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黄冈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黄冈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附详细答案)

黄冈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附详细答案)

黄冈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 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A. 休养生息B. 兵民合一C. 重文轻武D. 外重内轻【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点:重文轻武。

解题思路:题干的“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题干的“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表明北宋的文臣受到重用,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重文轻武,故C符合题意;休养生息是西汉初年实行的政策,排除A;兵民合一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外重内轻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

故选C。

2. 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图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A. 台湾B. 西藏C. 新疆D. 东北【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东南地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因此,下图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台湾,故选A项,排除BCD项。

3.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

这里的“立足点”是A. 尊孔复古B. 三民主义C. 民主科学D. 爱国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点:五四运动。

解题思路:分析“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

”是解题的关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形成的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初三模拟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三模拟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答案
10. 751 年,被唐朝称为“黑衣大食”的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击败唐朝将领高仙芝率领的 唐朝和中亚各族联军,成功夺取了中亚西部河间地区的控制权,与唐帝国隔葱岭相 对“,黑衣大食”通过这场战役获得了中国的造纸术。“黑衣大食”实际上就是 A. 拜占庭帝国 B. 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亚历山大帝国
13. 从下面两则材料推断,阻碍美国和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共同问题是
19 世纪上半叶,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奴 制国家。资本主义工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因 资 本 与 自 由 劳 动 力 严 重 缺 乏 、人 民 购 买 力 低 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而远远落 后于西欧诸国。
独立后的美国,存在两种对 立的经济制度。南北双方在争 夺 原 料 、市 场 、劳 动 力 等 方 面 的 矛盾日益尖锐,黑人奴隶制的存 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B. 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C. 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的第一个胜利
D. 破袭、摧毁大量日军交通线及日伪据点
文科综合 第 1 页 (共 16 页)
文科综合 第 2 页 (共 16 页)
8. 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写道:“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 风暴雨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上述情节反映的 历史背景是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料中,你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哪些优良品质?(2 分)
抗 日 战 争 时 期 ,全 体 中 华 儿 女 众 志 成 城 、 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 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中国人民抱定了 “ 我 们 万 众 一 心 ,冒 着 敌 人 的 炮 火 前 进 ”的 决 心,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

精品解析: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初中历史模拟测试卷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中考历史真题

精品解析: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初中历史模拟测试卷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中考历史真题
6.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除此,政府还尝试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清政府此举的目的是()
A.提高教育水平B.开启西化浪潮
C.引领文明开化D. 了洋务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D项正确;提高教育水平、开启西化浪潮、引领文明开化都不是洋务运动时期发展教育的主要目的,排除ABC项。故选D项。
4.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由此可知,行省制度()
A.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B.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
C.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 军政事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行省制度下,各行省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之下,可以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这便调整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C项正确;各行省独立处理本省军政事务的前提是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之下,因此,行省制度并非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的独立性,排除A项;从题干所给材料中,并无法直接说明元朝的行省制度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排除B项;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各行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而不是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且题干材料也没有相关内容能表明行省制度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排除D项。故选C项。

