)) return true;return false;}}public class Text0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iangle triangle=new Triangle(3,4,5);System.out.println(triangle.isRightTriangle()==true?"是直⾓三⾓形":"不是直⾓三⾓形");System.out.println("⾯积为:"+triangle.area());System.out.println("周长为:"+triangle.perimeter());}}。

c语言 求三角形面积

c语言 求三角形面积

c语言求三角形面积三角形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在数学和物理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求解三角形的面积是求解三角形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以下是关于如何通过c语言来求解三角形面积的详细介绍。

三角形的面积可由以下公式求解:S=(1/2)*a*b*sinθ其中,a和b分别为两条边长,θ为它们之间的夹角。

此公式通常称为“正弦定理”。

在c语言中,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1. 定义变量在程序中需要定义三个变量分别表示三角形的边长a, b和它们之间的夹角θ。

定义变量的语句如下:```float a, b, theta, area;```这声明了四个浮点型变量:a, b, theta和area。

2. 用户输入边长和夹角接着需要使用scanf()函数从用户输入三角形的边长和夹角。

代码如下:```printf("请输入三角形两条边长和它们之间的夹角:\n");scanf("%f %f %f", &a, &b, &theta);```这样代码就会等待用户输入三个浮点数,然后将这些值存储在变量a、b和theta中。

3. 计算三角形面积接下来可以使用上述公式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代码如下:需要注意的是,c语言中的sin()函数需要使用math.h头文件进行声明。

这通常可以通过在程序的开头加上 #include <math.h> 来实现。

4. 输出结果最后需要将计算得到的三角形面积输出到控制台上,这可以通过printf()函数实现。

代码如下:```printf("三角形的面积为 %f\n", area);```整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程序如下:```#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这个程序会计算用户输入的三角形的面积,并将结果输出到控制台上。

总结在c语言中计算三角形面积的主要步骤包括定义变量、用户输入边长和夹角、计算三角形面积以及输出结果。

c语言中已知三角形三边求面积

c语言中已知三角形三边求面积

C语言中已知三角形三边求面积1. 引言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数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来计算其面积。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一个程序,根据给定的三边长度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问题分析要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我们需要已知其三个边长。

假设这些边长分别为a、b 和c。

根据海伦公式,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s = (a + b + c) / 2area = sqrt(s * (s - a) * (s - b) * (s - c))其中,s是半周长(即(a+b+c)/2),sqrt()函数用于计算平方根。

3. 程序设计3.1 输入数据首先,我们需要从用户那里获取输入数据。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获取三个边长a、b和c。

#include <stdio.h>int main() {double a, b, c;printf("请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n");scanf("%lf %lf %lf", &a, &b, &c);// TODO: 计算并输出结果return 0;}3.2 计算面积在获取输入数据后,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半周长s,然后使用sqrt()函数计算面积。

#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int main() {double a, b, c;printf("请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n");scanf("%lf %lf %lf", &a, &b, &c);double s = (a + b + c) / 2;double area = sqrt(s * (s - a) * (s - b) * (s - c));// TODO: 输出结果return 0;}3.3 输出结果最后,我们需要将计算得到的面积输出给用户。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三角形是初中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其面积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三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海伦公式、底边高公式和矢量叉乘法。

读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方法进行计算。

一、海伦公式海伦公式是计算任意三角形面积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知道三条边长的情况。

该公式的形式如下:s = (a + b + c) / 2面积S = √(s * (s - a) * (s - b) * (s - 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s为半周长,S为三角形的面积。

例如,假设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 = 5、b = 12、c = 13。

根据海伦公式,可以先计算半周长s,然后代入计算面积S。

s = (5 + 12 + 13) / 2 = 15S = √(15 * (15 - 5) * (15 - 12) * (15 - 13)) ≈ 30所以该三角形的面积约为30。

二、底边高公式底边高公式适用于已知三角形底边和高的情况,公式如下:面积 S = (底边长 * 高) / 2以一个底边长为10,高为8的三角形为例,可以直接代入公式计算面积:S = (10 * 8) / 2 = 40该三角形的面积为40。

三、矢量叉乘法矢量叉乘法是一种用向量运算来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适用于已知三个顶点坐标的情况。

假设三个顶点分别为A(x1, y1),B(x2, y2),C(x3, y3),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面积 S = 1/2 * |(x1-x3)*(y2-y3) - (x2-x3)*(y1-y3)|例如,假设三个顶点分别为A(1, 2),B(3, 5),C(4, 3),可以将坐标代入计算面积:S = 1/2 * |(1-4)*(5-3) - (3-4)*(2-3)| = 1/2 * |-3*2 + 1*(-1)| = 1/2 * (6 - 1) = 1/2 * 5 = 2.5所以该三角形的面积为2.5。

求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的编程题

求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的编程题

题目:求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的编程题一、题目描述1. 给定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b、c,求该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要求编写一个程序来实现这一计算。

二、解题思路2.1 计算三角形的周长:由三角形的定义可知,三角形的周长等于其三条边长的和,即:周长 = a + b + c。

2.2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b、c,根据海伦公式(即海伦-秦九韶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S:S = √[ p * (p - a) * (p - b) * (p - c) ]其中,p为三角形的半周长,即 p = (a + b + c) / 2。

