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青藏高原⑥浙江省温州市A.①②④B.②④⑤C. ①⑥D. ①⑤⑥2.从空间分布看,下列地理事物表现为点状的是()A.农业B.城市和工业C.城市群和工业区D.交通运输线3.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①三次产业就业比重②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③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④三次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说法正确的是()A.乡村地域比城镇地域范围小B.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C.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D.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5.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B.加工工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C.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D.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的增长态势6.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7.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叙述,错误的是()A.沿海、沿江和沿铁路干线形成了主要经济带B.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C.区域社会经济呈现出均衡增长的发展特点D.经济发展核心区域不断增多8.下列省份中既属于西部开发省份,又不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是()A.新、青B.川、滇C.内蒙古、桂D.鲁、陕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完成9、10题。
9.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IB.ⅡC.ⅢD.Ⅳ10.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过关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窒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3.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通过尿液排出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D.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4.下列关于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B.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小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C.组织细胞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时,引起组织液浓度下降D.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5.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纤维素B.尿素C.激素D.维生素6.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7.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8.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9.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10.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C6H12O6→CO2+H2O”可发生在③中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1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物理新鲁科版必修三第1章单元过关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真空中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点电荷,若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增加了原来的12,但仍然保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变,则另一点电荷的电荷量一定减少了原来的()A.12 B.13 C.14 D.124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b两点。
其中a、b两点电场强度方向相同的是()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壳a和b,其壳层的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将它们固定于绝缘支座上,两球心间的距离l为球半径的3倍.若使它们带上等量异种电荷,使其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那么关于a、b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引和库仑力F库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F引=G,F库=k B.F引≠G,F库≠kC.F引≠G,F库=k D.F引=G,F库≠k4.近日,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智力冲关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蜜蜂带负电B . 蜜蜂带正电C . 空气不带电D . 空气带负电5.如图所示,AB 是某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
在电场线上P 处自由释放一个负试探电荷时,它沿直线向B 点运动。
对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计电荷重力)( )A.电荷向B 做匀速运动B.电荷向B 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C.电荷向B 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运动D.电荷向B 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不能确定6.把带电体上产生的静电荷移走可以防止静电荷积累而造成的危害。
下列措施中,没有采取上述方法的是( ) A.油罐车后面装一条拖地铁链 B.电工钳柄上套有绝缘胶套 C.飞机上安装接地电缆 D.印染车间里保持适当的湿度7.如图所示,以O 点为圆心的圆周上有六个等分点a 、b 、c 、d 、e 、f 。
等量正、负点电荷分别放置在a 、d 两点时,在圆心O 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单元测试卷

故选:C。
4.B
【详解】
A.甲醛的结构简式为HCHO,A不符合题意;
B.葡萄糖的实验式为CH2O,B符合题意;
C.羟基以共价键形式形成稳定机构所以电子式为 ,C不符合题意;
D.只用键线来表示碳架。实际中两根单键之间夹角为109˚28’,一根双键和一根单键之间的夹角为120°,而在构图中均画成120°。一根单键和一根三键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为180˚。而分子中的碳氢键、碳原子及与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均省略,而其他杂原子及与杂原子相连的氢原子须保留。每个端点和拐角处都代表一个乙酸乙酯的键线式为 ,D不符合题意;
C.含有C C结构,为直线形,则该分子中的原子均在同一直线上,故C错误;
D.碳原子能够形成四个共价键,分子中不可能存在C C C的结构,则一定只能为-C C- C C-结构,即不存在链状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答案选D。
8.B
【详解】
A.前者属于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后者发生加成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Βιβλιοθήκη B.两者都属于取代反应,故B符合题意;
故选A。
7.D
【分析】
碳原子能够形成四个共价键,氢原子能够形成一个共价键,氮原子能够形成三个共价键,所以从左到右共价键分别为C-H、C C、C-C、C C、C-C、C C、C-C、C C、C-C、C N,据此解答。
【详解】
A.①处的化学键是碳碳叁键,故A错误;
B.③处的原子可能是氮原子,不可能是氯原子,如果是氯原子,半径比碳原子半径大,且不符合共价键数目要求,故B错误;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有机物HCOOCH2CH=CH2中含有碳碳双键、酯基(甲酸酯基),甲酸酯基上还可以看作含有一个醛基,故不含羧基,故答案为:D。
高三生物必修三—第一章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本章练测(人教版必修3)一、非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A.血浆及组织液的HCO3-B.组织液及细胞内液的蛋白质C.血浆及组织液的Cl-D.组织液及淋巴的Na+2.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A.浮肿B.手足抽搐C.贫血D.尿毒症3.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的数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液中O2的浓度B.细胞膜上O2载体的数量C.细胞液中CO2的浓度D.细胞中ATP的数量4.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O2、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麦芽糖、CO2、Na+C.蛋白酶、Ca2+、血红蛋白、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5.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及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6.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B.体液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D.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7.(2012·北京海淀区模拟)下图是细胞及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8.血浆中Na+和Cl-起的作用是()A.维持体温B.维持血浆的酸碱度C.维持血浆的渗透压D.维持血浆的黏稠度9.(2012·山东聊城模拟)下列物质中,都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一组是()①抗体②激素③糖原④呼吸氧化酶⑤染色体⑥胰淀粉酶⑦无机盐A.①②③⑥B.②④⑥⑦C.①②⑤⑦D.①②⑦10.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C.血浆渗透压主要及无机盐离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多则渗透压大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稳态都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实现的B.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的C.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的pH会发生较大的变化D.人体内任一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都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1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出现抽筋13.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及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1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15.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6.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及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B.使体内增加水分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17.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B.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对血浆的酸碱度起缓冲作用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D.内环境的稳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18.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
