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单元测试 (2)

合集下载

全国名校高三物理单元测试示范卷(二)第二单元《相互作用》

全国名校高三物理单元测试示范卷(二)第二单元《相互作用》

全国各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二)第二单元相互作用(90分钟100分)菌考对接点|弹力、摩擦力的特点,胡克定律,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单元疑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共点力的动态平衡问题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金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平衡状态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且当蹦床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因速度等于零而处于平衡状态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一定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且作用在同→物体上的两个力,若其三要素相同,则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2.→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物体与水平桌面间的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弹力是由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且水平桌面对物体的弹力是由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c.水平桌面对物体的弹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且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弹力就是物体的重力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可能是动力B.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刀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4.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若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两绳对重物的拉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A.不变 B.减小 c.增大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A和B两物块的接触面是水平的,A与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在下滑过程中A 的受力个数为A.1 B.2c.3 D.46.如图所示,在固定于天花板的轻弹簧下端挂一个小球,小球的重力为G 。

现使小球靠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但仍然使轻弹簧保持竖直方向,则该斜面对小球弹力的大小为「之人GcosαB.GtanαC.GD.O 一重土豆一。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全国西部)1-14 第2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全国西部)1-14  第2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卷(二)第二单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9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 32Cl35.5Ar40Ag108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国科学家利用干冰和金属钠在不锈钢反应釜中反应合成出微米级金刚石,其反应为CO2(s)+Na金刚石+石墨+Na2CO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B.11.5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C.44g 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D.Na2CO3的摩尔质量为106g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D项错误。

答案:D2.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g·mL-1)配制1mol·L-1的稀H2SO4100mL,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100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⑥③⑦⑤B.④③⑤⑦⑥C.①③⑦⑤⑥D.②⑤⑦⑥解析:稀H2SO4的配制过程为:①计算出所需浓溶液的体积,本题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5.4 mL;②选用合适的量具量取浓H2SO4,本题应选用10mL量筒,并且最终要用胶头滴管滴加浓H2SO4,使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③稀释浓溶液,本题应先将水倒入烧杯中,再沿玻璃棒缓缓将浓H2SO4注入水中;④将冷却至室温的稀溶液转移到相应容积的容量瓶中;⑤定容。

答案:A3.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0.4mol O2和8.96L CO2B.体积相同、密度相同的N2和C2H4C.16g N2和16g O2D.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解析:A项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状态,错误;由体积和密度相同可知其质量也相同,又由于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相同,所以其分子数一定相等,B项正确;C项中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所以其分子数不相等,错误;D项没有指明压强,错误。

高三数学单元测试卷推荐

高三数学单元测试卷推荐

随着高考的临近,高三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

数学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其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表现。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以下推荐几套适合高三学生的数学单元测试卷:一、人教版《数学》1. 测试卷名称:《人教版高三数学单元测试卷(一)》适用范围:人教版高三数学第一册测试内容:集合、函数、指数与对数、三角函数等基础知识特点:题目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

2. 测试卷名称:《人教版高三数学单元测试卷(二)》适用范围:人教版高三数学第二册测试内容:平面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特点:题目难度逐渐提高,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苏教版《数学》1. 测试卷名称:《苏教版高三数学单元测试卷(一)》适用范围:苏教版高三数学第一册测试内容:集合、函数、指数与对数、三角函数等基础知识特点:题目形式多样,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题技巧。

2. 测试卷名称:《苏教版高三数学单元测试卷(二)》适用范围:苏教版高三数学第二册测试内容:平面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特点:题目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

三、北师大版《数学》1. 测试卷名称:《北师大版高三数学单元测试卷(一)》适用范围:北师大版高三数学第一册测试内容:集合、函数、指数与对数、三角函数等基础知识特点:题目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

2. 测试卷名称:《北师大版高三数学单元测试卷(二)》适用范围:北师大版高三数学第二册测试内容:平面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特点:题目难度逐渐提高,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各版本综合性测试卷1. 测试卷名称:《高三数学综合性单元测试卷》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版本的高三数学测试内容:涵盖集合、函数、指数与对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特点:题目难度较高,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适合学生进行考前模拟。

