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产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的研究

产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的研究
c o n d i t i o n s , d o c t o r ' s b u s i n e s s a b i l i t y , n u mi n g c o n c e p t a n d p a t i e n t s p h y s i c l a c o n d i t i o n t o a v o i d is r k f a c t o r s i n o u r d e p a r t me n t . Re s u l t s We s h o u l d i m p r o v e p a t i e n t s o t p r e v e n t a n d c u r e d i s e a s e s h e lt a h e a r e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t r e n g t h e n d o c t o r s a n d n u F  ̄s e n t h u s i a s m a n d i n i t i a t i v e i n p r o v i d i n g( ' a r e i n t h e p r  ̄e s s o f l e a r n i n g . T h e s e me su a r e s c a n e f e c t i v e l y p r e v e n t t h e i r s k i n t h e n u r s i n g p r o c e s s , d e c r e a s e me d i c a l d i s p u t e s . Co n c l u s i o n S t a n d a r d n u si r n g i n g y n e c o l o g y a n d o b s t e t i r c s n u r s i n g p l a y s a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预见性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在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预见性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在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中国社区医师,圆园员怨,猿缘(圆源):员远圆援 [7] 杭素嫣,邓云,吴婉清援强化护理交接班制度在神经外科重症患
者护理中的应用[允]援齐鲁护理杂志,圆园员怨,圆缘(员源):员员怨鄄员圆园援 [8] 李亚萍,赵永兴,李呈倩,等援降低危重患者晨间床旁交接班缺
陷率[允]援中国卫生质量管理,圆园员愿,圆缘(远):怨缘鄄怨愿援 [9] 叶雪梅援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允]援
测患者尿量,并了解其体内的重要脏器部位血液灌注状态与 休克症状有无改善等。虞预见性急救护理:若患者出现休克 症状,需将其头胸部适当抬高,抬高角度控制在 员园毅~圆园毅之间 即可,确保患者呼吸畅通,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同时将患者 下肢适当抬高,抬高角度控制在 圆园毅~猿园毅,从而增加下肢部位 的回心血量,促进机体质要脏器部位的血液循环,快速地补 充其血容量,及时地纠正患者的休克症状;嘱咐患者要绝对 卧床休息,切勿剧烈活动,且责任护士切勿随意地搬动患者 或是对其下腹部进行按压,避免患者身体过度震荡或按压下 腹部造成腹内包块破裂引发大出血。愚预见性并发症护理: 按照常规急诊异位妊娠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制定针对性并 发症预防措施,在术后出血预防方面,责任护士持续监测患 者面色、生命体征变化,并观察引流液与手术切口渗出液的 量、性质以及颜色等,同时确保引流管畅通,如果术后引流管 异常增多,需立即上报临床医师,然后准备好抢救休克的相 关药物;在肠粘连预防方面,术后 远 澡 责任护士需协助患者转 换体位,术后 圆源 澡 要鼓励患者尽早地下床活动,避免肠粘连 症状的发生;在感染预防方面,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 盆腔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症状的发生,同时术后及时地帮助 患者换药,并检测手术切口状态,一旦有感染征兆立即上报 临床医师并积极配合处理。 员援源 观察指标:淤对比急诊停留时间的差异。于比较 2 组盆 腔感染、肠粘连、切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盂比较 2 组满意度,通过自拟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方法、态度、质量等 内容)进行评估,分为不满意(园~员缘 分)、一 般 满意 (员远 ~圆缘 分)、非常满意(圆远~猿园 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垣一般满意 率。 员援缘 统计学方法:采用 杂孕杂杂 圆圆援园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量资料以 x依s 表示,行 贼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 示,行 字圆 检验。以 孕约园援园缘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圆结 果 圆援员 急诊停留时间:研究组急诊停留时间(30依7)h 较对照组 (43依7)h 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圆=9.311,孕约园援园缘)。 圆援圆 术后并发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字圆=4.424,孕约园援园缘)。见表 1。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摘要】产科护理是一项关键的医疗工作,但随之而来的风险因素也不可忽视。

本文通过分类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了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策略。

针对产科护理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我们建议实施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这些管理措施包括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以及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通过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有效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为未来的医疗实践提供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管理对策、风险管理策略、实践意义、未来展望、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科护理是指在孕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的护理工作。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分娩方式的多样化,产科护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因素,如产妇出血、感染、高血压疾病等。

这些风险因素不仅会对产妇本身造成危害,还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和生存。

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有效管理,对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产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日益增加,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了解产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分类和特点,可以帮助护士及时识别潜在的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管理对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的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产科护理风险,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性和健康水平。

结束。

1.2 研究目的产科护理是一个重要的医疗领域,涉及到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在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因素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因此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系统地分析产科护理的风险因素,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水平和护理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产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分类、分析和管理对策,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情况,提升产科护理的水平和效果。

