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及对策

合集下载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妇产科护理在于保障女性健康、提供教育和指导以及提供心理支持等方面,为女性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护理,确保她们的生殖健康和幸福。

一、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一)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1.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可能影响对孕妇的正确评估和护理。

孕妇在孕期面临着各种身体和心理变化,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识别和处理相关问题。

如果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可能会错过孕妇的病情变化,延误及时干预与治疗,给孕妇和胎儿带来危险。

2.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可能引发分娩过程中的意外和并发症。

分娩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需要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分娩技巧和全程监测能力。

如果护理人员不熟悉分娩的各个阶段和变异、不了解应对并发症的方法,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如胎儿窘迫、出血等。

3.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还可能影响产后期的护理质量和安全。

产后期涉及到产妇伤口护理、乳房护理、哺乳指导等方面,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如果护理人员不熟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可能会导致感染、伤口复发、乳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给产妇的康复和母婴的健康带来危害。

(二)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1.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可能影响妇产科护理的细节和规范性。

妇产科护理工作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医疗纪律,包括洗手消毒、使用无菌器械和正确记录等。

然而,如果护理人员对这些规范不够重视,存在随意性和马虎态度,就可能疏忽操作细节,给患者带来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2.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可能导致沟通不畅和信息传递不及时。

在妇产科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然而,如果护理人员对沟通重要性不够重视、态度不负责任,就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畅、误解和信息丢失,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3.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也可能影响对患者需求的关注和满足程度。

妇产科患者往往面临着身体和情绪上的变化和挑战,需要护理人员的细心倾听和关爱。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年龄和身体状况: 老年患者或身体 虚弱的患者在接 受护理时可能存 在更多的安全隐 患,如跌倒、烫 伤等。
沟通障碍:患者 可能因为语言、 听力等方面的障 碍,导致与医护 人员沟通不畅, 影响护理安全。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 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患者发生意外 护理人员沟通能力不足,影响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影响护理质量
医生开错医嘱, 护士未进行核对, 导致用药错误
护士在给药时未 按照规定时间和 方式给药,影响 疗效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较高,需要加强防范措施,如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加强护理 人员培训等。
护理人员操作失误或违反操作规程可能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如给错药、输错血等,需要加强护 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缺乏医疗知识: 患者对医疗过程 和自身病情了解 不足,可能导致 不合理的就医行 为或护理配合度 不高。
心理因素:患者 可能存在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影响治疗和护理 效果,增加安全 隐患。
定期对护理人 员进行培训和 考核,提高护 理人员的安全 意识和技能水
平。
定期对病房设 施进行检查和 维护,确保设 施安全可靠。
定期对护理工 作进行评估和 总结,及时发 现和解决安全
隐患。
建立完善的安 全管理制度和 应急预案,确 保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迅速有
效地应对。
定期进行技能考核,确保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实施护理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改进护理工作中的不足 建立奖惩机制,激励护理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对能力

产科安全管理十项规定模版

产科安全管理十项规定模版

产科安全管理十项规定模版一、建立科学的产科安全管理制度1.明确产科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2.建立规范的产科安全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安全要求。

3.明确责任分工和权限,保证产科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院内培训和教育1.加强对产科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定期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增强产科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开展模拟演练和实践操作,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三、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管理1.定期检查和维护产科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建立设备维修和故障处理制度,及时排除产科设备的故障和隐患。

3.制定灾难应急预案,确保设备故障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

四、加强感染控制管理1.落实手卫生和口罩使用制度,保证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措施。

2.定期开展产房、手术室等重点区域的消毒和清洁工作。

3.加强孕妇和新生儿的感染控制,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1.制定围手术期管理规范,明确术前、术中、术后的各项措施和检查。

2.加强对产科手术风险评估和术前准备,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3.加强产科手术监护和术后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六、严格药品管理1.建立合理的用药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药品配送和使用。

