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 修改版
项脊轩志(修改稿)

文题解读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 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 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 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 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 义。 “志”: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类文体,与“记”相 似。但“记”通常用以记“事” “物”,“志” 以记录人物事迹为主。 文章主体部分写于18岁,后一部分写于15年后,是 补记。
项 脊 轩 志
明 ● 归有光
作者介绍
• 归有光
(1506——1571)
• 字熙甫,早年号 项脊生,晚年号 震川,苏州昆山 人。明代散文家。
文学地位
• 他发掘了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提 倡学习唐宋文,后人把他和唐顺之、 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 的成就最高。
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 视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 间的一座桥梁。
课文内容总结 • 一是写了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破落,表 现作者对家庭衰败的哀痛; • 二是写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 三是写了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 盼,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 负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 • 四是写了亡妻生前在轩中的生活片段和 轩以后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真挚情 意。
• 1、读准字音
• 项脊轩: xuān yuán • 垣墙: lài • 万籁: • 老妪:yù • 呱呱:gū gū • 扃牖: jiōng yǒu
初读课文
渗漉:lù shǔn 栏楯: 迨:dài 婢:bì 阖门: hé 长号: háo 修葺:qì yǎn 偃仰: cuàn 异爨: 先妣:bǐ 象笏:hù pí pa 枇杷:
修缮 转折连词
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归,旧指女子出嫁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翻译·赏析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翻译·赏析展开全文《项脊轩志》归有光【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项脊轩志》教学设计项脊轩志归有光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生活细节抒写感情的技巧2、体会课文以清淡朴素之笔抒发真挚情感的特色。
3、准确理解“当、洞、胜、凡、兹、过、竞、此、殆”等九个实词在课文中的意义和用法4、了解作者相关知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对故居亲人的眷恋2、把握课文“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内涵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今的中国文人常喜欢给自己的书房取一个雅致的或富有深意的名字来表现自己的志趣追求,比如蒲松龄的聊斋,张溥的七录斋,姚鼐的惜抱轩,梁启超的饮冰室,周作人的苦雨斋等,其中还有明代作家归有光的项脊轩。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项脊轩志》这篇文章,了解项脊轩的特点以及和项脊轩有关的一些人和事,深入领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深厚感情。
二、学习提示《项脊轩志》所写不过一间小屋,所记无非一些身边琐事和日常话语,却饱含深情。
文章围绕“喜”和“悲”展开,志物怀人,悼亡念存,很能打动人心。
文中有一些细节,如项脊轩遭火不焚,“室坏不修”,复算不居等,用语平淡而情感浓厚,阅读时要注意领会其中的妙处。
*文体知识“志”是“记”的意思,是一种记事抒情的文体;如<<寒花葬志>>;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碑记、游记、杂记等。
三、作者简介归有光(1507~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
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
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
由于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颇受委屈。
高中课文《项脊轩志》原文及翻译

高中课文《项脊轩志》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课文《项脊轩志》原文及翻译《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下面是高中课文《项脊轩志》原文及翻译,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高中课文《项脊轩志》原文及翻译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
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被编入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课本。
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páo)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zǐ)在吾怀,呱呱(gū)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20-21版:第9课 陈情表 项脊轩志(创新设计)

4
课前
课堂
三、明文体
@《创新设计》
表
“表”是古代实用性文体的一种。从汉代开始,应用类的文体已经区分为章、奏、表、
议四种。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篇》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
异。”“表”虽然也是一种公文文体,但并不是为了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主张,而
只是臣子为了向皇帝陈述自己的请求。因此,奏议类的公文是以议论为主的,章表类
31
课前
课堂
@《创新设计》
⑲四十四岁,是中年人,风华正茂,报国日多;九十六岁,古来稀有,风烛瓦霜,瞬 息可灭。很清楚地陈述“报国恩”跟“顺私情”只有为时极短的矛盾,也是合情合理 地提出解决尽忠跟尽孝暂时发生矛盾的措施的有力依据。
⑳“所见”“明知”“共鉴”,异词同义,有力地显示了作者的辛苦如日之光,如火
@《创新设计》
16
课前
课堂
@《创新设计》
⑧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 )
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名词作状语,在外面;在家里
)
⑩猥以微.贱.( 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
17
课前
课堂
6.文言句式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判断句
(2)今臣亡国贱俘
判断句
(3)急于星火
22
课前
课堂
@《创新设计》
⑨“奉圣朝”,臣仆称君之词,“沐浴清化”,臣仆无比感激新朝的话,称呼和感激 都能使晋武帝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忠臣对君主说话,因而心弦为之一弛。
⑩太守推举作者为“孝廉”,这是褒德;刺史荐拔作者为“秀才”,这是称才。
23
课前
课堂
@《创新设计》
24
项脊轩志(修改整合).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 有神护者。……
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做过厨房, 人们到厨房去,必须从轩前经过。 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 能根据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 是谁。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 然没有焚毁,大概是有神保护的缘 故吧。
啸歌
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 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由于是一 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 间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灰尘与泥土常从 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 屋顶上漏下来,特别是下雨时,雨水往下 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 直灌;每次移动桌子,看来看去没有可安 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直接 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受到阳光的照射,一过中午,太阳偏了, 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 屋里就暗了下来。我稍微给它加以修补, 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 使上面不再漏雨、落灰。室前新开四扇窗 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 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 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来的阳光,经日光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 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 来。在庭前我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 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 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借来 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 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 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 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 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 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 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 前、阶下却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 爱。 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在农历每月十 五日的夜晚,明月高悬,照在墙上。月光 下,庭中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 花影摇动,美丽可爱。
成语:衣锦还乡 请猜:一位明代作家 谜底: 归有光
项脊轩志修改版

