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专用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考试 中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 考试专用材料啊 特好的啊

教师资格证考试 中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  考试专用材料啊  特好的啊

教育知识与能力1.197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思想。

A.最优化教学B.范例教学C.发展教育D.终身教育2.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3.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4.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A.增强B.变化C.成熟D.死亡5.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之间的矛盾。

A.教育者与教育手段B.教育内容与社会需要C.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D.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实水平6.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文化传统B.受教育者的需求C.生产力水平D.教育的规模7.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8.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惟一选择B.内容C.途径D.基础9.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

”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直观性D.巩固性10.以“产婆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学是古代先哲()。

A.孔子B.孟子C.苏格拉底D.亚里斯多德11.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A.决定作用B.领导作用C.纽带和桥梁作用D.核心作用12.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道德认识B.活动和交往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13.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

【教师老师试题及答案】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老师试题及答案】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老师试题及答案】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师老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 C )A、能力B、学识C、态度D、方法2、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A )A、受教育权B、生命健康权C、性的不可侵犯权D、人身自由权3、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 A )A、隐私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人身自由权4、关于“师爱”,下列正确说法是(C )A、出于私情之爱B、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关爱C、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D、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5、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6、在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下列哪种类型普遍受学生欢迎( B )A、对立型B、民主型C、放任型D、权威型7、下列哪种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 A )A、课程即知识B、课程即复杂会话C、课程即活动D、课程即经验8、关于“教材”,表达适当的选项是(D )A、学校教学的惟一依据B、教师教学用书C、学生学习的客体和目的D、落实课程标准的媒介9、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建立哪种新的学习方式(C )A、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B、探究学习、实践研究和反复巩固学习C、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10、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 B )A、统一性B、适应性C、规范性D、选拔性11、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D )A、传授知识的过程B、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双基的过程C、交往互动过程D、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12、与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不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是(A )A、教学过程的预定性B、教学设计预留空间C、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D、善于利用“突发事件”13、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做出明确说明的是(C )A、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1986年美国《卡内基》C、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D、1995年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14、“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南京教师招聘考试参考用书 小学数学一本通教材

南京教师招聘考试参考用书 小学数学一本通教材
绎精选历年真题袁标准预测训练绎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袁我们提供了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袁以通过大量的练习袁帮助 考生巩固所学知识袁体会考场氛围袁从而走向成功遥
野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冶是中公教育的创业理念袁能够在考生通往成功的路上贡献我 们的力量袁是我们的不懈追求遥 殷切期待广大读者对本系列图书提出宝贵意见袁让丛书更 好地帮助广大考生遥 感谢您对中公教育一如既往的支持袁祝您梦想成真浴
严格依据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要求编写
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小学数学一本通
中公教育江苏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编著
北京窑广州窑上海窑西安
图书在版编目渊悦陨孕冤数据
小学数学一本通 / 中公教育江苏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编著. 要北京院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 司袁2014.3
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ISBN 978-7-5100-7644-2
小学数学考试的知识点较多袁内容较为琐碎袁考生较难全面把握袁而伴随着新课改的 推进袁教师招聘考试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遥 因此袁考生在复习时袁要牢牢掌 握理论知识袁并能结合教学实际尧新课程改革进行思考袁学会举一反三袁从而达到融会贯 通袁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遥
本着对广大考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袁中公名师及相关专家结合近几年教师招聘考试的 要求袁精心编写出了这一着重体现针对性与适用性的教材遥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院
第一节 我国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渊64冤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
渊64冤
一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渊64冤
二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渊65冤
第二章 新课程带来的变革
渊67冤
考点深度解析
渊67冤
第一节 教育观念的变革
渊67冤