2.加强药品质量监控和不良反应的上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加强妊娠期用药的审查和监测,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七、加强孕妇和新生儿监护1.建立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档案,记录重要的医疗信息和监护过程。

2.加强孕妇和新生儿的监护,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及时处理。

3.制定高危孕妇和新生儿的识别和处理方案,确保其安全和健康。

八、加强产科医疗卫生质量评估1.建立科学的产科医疗卫生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评估工作。

2.加强产科医疗技术和服务的监督和检查,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3.及时总结和反馈评估结果,促进产科医疗卫生质量的不断提升。

产科病房常见医疗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和防范对策

产科病房常见医疗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和防范对策

原因分析
4、产后存在旳纠纷隐患。 护士巡视病房不够,对产妇主诉不注重,观察病情不仔细, 护理经验不足,技术性旳操作由家眷代劳,不了解情况或未 看患者就解释产妇旳病情,会给人留下不负责任旳印象。
原因分析
收费问题也是常见旳护患矛盾旳导火线,坚持每日清单制度,严格按医疗收费项
目旳准收费,切记乱收费,护士还应对患者有异议旳收费给予耐心、细致旳解释
防范措施
5、加强对新生儿旳护理及监测。新生儿出生后严密观察生命 体征及大、小便情况,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旳发生, 同步要仔细体检,及时发觉肛门闭锁,六指(趾)等先天畸 形。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防范陌生人及可疑人员接触新生儿, 预防丢失。产妇大多缺乏新生儿旳喂养等基本知识,护理人 员应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正确指导新生儿喂养及注意事项, 防止呛奶窒息等意外事故旳发生。
防范措施
所以,对产科护理人员要经常加强责任心教育和安全素质教 育,在晨会或业余时间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技 术操作规范及法律法规,做到人人考核达标,定时召开科务 会议进行护理质量分析、讨论,以提升每位护理人员防范差 错事故旳思想意识,从而到达安全护理旳目旳。
防范措施
2、改善服务态度。在工作中做到爱心、热心、细心、耐心, 不因工作繁忙而暴躁,真诚旳为每一位患者提供力所能及旳 服务和帮助,为患者营造一种温馨舒适旳就医环境。增强法 律意识,维护患者旳知情权、隐私权。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结合宣传教育,防止教条、态度生硬,以柔和亲切旳语言, 加以幽默、幽默旳语言艺术,使产妇乐于接受,使整个护理 过程充斥人情味,体现人性化旳服务特征。
谢谢!
和说明,对于多收旳费用要立即退费,并要做到真诚旳道歉,取得患者旳谅解, 让患者做到明明白白旳消费,防止矛盾发生。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在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确保母婴安全,医护人员需要识别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以下是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

1.患者坠床风险在妇产科,由于产妇可能需要离开床铺进行活动或接受检查,因此存在坠床的风险。

防范对策包括确保床边有扶手、栏杆,指导产妇正确使用床铺,以及在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2.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产妇在产后卧床休息期间,由于活动减少,可能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防范对策包括鼓励产妇在产后尽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并定期进行腿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3.营养不良风险一些产妇可能在产后出现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导致营养不良。

防范对策包括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并在必要时进行营养补充。

4.药物不正确使用风险在妇产科护理中,药物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不正确的药物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防范对策包括严格遵守药物使用规范,仔细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和给药方式,并在给药前向产妇解释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5.伤口感染风险在妇产科手术后,伤口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防范对策包括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及时更换敷料。

6.皮肤摩擦伤风险在长时间卧床或使用不合适的床垫时,产妇的皮肤可能受到摩擦伤。

防范对策包括使用柔软的床垫和棉质床单,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并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和毛巾。

7.意外伤害风险在产妇住院期间,由于环境陌生或缺乏安全意识,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件。

防范对策包括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加强病房巡查,向产妇宣传安全知识,并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8.母婴安全风险在分娩过程中,母婴安全是一个首要关注的问题。

