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科研课题计划执行情况表

合集下载

桂枝茯苓丸加地龙治疗脑内微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桂枝茯苓丸加地龙治疗脑内微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桂枝茯苓丸加地龙治疗脑内微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危险因素分析闫振国1,曹贺2,陈婡3,王长德3,胡春梅1,王锋1,游毅3,刘笑迎3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地龙颗粒治疗脑内微小病变病人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脑内微小病变的危险因素㊂方法:纳入2019年9月 2021年9月诊断为脑内微小病变的病人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㊂试验组予以桂枝茯苓丸加地龙颗粒,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两组均治疗6个月㊂在治疗前后记录脑内微小病变个数㊁糖化血红蛋白㊁总胆固醇㊁三酰甘油等生化指标,收集基础信息及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病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㊂结果: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㊁三酰甘油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试验组下降,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脑内微小病变数量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㊁吸烟㊁高血压㊁糖尿病㊁高脂血症是脑内微小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㊂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地龙颗粒通过降低脑内微小病变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减少脑内微小病变的发生;男性㊁吸烟㊁高血压㊁高脂血症㊁糖尿病是脑内微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㊂关键词脑内微小病变;桂枝茯苓丸;地龙;危险因素;消癥通络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3.18.031Clinical Efficacy of Guizhi Poria Pills and Cadelorol on Intracerebral MicrolesionsYAN Zhenguo,CAO He,CHEN Lai,WANG Changde,HU Chunmei,WANG Feng,YOU Yi,LIU Xiaoying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hanghai2019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Xiaoying,E-mail:***********************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uizhi Poria Pills and Cadelorol on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microlesions and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intracerebral microlesions.Methods:A total of106patients diagnosed with intracerebral microlesions were includ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53cases in each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Guizhi Poria Pills and Cadelorol,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6 months.The number of intracerebral microlesions,glycated hemoglobin,total cholesterol,triacylglycerol and other biochemical indicators were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basic information and history related to vascular risk factors were collected,and variables were analyz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triacylglycerol,and glycated hemoglobin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The total cholesterol level of both groups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aignificant(P<0.05). The level of glycated hemoglobi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ecreased,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riglyceride level between two groups(P<0.05).After treatment,the intracerebral microlesions in both groups was reduced,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88.46%,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67.3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 smoking,history of hypertension,diabetes,and hyperlipidemia were risk factors for intracerebral microlesions(P<0.05).Conclusion: Guizhi Poria Pills and Cadelorol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intracerebral microlesions by reducing