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奥赛测试卷二
八年级科学竞赛练习卷(二)

八年级科学竞赛卷(二)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P :31 Cl :35.5 一、选择题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来自A .地球B .太阳C .海洋D .河流 2.下列标识中,属于塑料包装回收标志的是3.昆虫中的蝶类在白天活动,蛾类在夜晚活动,决定这种行为的是 A .遗传性 B .变异性 C .适应性 D .应激性4.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稀有气体D .氮气5.“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种现象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引起的,而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A .温度B .水分C .阳光D .空气6.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将四季更替的周期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叫做一个节气,下列各项属于节气的是A.儿童节B.中秋节C.春节D.清明节7.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本初中科学课本的质量约为1.8千克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米/秒C .课桌的高度约为120厘米D .家用普通照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2安 8.张老师在请同学说出“O 2”表示的意义时,得到了以下几种回答,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表示氧气这种物质;②表示氧元素;③表示2个氧原子;④表示氧分子;⑤表示1个氧分子里有2个氧原子;⑥表示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
A 、①④⑤B 、①④⑤⑥C 、①③④⑤D 、③④⑤9.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A 、地壳的凹陷B 、板块的挤压C 、板块的碰撞D 、板块的张裂 10.容积为500ml 的烧杯中盛有100毫升水,现把这些水全部倒入容量为100毫升的量筒中,与水盛放在烧杯中时相比较,水对量筒底部的A 、压力和压强都增大B 、压力不变,压强增大C 、压力减小,压强增大D 、压力和压强都减小11.脑黄金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脑黄金的化学式为C 25H 51COOH 。
初二(下)科学竞赛试卷2

初二科学竞赛辅导检测题班级姓名学号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Mg—24 S—32 Zn—65 1.工业品盐酸中因含有Fe3+而带黄色,若某工业品盐酸中H+和Cl-的个数比为91:94,则该盐酸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A) 1:1 (B) 1:3 (C) 91:94 (D) 1:942.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
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的()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B.硫酸、氮气C.酒精、氧气D.水、一氧化碳3.某人设计了右图所示电路,电路中变阻器的总阻值与电阻R的阻值相同,电源电压恒定,当他将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是()A.安培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B.安培表的示数逐渐变小C.安培表的示数先增大,然后减小到原值D.安培表的示数先减小,然后增大到原值4.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对与气体分子数目(n)成正比关系(p=kn)。
若ag碳和bg氧气放人一密闭容器中,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为p,然后,提供一定条件使容器内的物质发生充分反应,待温度复原时,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仍然为p。
则 a与 b的关系可能为().(A)a=3b/8 (B)a>3b/8 (C)a<3b/8 (D)a>3b/4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A为圆柱形,容器B为圆锥形,两容器本身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后,再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木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入木块前,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B.放入木块前,由于A容器中的水多于B容器,故A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大于B容器C.放入木块后,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相等D.放入木块后,B′容器底受水的压力大于A′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6.A、B、C叠放在一起,在水平力F A=F B=10N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5所示,那么此时物体B作用于A的摩檫力大小和作用于C的摩檫力大小分别为:()A、20N,0B、20N,10NC、10N、20ND、10N、07.在t o C时,100g水中加入mgNa2CO3或加ngNa2CO3·10H2O,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m和n的关系式正确的是()286106n m A= n n m B 1828601060+=n n m C 6.1028601060+= nn m D 280628601060+= 8.如右图所示,把一木块浸入装满水的杯中,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以上说法都不对9.如图6所示,电路中的R 1和R 2相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 左 至右的滑动过程中,AB 间的总电阻将:( )A 、逐渐增大。
初三竞赛科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竞赛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蒸馏水C. 矿泉水D. 铁矿石2. 光合作用中,植物吸收的主要光是:A. 红光B. 蓝光C. 绿光D. 黄光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2H2O2C. H2 + O2 → H2OD. 2H2 + O2 → 2HO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物理变化?A. 铁生锈B. 木材燃烧C. 冰融化D. 食物腐烂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物分类?A. 界、门、纲、目、科、属、种B. 门、纲、目、科、属、种C. 纲、目、科、属、种D. 界、门、科、属、种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态系统?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城市生态系统D. 所有选项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能量转换?A. 电能转换为热能B. 热能转换为电能C. 电能转换为光能D. 光能转换为电能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质D. 糖类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细胞结构?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C. 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核糖体D.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高尔基体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反应类型?A. 置换反应B. 合成反应C. 分解反应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和______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2.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______或______状态。
