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两种胆囊结石术后胆道感染的对比分析_李建海-中华医院感染学

合集下载

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胆囊菌丛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胆囊菌丛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胆囊菌丛及其对抗生素的
敏感性
Вартанян
【期刊名称】《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年(卷),期】1989(010)002
【摘要】近年来胆道炎症性疾病的发生率持续升高,但有关其诊治方面的许多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其中包括尚未查明胆汁菌丛在胆道炎症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对胆汁菌丛进行深入研究不多,不能明确的提出胆汁菌丛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这就给胆道炎症性疾病有效防治方案的制定造成困难。

此外,对通过十二指肠引流采集的胆汁进行检验,由于技术上的复杂性,并无决定性的诊断价值。

【总页数】2页(P138-139)
【作者】Вартанян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41
【相关文献】
1.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的对比及胆囊炎病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影响 [J], 贾彩虹
2.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的对比及胆囊炎病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
的影响 [J], 胡志雄;杨胜帮;李良成;潘凯;郭贵华;王图超
3.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的对比及胆囊炎病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影响 [J], 耿洪进;
4.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的对比及胆囊炎病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影响 [J], 耿洪进
5.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J], 王连忠;段荣欣;沈慧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护理比较

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护理比较

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护理比较发表时间:2012-04-05T10:40:04.2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林慧[导读] 两者疗效相近,而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和质量得以明显提高。

林慧(湖南省宁乡县中医医院湖南宁乡410600)【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282-02【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护理胆囊炎、胆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是胆囊炎、胆囊结石等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

而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LC治疗胆囊疾病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疗效确切、手术伤口小、对腹腔内脏器刺激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护理简单、住院时间大大缩短等优点[1],对于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胆囊患者,LC术后腹部不会留下长长蚯蚓状瘢痕,LC无疑是她们理想的手术方式。

本人对我科2009年5月~2011年3月收治并行以上两种术式治疗的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于我科自2009年5月~2011年3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共194例,其中LC102例,开腹手术92例。

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LC组男57例,女45例,年龄18~73岁,平均42.5±5.32岁,合并高血压患者21例,冠心病患者9例,糖尿病患者11例。

开腹组男48例,女44例,年龄20~78岁,平均44.3±6.22岁,合并高血压患者18例,冠心病患者11例,糖尿病患者13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术前均经临床表现以及CT或者B超确诊,术前检查未发现明显手术禁忌症,术前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肝胆外科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梁力建

肝胆外科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梁力建

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
针对病原体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 验结果,选择对病原体
敏感的抗菌药物。
覆盖范围
选择抗菌谱较广的抗菌 药物,以覆盖可能的病
原体。
副作用
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 优先选择副作用较小的
抗菌药物。
患者情况
考虑患者的年龄、肝肾 功能、免疫状态等因素 ,选择适合患者的抗菌
药物。
抗菌药物的给药方式与剂量
02
CATALOGUE
抗菌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抗菌药物在肝胆外科感染中的作用
控制感染症状
抗菌药物能够迅速控制肝胆外科 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减轻患者痛苦。
预防并发症
及时有效的抗菌治疗有助于预防 感染进一步恶化,降低并发症的 发生率,如脓毒血症、多器官功 能衰竭等。
提高治愈率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提高肝 胆外科感染的治愈率,缩短病程 ,降低死亡率。
04
CATALOGUE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现状与趋势
抗菌药物耐药性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尤其 在肝胆外科感染中更为突出。
常见的肝胆外科感染病原体,如大肠杆菌、肺炎 克雷伯菌等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断攀升。
耐药性的传播和扩散速度加快,增加了临床治疗 难度和患者死亡率。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教育与培训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于控制感染、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育和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和技能,是推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关键措
施。
教育和培训内容
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给药方式、剂量选择等方面的知识 ,以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方法和实践经验等。通过举办培训班、学术会议等形 式,加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和技能提升。同时,医疗机构也需要建立

