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三资企业避税之手段及对策
我国三资企业逆向避税的动机和手段2900字

我国三资企业逆向避税的动机和手段2900字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外商来华直接投资日益增多。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要算三资企业的逆向避税问题了。
所谓逆向避税,是指三资企业在我国的避税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违背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一般规律,将利润从我国低税区向境外高税区转移,让利润在高税区的关联公司去实现。
这种行为不仅造成了我国税收的大量流失,同时不利于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从而完全有悖于我国对外资企业提供大量税收优惠的初衷。
一、三资企业在我国逆向避税的动机外商投资企业逆向避税的动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外商企业独享归中外双方共有的利润。
按规定,中外合资企业的税后利润要按照股权比重在中方和外方之间分配,但外商从其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进行考虑,有时宁可在境外多缴税而独吞税后利润,也不愿在我国境内少缴税而与中方分享税后利润;如果外商独享利润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由此而增加的税收负担,外商就会把合资或合作企业的利润转移到境外高税区去实现,从而使境内的企业表现为亏损,而合资企业中的中方只有权分享境内企业的税后利润,但却无权分享境外母公司的税后利润。
这样,外商虽然在税收上吃了点亏,但在利润的分配上却占了大便宜。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外商在我国从事逆向避税,并不意味着其在境外一定会多缴税。
例如,安排在实行地域管辖权的避税地国家(或地区)如香港,不仅规避了我国的税收,同时也规避了香港的税收,从而使外资方获得更大的利润。
这是外商投资企业逆向避税最主要的动机。
2.可以及时将企业的利润调出境外。
在我国境内投资办厂的境外企业多是一些经营规模小、资本不十分雄厚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可能随时会从设在我国境内的子公司抽调资金,以便进行内部资金余缺的调剂,应付其整个经营管理的需要。
我国于1996年12月1日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因此,外汇辖制仍是制约外资企业随时调出入资金的主要障碍。
企业合理避税各种方法原理

企业合理避税各种方法原理企业可合理避税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方法及其原理。
1.合理利用税收政策:企业可以通过了解和熟悉税收政策,并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适用的税收政策,以降低纳税负担。
例如,对于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企业可以通过注册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来获得相关税收优惠。
2.合理筹划资金流动: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筹划资金流动,降低税务风险。
例如,通过设立子公司或跨国公司的方式,合理调整资金流动路径,将利润转移至税率较低的地区,从而降低纳税额。
3.合理设置公司架构: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公司架构,将企业分拆成多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从而实现税收分摊。
对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子公司,可以通过跨国资本运作和定价策略,实现收入的合理调配,以达到减税的效果。
4.合理开展国际业务:企业可通过开展国际业务,利用国内和国际税收政策的差异,降低全球范围内的纳税负担。
例如,通过在税率较低的国家设立海外子公司,将利润转移至该子公司,在国内只需缴纳较低的税额。
5.合理运用税务筹划工具:企业可通过合理运用税务筹划工具来降低税负。
例如,通过设立合理的公司内部转移定价政策,合理调整不同子公司之间的交易价格,从而降低整体的纳税额。
6.合理利用税收豁免和减免: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税收豁免和减免政策来降低纳税负担。
例如,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申请免税资格,在一定条件下减少或免除相关税费。
以上是企业合理避税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合理避税是合法合规的,不违反税法的规定。
然而,过度避税、利用漏洞规避税务监管等行为是非法的,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企业应遵循诚实守信和合法合规的原则。
最后,强调在避税过程中要遵守当地税法及国际税务规范,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外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与防治措施

积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制定,争取制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 税收规则,减少外资企业的避税行为。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国际避税地通常具有低税率、税收优惠等特征,外资企业通过在避税地设立基地公司或利用避税地金融机构进 行投资,可实现规避税收的目的。此外,外资企业还可以通过在避税地设立控股公司、利用信托等方式进行资 产转移和财产安排,以规避税收。
转让定价避税
要点一
总结词
转让定价避税是外资企业常用的避税手段之一,主要是 通过关联方之间进行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交易,实现 规避税收的目的。
CHAPTER 03
防治措施
完善税收法规
01
02
03
制定反避税条例
针对外资企业避税的主要 方式,制定专门的反避税 条例,明确避税行为的认 定标准和处罚措施。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避 免税收优惠被滥用。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税务部门与其他政府 部门、企业之间的信息共 享,提高税务部门对企业 的监管能力。
方式进行资本运作,以规避税收。
避税地子公司避税
总结词
外资企业在低税率国家或地区设立子公司,将高税率国 家的利润转移至低税率国家或地区,从而实现规避税收 的目的。
详细描述
外资企业在低税率国家或地区设立子公司,将高税率国 家的利润转移至低税率国家或地区,从而实现规避税收 的目的。例如,外资企业在低税率国家或地区设立子公 司,将高税率国家的商品销售给该子公司,再由该子公 司将商品以较低的价格销售给第三方国家或地区,从而 降低整个集团的税收负担。此外,外资企业还可以通过 在低税率国家或地区设立控股公司、利用信托等方式进 行资产转移和财产安排,以规避税收。
注意三资企业的避税

