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二首

合集下载

《古诗二首》_优秀课件

《古诗二首》_优秀课件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活动三 三读古诗,理解大意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6.在学习歌曲方面,以歌曲的艺术形 象来感 染,教 育学生 热爱生 活,热 爱劳动 ,热爱 动物, 热爱人 民,培 养学生 的爱心 ,高尚 的情操 和良好 的品德 。在教 学中, 培养学 生掌握 一定的 知识和 技能技 巧,并 有理解 和表现 歌曲的 能力。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活动三 三读古诗,理解大意
注解:
草长:青草在发芽生长。 二月天:农历的二月,初春时节。 拂堤杨柳:杨柳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抚摸着堤岸。 醉:沉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间因为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散学:放学。 东风:春风。 纸鸢:一种纸做的像老鹰的风筝。这里指风筝。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活动二 再读古诗,感受韵律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活动二 再读古诗,感受韵律 咏柳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
活动一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村居 dǐng [清] 高 鼎
yīng
草长莺飞二月天,

1 古诗二首

1 古诗二首

词语
句子
zhí
亻部
左右结构
值日 价值
今天轮到我值日,我把课桌摆得 整整齐齐。
拼音 部首 结构
词语
句子
lián
忄部 左右结构 可怜 怜惜
我可怜这只受伤的流浪猫,于是 把它带回了家。
拼音 部首 结构
词语
句子
tái
艹部
上下结构
苔藓 青苔
台阶上长了一层嫩绿的苔藓。
拼音 部首 结构
词语
句子
kòu
扌部
左右结构
折扣 扣子
王老师是我的篮球教练,他扣球 的动作非常帅。
会写字: 拼 音
chóng
z崇hí
崇高
xiǎo

晓 鸭值
春晓 鸭子 价值
lián
k怜òu
可怜
tái
苔扣
青苔
扣子
拼音 部首 结构
词语
句子
chóng
山部
上下结构
崇高 崇尚
这位老先生具有崇高的品格,受 到了人们的尊敬。
拼音 部首 结构
词语
句子
xiǎo
日部
左右结构
破晓 春晓
东方破晓,云蒸霞蔚,好一幅壮 观的景象!
拼音 部首

结构
词语
句子
鸟部 左右结构
鸭蛋 鸭子

hāo
句子
青蒿 茼蒿
这里长满了嫩绿嫩绿的青蒿。
拼音
词语
tún
句子
海豚 河豚
当河豚受到惊吓时,它会将自己鼓 成球状。
拼音
词语

句子
欲望
食欲
她今天感冒了,没有一点儿食欲。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二首》生字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二首》生字课件
部编版教材 二年级语文下册
1古 诗 二 首
会写字
shī
音序: S
结构:左右
偏旁:讠 笔画数:8
组词:古诗 诗句 诗词
笔顺:
造句:爷爷正在教弟弟朗诵古诗。
cūn
音序: C
结构:左右
偏旁:木 笔画数:7
组词:山村 村庄 村民
笔顺:
造句:我家住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
tóng
音序: T 偏旁:立 组词:儿童 笔顺:
结构:上下 笔画数:12 童话 童年
造句: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孩子们都很开心。

音序:B 结构:上下
偏旁:石 笔画数:14绿的荷叶像一个大圆盘。
zhuāng
音序: Z 偏旁:丬 组词:化妆 笔顺:
结构:左右 笔画数:6 浓妆 妆容
造句:妈妈每天出门前都要化妆。

音序: L
结构:左右
偏旁:纟 笔画数:11
组词:绿色 草绿 淡绿
笔顺:
造句:我有一条绿色的丝巾。

音序:S 结构:上下
偏旁:纟 笔画数:5
组词:丝巾 丝带 丝绸
笔顺:
造句:她今天系了一条漂亮的丝巾。
jiǎn
音序: J
结构:上下
偏旁:刀 笔画数:11
组词:剪刀 剪开 剪纸
笔顺:
造句:小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课件
3 4
儿童
放纸鸢
春季
归纳小结
诗的前两句:这两句诗写的是春天所见之景。“草长莺飞”四个字富有动感,涌动着春的脉搏。“拂、醉”二字,用拟人的手法,将杨柳的娇姿、柔态和神韵写活了。诗的后两句:这两句诗写的是春天所见之人及人物的活动。儿童放学归来,趁着东风放风筝,同时也是在放飞希望,放飞快乐。刻画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映衬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碧 绿
儿 童
3. 按要求填一填。(1) “绿”字共有_______画,第八笔是_______ 。(2) “妆”字的第一笔是______ ,组词_______ 。(3)一字组多词。 堤 ( )( ) 柳 ( )( )
绦:用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似:如同,好像。
裁:裁剪。
这满树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裁剪出这满树的柳叶。
碧 玉
碧玉和柳树的哪部分相似?
柳树鲜嫩发亮的新叶
填一填: 《咏柳》的前两句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柳叶比作 ,因为两者 相同;把柳条比作 ,因为两者的 和 相似,体现了柳条的柔美。
河堤 堤岸 杨柳 柳条吹拂 春风拂面 化妆 梳妆打扮
咏 柳
爱春天爱大自然
描绘
想象
碧玉——一树高万条——绿丝绦
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刀
课文图示
《咏柳》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柳树、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主题感悟
珍惜美好的春天 春天是美丽的、生机勃勃的、充满希望的。然而,春天也是短暂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美好的春天,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多去户外吹吹春风,嗅嗅花香,看看春草,听听春溪,这样才不辜负这美好的春光。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yáo kàn pù bù ɡuà qián chuān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飞chǐ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yí shì yín hé luò jiǔ tiān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耸峙 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瀑 布飞泻。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 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这“挂” 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 赞颂。
诗词赏析
望庐山瀑布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 瀑布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 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秀峰瀑布、 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 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 十大瀑布之一。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
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 暠九世孙。李白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 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 。曾经 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 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 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 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 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著有《李 太白集》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 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 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 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 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 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