教师资格证教资初中体育中公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体育与

教师资格证教资初中体育中公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体育与
教师资格证教资初中体育中公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体
育与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初中
学生
家教
教学
教师
运动
健康
资格
公国
体育 进行
考试
体育
课程
教材
介绍
包括
资格
全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教师资格证教资初中体育中公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体育与》是一本专门针对初中体育教 育和教师资格考试的教材。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初中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 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书对初中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读者对初中体育课程有一个全面 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书着重介绍了初中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包括讲解、示范、 练习、纠正错误等方面的技巧,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本书对初中体育课程中的各项运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等各 项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和规则,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本书还对 初中体育课程中的一些新兴运动和休闲运动进行了介绍,如瑜伽、普拉提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 的需求。
通过这本书,我认识到了体育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更是培养他 们的团队协作精神、锻炼意志、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初中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从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到课堂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这不仅让我对体育 教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例如,书中 提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的教学方式,我开始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让他们在体育课堂中真正得到身心的锻炼。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招教真题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招教真题

一、判断题(o题,每题分,共8分。

)你认为对的的涂"A"'错误的涂"B"1.教育的特殊矛盾体现为社会规定与受教育者个体之间的矛盾。

()2.班级组员在服从班集体对的决策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充足发挥其主体作用的一种管理方式是班级平行管理。

()3人们在认知活动中,评价认识事物的时候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称为道德感。

()4.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叫做首因效应。

()5.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这属千注意的维持功能。

()6.要培养学习者观测的精确性,最关键的是教育者要引导学习者明确观测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学习者的观测爱好。

()7.在新课程改革中,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增进者。

()8.在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中,认知过程中的多种价值冲突和矛盾的处理是在内化阶段完毕的。

()9.中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初中开始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到高中阶段形成抽象逻辑思维。

()10.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提议,通过学校党组织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二、不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种选项是对的的,所有选对得满分,少选且每选对一种对的答案得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1.主张教育的主线目的在千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知识和规范的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文化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12.古代有个叫方仲永的,少年时聪颖伶俐,5岁时就能作诗。

他成名后,其父常常带他游走千当地的名门大户之家,以盈利取财,不让他继续学习,到20岁左右时“浪然众人矣”。

方仲永的悲剧启发我们:()。

A.遗传是成功的决定性要素B.接受教育是成功的重要原因C.环境对成功有重要影响D.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与否能成功某小学四年级一班在一次期末考试后把学生成绩张贴到教室背面的小黑板上,班主任把最终一名成绩的学生叫到了办公室,进行了严厉的训斥:“你这次考这样少,拖了班里的后腿,影响咱们班的进步,真是没有救了,从目前开始每节上课站在教室背面听讲。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小学一本通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小学一本通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编著北京·广州·上海·西安严格依据最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编写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小学一本通(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小学一本通编著: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责任编辑:夏丹马玉珍装帧设计:中公教育设计中心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人:张跃明发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地址:北京朝内大街137号邮编:100010电话:64077922)销售:各地新华书店印刷:北京今朝印刷有限公司开本:850mm ×1168mm 1/16印张:31字数:595千版次:2014年1月第1版2014年1月第1次印刷ISBN 978-7-5100-7506-3定价:78.00元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小学一本通/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编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1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ISBN 978-7-5100-7506-3Ⅰ.①小…Ⅱ.①中…Ⅲ.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Ⅳ.①G625.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14)第002127号2011年10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

该标准发布后,教师资格考试打破了以往各地分别组织考试的形式,全国统一组织考试成为定式。

为帮助广大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考试成绩,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组织相关专家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命题趋势,精心编写了这套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本套教材共80本图书,包括广受考生欢迎的25本公共科目辅导用书,及55本专业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辅导用书。

本套教材涵盖了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所规定的所有科目,包括幼儿园系列10本,小学系列10本,中学系列60本。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实现了以下几个目标:1.依据大纲紧扣真题2013最新版的教师资格考试丛书因严格依据新大纲编写,深受广大考生的欢迎,销量一直领先。

(高级中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第一章教学设计概述第一节教学设计内涵与指导思想一、教学设计的内涵现代教学设计来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北美和欧洲等地。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入教学设计理论并加以研究。

现代教学设计,也称系统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正的过程。

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

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原理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是指语文教师运用系统方法,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具体教学对象,对语文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所做出的行之有效的策划。

