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一.中国古代问答题1.1994高考参考答案这些言论的思想核心是:“兼爱”、“非攻”。
(2分)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
当时,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
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
(4分)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破坏。
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
(2分)[阐述“兼爱”、“非攻”的积极意义,按以下3个层次评分,不得累计,即最高得分为6分。
]第一层次:墨子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
(2分)第二层次:墨子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掠夺战争,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他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
(4分)第三层次: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和睦安定,共同富裕,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2分)他反对掠夺战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这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2分)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1分)墨子的这些言论,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
(1分)2、1999广东,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精神推行变法。
请论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
3、1995上海,简述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并作简要评价。
4、1995全国,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
(3分)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
(11分)参考答案汉武帝用大军北击匈奴,征发大量农民服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类似。
(3分)秦始皇不顾当时的国力,用几十万大军攻打匈奴,未能完全解除匈奴的威胁。
以后又征发大批农民修筑长城,戌守边疆,苦役百姓,民不堪命。
这是秦朝覆亡的重要原因。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1.(2007)2.已知平面向量()()1,1,1,1-==→→b a ,则向量=-→→b a 2321( ) A ()1,2-- B ()1,2- C ()0,1- D.()2,1-2.(2008)8.平面向量a ,b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A .a ,b 方向相同B .a ,b 两向量中至少有一个为零向量C .λ∈R ∃,λ=b aD .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1λ,2λ,12λλ+=0a b3.(2008)13.已知向量(011)=-,,a ,(410)=,,b ,λ+=a b 0λ>,则λ= . 4.(2009)(9)已知O ,N ,P 在ABC ∆所在平面内,且,0OA OB OC NA NB NC ==++=,且PA PB PB PC PC PA •=•=•,则点O ,N ,P 依次是ABC ∆的( )(A )重心 外心 垂心 (B )重心 外心 内心(C )外心 重心 垂心 (D )外心 重心 内心5.(2011)(10)已知a 与b 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12:10,3P a b πθ⎡⎫+>⇔∈⎪⎢⎣⎭ 22:1,3P a b πθπ⎛⎤+>⇔∈ ⎥⎝⎦ 3:10,3P a b πθ⎡⎫->⇔∈⎪⎢⎣⎭ 4:1,3P a b πθπ⎛⎤->⇔∈ ⎥⎝⎦其中的真命题是(A )14,P P (B )13,P P (C )23,P P (D )24,P P6.(2012)13.已知向量a ,b 夹角为o 45,且||1a =,|2|10a b -=,则||b =7.(2013卷1)13.已知两个单位向量a ,b 的夹角为60°,c =t a +(1-t)b ,若b ·c =0,则t =_____.8.(2013卷2)13.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为的中点,则_______.9.(2014卷1)15.已知A ,B ,C 是圆O 上的三点,若1()2AO AB AC =+,则AB 与AC 的夹角为 .10.(2014卷2)3.设向量a,b 满足|a+b |a -b ,则a ⋅b = ( )A. 1B. 2C. 3D. 511.(2015卷1)(7)设D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3BC CD =,则( )(A )1433AD AB AC =-+ (B)1433AD AB AC =-(C )4133AD AB AC =+ (D)4133AD AB AC =- 12.(2015卷2)13.设向量a ,b 不平行,向量a b λ+与2a b +平行,则实数λ=_________.13.(2016卷1)(3) 已知向量a =(1,m ),b =(3,-2),且(a +b )⊥b ,则m=(A)-8 (B)-6 (C)6 (D)814.(13) 设向量a =(m ,1),b =(1,2),且|a +b |2=|a |2+|b |2,则m= .15.(3) 已知向量BA ⃗⃗⃗⃗⃗ =(12,√32),BC ⃗⃗⃗⃗⃗ =(√32,12),则∠ABC= (A)30° (B)45° (C)60° (D)120°16.(2017卷1)13.已知向量a ,b 的夹角为60°,|a |=2, | b |=1,则| a +2b |= .17.(2017卷2)12.已知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 为平面ABC 内的一点,则⎪⎪⎪⎭⎫ ⎝⎛+⋅→→→PC PB PA 的最小值是( ) A.2- B.23- C.34- D.1- 18.(2017卷3)在矩形ABCD 中,2,1==AD AB ,动点P 在以点C 为圆心且与BD 相切的圆上,若→→→+=AD AB AP ηλ,则ηλ+的最大值为( )A.3B.22C.5D.21.D2.D3.3λ⇒=4.C5.A6.327.8.9.090 10.A 11.A 12. 1213.D 14.2-15.A 16. 17. B 18.A。
高考10年真题汇总

历年高考试题汇编Ⅰ——集合与函数考试内容: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 映射.函数(函数的记号、定义域、值域). 幂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 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换底公式.简单的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 二次函数.考试要求:(1)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能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能正确地表示一些较简单的集合.(2)了解映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理解函数及其有关的概念掌握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3)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能利用函数的奇偶性与图象的对称性的关系描绘函数图象.(4)掌握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和性质,并会解简单的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 一、选择题1. 在下面给出的函数中,哪一个既是区间(0,π2)上的增函数,又是以π为周期的偶函数(85(3)3分)=x 2=|sinx | =cos 2x =e sin 2x 2. 函数y =-x +1的反函数是(86(2)3分) =log 5x +1 =log x 5+1 =log 5(x -1) =log 5x -1 3. 在下列各图中,y =ax 2+bx 与y =ax +b 的图象只可能是(86(9)3分)A .B .C .D .4. 设S ,T 是两个非空集合,且S ?T ,T?S ,令X =S ∩T ,那么S ∪X =(87(1)3分)C .Φ5. 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87(5)3分)=-(-x ) =x 1-x=-(x +1)2 =1+x 26. 集合{1,2,3}的子集总共有(88(3)3分) 个 个 个 个7. 如果全集I ={a ,b ,c ,d ,e },M ={a ,c ,d },N ={b ,d ,e },则M -∩N -=(89(1)3分) A .φ B .{d } C .{a ,c } D .{b ,e }8. 与函数y =x 有相同图象的一个函数是(89(2)3分) =x =x 2x=axlog a (a >0且a ≠1) =log a a x (a >0且a ≠1)9. 