肝胆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与治疗措施分析

肝胆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与治疗措施分析

肝胆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与治疗措施分析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与治疗措施。

方法:本次研究的6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期间收治,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等因素。

结果:6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有10例,其感染率为16.7%,其中年龄≥60岁的患者高于年龄<60岁的患者,行II类和III类手术的患者切口感染率显著高于行I类手术的患者,且手术时间越长,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越高。

结论:外科手术医生要加强无菌手术观念,尽最大限度的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完善切口感染的管理制度,降低手术感染率。

标签: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感染因素;治疗措施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与其他感染相同,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较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同时还对患者生命与健康造成了威胁[1]。

虽然当前无菌操作技术有所提高,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所下降,然而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仍旧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2]。

我院在此次研究中选取在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期间收治6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研究肝胆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选取在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期间收治6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50.0412.37)岁。

患者手术类型有联合肝段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规则性肝叶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和肝血管瘤切除术等。

1.2方法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与检测技术实用手册》作诊断标准,采取资料回顾性分析,通过查阅患者病历档案中病程记录、医嘱单、切口分泌物培养、体温单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等,确定患者是否有切口感染,并采用统计调查表进行登记,确定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

1.3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资料采用PS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6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有10例,其感染率为16.7%。

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与次全胆囊切除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与次全胆囊切除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与次全胆囊切除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疗效观察谢永灿;罗海军;邢专【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与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均显著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腹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体温、术后第2天体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逆行与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患者均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其后者操作更简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微创医学》【年(卷),期】2016(011)005【总页数】3页(P770-771,812)【关键词】复杂性胆囊结石;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次全胆囊切除术【作者】谢永灿;罗海军;邢专【作者单位】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外科,罗定市527200;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外科,罗定市527200;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外科,罗定市527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2复杂性胆囊结石是指伴有胆囊水肿、萎缩、胆囊三角解剖困难或粘连严重、胆囊管、胆囊动脉或结构变异的胆囊结石[1],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2,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的特点,操作原则日渐规范,目前是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首选术式,具有术视野清晰、操作简便、切口美观、且疼痛较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4,5]。

近年,复杂性胆囊结石的常用术式是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与次全切除术,但在临床中各自还具有不同的特点[6]。

本文对比研究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与次全切除术两种术式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老年不同类型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腹腔镜术后效果观察

老年不同类型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腹腔镜术后效果观察

老年不同类型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腹腔镜术后效果观察郭玉军【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胆道结石患者与胆道感染的临床诊治疗效果与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6例老年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轻重程度,将其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急性重症胆道感染16例患者作为Ⅰ组,先兆型急性重症胆道感染24例患者作为Ⅱ组,轻症胆道感染76例患者作为Ⅲ组,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将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胆道残石率、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及ICU住院时间Ⅰ组住院时间长于Ⅱ组和Ⅲ组,Ⅱ组长于Ⅲ组;Ⅰ组有1例患者发生死亡,Ⅱ组、Ⅲ组均无死亡现象发生;且Ⅲ组术后胆道残石率低于Ⅱ、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症胆道感染患者经腹腔镜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36【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胆道感染;胆道结石;临床研究;胆道残石率;临床疗效;腹腔镜切除术【作者】郭玉军【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公安中医医院外二科,湖北荆州 43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胆道结石是胆道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与胆道感染有关,其发病因素较复杂,往往由多种原因导致结石形成,临床上普遍认为胆固醇代谢失调及胆汁淤积为发病的主要原因[1]。

目前在该病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一般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对于老年胆道结石患者来说,手术时机十分关键,若手术不及时,极容易导致病情恶化和引发并发症。

因此在该疾病的治疗中需要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确定最佳手术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6例老年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入选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了详细探讨和分析,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6例老年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胆结石并胆道感染菌群与术后胆红素变化规律的护理研究

