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详解(4)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常见难题解析与解答方法

高考化学常见难题解析与解答方法

高考化学常见难题解析与解答方法高考化学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门难题,很多学生对此感到困惑。

为了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化学,本文将分析常见的难题,并提供解析与解答方法。

1. 难题一:酸碱溶液的计算问题酸碱溶液的计算是高考化学考试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其中一个经典问题是计算酸碱溶液的pH值。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掌握酸碱溶液的离子浓度和离子平衡原理。

通过计算酸碱离子浓度,利用pH=-log[H+]公式,就可以得到溶液的pH值。

2. 难题二:有机化合物的识别问题有机化合物的识别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重点难题之一。

面对一组化合物,我们需要根据给出的信息确定它的结构式或化学式。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征,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有机官能团的化学性质。

3. 难题三:电化学问题电化学作为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在解决电化学问题时,我们需要了解电池的构成及原理,电化学反应的规律,以及在电化学过程中的电流方向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电池和电化学反应的产物。

4. 难题四:配位化合物的性质问题配位化合物是高考化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考点,也是很多学生的难题。

在解决配位化合物的性质问题时,我们需要理解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确定中心金属离子的价态与配位数,并了解轴向配体和配位环境对配位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5. 难题五:化学反应的速率问题化学反应的速率问题是高考化学中一个重要的考点。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掌握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和温度的关系,了解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掌握酶和催化剂的特性和作用机制。

通过解析以上几个常见难题,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解答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化学。

首先,进行针对性复习。

对于每一个难题,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练习题来加强对难题的理解。

其次,理清思路。

在解答难题时,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分析与解答。

高考化学解答题常见易错点解答题中常见的错误与改进方法

高考化学解答题常见易错点解答题中常见的错误与改进方法

高考化学解答题常见易错点解答题中常见的错误与改进方法高考化学解答题在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很多学生在解答题时会犯下一些常见的错误,这不仅会降低他们的得分,也会影响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全面掌握。

本文将就高考化学解答题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错误一:失去问题的重点在解答题时,很多学生容易陷入延续性思维,忽略了问题的重点。

他们只顾填写大量的知识点,却没有针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答题。

这样做不仅会浪费时间,还无法获得高分。

改进方法一:仔细阅读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首先应该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用自己的话重新阐述问题,确保自己理解准确。

同时,在答题过程中注意关注问题的关键词,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回答。

错误二:答案不简明扼要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喜欢用冗长的语言表达,以此显示自己的知识广博。

然而,考官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清晰思维和准确回答,而不是冗长的废话。

改进方法二:简明扼要的表达为了改进这个错误,学生们需要在答题时注重简明扼要地表达。

他们应该用简短的语句阐述答案,突出关键信息,并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准确回答问题。

这样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提高回答的准确性。

错误三:无法提供明确的解释和推理有一些学生在解答题时,只给出结论,却没有提供明确的解释和推理。

这样的回答不能展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也容易被考官扣分。

改进方法三:提供明确的解释和推理为了避免这个错误,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应该养成提供明确的解释和推理的习惯。

他们可以使用有关实验数据或化学理论知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解释其合理性。

这样不仅能提高回答的可信度,还能展示出自己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错误四:缺乏具体的实例有一些学生在解答题时只给出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却没有提供具体的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回答往往缺乏说服力,难以获得高分。

改进方法四:提供具体的实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需要在答题时提供具体的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高考化学错题分析技巧

高考化学错题分析技巧

高考化学错题分析技巧高考化学考试作为高考理科的一项重要科目,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化学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很多学生在考试中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考试成绩,本文将探讨高考化学错题分析技巧。

一、认真阅读题目和审题很多学生在化学考试中犯错的根源在于没有认真阅读题目,不能准确理解题意。

因此,首先要注意题目的要求。

要仔细阅读题目给出的信息和条件,确保对问题有全面的了解。

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时题目所给条件的使用和限制,避免在解答过程中遗漏或错误地使用条件。

二、注意计算单位和精度在化学考试中,很多题目是考察对实验数据的计算和处理。

为了正确计算和处理实验数据,关注以下两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注意单位换算,尤其是一定要将量值换算到相同的计量单位上,避免因为单位不一致而导致计算错误。

其次,要注意精度,包括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

在题目要求的限制下,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避免过于精确或不够精确的结果。

三、扎实基础知识高考化学试卷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运用题。

这就要求学生要对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学生在备考高考化学时,要注重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强化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四、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在高考化学试卷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因此,要尽量多做一些综合性的习题,并总结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解题思维的能力,加强对题目的分析和抽象能力,提高解题的技巧和准确性。