湖北黄岗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

湖北黄岗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

湖北黄岗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世界历史期中试卷[北师大版02套]命题范围:第一、二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计25小题,共计50分)0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它最早兴起于: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德意志02、文艺复兴是一个时代符号,下列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表述,不能代表人们普遍观点的是:A、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运动B、范围波及整个欧洲C、以人文主义思潮为核心D、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03、在西方国家中,最先进行新航路开辟活动的国家有:①葡萄牙②西班牙③英国④荷兰⑤意大利A、①②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⑤04、假说你生活在16世纪上半期的欧洲,你无法从市场上买到:A、非洲的饰物B、美洲的咖啡C、印度的香料D、澳洲的工艺品05、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A、1640年B、1649年C、1688年D、1689年06、通常我们认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A、改变了社会性质B、确立君主立宪制度C、处死封建君主D、创立议会民主制度07、7世纪初,欧洲移民纷纷踏上北美,他们主要是来自于:A、法国B、西班牙C、葡萄牙D、英国08、北美独立战争被认为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根据是:A、具有反殖民统治、反封建的性质B、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的独立C、完成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统一D、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09、18世纪法国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国家,统治它的王朝是A、波旁王朝B、都铎王朝C、斯图亚特王朝D、莫卧儿王朝10、英法两国革命表现相同之处是:①新兴的资产阶级领导了革命②推翻封建专制制度③打败了国内外敌人的反抗与干涉④确立了自由与平等的理想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执政府,史称A、热月政变B、光荣革命C、雾月政变D、辛亥革命12、1815年敲响拿破仑帝国丧钟的事件是:A 远征西班牙失利 B莱比锡惨败 C远征俄国失利 D滑铁卢战败13、工业革命是资本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湖北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40)

湖北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40)

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1.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基本技能之一。

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事实的是A.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C.从1937年9月起,40万川军奔赴抗日前线,先后参加了一系列会战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答案】C【解析】历史事实就是不加任何解释,定义的阐述一个历史事件。

据此可知,C项只是阐述一个历史事件,没有进行评论,C符合题意;A、B和D项阐述历史事件中均进行了评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特点,A、B和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清朝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

这反映了清朝A.文化专制加强B.闭关锁国政策实行C.科举制的创立D.儒家学说地位提高【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文字狱是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对不利于他们统治言行进行严厉钳制的措施。

主要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清代的文字狱是清朝文化专制和民族统治的产物。

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起封建君主专制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

这种文字狱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后果,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消极影响。

因此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这反映了清代思想专制加强,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排除;D项儒家学说地位提高始于汉武帝,排除。

故选A。

3.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他的名作中被号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A.《女史箴图》B.《兰亭集序》C.《水经注》D.《洛神赋图》【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的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品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故B符合题意;《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作品,《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

湖北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73)

湖北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73)

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1.他任湖广总督期间,曾开办了大冶铁矿、王三石煤矿等工矿企业,促进了黄石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位总督是A.李鸿章B.张之洞C.曾国藩D.左宗棠【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期间,在黄石地区开办的企业有大冶铁矿、王三石煤矿,促进了黄石地区的经济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中国的桥梁技术世界领先。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这是A.SHZY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C.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D.全面建设SHZY成就辉煌【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期间,建成武汉长江大桥,使“天堑变通途”,故B符合题意。

SHZY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SHZY制度建立,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建设SHZY成就辉煌是1956年到1966年,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电子图书可在计算机、手机上读,这种现象出现在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铁器时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信息时代到来,出现了电子图书可在计算机、手机上读的现象,故C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故A不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故B不符合题意;铁器时代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这部法典诞生于A.古埃及B.古中国C.古印度D.古巴比伦【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成文法典。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制定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以前是把人当作神的附属物来认识,现在是需要把人当作人来认识的时代。

促成这一变化的事件是A.开辟新航路B.文艺复兴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法国大革命【答案】B【解析】材料中反映了反对神权至上,不作神的附属物,而要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

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 历史 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 历史 含答案

黄冈市2024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历史本试卷共6页,l9题。

全卷满分LOO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l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诮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消楚。

4考试结束后,诸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有多条道路和墙垣,把都邑分为多个方正、规整的网格区域,祭祀区、宫城区和作坊区恰好在中路,且宫城区居于中心,其它觅耍遗存拱卫在宫城区的周困。

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礼制文化走向成熟B.城市布局凸显专制色彩C.具备王朝国家特征D.交通改善助推经济发展2甘肃武威磨咀子六号汉墓出土了大罹简牍,其中一简背后有“河平(成帝年号)口年四月四日,诸文学弟子出谷五千余斛"一语。

