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2018年4月选考科目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18)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18)
额过小”等信息可知,中国当时处于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此时应该是官僚资本趁机不断扩张而不是萎缩,B项符合题意。A、C、
D三项符合材料,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
解析
关闭
答案
模块七
考点一 考点二
专题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总结
必修主干整合
-11-
3.(2016· 10月浙江选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辛亥革命后的十年间,上海的商业服务业网点遍布全市,密 度和广度在全国首屈一指,商业行业应有尽有,无所不包,成为中外 闻名的“万商之海”。根据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从1912年到1921年, 上海的进出口净值从3.6亿关两增至6亿关两,十年间的平均比重占 同期全国总额的40%以上。据《新青年》调查,上海开办的工厂数 量逐年上升,到1919年,上海有各类工厂2 291家,工人达18.148 5万 人,加上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人11.625万人,上海工人总数已近30 万人,而同期全国工人总数约56万人。 ——据《上海通史》等整理 上海是近代崛起的工商业城市,其经济举足轻重。根据材料,概括 指出上海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模块七
考点一 考点二
专题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总结
必修主干整合
-18-
真题回放 1.(2017· 4月浙江选考)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 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嗟,抑女权, 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 关闭 映了( ) 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依据材料可得出新歌主张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批判重男轻女的思想,并通过媒体传播开来,在一定程 C.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13)优选PPT课件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13)优选PPT课件

模块六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专题总结
必修主干整合
-21-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及维护和平的尝试 1.国际联盟的建立、主要机构及其盟约 (1)建立:1919年盟约通过,1920年正式建立,总部在日内瓦。 (2)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 (3)盟约:确立“维护和平”的原则;实行“集体安全”;对战败国殖民 地实行“委任统治”。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日本种种对德参战的 理由都是借口,实际上是为了瓜分世界,争夺利益,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
现德日矛盾的激化,故A项错误;维护英日同盟利益和保护东亚都是借口,
故C、D两项错误。 B
解析
关闭
答案
模块六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阶段三 工业文明震荡、调整时 期的中国与世界(20世纪上半期)
模块六
工业文明调整时期的世 界(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社 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模块六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专题总结
必修主干整合
-4-
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识普查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欧洲列强之间矛盾加剧,形成两 大军事集团,并疯狂的扩军备战。 (3)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4)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
模块六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高考历史浙江版 6-2018年4月浙江选考真题卷

高考历史浙江版 6-2018年4月浙江选考真题卷

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
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 )
A.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 B.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 D.工、农、兵、学、商各界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浪
③民众组成陪审法庭
④城邦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
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
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下列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9.《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 年)已过尚依
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
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高考加油,高考加油,高考加油
高考资料浙江版
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高考加油,高考加油,高考加油
高考资料浙江版
A.贵族垄断立法权 B.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C.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 D.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18.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大投资
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
A.战国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8学考选考(4月)历史试卷-答案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8学考选考(4月)历史试卷-答案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试题历史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官僚体制开始于秦朝,周实行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B项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材料没有反映出分封对象的素养差异,故B项错误;垂直管理地方形式开始于秦朝郡县制,周实行地方分权,故C项错误;分封对象包括“昆弟甥舅”,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故D 项正确。

【考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2.【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尚贤、尚同”“节用、节葬”,该观点符合墨家思想主张。

A项是儒家孟子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墨子提出了尚贤、尚同、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故B项正确;C项是儒家孔子思想主张,故C项错误;D项属于道家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

【考点】百家争鸣——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3.【答案】B【解析】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A、C、D都不符合史实,故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4.【答案】D【解析】篆书小篆创始于秦代,故A项错误;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故B项错误;楷书形成于汉末,故C项错误;晋代开始盛行,行书它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故D项正确。

【考点】中国的古代艺术——东晋的书法名家5.【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元朝疆域辽阔,为实施有效管理,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而非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故A项错误;B项加强中央集权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行省制度不属于监察制度,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不属于中央官制,与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元朝行省制度6.【答案】C【解析】①成就都出现在元代;②成就都出现在宋朝;③成就都出现在汉朝;④成就都出现在明朝。

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①④,选择C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宋明理学,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的古代艺术,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7.【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王阳明“致良知”主张的目的,故①错误;材料“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良知,故②正确;“无私则无心”属于明朝李贽的思想主张,故③错误;“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通过“致良知”达到道德自我完善,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2018年浙江省高考历史【4月】(含解析版)

2018年浙江省高考历史【4月】(含解析版)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这体现了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3.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䃜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A.战国 B.西汉C.南北朝 D.北宋4.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

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

”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5.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

行省的设立旨在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

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7.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17)优选PPT课件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17)优选PPT课件

考点二
专题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和中华民族复兴
必修主干整合
专题总结
-4-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建立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建立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 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模块七
专题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和中华民族复兴
必修主干整合
专题总结
-22-
六、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 1.三大战役 (1)时间:1948年9月至1949年初。 (2)经过: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3)作用: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2.渡江战役 (1)时间:1949年4月。 (2)经过: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3)作用: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 定了基础。
模块七
“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
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
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
次“胜利”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
关闭
本题考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据材料时间“1937年”及材料
模块七
考点一
考点二
专题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和中华民族复兴
必修主干整合
专题总结
-18-
2.国民革命运动的过程 (1)兴起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此次会议提出 了新三民主义并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 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 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高潮: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 域,连克武昌、九江、南昌,1927年初,直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取 得巨大成功。 (3)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分别制造 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失败。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24)优选PPT课件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24)优选PPT课件

模块九
专题三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和科学技术成就
必修主干整合
专题总结
-7-
考点一
考点二
真题回放
1.(2017·11月浙江选考)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 大会召开,本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有( ) ①实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目标 ③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④提出
必修主干整合
专题总结
-18-
3.(2015·9月浙江选考调研,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 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随着“科教兴国”战 略的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一些科技成就达到了世界先进 水平。
模块九
考点一
考点二
专题三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和科学技术成就
必修主干整合
专题总结
-5-
深化拓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同点 1.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2.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 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 3.都主张实事求是,进行实践总结与理论创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
模块九
专题三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和科学技术成就
必修主干整合
专题总结
-12-
考点一
考点二
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国防 科技
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 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 弹;1970 年,用自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2018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

2018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

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①③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

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针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

【答案】A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

【答案】C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的庄园里,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