th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total cholesterol in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microlesions.Male,smoking,hypertension,hyperlipidemia,and diabetes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intracerebral microlesions.Keywords eliminate mass to dredge collaterals;Guizhi Poria Pills;Cadelorol;risk factors;intracerebral microlesions脑内微小病变的概念源于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基金项目2020年度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科研课题(No.HKQ-ZYY-2020-11);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引导类课题(No. 16401931600);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基金(No.23KFKP09)作者单位 1.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1900);2.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082)通讯作者刘笑迎,E-mail:***********************引用信息闫振国,曹贺,陈婡,等.桂枝茯苓丸加地龙治疗脑内微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21(18):3444-3448.(virchow-robin space,VRS),主要为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2加权(T2WI)图像上直径小于3mm边缘整齐㊁境界清楚㊁不伴有周围信号改变的病灶,常见于基底节区㊁半卵圆中心和中脑[1],其数量与年龄㊁血管危险因素和其他的小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㊂有文献表明,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能够增加缺血性脑卒中(腔隙性脑梗死㊁脑小血管病变等)㊁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3]㊂曲红等[4]通过129个月的随访发现:脑内微小病变主要分布在基底节上部(95.1%),与多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上可以作为脑梗死的预测因子㊂因此,预防脑内微小病变的发生也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之一㊂本研究基于 消癥通络 理论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地龙治疗脑内微小病变病人,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入选2019年9月 2021年9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诊断为脑内微小病变病人,依据公式计算样本量:N1=N2=(P1(1-P1)+P2(1-P2)) Z1-α+Z1-βP1-P2-δ{}2其中1-β=Φ(Z-Z1-α/2)+Φ(-Z-Z1-α/2),依据既往临床研究中对照组阿司匹林对脑内微小病变的有效率为94%,采用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的优效性检验,确定α=0.025,β=0.1,效能1-β=0.9,界值Δδ=-0.15㊂代入公式计算出N1=N2=53例㊂其中有4例因联系信息不正确㊁死亡和其他疾病而退出临床试验,最终入组101例,试验组52例,对照组49例㊂本研究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伦理号:2020-060-1),所有入组病人或委托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内容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㊂1.2纳入与排除标准1.2.1纳入标准1)年龄18~80岁,尚未发生脑血管意外事件,磁共振检查发现微小病灶;2)影像学检查标准:选择基底节区呈Ⅱ型病变[T1WI低㊁T2WI高㊁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等序列(FLAIR)信号]和Ⅲ型病变(T1WI低㊁T2WI 高㊁FLAIR低信号),且两侧基底节微小病变数合计ȡ6处[5]㊂1.2.2排除标准1)影像学提示发生过脑血管意外事件;2)病人治疗前或治疗中出现相应临床症状;3)脑内肿瘤病人;4)有药物(阿司匹林/中药地龙等)过敏不能耐受试验者;5)有出血风险者;6)孕期或哺乳期病人㊂1.2.3退出标准本试验观察期间,入选病人如出现不良事件或意外事件,或其他可能干预试验结果的情况,则退出试验㊂1.2.4脱落标准1)不能耐受本试验者;2)试验中因各种原因拒绝继续使用试验药物者;3)试验过程中因联系方式错误等原因失联者;4)试验过程中因其他疾病死亡者㊂1.3方法采用PHILIPS(1.5Testa)机拍摄,每例均行轴向常规T1WI㊁T2WI㊁FLAIR扫描㊂所有序列的切片厚度(slice)为5mm,间隙(gap)为1mm;矩阵(matrix)为256ˑ256,FOV(Field of View)为240ˑ240㊂使用PiView STAR软件,在底片阅读器上读取;由2名固定研究人员共同评估㊂按照脑内微小病变位置和分类计数,ɤ10个者按实际数目记录,>10个者按照分级程度记录>10个(2级)或ȡ25个(3级)㊂计数微小病变的数量,按0~9个㊁10~25个㊁>25个划分为低㊁中㊁重3个等级㊂1.4治疗方案试验组予以桂枝茯苓丸加地龙治疗,组方:地龙10g,茯苓10g,桂枝10g,牡丹皮10g,桃仁10g,芍药10g㊂经本课题组加工成颗粒剂,每次6g,每日2次,温水冲服㊂对照组予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国药准字:J20130078,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每日1次㊂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㊂观察期间保证病人基础疾病用药方案不变,如有不适及时干预处理㊂1.5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治疗前记录病人基础信息(年龄㊁性别),生活习惯(吸烟史㊁饮酒史),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㊁糖尿病病史㊁高血脂病史);治疗前后均进行头颅磁共振检查,观察脑微小病灶的变化(数量和形态);记录治疗前后病人总胆固醇㊁糖化血红蛋白㊁三酰甘油的变化㊂疗效评价:脑内微小病灶减少ȡ5个为显效;脑内微小病灶减少<5个,数量和形状不变为有效;数量或形状增加为无效㊂