,
还
获得
外资大 量的 涌 入
,
对我
,
少 纳 税 的额外 利 润
.
国 经 济 发 展 起 到 了 很设资金 不 足 的 问 题 提供 了 劳动 就 业 机 会 并 带 来 了先 进 的设 备 时
,
二
、
利 用 我 国 税收 规 定 的 差 别 以 隐 蔽手 法进 行 避 税
避 馥
口燕 岚 萍
自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使 我方受 损 意抬 价 方合作
,
,
外 方得益
。
.
3 ) 利 用 投 资者身 份 (
,
承 包 企业 工 程
,
,
任
从 中获 利
很 多合营 企 业为 了 争 取 对 使外
,
,
将 企 业 工 程 出包给外方 投资 者
方 投 资者 不 仅 在 抬 高 工 程 价款 中 得 到 好 处 可 以利 用 合营 企 业 与 承 包 工 程 税 负不 同
;
往 往 采 取 种 种手 法
。 。
,
利 用税法 一
,
的漏 洞
,
逃 避 我 国 的税 收
比较 常 见 的是
的销 售收 入 企 业亏 损
,
有 的 企 业 成 品 的销 售价 格 与 原材
,
是 将 劳务 费 用 向材料 价款转 移 我 国 税 法 规 定 承 包 工 程 作 业 可 以 扣 除部 分 材料 价款 后 征 税
,
所 以往 往成 为国际避 税
又 同时 引进 有关 的专有
,
中外 合资 经 营 企 业 大都 既 有
,
采 用转 让 定 价 手法 避 税
试论企业偷漏税手段及其防范

试论企业偷漏税手段及其防范
企业偷漏税并非个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财务知识欠缺的企业难免会采取相应的手段来避税。
以下提供一些企业常用的偷漏税手段及
建议防范措施。
1. 虚开发票、假借名义抵扣: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通过虚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发票来获得税收优惠,或借助家人、朋友等名义进行抵扣。
防范方法:企业应
该建立起税务风险预警机制,对纳税申报进行定期检查审核,对能够入账的发票开具
及时进行管理,对内部人员千方百计的偿还计划也要加以注意和审查。
2. 公司虚报综合所得以逃避企业所得税:企业虚报扣除项目或管理费用,以达到去税目的;企业通过内部互相转移资产、虚报股份转让价格,避税追责。
防范方法:
企业应建立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内部审计,加强资产转移、股权转让的记录管理,以保障公司税收规范的开展。
3. 企业利用资金池缴纳关税:利用境外资金池实现境内间借贷,将利息计入境外公司利润,避税。
防范方法:应该加强对境外汇流、资金调拨的管理,对借贷、抵税
等情况进行逐个审核和把关。
4. 恶性竞争贿赂税务部门:企业为了省去一笔纳税,可能会聚集利益集团,通过贿赂税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来达到实现避税这一目的。
防范方法:重视企业的诚信,
加强对税务系统中工作人员的监督,强化反腐败工作,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
总之,事实证明,企业偷漏税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责任感不强,经营财务问题存在,因此,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强化政策宣传,加强对企业财务、税务的管理是防范企业
偷漏税的有效措施。
研究论文: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与防治措施

110795 企业研究论文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与防治措施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攀升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外资企业前来我国投资建厂提供了平台与条件,同时也成为许多外资企业被我国市场所吸引的根本原因。
不得不说外资企业的涌入,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外来资本,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
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多外资企业开始出现避税现象。
即便每年这些企业都会承担将近五成的亏损,可是却连连追加投资。
在这样的非正常状况之下,必然会潜藏着巨大的经济链。
所以,我国税务部门对这些外资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每年外资企业避税数额高达几百亿。
这样严重的避税行为严重扰乱了我国市场秩序,同时也非常不利于我国税收工作的开展。
必须严厉进行打击,才能促进我国税收平稳增加。
一、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1)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
根据纳税要求,需要纳税人与征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税收居所,这样才是其进行征税的主要客观法律事实。
所以,许多外资企业就是钻了这样的空子,选择税收居所转移,从而减轻纳税金额,乃至消除纳税义务。
(2)征税对象的跨国移动。
所谓征税对象,实际上就是指征税的具体范围,不同的税种,征税对象会有所区别。
所以这就会导致征税对象进行跨国移动,跨国纳税人就是利用各国税法之间的差别,在各行业中进行经济交易,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跨境避税。
(3)转让定价。
转让定价,主要是跨国纳税人,主观且人为操纵,进而压低中国境内公司向外销售以及开展贸易往来过程中的收入或者费用分配比例。
跨国公司内部在制定交易价格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这样的行使,从而有效减少税负,增加了自身的经济效益。
转让定价的形式很容易扰乱我国的经济市场,主要表现就是高价格购进,低价格售出,简单说就是进口的成本远远高于国际市场,可是出口的产品价格却远低于国际市场。
面对这样的现象,很容易造成外资企业外表看起来连年亏损,可是实际上却可以将税负降到最低,进而以税额弥补账面上的经济损失。
试论我国三资企业避税之手段及对策