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n)间或一轮(jiàn)B、纨绔(ku)两靥(yàn)桌帏(wéi)拗他不过(niù)C、吮吸(shǔn)涎皮(yán)朱拓(tuò)百无聊赖(lài)D、正月(zhēnɡ) 驯熟(xùn) 炮烙(pào) 踌躇(chóu)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执着忖度众说纷纭B、慰藉隽永蒙胧眼花瞭乱C、鞭笞赋予萦绕出神入化D、窟窿穹隆缥缈叹为观止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神舟七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2l小时10分,______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
②我们同台湾分裂势力斗争的_____,绝不是不要民主、实行哪种制度的问题,而是要统一还是要分裂的问题。
③当您发现有人故意偷税或逃税时,您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
因为他偷税、逃税,______是在损害国家利益,______是在损害您的利益,个别人的偷逃税款,实际上增加了他人的负担。
A、收集实质既/又B、搜集性质不但/也C、搜集性质既/又D、收集实质不但/也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为了自己的前程和理想,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高考结束后,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胜券在握,微笑地走出考场。
B、“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学校广场隆重举行,进入决赛的选手逐一登台撑场面,整场比赛绚丽多彩,个性纷呈。
C、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凭借NBA的一部宣传片,姚明完成了从单纯的“体育明星”转变到“体育、娱乐明星”。
必修3第一章单元过关试题

必修3第一章单元过关试题一、选择题(2分×25=50分)图1-11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过程。
回 答1--2题。
1.阶段Ⅰ水果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阶段Ⅱ水果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 .地形平坦、城市规模扩大 B .市场区位、交通运输便捷 C .气候优越、城市居民收入提高 D .水源充足、国际市场需求扩大 2.若甲城市为纽约,乙城市位于中美洲,则阶段Ⅱ运输量大的季节是纽约的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读图1-12“沿40°N 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完成3—5题。
3.有关E 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B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 .所在国家是伊拉克D .地表形态深受冰川作用影响4.有关F 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地有丰富的石油和铁矿资源B .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C .该地植被稀疏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D .该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5.以下描述合理的是A .H 地的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湿地面积广大图1-11图1-12B .I 河此处河段正奔流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C .G 地为帕米尔高原,是我国领土最西端D .沿图中剖面线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读某地区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图1-13),回答6--8题。
6. 图中A 地区的地貌类型是A. 冲积扇B. 三角洲C. 喀斯特地貌D. 沙丘7. 图中A 地区土地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的自然原因是 A. 黑土分布广 B. 肥沃的水稻土C. 肥沃的紫色土D. 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冲积土较肥沃 8. 图中B 地区的经济作物和林木主要为 A. 花生、苹果 B. 甜菜、柑桔 C. 甘蔗、柑桔 D. 棉花、茶树下为我国某区域图(图1-14),据此回答9--12题。
图1-13图1-149.在a 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B .全年高温,光热充足 C .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 .位于河谷,灌溉便利10.b 地是在原料基地出现的工业中心,其原料属于( ) A .有色金属 B .非金属 C .棉花 D .石油 11.影响c 铁路走向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A .山脉B .河流C .湖泊D .矿产 图1-15为我国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7—9题。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B.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维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维持稳态需要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2.下列有关血浆pH和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目的主要是维持细胞的渗透压B.正常情况下血浆pH为7.34~7.54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D.两者都属于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3.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①小腿抽搐①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①尿毒症①组织水肿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4.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体液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B.泪液、尿液和消化液均不属于体液C.饮水过多,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内环境中5.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绝对稳定状态①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①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①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7.下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那么BC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8.下列哪些离子在人血浆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A.钠离子和钾离子B.钠离子和氯离子C.钾离子和氯离子D.碳酸氢根离子和磷酸氢根离子9.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A.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代谢废物的排出只能通过肾脏C.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实现间接的物质交换D.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获得10.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①①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①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C. 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神经递质、水、无机盐等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 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11.如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①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若①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①增多C. ①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D. ①为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可与淋巴进行交换,以避免营养物质的浪费12.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B. ①属于血浆,①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①增多C. ①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13.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表示的含义相同B.由乙图可知,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甲图中淋巴和组织液是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D.由乙图可知,一般内环境中的氧气浓度比细胞内液中的高14.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B.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C.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5.下列不属于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是()A.渗透压B. pHC.温度D.酶的活性1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若被破坏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导致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
开始
三、解答题 17. 给出函数
y
x5 x 0 2 x0 0 x3 x0 2
输入x
x≥0?