修前: 小、旧、暗 轩修葺后幽美怡人 正文 修后: 明、新、趣 叔伯分家 轩的变迁家人逸事 母亲慈爱 祖母期待 轩遭火灾 追忆亡妻复葺小轩 补记 借树忆妻 爱妻早逝 家庭分裂 涕泣早逝 希望辜负 可悲 可喜
1、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明亮
2、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回头看 3、一日,大母过余曰
4、凡再变矣 5、述诸小妹语
——清· 梅曾亮
选取生活中的小事
母 亲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 又曰:“汝秭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 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 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 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 之!”
语音
轩 葺 迨 妪 闺 呱 笏 牖
xuān
qì dà i
yù
guī gū hù yŏu
漉 垣 爨 妣 扉 阖 扃
lù
yuá n
cuà n bĭ f ēi hé jiōng
概述全文内容,理清思路
课文以项脊轩为中心,着重写与之有关的家庭人 事的变迁,表现作者对书屋的深情和对往事的感慨。
1、记项脊轩内外的景物与布置,重点写居项脊轩的乐趣。 2、过渡段。“多可喜”承上,“多可悲”启下。 3、主体部分。重点写悲,着重写家庭的败落、祖母、母亲 的生前事迹,以抒发作者对人事变迁的伤感情怀。 4、进一步写悲,记述自己闭门读书的情景,以及小轩多次 遭火未焚之事。 5、 补写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抒发自己对亡妻的 强烈的怀念之情。
儿之成则可待乎 倾之 之 吾妻死之年 抚之甚厚 三五之夜
课堂检测 五、词类活用
1、雨泽下注 2、使不上漏 3、前辟四窗 4、垣墙周庭 5、乳二世 6、执此以朝 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作状语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有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思考文章写 了什么? • 一…… • 二…… • 三……
• 一间破屋 两种情感 项脊轩
•一
•二
三个女人
•三
一喜一悲 先妣 先大母 亡妻
一间破屋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 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 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 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
•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 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
已亭亭如盖矣。
亡妻 ——凭几学书 ——恩爱
江城子
此词是纳兰怀念亡妻所作。 浣溪沙
纳兰容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写作启示
• 不必写惊天动地的大事,曰常生活中 的平凡小事,只要你用心感受,抓住 富有特征的细节,定能写出富有真情 实感的好文章。
——平平淡淡总是真
祖母 ——至轩过余 ——怜爱期望
突出”祖母”形象的方 法
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 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语气亲切而风趣,又爱怜又夸誉。 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 可待乎!” ——喃喃自语,忧虑中充满殷切希望。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 之!” ——情意真诚,嘱咐庄重。 三个细节,三个层次,依次如实道来,不饰雕 琢,但感人至深,读之欲泪。
归宁妹语
母亲 ——扣扉问食——温婉慈爱
怀念 祖母 ——至轩过余 ——怜爱期望 往昔 思念 亲人 亡妻 ——凭几学书 ——恩爱 归宁妹语
1、 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 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
2、善于利用白描,细节描写。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 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 “悲”二:亲人阴阳两隔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呱 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 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母亲 ——扣扉问食 ——温婉慈爱
•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 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 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 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 用之!
幽雅
杂植兰桂 庭阶寂寂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喜
高雅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
• “悲”一:大家庭的衰败离析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 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悲”二:亲人阴阳两隔 ——三个女人
三个女人
“儿寒乎?欲食乎?”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