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讲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0.6NA
()
(6)1 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A个NO 分子 ( )
6.考查物质的量浓度
×
(1)2 L 0.5 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
带电荷数为NA ( )
× ×
(2)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
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
()
(3)常温常压下,将0.1 mol NH3与0.1 mol HCl混合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2 N
(4)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
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
()
×
(5)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 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 )
2.考查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
(1)78 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A ()
√ √ √
(2)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 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 )
(3)1.00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பைடு நூலகம்层电
×
()
(3)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若 生成0.2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
4.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
×
(1)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
的数目为NA ( )

(2)1 L 0.1 mol·L-1氨水含有0.1NA个OH-×
()
子总数为8×6.02×1023 ( )

【走向高考】2017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2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走向高考】2017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2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 c mol NH3,则 n(NH+ 4 )=c mol。根据电荷
3+ 2- 3+ 守恒,可得 n(NH+ ) + 3 n (Al ) = 2 n (SO ) , c + 3 n (Al )=2b, 4 4
所以 n(Al3+)=(2b-c)/3 mol, 则原溶液中的 Al3+浓度是 c(Al3+) 2b-c =n(Al )/V=(2b-c)/3 mol/a L= mol/L。选项 A 正确。 3a
解析: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A.36.5 g
氯化氢为 1 摩尔,但是溶液的体积不是 1 升,所以浓度不是 1 mol/L,错误,不选A;B.氯化氢溶于水后完全电离成氢离子和 氯为1 摩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 22.4 L,正确,选 C; D.质量分
n c= V ⑥________
溶质的单位 溶液的单位 计算公式
g g
m溶质 w%= ×100% m溶液 ⑦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三大类型 类型一 度的计算 V气体 溶质的物质的量n= -1 22.4 L· mol n c= m m气体+m水 V 溶液的体积V= = ρ ρ 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是 L,根据密度计算溶液体积的单 位一般是 mL,要注意单位换算。 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质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

)
2b-c A. 3a 2b-c C. a
2b-c B. 6a 2b-c D. 2a
解析:考查电荷守恒在混合物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2- 的应用。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 发生反应: Ba2++SO4 2- ===BaSO4↓,n(BaCl2)=b mol,则 n(SO4 )=b mol,若加入足

2017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必考部分 第1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2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2017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必考部分 第1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2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容量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65300052( )A.容量瓶上一般标有规格、温度和刻度线B.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C.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D.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放所配制的溶液,应及时分装在试剂瓶中解析: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精确仪器,固体或浓溶液溶解或稀释时会产生热效应,使溶液发生热胀冷缩,导致结果不准确,故不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C不正确。

答案:C2.(2016届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导学号 65300053( )A.常温常压下测得1 mol N2的质量为28 gB.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积为50.28 mLC.用两只250 mL的容量瓶配制0.1 mol·L-1 500 mL的NaOH溶液D.用托盘天平称取2.50 g胆矾,受热充分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0.90 g解析:考查化学实验操作或记录的正误判断。

A.根据m=M×n,所以1 mol N2的质量为28 g·mol-1×1 mol=28 g,A项正确;B.量筒的量程为0.1 mL,体积应该为50.3 mL,B项错误;C.配制500 mL溶液选择500 mL的容量瓶,C项错误;D.托盘天平的量程为0.1,应该是称取2.5 g胆矾,D项错误;答案选A。

答案:A3.(2016届甘肃省天水市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测试)某生配制480 mL 0.1 mol/L的NaOH 溶液,下列操作可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导学号 65300054( ) A.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B.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解析:A.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少,浓度偏小,A错误;B.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少,浓度偏小,B错误;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C正确;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D错误;故选C。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高考调研第1章1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高考调研第1章1
第11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化学
易错警示 (1)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易混点: ①相对原子(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以 g·mol-1 为单位时)不是 同一个物理量,单位不同,只是在数值上相等。 ②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g·mol-1,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单位为 1。 (2)阿伏加德罗常数(NA)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 mol-1,6.02 ×1023 只是它的近似值,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化学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 应用
第1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化学
第1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第2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化学
[考纲要求]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2.能根据物质的量与质量、摩 尔质量、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物质的量浓度、物质质量分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3.能正 确解答阿伏加德罗常数及阿伏加德罗定律与物质的组成、结构及 重要反应综合应用题。
第10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化学
2.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 6.02×1023 完全相同吗?
【提示】 不相同。6.02×1023 是个纯数值没有任何物理意义, 而阿伏加德罗常数(NA)是指 1 mol 任何微粒所含的粒子数,它与 0.012 kg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数值上约为 6.02×1023。
第12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化学
调研一 有关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理解 1.(2018·课标全国Ⅰ、Ⅱ改编)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4 g 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标准状 况下,5.6 L 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________;氢原 子数为 0.4NA 的甲醇分子中含有的 σ 键数为________;0.1 L 0.5 mol/L CH3COOH 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________(“大于”“小