胆结石并胆道感染菌群与术后胆红素变化规律的护理研究

胆结石并胆道感染菌群与术后胆红素变化规律的护理研究杨永;杨连招;莫新少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年(卷),期】2012(026)025
【摘要】[目的]了解胆结石并胆道感染病人胆汁中不同菌属致病菌与术后胆红素恢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一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手术的100例胆结石并胆道感染病人,根据术中胆汁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组与革兰阴性菌组,对病人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进行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与术后胆红素恢复无交互作用.[结论]胆道感染病人术后胆红素恢复缓慢;应加强对革兰阴性菌感染病人的术后护理,减少和避免应用对肝细胞有损的药物,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总页数】3页(P2361-2363)
【作者】杨永;杨连招;莫新少
【作者单位】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胆道感染菌群与胆结石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变化的研究 [J], 杨永;杨连招;莫新少;陈似霞;游雪梅
2.胆结石并胆道感染不同菌群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临床研究 [J], 杨永;杨连招;莫新少;陈似霞;游雪梅
3.胆结石并胆道感染不同菌群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临床研究 [J], 杨永;杨连招;莫新少;陈似霞;游雪梅
4.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不同菌属致病菌与术后胆红素恢复的关系分析[J], 周猛
5.胆道感染菌群与胆结石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变化的研究 [J], 杨永;杨连招;莫新少;陈似霞;游雪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关键 词 : 肝 胆 外 科 ;术 后 感 染 ; 病 原菌 ; 分布 ; 耐 药 性 中图分类号 : R3 7 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5 — 4 5 2 9 ( 2 0 1 5 ) 1 5 - 3 4 3 1 — 0 3
Th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pa t ho g e n s c a u s i ng i nf e c t i o ns i n pa t i e nt s wi t h he pa t o b i l i a r y s u r g e r i e s a n d t he i r dr u g r e s i s t a nc e a n a l y s i s
科 患 者 术 后 感 染 提 供 科 学 指 导依 据 。 方 法 选 取 2 0 0 9年 1 1月 ~ 2 0 1 3年 1 1 月肝胆外科 7 2例 术 后 感 染 患 者 作 为 研究对象 , 对 送检的标本进行培养 , 并对 检出病原菌进行 药敏试验 分析 , 数 据 采 用 W HO NE T 5 . 6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结果 7 2例 术 后 感 染 患 者 共 检 出 8 6株病 原 菌 , 标 本 来 源 主要 为 胆 汁 占 2 5 . 5 8 ; 8 6株 病 原 菌 中 以 革 兰 阴
・论 著 ・
肝 胆 外 科 患 者 术 后 感 染 的病 原 菌 分 布 与 耐 药性 分 析
鲍 继锋 , 鲍 星 ,吴哲 高
( 1 .武 汉 大 学 人 民 医院 汉 川 医 院设 备 科 2 .外科 , 湖北 武汉 4 3 1 6 0 0 )
摘要 :目的
探 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感染 的病原菌分 布及 耐药性 , 为 临床合理 使用抗菌药物 , 预防 和治疗肝胆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临 床 资 料
1.1 一般 资 料 2010 年 6 月 -2011 年 11 月 我 院 微创中心 共 收 治 胆 囊 结 石 患 者 120 例,其 中 男 44 例,女76 例;年 龄 26~89 岁,平 均 57 岁。 依 据 病 史、症状、体征、B 超与 CT 等检查而确诊,其中胆囊
· 2326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第22卷第11期 Chin J Nosocomiol Vol.22No.11 2012