(完整版)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数列

(完整版)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数列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2)— 《数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互不相等的实数a 、b 、c 成等差数列,c 、a 、b 成等比数列,且103=++c b a , 则a = ( )A .4B .2C .-2D .-42.已知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中奇数项之和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是 ( ) A .5 B .4 C .3 D .2 3.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32,13,a a a =+=则456a a a ++等于 ( )A .40B .42C .43D .454.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a+a b =12,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则S N 的值为 ( ) A .48 B .54 C .60 D .665.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S 3S 6=13,则S 6S 12= ( )A .310B .13C .18D .196.设{}n a 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12315a a a ++=,12380a a a =,则111213a a a ++=( )A .120B .105C .90D .757.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a 2001+=,且A 、B 、C 三点共线 (该直线不过原点O ),则S 200= ( )A .100B .101C .200D .2018.在等比数列{}n a 中,12a =,前n 项和为n S ,若数列{}1n a +也是等比数列,则n S 等于( )A .122n +- B .3n C .2n D .31n -9.设4710310()22222()n f n n N +=+++++∈L ,则()f n 等于( )A .2(81)7n- B .12(81)7n +- C .32(81)7n +- D .42(81)7n +- 10.弹子跳棋共有60棵大小相同的球形弹子,现在棋盘上将它叠成正四面体球垛,使剩下的弹子尽可能的少,那么剩下的弹子有 ( ) A .3 B .4 C .8 D .9 11.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令12nn S S S T n+++=L ,称n T 为数列1a ,2a ,……,n a 的“理想数”,已知数列1a ,2a ,……,500a 的“理想数”为2004,那么数列2, 1a ,2a ,……,500a 的“理想数”为 ( )A .2002B .2004C .2006D .200812.已知数列{}n a 对任意的*p q ∈N ,满足p q p q a a a +=+,且26a =-,那么10a 等于( )A .165-B .33-C .30-D .2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数列{a n }中,若a 1=1,a n +1=2a n +3 (n ≥1),则该数列的通项a n = .14.=⎪⎭⎫⎝⎛++⎪⎭⎫ ⎝⎛+⎪⎭⎫ ⎝⎛+⎪⎭⎫ ⎝⎛+=1110113112111,244)(f f f f x f xx Λ则设 . 15.在德国不莱梅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期间,某商场橱窗里用同样的乒乓球堆成若干准“正 三棱锥”形的展品,其中第一堆只有一层, 就一个乒乓球;第2、3、4、…堆最底层(第 一层)分别按右图所示方式固定摆放.从第一 层开始,每层的小球自然垒放在下一层之上,第n 堆第n 层就放一个乒乓球,以)(n f 表示第n 堆的乒乓球总数,则=)3(f ;=)(n f (答案用n 表示).16.已知整数对排列如下()()()()()()()()()()()()Λ,4,2,5,1,1,4,2,3,3,2,4,1,1,3,2,23,1,1,2,2,1,1,1, 则第60个整数对是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记为S n ,()111,211n n a a S n +==+≥(1)求{a n }的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b n }的各项为正,其前n 项和为T n ,且315T =,又112233,,a b a b a b +++成等比数列,求T n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数列}{n a 、}{n b 、}{n c 满足:2+-=n n n a a b ,2132++++=n n n n a a a c (n =1,2,3,…),证明:}{n a 为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n c 为等差数列且1+≤n n b b (n =1,2,3,…)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3021,,,a a a Λ,其中1021,,,a a a Λ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01110,,,a a a Λ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302120,,,a a a Λ是公差为2d 的等差数列(0≠d ). (1)若4020=a ,求d ;(2)试写出30a 关于d 的关系式,并求30a 的取值范围;(3)续写已知数列,使得403130,,,a a a Λ是公差为3d 的等差数列,……,依次类推,把已知数列推广为无穷数列. 提出同(2)类似的问题((2)应当作为特例),并进行研究,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20.(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市去年11份曾发生流感,据统计,11月1日该市新的流感病毒感染者有20人,此后,每天的新感染者平均比前一天的新感染者增加50人,由于该市医疗部门采取措施,使该种病毒的传播得到控制,从某天起,每天的新感染者平均比前一天的新感染者减少30人,到11月30日止,该市在这30日内感染该病毒的患者总共8670人,问11月几日,该市感染此病毒的新患者人数最多?并求这一天的新患者人数. 21.(本小题满分12分)等差数列{}n a 中,12a =,公差d 是自然数,等比数列{}n b 中,1122,b a b a ==.(Ⅰ)试找出一个d 的值,使{}n b 的所有项都是{}n a 中的项;再找出一个d 的值,使{}n b 的项不都是{}n a 中的项(不必证明);(Ⅱ)判断4d =时,是否{}n b 所有的项都是{}n a 中的项, 并证明你的结论;(Ⅲ)探索当且仅当d 取怎样的自然数时,{}n b 的所有项都是{}n a 中的项,并说明理由. 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n a }中,112--=n n a a (n ≥2,+∈N n ),(1)若531=a ,数列}{n b 满足11-=n n a b (+∈N n ),求证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 (2)若531=a ,求数列{n a }中的最大项与最小项,并说明理由; (3)(理做文不做)若211<<a ,试证明:211<<<+n n a a .参考答案(2)1.D .依题意有22,,310.a c b bc a a b c +=⎧⎪=⎨⎪++=⎩4,2,8.a b c =-⎧⎪=⎨⎪=⎩2.C . 3302551520511=⇒⎩⎨⎧=+=+d d a d a ,故选C . 3.B . ∵等差数列{}n a 中12a =,2313a a += ∴公差3d =. ∴45613345a a a a d d d ++=+++=1312a d +=42. 4.B . 因为461912a a a a +=+=,所以1999()2a a S +==54,故选B . 5.A . 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31161331,26153S a d a d S a d +===+可得且0d ≠ 所以6112161527312669010S a d d S a d d +===+,故选A . 6.B .12322153155a a a a a ++=⇒=⇒=,()()1232228080a a a a d a a d =⇒-+=,将25a =代入,得3d =,从而()()11121312233103530105a a a a a d ++==+=⨯+=.选B .7.A . 依题意,a 1+a 200=1,故选A .8.C .因数列{}n a 为等比,则12n n a q -=,因数列{}1n a +也是等比数列,则22121122212(1)(1)(1)22(12)0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q q q +++++++++=++⇒+=++⇒+=⇒+-=⇒=即2n a =,所以2n S n =,故选择答案C .9.D . f (n )=3(1)432[12]2(81)127n n ++-=--,选D . 10.B . 正四面体的特征和题设构造过程,第k 层为k 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化简通项再裂项用公式求和.依题设第k层正四面体为(),k k k k k 2213212+=+=++++Λ则前k 层共有()()()()6062121212121222≤++=+++++++k k k k k L ,k 最大为6,剩4,选B .11.A .