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5.0数据分析软件分析㊂定量资料通过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后选择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或校正t检验分析,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且经校正后仍不符合正态分布和等级资料的数据,选用非参数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于分类资料可采用皮尔逊χ2检验;对于二分类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试验组,男26例,女26例,年龄(70.75ʃ10.24)岁;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69.73ʃ10.43)岁㊂两组年龄㊁性别㊁吸烟㊁饮酒㊁高血压病史㊁糖尿病病史㊁高脂血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详见表1㊂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单位:例(%)项目试验组(n =52)对照组(n =49)χ2值P 性别 男26(50.0)26(53.1)0.0950.843 女26(50.0)23(46.9)年龄 <65岁14(26.9)16(32.7)0.3970.664 ȡ65岁38(73.1)33(67.3)饮酒 是22(42.3)21(42.9)0.0030.995 否30(57.7)28(57.1)吸烟 是25(48.1)24(49.0)0.0080.928 否27(51.9)25(51.0)高脂血症 是25(51.9)26(53.1)0.2510.692 否27(48.4)23(46.9)高血压病史 是35(67.3)31(63.3)0.1820.682 否17(32.7)18(36.7)糖尿病史 是41(78.8)38(77.6)0.0250.875否11(21.2)11(22.4)2.2 两组总胆固醇㊁糖化血红蛋白㊁三酰甘油比较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㊁三酰甘油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6个月的临床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均有下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试验组有下降,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酰甘油治疗前后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桂枝茯苓丸加地龙治疗能够改善病人总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且优于阿司匹林治疗㊂详见表2㊂表2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㊁总胆固醇㊁三酰甘油水平比较(x ʃs )组别例数 总胆固醇(mmol/L ) 治疗前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 治疗前治疗后三酰甘油(mmol/L ) 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52 6.08ʃ0.53 4.71ʃ0.99①②8.67ʃ1.277.98ʃ0.58①②1.48ʃ1.35 1.30ʃ0.86对照组496.14ʃ0.585.21ʃ1.00①8.67ʃ1.378.79ʃ0.431.82ʃ1.811.38ʃ1.26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 <0.05㊂2.3 两组脑内微小病变数量比较治疗前试验组脑内微小病变数量为(15.79ʃ5.89)个,对照组为(16.90ʃ6.30)个,治疗后试验组为(12.60ʃ4.04)个,对照组(14.94ʃ4.58)个,两组均较治疗前有减少,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㊂两组治疗结束后,试验组脑内微小病变显效14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脑内微小病变显效10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67.35%㊂桂枝茯苓丸加地龙治疗对脑内微小病变的治疗效果优于阿司匹林治疗(P <0.05)㊂详见表3㊂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单位: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试验组5214(26.92)32(61.54)6(11.54)46(88.46)对照组4910(20.41)23(46.94)16(32.65)33(67.35)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6.602,P =0.037㊂2.4 脑内微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脑内微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对入组病人既往病史(血压㊁血脂㊁血糖),不良生活习惯(吸烟㊁饮酒)及高龄(以65岁分层)㊁性别等进一步分析㊂详见表4㊂表4 脑内微小病变发生情况分类观测 预测(例) 低级中重级敏感度(%)特异度(%)低级111396.145.8中重级374使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对脑内微小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病人性别㊁年龄㊁吸烟㊁饮酒㊁血脂㊁血糖㊁血压等对脑内微小病变发生的影响㊂该模型解释了在中重级脑内微小病变发生的77例中,74例预测正确,敏感度为96.1%,特异度为45.8%㊂表明该模型对脑内微小病变数ȡ10个的预测效果较好㊂模型纳入7个危险因素,其中性别㊁吸烟㊁高脂血症㊁糖尿病㊁高血压5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病人发生脑内微小病变的风险是未吸烟病人的4.972倍,高脂血症病人发生的脑内微小病变的风险是无高脂血症的8.940倍,糖尿病病人发生脑内微小病变的风险是无糖尿病的5.704倍,高血压病病人发生的脑内微小病变的风险是无高血压的 4.556倍,男性病人发生的脑内微小病变的风险是女性的3.705倍㊂详见表5㊂表5脑内微小病变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因素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χ2值P OR值95%CI下限上限性别 1.3100.628 4.3570.037 3.705 1.08312.675年龄0.1560.6810.0530.819 1.1690.308 4.440吸烟 1.6040.658 5.9450.015 4.972 1.37018.046饮酒0.9510.629 2.2850.131 