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2.2.2化学反应的限度课时训练鲁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鲁科版必修2高一化学一课一练:2.2.2 化学反应的限度

鲁科版必修2高一化学一课一练:2.2.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的限度题组一可逆反应的特点1.下列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NH3,同时NH3又可分解为N2和H2C.电解水生成H2和O2,氢气和氧气转化为H2OD.SO2溶于水和H2SO3分解考点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题点可逆反应的判断答案C解析可逆反应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

2.可逆反应2SO2+O2放电△2SO3,若用2 mol SO2和1 mol 18O2在一定条件下,经足够长的时间反应。

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A.18O原子完全存在于SO3中B.18O原子存在于O2、SO2、SO3中C.生成2 mol SO3D.SO2、SO3均为1.5 mol答案B解析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可以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反应体系中各物质同时存在,由于三种物质均含有氧元素,故18O原子可能存在于三种物质中,故A项错误,B项正确;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C项错误;根据硫元素质量守恒:n(SO2)+n(SO3)=2 mol,故D项错误。

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 -1、0.3 mol·L-1和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一定限度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A.X为0.2 mol·L-1B.Y为0.1 mol·L-1C.Z为0.4 mol·L-1D.Z为0.1 mol·L-1时,Y为0.4 mol·L-1考点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题点可逆反应的特点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可逆反应中的各成分是不能完全转化的,反应可能正向进行,也可能逆向进行,所以当反应达到一定限度时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0<c(X)<0.2 mol·L-1,0<c(Y)<0.6 mol·L-1,0<c(Z)<0.4 mol·L-1。

2019-2020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跟踪训练:2.2.2化学反应的限度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跟踪训练:2.2.2化学反应的限度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2019—2020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跟踪训练2。

2。

2化学反应的限度1、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SO 2和1mol O2,充分反应后能证明2SO2+O22SO3是可逆反应的事实是()A.O2仍为1moB.SO2仍为2molC。

SO2完全转化为SO3 D.SO2、O2和SO3同时存在2、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 )A。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B。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为零C.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D.反应停止了3、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在500 ℃时,将2mol N2和2mol H2充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NH3不可能达到的浓度是()A.0。

01mol·L-1B.0.02mol·L-1C.0.05mol·L—1D。

0.15mol·L-14、分析各选项中的各组反应,其中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A.2KHCO3K2CO3+H2O+CO2↑K2CO3+H2O+CO2=2KHCO3B.CO2+H2O=H2CO3H2CO3=CO2↑+H2OC.NH3+HCl=NH4Cl NH4Cl NH3↑+HCl↑D.2NaCl2Na+Cl2↑2Na+Cl22NaCl5、在一定条件下,使10mol SO3在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则下图中正确的是(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B.C.D.6、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催化剂2SO2(g)+O2(g)2SO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4mol/L、0.2mol/L、0.4mol/L。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SO2为0.8mol/L,O2为0.4mol/L B。

SO2为0。

5mol/LC。

SO3为0。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2.2《化学反应的限度》典型例题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2.2《化学反应的限度》典型例题

2.2.2化学反应的限度【典例导悟】【典例1】(2009·山东高考)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规范解答】选D。

加入催化剂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A项错误;若是恒容条件,增加不参与反应的气体而使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由于浓度不变,反应速率就不变,B项错误;降低温度使反应速率降低,将增大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C项错误;根据计算平均速率的定义公式可得D项正确。

【解析】选D。

图中随反应进行,物质的量减少的N为反应物,物质的量增多的M为生成物,Δn(N)∶Δn(M)=(8-2) mol∶(5-2) mol=2∶1,所以反应方程式为2N M;t2时刻,n(M)=n(N),但反应未达平衡,此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t3时刻反应达平衡,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t1时刻,n(M)=3 mol,n(N)=6 mol,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条件改变若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则逆反应速率必然也增大。