试论我国三资企业避税之手段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三资企业(外资、港澳台)在我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三资企业有一些避税的手段,导致我国财政收入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分析我国三资企业避税的手段以及应对措施。
一、我国三资企业避税的手段1、高利润转移三资企业可以通过在总部采购、以高价贸易等方式实现高利润转移,从而减少被纳税的利润。
例如,三资企业在内地设立了自己的采购中心,通过内部定价或者高价格往返贸易,将有形和无形财产(如技术、知识产权等)转移到海外母公司,降低在国内的纳税额。
2、借款利息扣除三资企业通过境外关联企业获得借款,在境内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时,可以将支付境外关联企业的利息作为财务成本合法扣除,从而减少被纳税的利润。
3、立足税收协定三资企业将经营场所、资产转到我国开设控股公司而享受税收协定优惠,通过在海外母公司与内地控股公司之间进行居间结算,用控股公司转移资产和财务风险,再通过内部定价将商业利润等转移到海外母公司,在享受特殊税收待遇的同时减少了纳税负担。
4、报关价值操作三资企业可以在进出口的报关价值中操作,通过低价进口和高价出口的方式来控制转移定价,从而达到减税的效果。
例如,三资企业在高价出口的时候可能会夸大货物的售价,而在低价进口时可能会把真实的货物价值隐瞒或者抬低。
二、应对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1、完善税收制度政府应根据我国三资企业的避税手段,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监管力度,简化税务程序,加大反避税行为的力度。
2、严格执行税收协定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与各国之间的税收协定的制定和实施,确保纳税主体的合法权益,管理我国境内的三资企业,加强税务部门对三资企业的监管。
3、加强税务部门的力量应加强税务部门的力量和专业技能,增加税收稽查人员的数量,注重税收信息化和技术化管理,以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精准度。
4、提高三资企业自身的诚信度三资企业应加强信用管理,自觉遵守我国的税收法规,在境内积极遵守税收纳税义务,提高诚信度,防止因为避税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企业合理避税的途径及方法浅析