已知f (x )=8+2x -x 2,如果g (x )=f (2-x 2),那么g (x )(89(11)3分) A .在区间(-1,0)上是减函数 B .在区间(0,1)上是减函数 C .在区间(-2,0)上是增函数 D .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10. 方程2413log x 的解是(90(1)3分)=19 =33= 3 =911. 设全集I ={(x ,y )|x ,y ∈R },M ={(x ,y )|y -3x -2=1},N ={(x ,y )|y ≠x +1},则M —∪N —=(90(9)3分)A .φB .{(2,3)}C .(2,3)D .{(x ,y )|y =x +1}12. 如果实数x ,y 满足等式(x -2)2+y 2=3,那么yx 的最大值是(90(10)3分)A .12B .33C .32D . 313. 函数f (x )和g (x )的定义域为R ,“f (x )和g (x )均为奇函数”是“f (x )与g (x )的积为偶函数”的(90上海) A .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B .充分条件但非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a <b <b <a <a <b <1 <b <a <1 15. 函数y =(x +4)2在某区间上是减函数,这区间可以是(90年广东)A .(-∞,-4]B .[-4,+∞)C .[4,+∞)D .(-∞,4]16. 如果奇函数f (x )在区间[3,7]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那么f (x )在区间[-7,-3]上是(91(13)3分) A .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 B .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 C .减函数且最小值为-5 D .减函数且最大值为-517. 设全集为R ,f (x )=sinx ,g (x )=cosx ,M ={x |f (x )≠0},N ={x |g (x )≠0},那么集合{x |f (x )g (x )=0}等于(91年⒂3分) A .M -∩N -B .M -∪NC .M -∪ND .M -∪N -18. log 89log 23等于(92(1)3分) A .23C .3219. 图中曲线是幂函数y =x n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已知n 取±2,±12四个值,则相应于曲线c 1,c 2,c 3,c 4的n 依次是(92(6)3分) A .-2,-12,12,2,12,-12,-2 C .-12,-2,2,12D .12,2,-2,-1220. 函数y =e x -e -x2的反函数(92(16)3分)A .是奇函数,它在(0,+∞)上是减函数B .是偶函数,它在(0,+∞)上是减函数C .是奇函数,它在(0,+∞)上是增函数D .是偶函数,它在(0,+∞)上是增函数 21. 如果函数f (x )=x 2+bx +c 对任意实数t 都有f (2+t )=f (2-t ),那么(92(17)3分)(2)<f (1)<f (4) (1)<f (2)<f (4) (2)<f (4)<f (1) (4)<f (2)<f (1) 22. 当0<a <1时,函数y =a x 和y =(a -1)x 2的图象只可能是(92年上海)ABC .D23. 设全集I =R ,集合M ={x |x 2>2},N =|log x 7>log 37},那么M ∩N -=(92年三南)34A .{x |x <-2=B .{x |x <-2或x ≥3=C .{x |x ≥3}D .{x |-2≤x <324. 对于定义域为R 的任何奇函数f (x )都有(92年三南) (x )-f (-x )>0(x ∈R ) (x )-f (-x )≤0(x ∈R ) (x )f (-x )≤0(x ∈R ) (x )f (-x )>0(x ∈R )25. F (x )=[1+22x-1]f (x ),(x ≠0)是偶函数,且f (x )不恒等于0,则f (x )(93(8)3分) A .是奇函数 B .是偶函数C .可能是奇函数也可能是偶函数D .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26. 设a ,b ,c 都是正数,且3a =4b =6c ,那么(93(16)3分) A .1c =1a +1b B .2c =2a +1b C .1c =2a +2b D .2c =1a +2b27. 函数y =x +a 与y =log a x 的图象可能是(93年上海) A ..28. 集合M ={x |x =k π2+π4,k ∈Z },N ={x |x =k π4+π2,k ∈Z },则(93年三南)=N ?M ?N ∩N =φ29. 设全集I ={0,1,2,3,4},集合A ={0,1,2,3},集合B ={2,3,4},则A ∪B - -=(94(1)4分) A .{0} B .{0,1} C .{0,1,4}D .{0,1,2,3,4} 30. 设函数f (x )=1-1-x 2(-1≤x ≤0),则函数y =f -1(x )的图象是(94(12)5分)B . -1x ∈R ,那么(94(15)5分) (x )=x ,h (x )=lg (10x +10-x+1) (x )=lg (10x +1)+x 2,h (x )=lg (10x +1)-x 2(x )=x 2,h (x )=lg (10x +1)-x 2(x )=-x2,h (x )=lg (10x +1)+x 232. y =A C . D .33. 设I 是全集,集合P ,Q 满足P ?Q ,则下面结论中错误的是(94年上海) ∪Q =Q B .P -∪Q =I ∩Q -=φ D .P ∩Q =P - - -34. 如果0<a <1,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94上海) A .(1-a )31>(1-a )21 (1-a )(1+a )>0 C .(1-a )3>(1+a )2 D .(1-a )1+a >135. 已知I 为全集,集合M ,N ?I ,若M ∩N =N ,则(95(1)4分) A .M ?N - -B .M -?NC .M ?N - -D .M -?N36. 函数y =-1x +1的图象是(95(2)4分)B .137. 已知y =log a (2-ax )在[0,1]上是x 的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95(11)5分) A .(0,1) B .(1,2) C .(0,2) D .[2,+∞) 38. 如果P ={x |(x -1)(2x -5)<0},Q ={x |0<x <10},那么(95年上海)∩Q =φ?Q?P∪Q =R39. 已知全集I =N ,集合A ={x |x =2n ,n ∈N },B ={x |x =4n ,n ∈N },则(96(1)4分) =A ∪B=A -∪B=A ∪B -=A ∪B - -40.当a>1时,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O41.设f(x)是(-∞,+∞)上的奇函数,f(x+2)=-f(x),当0≤x≤1,f(x)=x,则f=(96(15)5分)B.-D.-42.如果log a3>log b3>0,那么a、b间的关系为(96上海)<a<b<1 <a<b<b<a<1 <b<a43.在下列图像中,二次函数y=ax2+bx与指数函数y=(ba)x的图像只可能是(96上海)B. C. D.44.设集合M={x|0≤x<2},集合N={x|x2-2x-3<0},集合M∩N=(97(1)4分)A.{x|0≤x<1}B.{x|0≤x<2}C.{x|0≤x≤1}D.{x|0≤x≤2}45.将y=2x的图象A.先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B.先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C.先向上平行移动1个单位D.先向下平行移动1个单位再作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可得到函数y=log2(x+1)的图象.(97(7)4分)46.定义在区间(-∞,+∞)的奇函数f(x)为增函数;偶函数g(x)在区间[0,+∞)的图象与f(x)重合.设a>b>0,给出下列不等式:①f(b)-f(-a)>g(a)-g(-b) ②f(b)-f(-a)<g(a)-g(-b)③f(a)-f(-b)>g(b)-g(-a) ④f(a)-f(-b)<g(b)-g(-a)其中成立的是(97(13)5分)A.①与④B.②与③C.①与③D.②与④47.三个数,,的大小关系为(97上海)48.函数y=a|x|(a>1)的图像是(98(2)4分)1o o49.函数f(x)=1x(x≠0)的反函数f-1(x)=(98(5)4分)(x≠0) B.1x(x≠0) C.-x(x≠0) D.-1x(x≠0)50.如果实数x,y满足x2+y2=1,那么(1-xy)(1+xy)有(98年广东)A.最小值12和最大值1 B.最大值1和最小值34C.最小值34而没有最大值D.最大值1而没有最小值51.如图,I是全集,M、P、S是I的3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A.(M∩P)∩SB.(M∩P)∪SC.(M∩P)∩S-D.(M∩P)∪S-(99(1)4分)52.已知映射f:A?B,其中集合A={-3,-2,-1,1,2,3,4},集合B中的元素都是A中的元素在映射f下的象,且对任意的a∈A,在B中和它对应的元素是|a|,则集合B中的元素的个数是(99(2)4分)53.若函数y=f(x)的反函数是y=g(x),f(a)=b,ab≠0,则g(b)=(99(3)4分)-1 -154.设集合A和B都是自然数集合N,映射f:A→B把集合A中的元素n映射到集合B中的元素2n+n,则在映射f下,象20的原象是(2000⑴5分)55.《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800元的部分不必纳税,超过8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此项税款按下表分别累进计算.