(2)反应达平衡后的特征。

【自主解答】选A。

升高温度和使用高效催化剂使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反应达平衡后,反应速率保持恒定;CO的消耗表示v(正),CO2的消耗表示v(逆),当两者速率相等时,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互动探究】(1)该反应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对该化学平衡的影响是什么?(2)反应达平衡后,CO和CO2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吗?提示:(1)升高温度,该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都要增大,由于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故正、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不同,v(正)≠v(逆),所以化学平衡一定会移动。

(2)不一定。

CO和CO2的物质的量不存在必然的关系。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习题: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习题2含解析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习题: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习题2含解析

1.下列关于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限度B.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各组分的含量不随时间而变化D.是动态平衡解析:选A。

化学反应限度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来改变。

2.在一定量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2(g) 2SO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SO2为0.4 mol·L-1,O2为0.2 mol·L-1B.SO2为0.25 mol·L-1C.SO2、SO3均为0.15 mol·L-1D.SO3为0.40 mol·L-1解析:选B。

本题考查可逆反应的特征,可采用极端假设法解题。

设容器容积为1 L。

假设SO2全部转化为SO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SO 2(g)+O2(g) 2SO3(g)2 mol 1 mol 2 mol0.2 mol 0.1 mol 0.2 mol生成SO3 0.2 mol,则SO3共(0.2 mol+0.2 mol)=0.4 mol,SO2、O2的物质的量为0;假设SO3全部分解为SO2和O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SO 3(g) 2SO2(g)+O2(g)2 mol 2 mol 1 mol0.2 mol 0.2 mol 0.1 mol生成SO2 0.2 mol,则SO2共(0.2 mol+0.2 mol)=0.4 mol,生成O2 0.1 mol,则O2共(0.1 mol+0.1 mol)=0.2 mol。

而实际上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都不可能被完全消耗。

所以从反应进行达到一定程度时,SO2、O2、SO3的浓度大小有一个范围:SO2的浓度介于0~0.4 mol·L-1之间,不可能为0或0.4 mol·L-1;SO3的浓度介于0~0.4 mol·L-1之间,也不可能为0或0.4 mol·L-1;O2的浓度介于0~0.2 mol·L-1之间,不可能为0或0.2 mol·L-1,因此A、D错误,B正确。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习题:2.2.2 化学反应的限度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习题:2.2.2 化学反应的限度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课后篇巩固探究A组1。

以下对可逆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电解水这两个反应不是可逆反应C.可逆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至少有一种反应物反应完全D。

可逆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解析:可逆反应是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此类反应无法进行完全,都有一定的限度,故C项错误.答案:C2。

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 )A。

A2+3B22AB3 B.2AB2+B22AB3C.2A2B+5B24AB3D.2AB2+B22AB3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用AB2、B2表示,生成物用AB3表示,反应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说明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为可逆反应,结合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可知反应方程式为2AB2+B22AB3.答案:D3.如图所示是可逆反应2HI(g)H2(g)+I2(g)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B.t2~t3,反应不再发生C.t2~t3,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一定等于2∶1∶1D.若向容器中加入2 mol HI,则最终可生成1 mol H2和1 mol I2解析:由图像知:t2时刻起反应达到平衡,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A项正确;但平衡后,反应仍在进行,只不过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浓度不再变化,B项错;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并没有确定的比值关系,C项错;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2 mol HI,则最终生成H2和I2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1 mol,D项错。

答案:A4。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A.①④B.②③C.②③④D.④解析:因为A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②③始终不变,而气体的质量却在变化.当气,所以ρ不变可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高中化学必修二鲁科版试题:2.2.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含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二鲁科版试题:2.2.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含解析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课后篇巩固提升A组1.下列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解析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改变反应的条件,化学平衡可能会被打破,从而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答案D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H2(g)+I2(g)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反应掉n mol I2同时生成2n mol HIB.有1 mol H—H键断裂,同时有1 mol I—I键形成C.容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D.H2、I2、HI的浓度之比为1∶1∶2解析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时,单位时间内反应掉n mol I2同时生成2n mol HI,故A错误;有1 mol H—H键断裂,等效于1 mol I—I键断裂,同时有1 mol I—I键形成,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 正确;从反应开始到平衡,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故C错误;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H2、I2、HI的浓度之比可能为1∶1∶2,也可能不是1∶1∶2,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D错误。

