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8最新试题资料-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语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语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5 c 第五单元单元测试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4分)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0分)
渊sǒu()颟顸()香醇()shǐ()志滞sè()皲()裂
ǒu()黑小溪淙淙()容臭()余幼时即shì()学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刚刚说他是“今”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一般,成为“过去”了。

B.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大家都要求技术员去指导,所以技术员身价百倍。

c.一个人如果鄙薄自己的岗位,一味好高骛远,是很难做出成绩的。

D.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3.根据情境限制,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今年4、5月份,SARS病毒突然袭。

为最终战胜病魔,我国医护人员和科研工在积极谋求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废寝忘食,日夜攻关,所取得的________为世人瞩目。

A.成果 B.结果 c.后果 D.结局
4.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2分)()
①还有摇荡的水草②游人从桥上望去③那鱼就在水草和石头间滑动④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鹅卵石
A.②③④①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5.用原填空。

(15分)。

2018年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doc

2018年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doc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又何间.焉( ) 望其旗mǐ( ) 期.年( ) 作yī(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6分)(1)不知贻.阿谁( )(2)坐断..东南战未休( )(3)八年风味徒.思浙( )(4)大小之狱.(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将军约.( )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今齐地方..千里 B.上自劳.军 C.朝服衣冠,窥.镜 D.遂逐.齐师4.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何以战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何陋之有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宋代词人辛弃疾登高望远,看到江山雄伟壮丽,江水奔流不息,想到古代纵横驰骋的英雄人物,感慨万千,写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

B.《周亚夫军细柳》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军纪严明、刚正不阿的性格特征。

C.《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史记》,齐威王采纳邹忌的建议,广开言路,最后“战胜于朝廷”。

D.《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本文详写论战过程,略写战争经过,突出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

6.古诗文默写填空。

(8分)(1) ,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2)官船来往乱如麻,。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3)《十五从军征》中乡里人说老兵家里的情景是:,。

(4)《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想坚守意愿的句子是:,。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实写史事的两句是:,。

7.名著阅读。

(4分)(1)这种游戏常常会有意外事故发生,这些事故是有案可查的。

我亲眼看到两三个候补人员跌断了胳膊和腿。

但是更大的危险发生在大臣们自己奉命来表现功夫的时候,因为他们想跳得比以前好,又想胜过同跳的人,猛然来一下,很少有不摔倒的,有人甚至要跌两三次。

2018-2019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A.喧哗苍劲映照五彩斑澜B.蔓延缭绕颠簸瞬息万变C.陡峭俯瞰蜿蜒名符其实D.霎时懈怠恭顺穿流不息2.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3分)A.浪沫.(mò) 雾霭.(mái) 汩.汩(ɡǔ) 怒不可遏.(ě)B.轧.花(yà) 砾.石(lì) 蠕.动(rú) 接踵.而至(chónɡ)C.拾.级(shè) 翌.日(yì) 穹.顶(qiónɡ) 纷至沓.来(tà)D.草甸.(diàn) 矗.立(zhù) 翡.翠(fěi) 如丝如缕.(lǚ)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依然历历在目....。

B.今年“十一”国庆节期间,全国各地风云变幻....,影响了人们出去旅游的心情。

C.这位老医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虽然退休了,但前往寻医问药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D.五光十色的灯光照射在千姿百态的雪雕上,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________。

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②________,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B.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C.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D.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藏族作家B.《登勃朗峰》——马克·吐温——法国作家C.《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马丽华——《藏北游历》D.《壶口瀑布》——梁衡——当代作家7.根据设置的情境,完成下面对话。

2018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试卷(答案)

2018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试卷(答案)

(2018)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答案详解)说明:1.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1分)(2)虽有至道,弗学,□□□□□。

(《虽有嘉肴》)(1分)(3)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2分)(4)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出梅花在暮雨黄昏中的悲凉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5)将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默写完整。

(4分)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 色彩斑斓,彩霞满天,那朵朵白云liào rào(),轻歌曼舞。

(2) 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tiào wàng ( )远山。

(3)此刻倒霉迹象jiēzhǒng ér zhì( ),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4)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 推推搡搡,qián hūhòu yōng (),撞向石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他巧妙地运用了迂回..战术打败了敌人。

B.为抢救落水儿童,他亳不犹豫..地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湖水里。

C.你不要做什么事情都是漫不经心....的样子。

D.鱼食一丢进水里,四面八方的鱼儿就络绎不绝....地游了过来。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个班级能否和谐,关键是拥有和谐的班级文化。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年级姓名成绩一、积累运用(40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22分)①《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写出诗人个人遭遇和国家的形势的句子是,。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③《赤壁》中作者独辟蹊径的评论历史为机遇的观点的句子是,。

④《水调歌头》中蕴涵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句子是抒发作者对世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⑤《潼关怀古》中作者对历史的总结和评判的句子是。

⑥《马说》中刻画了“食马者”愚妄的形象的句子是。

⑦《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朝的。

它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它有别于一般传记之处是⑧.《马说》的作者是朝的,文章一开始就亮明基本观点的两句,。