某人一月份应交纳此项税款元,则他的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介于(2000⑹5分)~900元 ~1200元~1500元~2800元56. 设全集I ={a ,b ,c ,d ,e },集合M ={a ,c ,d },N ={b ,d ,e },那么M ∩N - -是(2000春京、皖(2)4分) A .Φ B .{d }C .{a ,c }D .{b ,e }57. 已知f (x 6)=log 2x ,那么f (8)等于(2000春京、皖) A .43 D .1258. 函数y =lg |x |(2000春京、皖(7)4分) A .是偶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 B .是偶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 C .是奇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 D .是奇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59. 已知函数f (x )=ax 3+bx 2+cx +d 的图象如右图,则(2000春京、皖(14)5分) ∈(-∞,0) ∈(0,1)∈(1,2)∈(2,+∞)60. 若集合S ={y |y =3x ,x ∈R },T ={y |y =x 2-1,x ∈R },则S ∩T 是(2000上海(15)4分) C .ΦD .有限集61. 已知集合A ={1,2,3,4},那么A 的真子集的个数是(2000广东)62. 设集合A 和B 都是坐标平面上的点集{(x ,y )|x ∈R ,y ∈R },映射f :A →B 把集合A 中的元素(x ,y )映射成集合B中的元素(x +y ,x -y ),则在映射f 下,象(2,1)的原象是(2000年江西、天津(1)5分) A .(3,1) B .(32,12) C .(32,-12) D .(1,3)63. 集合M ={1,2,3,4,5}的子集个数是(2001年春京、皖、蒙(1)5分)64. 函数f (x )=a x (a >0且a ≠1)对于任意的实数x 、y 都有(2001春京、皖、蒙(2)5分) (xy )=f (x )f (y ) (xy )=f (x )+f (y ) (x +y )=f (x )f (y )(x +y )=f (x )+f (y )65. 函数y =-1-x 的反函数是(2001春京、皖、蒙(4)5分)=x 2-1(-1≤x ≤0) =x 2-1(0≤x ≤1) =1-x 2(x ≤0)=1-x 2(0≤x ≤1) 66. 已知f (x 6)=log 2x ,那么f (8)等于(2001春京、皖、蒙(7)5分) A .43D .1267. 若定义在区间(-1, 0) 内的函数f (x )=log 2a (x +1) 满足f (x )>0, 则a 的取值范围是(2001年(4)5分) A .(12,+∞) B .(0,12]C .(0,12)D .(0,+∞)68. 设f (x )、g (x )都是单调函数,有如下四个命题:(2001年(10)5分) ①若f (x )单调递增,g (x )单调递增,则f (x )-g (x )单调递增; ②若f (x )单调递增,g (x )单调递减,则f (x )-g (x )单调递增; ③若f (x )单调递减,g (x )单调递增,则f (x )-g (x )单调递减; ④若f (x )单调递减,g (x )单调递减,则f (x )-g (x )单调递减;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69. 满足条件M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2002年北京(1)5分)70. 下列四个函数中,以π为最小正周期,且在区间(π2,π)上为减函数的是(2002年北京(3)5分)=cos 2x=2|sinx |=(13)cosx =-cotx71. 如图所示,f i (x )(i =1,2,3,4)是定义在[0, 1]上的四个函数,其中满足性质:“对[0, 1]中任意的x 1和x 2,任意?∈[0, 1], f [?x 1+(1-?)x 2]≤?f (x 1)+(1-?)f (x 2)恒成立”的只有(2002年北京(12)5分)(x ),f 3(x )(x )72. 一般地,家庭30 25 20 140 120 100 80 气温与气温(℃)有一定的关系,用图(1)表示某年12个月中每月的平均气温,图(2)表示某家庭在这年12个月中每月的用电量,根据这些信息,以下关于该家庭用电量与气温间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2002年上海(16)4分)图(1) 图(2)A .气温最高时,用电量最多B .气温最低时,用电量最少C .当气温大于某一值时,用电量随气温增高而增加D .当气温小于某一值时,用电量随气温降低而增加73. 集合M ={x |x =k 2+14,k ∈Z },N ={x |x =k 4+12,k ∈Z },则(2002年全国(5)、广东(5)、天津(6)5分)=N ?N?M∩N =φ74. 函数f (x )=x |x +a |+b 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2002年广东(7)5分) =0 +b =0=b+b 2=075. 函数y =1-1x -1(2002年广东(9)5分)A .在(-1,+∞)内单调递增B .在(-1,+∞)内单调递减C .在(1,+∞)内单调递增D .在(1,+∞)内单调递减76. 函数y =x 2+bx +c (x ∈[0,+∞))是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是(2002年全国(9)、天津(8)5分) ≥0 ≤0>0<077. 据2002年3月9日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 933亿元,比到“十·五”末我国国内年生产总值约为(2002年全国(12)、广东(12)、天津(12)5分) 000亿元 000亿元 000亿元 000亿元78. 函数y =1-1x -1 的图像是(2002年全国(10)5分)A . B. C . D .79. 若集合M ={y |y =2-x },P ={y |y =x -1},则M ∩P =(2003年春北京(1)5分) A .{y |y >1} B .{y |y ≥1}C .{y |y >0}D .{y |y ≥0}80. 若f (x )=x -1x ,则方程f (4x )=x 的根是(2003年春北京(2)5分)A .12B .-12C .2D .-281. 关于函数f (x )=(sinx )2-(23)|x |+12,有下面四个结论:(1)f (x )是奇函数(2)当x >2003时, f (x )>12恒成立(3)f (x )的最大值是32(4)f (x )的最小值是-1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2003年春上海(16)4分) 个个个个83.设函数的取值范围是则若0021,1)(,.0,,0,12)(x x f x x x x f x >⎪⎩⎪⎨⎧>≤-=-(2003年全国(3)5分) A .(-1,1)B .(-1,+∞)C .),0()2,(+∞⋃--∞D .),1()1,(+∞⋃--∞二、填空题1. 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1],则函数f (x 2)的定义域为________.(85(10)4分)2. 已知圆的方程为x 2+(y -2)2=9,用平行于x 轴的直线把圆分成上下两个半圆,则以上半圆(包括端点)为图像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85广东)3. 方程40.5x x5252=-+的解是__________.(86(11)4分)4. 方程9-x -2·31-x =27的解是_________.(88(17)4分)5. 函数y =e x -1e x +1的反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89(15)4分)6. 函数y =x 2-49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__(89广东)7. 函数y =x +4x +2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90上海)8. 设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若当x ≤1时,y =x 2+1,则当x >1时,y =_________(91年上海)9. 设函数f (x )=x 2+x +12的定义域是[n ,n +1](n 是自然数),那么在f (x )的值域中共有_______个整数(91年三南)10. 方程1-3x1+3x=3的解是___________.(92(19)3分)11. 设含有10个元素的集合的全部子集数为S ,其中由3个元素组成的子集数为T ,则TS 的值为__________.(92(21)3分)12. 已知函数y =f (x )的反函数为f -1(x )=x -1(x ≥0),那么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92上海)13. 设f (x )=4x -2x +1(x ≥0),f -1(0)=_________.(93(23)3分)注:原题中无条件x ≥0,此时f (x )不存在反函数. 14. 函数y =x 2-2x +3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93年上海)15. 在测量某物理量的过程中,因仪器和观察的误差,使得n 次测量分别得到a 1,a 2,…a n ,共n 个数据,我们规定所测物理量的“最佳近似值”a 是这样一个量:与其它近似值比较,a 与各数据的差的平方和最小,依此规定,从a 1,a 2,…a n 推出的a =_______. (94(20)4分)16. 函数y =lg 10x -2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95上海)17. 