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二下1《古诗二首》2019版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精美课件

cái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jiǎn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比一比 咏——泳 裁——栽
图文结合
丝
化
线
妆
绦——条 剪 刀
咏妆丝 绦裁剪
碧妆绿丝剪
按字的结构分类。
上下结构 碧 丝 剪 左右结构 妆 绿
妆 zhuānɡ
部首:丬 结构:左右
书写指导:“丬”写在竖中线左侧;“女”
这首诗中描写儿童的句子是哪两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
[唐]贺知章
碧__玉__妆__成__一树高,万条垂下_绿___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_二__月__春___风__似__剪__刀__。
这首诗中,诗人把柳叶比作__碧__玉___,把柳 条比作___绿__丝__绦___,把春风比作__剪__刀___,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的美丽风光。
说诗意
早春二月,小草嫩芽从土里钻出,自 由地生长,黄莺在天上纵情飞舞,欢快地 鸣叫。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而细长的枝 条在春风中摇摆,轻轻地拂扫着堤岸,仿 佛在春天的雾气里醉得直摇晃。
探重点——拂、醉
拟人:写活了杨柳的娇姿、柔态及神韵
解字词
放学
天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真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烂 漫
读一读,填一填。 ◇ _草__长__莺飞_二__月__天__,拂堤杨柳醉_春__烟__。 ◇ 不知细叶谁裁出,__二__月__春__风__似__剪__刀___。
读一读,记一记。
河堤 堤岸 吹拂 春风拂面
杨柳 柳条
bàn
化妆 梳妆打扮
点拨:这四组词语是关于“堤、柳、 拂、妆”的扩词练习。在记忆时可根据词 语联想相关场景或图片加深记忆。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课件

随堂练习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 两个( 黄鹂 )鸣翠柳, ( 一行 )白鹭上青天。 ( 窗含 )西岭千秋雪, 门泊( 东吴 )万里船。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是描写( 春天 )(季节)的。 2.诗中描写鸟的诗句是什么?
翻译:与天相接的荷叶呈现 无穷无尽的碧绿,映在朝阳 里的荷花红得特别出色。
讨论交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两句是写景还是议论?说说你对这两 句诗的理解。
写景。万顷碧绿的莲叶,无穷无尽,一直连接 到天边。在朝阳映照下的荷花越发显得红艳。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诗人忍 不住先发出赞美,再写美丽的景 色,可见诗人是多么喜爱这西湖 六月的美景呀!
点击听朗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诗解读
你知道诗题的意思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早晨
作者的朋友
早上,从净慈寺出门去送别好朋友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注释
【毕竟】到底。
【四时】四季。
【西湖】湖名,在浙江省杭 州市,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lǐng 结构 左右结构
组词 岭南 山岭 崇山峻岭
笔顺 造句 远处的山岭连绵起伏。
wú 结构 上下结构
组词 东吴 吴国 吴下阿蒙
笔顺 造句 黄盖是三国时期东吴人。
识字方法
熟字比较 鸡 鸣 玲 岭
加一加 央 + 日 = 映 口 + 今 = 含 减一减 境 - 土 = 竟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

点,让人感觉到柳树的颜色很美;把柳枝比作绿丝绦,写出 柳
枝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样子 很美;吧二月春风比作剪刀,把无形的春风写得有形可循,让人 感觉到春的勃勃生机和无穷的创造力,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 情。运用设问的好处是:不但写出了柳叶的特点,更主要的是引 起读者的思考,巧妙过渡,表达了自己对春的热爱之情。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老师挑了高鼎诗人眼里的一幅画,你 能帮他说说他看见了什么吗?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拂堤杨柳: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
的水汽。
散学:放学。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
鹰的风筝。
2/22/2019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小草是嫩绿的,小黄莺欢 唱着飞来飞去。 杨柳长长的柳枝,摇摇晃晃的 好像是在抚放飞自己的风筝。
课文结构
草——长
村 居
莺——飞
杨柳——拂堤 儿童——归——忙——放
生机勃勃
课文主旨
《村居》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
村时看到的春天的美丽景象和放学后孩
子们放风筝的快乐无比的画面,你们觉
2/22/2019
串珠问题: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2.《咏柳》描绘的是什么景色?表现
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咏柳》写了柳树和春风。柳树高 大、碧绿,枝条长而柔软,叶子细小。
春风温暖。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和无穷
的创造力。
3.《咏柳》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人教部编版《古诗二首》语文二年级下册

mào
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 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 “中兴四大诗人”、“南 宋四大家”。
新课讲解
题目解读
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 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太阳刚刚升起诗人的朋友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新课讲解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古诗的前两句?
