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读《弟子规》的感受_1000字

合集下载

读弟子规有感1000字(通用12篇)

读弟子规有感1000字(通用12篇)

读弟子规有感1000字(通用12篇)读弟子规有感1000字篇1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我们在家线上学习了几个月,同时,也度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暑假。

这个暑假,我非常充实,因为我读到了一本非常好的书——《弟子规》,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里面有很多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背后都有深刻的内涵。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知道了孝道在中华民族的地位,也明白了尊老爱幼的重要性,更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不能分心,不能一心二用。

老师推荐给我这本书,是因为它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在孝顺父母方面,例如:入则孝这一章节,“入则孝”的意思是进入家中就要孝顺父母,要尊重老人。

践行孝道,不仅要求我们要在心中感恩父母对我们付出的一切,还要在行动上回报父母,细心照顾父母,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不能认为父母对我们好是天经地义的,我们要自觉在行动上感激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记得前几天,我放学回到家中,正在自己的卧室里玩耍,妈妈叫我帮她去洗菜,喊了我两次我都不太想回应,更不想干家务,但是突然想到《弟子规》这本书中提到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我深刻的反省了自己,认为自己做的很不正确。

母亲叫我时我应该立即回应,母亲需要帮助时我更应该及时伸出援手。

在这之后,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想到《弟子规》里面的教诲,并努力去践行,严格要求自己,我受到了老师和父母的表扬。

除了孝道之外,《弟子规》中还有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这句话是“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它的典故是管宁与朋友读书时朋友三心二意,不认真读书,去外面乱逛,管宁割断了席子与他绝交,对他说:“我不与你这三心二意之人坐一张席子”。

说完,管宁认真读书,不再理朋友了。

这句话一直激励我做任何事都要认真,尤其是在学习时,要端正态度,认真读书,不被外界所干扰。

除此之外,其他故事也很吸引人,也深刻的教育了我们。

在真正阅读《弟子规》之前,我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读物,但是通过几天的阅读我发现《弟子规》不仅仅是本书,更是一盏指明灯,它教给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与父母老师及同学等人的关系,教给我应该学会的规则规范。

《弟子规》读后感读书心得1000字五篇

《弟子规》读后感读书心得1000字五篇

《弟子规》读后感读书心得1000字五篇《弟子规》这本书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关于《弟子规》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

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

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

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

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

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

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

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

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

弟子规感悟心得1000字(通用5篇)

弟子规感悟心得1000字(通用5篇)

弟子规感悟心得1000字(通用5篇)弟子规感悟心得1000字篇1这个月我们主要学习了《弟子规》中的—泛爱众—部分。

通过这个月的学习让我懂的了以下几点:1、人和人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我们不能鄙视任何人,也不能因为某一个人有财有权有势就去巴结他,我们大家应该互敬互爱,相亲相爱。

现在的有些孩子们就特别有这种歪风邪气,天天比自己家里多有钱,比自己穿的名牌衣服等等,其实孩子就是要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的内心是空虚的,是需要家人的理解和陪伴。

2、一个人受人尊敬不是因为他得容貌好看,而是这个人的品德修养和才能,德行高尚的人,名望自然高。

有才有能力的人,人们在和他相处以后会更加欣赏佩服他的处事能力。

我在外面工作时遇到同事特别有能力的我们就会主动称呼他为老师,这就能看出一个人受人尊敬不是他所在的位置和他如何能说大话而是他的内在才能。

3、当你有能力而别人没有这种能力时,你要无私的奉献去为众人服务,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

对于他人的才能,应当学习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

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

不要喜新厌旧,不管是人还是物。

别人正在忙碌的时候,不要去打扰他使其分心,当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说话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

父亲经常告诉我: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也许你的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语言就能成就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

4、别人的短处,不要去揭穿,对于他人的隐私,更不能去和别人说。

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等于自己在行善。

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

相反宣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作了一件坏事。

如果指责批评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

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缺陷。

5、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宁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广结善缘,与人和睦相处。

要让他人做事时,先要反省问问自己:“如果换作是我,我愿意吗?”,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就要立刻停止。

弟子规心得体会1000字

弟子规心得体会1000字

弟子规心得体会1000字弟子规心得体会1000字(精品10篇)弟子规心得体会100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弟子规心得体会100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供你选择借鉴。

弟子规心得体会1000字篇1这个暑假,爸爸帮我在网上下载了《弟子规》和《三字经》给我看。

爸爸说,读了这两本书是很好的儿童启蒙读物,对我学习古代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品质有很好的作用。

我听了爸爸的话,一下子把《弟子规》读完了。

虽然有一些文字的意思我还不明白,但是看了《弟子规》之后让我感受很多,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其中,令我最深刻的就是孝顺和诚信。