高考一轮复习必修1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PPT课件讲义

高考一轮复习必修1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PPT课件讲义

【解析】
A正确 NO2的摩尔质量是46 g/mol,所以23 g NO2的物质的 量是0.5 mol,含有0.5 mol×2=1 mol氧原子,即含有 NA个氧原子。 B不正确 NH3·H2O属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因此1 L 0.1 mol·L-1的氨水不可能电离出0.1 mol OHC不正确 常温常压下,CCl4是液体,因此不适用于气体的摩 尔体积,即22.4 L CCl4不是1 mol D也不正确Fe2+被氧化 ,产物是Fe3+,因此1 mol 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NA个电子
烃32 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
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72 mL,原
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 )。
A.12.5%
B.25%
C.50%
D.75%
解析 乙烷、乙炔和丙烯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2H6+72O2―点―燃→2CO2+3H2O

C2H2+52O2―点―燃→2CO2+H2O
2. 阿伏加126 德罗常数 12__126g C所含有的碳原子个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即1 mol 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符号:NA___,单位:m_o_l-__1 __,数值约
3. 为摩6尔.0质2×量1023,公式N:A=Nn (N代表微粒个数)。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__,单位: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解析 两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密度相同,由 m=ρV 可知 m(O2)=m(O3),根据 n=Mm可知 n(O2)>n(O3),同温同体积 时,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即pO2=nO2,
pO3 nO3 故 p(O2)>p(O3),故 A、B 错误;气体的分子数与气体的物 质的量成正比,则 N(O2)>N(O3),故 C 错误;因为 O2 和 O3 都由氧原子组成,两者质量相等,则两种气体的氧原子 数目相同,故 D 正确。

复习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名师讲解ppt课件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2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73

复习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名师讲解ppt课件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2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73
问题探究 2:1 mol Na2O 溶于 1 L 水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 吗?
提示:不是。1 mol Na2O 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 2 mol NaOH,溶液中溶质是 NaOH 而不是 Na2O,且反应后溶液体 积不为 1 L,故浓度一定不是 1 mol·L-1。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根据 c=
1000×ρ×w M












1000×1.84×98% 98
mol/L=18.4 mol/L,A 错;该硫酸为浓硫酸,铁遇浓硫酸会发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4.溶液的稀释和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1)如用 V1、V2、c1、c2 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和物 质的量浓度。 表达式:c1V1=c2V2。 (2)混合前后溶质的总量不变,注意体积不能相加。 表达式:c1V1+c2V2=c 混 V 混。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要注意各种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已知某饱和溶液的①溶液质量 m1 g ②溶剂质量 m2 g ③ 溶液体积 V L ④溶质的摩尔质量 M g·mol-1 ⑤溶液的密度 ρ g·cm-3。利用以上部分已知条件就可计算出该溶液的物质的量 浓度。下表各项(A、B、C、D、E)列出所用已知条件,请你在 能求出结果的表里打“√”,并写出相应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 c 的计算公式;不能求出结果的打“×”,不填 c 的计算公式: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4)若 20 g 密度为 ρ g·cm-3 的 Ca(NO3)2 溶液中含有 2 g Ca(NO3)2,则溶液中 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5)V L Fe2(SO4)3 溶液中含有 a g SO42-,取此溶液 0.5V L, 用水稀释至 2V L,则稀释后溶液中 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
易错自我归纳 (1)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计算其物质的量: 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Na、Na2O、Na2O2―水―→ NaOH,SO3―水―→H2SO4,NO2―水―→HNO3。 ② 含 结 晶 水 的 物 质 : CuSO4 · 5H2O ― → CuSO4 , Na2CO3·10H2O―→Na2CO3。 ③特殊物质:如 NH3 溶于水后溶质为 NH3·H2O,但计算浓 度时是以 NH3 分子作为溶质。
答案 (1)2 mol·L-1 (2)1.8 mol (3)100
50ρ (4) 41
mol·L-1
a (5)576V
mol·L-1
解析
1.204× 1024
(1)c(HCl)=n(
HCl) V