相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全文释义
毕竟西湖六月中,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拓展阅读
了解荷花: 荷花,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 形。花期6至9月,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 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 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 治多种疾病。
别(bié béi)样红
林 “毕竟”二字说明了什么?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子 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从诗中哪些词可以看出诗人强化了西湖景色的美?
方
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背诵 古诗,感受西湖的美景和诗人对友人的无限眷恋。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初读感知
晓毕风接映出竟光天日【净//莲荷宋西不慈叶花】湖与寺//杨//无别六四送万穷样月时林里碧红中同子,。,。方 接说理谜接在花南西 西—接接“诗造 宋接诗诗造 接诗造这谜西接接“湖—接南谜西这湖—毕毕天明解底天这期宋湖湖风天天人型代天人人型天人型两底湖天天面风下宋底湖两面风竟竟莲 六 重 : 莲 里 6杰 光 莲 莲 用 感俗 莲 抓 用 感莲 用 感 个 : 莲 莲 上 光 来 杰 : 个 上 光””至二二叶月点(叶指出与叶叶一。 语叶住一。 叶一。描(叶叶铺与,出(描铺与接 接接接9字字无西词无六诗其无无“,无了“无“写无无满其诗诗写满其月天 天天天碧碧碧说说穷湖语穷月人它穷穷特穷六穷色穷穷了它人人色了它,莲 莲莲莲”””一一一明明碧与的碧以,季碧碧别碧月碧彩碧碧荷季又,彩荷季荷叶 叶叶叶)))“““了了红红红,其意,外与节,,,,盛,的,,叶节描与的叶节花无 无无无什什”””映他思映的尤确映映不映夏映词映映,确写尤词,确花穷 穷穷穷突突突么么日季,日其袤实日日一日连日在日日青实了袤在青实大碧碧碧碧出出出??荷节了荷他、不荷荷样荷天荷这荷荷翠不什、这翠不叶了了了花不解花时范同花花。花花里花花碧同么范里碧同“丽莲莲莲无荷 荷荷荷别同古别节成。别别别别有别别绿。?成有绿。,叶叶叶穷花 花花花样的诗样。大样样样样什样样,大什,清和和和碧红风内红、红红红红么红红一、么一香荷荷荷”的。光容。陆。。。。作。。望陆作望远花花花荷,。游用无游用无溢给给给叶是合?际合?际,人人人和足称,称,出的的的映可南好南好污视视视日留宋像宋像泥觉觉觉“别恋与与““而带带带中中样的蓝蓝不来来来兴兴红。天天染的的的四四”连连,强强强的大大成成深烈烈烈荷诗诗一一为的的的花人人片片人冲冲冲将””、、。。们击击击西““南南所力力力湖宋宋喜,,,的四四爱莲莲莲景大大,叶叶叶色家家是无无无生””园边边边。动。林无无无的中际际际展非仿仿仿现常佛佛佛给重与与与了要天天天我的宇宇宇们水相相相。面接接接绿,,,化气气气植象象象物宏宏宏。大大大,,,既既既写写写出出出莲莲莲叶叶叶之之之无无无际际际,,,又又又渲渲渲染染染了了了天天天地地地之之之壮壮壮阔阔阔,,,具具具有有有极极极其其其丰丰丰富富富的的的空空空间间间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二首》生字课件

1古 诗 二 首
会写字
shī
音序: S
结构:左右
偏旁:讠 笔画数:8
组词:古诗 诗句 诗词
笔顺:
造句:爷爷正在教弟弟朗诵古诗。
cūn
音序: C
结构:左右
偏旁:木 笔画数:7
组词:山村 村庄 村民
笔顺:
造句:我家住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
tóng
音序: T 偏旁:立 组词:儿童 笔顺:
结构:上下 笔画数:12 童话 童年
造句: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孩子们都很开心。
bì
音序:B 结构:上下
偏旁:石 笔画数:14绿的荷叶像一个大圆盘。
zhuāng
音序: Z 偏旁:丬 组词:化妆 笔顺:
结构:左右 笔画数:6 浓妆 妆容
造句:妈妈每天出门前都要化妆。
lǜ
音序: L
结构:左右
偏旁:纟 笔画数:11
组词:绿色 草绿 淡绿
笔顺:
造句:我有一条绿色的丝巾。
sī
音序:S 结构:上下
偏旁:纟 笔画数:5
组词:丝巾 丝带 丝绸
笔顺:
造句:她今天系了一条漂亮的丝巾。
jiǎn
音序: J
结构:上下
偏旁:刀 笔画数:11
组词:剪刀 剪开 剪纸
笔顺:
造句:小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村居》《咏梅》课件

chuí
sī tāo
万条垂下绿丝绦。
cái
不知细叶谁裁出,
jiǎn
二月春风似剪刀。
活动一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古诗二首
村居
咏柳
活动一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黄莺 堤岸 杨柳 丝绦
活动一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拂醉妆裁剪
活动一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zhǎnɡ( ) ( )
长 chánɡ(
)(
)
sǎn ( ) ( )
•
妆成
,万条垂下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放纸鸢。
。 。
你还能背一背其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吗?
诗
活动五 抓住特点,学写汉字
村
妆绿
童
活动五 抓住特点,学写汉字
碧
丝剪
