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高考江苏、辽宁、山东方案与上海、浙江方案对比

合集下载

2018-2019年新高考改革经验介绍:浙江上海新高考改革方案细则解读与对比分析-学术小金刚系列

2018-2019年新高考改革经验介绍:浙江上海新高考改革方案细则解读与对比分析-学术小金刚系列

之前 全部 完成 7选 3
技(70)
选科走班


7门 选考科目
物理. 生物.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地理. 技术
每生限选考3门,选考科目在
首次报考该科目时确定,一
旦选好报名确定,就不能再
改动
选科走班
该学科
新高考选考科目的成 绩将采用“按等级赋 分”的评定方法。 如何判断哪些学科是 学生的优势学科呢?
具体分 值按等 级赋分
·考试内容:
学考:必修部分的基本要求 选考:加试题30分(必修的发展要求+限定选修)
2 浙江总体新方案具体介绍
等级与等级赋分
·成绩评定:
学考:以卷面分70分的分布确定比例等级(5级)。
选考:以卷面分100分(70+30)的分布确定等级赋分(21级对应21个赋分分值)
(以合格为前提 )
(2018年)浙江上海新高考方案 实施细则解读
解读目录
2 新高考方案与现行高考方案不同点
2 浙江总体新方案具体介绍
浙江上海新高考方案对比
生涯规划选科走班
2 新高考方案与现行高考方案不同点
现行高考
分文理、选课 不自主 3+3(会考+高考) 每年6月 选科选类
考试科目类别
新高考
不分文理、自主选 课
3+3(学考(必) 、高考(选)
上海的总分少90分
选考:3*100 总分750分
浙江上海新高考方案对比 浙江
语、数1次
上海
语、数1次
考试机会 选考:1次 外语:2次
上海的选考少一次机会
选考:2次 外语:2次
选科走班
学考与选考的次数与时间(按2017届某考生为例)

新高考改革各批次省份介绍

新高考改革各批次省份介绍

新高考改革各批次省份介绍新高考改革各批次省份第一批启动时间:执行时间:浙江、上海(3+3模式)其次批启动时间:执行时间:北京、山东、天津、海南(3+3模式) 第三批启动时间:执行时间:湖南、广东、江苏、重庆、河北、湖北、山西、福建、辽宁(3+1+2模式)第四批启动时间:执行时间:2024年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3+1+2模式)未改革省区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新疆、西藏、四川、云南、青海、宁夏新高考改革和以前的不同1.文理分科不同以前高考将一般高中生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两类,数学试题也是文科理科不同。

如今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同学将根据个人学习爱好、学科优势和高校分专业选科要求选择确定等级考科目,同学的学问结构将变得更加多元。

2.科目与分值不同以前高考的考试科目分为两类:语数外+理综(理化生)、语数外+文综(史地政)。

其中,语数外每科总分均为150分,文综或理综总分均为300分。

新高考实行“3+3”模式,前一个“3”是指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每科总分均为150分,其中外语进行2次考试;后一个“3”是指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高中学业水公平级考试科目,考生可以在政史地理化生6科中,自主选择3科参与等级考试,每科总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还有“3+1+2”模式,所谓3+1+2,其中“3”代表语、数、外三门必考科目,“1”指的是必需从“物理”和“历史”中选一门课,最终这个“2”是指从政治、生物、化学、地理中选2门课。

七省(区)高考改革实施3+1+2模式甘肃:自2024年起,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录用批次,根据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打算,分别划定录用〔分数线〕,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用模式。

黑龙江:自2024年起,考生志愿由“学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用。

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用。

适当增加平行志愿填报院校数量,增加考生志愿选择和录用机会。

【优质文档】2018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实用word文档 (2页)

【优质文档】2018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实用word文档 (2页)

【优质文档】2018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8江苏高考改革方案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表示,江苏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将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报教育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8江苏高考改革方案,欢迎大家阅读!“我们十分关注已经列入到国家的高考改革两个试点省市,一个是上海市,一个是浙江省。

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他们推进的情况,同时在认真地总结和逐步地完善我们江苏现行的考试招生制度。