1992年底世界人口达到亿,若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2000年底世界人口数为y (亿),那么y 与x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96上海)18. 方程log 2(9x -5)=log 2(3x -2)+2的解是x =________(96上海) 19. 函数y =12-x)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96上海)20. lg 20+log 10025=________(98上海)21. 函数f (x )=a x (a >0,a ≠1)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a2,则a =______(98上海)22. 函数y =⎩⎪⎨⎪⎧2x +3 (x ≤0)x +3 (0<x ≤1)-x +5 (x >1)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98年上海)23. 函数y =log 22x -13-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2000上海(2)4分)24. 已知f (x )=2x +b 的反函数为y =f -1(x ),若y =f -1(x )的图像经过点Q (5,2),则b =_______(2000上海(5)4分)25. 根据上海市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的市政府工作报告,1999年上海市完成GDP (GDP 是值国内生产总值)4035亿元,2000年上海市GDP 预期增长9%,市委、市政府提出本市常住人口每年的自然增长率将控制在%,若GDP 与人口均按这样的速度增长,则要使本市人均GDP 达到或超过1999年的2倍,至少需要_________年(2000上海(6)4分)(按:1999年本市常住人口总数约1300万)26. 设函数y =f (x )是最小正周期为2的偶函数,它在区间[0,1]上的图像为如图所示的线段AB ,则在区间[1,2]上,f (x )=_____(2000上海(8)4分)27. 函数)0(1)(2≤+=x x x f 的反函数=-)(1x f ______.(2001年春上海(1)4分)28. 关于x 的函数f (x )=sin (x +φ)有以下命题:(2001年春上海(11)4分) (1)对任意的φ,f (x )都是非奇非偶函数; (2)不存在φ,使f (x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3)存在φ,使f (x )是奇函数; (4)对任意的φ,f (x )都不是偶函数.其中一个假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因为当φ=_______时,该命题的结论不成立.29. 方程log 3(1-2·3x )=2x +1的解x =_____________.(2002年上海(3)4分)30. 已知函数y =f (x )(定义域为D ,值域为A )有反函数y =f -1(x ),则方程f (x )=0有解x =a ,且f (x )>x (x ∈D )的充要条件是y =f -1(x )满足___________(2002年上海(12)4分)31. 函数y =2x 1+x (x ∈(-1,+∞))图象与其反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2002年天津(13)4分)32. 函数y =a x 在[0,1]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为3,则a =______(2002年全国(13)4分)33. 已知函数f (x )=x 21+x 2,那么f (1)+f (2)+f (12)+f (3)+f (13)+f (4)+f (14)=________(2002年全国(16)、广东(16)、天津(16)4分)34. 若存在常数p >0,使得函数f (x )满足f (px )=f (px -p2)(x ∈R ),则f (x )的一个正周期为_________.(2003年春北京(16)4分)35. 已知函数f (x )=x +1,则f -1(3)=___________.(2003年春上海(1)4分)36. 已知集合A ={x ||x |≤2,x ∈R },B ={x |x ≥a }且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2003年春上海(5)4分)37. 若函数y =x 2+(a +2)x +3,x ∈[a ,b ]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则b =__________.(2003年春上海(11)4分)38. 使1)(log 2+<-x x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2003年全国(14).4分)三、解答题1. 解方程 log 4(3-x )+(3+x )=log 4(1-x )+(2x +1).(85(11)7分)2. 设a ,b 是两个实数,A ={(x ,y )|x =n ,y =na +b ,n 是整数},B ={(x ,y )|x =m ,y =3m 2+15,m 是整数},C ={(x ,y )|x 2+y 2≤144}是xoy 平面内的集合,讨论是否存在a 和b 使得①A ∩B ≠φ,②(a ,b )∈C 同时成立.(85(17)12分)3. 已知集合A 和集合B 各含有12个元素,A ∩B 含有4个元素,试求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集合C 的个数:①C ?A ∪B ,且C 中含有3个元素,②C ∩A ≠φ(φ表示空集)(86(20)10分)4. 给定实数a ,a ≠0且a ≠1,设函数y =x -1ax -1(x ∈R 且x ≠1a ),证明:①经过这个函数图象上任意两个不同点的直线不平行于x ②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成轴对称图形.(88(24)12分)5. 已知a >0且a ≠1,试求使方程log a (x -ak )=log a (x 2-a 2)有解的k 的取值范围.(89(22)12分)6. 设f (x )是定义在R 上以2为周期的函数,对k ∈Z ,用I k 表示区间(2k -1,2k +1],已知当x ∈I 0时,f (x )=x 2.(89(24)10分)①求f (x )在I k 上的解析表达式;②对自然数k ,求集合M k ={a |使方程f (x )=ax 在I k 上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7. 设f (x )=lg 1+2x +……+(n -1)x +n x an ,其中a 是实数,n 是任意给定的自然数,且n ≥2.①如果f (x )当x ∈(-∞,1]时有意义,求a 的取值范围; ②如果a ∈(0,1],证明2f (x )<f (2x )当x ≠0时成立.(90(24)10分)8. 已知f (x )=lg 1+2x +4x a3,其中a ∈R ,且0<a ≤1(90广东)①求证:当x ≠0时,有2f (x )<f (2x );②如果f (x )当x ∈(-∞,1]时有意义,求a 的取值范围9. 根据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f (x )=-x 3+1在R 上是减函数.(91(24)10分)10. 已知函数f (x )=2x -12x +1(91三南)⑴证明:f (x )在(-∞,+∞)上是增函数; ⑵证明:对不小于3的自然数n 都有f (n )>nn +111.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a 2x -2-7a x -1+3=0有一个根是2,求a 的值和方程其余的根.(92三南)12. 某地为促进淡水鱼养殖业的发展,将价格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决定对淡水鱼养殖提供政府补贴,设淡水鱼的市场价格为x 元/千克,政府补贴为t 元/千克,根据市场调查,当8≤x ≤14时,淡水鱼的市场日供应量P 千克与市场日需求量Q 千克近似地满足关系: P =1000(x +t -8) (x ≥8,t ≥0) Q =50040-(x -8)2 (8≤x ≤14) 当P =Q 时的市场价格称为市场平衡价格.①将市场平衡价格表示为政府补贴的函数,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②为使市场平衡价格不高于每千克10元,政府补贴至少为每千克多少元(95(25)12分)13. 已知二次函数y =f (x )在x =2t +1处取得最小值-4t 2(t >0),f (1)=0(95上海)⑴求y =f (x )的表达式;⑵若任意实数x 都满足等式f (x )g (x )+a n x +b n =x n +1(其中g (x )为多项式,n ∈N ),试用t 表示a n 和b n ; ⑶设圆C n 的方程为:(x -a n )2+(y -b n )2=r n 2,圆C n 与圆C n +1外切(n =1,2,3…),{r n }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记S n 为前n 个圆的面积之和,求r n 和S n .14. 设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a >0),方程f (x )-x =0的两个根x 1,x 2满足0<x 1<x 2<1a .Ⅰ.当x ∈(0,x 1)时,证明x <f (x )<x 1;Ⅱ.设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x 0对称,证明:x 0<x 12.(97(24)12分)15. 解方程3lgx -2-3lgx +4=0(99年广东10分)16. 已知二次函数f (x )=(lga )x 2+2x +4lga 的最大值为3,求a 的值(2000春京、皖)17. 设函数f (x )=|lgx |,若0<a <b ,且f (a )>f (b ),证明:ab <1(2000春京、皖(21)12分)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对数函数的性质、运算能力,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18. 