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科学五年级上册光教科版知识点练习第七十篇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光》期末复习知识点

五上科学第一单元《光》复习资料班级姓名学号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2.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
3.没有处在正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光源。
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
4.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
例如:月球(反射太阳光)、镜子、湖面等。
5.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光源。
6.夜空中的星星很多,大多是恒星,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有些是行星,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7.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刺眼,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8.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1)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后,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2)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待多久,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
9.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10.红外线是一种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光。
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波长为380~780纳米,红外线的波长在这个范围之外。
红外线有热效应。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
人们根据这个特性研制出了红外线夜视仪。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
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2.光沿直线传播(1)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2)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3)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激光准直、纵队看齐、射击瞄准等。
(4)我们的祖先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制造了圭表和日晷,用来测量日影的长短和方位,并以此来计时。
我国民间传统表演艺术中的皮影戏,也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单元光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2.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
3.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很亮,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
例如:月亮、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等。
4.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5.夜空中的星星很多,有些是恒星,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有些是行星,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6.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7.没有处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光源。
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它们没有处在发光的状态,所以不是光源。
8.我们是如何看物体的:(1)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2)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待多久,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
9.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
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1)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2)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3)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激光准直、纵队看齐、射击瞄准等。
3.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形成了光斑。
(2)当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后,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没有形成光斑。
(3)实验中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4.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精选】五年级上册科学素材- 第二单元《光》知识点 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
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5.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
6.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7.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温暖)。
9.(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0.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1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2.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13.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6千度),内部温度约摄氏(2千万度)。
14.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15.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16.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1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18.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19.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20.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
2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2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单元知识点第二单元光基础知识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
2.影子的特点是1影子会随着光源的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总是在物体背光的一侧。
2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物体离光源远影子小,距离近影子大。
3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3.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大街上的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皮影戏.电影.手影表演4. 光源:像电灯这样(自行发光、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正在发光的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即早晨太阳在东,影子在西;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影子就在东。
6.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中午12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7.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古人会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8.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9.人体能调节光线射入的器官是眼睛的(瞳孔),当光强的时候瞳孔就(缩小),光弱的时候瞳孔就会(放大)。
10.光的反射:(汽车反光镜、医生带的额镜、潜望镜、利用激光反射器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万花筒)(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发光)。
(2)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3)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
(4)照明灯上装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五上知识整理第一单元《光》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2.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
3.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很亮,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
例如:月亮、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等。
4.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5.夜空中的星星很多,大多是恒星,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有些是行星,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6.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7.没有处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光源。
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
8.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1)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2)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待多久,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
9.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
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1)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2)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3)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激光准直、纵队看齐、射击瞄准等。
3.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形成了光斑。
(2)当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后,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没有形成光斑。
(3)实验中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4.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 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2019年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第七十篇

2019年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第七十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侵蚀给我们带来的灾害。
A、山体滑坡B、山洪暴发C、冲积平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 )被侵蚀的程度最严重。
A、茂密的树林B、绿绿的草地C、荒凉的山坡【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 )内。
A、地核B、地幔C、地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 )。
A、土壤B、腐殖质C、空气【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
A、沙化B、石化C、风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东非裂谷是( )形成的。
A、河水冲涮B、大地震C、两个板块拉张【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山上巨大岩石变成较小岩石是( )作用的结果。
A、风化B、搬运C、其他【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地球表面的变化都是很猛烈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土壤是由沙、______、黏土、______、______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冰川不会引起地形的变化。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老鼠在土壤中筑窝,对土壤起到了破坏作用。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岩石会因为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______、______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解析】:第15题【解答题】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A侵蚀可以带来水土流失,破坏土壤肥力。
在一些地区如山区,还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第一单元《光》知识清单(素材)-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第一单元光的知识清单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太阳、电灯、萤火虫等都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2、(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3、(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4、影子的形成条件,必须有光源、不透明的物体和显示影子的屏幕。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6、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但是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不透明的障碍物,并且会观察到光在不透明的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光或反射)。
7、光能够穿过(透明)的物体,如玻璃、玻璃纸;也能够部分穿过较薄或半透明的物体,如纸巾,纱布等。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
挡光的不透明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8、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反光,只不过是光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从镜子中能看到自己,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现象。
9、运用光的反射的工具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湖光倒影就是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
10、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日食形成时,日、月、地三者成一线或者近似一线,地球上位于(月影)部分的人们就看不到太阳,形成日食。
11、海市原楼是一种光学现象,是一种因为光遇到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时,传播路线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栩栩如生,宛如仙境。
1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折射现象。
当白光进入三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光》 知识点整理