其目的是优化语文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语文教学设想。

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应用系统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分析语文教学的问题和需要,制订语文教学的规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集中体现了当代哲学、教育学的基本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演绎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师生交往的互动性和互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教学资源。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努力改进课程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综合。

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初中化学教师职称考试专用,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整理

初中化学教师职称考试专用,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整理

初中化学教师职称考试专用,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整理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特点是既研究物质又创造物质。

行为动词可以分为认知性和技能性两个层次。

认知性的研究目标从低到高包括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懂得、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和简单计算。

技能性的研究目标从低到高包括模仿操作和初步研究、独立操作和初步学会。

体验性的研究目标从低到高包括经历、体验、感受、认同、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内化、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和增强。

基础的学生实验包括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燃烧的条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酸、碱的化学性质等。

基本的实验技能包括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能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初步研究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初步研究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化学课程的性质体现在其基础性、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方面。

在教学中,应以愉快的心情去研究化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研究机会,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情景,提供多样化研究评价方式。

二级主题(单元)科学探究有助于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研究基本的实验技能。

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周围的化学物质:我们身边的空气、水和常见的溶液、金属和金属矿物、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都是我们接触到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源于微粒的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网上搜索到的,可能是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配套练习,给大家参考一、是非判定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练习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1、运动生理学是(C)个分支。

A、生物学B、生理学C、人体生理学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C).A、反应B、适应C、反应和适应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C)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B、动物实验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D)A、兴奋B、收缩C、分泌D、物质代谢改变E、电变化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B)而(D),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而(C)。

A、缓慢B、迅速C、广泛D、精确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B,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A)。

A、加强B、减弱C、不变D、加强或减弱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C)A、兴奋B、抑制C、兴奋和抑制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C)来完成。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三、概念题1、运动生理学2、新陈代谢3、刺激44、应激性5、兴奋6、兴奋性7、适应性8、神经调节9、体液调节*10、正反馈*11、负反馈四、简答题: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五、问答题: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答案:一、是非判定题参考答案:1、(—)2、(—)3、()4、(—)5、(—)二、选择题参考答案:1、(C)2、(C)3、(C)4、(D)5、(B、D、A、C)6、(B、A)7、(C)8、(C)四、简答题答案:1、答: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主要指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和适应性。

五、问答题答案(答题要点)1、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

通过学习,在正确熟悉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可把握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体育教学练习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运动项目,不同练习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从而能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练习,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5一、是非判定题(正确记为“”,错记为“—”)1、肌肉纤维是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

()2、肌原纤维最基本的结构是肌小节。

()3、在肌小节中肌肉收缩时明带和暗带在变化。

()4、温度对肌肉的伸展性和粘滞性没有影响。

()5、肌肉不是一个弹性体而是粘弹性体。

()6、引起肌肉兴奋的条件是强度。

()7、阈值越高肌肉的兴奋性越高。

()8、利用时越长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9、时值是评定组织收缩的一个重要指标。

()10、膜电位是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11、静息电位水平为70mv—90mv。

()12、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表示组织兴奋达最高水平。

()13、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表示组织的兴奋达最低水平。

()14、动作电位产生的一瞬间形成膜外为正膜内为负。

()15、兴奋在神经上传导随神经延长而衰减。

()16、兴奋在神经肌肉上的传导实际就是局部电流的传导。

()17、运动终板是运动神经未稍的接点。

()18、运动终板神经未稍释放乙酰胆碱。

()19、终板电位不等于动作电位。

()20、兴奋是电变化过程而收缩则是机械变化。

()21、兴奋一收缩耦联中Na 起了重要作用。

()22、横桥与肌凝蛋白结合导致了收缩开始。

()23、最大收缩与刺激强度呈现正比。

()24、一次电刺激可产生一次强直收缩。

()25、等长收缩不表现为作功。

()26、等张收缩时肌肉张力不变。

()27、初长度增加肌肉兴奋性增加。

()628、红肌属慢肌具有耐力较强的特点。

()29、毛细血管丰富而收缩速度快是快肌的特点。

()二、选择题:1、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是()。

A、肌腹B、最小肌肉群C、肌纤维D、肌腱2、阈刺激值要求较低意味着该组织的兴奋性越()A、越低B、越高C、不变D、改变3、时间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兴奋的()作用时间。