五、记忆周期性表和常见元素周期性特点在高考化学中,周期表的应用广泛,并且有很多题目可以通过对周期性的理解和应用来解答。

因此,要熟记周期性表上的元素周期规律,了解各种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特点。

同时,要掌握各种元素的电子构型规律,对元素周期性的内涵和应用进行深入理解。

六、注意实验化学题目的解答在高考化学中常常出现的实验题,需要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实验步骤。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化学是高考理科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占有一定的比重。

化学考试一般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在备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的题目解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类常见的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1.选择题中,要注意题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有时候,答案可能隐藏在各个选项中。

比如,在酸碱中,如果一个物质能够与酸和碱反应,则该物质为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2.选择题中,可以尝试用排除法解题。

有时候,即使对知识点不够理解,但排除法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答案。

通过判断选项的对错,可以排除掉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从而缩小选项范围。

3.选择题中,可以通过题意的理解来解题。

有时候,一些选择题并不需要太多的计算,只需要理解题意即可。

比如,题目中给出了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根据方程式中物质的量比来判断哪个物质会被消耗完。

4.选择题中,要注意实际应用。

在高考中,有一些题目会涉及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对于这类题目,常常需要运用平时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际应用情境来解答。

二、非选择题解题技巧1.解答题中,要注意对题目的分析。

有些解答题可能会给出一系列条件,要求我们根据这些条件进行分析和解答。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先将题目进行拆解,理清题目所需要的信息。

2.解答题中,要注意细节。

在化学中,往往需要注意各种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物质的量比等细节。

这些细节的注意可能会对题目的解答起到关键作用。

3.解答题中,要注意化学原理的应用。

在解答题目时,要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原理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分析。

比如,通过酸碱中心性等原理来解答一些与酸碱有关的题目。

4.解答题中,要注意计算过程的准确性。

在高考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一些计算操作。

在计算过程中,要保证计算准确,带单位,避免因为计算错误而导致答案错误。

总结起来,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关键在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对题目的细致分析和思考。

通过多做题、多总结,结合实际应用,我们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化学填空题常见易错点易错填空题的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高考化学填空题常见易错点易错填空题的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高考化学填空题常见易错点易错填空题的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高考化学填空题在考试中占据很大比重,但由于其题目结构特殊,易出错的地方也较多。

本文将介绍高考化学填空题常见的易错点以及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帮助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更加准确无误。

一、易错点1. 对概念的理解不准确填空题通常考察对某个化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但由于学习和记忆的不牢固,考生容易将某些类似概念混淆,导致在填空时出现错误。

例如,化学中常用的单位“摩尔”经常与“质量”、“体积”混淆,考生需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忽略题目条件或给定信息填空题的题干或给定信息往往包含了解题的关键线索。

但有些考生在做题时,由于粗心或草率,往往忽略了这些关键信息,从而导致填空答案的错误。

因此,在解答题目之前,考生务必仔细阅读题干和给定信息,确保将它们充分考虑在内。

3. 不注意单位换算在填空题中,很多题目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需注意所给的条件与所求的结果之间的单位是否一致,并进行相应的换算。

如果不注意单位转换,可能会导致填空答案的错误。

二、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1. 研究题目的要求和条件在解答高考化学填空题时,首先要仔细研读题目的要求和给定的条件。

这些信息能帮助你理解题目意图,找到解题的方法。

建议考生在解答题目之前,花一些时间审题,确保对题目要求和条件的理解是准确无误的。

2. 针对题目类型采用相应解题策略不同类型的填空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例如,若题目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平衡,通常要使用物质的物质守恒和电荷守恒两个原理;若题目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通常要使用速率方程或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因此,考生需要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灵活运用相应的解题策略。

3. 重视分析和计算步骤解答填空题时,考生需要清晰地思考解题思路,并合理安排计算步骤。

在解题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所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确保运用正确。

此外,在进行计算时,应对结果进行适当的四舍五入,以避免因数据处理不当而造成答案的错误。

2012年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2012年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2012高考化学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易错点1 忽视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易错分析:在复习原子结构的有关概念时,一定要区别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等概念,如易忽视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同位素的质量数计算得出,相对原子质量与质量数不同,不能用相对原子质量代替质量数计算质子数或中子数。

还有要区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

在讨论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时,要分清对象是原子、还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避免因不看对象而出现错误。