二年级古诗二首大全

二年级古诗二首大全

二年级古诗二首大全1、《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江南逢李龟年》唐.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7、《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9、《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0、《悯农》唐.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3、《江南春》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五岁咏花》唐. 陈志贤(陈知玄)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余一孕在,明日定随风。

15、《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6、《枫桥夜泊》唐.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歌声到客船。

17、《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8、《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 古诗二首《村居》《咏柳》

1 古诗二首《村居》《咏柳》

色彩美 形态美
柳枝绿、 柔美、 细长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 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 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不知细叶谁裁出, 设问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用自问自答的形式,通过巧妙 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巧妙地过渡 到对大自然的赞美。
《咏柳》通过描绘 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的 美丽姿态,表达了诗人 对柳树、对春天的喜爱 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
们快乐活泼的形象。(难点)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cūn
村居
yīnɡ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fú dī liǔ zuì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tónɡ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yuān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yǒnɡ
咏柳
bì zhuānɡ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lǜ sī tāo
读一读,记一记。
河堤 堤岸 吹拂 春风拂面
杨柳 柳条
bàn
化妆 梳妆打扮
1. 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 课后搜集整理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并 与同学们分享。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cái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jiǎn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莺拂柳 裁绦堤 醉 咏妆 丝 剪
检查自读情况
我会认
yīng fú dī liǔ zuì
莺 拂堤柳 醉
多音字
长 zhǎng(长大) cháng(长处)
我会写
shī

古诗 诗人
cūn

村居 农村
tóng
咏柳 (唐)贺知章 _碧__玉__妆__成__一__树__高___ , __万__条___ 垂 下 绿 丝 绦 。 _不__知__细__叶___谁裁出,状元成_才路 _二__月__春_风__似__剪__刀____。 这首诗中,写状元成才路 作者的联想的诗句是: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统编版二下一单元《1古诗二首》(含板书)

统编版二下一单元《1古诗二首》(含板书)

1古诗二首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准确识读11个生字,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默写古诗重点诗句。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想象画面。

用自己的语言说活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

1、今天学习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说到春天的古诗,你的脑海中是否出现了这首诗(出示)《春晓》。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这首《村居》(出示《村居》全诗)。

2、介绍诗人。

(出示诗人资料)。

《村居》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高鼎所写,他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人们提起他,一般就是因为他写了我们今天所学的《村居》。

3、释诗题。

“村”是乡村,“居”是居住。

诗的题目意思是居住在乡村看到的景色。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出示古诗)这首诗请小朋友自己结合上面的注音自己读准它。

(补充: 趁,前鼻音)2、(出示无拼音莺、童、拂、堤、醉、鸢)这六个生字你会读吗?自己试试看。

(生自读)3、(出示加拼音莺、童、拂、堤、醉、鸢)你们读对了吗?“莺、童”是后鼻音,跟老师读,(师范读)“醉”,是平舌音。

(师范读)4、(出示词语:河堤、堤岸、杨柳、柳条、吹拂、春风拂面)那么这些词语一定难不倒你们,小朋友们,快自己读一遍吧!(生自读)老师也来读一遍,你们检查一下刚刚自己读的是否正确噢!(师读,生听)5、古诗读出节奏感。

(出示停顿符号:223)送入古诗中,小朋友们读一读,注意一下古诗的停顿。

(生自读,师再范读)听到了吗,用223的停顿读起来更顺畅,更舒服。

三、释诗意,赏析古诗。

1、诗人高鼎亲眼看到的怎样的景象呢?我们先来看诗的前两行,(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古诗二首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会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生字卡片、课件一初读古诗,画出生字读一读二小组学习:共学互帮读准字音,分析字形三全班交流学习分析字形。