学者认为“本简之墓主人深通礼经,应为西汉末年武威郡之文学官"。

据此可知,西汉后期A.人才选拔促进民族交往B.政府瓜视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C,厚葬之风契合主流思想D.中央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3 《论语》记载,孔子曾赞许曾点对“谦"的领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但魏晋士人对“谈"的解读聚焦于孔子可能怀有的豁达隐逸之悄,并将曾点类化成一位超然脱俗的世外高人。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文学自觉和审美观念的更新B.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转变C.门阀政治消解士人参政热悄D.政治环境和社会思想变化4.下表为刘宋至陌初岭南地区人口数变化情况统计表。

这反映岭南地区刘宋时期人口数(公元,161年〉阶代初期人口数(公元609年)省区密度(人/平力密戌(人/平方人口效公里占全闵人口%人口数公里占全国人口%「东375744 l.7 1. 25659889 2. 99I.28广西228360 0.990. 76956345 4.14 I.86合计604104 2. OJ1616234 3. 14A.士地兼并程度日益加深8.地域经济差别缩小c.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D.人地矛盾日益突出5封建和郡县之争实际上处处都和政治现实息息相关。

湖北省黄冈历史中考精典 6.专题六 近代以来的民主政治

湖北省黄冈历史中考精典 6.专题六  近代以来的民主政治

第二篇专题篇专题六近代以来的民主政治【例1】(2014·湖北荆门)美国纽约自由岛上有座自由女神像,她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着一铜板,上面用罗马数字镌刻着一个日期:1776.7.4。

这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一文献的发表?()A.《权利法案》 B.《人民宪章》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指点迷津】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宣言》等资产阶级法律文献的认知能力。

【方法技巧】根据材料表述可知,1776年7月4日,美国大陆会议颁布了《独立宣言》,它宣告美国独立,故选D项。

【参考答案】D【例2】(2014·湖北随州)在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道义和价值观优势的北方取得了胜利,战争中总统林肯通过哪部法律文献,扭转了战局,最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A.《独立宣言》B.1787年宪法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国家工业复兴法》【指点迷津】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法律文献的认知能力。

【方法技巧】此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及其法律文献,联系美国独立战争史实不难作答。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最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选C项。

【参考答案】C【例3】下列最能反映图示内容的主题是()A.中西方文明交流 B.维护民族独立C.中西方政治制度 D.巩固国家统一【指点迷津】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外民主政体的探究分析能力。

【方法技巧】雅典民主政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美国三权分立民主政体是启蒙思想传播践行的产物;秦朝中央集权制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都是新旧政体范畴,故此图反映了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代表。

【参考答案】C据此判断,该部法律文献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1787年宪法》2.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侵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文献是()A.英国《权利法案》B.英国《王位继承法》C.法国《人权宣言》D.美国《独立宣言》3.发生在北美的这场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五月份历史模拟试题
命题人胡恒青
一.选择题:
1.古人对称谓有多种,有称称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有称谥号,如欧阳修被称为欧阳文忠公;有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人称孟襄阳;有称斋名,如梁启超被称为饮冰室主人;有称官地,如贾岛曾任长江县主薄,世称贾长江。

下列属于称官名的是
A、林则徐被称为林文忠公
B、蒲松龄被称为聊斋先生
C、杜甫被称为杜工部
D、刘备被称为刘豫州
2、史学家郭德纲在《晚晴七十年》一书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据此说明,这次“社会政治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三省六部制取代郡县制和分封王国并行制
D、行省制取代三省六部制
3、清朝规定,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

此项规定的主要作用是A.加强了对宗教事业的管理 B、团结了广大宗教人士
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提高达赖班禅的地位
4、他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他认为只有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中国才有救,他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5、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太过、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官。

这表明
A、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
B、中国抗战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其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克服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
B.国家发展承包经营、合资经营、联合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
C.国家放权让利,实行利税改革
D.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7、《金球通史》中写到:“(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文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指()①废藩置县②西方技术③欧美学制④欧美生活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1929~1933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9.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为度过危机,纷纷将危机转嫁他国,世界矛盾尖锐,并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今天,在全世界面临共同的危机---金融危机风暴中,我们应该
A.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发展本国经济 B.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C.一切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 D.寻找借口,转嫁危机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汉书》记载,秦始皇统治时,百姓(负担的)“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各种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刑戮相望于道”。