已知函数f (x )=⎩⎨⎧f 1(x ) x ∈[0,12)f 2(x ) x ∈[12,1]其中f 1(x )=-2(x -12)2+1,f 2(x )=-2x +2.(2000春京、皖(24)14分) (I )在下面坐标系上画出y =f (x )的图象;(II )设y =f 2(x )(x ∈[12,1])的反函数为y =g (x ),a 1=1,a 2=g (a 1), ……,a n =g (a n-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并求lim n →∞a n ;(III )若x 0∈[0,12),x 1=f (x 0),f (x 1)=x 0,求x 0.19. 某蔬菜基地种植西红柿,由历年市场行情得知,从二月一日起的300天内,西红柿市场售价与上市时间的关系用图一的一条折线表示;西红柿的种植成本与上市时间的关系用图二的抛物线段表示. (2000(21)12分) ⑴写出图一表示的市场售价与时间的函数关系P=f (t );写出图二表示的种植成本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Q =g (t );⑵认定市场售价减去种植成本为纯收益,问何时上市的西红柿纯收益最大 (注:市场售价和种植成本的单位:元/10kg ,时间单位:天)20. 已知函数:f (x )=x 2+2x +a x ,x ∈[1,+∞)(2000上海(19)6+8=14分)⑴当a =12时,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⑵若对任意x ∈[1,+∞),f (x )>0恒成立,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1. 设函数f (x )=x 2+1-ax ,其中a >0.(2000年广东(20)12分) (1)解不等式f (x )≤1;(2)证明:当a ≥1时,函数f (x )在区间[0,+∞)上是单调函数.22. 设函数f (x )=x +ax +b (a >b >0),求f (x )的单调区间,并证明f (x )在其单调区间上的单调性.(2001年春京、皖、蒙(17)12分)23. 某摩托车生产企业,上年度生产摩托车的投入成本为1万元/辆,出厂价为万元/辆,年销售量为1000辆.本年度为适应市场需求,计划提高产品档次,适度增加投入成本.若每辆车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为x (0<x <1),则出厂价相应提高的比例为,同时预计年销售量增加的比例为.已知年利润=(出厂价-投入成本)×年销售量.(2001年春京、皖、蒙(21)12分)(Ⅰ)写出本年度预计的年利润y 与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 的关系式;(Ⅱ)为使本年度的年利润比上年有所增加,问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 应在什么范围内24. 已知R 为全集,A ={x|(3-x)≥-2},B ={x|5x -2≥1},求A -∩B(2001年春上海(17)12分)25. 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对任意x 1、x 2?[0,12],都有f (x 1+x 2)=f (x 1)?f (x 2).(2001年(22)14分) (Ⅰ)设f (1)=2,求f (12),f (14);(Ⅱ)证明f (x )是周期函数.(Ⅲ)记a n =f (2n +12n ),求lim n →∞(lna n ).26. 在研究并行计算的基本算法时,有以下简单模型问题:(2002年北京(20)12分)用计算机求n 个不同的数v 1,v 2,…,v n 的和∑ni =1v i =v 1+v 2+v 3+……+v n .计算开始前,n 个数存贮在n台由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中,每台机器存一个数.计算开始后,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每台机器至多到一台其他机器中读数据,并与自己原有数据相加得到新的数据,各台机器可同时完成上述工作.为了用尽可能少的单位时间.........,使各台机器都得到这n 个数的和,需要设计一种读和加的方法.比如n =2时,一个单位时间即可完成计算,方法可用下表表示:(I) 当n =4时,至少需要多少个单位时间可完成计算把你设计的方法填入下表(II )当n =128时,要使所有机器都得到∑ni =1v i ,至少需要多少个单位时间可完成计算(结论不要求证明)27. 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不恒为零的函数,且对于任意的a , b ∈R 都满足: f (a ?b )=af (b )+bf (a )(2002年北京(22)13分) (I )求f (0), f (1)的值;(II )判断f (x )的奇偶性,并证明你的结论;(III )若f (2)=2,u n =f(2-n )n (n ∈N),求数列{u n }的前n 项的和S n .28. 已知函数f (x )=x 2+2x ·tan θ-1,x ∈[-1,3],其中θ∈(-π2,π2).(2002年上海(19)14分)(1)当θ=- π6时,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2)求θ的取值范围,使得y =f (x )在区间[-1,3]上是单调函数.29. 已知a >0,函数f (x )=ax -bx 2(2002年广东(22)14分) (1)当b >0时,若对任意x ∈R 都有f (x )≤1,证明:a ≤2b ;(2)当b >1时,证明:对任意x ∈[0,1],|f (x )|≤1的充要条件是b -1≤a ≤2b ; (3)当0<b ≤1时,讨论:对任意x ∈[0,1],|f (x )|≤1的充要条件.30. 设a 为实数,函数f (x )=x 2+|x -a |-1,x ∈R (2002年全国(21)12分) (1)讨论f (x )函数的奇偶性 (2)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31. 某租赁公司拥有汽车100辆. 当每辆车的月租金为3000元时,可全部租出. 当每辆车的月租金每增加50元时,未租出的车将会增加一辆. 租出的车每辆每月需要维护费150元,未租出的车每辆每月需要维护费50元.(2003年春北京(20)12分)(Ⅰ)当每辆车的月租金定为3600元时,能租出多少辆车(Ⅱ)当每辆车的月租金定为多少元时,租赁公司的月收益最大最大月收益是多少32. 已知函数.5)(,5)(31313131--+=-=x x x g x x x f (2003年春上海(20)7+7=14分)(1) 证明f (x )是奇函数;并求f (x )的单调区间;(2) 分别计算f (4)-5f (2)g (2)和f (9)-5f (3)g (3)的值,由此概括出涉及函数f (x )和g (x )的对所有不等于零的实数x 都成立的一个等式,并加以证明. 33.(2003年(19).12分)已知.0>c 设P :函数xc y =在R 上单调递减.Q :不等式1|2|>-+c x x 的解集为R ,如果P 和Q 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c 的取值范围.。
天津十年高考数学题型归类

天津卷一、集合的考查(2010年)设集合A={}{}|||1,,|||2,.x x a x R B x x b x R -<∈=->∈若A ⊆B,则实数 a,b 必满足(2009年)设全集{}*lg 1U A B x N x ==∈<,若(){}21,0,1,2,3,4u AC B m m n n ==+=,则集合B =___________(2008年)设集合{}08U x x =∈<N ≤,{}1245S =,,,,{}357T =,,,则()US T =ð___________(2007年)已知集合{}12S x x =∈+R ≥,{}21012T =--,,,,,则S T = (2006年)已知集合}13|{≤≤-=x x A ,}2|{≤=x x B ,则=⋂B A (2005年)集合A ={x |0≤x <3且x ∈N}的真子集的个数是(2004年)设集合{}6,5,4,3,2,1=P ,{}62≤≤∈=x R x Q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2002年)设集合}M x x k k Z ==+∈⎧⎨⎩214,,N x x k k Z ==+∈⎧⎨⎩⎫⎬⎭|412,,则M 与N 满足(2001年)设A=B A x x x B x x x 则},0|{},0|{22=+==-等于二、复数的基本运算(选择or 填空题)(2010年)i 是虚数单位,复数1312ii-+=+ (2009年) i 是虚数单位,52ii=-_____________ (2003年)=+-2)3(31i i三、命题的判断(2010年)命题“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的否命题是(A)若f(x) 是偶函数,则f(-x)是偶函数 (B )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C )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 (D )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2009年).设,x R ∈则"1"x =是3""x x =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007年) “2a =”是“直线20ax y +=平行于直线1x y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006年)设)2,2(ππβα-∈、,那么“βα<”是“βαtan tan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004年)对任意实数a 、b 、c ,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bc ac >”是“b a >”的必要条件B.“bc ac =”是“b a =”的必要条件C.“bc ac >”是“b a >”的充分条件D.“bc ac =”是“b a =”的充分条件四、解不等式组或方程组或方程(2010年)若函数f(x)=212log ,0,log (),0x x x x >⎧⎪⎨-<⎪⎩,若f(a)>f(-a),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009年)设函数()246,06,0x x x f x x x ⎧-+≥=⎨+<⎩,则不等式()()1f x f >的解集是(2008年)已知函数20()20x x f x x x +⎧=⎨-+>⎩,≤,,,则不等式2()f x x ≥的解集为(2007年)不等式组⎩⎨⎧-≥->+x x xx 410915465的解集是 。