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产程异常、胎儿窘迫、出血等。

防范对策包括密切观察产程进展,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提供适当的助产技术,以及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

为了降低母婴安全风险,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妇产科护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其涉及孕期、产期和产后的各种医疗护理,关系到妇女的身体健康和婴儿的生命安全。

然而,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解决。

本文将就此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一、重视护理师的培训工作妇产科护理中,护理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决定了她们能否有效地进行护理工作。

然而,很多地方护理师的培训工作并不够充分,导致她们无法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因此,需要重视护理师培训工作,加强她们的技术培训、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她们的专业素质。

二、提高医院设备和设施的质量妇产科护理需要依赖各种各样的仪器和设备,这些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对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仪器和设备不合格,会导致误诊、误判和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需要提高医院设备和设施的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三、加强患者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在妇产科护理中,有时会出现病情复杂、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

这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以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

另外,在患者的出院后,也需要加强对其家庭照料的指导和健康管理,以防止患者复发或出现其他问题。

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医院作为服务机构,需要优化服务流程和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妇产科护理中,需将医疗服务作为重中之重,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重服务态度和细节,按照规定流程和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五、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医院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既关系到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也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社会形象。

在妇产科护理中,需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注重沟通和理解,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促进医患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为妇产科护理工作提供最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人们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近年来,护理安全问题导致医患纠纷频发,护理安全愈发受到关注,也促使医院不断去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妇产科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妇产科对于护理安全的要求极高,护理质量与母婴生命安全紧密相连,护理安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母婴的生命安全。

因此,所有人都必须要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给予重视,以下,便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进行知识科普。

一、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一)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根据实践经验发现,很多妇产科医疗纠纷及事故都是由于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而导致的。

主要原因包括:①护理人员业务不扎实,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高,对于更新和补充的专业知识未做及时的了解及学习;②经验丰富的资深护理人员少,新上岗的护理人员应对突发情况能力及经验不足,包括面对紧急情况反应不及时、未正确处理等,从而导致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难度;③随着科技的进步,临床研究的深入,新技术、新药品等逐步应用,由于护理人员工作任务重,未及时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对于新的技术、设备及药品不熟悉,容易出现用药失误、操作不当等失误,甚至导致医疗事故。

(二)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在妇产科患者数量逐年增长的背景下,护理人员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部分心理素质不强的护理人员容易出现态度不严谨等问题,存在护理安全隐患。

主要情况包括:①缺乏责任意识:妇产科属于高风险科室,患者处在较为脆弱的时期,具有特殊性,需要妇产科护理人员更为密切的关注。

因此,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会使一些不易发现的先兆性症状未被监测到;②沟通不畅导致护患矛盾:妇产科患者正处于脆弱阶段,而妇产科护士常年工作多、压力大,语言常常简单冷漠、晦涩难懂、缺乏温情。

在此背景下,护理人员没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能力,会出现护患沟通不畅的情况,容易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不满,严重时会导致护患纠纷及医疗事故,增加护理安全隐患;③护理人员违规操作:护理人员态度不严谨,不严格执行妇产科规章制度,违规操作等均是增加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第4页
相关医疗事故
❖ 例3: 某医院淋浴时发生新生儿烫伤,因为违规 将新生儿仰卧于热水湿润厚毛巾上,造成新生儿 长时间置于过高水温中,致一侧上肢浅Ⅱ度烫伤。
❖ 例4: 婴儿室发生卡介苗重复接种差错,新生儿 性别搞错也常诉诸法律。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第5页
主要内容
1 产科风险原因 2 降低产科风险主要对策
理统计;听晨间交班, 新生儿静脉用药有没
有专员护理输血、特殊用药、升压药和降压
药常规监护。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第24页
降低产科风险主要对策
❖ 护理步骤安全管理 ❖ 抽查护士有否严格执行及查对医嘱, 如新生儿
补液量和起始时间, ❖ 蓝光治疗护理监护是否规范; ❖ 产后排尿和产后出血观察有否执行等。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第32页
降低产科风险主要对策
❖ 高危步骤