6.02× 1023 1L
mol =2 mol·L-1。
(2)n[Al2(SO4)3] = c[Al2(SO4)3]·V= 2 mol·L - 1 × 0.3 L = 0.6
导学导练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分数
定义
以单位体积①________ 用 ③____________ 与 里含有②________来表 ④________之比来表示 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课件: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3讲考点2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课件: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3讲考点2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配制溶液时的三点注意事项 (1)配制溶液时,先在烧杯中将固体溶解或将液体稀释,待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
到容量瓶中。切不可直接将溶质倒入容量瓶中,更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化学反应。
(2)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应靠在刻度线以下。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其是否漏水,必须把容量瓶洗涤干净,但不能用待配 液润洗,不必干燥。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数据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四个数据”
要求或解释 实验室中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而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 g, 所以记录数据时只能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或根据有效数字,用电 药品的质量 子天平) (1)选择容量瓶的规格时应该与所配溶液体积相等或稍大 容量瓶的规格 (2)回答补充仪器的问题时应该注明容量瓶的规格,如回答“500 mL 容量瓶”时,不能只回答“容量瓶” 移液时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确保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否则 洗涤烧杯的次数 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液面离容量瓶颈 定容时,当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 cm时,应该改用胶头滴管 刻度线距离 滴加,否则容易导致液体体积超过刻度线,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2.配制过程示意图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3.配制步骤 500 mL 。 以配制480 mL 1 mol·L-1 NaOH溶液为例,所需容量瓶的规格:________ 1 mol·L-1×0.5L×40 g·mol-1=20.0 g (1) 计算: m(NaOH)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计算过 程与结果)。 小烧杯 或表面皿中)。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NaOH放在________ 玻璃棒 (3)溶解:将称量好的固体放入________ 搅拌 烧杯 中,加适量水溶解,并用________ 搅拌,加速溶解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 。 (4)转移(移液) ①移液前需要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引流 ②移液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 子数为2NA( ) )
(5)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A(
(6)(2016· 潍坊模拟)常温常压下,11.2 L二氧化硫中所含的氧 原子数等于NA( )
(7)(2016· 河北冀州高三质检)标准状况下,80 g SO3中含3NA 个氧原子,体积约为22.4 L( )
4.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思维深化]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标准状况下,6.02×1023 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 22.4 L( (2)0.5 mol H2 所占体积为 11.2 L( ) ) ) )
(3)标准状况下,1 mol H2O 的体积为 22.4 L(
(4)标准状况下, 28 g CO 与 N2 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22.4 L(
(3)(×)
(4)(√)
(5)(×)
2.71 g Na2SO4溶于36 g H2O后,请分析溶液中含有的各种 粒子的物质的量。
提示:含有2 mol H2O、1 mol Na 、0.5 mol SO2 4
+ -
题组1
有关概念的理解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的摩尔质量为40 g B.1 mol O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C.1 mol OH 的质量为17 g/mol D.氦气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 质量
(2)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ρ g· L-1,则混合气 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条件下,所得NH3、CO2、H2O(g)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a%、b%、c%,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m 答案:(1) mol 2d
6d g· mol-1

n=
12.2 g - 122 g· mol 1
=0.1
mol,故氧原子数目=0.1×(2+
1.3)×NA=0.33NA, n(H)=0.1 mol×1.3×2=0.26 mol。 答案:0.33NA 0.26
有关微粒数目比较的思维方法 计算 依据组成 所要比较 已知物理量 ――→ 物质的量 ――→ 计算 的物理量
编号 气体X