认识信息,理解理想数的意义有,20025014984995002501,5004984995002004500321500321=+++++⨯∴++++=a a a a a a a a ΛΛ,选A .12.C .由已知4a =2a +2a = -12,8a =4a +4a =-24,10a =8a +2a = -30,选C .13.由112332(3)n n n n a a a a ++=+⇔+=+,即133n n a a +++=2,所以数列{n a +3}是以(1a +3)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n a +3=(1a +3)12n -,n a =12n +-3. 14.由()()11=+-x f x f ,整体求和所求值为5.15.2)1()()(111211+==-++-+=⇒+=--+n n a a a a a a n a a n n n n n ΛΛ )(n f 的规律由)2(2)1()1()(≥+==--n n n a n f n f n ,所以22)1()(223)2()3(222)1()2(1)1(222+=--+=-+=-=n n f n f f f f f f Λ所以)]321()321[(21)(222n n n f +++++++++=ΛΛ 6)2)(1(]2)1(6)12)(1([21++=++++=n n n n n n n n 16.观察整数对的特点,整数对和为2的1个,和为3的2个,和为4的3个,和为5的4个,和n 为的 n -1个,于是,借助()21321+=++++n n n Λ估算,取n=10,则第55个整数对为()1,11,注意横坐标递增,纵坐标递减的特点,第60个整数对为()7,517.(1)由121n n a S +=+可得()1212n n a S n -=+≥,两式相减得()112,32n n n n n a a a a a n ++-==≥ 又21213a S =+= ∴213a a = 故{a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3得等比数列 ∴13n n a -=. (2)设{b n }的公差为d ,由315T =得,可得12315b b b ++=,可得25b =, 故可设135,5b d b d =-=+又1231,3,9a a a ===由题意可得()()()2515953d d -+++=+解得122,10d d == ∵等差数列{b n }的各项为正,∴0d >,∴2d = ∴()213222n n n T n n n-=+⨯=+18.ο1必要性:设数列}{n a 是公差为1d 的等差数列,则:--=-+++)(311n n n n a a b b )(2+-n n a a =--+)(1n n a a )(23++-n n a a =1d -1d =0,∴1+≤n n b b (n =1,2,3,…)成立; 又2)(11+-=-++n n n n a a c c )(12++-n n a a )(323++-+n n a a =61d (常数)(n =1,2,3,…) ∴数列}{n c 为等差数列.ο2充分性:设数列}{n c 是公差为2d 的等差数列,且1+≤n n b b (n =1,2,3,…), ∵2132++++=n n n n a a a c ……① ∴432232++++++=n n n n a a a c ……②①-②得:)(22++-=-n n n n a a c c )(231++-+n n a a )(342++-+n n a a =2132++++n n n b b b ∵+-=-++)(12n n n n c c c c 2212)(d c c n n -=-++∴2132++++n n n b b b 22d -=……③ 从而有32132+++++n n n b b b 22d -=……④ ④-③得:0)(3)(2)(23121=-+-+-+++++n n n n n n b b b b b b ……⑤ ∵0)(1≥-+n n b b ,012≥-++n n b b ,023≥-++n n b b , ∴由⑤得:01=-+n n b b (n =1,2,3,…),由此,不妨设3d b n =(n =1,2,3,…),则2+-n n a a 3d =(常数) 故312132432d a a a a a c n n n n n n -+=++=+++……⑥ 从而3211324d a a c n n n -+=+++31524d a a n n -+=+……⑦ ⑦-⑥得:3112)(2d a a c c n n n n --=-++,故311)(21d c c a a n n n n +-=-++3221d d +=(常数)(n =1,2,3,…), ∴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综上所述:}{n a 为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n c 为等差数列且1+≤n n b b (n =1,2,3,…). 19.(1)3,401010.102010=∴=+==d d a a . (2)())0(11010222030≠++=+=d d d d a a , ⎥⎥⎦⎤⎢⎢⎣⎡+⎪⎭⎫ ⎝⎛+=432110230d a ,当),0()0,(∞+∞-∈Y d 时,[)307.5,a ∈+∞.(3)所给数列可推广为无穷数列{}n a ,其中1021,,,a a a Λ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当1≥n时,数列)1(1011010,,,++n n n a a a Λ是公差为n d 的等差数列.研究的问题可以是:试写出)1(10+n a 关于d 的关系式,并求)1(10+n a 的取值范围. 研究的结论可以是:由()323304011010d d d d a a +++=+=, 依次类推可得 ()⎪⎩⎪⎨⎧=+≠--⨯=+++=++.1),1(10,1,11101101)1(10d n d d d d d a n nn Λ 当0>d 时,)1(10+n a 的取值范围为),10(∞+等.20.设第n 天新患者人数最多,则从n+1天起该市医疗部门采取措施,于是,前n 天流感病毒感染者总人数,构成一个首项为20,公差为50的等差数列的n 项和,()()N n ,n n n n n n S n∈≤≤-=⨯-+=3015255021202,而后30-n 天的流感病毒感染者总人数,构成一个首项为()60503050120-=-⨯-+n n ,公差为30,项数为30-n 的等差数列的和,()()()()(),n n n n n n Tn148502445653026050306050302-+-=-⨯--+--=依题设构建方程有,(),n n n n ,T S n n 867014850244565525867022=-+-+-∴=+化简,120588612=∴=+-n ,n n 或49=n (舍),第12天的新的患者人数为 20+(12-1)·50=570人.故11月12日,该市感染此病毒的新患者人数最多,新患者人数为570人.21.(1)0d =时,{}n a 的项都是{}n b 中的项;(任一非负偶数均可); 1d =时,{}n a 的项不都是{}n b 中的项.(任一正奇数均可); (2) 4d =时,422(21),n a n n =-=-123n n b -=⨯131 2(21)2n m a -+=⨯-=131(2n m -+=为正整数),{}n b 的项一定都是{}n a 中的项 (3)当且仅当d 取2(*)k k ∈N (即非负偶数)时,{}n b 的项都是{}n a 中的项. 理由是:①当2(*)d k k =∈N 时,2(1)22[1(1)],n a n k n k =+-⋅=+-⋅2n >时,11122112(1)2(C C 1)n n n n n n n b k k k k ------=⋅+=++⋅⋅⋅++,其中112211C C n n n n n k k k-----++⋅⋅⋅+ 是k 的非负整数倍,设为Ak (*A ∈N ),只要取1m A =+即(m 为正整数)即可得n m b a =, 即{}n b 的项都是{}n a 中的项;②当21,()d k k =+∈N 时,23(23)2k b +=不是整数,也不可能是{}n a 的项. 22.(1)1111111121n n n n n a b a a a ---===----,而1111-=--n n a b ,∴11111111=-=-=-----n n n n n a a a b b .)(+∈N n∴{n b }是首项为251111-=-=a b ,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2)依题意有nn b a 11=-,而5.31)1(25-=-+-=⋅n n b n ,∴5.311-=-n a n .对于函数5.31-=x y ,在x >3.5时,y >0,0)5.3(12<--=x y',在(3.5,∞+) 上为减函数. 故当n =4时,5.311-+=n a n 取最大值3. 而函数5.31-=x y 在x <3.5时,y <0, 0)5.3(12<--=x y',在(∞-,3.5)上也为减函数.故当n =3时,取最小值,3a =-1. (3)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1<<n a ,再证明n n a a <+1. ①当1=n 时,211<<a 成立; ②假设当k n =时命题成立,即21<<k a ,当1+=k n 时,1121<<ka )23,1(121∈-=⇒+kk a a ⇒211<<+k a 故当1+=k n 时也成立,综合①②有,命题对任意+∈N n 时成立,即21<<n a . (也可设x x f 12)(-=(1≤x ≤2),则01)(2'>=xx f , 故=1)1(f 223)2()(1<=<=<+f a f a k k ).下证: n n a a <+10122)1(21=⋅-<+-=-+kk k k n n a a a a a a ⇒n n a a <+1.。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新课标版 语文新课标全国2教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新课标版  语文新课标全国2教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二)辨析并修改病句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们虽在文学创作历程中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作品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下军旅小说写作的空白,是部队文学阵营中的颇具潜力的一支创作队伍。