答案B3.如图所示是可逆反应2HI(g)H2(g)+I2(g)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B.t2~t3,反应不再发生C.t2~t3,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一定等于2∶1∶12 mol HI,则最终可生成1 mol H2和1 mol I2解析由图像知:t2时刻起反应达到平衡,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A项正确;但平衡后,反应仍在进行,只不过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浓度不再变化,B项错;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并没有确定的比值关系,C项错;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2 mol HI,则最终生成H2和I2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1 mol,D项错。

答案A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A.①④B.②③C.②③④D.④解析因为A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②③始终不变,而气体的质量却在变化。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同步练习.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同步练习.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K—39 P—31 S—32 Cl—35.5 Fe—56A卷(基础巩固)一、选择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每小题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1•s-1是指1秒钟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越明显2.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B.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C.减小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3.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如果反应是放热的,则不需要加热反应既会发生B.合成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使原来不能发生的反应变成可发生的反应C.对于反应2NO2N2O4,当压强不再变化时,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对于反应2SO2+O22SO3,2体积SO2与足量O2反应,能生成2体积SO36.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c(N2)∶c(H2)∶c(NH3)=1∶3∶2B.N2、H2和NH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C.N2与H2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物质的量的2倍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mol N2,同时增加3mol H27.100mL浓度为2mol•L-1的盐酸与过量锌粒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取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mol•L-1的盐酸B.将锌粒改为锌粉C .加入适量的NaCl 溶液D .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8.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mol •L -1的两种气体X 2和Y 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 Z ,反应t min 后测得c (X 2) =0.4mol •L -1, c (Y 2)=0.8mol •L -1,生成的c (Z)=0.4mol •L -1,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_《课时2_化学反应的限度》基础练习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_《课时2_化学反应的限度》基础练习

课时2 化学反应的限度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可逆反应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可逆反应是指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B.可逆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只能用可逆号,而不能用等号C.可逆反应的正反应和逆反应条件完全相同D.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2.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反应容器中充入含18O的氧气,经过一段时间后,18O原子( )A.仅存在于O2中B.仅存在于S O2中C.仅存在于O2和SO2中D.存在于O2、SO2和SO3中3.[2019四川达州高中秋季期末检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若X2、Y2、Z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0 mol·L-1、0.30 mol·L-1、0.20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Z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是( )A.0.05 mol·L-1B.0.20 mol·L-1C.0.35 mol·L-1D.0.40 mol·L-14.[2020甘肃山丹一中期中考试]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化学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相等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反应时间的长短无关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5.[2019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双选题]下列对于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M、N全部变成了PB.反应没有停止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D.v(M):v(N)=2:16.[2019山东新泰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一定温度下,在一容器内进行某反应,已知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t1min时,逆反应速率一定大于正反应速率C.t2min时,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D.t3min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7.对于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说明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c(SO3)保持不变B.c(S O2)=c(O2)=c(SO3)C.c(S O2):c(O2):c(SO3)=2:1:2D.v(S O2):v(O2):v(SO3)=2:1:28.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g)B(g)+3C(g)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AB.BC.CD.D9.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的限度
1.在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18O2)。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18O存在于( )
A.O2中
B.O2和SO3中
C.SO2和SO3中
D.SO2、SO3和O2中
解析:化学平衡的特征之一是动态平衡,达平衡时一方面18O2与SO2结合生成含18O的SO3,另一方面SO3又分解成SO2和O2,因此18O在O2、SO2以及SO3中都有可能存在。

答案:D
2.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
C.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程度
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解析:条件改变化学反应限度发生变化,D项错误。