2.5880.7548.883高脂血症 2.1910.7259.1410.0028.940 2.16136.988糖尿病 1.7410.694 6.2870.012 5.704 1.46322.247高血压 1.5160.644 5.5510.018 4.556 1.29016.0882.5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病人未发现有出血㊁皮下瘀斑瘀点等不良反应,无药物过敏等出现㊂3讨论脑内微小病变在中医学中并无对应病名明确记载,曲红等[6-7]根据脑内微小病变在头颅核磁共振上的表现,结合中医瘀血㊁痰饮㊁水湿等病理机制,将其归类为 有形之邪㊃癥瘕 范畴㊂桂枝茯苓丸源于‘金匮要略㊃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 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㊂现代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㊁内膜异位症㊁痛经㊁子宫肌瘤㊁盆腔疾病等瘀血阻滞证的妇科疾病㊂近年来,有文献表明该方在治疗中风㊁痴呆等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㊂候娜娜等[8]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味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发现桂枝茯苓丸具有保护病人神经功能,改善神经缺损症状,降低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内皮素-1水平,升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和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㊂桂枝茯苓丸和黄芪建中汤合方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及残障程度,其疗效与丁苯酞软胶囊相当,具有改善侧支循环㊁挽救颅内缺血半暗带的功效[9]㊂本研究发现桂枝茯苓丸加地龙颗粒通过降低总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有效减少和延缓脑内微小病变的进展,进一步证实桂枝茯苓丸加地龙在脑血管病领域的预防价值㊂现代药理学表明桂枝茯苓丸具有降低血黏度㊁降低血脂㊁调节内分泌系统㊁控制血压,抑制大脑缺血后再灌注,抑制C-Fos基因表达,阻断脑组织水肿的发生,抑制氨基酸兴奋而造成的大脑损伤[10-12]㊂其中桂枝味甘性辛,通经络而开闭塞,入经络而达营解郁,具有温通血脉㊁助阳化气的功效,同时还具有扩血管㊁抗氧化㊁降血脂的作用[13];茯苓气平味甘,功擅消痰,利水渗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茯苓含有多糖类㊁三萜类等多种成分,具有抗炎㊁保肝降脂㊁抗氧化㊁改善细胞代谢的作用[14];桃仁味苦性辛,通经络而化瘀滞,破血瘀而消癥瘕,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㊁抗纤维化㊁保护神经等多重药理作用[15];牡丹皮味苦性辛,善化凝血而破癥,达木郁而清风,使风清热退而血行瘀消㊂现代药理表明,牡丹皮具有缓解及改善缺血性中风的作用[16]㊂芍药味酸苦性寒,能舒经通脉,除血痹破坚积消瘢瘕,能激活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保护神经元[17-18]㊂地龙性寒味咸,功善循经入络,破瘀阻而开窍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龙具有调节血流速度㊁抑制血小板聚集㊁改善动脉硬化㊁调节微循环,调控血压㊁血糖㊁血脂等多种作用,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㊁惊厥㊁癫痫㊁哮喘等疾病治疗中[19]㊂本方桂枝温经通脉为君,桃仁㊁牡丹皮㊁茯苓化痰消癥㊁活血祛瘀为臣,芍药㊁地龙通经活络为佐使之品,诸药合用,发挥消癥通络之效,进而减少脑内微小病变,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复发㊂脑内微小病变与腔隙性脑梗死在头颅核磁共振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淋巴系统体液循环障碍有关,且与年龄㊁高血压㊁性别㊁睡眠障碍㊁脑外伤㊁炎症等因素有一定相关性[20-21]㊂资料显示脑内微小病变与脑卒中㊁脑小血管病变㊁认知功能障碍㊁淀粉样病变㊁脑微出血㊁神经退行性病变等疾病密切相关[22]㊂黄珊等[23]学者通过对278例脑梗死病人进行分析发现中重度的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㊂本研究通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脑内微小病变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糖尿病㊁高血压㊁高脂血症病人的发生率是正常病人的5.704倍㊁4.556倍和8.940倍;吸烟病人发生率是不吸烟的4.972倍,男性发生的概率是女性的3.705倍,这可能与男性吸烟的人数更多有关㊂高脂血症是脑内微小病变发生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脂代谢紊乱引起血管内皮损伤有关,血浆中胆固醇㊁三酰甘油㊁类脂等脂类的升高能够增加血液黏度,降低血流速度,影响血管壁的通透性,促使血管硬化,大量的血浆脂蛋白通过内膜,引起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诱发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起斑块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脑内微小病变的早期形成[24]㊂糖尿病导致脑内微小病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关性,是累及小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改变血管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病理变化,能够增加糖尿病病人腔隙性梗死发生率[25]㊂高血压是脑微血管病变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静态下24h动态血压变化与脑血管扩大的周围间隙具有一定相关性,可能与血管的变化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纤维组织的变性,血管搏动的力度产生改变,最终抑制组织间液的回流,沉积,形成脑内微小病变[26-28]㊂本研究发现,通过减低总胆固醇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能够减少脑内微小病变的发生,与既往研究脑梗死的复发和糖尿病病史㊁高血压病史以及高脂血症相关,且与总胆固醇的含量密切相关[29]相一致㊂本研究显示,通过采用 消癥通络 理论指导下的桂枝茯苓丸加地龙干预脑内微小病变,能够有效降低总胆固醇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脑内微小病变数目;发现性别㊁吸烟㊁高血压病史㊁糖尿病病史㊁高脂血症病史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而饮酒与年龄尚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次样本量偏少,不能发现其阳性临床意义有关,需今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进行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㊂参考文献:[1]MESTRE H,KOSTRIKOV S,MEHTA R I,et al.Perivascularspaces,glymphatic dysfunction,and small vessel disease[J].ClinSci(Lond),2017,131(17):2257-2274.