B.“新生代”偏好对个人体验进行精确捕捉和极致表达,突出个体的存在意义,并且在叙事方式上有所创新,以此来实现文学理想和诗学空间。

C.在世界读书日那一天,长春学人书店开展了各种与读书、评书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长春各层次读书爱好者的欢迎与好评。

D.提起大仲马,你一定会想到的是《基督山伯爵》。

其实,这位法国大文豪本人最满意的作品不是那些脍炙人口的小说,而是一本美食著作。

解析:A语序不当,正常语序为“一支颇具潜力的创作队伍”。

B搭配不当,“实现”不能与“诗学空间”搭配。

C句式杂糅,应该是“开展了……活动,这些活动深受……欢迎与好评”。

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其实有太多共通之处,只有两者改变彼此观望的状态,转为互相吸收对方优势,才能互相得益,共同提高文学的健康发展。

B.学者李欧梵在新近出版的《人文六讲》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重构人文学科,对文学、音乐、艺术、电影等进行触类旁通的研究。

C.中国的作家每一个人都在写中文,可是他们对中文的了解不完全一样。

在当代的白话文小说中,写得最好的还是农村题材。

D.中国漫画大师丰子恺的漫画理论和实践,对中国漫画的发展,过去不仅起过重要的作用,就是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解析:A搭配不当,“提高”与“发展”不搭配,将“提高”改为“推动”。

B不合逻辑,并列短语分类不当,艺术包括音乐、电影等。

D关联词语语序不当,应该是“不仅过去……”。

答案:C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仍有一些人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网络作家,认为他们只是一些雕虫小技,无思想无才华无生活底蕴,行之不远。

B.生命中的好日子是留不住的,但我们可以用写日记留住;你的经历、感受是最可靠的财富,日记会帮你保留这些。

2022一2023学年度高三复习单元检测卷(二)

2022一2023学年度高三复习单元检测卷(二)

2022一2023学年度高三复习单元检测卷(二)一、单项选择题随着网络的出现,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形成了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这一经济现象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提速。

据此回答1~3题。

1.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网购日渐成为人们购物的新时尚。

这说明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③居民的购买力不断提高④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2.2009年中国网购成交额超过2300亿元,同比增长近80%。

我国通过网上购物的人数已占网民人数的20.5%。

网购的红火成为我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阴影,走向复苏的亮点。

这体现了A.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B.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C.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D.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3.网络购物是借助网络实现商品或服务从商家/卖家转移到个人用户(消费者)的过程。

2008~2009年是中国网络购物爆发式增长的一年,网购成为网络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网络购物的优势开始凸显,并带动包装、物流快递等多产业发展。

这体现了网购消费A.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网上商品价格低廉B.扩大内需促进生产,催生新的产业出现和成长C.属于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网上商品时尚,使用价值高D.存在信用欺诈,应宏观调控限制其发展速度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经济制度下进行的。

