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高一地理(新课标·区域地理)课件中国的农业{PPT}
【成才之路】(人教版)地理必修1配套课件:第1章行星地球第3节第2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如图中阴影部分为夜,中心点为北极点,则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
A.AM 为晨线
︵
B.MB 为晨线
︵
C.AMB 为昏线
︵
D.AMB 为晨线
答案 B
解析 此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地球自转方向
︵
为逆时针方向,M点是晨线与昏线的交点,图中 MB 为晨
︵
线,MA 是昏线。
时差
材料一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 置偏东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统称 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 方时相差4分钟。例如,当北京时间中午12时时,北京天安门 广场(116°E)旗杆的影子并未朝正北方向,而是朝向西北。
知识网络构建
学习效果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周期为24小时的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的公转 D.黄赤交角的存在 答案 B 解析 昼夜交替主要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__________
晨昏圈与地心的关系 晨昏圈的圆心是_________
晨昏圈与赤道的关系
相互__________
(4)若地球的自转周期同月球一样长达27天,那么地球上
的气温将如何变化?
答案 (1)此图中我们面对的晨昏线(圈)的这一段是晨线, 与之相对的另一面的那一部分称为昏线。(2)地球自西向东自 转,使地表的晨昏线不断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为 自东向西。(3)垂直 地心 平分 (4)白天或夜晚将会长达13 天以上,白天气温很高,夜晚气温很低,气温的日较差将增 大,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成才之路 ·地理
成才之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第1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

(2)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 生显著的变化是( )
A.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tūrán)下降 C.S波、P波都完全消失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tūrán)下降
第二十五页,共50页。
(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根据从地表到地心(dìxīn)组成物质密度的差异
第二十页,共50页。
(4)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的区别 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合起来(qǐ lái)称为岩石 圈。地壳只是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厚度比岩石圈小。如 下图所示:
第二十一页,共50页。
●典例剖析(pōuxī)
日本探测船“地球”号在东京以南 太平洋一处水深2500米的海洋开始钻探,从海底向下钻入7000 米深处,寻找有助于解释生命起源的微生物及了解地震成 因。据此完成(wán chéng)(1)~(2)题。
第十页,共50页。
(2)B:地_幔__(d_ì_m__àn_ ) ①范围: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即莫霍面与b_古__登__堡__面__ 之间的圈层。 ②岩石圈:地_壳__(_d_ìq_i_à_o和) 上地幔顶部(_软__流__层___以上的部分) 的合称,平均厚度100~110千米。 (3)C:地核 ①范围:地球的核心部分,即_古__登__堡__面__所包围的球体。 ②物质组成:由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__铁__和__镍___。 ③分层CC12外内核核::高一温般、认高为压呈下_固_液呈_态_态____(_y_è_t_à或i) __熔__融__状态
概念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 物组成的包围 地球的复杂系 统
《成才之路》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本章整合提升2

第二章
本章整合提升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2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 市的( ) B.服务等级 D.服务人口 A.服务种类 C.服务范围
【答案】
【解析】
A
由材料可知,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
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在进行空间规划时,对各城市的服务种类 进行了明确界定。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 利地区
第二章
本章整合提升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2
二、常见地租曲线图及其判读方法
考查城市中地租变化的图像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
等,要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读图方法仔细分析, 这往往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所在。常见类型如下所示:
类型 坐 标 图 图形示意 判读方法 横坐标表示距离市中心的远 近,纵坐标表示地租水平; 曲线上的某点表示在某距离 条件下,地租水平的数值
第二章
本章整合提升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2
(2016· 全国卷Ⅰ)自 20 世纪 50 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 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 区中间是一个接近 3000 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 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 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 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 群。近 20 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 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 1~3 题。 导学号 26730162
重点规律整合
第二章
本章整合提升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2
【成才之路】高中地理 第1章 第3节 第1课时 地球运动的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3.地球公转
太阳 的运动。 (1)概念:地球绕________
(2)方向:自西向东,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在北极上空俯视 的地球公转方向。
参考答案
名称: 恒星年 (3)周期 时间长度:365日6时9分10秒
(4)速度
图中位置
时间 1月初 7月初
速度
公转位置
A点
B点
较快
较慢
近日点
远日点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球自转的角速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答案 (1)不是的。地球只有一个自转方向,只是因观察 角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描述而已。 (2) 相等。地球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相对地球为静 止,故其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课堂互动探究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
探究活动 材料一 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星空,众多天体东升西
1.黄赤交角
(1) 概念: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交角,图中表示黄 B 赤交角的是字母________ 。 空间指向 和黄赤交 (2) 规律: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 __________ 大小 可以看做是不变的。 角的________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轨迹
夏至日
9月23日 3月21日 3月21日
地轴空间指向
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附近
运动形式 运 动 周 期
自转
公转
以遥远恒星 为参照点
以太阳为参 照点
1恒星日=23时56分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4秒 1太阳日=24小时 (昼夜更替现象周 期) 除南北极点外,各 地均约为15°/时 (或1°/4分) 因纬度而异,自赤 道(1 670km/h)向两 极(0km/h)递减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 平均约1°/天
【成才之路】高一地理区域地理省级区域课件新人教版