脉,经过确认后 取 出 胆 囊 与 结 石。 观 察 腹 内 出 血 与 损 伤,确 认 状 况 良 好 后 取 出 腹 腔 镜,置 腹 腔 引 流, 解除气腹,缝合各切口,手术结束。 术后常规应用 抗菌药物处理。 1.2.3 保胆取石方 法 采 用 腹 腔 镜 下 奥 林 巴 斯 胆 道镜 套 取 胆 囊 内 结 石 的 方 法,对 于 胆 囊 内 ≤2 枚 结 石的患者使用,作 腹 腔 镜 下 一 期 缝 合。 采 用 腹 腔 镜 定位后右肋缘下小 切 口,做 奥 林 巴 斯 胆 道 镜 套 取 胆 囊内结石的保胆取石手术。 1.3 疗 效 评 价 标 准 通 过 观 察 患 者 是 否 发 热、腹 痛、皮肤与巩膜黄 染,并 结 合 血 白 细 胞 计 数、肝 功 能 测定等化验检查指标判定患者手术后是否发生胆道 感染。 1.4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应用 SPSS 13.0 统 计 软 件 ,组 间 数 据 比 较 采 用t 检 验 ,P<0.05 为 差 异 有 统 计学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 高,随之而来的 胆 囊 结 石 也 逐 渐 增 多。 胆 囊 结 石 腹 腔镜切除和保胆取石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重要方法, 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可能造成术后胆道感染。本研 究对2010年6 月 -2011 年 1 患 者,分 别 采 取 胆 囊 结 石 腹 腔 镜 切 除 和 保 胆 取 石 术 治 疗 ,分 析 胆 道 感 染 情 况 ,现 报 道如下。
收稿日期:2012-02-10 ; 修回日期:2012-03-15
结石 伴 慢 性 胆 囊 炎 12 例,伴 急 性 胆 囊 炎 4 例。 结 石 均 较 大 ,经 中 西 医 治 疗 无 效 而 决 定 手 术 ,发 病 时 间 为3~12年,所 有 患 者 均 无 其 他 并 发 症。 其 中 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 术 65 例 ,保 胆 取 石 术 55 例 。 1.2 手 术 方 法 1.2.1 术前准 备 入 院 后 进 行 常 规 检 查,并 进 行 心 、肺 、肝 、肾 等 功 能 检 查 。 1.2.2 腹腔镜手术 方 法 我 院 采 用 进 口 设 备 腹 腔 镜 及 配 套 设 备 ,国 产 器 械 操 作 ,同 时 做 好 开 腹 胆 囊 切 除的 准 备。 手 术 步 骤:患 者 采 用 全 麻 取 平 卧 位,首 先建立 气 腹 及 安 置 观 察 孔,同 时 将 腹 压 保 持 在 1.6 至2.4kPa。确 定 好 操 作 孔 之 后,按 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的常 规 方 法,分 别 放 入 腹 腔 镜、电 凝 钳、剪、钩、铲 以 及 冷 光 源 、摄 像 系 统 等 ,通 过 监 视 器 环 视 胆 囊 与 腹 腔全貌。在腹腔镜 直 视 下 进 行 各 项 操 作,首 先 解 剖 胆 囊 三 角 ,然 后 剥 离 胆 囊 ,切 断 胆 囊 管 后 处 理 胆 囊 动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biliary tract infections after laparoscopic removal of gallstones and paul gall stone surgery.METHODS A total of 120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stones who enrolled in from Jun 2010 to Nov 2011 were divided into the laparoscopic removal of gallbladder stones group and the paul gall stone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biliary tract infections were observ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Of 55patients who underwent paul gall stone surgery,there were 6patients with biliary tract infections (cholangitis),the infection rate was 10.91% ;there was no case with postoperative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in the gallstones laparoscopic group, the infection rate was 0,as compared with the infection rat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removal of gallbladder stone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laparoscopic removal of gallbladder stone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ducing or even avoiding th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Key words: Gallbladder stones; Laparoscopic removal of gallbladder stones;Paul gall stone;Biliary tract infections after surgery;Comparative analysis