[2]WARDLAW J M,BENVENISTE H,NEDERGAARD M,et al.Perivascular spaces in the brain:anatomy,physiology andpathology[J].Nature Reviews Neurology,2020,16(3):137-153. [3]XU Y,WANG L M,HE J,et al.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9):948-959.[4]曲红,周蔓蔓,汪涛,等.地龙加桂枝茯苓丸干预脑梗死发病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7):15-19.[5]曲红,周蔓蔓,张玉倩.浅谈脑内微小病变与体质[C].青岛: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2010.[6]刘笑迎,周端,王长德.糖尿病性脑内微小病变与养阴截断疗法[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7,13(4):204-212. [7]曲红,张玉倩,周蔓蔓,等.脑内微小病变不同干预模式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3):332-337.[8]候娜娜,潘光辉,魏建萍,等.桂枝茯苓丸加味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J].河北中医,2021,43(9):1440-1443.[9]张家明.桂枝茯苓丸合黄芪建中汤对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影响[D].广州:暨南大学,2018.[10]安丽华,柴军良.桂枝茯苓丸联合拜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及血流变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13):69-70.[11]李晓霞,徐旭,马会霞,等.经典名方桂枝茯苓丸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8,41(9):1724-1729.[12]张家明,余妮,任醒华,等.桂枝茯苓方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7,48(24):5276-5280. [13]王宏蔚,吴智兵,杨敏,等.桂枝汤现代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药,2020,52(12):85-89.[14]张超伟,张钰,苏珊,等.茯苓类药材本草学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2):9-14;19.[15]张妍妍,韦建华,卢澄生,等.桃仁化学成分㊁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1):234-241. [16]马怀芬,龙凯花,朱凤霞,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中风作用机制探讨[J].陕西中医,2021,42(11):1635-1639.[17]吴玲芳,李雨桐,唐迎紫,等.芍药甘草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21,44(6):1354-1360.[18]张育贵,张淑娟,边甜甜,等.芍药苷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草药,2019,50(15):3735-3740.[19]黄敬文,高宏伟,段剑飞.地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8,24(12):104-107.[20]黄宽宽,张敏,恽文伟,等.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20,33(6):472-475.[21]梁文聪,陈仰昆,肖卫民.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21,48(4):551-557.[22]张晗,郑东明.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9,46(6):684-688.[23]黄珊,张敏,黄宽宽,等.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脑梗死患者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分型及复发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22(9):942-946.[24]刘悦,毕齐,刘向荣.高血压㊁糖尿病㊁高脂血症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J].实用老年医学,2016,30(1):58-60. [25]蔡雅真.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非糖尿病患者脑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的相关性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21. [26]谢遵敏,王青银,李宇,等.腔隙性脑梗死病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影响因素探讨[J].安徽医药,2022,26(1):112-115.[27]秦伟,杨淑娜,杨磊,等.血压变异性与脑部不同区域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23(3):260-264.[28]张斌,陈静,李晓东,等.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脑微血管病变及其他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3):5825-5827.[29]方翠敬,张永顺,蔡国庆.脑梗死复发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J].云南医药,2021,42(2):121-123.(收稿日期:2022-06-09)(本文编辑王雅洁)。