3. 人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______。
4. 地球的大气层由外到内依次是______层、______层和______层。
5.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换形式通常包括______能、______能和______能。
6.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初二竞赛科学试题及答案

初二竞赛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哪个部位进行的?A. 根B. 茎C. 叶D. 花2.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1个月D. 1年3. 以下哪个选项是化学元素的符号?A. H₂OB. CO₂C. O₂D. NaCl4. 以下哪个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5.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6.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7. 以下哪个是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肪C. 糖类8. 以下哪个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煤炭9. 以下哪个是化学反应的类型?A. 氧化还原反应B. 物理变化C. 溶解D. 蒸发10. 以下哪个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单位?A. 米B. 千克C. 秒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12. 人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_中。
13.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______定律。
14.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______。
15. 原子由原子核和______组成。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17. 描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18. 解释什么是生态系统。
19. 简述遗传物质的作用。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20.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21.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来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2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受到的力为10牛顿,求它的加速度。
23. 如果一个物体以5米/秒的速度运动,并且以2米/秒²的加速度减速,求它在5秒后的速度。
初中科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科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哪个部位进行的?A. 根B. 茎C. 叶D. 花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3. 地球的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是什么?A. 反射太阳辐射B. 吸收紫外线C. 减少二氧化碳D. 增加氧气4. 以下哪个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钙C. 钠D. 钾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2HOC. 2H2 + O2 → H2O2D. 2H2 + O2 → 2HO6. 以下哪个是遗传物质DNA的组成部分?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脂肪酸D. 葡萄糖7.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 植物B. 动物C. 细菌D. 真菌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天然气C. 石油D. 太阳能9. 以下哪个是光的三原色之一?A. 红B. 绿C. 蓝D. 黄10.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水、矿物质、维生素、________、脂肪和蛋白质。
2.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________。
3.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4. 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吸收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
5. 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是________。
6.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和________。
7. 人体中负责嗅觉的器官是________。
8.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小时。
9. 人体中负责听觉的器官是________。
10. 电子的电荷量是________库仑。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七年级科学竞赛训练试题2 试题

七年级科学竞赛试卷2本卷贰O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 本卷一共三大题,44小题,考试时间是是120分钟,满分是150分一、选择题〔此题一共30小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60分;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仪器或者装置中用到透镜放大原理的是 ( )A.汽车车前灯 B.体温计 C.汽车观后镜 D.电压表2、一个鸡蛋的质量、一本?科学?课本的体积、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是,大约分别为:〔〕A、60克、400cm3、0.5秒;B、10克、1m3、5秒;C.、60克、4cm3、0.5秒;D.、10克、4升、秒。