三、编程实现3.1 Python示例代码:```pythonimport mathdef calc_triangle_area_perimeter(a, b, c):perimeter = a + b + cp = perimeter / 2area = math.sqrt(p * (p - a) * (p - b) * (p - c))return perimeter, areaa = float(input("请输入三角形的边长a:"))b = float(input("请输入三角形的边长b:"))c = float(input("请输入三角形的边长c:"))perimeter, area = calc_triangle_area_perimeter(a, b, c)print("三角形的周长为:", perimeter)print("三角形的面积为:", area)```3.2 C++示例代码:```c++#include <iostream>#include <cmath>using namespace std;void calcTriangleAreaPerimeter(double a, double b, double c) { double perimeter = a + b + c;double p = perimeter / 2;double area = sqrt(p * (p - a) * (p - b) * (p - c));cout << "三角形的周长为:" << perimeter << endl; cout << "三角形的面积为:" << area << endl;}int m本人n() {double a, b, c;cout << "请输入三角形的边长a:";cin >> a;cout << "请输入三角形的边长b:";cin >> b;cout << "请输入三角形的边长c:";cin >> c;calcTriangleAreaPerimeter(a, b, c);return 0;}```四、测试与验证4.1 输入:a=3, b=4, c=5输出:```三角形的周长为:12三角形的面积为:6```4.2 输入:a=5, b=12, c=13输出:```三角形的周长为:30三角形的面积为:30```五、总结与思考通过上述编程题,我们实现了计算三角形面积和周长的功能。

scratch教程第五课 三角形面积

scratch教程第五课 三角形面积

scratch教程第五课三角形面积
这一节课先让小朋友通过scratch来实现计算三角形面积【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底 x
三角形高)/2】的程序。

1)首先先画一个三角形,如果觉得不美,可以加上一张底图,接着新增三个变量,分别是
三角形底,三角形高,三角形面积。

2)将三角形底及高二个变量设成滑杆,也就是变量上按鼠标右键,选滑杆。

3)接下来开始写程序,将「将变量(...) 的值设成(...)」分别设定将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变量面积则必须注意,要设为(底*高)/2。

4)先将三角形底*三角形高相乘,再放到( )/2中,才不会出问题
5)最后测试,拉着三角形底及高的拉杆,后按下绿旗测试结果
看完这个程序问问小朋友梯形面积呢【梯形面积=(上底+下底)x高/2】?有能力的小朋友
可以试试看啊!
内容来源于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

c语言三角形面积公式

c语言三角形面积公式

c语言三角形面积公式C语言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是几何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一条简单的公式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本文将介绍这个公式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三角形是平面上的一个图形,它有三条边和三个顶点。

在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我们需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底可以是任意一条边,而高则是从底到顶点的垂直距离。

假设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为b和h,那么三角形的面积S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S = 1/2 * b * h这个公式的原理很简单。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再除以2。

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剖成两个等高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底都是原来三角形的底,而高都是原来三角形的高。

因此,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原来三角形的面积。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变量来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

假设我们将底赋值给变量base,将高赋值给变量height,那么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cfloat base, height, area;base = 5.0;height = 3.0;area = 0.5 * base * height;```在这段代码中,我们首先声明了三个变量base、height和area,它们的类型都是float,表示浮点数。

然后,我们给base和height 分别赋了5.0和3.0这两个值。

最后,我们使用公式计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并将结果赋给了变量area。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计算面积时,使用了浮点数类型的变量。

这是因为三角形的面积通常是一个小数,使用整数类型的变量无法精确表示。

因此,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我们通常使用浮点数类型的变量。

我们还可以通过用户输入来获取三角形的底和高。

这可以通过使用C语言的输入函数scanf来实现。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c#include <stdio.h>int main() {float base, height, area;printf("请输入三角形的底:");scanf("%f", &base);printf("请输入三角形的高:");scanf("%f", &height);area = 0.5 * base * height;printf("三角形的面积为:%.2f\n", area);return 0;}```在这段代码中,我们通过printf函数提示用户输入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使用scanf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ratch编程 2017-12-12 19:10 评论1 阅读12,641 来源:少儿创客
【问题】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a,b,c,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

(已知三角形三边边长分别为a b c,则三
角形的面积为S=),其中p= .这个公式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
【算法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先算出p的值,再将它代入分式,最后输出结果。

因此只用顺序结构应能表达出算法。

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a b c;第二步,计算
p= ;第三步,计算S=;第四步,输出S;程序框图如下:
提示用户输入边长
第二步:建立变量
建立变量值,三角形边长a,b,c,中间变量p,三角形面积变量S 第三步:从键盘读取用户输入,并赋值
获取并赋值(这里也可以增加提示,提示用户输入变量)第四步:利用Scratch数学计算结果
利用外观模块输出结果
这里要注意,scratch的加法和乘法运算的构造步骤。

最终的程序代码如下图所示:
【总结】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Scratch作为一门语言,像算法初步里面提到的程序均可以用scratch实现,当学生对编程感兴趣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学习c语言或者python语言,然后将scratch开发的程序转换成c语言或者python语言。

学生通过用scratch实现算法初步中的算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于scratch以及数学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scratch教学应该充分与学生当前知识背景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scratch的魅力,从而被程序所吸引,发自内心的喜欢上scratch,进而学习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

本例作为scratch与数学学科结合的探索,后续会推出更多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