新课标 ·区域地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三单元
第十一讲 省级区域
考纲展示
1.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以及北京的城市 职能。
2.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和经济特征。 3.台湾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以 及物产、工业和城市。 4.新疆的地形、气候特征,独特的绿洲农业和能源开 发,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第(1)题,结合台湾降水时间规律和地形特征可知,台湾径流 季节变化大,水流急,因而利用有限。第(2)题,台湾属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面积大,因而垂直气候差异显著,造 就了台湾森林树种丰富。第(3)题,成因与第(2)题类似,水果 品种多,且由于纬度相对较低,故上市时间早。第(4)题,根 据图示信息进行原因分析即可,台湾面积、资源有限、市场 狭小,西部平原交通便利,人口、城市集中。第(5)题,台湾 具有技术、资金优势,大陆有劳动力、土地、市场优势,二 者可实现优势互补。
1.台湾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位置和 位于我国大陆东南的海洋中,包括
范围 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钓鱼岛等
地形与 地形
多山的海岛
气候 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树种很多,樟树最为著名,樟脑产量
森林资源
居世界首位
丰富的
农业产品 水稻、甘蔗、茶叶、水果等
资源
水力资源
日月潭水电站
矿产资源 金、铜、煤、石油、天然气、硫磺等
材料二 M、N 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闾相望,桑麻翳野”。2010 年 5 月经 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 M 城气候特征。 (2)指出 M 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 变的原因。 (4)分析 N 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成才之路】2014高一地理(新课标·区域地理):综合检测试题(二)世界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二)世界地理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是()A.①阿根廷、②南非、③泰国、④法国B.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德国C.①坦桑尼亚、②阿根廷、③澳大利亚、④英国D.①赞比亚、②智利、③美国、④俄罗斯3.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海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罗的海答案 1.C 2.B 3.D解析①地位于巴西高原,濒临大西洋;②地位于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③地位于印度,濒临阿拉伯海;④地位于德国,濒临波罗的海。
(2013·福建安溪一中)下图所示为“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4~6题。
4.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丙地,取最短航线应()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B.先向西北,后向西南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5.甲、乙两处的气候类型均为()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6.图示区域穿越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A.两大板块B.三大板块C.四大板块D.五大板块答案 4.C 5.B 6.D解析第4题,图中的甲乙两点同在南回归线上,彼此之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
因为甲乙同在南半球,所以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是先向南(高纬)再向北(低纬)行进,在东西方向是一直向东航行,故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是先向东南再向东北,选C。
【成才之路】2014高一地理(新课标·区域地理)课件:3-1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

部口密 人稠, ____ ____
疏东 沿 人 密 每 方 米 到 。南 海 口 度 平 千 达 多在____ ____ 人下 以。
人西 地 ,部 区
第三单元
第一讲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新课标 ·区域地理
三多族大庭 、民的家 1.民 人 数 : 族口量 的 9% ; 数 族 2 少民中 2. 族 策 各 族 民政:民 自 ;华 民 和 公 有 由中 人 共 国 民 常的____ ____ 活。 动 ____ ____ ____ ____ 族口多约全人 人最,占国口 族口多有 人最, 10 50 多人 万。
【答案】
(1)C
(2)B
第三单元
第一讲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新课标 ·区域地理
考剖 点析 2
省行区廓特 级政轮及征
读图回问。 下,答题
第三单元
第一讲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新课标 ·区域地理
() 上 四 省 , 海 有 1 图 个 中 临 的 陆上同邻国接壤的有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第三单元
第一讲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新课标 ·区域地理
典例剖析
第三单元
第一讲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新课标 ·区域地理
考剖 点析 1 省行区征 级政特 我国企劳生率在区异读 国有业动产存地差,图 并合关识回 结相知,答 () ~() 题。 1 2
第三单元
第一讲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新课标 ·区域地理
多米隔相的家 千,海望国有
___ ___
个。
【成才之路】2014高一地理(新课标·区域地理)课件:2-1 世界陆地和海洋

提出者:德国魏格纳 大陆漂 观点:“泛大 2. 移学说 陆”、“泛大洋”
两亿年前开始破裂 两三百万年前,现在 模样
第二单元
第一讲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新课标 ·区域地理
点地岩圈 板 观 : 球 石 由 拼而,部定交处跃 块合成内稳,界活 平板、洲 太 洋 块 美 板、欧块 六大板块 块 亚 板 印洋块非 度板、洲 板块构 3. 块南洲块 板、极板 造学说 太洋岸 环 平 沿 火 山震 地带 两 火 地 带 大山震 — 地中海— 喜马 雅震 拉地带
界亚两的 ,非洲分 界 为 ___ 线 ___
第二单元
第一讲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新课标 ·区域地理
二七洲 、大 1. 大 面 : 大 小 顺 是 七 洲 积由 到 的 序 ________洲、 ________
洲、 ________洲、 南美洲、 ________洲、 ________洲和________ 洲。 2.大洲分界线 (1)亚洲和欧洲:________山,________河,________山 脉; (2)亚洲和非洲:________运河,________海,______海 峡;
马 甲 六 海 乌 尔 拉 山 乌拉
尔河 大 加 山 高索 二 1亚 非 、 . 尔 陀 大 加 高 索 丹 麦
苏士河 伊运
北美 南极 欧 红 曼德
2乌 尔 . 拉 地 海 中
乌拉 直 罗 布
苏伊士
巴马 拿
德克 雷
第二单元
第一讲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新课标 ·区域地理
三东 、
经 度 大
第二单元
第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