十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数学

十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数学在过去的十年中,高考数学试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同时也是高考中最具挑战性的科目之一。
本文将对过去十年高考数学试题进行分类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数学考试的要点。
一、代数与函数代数与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数学试题中经常出现的考点。
代数与函数题型主要包括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方程组等。
在过去的十年中,高考经常出现的代数与函数试题有以下几种类型:1. 方程与不等式求解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解方程或不等式,并找出满足条件的解集。
解这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将方程或不等式化简,运用加减消元、配方法等技巧来求解。
2. 函数与方程组这类题目考查函数与方程组的性质和特点,要求考生通过给定的条件建立方程组,并求解未知数的值。
解这类题目时,要善于运用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
3.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幂函数与指数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数学试题中常出现的考点。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理解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的性质,利用指数运算法则、对数运算法则等求解与幂函数和指数函数相关的题目。
二、几何与图形几何与图形是高考数学试题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很多考生头疼的考点。
几何与图形试题主要包括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两部分。
在过去的十年中,高考经常出现的几何与图形试题有以下几种类型:1. 圆、三角形、椭圆等的性质这类题目考查各种几何图形的特性与性质,涉及到周长、面积、弧长、弦长等概念。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善于利用已知条件解题。
2. 空间几何相关题型空间几何题型考查对空间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常见题型包括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
解决这类题目时,要善于运用空间几何知识,灵活运用空间图形的性质和定理。
3. 三角函数与向量三角函数与向量是几何与图形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数学试题中经常出现的考点。
数学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集合 word 版含解析

十年真题分类汇编数------集合1.(2019•全国1•理T1)已知集合M={x|-4<x<2},N={x|x2-x-6<0},则M∩N=( )A.{x|-4<x<3}B.{x|-4<x<-2}C.{x|-2<x<2}D.{x|2<x<3}【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N={x|-2<x<3},则M∩N={x|-2<x<2},故选C.2.(2019•全国1•文T2)已知集合U={1,2,3,4,5,6,7},A={2,3,4,5},B={2,3,6,7},则B∩∁U A=( )A.{1,6}B.{1,7}C.{6,7}D.{1,6,7}【答案】C【解析】由已知得∁U A={1,6,7},∴B∩∁U A={6,7}.故选C.3.(2019•全国2•理T1)设集合A={x|x2-5x+6>0},B={x|x-1<0},则A∩B=( )A.(-∞,1)B.(-2,1)C.(-3,-1)D.(3,+∞)【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A={x|x<2,或x>3},B={x|x<1},所以A∩B={x|x<1},故选A.4.(2019•全国2•文T1)已知集合A={x|x>-1},B={x|x<2},则A∩B=( )A.(-1,+∞)B.(-∞,2)C.(-1,2)D.⌀【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A∩B=(-1,2),故选C.5.(2019•全国3•T1)已知集合A={-1,0,1,2},B={x|x2≤1},则A∩B=( )A.{-1,0,1}B.{0,1}C.{-1,1}D.{0,1,2}【答案】A【解析】A={-1,0,1,2},B={x|-1≤x≤1},则A∩B={-1,0,1}.故选A.6.(2019•北京•文T1)已知集合A={x|-1<x<2},B={x|x>1},则A∪B=( )A.(-1,1)B.(1,2)C.(-1,+∞)D.(1,+∞)【答案】C【解析】∵A={x|-1<x<2},B={x|x>1},∴A∪B=(-1,+∞),故选C.7.(2019•天津•T1)设集合A={-1,1,2,3,5},B={2,3,4},C={x∈R|1≤x<3},则(A∩C)∪B=( )A.{2}B.{2,3}C.{-1,2,3}D.{1,2,3,4}【答案】D【解析】A∩C={1,2},(A∩C)∪B={1,2,3,4},故选D.8.(2019•浙江•T1)已知全集U={-1,0,1,2,3},集合A={0,1,2},B={-1,0,1},则(∁U A)∩B=( )A.{-1}B.{0,1}C.{-1,2,3}D.{-1,0,1,3}【答案】A【解析】∁U A={-1,3},则(∁U A)∩B={-1}.9.(2018•全国1•理T2)已知集合A={x|x2-x-2>0},则∁R A=( )A.{x|-1<x<2}B.{x|-1≤x≤2}C.{x|x<-1}∪{x|x>2}D.{x|x≤-1}∪{x|x≥2}【答案】B【解析】A={x|x<-1或x>2},所以∁R A={x|-1≤x≤2}.10.(2018•全国1•文T1)已知集合A={0,2},B={-2,-1,0,1,2},则A∩B=( )A.{0,2}B.{1,2}C.{0}D.{-2,-1,0,1,2}【答案】A【解析】由交集定义知A∩B={0,2}.11.(2018•全国2•文T2,)已知集合A={1,3,5,7},B={2,3,4,5},则A∩B=( )A.{3}B.{5}C.{3,5}D.{1,2,3,4,5,7}【答案】C【解析】集合A、B的公共元素为3,5,故A∩B={3,5}.12.(2018•全国3•T1)已知集合A={x|x-1≥0},B={0,1,2},则A∩B=( )A.{0}B.{1}C.{1,2}D.{0,1,2}【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A={x|x≥1},B={0,1,2},∴A∩B={1,2}.13.(2018•北京•T1)已知集合A={x||x|<2},B={-2,0,1,2},则A∩B=( )A.{0,1}B.{-1,0,1}C.{-2,0,1,2}D.{-1,0,1,2}【答案】A【解析】∵A={x|-2<x<2},B={-2,0,1,2},∴A∩B={0,1}.14.(2018•天津•理T1)设全集为R,集合A={x|0<x<2},B={x|x≥1},则A∩(∁R B)=( )A.{x|0<x≤1}B.{x|0<x<1}C.{x|1≤x<2}D.{x|0<x<2}【答案】B【解析】∁R B={x|x<1},A∩(∁R B)={x|0<x<1}.故选B.15.(2018•天津•文T1)设集合A={1,2,3,4},B={-1,0,2,3},C={x∈R|-1≤x<2},则(A∪B)∩C=( )A.{-1,1}B.{0,1}C.{-1,0,1}D.{2,3,4}【答案】C【解析】A∪B={-1,0,1,2,3,4}.又C={x∈R|-1≤x<2},∴(A∪B)∩C={-1,0,1}.16.(2018•浙江•T1)已知全集U={1,2,3,4,5},A={1,3},则∁U A=( )A.⌀B.{1,3}C.{2,4,5}D.{1,2,3,4,5}【答案】C【解析】∵A={1,3},U={1,2,3,4,5},∴∁U A={2,4,5},故选C.17.(2018•全国2•理T2,)已知集合A={(x,y)|x2+y2≤3,x∈Z,y∈Z},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 )A.9B.8C.5D.4【答案】A【解析】满足条件的元素有(-1,-1),(-1,0),(-1,1),(0,1),(0,0),(0,-1),(1,-1),(1,0),(1,1),共9个。
十年高考试题知识点分布

24.(选 1-5) 25.(4-6) 33.( (1)选 7-3 (2)选 8-3) 34.( (1)选 13-3 (2)选 12-2) 35.( (1)选 19-2 (2)选 16-4)
24.(选 4-4) 25.(7-10) 33.(选 8-3) 34.(选 14-2) 35.( (1)选 19-7 (2)选 16-4)