抢救病人时一定要有条不紊, 分秒必
争, 确保人员、器械、物品准确到位, 要一
人指挥, 一人统计, 一人操作。

注意使用保护性医疗办法, 让家眷随
时了解病人病情, 在抢救过程中, 不能有不
利抢救语言和行为, 以免造成纠纷。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第33页
❖ 重男轻女者。
❖ 全部高危新生儿。

护士长应安排工作经验丰富、责任
产科护理安全管心理 相对较强护士分管这类病人, 做好心理护第30页
降低产科风险主要对策
❖ 重点病人重点交班
❖ 产妇: 新收--产后出血

发烧,伤口愈合不良。
❖ 婴儿: 黄疸、发烧、红臀、脐炎

肝炎阻断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传统观念认为,生孩子是极其平常的事情,对妊娠过程和结果往往抱以超期望值,在面对健康的产妇和孩子突然发生意外时,家属难以理解,往往将其归咎于医院而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

由于忽视医学存在未知和局限性,因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防范临床差错的发生,保证医疗工作的质量,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医师及护士的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从我院产科现况分析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一、产科护理风险因素
1、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教育中不重视法律知识,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工作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

护士只注重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服务不到位,没有意识到产妇的生命健康权、知情权、隐私权均应受法律保护。

例如在孕妇待产、生产过程中,进行会阴冲洗时,随意暴露患者的躯体;病人出现急症就忙于处理,在处理的同时没有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告知义务,病人一旦出现异常,容易导致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

2、发生责任差错只停留在心理痛苦的层面,未上升到从解决问题的层面上来吸取教训。

护士是执行医生的医嘱,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变得不会思考问题。

没能主动工作、没有主人翁精神,发生问题归结为运气不好。

没能真正体现自身在履行岗位职责中的价值所在。

3、因护士行为过失导致的风险。

过失是指行为人由于疏忽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其能够避免
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如红外线照射超过规定时间或灯距过短导致病人皮肤灼伤;未认真执行交接班、查对制度导致新生儿姓别写错,从产房抱出的新生儿无标牌,标牌上母亲的名字写错;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对保胎的产妇使用催产药物,将A患者的液体输给B患者,漏做术前准备,漏拆线、漏给药、产后纱布留在阴道或宫腔内。

产后下床小便时因低血压晕倒所致外伤等。

对产程估计不足,造成产妇在病房或卫生间分娩;催产素滴注过程中巡视不及时,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甚至子宫破裂,产程中孕妇躁动而导致坠床。

4、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相符。

将孕产妇的孕产次写错、产程处理记录简单、实际处理时间与记录时间不符,同一份病历上患者姓名、新生儿性别不一致。

同一患者两
班交接病情不一致。

没能真正落实写我所做的,做我所写的。

5、病人人数与床位数不协调,工作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院近年来,病人需求改变,病床周转快,迁床机率大,出现加床、待床、A床、B床、稍有不慎,极易出现差错。

长期的重复性工作,使少数人员出现倦怠,上班时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态度粗暴,无端发脾气等,以致影响工作安全。

6、母婴同室。

妇产科因各种因素妇科病人和产科病人、产前和产后混住病房,而产前和产后同一药物的用法、剂量、滴速等要求截然不同,如产前孕妇静脉输注缩宫素加强宫缩,但剂量小、滴速慢,而产后产妇静脉输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剂量大、滴速快稍不留心用错药或剂量过大,滴速过快,就会造成子宫破裂、胎死宫内等后果。

7、病人因素。

如新生儿因视、听、触、感知能力尚不完善其风险因素加大;病人静脉用药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病人或家属怀疑护士配错药;病人擅自离院、不合作的态度或行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风险因素。

