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练习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练习1.《朝花夕拾》是一本____________散文集。

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____________。

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____ 。

2.《朝花夕拾》原名《______》。

这组回忆性散文是______(作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作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______和______。

3.《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作的回忆性___ _(体裁)集,书中有鲁迅先生儿童时期在故乡生活的片段,也有离开家乡求学的一些经历。

在此书中我们了解到: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两位“名医”的草菅人命;为“我”购买《山海经》,善良淳朴又迷信唠叨的___ _。

在此书中,我们还了解到,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的___ _;在日本留学时,没有民族偏见严谨正直的___ _。

4.在《朝花夕拾》中,鲁迅会记录下令他印象深刻的人的样子:“生得黄胖而矮”的是①______;“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的是②_______;“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的则是③_______。

他们都在鲁迅的回忆中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

5.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

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依照示例,结合有关情节进行分析。

①唐僧②长妈妈【示例】猪八戒——好吃懒做,常提出散伙回高老庄;但他憨厚忠实,当师徒受阻于流沙河时,几次潜入水中勇斗“妖怪”,和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运用你课外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同步练习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同步练习

《朝花夕拾》综合练一、选择题1.名著阅读。

(1)以下有关《朝花夕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朴实又愚昧,是典型的旧中国农村妇女。

买《山海经》一事给“我”的内心带来震动,定格了“我”对阿长的敬意。

B.《<二十四孝图>》中,作者最不解,甚至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前者将肉麻当作有趣,后者让人实在同情郭巨的儿子。

C.在《父亲的病》中,名医陈莲河愚昧迷信、贪财求名。

他的药方总是很奇特,比如要原配蟋蟀一对、败鼓皮丸等。

医治无效后又归咎于前世的冤愆。

D.《琐记》中,作者就读的“雷电学堂”是西式学校,却不伦不类、乌烟瘴气;矿路学堂不仅没让作者学到什么采矿知识,还阻挠学生阅读新书新报。

2.下面有关《朝花夕拾》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琐记》中回忆了与衍太太交往的几件琐事,以及在江南水师学堂、南京矿路学堂求学的经历。

B.《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与同是留学生的同乡范爱农之间的真挚友谊和回国后继续与范爱农交往的生活片段。

C.父亲给鲁迅买来他渴求已久的《山海经》,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尊敬与感激。

D.《父亲的病》中的陈莲河除了用蟋蟀作为药引子治“我”父亲的病,还常用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

3.下面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十篇。

作品主要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父亲的病》中有很多奇特药引,如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以及败鼓皮丸,但它们都没有治好父亲的病。

C.《狗•猫•鼠》一文中作者深情回忆了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小隐鼠,同时揭露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D.《藤野先生》一文回忆了作者去日本求学的过程,他经历了“藤野先生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和“匿名信事件”,感觉受到侮辱,决定“弃医从文”。

4.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其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含知识点、习题5练习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含知识点、习题5练习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含知识点、习题5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行者—齐天大圣—弼马温—孙悟空—斗战胜佛。

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是其中的两篇。

C.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范爱农,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好朋友。

后来,鲁迅还因爱农溺水身亡感到悲伤。

D.《五猖会》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鉴略》的感受,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2.《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什么?3.《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________(体裁)集,共十篇。

如《__________》《__________》皆出自本书(除教材中篇目之外)。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表达出了鲁迅希望儿童健康活泼成长的合理要求,《朝花夕拾》中还有多篇作品涉及到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请写出其中两篇作品的题目。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5.下列选项与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所刻画的这两位女性形象相匹配的分别是:衍太太:__________长妈妈:__________A.年轻时是“豆腐西施”,老了却尖酸刻薄,市侩俗气脸皮厚,一副“圆规”似的站姿。

B.表面理解孩子的调皮,却挑唆“我”去偷钱,迫使“我”出外求学,把孩子当成消遣的玩物。

C.知道很多规矩,睡觉不拘小节,常常“切切察察”,但“我”却对她怀有敬意。

D.无拘无束,不懂规矩,从不把事放在心上,天不怕地不怕,却又狡猾聪明地懂得躲避麻烦。

6.(活动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读文回答问题。

完整版朝花夕拾必读名著导读练习试卷

完整版朝花夕拾必读名著导读练习试卷

完整版朝花夕拾必读名著导读练习试卷一、名著阅读题1.这个学期,我们一起阅读了名著《朝花夕拾》,请根据作品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朝花夕拾》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是鲁迅益友的人,并写出理由。

(2)《朝花夕拾》中“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有许多,你觉得他们最“深恶痛疾”的可能是书中的哪一篇?请简要说明理由。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_____)(2)《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变为姑娘、老翁、老妇来哄骗唐僧,都被孙悟空识破。