这个是涉及到所有考生及其家庭,甚至影响全社会的,我们一定会非常积极、十分稳妥地来推进这项工作。

”今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回顾了江苏高考新方案框架,对照以往情况,新方案中的新变化如下:1.根据江苏高考新方案框架,将实施“3+3”模式,即语数外三门必考,然后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六门学科中任选三门进行考试,并计入总分。

"6选3"中的3门以等级确定,换算成分数,计入总分。

2.分值有变化,正在听取各方意见,但分值肯定比现在的高考480总分要高,可能与浙江现在的700分接近。

3.英语口语听力实行一年两考,笔试如何改革还需听取各方意见,并参考先行省份的具体实施办法。

4.学业水平测试可以考两次。

5.江苏高考将继续实行分省命题考试录取,不会使用全国卷。

目前本一,本二,本三划分将根据人数变化,适时调整。

此外,考试时间与原有时间一致。

此外,到2020年,江苏省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教育现代化水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确保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规划》提出了“八大任务”。

2018年江苏高考最新政策

2018年江苏高考最新政策

2018年江苏高考最新政策一、“3+2”调整为“3+3”,选测科目增加根据江苏高考新方案框架,将实施“3+3”模式,即语数外3门必考,选考科目由现行的“6选2”调整为“6选3”,即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6门学科中任选3门进行考试,并计入总分。

新方案将从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中实施,也就是从2021年高考开始实施。

二、各科目分值还在制定中英语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江苏目前高考总分是480分,差距难以拉开201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正式出台201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正式出台。

江苏高考新方案,总分将大幅增加。

从上海、浙江的高考总分来看,一个660分,一个750分,也远远高于目前江苏高考的总分值201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正式出台文章201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正式出台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据介绍,江苏新方案具体总分值没有确定,可能接近浙江的700分。

江苏省新高考英语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笔试怎么考,还要听取各方面意见,以及先行改革省份的试行情况综合制定。

三、学业水平测试可以考两次和现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相比,我省将开齐开足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13门科目均列入必考科目范围,我省考生在高中期间可以享受同一必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

四、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近年来,江苏严格执行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关于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要求,自2015年起,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的考生加分政策;自2016年起,将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调整为“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201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正式出台默认。

五、首批试点的上海浙江高考新方案【#上海高考改革# 3+3模式不分文理外语可考两次】①不分文理②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③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选考5月考试④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70分,最低40分,总分660分⑤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⑥2014级高一开始实施。

新一轮高考改革先行试点6省市方案比较

新一轮高考改革先行试点6省市方案比较

新一轮高考改革先行试点6省市方案比较近年来,我国高考改革一直备受关注和讨论。

为了改进高考制度,推动教育公平,我国启动了新一轮高考改革试点,并在6个省市进行先行试点。

这6个省市分别是北京、天津、山西、浙江、江苏和上海。

这些地区在试点过程中提出了一些独特的高考改革方案。

本文将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改革措施以及其取得的成果。

首先,我们来看北京的高考改革方案。

北京的方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他们提出了“3+1”科目考试形式,即中文、外语和数学三科为必考科目,而第四科目则由学生自由选择,可以是理科、文科或艺术体育科目等。

此外,北京方案还强调了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高考成绩的重要参考。

这些措施旨在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广泛学习,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天津的高考改革方案相对较为保守,主要集中在考试科目的调整上。

天津方案提出了“3+2”科目考试形式,即中文、外语和数学三科为必考科目,而第四、五科目则由学生自由选择。

天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缩小理文科差距,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科目,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山西的高考改革方案侧重于考试制度的改革。

他们提出了“难度权重”评价指标,即不同科目的难度与权重相关联。

这一指标的提出旨在照顾到不同科目的特点,凸显学生的专长和特长。

山西方案还加大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力度,将体育、艺术等科目纳入高考考核范围,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浙江的高考改革方案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们提出了“两段方式”招生录取办法,即普通高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不同考试科目分开录取。

同时,浙江方案强调了高校招生录取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包括奖项、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考量。

这样的改革措施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江苏的高考改革方案着重提高高考的科技含量。

江苏方案采用了在线评卷和人工智能监考等先进技术,以提高评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同时,江苏方案还注重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强调课程与志愿选择的灵活性,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科目,培养特长和兴趣。