研究课题进展计划表范本

研究课题进展计划表范本

研究课题进展计划表范本
一、项目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研究课题进展计划表范本,以帮助研究人员有
效管理和监控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

二、进展计划表样式
研究课题进展计划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项目基本信息:对研究课题进行简要描述,包括课题名称、
研究人员、时间期限等信息。

2. 研究目标:明确研究项目的目标和研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3. 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

4. 进度计划:详细列出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计划,确保项目
按时进行。

5. 里程碑节点:标记项目的关键节点事件,以便监控和评估项
目的进展。

6. 资源分配:确定项目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7. 风险管理:分析研究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
险应对计划。

三、示例进展计划表
四、注意事项
1. 进展计划表应尽量详细,每个任务应具体明确,确保项目进
展可控。

2. 计划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及时反映项目的
最新进展。

3. 导师和团队成员应定期评估计划表,监控项目的进展情况,
及时调整项目的策略和安排。

以上就是研究课题进展计划表范本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

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
讲师
中医英语
授课
兰凤利

1972.6
讲师
中医英语
授课
2-2
和医学两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多年从事交叉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体会。要紧成员的教学经历如下:
1.李照国:具有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医学英语硕士和中医学博士学位,多年来一直从事大学英语、医学英语和中医英语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出版了1部基础英语教学用书,7部中医英语和医学英语翻译研究著作,3部中医英语教材,3部中医英语和医学英语词典,7部中医学译著,发表了40余篇论文。近年来专事中医英语的教学和研究以及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国家教委在1985年和1986年分别颁布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理工科大纲和文理科大纲。两份大纲都强调了语言基础部分的学习,因而共性部分越来越明显。因此1999年教育部又颁发了统一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要培养学生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即不仅要求顺利阅读,而且要求听明白英语并用英语进行口头或笔头表达。新大纲还对全国各大学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两个时期,一是基础时期,(包括差不多要求和较高要求);二是应用提高时期,(包括专业英语),并指出: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必修课。而且把原称谓的“专业阅读”改为“专业英语”,并对专业英语的读、听、说、写、译等各项技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从而使各校对专业英语的教学有规可循、有据可依。在新大纲的指导下,各大学的英语教学差不多形成了如此一种新格局,即在大学的一、二年级进行大学英语的基础教学(一般英语),三、四年级开设专业英语或其他类型的英语应用提高课程。
I.发表论文
1.“医学专业双语教学若干问题探讨”(杨明山,《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年第3期)
2.“试论医学英语教学新概念”(杨明山,《上海高等医学教育》2002年第2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医基础研究课题任务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医基础研究课题任务书