据此回答4~5题。

4.我们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此就必须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②实现同步富裕③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④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5.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依据是消费决定生产B.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C.大力发展生产力能解决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切问题D.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引进,科技进步在发达国家的帮助下完成6.对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独立的四个环节。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全国东部)1-14套 第2单元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全国东部)1-14套  第2单元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二)第二单元相互作用(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力的性质也一定相同B.两个力F1=3N、F2=-4N,则F1大于F2C.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作用力解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相同,选项A错误;F1=3N、F2=-4N,这两力是在一条直线上,力前面的负号并不表示大小而是表示它们之间的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选项C正确;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作用力,选项D错误.答案:C2.按照国际惯例,分布于全球的1000多个高空探测站都必须在每天的早上7时15分和凌晨1时15分准时放飞带有探测仪的气球,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全球同一时段不同地点的高空气流温度、压力、湿度及风向、风速等数据汇报至设立于欧洲的世界气象中心,以便世界各地的预报专家对气象数值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进而得出预报结论.现有一质量为m的气球(包含装备),升空后向着西南方向匀速上升,则此气球所受空气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A.0B.mg,西南偏上方向C.mg,竖直向上D.mg,东北偏下方向解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气球所受空气的作用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气球运动方向无关.答案:C3.2012年6月27日,中国“蛟龙”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设质量为M的“蛟龙”号在匀速下降时,其所受的浮力为F,“蛟龙”号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现欲使“蛟龙”号以同样的速率匀速上升,则“蛟龙”号所受的浮力为A.2Mg-FB.Mg-2FC.Mg-FD.0解析:由于“蛟龙”号以同样的速率匀速上升,则所受阻力的大小相等.设“蛟龙”号所受的浮力为F',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F f.在匀速下降过程中有F+F f=Mg;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有F'=Mg+F f,联立两式解得F'=2Mg-F,A正确.答案:A甲4.在探究力的分解时,教师请每位学生从草稿本上撕下一张纸折成一长纸条,如图甲所示,把纸条平搭在两摞书中间,中部放块橡皮,纸条即凹下去无法承受,显得软弱无力;但若把它弯成凸弧形卡在两摞书之间,它则完全可以驮起一块橡皮擦.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它弯成凸弧形时,橡皮的重力减小了B.它弯成凸弧形时,橡皮受到的支持力增大了C.它弯成凸弧形时,橡皮受到的持力大于它对凸面的压力D.它弯成凸弧形时,凸面能把橡皮对它的压力沿着曲面均匀地分散开乙解析:如图乙所示,两种情况下把压力进行分解,可知凸面能把外来的力沿着曲面均匀地分散开,所以选项D对.答案:D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滑块静止地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关于滑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块一定受到弹簧的压力B.滑块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作用C.滑块一定受到三个力作用D.滑块一定受到四个力作用解析:将滑块隔离,进行受力分析,当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受斜面的支持力、摩擦力和重力三个力的作用;当弹簧不是原长时,受四个力的作用,因滑块静止,所以滑块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作用,故选项B正确.答案:B甲6.喜爱攀登高楼的人被称为蜘蛛人,如图甲所示,一个蜘蛛人正沿竖直的高楼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总质量为60kg.此时身体挺直且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墙壁夹角为53°,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10m/s2,sin 53°=0.8,cos53°=0.6.则该蜘蛛人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乙A.360N480NB.480N360NC.450N800ND.800N450N解析:对该蜘蛛人的受力情况建立如图乙所示的直角坐标:由力的平衡得,在x方向上有F1=Gsin 53°,在y方向上有F2=Gcos53°.所以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F2=360N、F1=480 N.答案:A7.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1、OO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O1、O2转动,O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 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F 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减小后,系统仍静止,且O1、O2始终等高,则A.F f变小,F N变大B.F f变大,F N变小C.F f不变,F N变大D.F f不变,F N变小解析:以重物M和两相同木块m整体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合力为零,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始终满足2F f=2mg+Mg,选项A、B错误.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减小后,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减小,设杆对结点O的弹力为F,对结点O受力分析可得,在竖直方向上由平衡条件有G=2Fcosα,所以F=,夹角α减小,轻杆弹力减小,对木块受力分析得木块与挡板间的正压力F N=Fsinα=减小,选项C错误、D 正确.答案:D8.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C.重心是一种理想模型,是用等效的思维方法得出的D.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部质量的分布有关,与周围环境无关解析:物体的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所以选项A错误;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是有条件的,选项B错误;实际上,每一个物体其各个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等效集中于一点,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替代的思想,选项C正确;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部质量的分布有关,与周围环境无关,选项D正确.答案:CD9.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每格边长表示1N大小的力),关于该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5NB.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2NC.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0D丁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0解析:对甲图,先将F1与F3合成,然后再用勾股定理,求得合力等于5N,选项A正确;对乙图,先将F1与F3合成,求得F1、F2、F3的合力等于5N,选项B错误;对丙图,可将F3正交分解,求得合力等于6 N,选项C错误;根据三角形法则,丁图中合力等于0,选项D正确.答案:AD10.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现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甲A.A对地面没有摩擦力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B对A的压力大小为mg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乙解析: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于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可知整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作用,选项A正确、B错误;以B为研究对象,如图乙所示,进行受力分析可知:F2cosθ=mg,F1=mgtanθ,再由几何关系,得cosθ=,tanθ=-,解得B对A的压力大小F2=mg,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F1=,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A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6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7分)在“研究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力的图示,图上标出了F1、F2、F、F'四个力.