“赭(zhě)衣(秦时罪犯皆着红褐色的囚服)塞路,囹圄成市(监狱像市场一样拥挤)。


唐太宗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簿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1)材料表明,秦始皇和唐太宗的统治政策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不同的统治政策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
材料二(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2)举两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原因。

(1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材料二“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夷之俗。

所以保邦固丕基于勿坏者,固自有在。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三“今之言法者,其荦荦大端,必曰练兵也,开矿也,通商也。

斯固然矣……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⑴材料一中提出的“自强”途径是什么?(2分)材料二中“中国文物制度”指什么?(1分)
⑵材料三中的“变官制”是要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1分)为此他们掀起的运动在近代史上最大的影响是什么?(1分)
(3)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1分)这个“至完美的国家”为什么在中国不能最终实现?(1分)它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教训?(1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差不多从一战以来,欧洲世界霸主的地位已经逐渐动摇,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最终被美国所取代。

差不多从冷战结束以来,在亚洲,特别是在东亚经济的活跃和快速成长的映衬下,增长相对缓慢的欧洲再次被人们看空。

难以承担却又无法摆脱的从摇篮到坟墓的沉重的福利负担,欧洲人的懒惰和享受已经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面对接踵而至的债务危机,一个个曾经强大繁荣的国家财政破产,从昔日的救援者沦为今日等待救援的失败国家;债务危机从经济向社会层面蔓延,从欧洲的边缘向核心蚕食;由于长期的低生育率,欧洲人口老龄化严重,外来移民,特别是穆斯林移民大量涌入,这些移民,并没有实现政治和文化上的认同,甚至很难融入当地社会;文化多元主义渐渐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被动应付的、极端的种族主义却渐渐高涨;在政治上,民主制度保障了欧洲的自由,但长期以来,欧洲的政治生活并不活跃,无论是对于内部事务还是对于国际事务,欧洲的政治冷漠僵化,其民主政体的活力大打折扣。

从科索沃到利比亚,无论是料理自己的后院,还是应对自己家门口的危机,欧洲的政治意志和军事能力都令人大跌眼镜。

欧洲的文明、生活方式乃至安全都越来越需要依靠美国的保护。

欧盟这个人类政治史上的杰作,也因为在政治上仅仅停留在各国技术官僚折冲樽俎的范围,既无法唤起欧洲人新的政治热情,也很难抵御各国的自利欲望。

当然,我们深知,所谓欧洲的衰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一路向下的滑落过程,也绝不是一个已经注定不可更改的命运。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欧洲人也曾做出过卓越的努力,欧盟的成立,欧元的成功发行,都是明证。

从未来来看,随着东欧的变革,欧洲也还有着焕发新生的可能。

随着美国一极化引发的疑虑,欧洲作为平衡的力量,也越来越被其他国家寄予希望。

欧洲悠久的文明根基也依然坚固,它所创造和践行着的制度、礼仪、生活方式、价值准则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世界及其未来。

评论材料中关于欧洲衰落的观点。

(8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0. (1)秦始皇:加强剥削,人民负担沉重,刑法严酷;唐太宗:注重减轻人民负担,减轻刑罚。

(2分)秦的暴政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统治;唐太宗的统治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时期。

(2分)
(2)表现:商业繁荣(或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出现早市、夜市;沿街设立店铺;旅店业兴旺;使用纸币;出现娱乐场所瓦子;有春节(或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等。

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11. ⑴“自强”途径是购买外国机器,培养近代工业技术人才,改革科举。

“中国文物制度”指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

(3分)
⑵“变官制”是要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最大的影响是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至完美的国家”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原因:主观上,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客观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反动力量强大。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