孝顺第一,书中说作为子女,首先要对父母孝顺。

父母生我们教育我们真的不容易,有好吃的好完的都省下来给我们。

作为子女,只能用孝顺来报答父母。

诚信第二,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要诚信为本。

一个失去诚信的人,将失去别人的信任,将失去朋友。

所以我们要诚实守信。

弟子规心得体会1000字篇2《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

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

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

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

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

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

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

弟子规读书心得1000字(精选5篇)

弟子规读书心得1000字(精选5篇)

弟子规读书心得1000字(精选5篇)弟子规读书心得1000字篇1《弟子规》那本金色的小书,短小而精悍。

传承着中华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一辈辈人。

那一个笑声与泪水交织的夏天,别了母校,刚摘下红领巾,满带稚气的我考上了华泰。

刚开学,学校就发了一本小小的书——《弟子规》,还要全文背诵。

刚开始,我只是应付着读着。

一天早上,家中停了电,出于无聊,我随手拿起那本小书看了起来。

渐渐才发现它——《弟子规》的内容如此精彩。

我读它、品它,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读了弟子规中的的《入则孝》后,让我感到十分惭愧。

原以为为父母做几件家务事就是“孝”了,现在才发现其实什么是“孝”我一点都不懂。

反而,父母对我百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要的东西想方设法的满足我,还反倒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是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他们对自己过于担心还觉得他们很烦,讨厌他们。

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喊我吃饭,而不听话的我却始终沉迷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不肯离去,妈妈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了,我也没有去。

等到节目结束了,我有感觉肚子饿了,走出房间一看,桌上已没有饭菜了。

我气愤极了大喊:“妈妈,我要吃饭,怎么没有了呢?”妈妈急急忙忙的从房间走出来:“没有了!你要吃饭?我给你去做。

”于是妈妈急匆匆的为我去做饭……。

而我还在埋怨着…。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是他们用他们温暖的大手紧握你的小手;当我们生病时,是他们将我们拥入他们暖和的怀抱;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是他们为我们耐心的讲解。

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对我们无私的付出。

你们发现过吗?他们头上已悄悄爬上岁月的痕迹——因我们而生——那一丝丝银发……感恩父母,他们只需要你以后过得好就好,他们只需要你在他们工作劳累时在他们耳边轻轻说的那一声:我爱你们。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4篇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4篇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4篇篇一:读《弟子规》有感《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同学的训示,为人要孝敬父母,敬重兄长,还要对自已行为约束,诚恳可信,博爱众生并亲近有德行的人,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4篇。

百善孝为先,而"孝'和"弟'这两个字则是弟子规贯穿中心的"一条线'。

"孝弟'里面还包含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就是尊敬之心,对长者的尊敬。

而一个人的道德、学问都是从"孝'跟"敬'当中不断地提升。

其实一个人只要做到"孝'跟"弟',信任他就可成为国家栋梁。

学习《弟子规》,可以关心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常读《弟子规》,并细细思考,我真是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啊!父母把我们带到人间,他们用自己浓浓的亲情教育我们,盼望我们能欢乐生活,健康成长,对父母来说,我们是上天赠给他们的礼物,但在我们心中,父母是无可替代的,爸爸、妈妈良苦专心,谆谆教导的话语,你们也经常随着自己的意愿,想听就听吧,若有一点不如意就顶撞回去,以至离家出走,更厉害的,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今日想来,你们不觉得惭愧吗?羊跪乳,鸦反哺,为人子女理当"孝'字为先。

"孝'就是心怀感谢,用爱作出回报。

我们的父母大都担当着家庭的负担,每日里,有的或在工厂车间、野地农田辛勤劳作,有的或在书山文海之中与科学技术领域艰辛探究,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努力回报社会,同时还对我们呵护有加,似明灯引领我们一步一步前行。

作为儿女,每天惦记着父母,为父母辛苦,这应当是做人的起码良知,是作为后人应尽的最基本的责任。

我们现在年纪还小,有些事情还无力量做到,但根据父母的意愿与盼望,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每天让父母快乐,这无疑是我们今日必需努力去做的。

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同学所尽孝道的最好体现。

弟子规读书心得1000字7篇

弟子规读书心得1000字7篇

弟子规读书心得1000字篇1《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而学文。

《弟子规》只有一千多字,却在现在这样受欢迎,值得这么多人去刻苦学习;《弟子规》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的作者李毓秀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是一个小人物,只是一个小秀才,他主要的活动就是教书,但他终生研究《大学》、《中庸》,他创办了一个学校,叫"敦复斋",当时非常受欢迎,被人们尊称为"李夫子"。