课题编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医基础研究课题任务书课题名称:负责人:所在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电子信箱: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二年制填写说明1、此任务书须用A4纸计算机打印,超出格式者可另加页。

2、请根据反馈的专家意见认真修改填写。

3、“课题编号”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填写。

4、所有栏目均应如实填写,确无填写内容时请填“无”。

其中“预期研究结果”一栏可以多项选择。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为本任务书甲方,承担单位为乙方,省级主管部门、局直属单位为丙方。

6、此任务书由上述三方共同签署,一式三份,三方各持一份。

一、基本情况(页面不敷,可加页2-X)二、研究目标、设计方案(页面不敷,可加页3-X)三、实施计划、考核指标总经费:万元注:每栏的时间段安排以6个月为时间单位填写。

(页面不敷,可加页4-X)四、经费预算分类细目(页面不敷,可加页5-X)五、合同七、共同条款签约各方应共同遵守以下各项条款:1、本任务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任务书,内容主要涉及研究项目的技术路线、完成研究任务的考核指标、年度计划等,甲、丙方对研究课题有监督权。

乙方不能按本任务书所约定的内容执行研究计划,甲方有权终止研究任务并停拨经费,乙方应偿还已投入的全部经费。

2、乙方应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管理办法》实施课题管理。

3、任务执行过程中,乙、丙方需修改任务书某项条款,应向甲方提出申请说明变更内容及其理由,经甲方审定同意后实施。

在未接到正式批准前,乙、丙方须按原任务书条款履行,否则所产生的后果由乙、丙方负责。

4、本任务书正式文本一式三份,由所签约方各持一份。

5、如有特殊情况,可另作补充协议。

上海科研计划项目课题资助预算执行情况表

上海科研计划项目课题资助预算执行情况表
上海市科研计划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表
(2014版)
注:用户只需填写黄色部分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金额:千元
合同起始日期:
合同计划完成日期:
实际验收日期:
项目
批准预算数
实际发生数
结余数
专项经费
自筹经费
合计
专项经费
自筹经费
合计
专项费
自筹经费
合计
一、支出预算
(一)直接费用
1、设备费
(1)购置设备费
(2)试制设备费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项目责任人(打印、签名)
财务部门负责人(打印、签名)
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打印、签名)
说明:
1)批准预算数:取自《项目预算表》。
2)实际发生数:黄底的部分需要填报,各小项合计自动计算。
3)结余数=批准预算数–实际发生数。
4)支出预算=收入预算。
编制说明
一、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1、项目(课题)单位内控制度情况。包括科研经费管理与财务报销制度、固定资产和材料的采购与管理制度、外拨经费的审批管理、预算调整管理等。
2、项目(课题)单独核算情况。对项目(课题)的财务单独核算情况进行说明。
3、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变动情况。承担单位在项目(课题)研究期间发生合并、分立、合资、更名或撤销等机构变化的情况。
二、项目(课题)预算及执行情况
1、项目(课题)批准情况。说明项目(课题)总预算、市科委专项资金及单位自筹资金预算。
(3)设备改造与租赁费
2、材料费
3、测试化验加工费
4、燃料动力费
5、差旅费
6、会议费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科研课题时间表 模板

科研课题时间表 模板

科研课题时间表模板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科研课题时间表模板,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和调整:
科研课题时间表
项目名称: [填写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填写项目负责人姓名]
项目开始日期: [填写项目开始日期]
项目结束日期: [填写项目结束日期]
阶段一:立项与准备(预计XX个月)
第1周-第2周:确定研究问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第3周-第4周:撰写立项申请书,准备申请材料。

第5周-第6周:提交立项申请,等待审批结果。

第7周-第8周:获得立项批准,确定研究团队成员。

第9周-第10周:分配研究任务,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第11周-第12周:采购实验器材和试剂,安排实验场所。

阶段二:实验研究与数据收集(预计XX个月)
第13周-第14周: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第15周-第16周: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