,。

作者以来比人才,以来比管理者(统治者)。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衔觞(shāng)黔娄(luó)晏如(yàn)宫阙(quē)B、媵人(yìng)烨然(yè)绮户(qǐ)叱咄(chì)C、曳屣(yì)缊袍(yàn)负箧(qiè)皲裂(jūn)D、惶恐(huáng)嗜好(shì)寥落(liào)箪瓢(chán)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四支僵劲不能动B、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C、同舍生皆被绮绣D、策之不以其道4、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青白色)B、左佩刀,右备容臭.(香气)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候)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酒杯)5、解释下列加粗词语(8分)(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性嗜.酒()(3)或.置酒而招之()(4)礼愈至)(5)骈死于槽枥之间()(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7)援疑质.理()(8)若人之俦.()6、对下列各句朗读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检测题附参考答案姓名:学号:成绩:一、基础知识(26分)1.根据要求,填写词语。

(4分)①fēng yún tū biàn(),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②这张脸píng dàn wú qí(),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梦寐阴沉,yù yù guǎ huān(),丑陋可憎。

③那些旅馆已被废弃,而我们就在那里qī xī()2.选择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A、至舍.(学舍,书馆) 容臭.(气味,臭味) C、期.在必醉(期望) 甚.箭(快)B、铁未销.(销蚀) 把.酒(端起) D、戾.天(至,到) 何许.人(处所)3.《水调歌头》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阕写词人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里,但积极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念头,表现了词人旷达胸怀、乐观情致。

4.下列对《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2分)A.“酬”是酬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顺宇永贞元年(805年)九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827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

B.“闻笛赋”指晋朝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曲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

C.“烂柯人”指晋朝人王质;诗人用这个曲故是表达人世沧桑之感。

D.“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

5.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一张一米宽的木床挨着炉子,两头的床脚是两摞石头。

语文版2018年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语文版2018年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五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旗靡.(mí)甲胄.(zhòu)纳谏.(jiàn)彀.弓(ɡòu)B.昳.丽(yì) 曹刿.(ɡuì) 貂裘.(qiú) 羹.饭(ɡēnɡ)C.期.年(jī) 狗窦.(dòu) 窥.镜(kuī) 按辔.(pèi)D.胸襟.(jīn) 谤.讥(bànɡ) 兜鍪.(móu) 冢.累累(zhǒnɡ)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B.自以为.不如天子为.动C.遂.逐齐师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弗敢加也,必以信.忌不自信.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牺牲..玉帛B.肉食者鄙.C.今齐地方..千里D.衣食..所安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D.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5.下列作家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2分)A.《曹刿论战》——旧传左丘明——春秋B.《周亚夫军细柳》——司马光——西汉C.《满江红》——秋瑾——近代D.《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代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十五从军征》是写久经征战的士兵还乡的感受,在写法上主要运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B.《邹忌讽齐王纳谏》记述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

C.《周亚夫军细柳》一文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霸上、棘门及细柳军的场面,用对比、侧面烘托的手法塑造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D.《朝天子咏喇叭》采用了借物咏怀的手法,表面是在咏喇叭,实际是在影射那些倚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专权作恶的宦官,揭露了他们的罪行,表达了对他们的憎恶。

【八年级语文】2018新教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语文】2018新教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2018新教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有答案)八年级语下册第五单元测评(时间111题。

(12分)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根本不及上岸。

”果然,车还在半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1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其时,正式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2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

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青色的背景中。

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驰骋.(chěng) 肩扛.(káng) 颠簸.(bǒ) 怒不可遏.(è)B.潺.潺(chán) 霎.时(shà) 蠕.动(rú) 目眩.神迷(xuàn)C.演绎.(yì) 眺.望(tiào) 皑.皑(ái) 气喘吁.吁(yú)D.迂.回(yū) 穹.顶(qióng) 俯瞰.(kàn) 纷至沓.来(tà)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驿道寒噤瞬息万变和颜悦色B.浮燥告诫五彩斑斓安营扎寨C.矗立懈怠轻歌慢舞历历在目D.虔诚缭绕亭台楼阁振耳欲聋3.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银杏节”结束了,但观赏、拍摄银杏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

B.丛梓楠做好了数学作业后,又接踵而至....地写了一篇作文。

C.在人多的地方,我们千万不要推推搡搡....。

D.我国已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程建设强国。

4.下面一段话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4分)①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大力推进,令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到体育产业中。

②花样翻新的运动软件,为健身者量身定制健身计划。

③这些软件通过视频等方式传承健身技能,为人们健身提供了便利。

(1)第①句,修改意见:(2)第③句,修改意见:5.(广东中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4分)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1) ,,是;夏天,,是;秋天(2) ,五,;冬天,,是。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梁衡的《壶口瀑布》是一篇说明文,此文介绍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两个季节的特点。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记述了作者马丽华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

C.《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他是美国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格列佛游记》。

D.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以作者的口吻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

7.结合语境,填入横线中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月亮缓缓爬了出来。

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出白玉般的优雅。

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__①__,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