易错点2 忽视概念形成过程导致理解概念错误易错分析:在复习过程中有些同学易混淆胶体与胶粒概念,误认为所有的胶体都能吸附离子,形成带电荷的胶粒。

实际上,蛋白质、淀粉等有机大分子溶于水后形成的胶体不能形成带电荷的微粒,也不能发生电泳现象,原因是溶液中没有阳离子或阴离子(除水电离的微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外)。

再者蛋白质胶体在重金属盐溶液中发生变性,在一些金属盐溶液中由于其溶解度的降低发生盐析。

易错点3 忽视物质成分与概念的关系易错分析:如纯净物的原始概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发展概念是“组成固定”的物质,扩展了纯净物的范围,如结晶水合物的组成固定。

从同分异构体角度考虑,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因此学习概念时要理解基本概念的发展过程,用发展的观点看概念的内涵。

中学常见的“水”有重水、盐水、卤水、王水(浓盐酸、浓硝酸以体积之比为3:1混合,浓度不确定,组成不确定)溴水、氨水和氯水等。

易错点4 混合物质组成的几种表达方法易错分析:复习物质组成的表达式,如分子式、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等,一要采用比较法找差异,如有机物结构式与无机物结构式差异,如无机物氮分子的结构式不是结构简式。

二要掌握一些特殊例子,如书写次氯酸的结构式或电子式时氧原子应该在中间,而不是氯原子在中间。

易错点5 热化学基本概念与热化学方程式不能融合易错分析: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四点:(1)看是否为表示“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限制可燃物为1 mol,产物为稳定氧化物,也就是燃烧热对产物状态的限制。

高考化学选择题常见易错点避免常见错误的方法与技巧

高考化学选择题常见易错点避免常见错误的方法与技巧

高考化学选择题常见易错点避免常见错误的方法与技巧高考化学选择题作为高考中的一大考点,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然而,由于化学知识点繁杂,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易错点。

本文将针对这些易错点,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避免犯错,提高答题准确性。

一、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是化学选择题中经常出现的题型。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往往需要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进行计算分析。

然而,有时候考生并不熟悉正确的方程式写法,导致答案错误。

为了避免这个常见错误,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复习和记忆:1. 理解离子方程式:学会识别物质的离子状态,例如具有正离子的镁离子(Mg2+),负离子的氯离子(Cl-)。

2. 确定化学反应类型: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反应,需要掌握相应的反应规律和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3. 学会平衡化学方程式:在写化学方程式时,要保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数量平衡,不出现物质的损失或增加。

通常需要调整方程式中的系数来平衡方程式。

二、阅读题干与选项的技巧在高考化学选择题中,题目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各异。

有时候,考生可能会在阅读题干和选项时出现理解不清、漏看关键信息等问题,导致答案错误。

为了避免这些常见错误,考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仔细阅读题干: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汇和条件,例如“在酸性溶液中”、“通过电解质溶液”等。

这样可以明确所给出的实验条件和反应类型,然后进行合理推断。

2. 分析选项:当阅读题干不清晰或存在歧义时,可以通过分析选项来推断正确答案。

通常来说,选项中往往包含了题目中给出的重要信息。

三、注意常见数据的记忆与应用化学选择题中经常涉及到常见的物质性质、元素周期表、摩尔质量等数据。

如果考生没有熟记这些数据或没有正确应用,就容易出现错误。

为了避免这个常见错误,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复习和记忆:1. 熟记常见的物质性质:例如,溴在常温下呈现液体状态,铜是一种良导电体等。

2012年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详解(3)

2012年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详解(3)

2012年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范例32】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序号甲乙丙①CO2SO2石灰水②HCl CO2石灰水③CO2SO2Ba(N03)2④NO2S02BaCl2⑤CO2NH3CaCl2A.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④③④D.①②③④【错题分析】审题不细未注意到丙过量。

对相应物质的化学性质掌握不到位。

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一一排查,同时要掌握NO2的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SO2将被NO3-氧化生成SO42-,此时有BaSO4沉淀生成。

【解题指导】对于①,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和CaSO3沉淀生成。

对于②,同样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沉淀生成。

对于③,CO2气体与Ba(N03)2不反应,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SO2将被NO3-氧化生成SO42-,因此有BaSO4沉淀生成。

对于④,NO2和SO2混合后,SO2将被NO2氧化成SO3,通入BaCl2溶液后有BaSO4沉淀生成。

对于⑤,当NH3过量时溶液中CaCO3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CaCl2+H2O===CaCO3 ↓+2NH4C1;当NH3不足时,最终无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CO2+CaCl2+2H2O===Ca(HCO3)2+2NH4C1。