企业合理避税的途径及方法浅析【摘要】企业合理避税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利用税法规定、税收优惠政策,规避税收风险等手段,企业能够减轻负担,提高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跨国经营中,合理筹划跨国企业税收,选择税收优惠地区,可以有效降低税负,提升竞争力。
企业应充分了解税法规定,依法进行税收筹划,遵守法律法规,避免不当行为带来的风险。
企业应当理性看待税收政策,科学合理地进行税收筹划,以实现税收最优化,提高企业利润,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企业合理避税不仅是企业的合法权利,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合理避税,税法规定,税收优惠政策,税收风险,跨国企业税收,税收优惠地区,企业发展,负担减轻,盈利能力提高,税收筹划。
1. 引言1.1 介绍企业合理避税的重要性企业合理避税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喘。
合理避税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
在当前税收政策不断变化、税收法规不断更新的情况下,企业合理避税更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合理避税不仅仅是一种合理操作,更是企业维持良好经营状态的必然选择。
通过合理避税,企业可以有效规避潜在的税收风险,保护企业财务稳定,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合理避税的重要性无可置疑,企业应当充分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避税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2 概述企业合理避税的意义企业合理避税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避税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减轻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企业在进行合理避税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遵守税法规定、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规避税收风险、进行跨国企业税收规划、选择税收优惠地区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实现。
通过合理避税,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的利益,同时也可以避免因税收问题而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 当 和 不 正 当 的行 为 。 一 般 进 一 步 将 其 区 分 为 正 当 避 税 与不 正 当 避
25利 用 我 国税 收规 定 的差 别 . 隐蔽 手 法 进 行 避 税 . 以
251 技 术 转 让 价 款 隐 蔽 在 设 备 价 款 中 ,规 避 特 许 权 使 用 费 的 .. 将 税 , 中 正 当 避 税 也 称 合 法 避 税 或 顺 法 避 税 , 即 学 界 通 常所 指 的 节 其 也 税 概 念 , 指 纳 税人 依 据税 法 规 定 所 作 出 的符 合 税 法 宗 旨的 旨在 减 轻 提 税 是
纳 税 义 务 的 各 种 行 为 。 不 正 当 避税 是 指 行 为 并 不 违 反 法 律 的 形 式 规 定 , 为 人 利 用 的 是 税 法 的 漏 洞 , 划 法 律 所 未 预 定 的 行 为方 式 以 达 行 策
252用 工 程承 包 应 纳 的税 收 避 税 .. ( ) 劳 务 费用 向材 料 价款 转 移 ;2 将 包 工 包 料 工 程 分 订 两 个 合 1将 ()
【 yWod ] trai a a via c ; tra oa r _E ain T aig;a ln ig R s tnet h ne ainl a v iac Ke rs I e t nl x A od neI e t nlrx v s ;a S v sT Pann ; eia c T eItr t a T A odn e nn o T n n i a o x n x s o n o x
t etx aod n e p be rsn rm h rcie whc c d ote e te i c hista lc u a r eswh n te r r ig . h a v ia c r lmsaiigfo t ep a t , ih la st h xrme df u e h tbo k o rtx wok r e h y ae wokn Asa o c i f
【 关键词 】 国际避税 ; 国际逃税 ; 节税; 税收筹划; 反国际避 税 【 sr c]h ytm o o ctn etxaodn ei u o nr o p  ̄c. oii dfc lt po ietep w r l a ai frslig Ab tatT ess fbyot gt viac orcu t i nt e tS s iiuto rv o ef w bss o o n e i h a n ys t d h ul v
逃 到 与 通 常行 为方 式 同样 的经 济 效 果 ,同 时 得 以减 轻 或 排 除 税 法 适 用 , 同 . 避 材 料 应 纳 税 税 款 。 26利 用 我 国税 收征 管 上 的漏 洞 进 行 避税 . 因此 又称 为 违 法 避 税 或 逆 法 避 税 。 义 的 避 税 , 指 不 正 当 避 税 , 狭 则 目前
科技信息
。财税纵横 o
SIN E E H O O Y N O M TO C E C &T C N L G F R A I N I
20 0 9年第7Fra bibliotek期 试论我国三资企业避税之手段及对策
余 筱兰
( 南大 学 三亚 学院经 济 管理分 院 海
【 摘
海 南 三 亚
5 22 ) 7 0 2
要 】 国反避税制度尚不完善, 我 难以为反避税工作提供 有力的法律依 据 , 致使 国家损 失大量的税收收入。 文针对 常见的避税手段及 本
税 法 漏 洞 , 者 从 理 论 与 实践 相 结 合 的 立 场 出发 , 出一 些 反 避 税 的 建议 , 求 对 我 国反 国际 避 税 有 所裨 益 。 笔 提 以
r s l h o n r o e r a e l o a e e u .T e e o e n t i h s s m o n o c me u t o u g si n n h w o r ss h e u t e c u t l s s a g e t d a f tx r v n e h r f r ,i h s t e i ,I a g i g t o p wih s me s g e to s o o t e i tt e ,t y b h v o ft v i a c wih t e p r o e o o n o o d t h e e r h wo k o o c t n n e ai n lt v i a e i u o n r . e a i ro a a o d n e. t h u p s d i g s me g o o t e r s a c r f b y o t g t i t m t a a a o d nc n o r c u t x f i he o x y
1避 税 的 概 念 与 性 质 .
置 直 接 传 输 公 司 。 介 于 两 个 公 司 之 间 能 够 得 到 有 关 税 收协 定 优 惠 的 即
一
个 中 介 公 司 ;二 ) 置 脚 踏 石 传 输公 司 , 介 于 两 个 公 司之 间 , 够 ( 设 即 能 11避税 的 概念 避 税 包 括 国 内避 税 和 国 际 避 税 ,二 者 的 区别 主 . 来 要 在 于 纳税 主体 躲 避 的是 否是 跨 国 、 境 纳 税 义 务 ’在 广 义 上 , 为 得 到有 关 税 收 协 定 优 惠 的 两 个 或 两个 以 上 的 中 介 公 司 , 滥 用 我 国税 跨 。 较 致 的看 法 是 . 避税 是 指 纳 税 义 务 人 为减 轻 或 免 除 税 负 所 采 取 的 一 切 收协定并 未给予其的税 收优 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