(_____)3.填空。

《朝花夕拾》中文章根据主题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批判丑恶现象的,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一类是_______________,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一类是_______________,如《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上面文段选自鲁迅写的《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篇名),文中“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有正确的一项是()A.“你太好..!”小燕愤愤地说。

句中加点词都是褒义词。

..了,世上所有的人你最聪明B.“那天,有只.小猫竟然上.到了我的书桌上.,趴在那里看我写字。

”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量词、动词、名词。

C.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礼仪之邦,中学生理应掌握一些常见的谦敬辞。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练习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练习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导读之《朝花夕拾》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无常》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菩提祖师收石猴为徒,为他取了法名孙悟空,教了他长生不老的秘诀,又把七十二般变化、腾云驾雾和“筋斗云”的口诀都教授给他。

D.大圣打赌能跳出佛祖的手掌心,结果只在佛祖手指上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字,被佛祖翻掌压在五行山下,直到唐僧取经路过相救,方才重获自由。

2.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作者回忆童年美好往事,塑造了纯朴善良的长妈妈、严谨认真的藤野先生、活泼勇敢的少年闰土等丰富的形象,也从侧面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风气。

B.《藤野先生》一文,鲁迅在简洁的文字中夹杂着犀利的批判,写“讲义事件”和“幻灯片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

C.《<二十四孝图>》一文,鲁迅写自己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D.在《朝花夕拾》中,鲁迅以一个文学家特有的敏锐,捕捉到种种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其中有快乐,有迷惘,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大师的可亲,也对社会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2)阅读下面《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行者看罢回复道:“师父,那去处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蔼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

观此景象,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

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

”唐僧道:“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你休误了我诚心,耽误了我来意。

”行者道:“不是,不是!灵山之路我也走过几遍,那是这路途?”……行者道:“不可进去,此处少吉多凶。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同步练习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同步练习

七年级上册名著阅读情况监测朝花夕拾一、选择题1.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论述,有误的一项是()A.《二十四孝图》中,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

B.《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就到处散布流言。

C.“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D.《朝花夕拾》中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篇目是《无常》。

2.下列对《朝花夕拾》作品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无常》中鲁迅描绘了儿时在迎神会和舞台上所见的爽直、公正的“无常”形象。

B.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鲁迅对传统“孝道”进行理性思考,认为要取其精华。

C.《五猖会》中,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可以引发读者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D.《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虽粗鄙,但善良,鲁迅对阿长充满感激与怀念之情。

3.下列关于名著的论述不正确...的两项是()(多选)A.《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心情和父亲强迫背诵《天演论》的痛苦感受。

B.《二十四孝图》中作者认为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陆绩怀橘子、子路负米、哭竹生笋。

C.《父亲的病》揭示了所谓的“名医”们巫医不分、故名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D.《狗•猫•鼠》中“我”的小隐鼠并非猫所害,而是被长妈妈一脚踏死了。

E.《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4.下面不能..作为对《朝花夕拾》中人物形象概括的一项是()A.寿镜吾老先生方正博学,比较开明,虽然回答“我”关于“怪哉”的问题时有些不悦,但是回忆起他,鲁迅先生的内心仍是充满了理解与温情。

B.《琐记》中的衍太太,非常热心、非常理解小孩子,她帮助“我”解决困难,曾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她给童年的“我”带来了温暖。

C.《阿长与〈山海经》》中,保姆阿长絮叨粗俗,但她为“我”买来《山海经》。

她对“我”质朴的爱,使成年后的“我”对她充满感激与怀念。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选择题1.下列对《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B.《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既讽刺庸医,也批判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态度。

C.范爱农因为想看光复的绍兴,便从日本回到故乡。

但受到排挤迫害,生活潦倒,无奈又躲到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

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迷信啰嗦却善良真诚的“长妈妈”,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内容理解。

A.有误,范爱农是因为交不起学费才回到绍兴的;故选A。

2.下面是对《朝花夕拾》内容或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A.《朝花夕拾》写的虽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

B.长妈妈对鲁迅倾听美女蛇故事的专注神情印象深刻,后又见鲁迅痴迷于神话图像,于是托人买来了绘图的《山海经》,以此补偿杀死隐鼠之过。

C.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或主题的理解。

B.阿长主要出现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深切关爱着鲁迅,亲自为他买来了《山海经》,并非是“托人买来”的,也不是为了以此补偿杀死隐鼠之过;故选B。

3.小张想借一本名著,你向他推荐《朝花夕拾》,下面不能作为推荐语的是()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打着“公平”、“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之流辛辣的嘲讽,如《无常》。