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四次数据是厘米、厘米、厘米、厘米,那么测量的结果应是〔〕A、厘米B、厘米C、厘米D、厘米4.载人飞船在升空和着落时,为了防止飞船与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而燃烧,应该选择某种特殊材料覆盖在飞船外表.这种材料应该具有的性质是〔〕A.良好的导电性B.密度较大,以增大飞船的惯性C.高温下能分解挥发,吸收热量 D.质地柔软,以利于飞船的变形5、以下自然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性的是〔〕A、落叶阔叶树秋天落叶B、青蛙在气温8℃以下进入冬眠状态C、家养宠物改人工饲料D、四季鲜花都能在温室中开放6、没有受精的—个鸡蛋含有的细胞数目是〔〕A、一个B、二个C、四个D、许多个7、以下我们食用的局部不属于植物营养器官的是〔〕A、番薯B、甘蔗C、黄瓜D、白菜8、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玻片时,在视野中发现一个黑点,当挪动玻片时,小黑点不动;转动目镜时小黑点仍在原处、对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A、光圈太小B、目镜不干净C、反光镜不干净D、物镜不干净9、假设将以下四支试管放置在37℃的恒温箱中,一周后,其内生长微生物最多的是〔〕10、某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
他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如今某种细菌〔记作R〕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最新初中科学奥赛测试卷

初中科学奥赛测试卷------------------------------------------作者xxxx------------------------------------------日期xxxx初中科学奥赛测试卷三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Ca-40 Fe—56 Zn—65 Cu—64 I-127 Ag—108 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0分)1.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A.对流层B.平流层 C.中间层D.暖层2.下列地区年降水量最大的是()A.台湾岛山脉东侧B.台湾岛山脉西侧C.南昌D.重庆3.在汽车交通事故中对乘员造成伤害的往往是“二次碰撞"(汽车碰撞后发生的乘客跟车身的碰撞)引起。
与传统的安全带相比,安全气囊对乘员的头和胸的保护作用效果更好,在紧急情况下,装于前排乘员前方的安全气囊能急速膨胀,以避免人与仪表板、挡风玻璃相撞。
为保证气囊有良好的保护性能,设计中应考虑( )①气囊膨胀的初期,内部压强要超过某个数值;②尽可能快地使气囊膨胀展开;③气囊与乘客的接触面积的大小;④要有排气机构,当压力超出某值时可以排气,减小压力A.只需考虑①B.只需考虑①②C.只需考虑①②③D.①②③④都应考虑4.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①大脖子病②温室效应③潮汐④赤潮⑤臭氧空洞⑥水俣病⑦酸雨⑧光化学污染A.①② B.④⑤ C.③⑥ D.①③5.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上端移动时,关于电路中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2示数增大,A示数减小B.Vl示数增大,V2示数减小C.V1示数增大,A示数增大D.V1示数减小,A示数减小6.为了观察小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病变,可以采取以下哪项实验措施( )A.切除正常发育的小狗的甲状腺B.用碘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C.用甲状腺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D.给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7.如图所示,一根内径均匀的薄壁玻璃管竖直插在水银槽中,管中有一部分水银柱,上端封闭着一部分气体。
初三竞赛科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竞赛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年是指:A. 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B. 光在一年内传播的时间C. 光在一年内传播的速度D. 光在一年内传播的光年答案:A2. 原子核由以下哪些粒子组成?A. 电子B. 质子和中子C. 质子和电子D. 中子和电子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A. 煤B. 天然气C. 石油D. 太阳能答案:D4.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4小时B. 365天C. 1年D. 1个月答案:A5.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影子的形成B. 彩虹的形成C. 镜子中的反射D. 光的直线传播答案:B6.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晶体?A. 玻璃B. 橡胶C. 食盐D. 沥青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绝缘体?A. 铜B. 铝C. 橡胶D. 铁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半导体?A. 硅B. 金C. 银D. 铜答案:A9.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导体?A. 塑料B. 陶瓷C. 石墨D. 玻璃答案:C10.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中的反射C. 彩虹的形成D. 光的直线传播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________年。
答案:1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米/秒。
答案:299,792,4583. 原子由原子核和________组成。
答案:电子4.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
答案:天然气5.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________向西。
答案:西6. 光的折射现象可以通过________来观察。
答案:水中的筷子7.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在于晶体具有固定的________。
答案:熔点8.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介于________和绝缘体之间。
答案:导体9. 绝缘体是指电阻率非常高的________。
答案:材料10. 导体是指电阻率非常低的________。
答案:材料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光年的定义及其在天文学中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科学奥赛测试卷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如图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m的锻炼者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锻炼者用力向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f,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向后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人脚对皮带的摩擦力是皮带运动的动力;(2)人对皮带不做功;(3)人对皮带的功率为mgvsinα;(4)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A.(1)(3) B.(1)(2) C.(2)(3) D.(1)(4)2.如图所示,一试管开口朝下插入盛水的广口瓶中,在某一深度静止时,管内封有一定的空气,若向广口瓶中再缓缓倒入一些水,则试管将( )A.上浮B.下沉C.保持静止D.在原位置上下振动3.当太阳、水星、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是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列关于该现象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影子B.小黑斑是地球在太阳上形成的像C.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像D.小黑斑是由于水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一部分光而形成的4.一位无线电爱好者,在修理收音机时需一只约几欧的电阻,而他的工具盒里的电阻虽然很多,但都是几十欧或几百欧以上的大电阻。