学生甲:借助部首可以记忆“柳、泥、咏”。

“柳树”是树木,所以部首是“木”,“泥”是水和土的混合物,与水有关,所以是“氵”旁;“咏”表示歌咏柳树,与“口”有关,所以部首是“口”。

学生乙:“丝”是上下结构,它是由两个“纟”合起来变形而成的。

上面并列两个“”,再把下面的“”变成一条长“一”。

“绝”左右结构,是“色”和“纟”组成的。

学生丙:“迟”半包围结构,有“尺”和“辶”组成。

四练习书写,老师作重点指导“柳”:中间的“”是三笔写成,笔顺:。

“垂”注意有四个横,其中两竖插在第二个横上的。

五了解字词含义,扩词积累丝绦:用丝纺织成的带子。

丝绦丝绸铁丝丝丝入扣柳:柳树。

柳条柳枝柳叶柳暗花明垂下:垂下来。

垂落垂下垂直垂头丧气咏:歌咏,赞美。

咏唱吟咏涵咏歌咏泥:泥土湿润。

泥土泥水水泥泥浆迟:渐长。

迟到迟早推迟迟缓六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诗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七看课文插图,感悟诗文意思,与同桌说一说1.理解诗意,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2.能朗读、背诵古诗。

依据古诗制作的课件。

一学习第一首古诗《咏柳》1.看课件或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景色。

学生甲:我看到柳树高高的,垂下长长的柳条。

学生乙:我看到柳枝上的叶子绿绿的、细细的。

学生丙:柳枝在风中摆来摆去。

2.对照诗句,感悟诗人的想象,填空理解。

(1)( )的柳树好像用( )装饰成的。

高高的柳树好像用碧绿的玉石装饰成的。

(2)( )柳枝低垂下来,好像( )。

无数条柳枝低垂下来,好像根根丝织的带子。

(3)不知道这( )是谁用心裁剪出来的。

不知道这纤细的叶片是谁用心裁剪出来的。

(4)大概是( )。

大概是二月的春风这把神奇的大剪刀吧。

3.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甲:春天的柳树真美。

学生乙:诗人的想象真丰富。

学生丙:这首诗使我感受到春天非常美丽。

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读出你的感受。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1.师:这是我国唐朝伟大诗人杜甫写的诗《绝句》。

与以往我们学习过的古诗诗题不同,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生:反复读,将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师生对读个别读齐读设计意图: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把这首诗读正确,读流利。

2.整体感受诗歌《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诗的感觉。

(美)3.师: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师追问:分别来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如(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柔柔、温暖、轻轻、轻柔)的春风(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

4.这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师:诗中还有气味呢,谁闻到了?生:香读出来。

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

吸引小动物们也出来了?5.学习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生:读以上两句。

师: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读出来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读出来。

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

读出来喜欢这春色吗?读全诗。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诗、看课本插图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想象中,了解诗的大意,从色彩、味道、感觉、动作等方面感受诗中所写春天的美美景。

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热爱之情。

6.诵读诗句,体会语感。

(1)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

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2)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

(3)指名同桌汇报:一生读,一生板演。

其他学生点评。

(4)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

(5)配乐齐背古诗。

7.积累拓展。

师:杜甫也因为喜欢这春色,写了不少诗来赞美:略读两首诗: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赏析要点:读通,知道这首诗写了花多的特点,了解后两句的对仗写法,感受春天美好。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赏析要点:读通,知道这首诗写了春雨,感受春雨润物无声的美好。

三练习背诵两首古诗碧玉妆高咏柳丝绦垂万?——二月春风似剪刀迟日绝句春风燕子鸳鸯《咏柳》的课后反思1.《咏柳》是描写春天的诗。

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

如果在教授本课时让学生看着图片来朗读感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将会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绝句》教学反思:1.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

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

2.抓住杜甫诗中“一动一静”的描写,读出忙碌与安逸,感受春之生机与和谐。

3.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4.课中有独立读、对读,个别读、齐读,读句子、读全诗等多次诵读,辅以适当的动作,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增加积累。

5.吟诵调即是读中的一种休息,也是对这种古老形式的一些了解。

1.比一比,再组词。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永(永远)色(红色)尺(尺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咏(吟绝(绝句)迟(迟到)2.填一填。

()谁裁出,()似剪刀。

迟日(),春风()。

3.读一读这首古诗,填一填。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填一填。

(1)这首诗写的是春季的景色。

(2)作者听到(鸟叫)声、(风雨)声。

(3)诗人看到(满地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一作者简介1.贺知章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

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2.杜甫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二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碧玉,成语“小家碧玉”的主角,是晋代汝南王司马义的妾。

孙绰(chuò)应司马义之请,作有《情人碧玉歌》两首。

其一: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

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用碧玉比喻柳树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和柳树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留下永远年轻的印象。

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这首广泛流传的《情人碧玉歌》。

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

用碧玉来比喻柳树,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jiǎn)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三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古诗古诗语句很美,但不好教,可以在一幅直观的画面中,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匹配他已有的知识,既回忆起以往学过的“风清月明”“风月无边”,又把握住诗文的审美韵味与内涵。

在积累语言与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对生命的感悟,展示自己对古诗的个性解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含意,在教学这些古诗时就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情蕴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