【答案】D【练习32】把少量CO2分别通入浓度相同的①Ba(NO3)2溶液;②Ba(OH)2溶液;③溶有氨的BaCl2溶液中。

预计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溶液是A.①和②B.只有②C.②和③D.只有③【范例3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gB.C.D.【错解分析】此题的关键是学生将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到底哪一个不足,哪一个过量判断失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4)——有机化学【范例47】已知碳碳单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结构简式为如下图所示的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分子中至少有10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C.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D.该烃属于苯的同系物【错题分析】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差。

解决此类型试题一要抓住苯环、乙烯的平面结构。

二要注意单键的可旋转性【解题指导】要判断A 、B 、C 三个选项的正确与否,必须弄清题给分子的空间结构。

题目所给分子看起来比较复杂,若能从苯的空间结构特征入手分析就容易理解其空间结构特征。

分析这一分子的空间结构时易受题给结构简式的迷惑,若将题给分子表示为如图所示,就容易将“一个苯环必定有12个原子共平面”的特征推广到这题给分子中。

以分子中的左边的苯环为中心分析,这个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直接连在这个苯环上的2个甲基中的碳原子、另一个苯环中在虚线上的3个碳原子,共有11个碳原子必定在同一平面。

【答案】 C【练习47】 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范例46】下列物质中,与苯酚互为同系物的是 ( )【错题分析】对同系物的概念理解错误。

在化学上,我们把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某种原子团的化合物统称为同系物,可见对同系物的考查一抓结构、二抓组成。

【解题指导】同系物必须首先要结构相似,苯酚的同系物则应是—OH 与苯环直接相连,满足此条件的 只有C。

同系物的第二个必备条件是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A .CH 3CH 2OHB .(CH 3)3C —OH OHCHC .CH 2 OHD OHCH 2比苯酚多一个CH 2,所以为苯酚的同系物。

【答案】C【练习46】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CH 2OH -OHB.CH 2=CH -CH =CH 2 CH 3C =CH-OHC.HCHO CH 3CH 2CHOD.CH 3CHO CH 3CH 2CH 3【范例4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 .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 .2-甲基丁烷和戊烷D .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错题分析】学生不能正确判断各物质的结构。

解题时一定将各物质名称还原为结构,再 进一步的确定分子式是否相同,结构是否不同。

【解题指导】根据物质的名称判断是否属于同分异构体,首先将物质的名称还原成结构 简式,然后写出各物质分子式,如果两物质的分子式相同,则属于同分异构体。

选项A 中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 5H 12O ;选项B 中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 7H 7Cl ;选项C 中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 5H 12;选项D 中的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分别为:C 4H 6O 2和C 4H 8O 2。

【答案】D 。

【练习48】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其中属于芳香醇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A . 3种B . 4种C . 5种D . 6种【范例50】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和以色列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降 解的研究中取得的成果。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B .HCHO 溶液或(NH 4)2SO 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C .某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会变黄D .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错题分析】学生的相应的概念把握不准而出现错误。

学生要正确理清概念,抓住要点掌 握蛋白质的性质(变性、聚沉、盐析等)。

OH 3 OH3【解题指导】A蛋白质是生命运动的基础 B.HCHO使蛋白质变性, (NH4)2SO4溶液使蛋白质渗析C.蛋白质是显色反应 D.蛋白质溶液是胶体,可以渗析【答案】B【练习50】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籍华裔钱永键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蛋白质。

有关绿色荧光蛋白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水解后可得到多种氨基酸C.可用于蛋白质反应机理的研究D.加入CuSO4溶液后所得的沉淀能溶于水【范例49】下列各组混合物中,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取n mol使之充分燃烧,耗氧量为定值的是()A.C2H2、C2H4O B.C2H4、C3H6 C.C2H4、C2H6O D.C6H12O6、C2H4O2 【错题分析】学生不能利用有机物燃烧的通式进行解题。

解题时可设有机物化学式为C x H y Oz。

则每摩尔燃烧时耗氧量为x + y/4—z/2 。

由此可知:C n H2n和C n H2n+2O、C n H2n-2和C n H2n O两物质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和时,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为定值【解题指导】C2H2和C2H4O分别完全燃烧时,其每mol耗O22.5mol,而C2H4和C2H6O分别完全燃烧时,其每mol耗O23mol,故选A、C。