第17周-第18周:撰写实验报告,整理研究成果。

第19周-第20周: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分享研究成果。

第21周-第22周:继续进行实验操作,补充实验数据。

第23周-第24周: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处理和分析。

阶段三:研究总结与成果展示(预计XX个月)
第25周-第26周:撰写研究总结报告,汇总研究成果。

第27周-第28周:修改和完善研究总结报告,提交结题申请。

第29周-第30周:等待结题验收,准备研究成果展示。

第31周-第32周:完成研究成果展示,接受同行评议。

表二科研项目信息表

表二科研项目信息表

参加
其 它 ( 复 旦 大 学 上 海 医 学 院 青 年骨 干基 牵头
金)
其它( 金)
复旦大学上海
医学院青年骨干基
牵头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管理优化项目
牵头
上海市药学会
牵头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 会 院所级 局级 申康 其它 区县级 申康 省部级 省部级
院所级
院所级 申康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院所级 院所级 申康 药学会
牵头
973计划
参加
复旦大学护理科研基金
牵头
863计划重大、重点项目
牵头
院所级 院所级
颜德韾基金会
省部级 局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国家级 局级
局级 局级 院所级 院所级 院所级 国家级 院所级 国家级
上海市居民呼吸道病毒的诊断 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上海市成人与儿童麻疹病毒基 因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四君子汤治疗脾虚型艾滋病临 床研究 APOBEC3G 蛋 白 与 HIV-1 相 互 作 用的实验研究 不同证型艾滋病CD+4CD+25 表 达及健脾补肾方干预作用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 检测技术和相关标准研究 人 流 感 A&B , 及 高 致 病 禽 流 感 病毒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及其 产品的开发 传染病研究和防治信息技术服 务支撑平台构建 疾病分子分型信息的软件开发 上海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系统模型建立及规范 化管理的研究 上 海 HIV 感 染 者 溶 组 织 内 阿 米 巴感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肝病围术期肝功能储备监测及 其影响因素分析 不明原因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病原体的筛查新技术研究 机会感染真菌分子流行病学与 耐药性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的阿德福韦耐药 突变研究 肝硬化“虚损生积”的中医病 因学研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针灸古籍书目现况梳理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针灸古籍书目现况梳理
中医文献杂志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 针 * 灸古籍书目现况梳理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张馥晴纪军a
摘要:考察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针灸古籍(先秦至1949年前,包含所有版本)书目现况,就其结果与《中 国中医古籍总目》以及《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整理结果作对比,在手工检索排筛先秦至民国时期所有针炎专著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针灸书目共144条,含 222项不同的年代版本。成书年代最早为《针灸甲 乙经》,晋•皇甫谧著,公元282年,最晚为《针灸处
小(见表1)。作为专业性较强的高校图书馆而言,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确保相关专科古籍的储 藏与保存方面做得相对比较到位。
表1《总目》与《联目》针灸类古籍书目记载比较(条目/版本数)
占到了全部中文古籍的十分之一⑵,针灸古籍是其 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针灸类古籍 至今仍无一部详尽的全国性或是地区性的目录书 籍。从业人员没有完备、正确的书目作为信息检索 工具,仅靠较为陈旧的大型综合性目录,甚至是医 者间口口相传的零星信息作为寻检的根据。这种 乏据可循的情况,给针灸古籍的查阅与研究带来一 定的困难,对针灸古籍的进一步整理、发掘和继承 亦产生消极的影响。
《总目》 《联目》
针灸通论 45/76 49/77
经络孔穴 55/77 56/77
针灸方法 13/14 15/16
其他针法 10/17 9/16
针灸临床 9/11 10/13
推拿按摩 6/14 6/11
外治法 6/13 7/12
总计 144/222 152/222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实际馆藏情况 笔者就以上整理结果,前往上海中医药大学图
新收录了各古籍收藏单位当时的馆藏记录 。对比
中医大实际馆藏发现,仍有若干疑似已失存的古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