(1)其中力与橡皮条一定在同一直线上.(填上述给出的力的符号)(2)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细绳套用一个弹簧秤拉和用两个弹簧秤拉,只要橡皮条伸长相同长度即可B.在实验前,一定要将弹簧秤调零C.实验中,弹簧秤和所拉的绳套一定要和木板平行D.如果手头只有一个弹簧秤,通过改变方法也可以完成实验解析:(1)F'是以F1、F2为邻边所作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故F是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得到的力.(2)该实验验证两个分力的效果等效于其合力的效果,不只是要橡皮条伸长相同长度,还要使橡皮条向同一个方向伸长,选项A错误、C正确;在实验前,一定要将弹簧秤调零,选项B正确;只有一个弹簧秤,通过改变方法也可以完成实验,选项D正确.答案:(1)F(3分)(2)BCD(4分)12.(8分)为探究合力与两个分力间所满足的具体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保持所挂的钩码不变,移动弹簧秤到不同位置,则平衡时弹簧秤的示数F将随着动滑轮两边细线间的夹角α的改变而改变.实验时使夹角α分别为60°、90°、120°,读出对应的F值.(1)该同学通过比较发现α越大、F越大,为了更清楚地了解F随α变化的关系,于是他算出每次实验时的Fα、、Fcos、、、Fcosα等的值.若该同学在实验中的操作都是正确的,则他能够得到的结论(关于F随α变化的关系的结论)是:.(2)经过步骤(1)了解了关于F随α变化的关系,该同学进一步以表示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图示的线段为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发现表示两细线的拉力的线段所夹的对角线基本上都是竖直向上的,但是该对角线的长度总比表示钩码重力的图示的线段明显要长,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应该是.解析:(1)设动滑轮与所挂钩码的总重是为G总,则有2Fcos=G总,由于G总不变,所以Fcos为定值.答案:(1)Fcos为定值(4分)(2)没有考虑动滑轮的重力(4分)13.(10分)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小球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α,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小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A小球,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B、C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1)求细线无拉力作用时,C小球对地面的压力.(2)缓慢地释放A小球后,最终C小球恰好不受地面的作用力,求B小球上升的高度和A 小球的质量.解:(1)以B、C两小球整体为研究对象,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支持力为F N=2mg.(2分)由牛顿第三定律知:C小球对地面的压力F N'=2mg(1分)(2)设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1,由胡克定律和平衡条件有:mg=kx1(1分)C小球恰好不受地面的作用力,则弹簧对C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设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有mg=kx2(1分)所以B小球上升的总高度h=x1+x2=(2分)设A小球的质量为M,由平衡条件得Mgsinα=2mg(2分)所以A小球的质量M=.(1分)14.(10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中走过的桥正在不断的变化,图甲是古代的石拱桥,图乙是现代的斜拉桥.无论哪种桥与物理知识都有密切联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若石拱桥简化为图丙所示的模型,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重力加速度为g,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多少?(2)斜拉桥的塔柱两侧有许多钢索,它们的一端都系在塔柱上.对于每组对称钢索,它们的上端可以看成系在一起,即两根钢索对塔柱的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点.它们合起来对塔柱的作用效果应该让塔柱好像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一样,如果戊斜拉桥塔柱两侧的钢索不能呈对称分布,且钢索AC和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如图丁所示,则要保持塔柱所受的合力竖直向下,钢索AC、AB的拉力F AC与F AB之比应为多少?解:(1)楔形石块受力如图戊所示,根据力的合成可得:mg=2Fcos(90°-θ)(3分)=.(2分)所以F=-己(2)因为力F AC与F AB的合力竖直向下,如图己所示,则有:=(3分)解得F AC∶F AB=sinβ∶sinα.(2分)15.(12分)所受重力G1=8甲N的砝码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PA偏离竖直方向37°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所受重力G2=100N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如图甲所示,已知sin 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木块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F f和支持力F N各为多大?乙解:分析P点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F A cos37°=G1(2分)F A sin37°=F B(2分)可解得:F B=6N(1分)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丙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F f=G2sin37°+F B'cos37°(2分)F N+F B'sin37°=G2cos37°(2分)F B'=F B(1分)可求得:F f=64.8N(1分)F N=76.4N.(1分)甲16.(13分)图甲中工人在推动一台割草机,施加的力大小为100N,方向与水平地面成30°斜向下.已知割草机重300N.(1)求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2)若工人对割草机施加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图示相反,力的大小不变,则割草机作用在地面上向下的压力又为多大?(3)割草机割完草后,现工人用与水平面成某一角度的最小力拉着割草机匀速运动,已知这个最小拉力为180N,求割草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解:(1)工人对割草机施加的作用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为F y=Fsin30°=50N(1分)当工人斜向下推割草机时,割草机作用在地面上向下的压力为F N1=G+F y=350N.(2分)(2)当工人斜向上拉割草机时,割草机作用在地面上向下的压力为F N2=G-F y=250N.(2分)(3)以割草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因为割草机外于平衡状态,则有: Fcosα=μF N(1分)Fsinα+F N=mg(1分)乙联立可解得:F=(2分)令cotφ=μ则有F=可见当sin(α+φ)=1时F有最小值:F min=(2分)代入数值得:μ=.(2分)。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三上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三上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我朝二百数十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乃益肆嚣张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人民……此义勇焚烧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我赤子之谕”与该《宣战诏书》相关的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义勇焚烧教堂、屠杀教民”和“拳民教民”等信息可知这份宣战诏书与义和团运动引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故选D项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源于日语的新词汇如服务、组织、纪律、原则、方针、政策、抽象、商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这一现象反映了()①甲午中日战争影响深刻②日本跃居世界一流强国③留日教育有了一定发展④传统文化遭到彻底否定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抓住题干时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和关键信息“日语的新词汇如服务、组织、纪律、原则、方针、政策、抽象、商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可知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之间中国当时受到日本与西方思想的影响由此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影响深刻留日教育有了一定发展故①③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日本跃居世界一流强国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故②错误“彻底否定”出现于新文化运动时期而材料时间是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之间故④错误故B项正确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其中转折点应该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失败”“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等信息可知这次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镇压反帝运动这个转折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项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4.