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了解 PDCA循环管理在妇科、妇科各科室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本院于2021年九月到2022年九月收治的100名妇产科住院病人,各50名。

观察组以 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基础,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模式为基础,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实施效果进行比较。

结论:在妇产科手术治疗患者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妇产科患者接受治疗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还可以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法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应用效果在妇科和妇科外科的临床诊疗中,因麻醉对病人的不良影响,使其面临着很大的危险,因此,必须进行行之有效的护理。

减少病人的临床危险。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妇科、妇科、妇科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因此,我们将 PDCA循环系统应用于妇科和妇科的外科治疗,从计划、实施、检查和治疗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对我院妇科反复循环术患者进行了综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

本文通过对本院妇科和妇科外科病人进行常规治疗和 PDCA循环治疗的比较,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

1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在对照组接受妇产科手术的患者50名患者中,男27名,女23名,最大年龄35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29.19±2.13)岁;在观察组接受妇产科手术的患者50名患者中,男26名,女24名,最大年龄34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30.19±1.83)岁。

病人的家人已经在本院医学道德委员会中签订了一份临床实验的同意书,病人都没有其它的疾病(包括其他器官功能异常和精神类疾病),两个病人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信息上没有显著的区别。

1.2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由护理人员进行术前检查、药物调配、护理用品放置等。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对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与分析。

方法:我院自2009年开始加强了护理风险管理,主要的风险管理的措施包括组建风险管理组织,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对护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高危环节的控制等。

对2009-2011年我院所出现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护理纠纷发生率由2009年的3.52%降低至2011年的0.93%,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由2009年的88.94%提高至2011年的95.37%。

结论:我院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实践,我院护理纠纷发生率呈现大幅度下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大大地得以提高,值得在医院护理管理中进行推广,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管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引言在实际的护理管理过程之中,护理风险普遍地存在于护理操作、处理、抢救与配合过程之中,很多时候某些非常简单的临床活动均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护理缺陷或是事故的发生,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非常大的心灵创伤和痛苦,同时也会给护士及其家庭带来一定的社会压力与心理压力,给医院、科室造成不良的影响[1]。

因此,对于医院各个科室而言,如何规避护理管理过程显在的或是潜在的风险,成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面就是将2009年-2011年我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资料本科室为心脑血管科室,床位数目为57张,本科室护理工作人员26名,主管护士2位,护师6位,年龄为19-52岁,平均年龄为26.2岁;学历:本科5人,专科为10人,中专为11人;职称:初级18人,中级7人,高级为1人。

1.2 方法1.2.1管理方法对于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健全医院风险管理组织。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其目的主要在于将实际护理过程之中所产生的护理不安全事件的消极处理转变为不安全事件发生的积极预防及处理。

产科护理安全模式探讨

产科护理安全模式探讨

产科护理安全模式探讨【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00-01产科患者多,护理工作人员编制不足,工作量大,护理工作繁杂琐碎,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难以使工作细致到位,不能随时巡视病房,了解孕产妇的需求,为护理安全埋下了隐患。

产科病房不可预知因素多,如前置胎盘大出血,米索前列醇引产造成的急产,妊高症患者突发脑血管意外、子痫抽搐,胎盘残留造成产后大出血,胎膜早破造成脐带脱垂等,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稍不留心,极易埋下护理安全隐患。

还有夜班、中午班时,值班护士只有1人,如遇到几种紧急情况,无法同时应对,造成安全隐患。

1原因分析1.1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懈:制度落实不到位各种护理制度仅为摆设,没有落实到实处。

护理人员工作次序混乱,顾此失彼,缺乏工作条理性。

劳动纪律松散,存在脱岗、惰岗,说话生硬,不注意方式等现象。

1.2业务技术水平低:护理人员是由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工作经历的人员组成,她们中有低龄资、低职称、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护士,有年龄大、学历低、不积极上进、知识老化他行转行的护士。

由于她们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护理记录书写水平低,对新业务、新技术不甚了解,不能满足孕产妇的需要。

1.3医护工作协调不好:特别是产科工作,没有绝对的医疗护理之分。

如果医护之间存在个人恩怨或医疗记录不正确、不完整、不及时、缺乏交流沟通,则可能会导致医护记录不统一、前后矛盾。

或者护士不信任医师、不执行或拖延执行医嘱,互不信任、互相刁难,为医疗护理风险埋下种子[1]。

1.4法律意识淡薄:不重视护理文件书写产科病历中,护理记录表格填写较多,会出现护理记录不真实或忽视非操作性记录。

如宣教、告知性护理措施等无记录、前后护理记录不符或与病程记录不一致,甚至个别提前写病情记录及交班报告,缺乏实事求是的慎独精神,使护理记录失去真实意义。

1.5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部分人员缺乏与孕产妇和家属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对孕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回答简单、生硬,引起家属的反感,同时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的疼痛、焦虑、恐惧等未能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指导和人文关怀,使其不满而遭投诉。