二、防范对策
1、工作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改进和完善风险告知制度。

在护理操作中,既要保护患者权益,又要保护自身利益,进行每项操作前要将其目的、风险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属,这样不但可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达到了配合的目的,又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避免和降低医疗纠纷和减少投诉的发生率。

2、提高待产、助产质量,规范接生程序,提供安全分娩服务。

产程是个动态的过程,随时都会有紧急情况发生,如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妊娠子痫等。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医务人员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各种急救药品、设备必须准确到位,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这就要求助产士或护士在待产过程中切不可掉以轻心,随时保持警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了解产程的进展及胎心音变化情况,避免胎儿宫内窘迫甚至子宫破裂等现象发生。

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更应加强胎心电子监护。

提高会阴缝合技术,另外产后要注意观察产妇子宫收缩情况,了解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及膀胱充盈程度,督促产妇早排尿,并告知下床小便时的注意事项,做好记录,发现异常马上通知医生。

护理人员要不断积累对新生儿病情变化的观察经验。

3、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与管理。

医疗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要求记录及时、准确、完整、真实,禁止漏记、错记,如产前检查、产程图、产时记录、婴儿记录等必须按时如实填写,避免出现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一致、写错新生儿性别、实际处理时间与记录时间不一致等现象发生。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养成及时、规范、客观、完整记录的良好习惯,认真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及护理记录要求进行书写。

4、认真做好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

(1)查对制度对产科病房具有其特殊意义,如婴儿出生后手签及胸牌要写清产妇姓名,婴儿性别、出生时间及体重。

每次洗澡或迁床应核对胸牌和手签,禁止取下手签或胸牌放在桌上等不规范行为,抱至母亲身边时要核对床头卡及母亲姓名,杜绝可能调错婴儿的各个环节。

(2)做好床头交接班。

对每位产妇、新生儿实行床头交接班,对危重病人实行床头交接班时应对病情、治疗、输液、各种引流管及全身皮肤等情况要交接清楚。

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

根据产科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护士长应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制,使用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

6、倡导团队协作精神,相互提醒,相互监督。

护理工作繁琐,易造成工作完成的不及时,甚至导致差错与遗漏。

护理人员在工作时必须在有注意的状态下工作,才能保证准确无误地完成工作任务,但长时间工作注意久了会使人疲劳,进入无意状态,造成无意的错误。

而护理人员作为临床一线人员,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相互之间发现不安全隐患要多于管理者。

因此,除适当配置护理人员外,团队协作精神极为重要。

倡导护理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相互提醒、监督,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时、治疗操作前后多问一句话,多一些关注,可提醒相互之间的有意注意,发现工作中的缺陷或漏洞,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

7、增强管理意识,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使其顺利度过分娩期。

另外,要正确履行告知义务,产妇入院时,一般生活能自理,入院时要主动向其讲解住院的规章制度,多沟通,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自行离院产生的危险性告诉她们,使她们认识到待产的重要性,自觉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在产科护理工作中,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外做为管理者要从环节上作好防范,如特殊药物药盒上帖上醒目标签;待产、引产、药流、保胎病人相对分开。

总之,产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产科护士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交流能力,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分析及评判性的思维能力,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工作中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已。

妊娠分娩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生理过程,但在许多情况下可以转变成一个病理过程。

由于妊娠分娩的特殊性、复杂性和现代医学的局限性,妊娠分娩更加充满了风险,它关系到母婴的生命安全。

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好护理安全应做到:认真、仔细、全面地进行产前检查,产妇入院时认真地做好健康教育,在产程进展中仔细地观察并及时发现问题;在难产发生时如实交待病情,并充分尊重病人和家属的知情选择权,产后对产妇及新生儿仔细观察并正确预见所要发生的问题。

对服务对象负责也就是对自己负责。

用心工作,不要工作时想下班的事,下班了担心上班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工作着并快乐着。

李燕萍2012年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