新高考改革简介

新高考改革简介

新高考改革简介一、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批次和模式1.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和上海,采用3+3模式。

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

这也是全国首批改革试点区。

前面的3,是语文、数学和外语;后面的3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任选三门(浙江不同)。

前面的3采用原始分,后面的3采用等级赋分。

2.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有北京、山东、海南、天津,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

采用3+3模式。

3.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高考。

采用3+1+2模式,前面的3,是语文、数学和外语;中间的1是物理和历史任选一个方向;后面的2是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任意选两门。

前面的3+1采用原始分,后面的2采用等级赋分。

4.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

5.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

二、2023年全国高考用卷和命题情况1、新高考全国Ⅰ卷使用地区:广东、福建、山东、河北、湖南、江苏、湖北、浙江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教育部命题)自主命题科目: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政治、生物、技术(仅为浙江选考科目)2、新高考全国Ⅱ卷使用地区:重庆、辽宁、海南、云南、山西、黑龙江、吉林、安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教育部命题)自主命题科目: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政治、生物3、全国甲卷使用地区:四川、贵州、广西、西藏考试科目:语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外语(均为教育部命题)4、全国乙卷使用地区:河南、江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考试科目:语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外语(均为教育部命题)5、北京卷使用地区:北京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均为自主命题)6、上海卷使用地区:上海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均为自主命题)等级性考试开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5月;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一次考试安排在1月份进行,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2018年高考改革新政策的解读

2018年高考改革新政策的解读

公布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地区2014年,上海、浙江就率先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目前,河北、广东、甘肃、江西、宁夏、江苏、青海等多个省份已正式向社会公布了本地的招考制度改革方案。

河北、广东、江苏、青海等地明确将2018年作为高考综合改革的启动年份,2021年高考正式实行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将成为参加新高考的首批“吃螃蟹者”。

宁夏、甘肃等地则将高考综合改革的启动时间定在2019年,新高考方案首次开考时间为2022年。

早在去年年底,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王辉曾表示,目前增加使用高考全国卷省份的任务基本完成。

安徽、福建等8省份已申请2016年起使用全国卷,全国卷使用省份将从2014年的15个增加到2016年的26个。

据了解,2014年,使用全国统一命题高考试卷的省份为15个,2015年起增加了江西、辽宁和山东3个省份。

一些专家表示,“全国一张卷”将为后续很多改革奠定基础,如异地高考问题,打破分省录取、打破录取批次、实现一档多投等。

外语可考两次早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提出,外语考试不再在统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考试,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可一年多考,将最好成绩计入统考总分。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教研室主任朱善萍认为,“一年两考的目的是增加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比如有的学生要参加理科竞赛,上半年要考试,可以下半年再考,还有就是万一考的不好,还可以再考一次,就是增加了一次机会。

这样第一次考试压力不会很大,缓解了考试压力。

”目前,上海、河北、江西等地规定现阶段只能参加一次考试;浙江、广东等地规定可以考两次。

“3+3”高考模式还记得你当年的高考考试科目吗?文科考语数外政史地,理科考语数外理化生,背朝代更替表、化学元素周期的晚自习不要太充实哦!不管你是否偏科,高考来了,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今后不一样啦,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3月7日首度解读广东高考改革方案,“广东版”高考改革方案确定,统一高考实行“3 3”的考试模式,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同时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2018江苏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2018江苏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2018江苏高考改革最新方案2018江苏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概述2018年,江苏省决定对高考进行一系列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2018江苏高考改革的最新方案。

一、分数细化为了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江苏省将对高考分数进行细化,并引入等级制度。

具体方案如下:1. 分数细化:将阅读与写作、语文与文学、数学与科技等科目的分数进行细化,以突出各个方面的学科能力。

2. 分级评价:引入等级制度,将考生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等级别,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学科选择为了适应学生专业化学习的需求,江苏省将在高考中引入学科选择的机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学科进行考试。

具体方案如下:1. 学科分类:将高中学科分为文科、理科、艺术科等几个大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学科进行考试。