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刊登后张之洞批评他“忘亲”“忘圣” 翁同稣说他“居心叵测” 孙家鼐认为必然“导天下于乱” 湖南巡抚陈宝箴要求皇帝“饬下康有为……自行销毁” 《孔子改制考》遭到抨击的主要原因是()A. 维新变法运动遭遇阻力B.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C. 颠覆了士大夫传统认识D. 康有为曲解“托古改制”【答案】C【解析】A项是材料的现象并非原因排除康有为“托古改制”是借助传统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其意在减少变法阻力 BD 项错误材料中张之洞等人认为康有为“忘亲”“忘圣”“导天下于乱”等是因为康有为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不同颠覆了士大夫的传统认识 C项正确故选C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室向各国宣战后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这反映了()A. 湘淮势力的崛起B. 英美在华势力的扩大C. 中央权威的式微D. 省际之间矛盾的激化【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清政府对外宣战之后东南地方政府推行单独的对外政策“东南互保”体现了地方势力的扩张和中央集权的式微故C项正确湘淮势力的崛起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英美在华势力的扩大排除B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选C6.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如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辛丑条约》D. 《马关条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及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已经变成“洋人的朝廷”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扯线木偶》漫画主要讽刺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 故C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7.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丹东一号”沉船经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极有可能是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它是()A. “致远”舰B. “定远”舰C. “靖远”舰D. “经远”舰【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率领的战舰名称是致远号B.定远号是北洋舰队的主力舰之一不是邓世昌所率的军舰C.靖远号也不是邓世昌的战舰D.“经远”舰也不是黄海大战时期邓世昌的战舰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已经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海国时代进而指出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在“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实现“制夷”的目标下列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A. 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B. 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C. 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D. 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魏源主张发展海军认为掌握海权才能达到“制夷”的目标由此可知魏源认为海洋对民族国家的稳定安全非常重要这体现了他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来审视民族危机故A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发展新式海军没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B排除魏源的思想一直停留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层面没有上升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理论的层面故C排除“成功”一词材料未体现故D排除故选A9.清政府彻底沦为陈天华所说的“洋人的朝廷”是()A. 西方公使可以进北京后B.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后C. 清政府正式设外务部后D. 清政府承诺严禁国人反帝后【答案】D【解析】10.陈天华说“及到庚子年闹出了弥天大祸才晓得一味守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其实何曾行过?不过借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不但没有放了一线光明那黑暗反倒增加了几倍”据此说明()A.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具有一定的反动性B. 其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未看到该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C. 戊戌变法未能取得任何成效反而促使清政府完全投靠帝国主义D.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不但没有放了一线光明那黑暗反倒增加了几倍”等信息可知材料中陈天华对清末新政进行评价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辛亥革命的到来不能完全否定材料中的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未看到该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故B选项正确题干主要是陈天华对清末新政的评价没有涉及洋务运动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有利于传播西方民主思想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戊戌变法内容故C选项错误题干主要是陈天华对清末新政的评价没有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外势力勾结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11.张之洞不仅在《劝学篇》中讲“西学为用”的篇幅多于讲“中学为体”者更明言中学也以“致用为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维护中体只是个幌子B. 实质是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C. 重点在倡导学习西方D. 将西学纳入了儒学体系之中【答案】C【解析】12.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民国时期()A. 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比较重视公民意识教育D. 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答案】C【解析】A.材料只能反映出教育的一方面不能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B.材料只能反映出教科书里面的文章内容体现不出现实中民主共和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C.材料反映的是民国时期政府教育机构颁布的课本对公民进行民主共和意识的教育说明政府比较重视公民的意识教育D.材料宣传的是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思想不是社会主义思想故选C二、论述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西方“英雄”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文学作品意为“保护者”或“防卫者” 指介于神和人之间的“半神” 拥有神的血统或被赋予一定的神性他们大多是战争中英勇无畏的战士例如《荷马史诗》歌颂的英雄赫克托尔和阿喀琉斯既拥有凡人之躯又具备某些超自然的神性到了中世纪英雄变成了提倡宗教道德和禁欲主义的基督教圣徒、殉教者此外欧洲四大英雄史诗《罗兰之歌》《熙德之歌》《伊戈尔远征记》《尼伯龙根之歌》皆大力赞颂封建贵族英雄弘扬其忠诚、勇敢等品质1840年英国史学家兼文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伦敦做了轰动一时的“英雄崇拜”演讲他宣称人类既往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伟人的历史他们是人类的领袖是传奇人物广义而言是开创者他列出了六类英雄及代表人物(见下表)认为他们具有共同的品质如英雄气概、独创精神、高尚品德等卡莱尔以此控诉当时社会的空虚和庸碌无为批判制度的腐败希望再次出现巨人般的英雄解读卡莱尔的“英雄观” (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解读卡莱尔的英雄观继承了古代、中世纪以来的英雄崇拜传统歌颂英雄的军事功勋、勇敢品质及牺牲精神但他拓宽了“英雄”的范围从贵族扩大到平民阶层从政治、军事领域扩大到社会其他领域但他过分夸大了英雄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应该辩证地认识他的英雄观论证卡莱尔的英雄观深受欧洲社会变革的影响随着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改变经过18、19 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自然科学和科学精神进一步发展欧美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发生巨大变化实现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卡莱尔肯定了欧洲历史转折时期各领域、各阶层的杰出人物如文化领域的但丁、莎士比亚宗教改革领域的马丁•路德、约翰•诺克斯启蒙运动时期的卢梭、约翰逊•彭斯政治领域的克伦威尔、拿破仑他们都被卡莱尔视为新的英雄结论卡莱尔的英雄观肯定了英雄人物的历史贡献确立了新的标准丰富了英雄的内涵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卡莱尔的英雄观切中时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回应了时代的要求但是他过分夸大了英雄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应该辩证地认识他的英雄观【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从古代希腊到中世纪的欧洲再到近代西方英雄的含义和人们对英雄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卡莱尔的英雄观继承了古代、中世纪以来的英雄崇拜传统拓宽了“英雄”的范围从他对英雄的分类可以看出其深受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文学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等一系列社会变革的影响体现了近代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唯物史观可以看出他过分夸大了英雄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而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作用我们应该辩证地认识他的英雄观总之学生可根据材料中英雄的含义并结合近代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解读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4.