是
否
y
2
y
x3
2
是
x5
x>0?
否
的程序框图
y=0
输出S
结束
18. 在国内投寄外埠平信,每封信不超过20g需 付邮资8角,超过20g而不超过40g付邮资16 角,超过40g而不超过60g付邮资24角,若信 的质量为x(0<x≤60)g时,应付的邮资为y 角,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编写程序.
8 y 1 6 24 0 x 20 20 x 40 40 x 60
解:函数关系式为
程序为: INPUT “x=”; x
IF x>0 AND x<=60 THEN IF x>0 AND x<=20 THEN y=8 ELSE IF x>20 AND x<=40 THEN y=16 ELSE y=24 END IF END IF END IF END
A. -1
B. 0
C. 1
D. 2
6. 如果以下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132,那么 在程序中WHILE后面的表达式应为( B ).
S=1 i=12 WHILE 条件表达式 S=S﹡I i=i-1 WEND PRINT S END
A. i>11 B. i>=11 C. i<=11 D. i<11
7.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根,精确度为d,则循 环结构的终止条件是( D ).
A.
1+ 1 + + 1
100 个
B. 0 +1+ + 9 9 C. 1+ 2+ 3+ +99
D. 1+2+3+ +100
10.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输出结果为 sum=132,则判断框中应填( B ).
开始 i=12,sum=1
否 是 sum=sum×i i=i-1
单元测试卷
算法初步
一、选择题 1. 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 A 有限的步骤 称为算法. A. 确定的 B.有效的 C. 连续的 D. 无穷的
2. 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B ).
A. 3=A B. M=-M C. B=A=2 D. x+y=0
3. 下列算法框中 表示处理框的是( C ). A. 菱形框 B. 平行四边形框
A. m=0 B. x=0 C. x=1 D. m=1
是 输出“x是奇数”
?
否
输出“x是偶数”
结束
二、填空题 13. k=0 x=1 n=3 DO 运行结果是 13, 16 .
k=k+1 n=k+n x=x﹡2 LOOP UNTIL x>n PRINT n,x END
14. 以下给出的是计算
1 2 + 1 4 + 1 6 + + 1 20
开始
i=1
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 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 的条是 i>10? .
S=0
i=i+1 S=S+1/(2i)
是 输出S 否
结束
15. 有如下的程序框图,则 该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功 能是 计算并输出使
1 ×3 ×5 ×7 ×···≥10000 成立的最小整数.
开始
S=1
i=3
i=i+2
S=S×i
C. 矩形框
D. 三角形框
4. 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
f ( x ) 12 35 x 8 x 79 x 6 x 5 x 3 x
2 3 4 5
6
在x=-4的值时, v 4的 值 为 ( A. -57. 220
D. 3392
5. 下列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B ). n=5 S=0 WHILE S<15 S=S+n n=n-1 WEND PRINT n END
A. x 1 x 2 d C . x1 d x 2
B . x1 x 2 d D . x1 x 2 d
8. 840和1764的最大公约数是(
A
).
A. 84
B. 12
C.168
D. 252
9. 读下列程序:
i=1
该程序是计算下列哪 个和式的( D )
S=0
WHILE i=i+1 WEND PRINT END S i<=100 S=S+i
A. i≥10? B. i≥11? C. i≤11? D. i≥12?
输出sum
结束
11. 将数
30012 4 转化为十进制数为(
B ).
A. 524
B. 774
C. 256
D. 260
开始
12. 下列程序框图中 能判断任意输入的数x 的奇偶性,其中判断框 内的条件是( D ).
输入x
m=x除以2的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