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

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

通过表 1 、 表 2不难 发 现 , 死 亡原 因编 码 中存 在 以 人 本次 医疗 全 程 的主要疾病 J 。
症状 、 体征 和不 明确情 况进行 填 写 的现 象 。一方 面 , 若 5 讨 论
参 照 国 际疾 病 分 类 I C D 一 1 0编 码 标 准 , 属 于 不 规 范 填 综上 所述 , 死 因填 写 在 实 际 工 作 中存 在 着 不 容 忽
( 收稿 H期 : 2 0 1 3 - 0 6 4 } 8 )
往 往 就是致 死 的疾 病 , 因此 在很 多病 例 中 , 主要 诊 断 与
根 本 死 因是 相 同的疾病 。因此针 对 有 主要诊 断 的死 亡
患者, 死 因应 填 写 为 主要 诊 断 , 而非 症 状 、 体 征 等 。对
将 临 终症状 或直 接导 致死亡 的 最后 疾病 误认 为 根本 死 理 质量 的提 高 。 因此 , 临 床 医 师应 该 掌 握 死 因 的选 择 因, 这 是造成 根本 死 因填写错 误 的 主要 因素 , 这 是 临床 原 则及 主要诊 断 的书写规 范 , 这 不 仅为 患者 提 供精 确 、
无 主要诊 断 的 死 患 者 , 应 规 范 主要 诊 断 。主 要诊 断
( 本 文 编辑 : 高
永)
妇 产科 护理 管 理 中的安全风 险 与防 范策略
徐 玲 勤
【 摘 要】 本文通过查找并分析妇 产科护理管理 中的安全风 险厚 因, 探讨 了妇 产科 护理管理 中的安全 风险与 防范策 略, 增强 了护理人 员应对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 提高 了护理质量 , 减 少了医疗纠纷的发 生 广大 医务工作者匝 充分认识 柏
医生对 死 因诊 断概念 不清 的一 种表 现 J 。上述 情形 势 完 整 、 科 学 的临床诊 断 , 而且减 少 了给疾 病 编码 人 员 带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产科病房是医院中的重要部门,专门负责接待孕妇和产妇,提供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全程护理服务。

由于产科病房的特殊性,存在着一些风险和挑战,需要护士们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本文将对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一、风险分析1. 感染风险产科病房是孕妇和新生儿的密集区域,患者数量多、病情复杂,容易成为感染的传播源。

尤其是在孕妇分娩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分泌物和血液流出,护理过程中也容易受到感染风险。

2. 肢体偏瘫风险产妇在分娩时,由于肌肉紧张和力量会出现不足,容易导致肢体偏瘫的风险,尤其是在产妇麻醉后,监护和护理人员需要特别关注。

3. 出血风险分娩后的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如果控制不当会导致危及产妇生命的后果。

4. 风湿热风险孕妇由于身体的特殊情况,免疫力下降,容易患上风湿热,严重影响产妇的健康和生育。

5. 新生儿窒息风险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出现窒息的情况,需要及时的护理和处理。

二、护理对策1. 加强感染控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手卫生和个人防护,规范操作流程,做好器械和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患者,需要实施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 关注肢体偏瘫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翻身和按摩患者,帮助恢复肌肉活动,预防肢体偏瘫的发生。

尤其是对于麻醉后的产妇,需要密切监测其肢体活动情况,及时进行康复护理。

3. 控制出血产妇分娩后需要密切监测出血情况,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产妇出血量的护理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4. 预防风湿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孕妇的健康教育,指导孕妇注意身体的保暖和保养,在生产前后以及产后加强护理,预防风湿热的发生。

5. 新生儿窒息护理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及时清洁呼吸道,帮助其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通畅呼吸。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评估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卫生产业HEALTH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卫生经营管理[作者简介]刘晗(1978-),女,山东平邑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产科护理工作。

现阶段,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科学的护理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追的的目标。

所以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可以对现存或者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以及处理,进而可以有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据相关资料显示[1-2],通过对产妇进行风险防范式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3],同时也能起到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作用。

2017年6月—2018年4月,该研究以93例产妇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主要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93例妇科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按照入院编号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52例。

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5~45岁,平均年龄为(34.47±2.46)岁,初产妇为25例、经产妇为16例。

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6~42岁,平均年龄为(34.86±2.85)岁,初产妇为32例、经产妇为20例。

上述资料组间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 >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预防感染、对产妇进行基础检查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风险防范式护理方式,其内容包括:①风险识别。