腔镜切除组没有一 例 发 生 术 后 胆 道 感 染,感 染 率 为 0;两组比较,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 因 此 胆囊结石腹腔镜切除在减少甚至避免术后感染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 3.2 保 胆 取 石 术 的 弊 端 (1)保 胆 取 石 术 会 使 残 余 结石脱落到胆总 管,引 起 梗 阻 和 胆 管 炎。 因 在 保 胆 取 石 时 ,较 大 的 结 石 能 清 除 ,有 些 较 小 的 结 石 可 能 并 不能去除 。 [4] 因此不可避免的残余结石随手术 的 操 作掉入胆总管,为以 后 结 石 的 复 发 和 术 后 感 染 埋 下 了祸根 。 [5] (2)微 小 结 石 被 挤 入 胆 总 管,诱 发 胆 管 炎。微小结石在手术操作中很容易随操作器械污染 胆 管 ,加 之 部 分 泥 沙 样 结 石 颗 粒 较 小 ,可 以 经 过 胆 道 括 约 肌 的 收 缩 逆 行 进 入 胆 总 管 ,从 而 引 起 继 发 感 染 。 (3)伴 有 胆 囊 炎 发 作 时 ,手 术 操 作 使 混 合 细 菌 的 胆 汁 进入胆总管 。 [6-8] 胆囊结石往往伴发胆囊炎,胆 囊 炎 细菌也可以寄生在 胆 结 石 上,随 着 胆 结 石 进 入 胆 总 管而不可避免地进 入 胆 总 管,细 菌 在 胆 总 管 繁 殖 引 发胆囊炎 。 [9] 相反,胆 囊 结 石 腹 腔 镜 切 除 因 为 去 除 了 胆 囊 ,从 而 有 效 减 少 了 术 后 继 发 感 染 率 。
摘要:目的 对比并分析胆囊结石腹腔镜切除及保胆取石术后胆道感染率。 方 法 2010 年 6 月 -2011 年 11 月 医院收治胆囊结石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胆囊结石腹腔镜 切 除 组 和 保 胆 取 石 组 ,观 察 术 后 胆 道 感 染 的 情 况,并 作 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结石腹腔镜 切 除 术 无 1 例 发 生 术 后 胆 道 感 染 (胆 管 炎),感 染 率 为 0;保 胆 取 石 手 术 55 例患 者 中,6 例 发 生 胆 道 感 染,感 染 率 为 10.91%,与 腹 腔 镜 切 除 术 患 者 的 感 染 率 比 较,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 结 论 胆 囊 结 石 腹 腔 镜 切 除 在 减 少 甚 至 避 免 术 后 感 染 方 面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关 键 词 :胆 囊 结 石 ;腹 腔 镜 切 除 ;保 胆 取 石 ;术 后 胆 道 感 染 ;对 比 分 析 中图分类号:R619+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529(2012)11-2325-02
Biliary tract infections after gallstone surgeries:a comparative study
LI Jian-hai* ,SUN Ke-wang,SUN Guo-qiang,LIU Ting-hua,XU Wen-zhuo,CHENG Lin-jun (*Hospital of Hangzhou Ed,Hangzhou,Zhejiang310004,China)
2 结 果
胆囊结石腹腔镜切除术无中转和术后胆道感染 (胆管炎)发生,感染率为 0。保胆 取 石 手 术 55 例 患 者 中 ,6 例 发 生 胆 道 感 染 ,感 染 率 为 10.91% ,与 腹 腔 镜切除术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 <0.05)。6 例 胆 道 感 染 患 者 直 接 胆 红 素 均 出 现 不 同程度增高,并出现 高 热、血 像 增 高 现 象;其 中 4 例 再手术,作胆道探查或 Oddis括约肌切开。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第22卷第11期 Chin J Nosocomiol Vol.22No.11 2012
· 2325 ·
·论 著·
两种胆囊结石术后胆道感染的对比分析
李 建 海1 ,孙 可 望2 ,孙 国 强1 ,刘 庭 华1 ,徐 文 卓1 ,程 林 军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