活动三 三读古诗,理解大意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活动三 三读古诗,理解大意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活动四 熟读成诵,链接课外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
活动一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村居 dǐng [清] 高 鼎
yīng
草长莺飞二月天,
fú dī
liǔ zuì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yuān
忙趁东风放纸鸢。
活动一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yǒng
咏柳 táng hè zhāng [唐] 贺知章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ppt精讲课件

人1教5 语古文诗二二年首级 下册1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ppt精 讲课件
15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ppt精 讲课件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 范 成大 、 陆游 合称“中兴四 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 一生作诗两万多首。有《诚斋 集》行世。
15
古诗二首
xiǎo
晓
不要多写 “丶”。
qióng
穷
写穴字头时 别忘了下面 的一撇和一 点。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ppt精 讲课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ppt精 讲课件
15
古诗二首
hé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部首:艹(草字头) 结构:山下结构 组词:荷花 荷叶 造句:这朵荷花真美。
15
古诗二首
穷
生字归类
荷莲 湖
上下 结构
左右 结构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ppt精 讲课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ppt精 讲课件
15
古诗二首
生字归类
绝含 岭 吴
上下 结构
左右 结构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ppt精 讲课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ppt精 讲课件
凸显景 色美丽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ppt精 讲课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ppt精 讲课件
15
古诗二首
欣赏了夏天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再来 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吧。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ppt精 讲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 古诗二首》优质教案(2课时)

1 古诗二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语言运用: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思维能力: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审美创造:品味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
【课前解析】关注识字:本课11个生字中,“堤”的声母是“d”,学生容易误读为“提”,教师在教学时可将“堤—提—题”进行读音辨析。
“丝、裁”两个字均为平舌音,教师简单提示即可。
“柳”字的声母为前鼻音“l”,有些学生容易与后鼻音“n”混淆,注意“柳—牛”的读音区别。
本课生字以形声字为主,识记时要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自主识记。
字义的理解既可借助字形,也可结合语境。
关注写字:本课要写的8个字中,“诗、妆、绿”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其中“绿”的最后四笔为“点、提、撇、捺”;“趁”是半包围结构;“童、碧、丝、剪”是上下结构,要注意上下两部分的比例,以写得端正、平稳。
本课要求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读读写写。
关注朗读:古诗教学应该将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手段。
(1)范读引领,感受韵味。
范读最好是教师本人,也可以借助多媒体。
(2)自主练读,整体感知。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朗读时间。
在反复、多次的朗读中,整体感受古诗的情感意绪。
(3)朗读展示,升华情感。
学生完成对内容的理解后,就要读出诗歌的味道。
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如个别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接读、师生对读。
【教学目标】1.认识“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诗、童”等8个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莺、拂”等5个生字,会写“诗、童、趁”3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 高鼎