创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防范小组,小组的成员主要包括,责任护士以及护士长。

在对产妇进行护理时,小组成员应对以往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具体的分析,确定风险事件的多发环节、人群、护理环节以及高危事件,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归纳,另外、还应对潜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实时的监督,以避免危险事件对产妇造成的伤害。

②风险评估。

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识别以后,还应及时评估产妇发生风险事件几率、风险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会造成的损失。

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充分了解产科病房的消毒、灭菌等情况。

同时,还应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以及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的水平。

把高危病种等当做产科高危险的因素,同时做好相应的急救措施。

③风险处理。

产科应为产妇营造一个安静、舒适以及卫生的病房环境,进而可以保证产妇得到良好的休息。

对于某些危险物品应尽量让其和产妇以及新生儿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设置防护栏,以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另外,还应定期对病房进行杀菌消毒,进而避免发生感染现象的出现。

护理人员还应对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正确指导其下床运动,以增强产妇的抵抗力。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可以保证新生儿生长发育,从而让新生儿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对于高危症状产妇,护理人员应充分按照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产妇的治疗计划,通过按照制定的技术进行护理,可以提升护理人员对风险的处理的能力,进而对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1.3观察指标①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评定,满意度标准为≥90分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满意、70~80分为部分满意、<60分为不满意。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部分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②按照产科护理质量测评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其中包括:护理态度、护理安全、护理技巧、护理防范,每项满分100分,分值越大,护理质量越高。

1.4统计方法此次研究产科护理管理临床资料采用SPSS 21.0统DOI:10.16659/ki.1672-5654.2019.15.072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应用研究刘晗山东省平邑县人民医院,山东临沂273300[摘要]目的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7年6月—2018年4月,将93例妇科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按照入院编号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52例,对比2组产妇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70.73%)明显低于观察组(96.1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科;护理管理;风险防范;满意度;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9)05(c)-0072-0272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以[n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护理质量)以(x±s )表示,行t 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护理后,与对照组(70.73%)相比,观察组(96.15%)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护理质量比较[(x±s ),分]3讨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临床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方式,其对于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想要提升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应加强护理管理,以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进而提升护理工程的质量[4-5]。

风险防范式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方式,该方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有效弥补常规护理管理的不足。

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正确指导、定期培训护理人员专业化知识,能够提升其防范风险的意识,从而保证了临床护理的质量[6]。

通过把风险识别、评估以及处理与临床实际护理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进而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

在此次研究中,针对产科住院患者进行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护理方式事件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提高产科的护理管理[7-8]。

产科护理部门为了能够减少产科护理风险:①应构建风险护理管理小组,以及时识别产科中存在的风险,同时还应要求小组成员可以把产科之前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及时分析出风险事件的高发时段、事件类型以及护理环节等,同时做好应对措施,以控制防风险事件的发生[9-10]。

②风险护理小组还应对产科出现风险事件的等级以及几率做出准确的评估,正确排列出风险事件,比如:药物事故、身份识别等,然后在依据产科护理的流程、特点以及内容等制定出基础护理指标,在此基础上开展正确的护理,从而为患者提供最科学的护理服务。

③护理人员应按照风险护理小组的评估工作,把制定完成的护理方案落实到临床护理中,在遵循风险护理要求的同时,为产科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以保证患者安全。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风险防范式护理,可以改善护患之间的紧张态势,进而提高了产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护理后,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70.73%)明显低于观察组(96.1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较高(P <0.05)。

说明上述护理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有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产科患者的安全性,深受患者认可。

综上所述,风险防范式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樊淑洁,刘小娟.拓展式风险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防范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9):1319-1321.[2]陆雯静,唐守艳,礼嵩,等.风险管理在药物临床试验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128-131.[3]李奇,马玉芬,孙建华,等.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重症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0):1418.[4]王晓茹,夏玲,靳静,等.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在产妇分娩安全护理中的应用[J].海军医学杂志,2017,38(4):358-361.[5]吴志枚.风险防范式护理在降低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5):339.[6]薛庆凡.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228-229.[7]朱庆.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式管理法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2):66-68.[8]范晓燕.预防妇产科护理风险中常规护理模式加应急措施的应用及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119-120.[9]张艳华.细节管理与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0):1476-1479.[10]张芮.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2):4179-4180.(收稿日期:2019-02-27)对照组观察组Z 值P 值组别4152例数9(21.95)19(36.54)非常满意15(36.59)21(40.38)满意5(12.20)10(19.23)部分满意12(29.27)2(3.85)29(70.73)50(96.15)11.5860.001不满意总满意度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组别65.24±9.1784.36±7.6410.9670.000护理态度71.35±11.3995.59±6.8212.7320.000护理防范72.61±10.6492.46±6.9710.8320.000护理安全护理技巧69.34±8.9789.54±5.6413.2610.000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