全国卷 2 (共 13 道题) 14.(选 19-2) 15.(选 12-2) 16.(选 10-3) 17.(选 1-3) 18.(选 4-4) 19.(选 5-4) 20.(选 13-2) 21.(6-5) 22.(7-9) 23.(选 2-6) 24.(选 16-4) 25.(选 16-4) 26.(选 3-6)
北京卷(共 12 道题) 13.(选 18-4) 14.(选 13-1) 15.(选 5-2) 16.(选 3-6) 17.(选 11-1) 18.(6-5)
北京卷(共 12 道题) 13.(选 10-3) 14.(选 13-1) 15.(选 12-2) 16.(4-7) 17.(选 4-4) 18.(选 19-1)
2012 ( 14 套 ) (共 203 道题) 新课标卷 (共 15 道题) 14.(4-1) 15.(5-2) 16.(4-7) 17.(选 5-4) 18.(选 1-8) 19.(选 4-4) 20.(选 4-3) 21.(6-3) 22.(选 2-6) 23.(选 3-4) 24.(4-7) 25.(选 3-6) 33.(选 8-3) 34. ( (1) 选 12-2 (2)选 13-2) 35. ( (1) 选 19-7 (2)选 16-4)
2015 (14 套) (共 202 道题)
2016 (10 套) (共 157 道题)
十年高考试题知识点分布

3
全国卷 2 (共 12 道 题) 14.(选 10-3) 15.(选 12-2) 16.(选 16-2) 17.(选 13-4) 18.(选 18-4) 19.(选 3-6) 20.(7-7) 21.(选 4-4) 22.(1) (11-4)(2) (选 2-4)
23.(7-7) 24.(选 19-1) 25.(选 3-6) 4 北京卷(共 12 道 题) 13.(选 13-2) 14.(选 19-7) 15.(7-7) 16.(选 10-3) 17.(选 5-2) 18.(1-3) 19.(选 16-4) 20.(选 16-2) 21.( (1)选 3-5 (2)2-4) 22.(选 1-9) 23.(选 2-5) 24.(选 4-4) 5 天津卷(共 12 道 题) 14.(选 14-2) 15.(选 16-4) 16.(选 5-2) 17.(6-5) 18.(选 18-4) 19.(选 3-6) 20.(选 10-3) 21.(选 12-2) 22.( (1)选 2-6 (2)2-3 (3)选 1-9) 23.(选 16-3) 24.(选 4-4) 25.(选 16-2) 6 上海卷(共 23 道 题) 1A.(选 3-4) 2A.(选 12-2) 3A.(选 2-4) 1B.(选 3-5) 2B.(选 11-5) 3B.(选 5-4) 4.(选 19-2) 5.(7-7) 6.(选 19-2) 7.(选 3-3) 8.(选 13-5) 9.(选 12-2) 10.(4-7)
新课标卷(共 15 道 题) 14.(选 3-3) 15.(7-7) 16.(7-8) 17.(选 5-4) 18.(选 3-4) 19.(6-5) 20.(选 1-3) 21.(4-3) 22.(选 2-7) 23.(2-4) 24.(2-3) 25.(选 3-6) 33.(选 8-3) 34. ( ( 1 ) 选 12-1 (2)选 13-1) 35. ( ( 1 ) 选 17-2 (2)选 1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一.中国古代问答题1.1994高考参考答案这些言论的思想核心是:“兼爱”、“非攻”。
(2分)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
当时,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
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
(4分)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破坏。
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
(2分)[阐述“兼爱”、“非攻”的积极意义,按以下3个层次评分,不得累计,即最高得分为6分。
]第一层次:墨子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
(2分)第二层次:墨子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掠夺战争,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他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
(4分)第三层次: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和睦安定,共同富裕,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2分)他反对掠夺战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这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2分)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1分)墨子的这些言论,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
(1分)2、1999广东,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精神推行变法。
请论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
3、1995上海,简述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并作简要评价。
4、1995全国,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
(3分)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
(11分)参考答案汉武帝用大军北击匈奴,征发大量农民服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类似。
(3分)秦始皇不顾当时的国力,用几十万大军攻打匈奴,未能完全解除匈奴的威胁。
以后又征发大批农民修筑长城,戌守边疆,苦役百姓,民不堪命。
这是秦朝覆亡的重要原因。
(2分)西汉建立后,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因此汉武帝得以彻底击败匈奴,使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生产发展。
(2分)秦始皇为了个人享乐,征发农民修建宫室,营造陵墓,使大批农民离开土地,社会生产遭到破坏。
(2分)汉武帝征发农民服役,主要是用以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均与秦始皇的滥用民力不同。
(2分)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虽然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1分)但前者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大统一,光大了儒学,而后者则起了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的恶劣作用(2分)5、2001上海,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
请回答以下问题:(1)列举西汉同西域关系的主要史实。
(5分)(2)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夫人之墓。
科学家对女主人头像进行了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级象西域女子(见右图),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
(3分)(3)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
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1分)(4)揭开这一谜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
你认为有哪些方法?(4分)参考答案(1)汉与匈奴的战争、和亲,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和内地物产的交流,西域都护、的设置等。
(2)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
(3)能正确概括对应历史意义,假定为今天的新疆地区人,则可答进一步了解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4)能结合史实具体回答。
6、1994上海,举出西汉、东汉、蜀、吴、唐等封建王朝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各一个典型事例,并简要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举例略,积极意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2000春季,结合史实分析隋朝统一的社会历史条件。
参考答案:经济:南方的开发,北方农民的南迁,黄河流域的恢复发展,特别是北魏的改革。
南北方经济的交流来往奠定了经济基础。
政治: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士族制度的衰落。
思想:文化交流,人心思合。
直接:北方经济发展,南方王朝腐败,北周为统一准备直接条件。