(1)材料一武汉的得票为何遥遥领先?辛亥革命曾得到海外华侨和留学生的大力支持如果请你再增添一个海外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座城市?阐述你的理由14.(2)你认为这两位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答案】(1)武昌起义爆发地(或湖北军政府所在地)备选城市东京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地点(或檀香山兴中会的成立地点)【解析】(1)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辛亥革命的首义就是在武汉所以武汉的得票肯定遥遥领先本题其实是在考查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关系海外城市作为备选项既可以选东京也可以选檀香山此题其实是考查辛亥革命的革命团体、革命政党所成立的具体的地点【答案】(2)不矛盾角度不同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也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前者的观点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后者的观点【解析】(2)首先一定要明确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当然是不矛盾的这是因为评价的角度不同第一个评价是侧重于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而第二个评价是侧重于辛亥革命不足之处然后再具体的回答出辛亥革命常见的积极意义以及辛亥革命的不足之处作为“理由”即可本题意在考查考生们多角度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15.(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前朝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 并分析“变”与“不变”的成因15.(2)根据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相比秦朝的三公制指出唐代三省制在制度方面的创新之处请从权力的运作角度对这一创新加以评价【答案】(1)不变最高统治者仍世袭变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不变成因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变的成因政治形势由分裂到统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法家思想地位的上升分封制的弊端【解析】(1)结合材料可知前代政制特点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为世卿世禄制秦朝政制特点为“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可知其不变是“上犹是继体之主”变是“下虽无世禄之臣” 即不变最高统治者仍世袭变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现实需求等方面展开即可可知不变成因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变的成因政治形势由分裂到统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法家思想地位的上升分封制的弊端【答案】(2)创新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三省互为补充相互牵制评价通过分权利于防止大臣专权以加强君权有利于完善管理体制减少了君主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解析】(2)本题第一小问考查三省六部制与三公九卿制的不同结合图示以及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三省互为补充相互牵制本题第二小问的评价可以从君臣这对矛盾展开即三省六部制通过分权利于防止大臣专权以加强君权有利于完善管理体制减少了君主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16.(1)根据材料一图片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所采取的相关措施16.(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16.(3)指出两国君主对改革的态度说明改革对两国政治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16.(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措施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发展近代工业培养人才【解析】【答案】历史背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解析】【答案】态度都支持不同影响日本由君主专制政体演变为君主立宪制中国君主专制统治陷入危机【解析】【答案】原因维新派缺乏经验保守官僚的抵制顽固派依靠军队发动了政变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解析】17.(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和康有为均赞同变法的背景17.(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与张之洞在变法问题上的主要分歧【答案】(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洋务运动破产西学东渐深入发展传统文化遭到严重冲击【解析】(1)背景根据“1895年”可得出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再结合所学可从洋务运动破产、西学东渐深入发展、传统文化遭到严重冲击等方面概括【答案】(2)分歧因为阶级和政治立场不同对待传统文化和西学的态度也不同使得二者在变法目标以及纪年方式上有明显差异【解析】(2)分歧根据材料的内容可从阶级的摩分析即张之洞代表的是地主阶级而康有为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使二者在目标上和策略上有所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末作业(9月30日)
--------函数与导数专题
一、选择题
1、等于 A .1
B .
C .
D . 2、由直线与曲线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A .
B .1 C
D 3、设,则的解集为
A. B. C. D.
4、曲线在点(0,2)处的切线与直线和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A) (B) (C) (D)1 5、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6、已知是上最小正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且当时,,则函数
的图象在区间[0,6]上与轴的交点的个数为 (A )6 (B )7 (C
)8 (D )9
7、已知函数若有则的取值范围为
A .
B .
C .
D .
8.设直线与函数的图像分别交于点,则当达到最
1(2)0x e
x dx +⎰1e -e 1e +,,033x x y π
π=-==
cos y x =1
2
x x x x f ln 42)(2--=0)('>x f ),0(+∞),2()0,1(+∞- ),2(+∞)0,1(-21x y e -=+0y =y x =131223
2sin 2
x y x =-()f x R 02x ≤<3()f x x x =-()y f x =x 2()1,()43,x f x e g x x x =-=-+-()(),f a g b =b [22+(22-+[1,3](1,3)x t =2
(),()ln f x x g x x ==,M N ||MN
小时的值为( )
A .1
B .
C
D . 二、填空题
1、函数在 处取得极小值.
2、设,若,则 .
3、已知直线1+=x y 与曲线相切,则a 的值为
4、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三、解答题 1、设()21ax
e x
f x
+=,其中为正实数 (Ⅰ)当时,求的极值点; (Ⅱ)若为上的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t 12
232()31f x x x =-+x =20lg 0()30a x x f x x t dt x >⎧⎪=⎨+⎪⎩⎰((1))1f f =a =y ln()x a =+sin 1sin cos 2x y x x =
-+(,0)4
M πa a 43
=()f x ()f x R a
2、已知函数.
(Ⅰ)求的单调区间; (Ⅱ)若对,,都有,求的取值范围。

3、讨论函数() =与g ()=+交点个数
k
x e k x x f 2)()(-=)(x f 0(∈∀x )∞+e
x f 1)(≤
k f x 3
x x
x
4、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Ⅱ)已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证明当
时,.
(Ⅲ)如果,且,证明.
()e x f x x -=()x ∈R ()f x ()y g x =()y f x =1x =1x >()()f x g x >12x x ≠()()12f x f x =122x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