C.这书可有意思。

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半夜看社戏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这本书里有展现鲁迅希望通过外出求学,寻找到救国救民真理这一过程的文章,如《藤野先生》。

《朝花夕拾》导读+练习

《朝花夕拾》导读+练习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练习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 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1881 年9 月25 日,鲁迅先生诞生在浙江绍兴。

周家是一个大家族,到鲁迅祖父一辈,已日渐衰败。

鲁迅的父亲是个秀才,在仕途上终生不得意一直没有考上举人。

12 岁那年,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受此打击日渐病重,在他15 岁那年病逝。

这段时间里,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计划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深深地感到事态的炎凉。

17 岁,鲁迅离开家乡,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转入路矿学堂。

1902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东渡日本深造。

两年后,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幻灯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改变中国人麻木的精神比医治肉体更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

1909 年回国,回国以后,鲁迅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过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间目睹了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国民性的改造的认识。

1917 年前后,新文化运动以及文学革命已经开始提倡,鲁迅开始写作,随着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二、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 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 年9 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拯救国民的精神。 32《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和《藤野先生》,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阿长与《山海经》; 猫·狗·鼠;范爱农;琐记;父亲的病_》。(江苏省泰州市2005年中考题) 33《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 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 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34下面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斯诺悼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请将上联补充完整。 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35《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 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
14《琐记》中有“肚子疼”绰号的是衍太太。(×)沈四太太
15陈莲河是《琐记》中的人物。(×)《父亲的病》
16《无常》是对保姆阿长的回忆。(×)
17鲁迅是借《猫·狗·鼠》一文来表明他为什么那么讨厌猫的。(×)
语段
(一)阅读《五猖会》片段,回答问题。
⑴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
二、 选择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D)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C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
医太难
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C)
38.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D ) A、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 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 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39.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A )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40、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C )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41、《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 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 挞是哪篇文章?( B ) A、《琐记》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 42、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D )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43、“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 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B ) A、孔乙己 B、范爱农 C、藤野先生 D、寿镜吾老先生
A.一件 B.两件 C.三件 D.四件

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
阿长的性格特点( C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5陈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B )
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 ( “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
C.一包苦菜D.都不是
25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B)
A、12 B、10 C、14 D、8
26《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B)
A、 写作过程 B、编纂过程 C、修改过程 D、构思过程
27《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D)
A、 本书的写作过程 B、本书的编纂过程 C、本书的修改过程
6《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 A)
A.有 B.没有
7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D) A、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B、 范爱农不喜 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C、 鲁迅记忆中的 范爱农很坏。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 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8下列文章不属于《朝》的是(A)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9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 B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10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A )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11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C )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 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 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 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26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 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无常》 27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 28“他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爱又恐怖。”这是 作者笔下的无常。 29有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 他是范爱农。 30鲁迅先生说起他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 文章有《无常》和《五猖会》。
《朝花夕拾》练习
一、 填空 1、《朝花夕拾》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 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 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 )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 敦巨埋儿 )、(老菜娱亲 )等都是孝道 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 )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9、 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 师学堂)。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D、与《二十四孝图》相关的内容
28《猫·狗·鼠》是一篇(B)
A、叙事散文
B、议论散文 C、抒情散文
D、杂文
29《猫·狗·鼠》写到了作者何种生活经历(C)
A、 养狗 B、养猫 C、养隐鼠 D、都不是
30《猫·狗·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年责
任的前辈”是(A)
A、 一种人 B、两种人 C、三种人
1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 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B) A、《琐记》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 13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D) A、猫·狗·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14“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B) A、孔乙己 B、范爱农 C、藤野先生 D、寿镜吾老先生 15鲁迅先生的籍贯是(C) A、浙江杭州 B、浙江温州 C、浙江绍兴 D浙江嘉兴 1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A) A、“我家的”后面B、“我家的”前面C、“我家的”左面D、“我家的” 右面 1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作者何时求学的地方(A) A、 少年 B、青年 C、壮年 D老年
1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D) A、 学堂名 B、书房名 C、书院名 D、私塾名 19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A) A、 本城书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 20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D) A、本城书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 21藤野先生的全称是(D) A、 藤野 B、藤野严 C、藤野严久 D、藤野严久郎 22《藤野先生》回忆作者早年学医时的生活经历,地点不是在( C ) A、日本 B、仙台 C、北京 D、仙台医专 23《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A) A、《莽原》 B、《申报》 C、《奔流》 D《晨报副刊》 24《朝花夕拾》在报上连载时的栏目叫(A) A、《朝花夕拾》 B、《花边文学》 C、《旧事重提》 D、《伪自由谈》
11 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 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 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 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的(弃医从文)一生中重要的经历。15鲁迅在 《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 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 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 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 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 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 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 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 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