2. 学科组合:学生可以选择一门或多门学科进行考试,不再受制于传统的文理分科模式。

三、综合素质评价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江苏省将引入综合素质评价的机制,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素质: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2. 体育素质:评价学生的体能水平、团队协作能力等。

3. 心理素质: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情绪管理能力等。

4. 社会实践:评价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实践能力等。

四、选课制度改革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江苏省将对高中选课制度进行改革,具体方案如下:1. 学生选课自主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规划自主选择课程。

2. 多样化选课内容:增加选修课程的种类和数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3. 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在学科之间进行交叉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考试改革为了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和提高考试的公平性,江苏省将进行考试改革,具体方案如下:1. 减少考试科目:减少一些重复性高的考试科目,降低学生的考试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江苏、辽宁、山东方案与上海、浙江方案对比
一、全球主流教育
全球主流教育的学习方式早已成功转向,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教育发达地区,几乎无一例外地进行着“项目式学习、团队合作学习、多学科融合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人工智能辅助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等。

统计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没有哪一个是考高分获得的,都是靠解决尖端问题而获得。

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靠学习方式的转变而获得。

你在那里死记硬背,他在那里动手动脑,最后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用高考改革推动教育改革
国际上主流教育都已成功转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我们不能固守原来的教育模式,老师总结、学生模仿、死记硬背,教育必须改革。

高考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连接点,是指挥棒,高考改革可以推动教育改革。

本轮高考改革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改革,是面对新科技、新时代的国家战略,改革大潮滚滚向前不可逆转。

高考改革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现在的局面是学生、家长、老师都惧怕加入,各省市都不愿主动加入,原因在哪里?从1977年恢复高考,文理分科已深入人心,大家有思维惯性,这是其一;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出现了太多问题,这是其二;选课走班需要增加教师和教室,可是许多省市大班额严重,不具备加入高考改革的条件,这是其三;我们在政策推广、舆论引导方面做的还不够,这是其四。

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现在的国力是足以支持本轮高考改革的!
三、教育部考试中心评价处处长韩宁谈高考改革
11月26日,在南京大学举办的“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2018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上,教育部考试中心评价处处长韩宁现场解密了新高考改革政策推行的背景,并指出当前改革存在的问题。

高考综合改革政策出台的基本过程
韩宁说,新高考政策的产生有三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

第一个时间节点即2010年,国家颁布了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这一纲要出台的背景是:分省命题方兴未艾,自主招生大战如火如荼。

而围绕分省招生指标,各种意见尖锐对立,山东省三个考生状告教育部,说为什么山东省的考分就那么高,北京人和上海人为什么上大学就那么容易?
同时,高考加分也引起激烈争论,原本是为了弥补高考唯分数论的缺陷,但特长加分引起一些学校的质疑,被认为含金量不高。

此外,关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缠斗不休,“这些问题推动了当时新一轮的高考改革”。

韩宁说。

当时的《纲要》提到了三个原则,即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

“这是三个目标。

多目标的任务往往是不容易完成的,有时候它中间是有冲突的,哪个放在第一位,哪个放在第二位,这个问题当时我们很纠结。

”韩宁表示。

随后,在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对于高考的描述成为: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此外,还提到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一年多考。

“这已经和我们今天实行的高考方案很像了。

”韩宁说。

第三个时间点就是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考多年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实施意见。

比如,《意见》中提到五个任务,比如要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招生录取机制等。

浙江、上海作为试点启动高考改革
在上述五个任务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在浙江、上海启动综合改革试点。

意见出台后,沪浙两地很快出台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2017年,该方案落地。

简单概括,两地的高考改革方案,就是“两依据一参考”和考试科目“3+3”。

所谓“3+3”,指的是2017年起,高校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标准,从以往单纯看一次高考成绩,变成依据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同时,两地均不再分文理科。

此外,还要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即“两依据一参考”。

外语考试也由一年一次变为一年两次,可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上海和浙江两地的试点的初心,首要的是要科学选才和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其次是要增加学生的选择权。

打破‘一考定终身’,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

”跟多内容请加入走班教学与生涯规划QQ群310267434 但“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确实在改革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韩宁表示。

高考改革中六大问题
第一,走班教学会不会凸显教育资源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