HI NH3 H2 NO O2
气体Y Cl2 HCl Cl2 A.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B.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解析:选C。审题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气体X与Y可能反 应,二是压强大小比较需要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三是注意 2NO2 N2O4的转化。同温同体积,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 量之比。设起始状态下,每个烧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a mol。
4.(2016· 厦门重点中学质检)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 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0.5 mol氨气 ③4 ℃时9 mL水 A.①④③② C.②③④① )
②4 g氦气 ④0.2 mol磷酸钠 B.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
解析:选A。①中原子物质的量0.5 mol×4=2 mol;②中原 9g 子1 mol;③中原子 ×3=1.5 mol;④中原子0.2 mol×8= 18 g/mol 1.6 mol,故原子数由大到小为①④③②。
题组3
有关气体摩尔质量的计算
5.(2016· 会宁模拟)在一定条件下,m g NH4HCO3完全分解 生成NH3、CO2、H2O(g),按要求填空。 (1)若所得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d,则混合气体的物质 的量为________。NH4HCO3的摩尔质量为______(用含m、d的代 数式表示)。
4.(2016· 宝鸡模拟)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H2、CH4、O2,已 知三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密度都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气体质量相等 B.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2∶1 C.三种气体压强比为16∶2∶1 D.三种气体体积比为1∶8∶16 )
解析:选C。由m=ρV,因不知道三个容器的容积V是否相 同,故无法判断质量是否相同,A不正确;若质量不同,其物质 的量之比也不等于16∶2∶1,B不正确;因密度相同,单位体积 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相同,此时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故C正 确。D不正确。
(4)氖气的摩尔质量(单位g· mol-1)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 质量( )
(5)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 ( )
(6)1 mol H3PO4与1 mol H2SO4的质量相同,溶于水后电离出 的阴离子数目也相同( )
提示:(1)(×) (6)(×)
(2)(×)
(2)22.4ρ g· mol-1
(3)17a%+44b%+18c%
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的常用方法 1.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M=ρ标×22.4 g· mol 1。

ρ1 M1 2.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D=ρ : =D。 M2 2
m 3.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 n 。
答案:(1)×
(2)×
(3)×
(4)×
(5)×
(6)×
(7)×
抓“两看”,突破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在“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 H2O、溴、SO3、己烷、HF、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2
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2)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 数为6NA( ) )
-1 22.4L · mol 摩尔体积约为
,在此状况下,气体

(3)气体摩尔体积与物质的量、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为n= V 。 Vm
3.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决定气体体积的外界条件: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其体积 的大小取决于气体所处的
温度和压强

可总结为:“三同”定“一同”,即同温、同压、同体积的 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2)×
(3)×
(4)√
(5)×
(6)√
(7)√
2.由阿伏加德罗常数(NA)和一个水分子的质量(m水)、一个 水分子的体积(V水)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 ①1摩尔水的质量 的体积
提示:③
②1摩尔水蒸气的质量
③1摩尔水蒸气
题组1
气体体积的有关计算
1.在标准状况下,若V 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n,则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Vn A. 22.4 ) 22.4n B. V
Vn 5.6n C. D. V 5.6 V 解析:选D。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依题意可得 · N 22.4 A
n 5.6n = ,故NA= V ,D正确。 4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标准状况下,某O2和N2的混合 气体m g含有b个分子,则n 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 积(L)应是( 22.4nb A. mNA 22.4nNA C. mb ) 22.4mb B. nNA nbNA D. 22.4m
-1
答案:C
题组2
有关物质质量与微粒数目的计算
12
3.(2016· 南京三校联考)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 量是b 确的是(
C原子的质
g,若N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 )
12a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 m ②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aNA 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 ④a 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 A.①③ C.①② B.②④ D.②③
。由此可
知:以g· mol-1为单位时,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该 粒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 或
相对分子质量

[思维深化]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 )
(2)1 mol NaCl和1 mol HCl含有相同的粒子数目( (3)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
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六个”陷阱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 )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①中Cl2+2HI===2HCl+I2,常温下,碘呈固态,充分反应后,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5a mol;②中NH3+HCl===NH4Cl,反应后 无气体;③中不反应(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才反应);④中发生反应 2NO+O2===2NO2,2NO2 N2O4,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介 于a mol与1.5a mol之间,故C正确。
5.最近材料科学家研究发现了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 K下 呈现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 1.3H2O。若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试计算12.2 g该晶体中含氧原子数 __________,氢原子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mol。
解析:晶体的摩尔质量为122 g· mol 1,
解析:选A。m g含有b个分子,则n 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 nb nb 数是 m ,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则混合气体的体积是 mNA 22.4nb ,故A正确。 mNA
题组 2
有关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的应用
3.常温常压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满 X 和 Y 两 种气体,打开开关 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相通,最后容器内的压 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