A、最长B、最短C、延迟4、强度时间曲线是反映组织()的曲线。

A、兴奋性B、收缩性C、延迟性5、固定刺激时间,改变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强度叫()。

A、时间强度B、阈强度C、阈上强度6、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而形成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差。

A、K 外流B、K 内流C、Na 外流D、Na 内流7、膜电位差的特征是()A、内正外负B、外正内负C、电位为零8、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的流动而引起暂时性的电位逆转形成去极化。

A、NaB、KC、Ca9、动作电位而形成的逆转电位特征为()A、内正外负B、内负外正C、电位不变10、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过程是由于()而使电位恢复到原来水平。

A、K 外流B、K 内流C、Na 外流11、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水平前微小而缓慢变动为()。

A、后电位B、零电位C、局部电位12、动作电位恢复后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恢复依靠于()。

A、钠钾泵B、浓度差C、化学结合13、运动终板神经末稍释放的神经递质为()。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14、运动终板神经末稍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肌膜受体结合后首先产生()。

7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终板电位15、肌肉由兴奋过程转为收缩过程称为()。

A、兴奋过程B、收缩过程C、兴奋—收缩耦连过程16、兴奋—收缩耦连过程的连接因子是()。

A、CaB、NaC、K17、构成骨骼肌肌原纤维的主要蛋白是()A、肌凝蛋白B、肌纤蛋白C、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18、肌原纤维中直接与收缩有关的蛋白质是()A、肌凝蛋白B、肌纤蛋白C、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19、肌原纤维中粗丝是由()组成。

A、肌纤蛋白B、肌凝蛋白C、原宁蛋白20、肌肉收缩时是()相结合。

A、肌凝蛋白与肌纤蛋白B、原宁蛋白与肌凝蛋白C、肌纤蛋白与Ca21、肌肉收缩过程中是()在移动。

A、肌凝蛋白B、肌纤蛋白C、原宁蛋白22、肌肉收缩时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ADPB、AMPC、A TP23、给予高频率的连续刺激肌肉可产生()。

A、多个单收缩B、一个单收缩C、强直收缩24、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与刺激强度呈现()。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毫无关系25、假如刺激强度不变,肌肉收缩时所需要刺激时间越长,该肌肉的兴奋性越()A、高B、低C、不变D、缩短26、当达到最大收缩时给予较强刺激肌肉收缩()。

A、可继续增大B、可减弱C、不改变27、肌肉强直收缩后,假如继续增加刺激频率肌肉的收缩能力则()。

A、降低B、提高C、不变28、肌肉收缩时张力改变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为()。

A、等长收缩B、等张收缩C、单收缩29、肌肉收缩时长度改变而张力不变的收缩形式为()。

A、等长收缩B、等张收缩C、强直性收缩30、肌肉收缩前适度拉长可增加()A、初长度B、兴奋性C、伸展性31、肌肉的初长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与肌肉收缩力呈()。

A、反比B、正比C、不变32、超过肌肉最适初长度后,肌肉的收缩能力将()。

A、继续提高B、不变C、下降33、人体骨骼肌纤维大概可分为()A、红肌和白肌B、白肌和快肌C、红肌和慢肌34、快肌的生理特点是()A、收缩快易疲惫B、收缩慢不易疲惫C、收缩快不易疲惫35、收缩速度慢但持续收缩时间较长的肌肉类型是()A、红肌纤维B、白肌纤维C、快白肌纤维36、肌肉的兴奋与收缩是一种具有()生理特性的过程。