第 5 课 认识棱镜
---------------------我的学习记录
1.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时,光的路线会发生变化,这种
线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 白光通过三棱镜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发生折
射现象。
3. 三棱镜会将白光中的各种色光分开,形成了红、橙、
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这称为光
4.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晚上舞台上的灯光;夜晚汽车前车灯的灯光;透过丛 林、树梢的阳光看上去都是直的。
第 3 课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1.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 原方向传播。 2.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 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
我的学习记录
3.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我们会看 见一个小光点,借助烟雾让激光笔的光路可见,能清 晰地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注意:激光笔的光一定 不要照射人眼,以免造成危害。
4.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时,光的去路被阻挡了, 不能继续传播,就形成了影子。
5.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因为 太阳被月球所遮挡,人们就会看到部分太阳或全部看 不见,这就形成了日食。
我的学习记录
6.月球自身不发光,需要太阳照射再反射光,当月球 运行到地球阴影中时,来自太阳的光部分或者全部被 地球遮挡,人们就会看到月食。
第 4 课 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1.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时,光的传播路线发生的变化, 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 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进另一种介质时,则不会产生 折射现象。 3. 折射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进而改变我们看到的 现象。 4. 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水池的水看起来比实际浅、 潜水员在水中看岸边的树比实际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科学五年级上册光教科版知识点练习第七十篇
第1题【单选题】
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长方形小木块,木块在墙上的影子( )。
A、相同
B、不同
C、都不是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 )。
A、位置保持不变
B、方向保持不变
C、长短、位置和方向都发生变化
【答案】:
第4题【单选题】
在做手影游戏时,如果要让影子变的大一些,可以( )。
A、把手离光源更近一些
B、把手离光源更远一些
C、把屏幕做的更大些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如图用手电筒照射小木块,得到影子最小的是( )号手电照射的影子。
?
A、①
B、②
C、③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奥运会的圣火火种是利用( )取得的。
B、凹透镜
C、凹面镜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阳光下,( )的物体吸热最快。
A、黑色
B、白色
C、粉色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用手电筒相同方向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近、长短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影子( )。
A、长短相同
B、长短不同
C、方向不同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物体越光滑,反射光的本领就越( )。
A、强
B、弱
C、一样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太阳在发光的同时也在产生热。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1题【判断题】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还要考虑它的保温性能。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2题【判断题】
只要有光,就会有影子。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3题【判断题】
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很多。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4题【判断题】
黑色蜡光纸反光较强,吸收光的能力弱。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5题【判断题】
可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对着太阳看。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6题【判断题】
判断题。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A、正确
B、错误
我们只能用会聚光线的方法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A、正确
B、错误
物体吸热的本领只与它的颜色有关。
A、正确
B、错误
相同条件下,表面粗糙的物体比表面光滑的物体升温快。
A、正确
B、错误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光滑程度相同的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A、正确
B、错误
【解析】:
第17题【判断题】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还要考虑它的保温性能。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8题【填空题】
能把阳光会聚起来,形成高温和强光的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9题【填空题】
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需要______。
【答案】:
第20题【填空题】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1题【解答题】
小明准备了一个透明塑料瓶,并将它装满水。
他将瓶子放在室外,通过太阳的照射升温。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你说出几种可以让瓶子快速升温的方法。
(至少3种)
【答案】:
【解析】:
第22题【作图题】
画图题。
不移动各物体的位置,使黑暗中的小球被照亮,用箭头表示光的传播路线。
【答案】:
【解析】:
第23题【实验探究题】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潜望镜的步骤,分析并回答问题。
A.插入平面镜。
B.沿着图纸的虚线折叠,在纸边涂上胶水,粘牢。
C.通过观察,检查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D.用小刀刻出上面的进光口和下面的嘹望口,以及上下两个插平面镜的口。
E.把潜望镜的图纸粘在硬纸板上,沿着纸周围的轮廓剪下。
写出正确的制作顺序______。
请你用画图的方式解释一下士兵在水下是怎样使用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情况的。
这利用了什么原理?
【答案】:
【解析】:
第24题【实验探究题】
从上面的数据表中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______结束测量的。
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此时铅笔影子的长度大约为______厘米。
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知道,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__。
画出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柱状图。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
【解析】:
第25题【实验探究题】
下图是两个小组同学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请评价这两种集热器的特点。
你认为哪种容器更适合做集热器,为什么?
请你从保温效能方面人手,帮助两个小组做一些改进。
【答案】:
【解析】: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