答案:D
3.可逆反应达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B.不再进行反应
C.混合物的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
D.各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相等
解析:可逆反应达平衡后,v(正)=v(逆)且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故A、C两项正确;由于不知各反应物的初始浓度的关系,因而各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相等,但反应时各反应物按固定的比例进行。

答案:B
4.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的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减小
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增大正反应速率
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解析: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都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既包括正反应速率也包括逆反应速率,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反应达到平衡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因此C、D选项都是正确的。

答案:A
5.右图是可逆反应X2+3Y22Z2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
B.t1~t2时,X2的物质的量越来越多
C.t2~t3,反应不再发生
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解析:t1时v(正)>v(逆)>0,A项错;由于t1~t2时v(正)>v(逆)>0,反应物X2或Y2物质的量逐渐减少至t2时刻保持不变,B项错;t2~t3达平衡状态,v(正)=v(逆)≠0,C项错。

答案:D
6.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可逆反应2SO2+O22SO3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消耗2 mol SO2的同时生成2 mol SO3
②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③反应混合物中SO3的浓度不再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③
D.①
解析:消耗SO2指的是v(正),生成SO3也是指v(正),两者速率相等不能表明反应达平衡状态;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SO3的浓度不再改变,说明v(正)=v(逆),反应达平衡状态。

答案:C
7.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的2倍
B.c(N2)∶c(H2)∶c(NH3)=1∶3∶2
C.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 mol N2,同时减少2 mol NH3
解析:达平衡状态时,体系中各物质的含量一定,但随着外界条件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不确定,A项、B项错误,C项正确;反应过程中,生成1 mol N2必然减少2 mol NH3,D项错误。

答案:C
8.在200 ℃时,将a mol H2(g)和b mol I2(g)充入到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应:I2(g)+H2(g)2HI(g)。

(1)反应刚开始时,由于c(H2)=,c(I2)=,而c(HI)=,所以化学反应速率
最大,而最小(为零)。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趋势为c(H2),c(I2),而
c(HI),从而化学反应速率v(正),而v(逆)。

(3)当反应进行到v(正)与v(逆)时,此可逆反应就达到了最大限度,若保持外界条件不变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都将。

解析:可逆反应发生时,正反应速率越来越小,逆反应速率越来越大,反应物的浓度越来越小,生成物的浓度越来越大;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反应物的转化率和生成物的产率及体系的总压强都将保持不变。

答案:(1) mol·L-1mol·L-10 v(正) v(逆)
(2)减小减小增大减小增大
(3)相等保持不变
9.某可逆反应在不同反应时刻各物质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生成物是,化学方程式为。

(2)能否计算反应开始至2 min时,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若能,其反应速率为,若不能,则其原因是。

(3)2 min后A、B、C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状态,此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解析:(1)从图像中的曲线变化可知,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且该反应一定时间后可达化学平衡状态,属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B2C。

(2)不能用C计算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因为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

本题缺少体积条件,不能求反应速率。

(3)2 min后A、B、C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答案:(1)A、B C 2A+B2C (2)不能;没有体积,无法计算各物质浓度的变化值(3)平衡相等
10.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1)上述反应(填“是”或“不是”)可逆反应。

(2)如图中表示NO2变化曲线的是。

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NO2)=2v(O2)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解析:(1)该反应未进行到完全,3 s后达到平衡,故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2)由平衡体系
2NO(g)+O2(g)2NO2(g)知,NO2为生成物,n(NO2)=Δn(NO)=0.020 mol-0.007 mol=0.013 mol,c(NO2)==0.006 5 mol·L-1,故表示NO2变化曲线的为b。

v(NO)==0.003 mol·L-1·s-1,则v(O2)=v(NO)=0.001 5 mol·L-1·s-1。

(3)a项中未指明正、逆反应速率,故无法说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由于该反应是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反应,当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b项正确;c项中可以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由于气体总质量不变,因此,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总保持不变,故d项无法说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1)是(2)b 1.5×10-3mol·L-1·s-1(3)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