yīnɡ
草长莺飞二月天,
fú dī liǔ zuì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yuān
忙趁东风放纸鸢。
认识生字
yīnɡ
fú
dī
liǔ
zuì
莺 拂 堤 柳 醉
yuān
鸢
村 居
dǐnɡ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认识生字
yīnɡ
课文结构
总写:碧玉——树高
咏 柳
分写
柳条 万条——绿丝绦 柳叶 细叶——谁裁出
爱柳树 爱春天
爱大自然
想象 春风——似剪刀
知识积累
设问句
什么是设问?
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 回答,即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设问句有什么作用?
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 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 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唐 贺知章
zhuānɡ
碧玉妆成一树高,
chuí sī tāo cái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jiǎn
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主学习
咏 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认识生字
yǒnɡ
咏
zhuānɡ
歌咏、咏志、咏鹅 歌以咏志
妆
梳妆、化妆、红妆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介绍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
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 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 片战争时候,大约咸丰年间 (1851~1861),其人无甚事 迹,其实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 一般人提到他,是因为有他写 了一首著名的有关放风筝的 《村居》诗。著有《拙吾诗 稿》。
乡村
村居
在乡村居住。
居住
朗读诗句,根据词意想想诗句的意思。
1 古诗二首
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 袁枚《所见》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 白居易《池上》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自主学习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 不理解的地方。 村居
古诗二首
第二课时
yǒnɡ
咏柳
咏:咏唱。
作者介绍
贺知章:659——744,字
季真,号四明狂客,贺知章诗 文以绝句见长,其写景、抒怀 之作风格独特,著名的《咏 柳》、《回乡偶书》脍炙人口, 千古传诵。
自主学习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yǒnɡ
咏柳
tánɡ hè zhānɡ
推荐阅读
纸鸢
宋 寇准
送别
隋 无名氏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初秋的天空万里无云,澄澈明 净,虽然刮着风,但这点微风还不足 以让纸鸢飞上天空。等到风力足够托 起纸鸢的时候,那纸鸢将和白云一起 飞翔。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杨柳青青,枝叶垂到了地上。杨花 漫漫,在空中纷乱地飞舞。柳条折尽了, 杨花也已飞尽,借问一声远行的人什么时 候回来呢?
风筝,古时称为“鹞”yào,北方谓“鸢”,发明于
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 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 进墨翟的风筝材质。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民间才 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 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 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代的周密在《武林 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 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宋 代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公元1600年,中国的风筝(菱形)传到了欧洲。
诗词赏析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 急急忙忙趁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春光无限美好,“草长莺飞”就是描写春天的词语。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莺歌燕舞 春色满园 春暖花开 春光明媚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刀
丝线 剪影 细丝 剪切 细雨如丝 裁剪
小练笔
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天最美的是柳树。在你 的眼里,春天最美的是什么?请你写一写美丽的春 天吧!