8、1999全国,史称“得人者昌,失人则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要点:(13分)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1分)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1分),出现”贞观之治”(1分)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2分);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官员的选用与考核(1分),任姚崇,宋?等为相(1分),出现“开元盛世”(1分)。
“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1分),酿成“安史之乱”(1分)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拨91);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1分);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惩(1分)。
9、1996全国,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
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注意,不要全面罗列唐文化的成就,而要从其中作出概括并用史实说明。
参考答案:.原因:概括说明①政治稳定全国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②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出现了盛世景象。
③对外开放和朝鲜、日本、印度、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特点和历史地位:概括说明①全面繁荣(有杰出成就的各领域)②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表现)③世界领先(领先于世界的项目)④影响深远(促进亚洲和世界文明进步的事例)10、1995上海,简述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并作简要评价。
参考答案略11、2002广东,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得到很大发展,试从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经济方面: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泉州等海外贸易港口繁荣;制瓷业,丝织业发达,茶叶种植面积扩大,提供了丰富的海外贸易产品;国内商业活跃。
科技方面:造船技术进步,指南针广泛使用。
12、1998上海,南宋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哥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造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一位史学家评价说:“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
但是,如此曲解变法之目的和否定其作用,拿就有失公允了。
”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王安石变法确实存在用人不当,操之过急等造成一些弊端,但是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培养和选拔人才。
朱熹把变法中的失误当作变法的目的莱评价,显然有失公允。
变法的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它使政府的财政情况大为改善,积贫的危机有所缓和。
13、2000上海,宋金对峙时期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南北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
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宋金对峙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了转移。
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大量人口南迁,劳动力增加。
14、1996上海,简述北宋及北宋以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展、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略15、2000上海,下列分别是隋朝和元朝时候的运河图,请加以辨认并辨认它们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相同点:起止点相同,都是南北大动脉。
不同点,元朝时期运河直达北京,隋朝时期以洛阳为中心。
16、1995上海,比较17世纪末,18世纪初中国与俄国在文化发展上的不同特点及其表现,并作简要说明。
(中国转向封闭专制,转向对古籍的整理和注释,史实,八股取士,文字狱。
原因是封建专制的加强。
俄国向西方学习,西化。
彼得一世改革,派出使团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17、2001上海,18世纪以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曾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
然而,此后的百余年间,知识界却出现了逃避现实,万马齐喑的局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指出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后果。
(文字狱,专制统治的价强。
后果,禁锢了思想,阻碍了学术的发展,使社会闭塞,影响了社会进步,中西文化隔绝。
乾嘉考据学大盛。
)18、2000高考,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9分)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6分)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5分)目的与性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场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3分)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性。
(2分)历史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2分)西方远航为新兴资产阶级开启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分)原因:明初贡赐贸易"倍偿其价",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2分)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
(2分)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2分)19、2000上海,江泽民曾经说,中国古代科技有过辉煌的成果,但也有不足。
以明末清初为例,该书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与同事的西欧相比有何不足之处,并扼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成就略,不足,理论性不足,实验性不足,学科体系未建立。
原因,政治上封建专制,经济上自然经济,思想上文字狱八股取士等。
)20、1997上海,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发展缓慢。
21、2001上海,清朝建立以前,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完成了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是收税的依据由以人丁转向以财产为主,二是收税的形式从实物为主转向货币为主,第一次转变发生在唐朝,第二次转变发生在什么朝代?简述这次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削弱,促进了货币地租发生和商品经济发展。
)22、1997上海,简述清朝前提,中央政府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3、1996上海,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是否具有“西学东渐”的性质?为什么?(属于,举例利玛窦等人的活动。
)24、2000广东,简述我国古代水稻种植情况的发展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发展变化: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之一,河姆渡人已经种植水稻,南朝时期,水稻种植技术得到了提高,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仔北宋时不断推广种植,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
明代南方种植双季稻,三季稻。
稻米的商品日益增强。
原因:兴修水利,政府提倡推广,中外交流,生产工具改进技术提高,自然条件符合。
)25、2001春季,东晋南朝,隋朝,明清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