高原的夜之灯啊,__②__。

A.①慢慢向下涌动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B.①迅速蔓延开来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C.①慢慢向下涌动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D.①迅速蔓延开来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8.学习了本单元的游记后,同学们开展了“背起行囊走四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6分)(1)【品广告】“福州福州,有福之州”,央视的经典广告语,早已深入人心,令人向往。

请你说说这则广告的妙处。

(2分)(2)【议热点】请对下列热点进行评论。

(2分)近年来,“天价”事件屡见不鲜,除了“天价虾”“天价鱼”,还有“天价豆腐”“天价骑马”,以及100元一碗的砂锅白粥,8.8元一颗的杏干,8元一克的草药粉……每一起“天价”事件,都涉及到消费纠纷,不仅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经营者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其负面影响还将损害一个景区甚至一个地方的声誉和形象。

(3)【荐景点】王莎莎同学住在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暑假她想到凉快一点儿的景点旅游,请你向她推荐一个景点,并说明推荐理由。

(2分)二、阅读理解(41分)(一)(12分)壶口的黄河肖铁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

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

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

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

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

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

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

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

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

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

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

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壮志下的兴奋和放纵。

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

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睢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

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

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

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

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

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⑧这才是中国的河。

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

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王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⑨路德维希①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注释】①埃米尔·路德维希(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9.第①段写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有什么用意?(3分)10.第④段描写了壶口黄河的景色,语言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3分)11.第⑦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12.第⑧段“这才是中国的河”有什么含义?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分)(二) (13分)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①我在始发站上了公共汽车,坐到最后一排。

在我的后面,紧跟着上来一对母女。

妈妈三十多岁,戴着无框眼镜。

她的女儿五六岁,怀里紧抱着一只毛绒玩具。

那时车厢里尚有部分空座,可是小女孩瞅瞅那些空座,然后坚定地指指我,对她妈妈说:“我要坐那里。

”②我愣住了。

③女人抱歉地冲我笑笑。

她低下头,对小女孩说:“咱们去那边靠窗的位置坐吧。

”④“不,我要坐那里!”小女孩再一次指指我。

⑤我不知道小女孩为什么非要坐到我的位置。

但我知道,现在她与妈妈犟上了,任女人如何哄她,就是站在那里,不肯随女人去坐。

她不去坐,女人也不去,两个人站在狭窄的过道里,任很多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她们。

⑥我想,现在小女孩想要的并非是一个座位,而是一种满足。

习惯性的满足,一种有理或者无理的满足。

或许大多数时候,她的这种满足可以在家里得到,在她妈妈那里得到。

问题是,现在,她并不是在家里。

(A)⑦“你应该向我要这个座位,而不是你的妈妈。

”我终于忍不住了,提醒她说。

⑧小女孩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

她看着妈妈,拽着妈妈的手,说:“我要坐那里,我要坐那里。

”(B)⑨“那你们过来坐吧。

”我说,“你和你妈妈挤一挤,或者你妈妈抱着你……”虽然我并不想惯着她,可是我实在不忍看到女人尴尬的模样。

⑩“不!”她说,“我不要和妈妈一起坐!我要一个人坐!”⑪这就太过分了。

或者说,对她的妈妈来说,这已经远非胡搅蛮缠,而是威胁了。

⑫我告诉小女孩,她乘公共汽车是免费的,她的妈妈并没有为她花一分钱。

既然是免费,公共汽车上就没有给她准备座位。

现在我把座位让给她,她应该把座位让给妈妈。

或者,就算她花了钱,就算她有一个座位,有老人或者孕妇上来,她也应该给他们让座。

现在,全社会都在这样做。

⑬“我要坐那个座位!”小女孩对我的话充耳不闻,她一门心思缠着她的妈妈。

⑭我想起一个词:教养。

⑮那天,直到终点,我也没有给她让座。

我始终坐得安安稳稳,再也没有和小女孩说一句话。

而她则始终站在我的面前,拽着妈妈的手,每隔一会儿,就要说一遍“我要坐那个座位”。

⑯可是,没有用。

她的要求在今天,在这辆公共汽车上,在我的面前,注定不会得到满足。

⑰车上的人看着我,看着她,看着她的妈妈,目光里,各种情绪都有。

但不管如何,我想,大概没有人觉得这个小女孩可怜,也没有人觉得我应该把座位让给她。

⑱那天我必须拒绝她,不仅要用语言,还要用行动。

我想告诉这个小女孩:这世上,有些东西并不属于她。

不属于她的东西,并非撒娇,或者威胁唯一可以对她没有立场和底线的妈妈就可以得到的。

⑲小女孩终会长大。

但愿长大后她会明白:世界不是她家的客厅,别人的东西不是她怀里的毛绒玩具,别人也绝非她的妈妈。

⑳这是世间最为简单的道理。

(选文有改动)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的表达妙处。

(3分)15.品读A、B两处画线的句子,并任选角度加以赏析。

(4分)(1)A处:(2)B处:16.读了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你从孩子或家长的角度谈谈。

(3分)(三) (16分)观秦兵马俑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

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

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幽情的地方。

看到半坡,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

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