因为他经常和孩子接触,所以写成了一部书,叫《训蒙文》,后来又经过贾有仁的修订,才流传至今。

一部并不古老,作者和修订者又不是鼎鼎大名的书,却引起这么大的影响,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的主题也是中国的道理,中国的规范,主要就是说明:仁、孝、悌、爱。

它三字一句,既押韵,又精湛。

众所周知,一个社会的人民群众,如果行为规范好,这个社会就会非常和谐,而要保持社会的和谐,就要学好行为规范,每个人都要从小教育,而《弟子规》中最有概括力的就是这几句话了: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现在的独生儿女的教育问题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而有一些娇生惯养的孩子在学习了《弟子规》之后,就懂得的感恩父母,这是因为《弟子规》能告诉我们孩子们应该做的事情、懂得事情,告诉我们应该在:言行、习惯等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种习惯就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我们现在就应该背《弟子规》、学习《弟子规》,每天背四到八句并不是什么难事,到周末在把前几天背的复习一遍,这也就是古人说的:温故而知新。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吧!我们应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我们一起:学弟子规,做文明人!弟子规读书心得1000字篇2《弟子规》是一门国学,已经开课一个学期了,学了它后我也有了很多的体会,然而,在众多的体会中最大的就是我变了。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000字(优秀6篇)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000字(优秀6篇)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000字(优秀6篇)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000字篇1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中的第二部分"入则孝"就说了要孝顺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就道出了怎样孝顺父母。

但是,在看>之前,我却不懂得孝顺父母。

有一次,妈妈上了一天班,非常疲惫。

刚回到家中,就睡在了床上。

然后让我给她倒一杯水。

而我却看书入了迷,嘴上敷衍着,可却没什么行动。

直到妈妈愤怒地叫了一声:“你到底倒不倒?!”我才不情愿地去倒了一杯水,嘴里还嘟囔着:“倒就倒吗。

”事后,爸爸和妈妈批评了我,我忽然间感到很惭愧,感到无地自容。

父母为我们可以倾其所有,可我却连一杯水也不肯为他们倒,这件事令我羞愧难当,惭愧至今。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这句话很好理解,自己身体受伤,亲友们就会为自己担忧,就可以算是不孝了。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就是这个意思。

而道德如果受损的话,人们不但会取笑自己,还会笑自己的父母教子无方,父母脸上也无光,从而又是不孝了。

读了两年的《弟子规》,感触良多。

《弟子规》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承载了古人先贤对于人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标准:孝顺、友悌、严谨、诚信、爱心、仁义和好学。

我从身边的电影卡实际出发,写下了这篇。

入则孝,这是弟子规对我们的第一个要求。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

圣贤教导我们,要从内心深爱、感恩我们的父母,因为对我们恩德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怀胎的辛劳,生育、教育的付出。

父母的恩德,我们一生都无法报的了。

对于我们这种长期出门在外的打工仔,虽然不能待在父母身边以尽孝道,但我们可以尽自己的努力,替父母分担一些,多打电话回家和爸爸妈妈聊聊天就是对他们最基本的孝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弟子规》的感受_1000字
它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能让我明白人生
许多道理,它还能教我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体会这本书,共同传承
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吧!总评:读后感关键在感,如果“感”的内容不深入、具体,就很可
能成为书的推介。

在*中,作者用流畅的语言,以“入则孝”、“出则弟”为重点概述了读《弟
子规》的内容,也谈了自己的感想。

但倘若能以书为镜,通过自身生活实际展
示来说明,更能突出自己的感想,让人身有同感。

写读后感,读是基础,其次情是纽带,
而感是核心。

每位同学如果能在读上下功夫、
在情上求共鸣、在感上做*,就一定能写出好
的读后感来。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

这本书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如:讲
孝顺、讲礼貌……就让我说说读完这本书的感
受吧!(以总述的方式,简要介绍所读的书及
其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 首先看的是,【入则
孝】,主要讲要孝顺父母、亲人,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

父母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我们
好的,我们应当听他们的教诲,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伤心、生气。

《弟子规》还提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
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拖拖拉拉或找借口推辞偷懒。

这里让
我想起了自己,以前爸爸妈妈吩咐我的事,总
是不能按时完成,有时还找借口推辞,爸爸妈
妈批评我、责备我时,不仅没有虚心接受错误,还强词夺理,常常是父母生气、伤心。

现在真
后悔,真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声:“对不起,让
您们伤心了。


接着看的是【出则弟】它主要教我们如何
与家中的兄弟姐妹或长辈在一起相处,如何尊
重别人。

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
在中。

”意思是: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处,当哥哥
姐姐的要能爱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要能恭敬
哥哥姐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相处,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