A、互换B、相同C、不相同37、肌肉是一种不完全的弹性体这是由于()所致。

A、伸展性B、收缩性C、粘滞性38、刺激时间延长则所需刺激强度下降在一定条件下()。

A、不能成为正比关系B、波动关系C、能够成为正比关系39、时值与时间阈值是()的概念。

A、可相提并论B、可互换的C、不可相提并论40、静息电信位是在()记录到的一种电位差。

A、膜外B、膜中间C、膜内41、超射电位发生于动作电位的()过程。

A、去极化B、复极化C、复极化后42、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外电位平衡后,电位的变化仍未停止是因为()。

A、浓度差动力B、电位差动力C、浓度差和电位差动力43、动作电位复极化后离子的恢复是()。

A、平息过程B、波动过程C、耗能过程44、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一个一个()的传播。

9A、静息电位B、超射电位C、动作电位45、神经冲动的传导()电流传导的衰减性。

A、具有B、不具有C、产生46、有髓鞘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要()无髓鞘纤维。

A、等于B、慢于C、快于47、终板电位是一种()电位。

A、可扩布性B、后电位C、局部48、终板膜产生动作电位的量与()成正比。

A、神经冲动B、静息电位大小C、神经递质释放量49、终板乙酰胆碱的作用()。

A、持续较长时间B、直到下一次冲动到来C、很快被清除掉50、肌纤维中三联管系统是()。

A、肌细胞的独立结构B、肌原纤维的延续部分C、肌细胞膜延续部分51、终池Ca 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与()相结合。

A、肌凝蛋白B、肌纤蛋白C、原宁蛋白52、兴奋——收缩耦联中Ca 的释放其动力来源于()。

A、神经递质B、浓度差C、动作电位53、肌小节收缩时,各光带中()变化最为明显。

A、暗带B、H 带C、明带54、横桥结合肌纤蛋白完成一次收缩需()。

A、一次完成B、摆动、结合数次C、多次摆动结合55、在实际肌肉收缩过程中完全的等张收缩()。

A、可变化B、存在C、不存在56、在一定范围内肌肉前负荷越大,肌肉的力量()。

A、减小B、增加C、缓慢57、快白肌和快红肌的共同特征是()。

A、收缩速度快,Hb 含量丰富B、运动神经元大,酵解酶活性高C、线粒体酶活性高,放电频率高三、概念题:1、阈刺激102、基强度3、时值4、膜电位5、动作电位6、等长收缩7、等张收缩8、利用时9、肌肉的粘滞性10、时值11、终板电位12、前负荷13、后负荷四、简答题:1、肌肉的物理特性有哪些?2、肌肉的生理特性有哪些?3、引起神经——肌肉兴奋的条件是什么?4、强度时间曲线有什么意义?5、膜电位与动作电位有什么区别?6、简述神经冲动在神经干上的传导。

7、什么是兴奋——收缩耦联?8、不完全强直收缩与完全强直收缩有何区别?9、单收缩包括哪几个过程?10、前负荷对肌肉收缩有何意义?11、后负荷对肌肉收缩有什么影响?12、肌电图测定有何意义?五、问答题:1、试述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2、试述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3、说明兴奋在神经的传导过程。

4、谈谈神经的兴奋是如何可传递给肌肉的。

115、试述肌肉收缩时的滑动原理。

6、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分类的?这种分类对体育运动实践有何意义。

答案:一、是非判定题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二、选择题参考答案:1、(C)2、(B)3、(B)4、(A)5、(B)6、(A)7、(B)8、(A)9、(A)10、(A)11、(A)12、(A)13、(B)14、(C)15、(C)16、(A)17、(C)18、(C)19、(B)20、(A)21、(B)22、(C)23、(C)24、(A)25、(B)26、(B)27、(C)28、(A)29、(B)30、(A)31、(B)32、(C)33、(A)34、(A)35、(A)36、(C)37、(C)48、(C)39、(C)40、(C)41、(A)42、(C)43、(C)44、(C)45、(B)46、(C)47、(C)48、(C)49、(C)50、(C)51、(C)52、(C)53、(C)54、(C)55、(C)56、(A)57、(B)四、简答题答案:1、肌肉具有伸性,弹性和粘滞性三个物理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