春天最美的是水,湖水碧绿碧绿的,像一块块无 瑕的翡翠。 春天最美的是 像 , 。 ,
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背诵课文。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 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 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 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 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咏柳》描写了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细长、柔软的纸枝条 发出嫩绿的新芽,春风中无数的枝条像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后两句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 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
课堂练习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你一定能行。 碧玉 妆 一树 绦 裁 似
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 丝带一样的柳条。 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 春天嫩绿的柳叶。 如同,好像。 装饰,打扮。 满树。 裁剪。
学习生字
部首提示: 石
组词: 碧玉 碧海 碧空
丬/女
化妆 妆台 梳妆 绿叶 绿油油 草绿
一/首笔
醉 ,写活了杨柳的姿态,突出了杨柳的柔美,表 现出杨柳的神韵。
音乐令人如痴如醉 浓郁的酒香能醉人
风景如画,让你沉醉
为什么“归来早”?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你有没有放学后着急回家的时候? 能说一说吗?
儿童散学归来早, 儿童散学匆匆归,
忙趁雪厚乐翻天。
忙约伙伴做游戏。
会写生字
诗
偏旁的提略 小,右边第三笔 横长。
碧玉\妆成\一树\高,
chuí sī tāo cái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jiǎn
比喻 设问
二月\春风\似,坐在石上。 笔画:“王”的最后横变提。 要点:“石”扁宽,托住上边。
字形:四个撇折分布均衡。 笔画:撇折互相不交叉。 要点:长横从左下到右下格。
村
“木”捺变点。 “立”宽扁,横 画间隔均匀。注 意上下两部分的 占格。
“诗、村”,左窄右宽
课堂练习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你一定能行。 村居 拂堤杨柳 醉 春烟 散学 纸鸢
迷醉,陶醉。 春天水泽、草木蒸发出来的 雾气。 在乡村居住时见到的景色。 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 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泛指风筝。 放学。
村 居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的烟雨。 拂堤:(杨柳)像是在抚摸堤岸。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散学:放学。
东风:春风
纸鸢:风筝。
诗词赏析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 轻拂堤岸的杨柳好像沉醉在春天的烟雾之中。
传统文化
【与柳有关风俗文化】 (1)中国古代民间有插柳迎春的风俗。寒食节,家家户户门前
常插柳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2)古人有折柳枝赠别亲友的风俗。折柳送别有两层寓意:其 一,“柳”与“留”谐音,折柳含有“挽留”之意;其二 ,
柳树极易生长,用它赠送亲友,期望亲友无论漂泊何方都
能“枝繁叶茂,落叶生根”,顽强生活。
不知细叶谁裁出,
拓展
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当堂练习
一、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草长莺(yīn yīnɡ)飞二月天, √ 拂(fú liǒu)醉(zuì √ fó)堤(dī √ tí)杨柳(liǔ √ √ zhuì)春烟。 2.碧玉妆(zuānɡ zhuānɡ)成一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sī shī)绦(tāo tiáo)。 √ √
答题模式:
此处通过一问一答的设问形式,强烈地表达了作者XXXX 的情感并引起读者的深思。
认识生字
sī
丝
tāo
雨丝、抽丝、丝绸 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边丝雨细如愁
绦
丝绦、衣绦、绳绦
认识生字
cái
裁
jiǎn
裁判、裁剪、裁员 量liànɡ体裁衣
剪
剪刀、剪影、剪切 共剪西窗烛
自主学习 一树:满树。
咏 柳
唐 贺知章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比喻春天嫩 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 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认真书写
字形:月、刂过横中线。 笔画:“月”的撇变竖。 要点:横要长,字要正。
认真书写
“丬”在左,竖长; “女”在右,横在中线。
左窄右宽,右边的“录”第三 笔右出头。最后四笔分别是点、 提、撇、捺。
读读记记
河堤 堤岸
吹拂 春风拂面
读一读,填一填
杨柳 柳条
bàn
化妆 梳妆打扮
莺飞
,拂堤杨柳醉
。 。
读读说说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 玉装扮的一样。 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这细细的柳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原来二月的春风就像是一把灵活的剪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