【答案】AC【练习49】取W克下列各组混合物,使之充分燃烧时,耗氧量跟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比无关的是()A.HCHO、HCOOCH3B.CH3CH2OH、CH3COOHC.CH2=CH-CH=CH2、C2H4D.C2H2、C6H6【范例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与醇反应生成水,与中和反应相似B. 醇与所有酸的反应都是酯化反应C. 有水生成的醇与酸的反应并非都是酯化反应D. 两个羟基去掉一分子水的反应就是酯化反应【错题分析】没有把握好酯化反应的原理、反应的条件。

注意酯化反应时酸去羟基醇去氢。

【解题指导】酯化反应是指酸与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该反应是分子之间的反应,与中和反应(离子间的反应)有明显的差异性,选项A不正确。

无机含氧酸与醇也能发生酯化反应,但无氧酸与醇作用的产物是卤代烃和水,并非酯和水,所以选项B错,C正确。

乙醇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也非酯化反应,可见D也错误。

【答案】C【练习52】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生成的酯C.油脂一般易溶于乙醇、苯、氯仿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范例53】下列作用中,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吃馒头,多咀嚼后有甜味B.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水不显蓝色C.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D.油脂与NaOH溶液共煮后可制得肥皂【错题分析】对反应类型的理解不够到位。

不能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学生在学习概念时一定要理解概念而不是死记概念。

同时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解题指导】A中在唾液中的淀粉酶的催化下,使淀粉水解变为麦芽糖;B中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因而滴加碘水不显蓝色;C中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D中油脂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的钠盐【答案】C【练习53】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B.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范例51】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存在的实验步骤、操作和顺序正确的是()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入适量HNO3④加热煮沸一段时间⑤冷却A.②④⑤③①B.①②④C.②④①D.②④⑤①【错题分析】学生忽略卤代烃水解的条件是碱性环境。

因此,学生解题时要认真思考,明确反应的过程,不可忽略细节。

【解题指导】在溴乙烷分子中存在的是溴原子,直接加AgNO3无法鉴别,而卤代烃的取代反应产物中有卤素离子,取代反应的条件是强碱的水溶液、加热。

反应之后检验溴离子时首先要加入HNO3作用有二:中和反应中可能过剩的碱,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答案】A.【练习51】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棕红色出现;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HNO3,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C.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HNO3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范例54】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B.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C.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相同【错题分析】学生不能抓住物质的结构来解题。

在高考试题中,考查有机物性质时,所给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往往是陌生的,因此在解答试题时.要紧紧抓住官能团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题指导】莽草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而鞣酸中含有酚羟基,二者都能与溴水反应,A项正确;莽草酸分子中不含苯环。

不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B项错;鞣酸分子中不合有单个的碳碳双键,C项错;两物质中与Na反应的官能团为羧基(一COOH)和羟基(一OH).因其与Na反应的一OH和一COOH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与足量钠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相同,D 项正确.【答案】AD【练习54】磷酸毗醛素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视为由磷酸形成的酯,其结构式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8H9O6NPB.该物质能与金属钠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还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该物质为芳香族化合物D.1mol该酯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 NaOH【范例56】以丙酮、甲醇为原料,以氢氰酸。

硫酸为主要试剂合成a —甲基丙烯酸甲酯。

【错题分析】学生对合成的路线设计不严密,对物质的性质把握不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理清思路,要借用逆推,正推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解题指导】目标分子的结构简式为,它是由a —甲基丙烯酸( )和甲醇(CH 3OH )经酯化反应而得,因此,要得到目标分子,主要是考虑将原料分子丙酮( )转化为a —甲基丙烯酸,比较丙酮与a —甲基丙烯酸的结构可以看出:丙酮比a —甲基丙烯酸少一个碳原子,且碳氧双键转化为碳碳双键,能满足这个要求的反应是丙酮与氢氰酸加成反应,产物 经水解得到 ,然后在浓硫酸作用下,脱去一分子水,从而得到目标产物。

【答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1) C H 3CC H 3 + H C NOC H 3CC NC H 3O H N aO HC H 3CC N C H 3O H(2)+ 2H 2O + H+C H 3CC O O H C H 3O H+ N H 4+水解(3)C H 3CC O O HC H 3O HC H 2CC O O H C H 3+ H 2O(4)浓硫酸C H 2C C O O HC H 3+ H 2O+ C H 3O HCCC H 2O C H 3OC H 3【练习56】乙烯是有机化工生产中最重要的基础原料,请以乙烯和天然气为有机原料,任选无机材料,合成1,3—丙二醇,(1,3—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 HO —CH 2—CH 2—CH 2—OH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