那么,这位无线电爱好者( ) A.只好去商场购买B.可以取几只适当的大电阻并联代替C.可以取几只适当的大电阻串联代替D.从大电阻上剪取一部分使用5.在某水乡传统的“赛船节”期间,记者饶有兴趣地走上一条装饰豪华的“贡船”,并采访了船主人。
记者:请问您这条船多大?船主人笑答:20 t!记者愣了一下,显然有些纳闷儿……船主人回答得对吗?你的观点是( )A.不对,应当回答船的体积B.对,20 t指的是船的排水量C.对,20 t是指船空载时的质量D.对,20 t是指船能装货物的质量6.已知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由该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X、y元素的质量比为2:3,其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a价,则在此化合物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 ) A.-a/2 B.-a/3 C.-2a/2D.-2a/37.与现代海洋、大气比较,原始海洋和大气中之所以有利于生命的诞生,是因为( )A.含丰富的无机物、氧气和臭氧B.含丰富的有机物、氧气和臭氧C.含丰富的无机物、没有氧气和臭氧D.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没有氧气和臭氧8.人们推测,太阳大约已走过了50亿年的历程。
而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距今约44亿年的岩石?你估计,我们的地球最有可能诞生于距今( )A.60亿年前B.46亿年前C.38亿年前D.25亿年前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的阻值分别是18欧、12欧、12欧和18欧,电源电压恒为2伏,电压表的量程有两挡:0~3V和0~1 5 V,该电压表的正确连接应该是( ) A.“+”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15 V B.“+”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3VC.“一”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15 V D.“一”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3V10.如图所示,主光轴上有一点光源,在透镜的另一侧有一光屏,光屏、点光源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现让光屏稍微靠近凸透镜,光斑的面积会减小,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推断( )A.d一定小于f B.d一定大于2fC.d一定大于f,小于2fD.d可能大于2f,也可能小于f 11.一种生活在炎热干燥环境中的植物,可能具有A.深绿色的大叶,叶两面有大量气孔B.深绿色的大叶,叶只有一面有气孔C.浅绿色中等大小的叶,只在叶的上表面有气孔D.小而厚的叶,只有少量气孔1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关于植物的向地性生长的实验:首先在花盆里种上植物的幼苗,把花盆(如图所示)固定在直径为2m 的圆盘边缘处,盆底与地面成45°角。
保持圆盘的旋转速度不变,H使花盆水平方向所受的力与垂直方向所受的重力相等。
最后,植物的根部生长的方向将是( )13.加热KClO 3和MnO 2的混合物10克,使其完全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在残留固体中加入10克水充分溶解,剩余固体3.8克;再加入5克水充分搅拌,剩余固体2.5克;又加入15克水,充分搅拌,结果固体减少,但仍有部分固体不溶物,则此温度下氯化钾的溶液为 ( )A .26克 B .62克 C .50克 D .无法计算14.与流入肾脏的血液分比较,从肾脏流出的血液里减少和增加的物质分别是 ( )A .尿素和二氧化碳B .氧气和葡萄糖C .无机盐和葡萄糖D .二氧化碳和无机盐15.如图所示,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
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当光电屏上的光点从S 1移到S 2时,表示液面高度 ( )A .不变B .升高C .降低D .无法确定16.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如图是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要将图1转换为图2,下列操作次序正确的是 (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⑤转动载玻片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 C .⑤④③② D .④⑤①③17.酶是一种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由许多个氨基酸连接而成的。
某种酶是由419个氨基酸构成的,科学家为了研究酶为什么具有催化能力,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得了该酶5种长度不一的片段(见下图,固中的数字表示氨基酸的编号,如1--196表示该酶的第1号氯基酸到第196号氨基酸),同时检验了各片段的催化能力(“+”表示具有催化能力,“-”表示没有催化能力)。
根据实验结果,该酶具有催化能力的可能是下列哪一个片段?( )A .第196号氨基酸至第419号氨基酸 B .第l 号氨基酸至第43号氨基酸C .第197号氨基酸至第302号氨基酸D .第44号氨基酸至第196号氨基酸18.按照有关规定,工作场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0.5瓦/米2。
若某一小型无线电通讯装置的电磁辐射功率为1瓦,那么在距离该通讯装置多少米远以外是符合规定的安全区(已知球面面积为S=4πR 2) ( )A .0.4米 B .0.5米 C .0.6米 D .0.7米19.下列反应中,当反应物之间的相对用量被调整改变时,反应的产物不会改变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B .CO 2通入石灰水中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D .氨气通入磷酸溶液中20.病毒生活的具体环境是 ( )A .空气中 B .水中 C .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D .生物体的活细胞内21.如图表示是大、中、小型土壤动物(无脊椎动物)在各生态系统中数量的变化情况。
这些土壤动物属于分解者。
由中纬度向高纬度,土壤有机物分解速率将 ( )A .加速B .不变C .减慢D .不能判断22.已知曲线a 和b 分别表示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压力的变化情况,图中能正确反映血液和肺泡之间气体交换的是 ( )23.温度为t 时有NaNO 3溶液800g ,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溶剂,有下列实验数据记录:则此温度下,NaNO 3的溶解度为 ( ) A .48g B .88g C .64g D .66.7g24.几百粒吸水豌豆种植于疏松土壤中,每5天取出20粒种子(或20棵种苗),劈开并加热至重量不变,这样将每次的重量统计后得出右图,图中哪一条曲线能代表实验结果 ( )25.一个质量可忽略不计的降落伞,下面吊一个很轻的弹簧测力计,测力计下面挂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
一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为30N ,则此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为(取g=10m /s 2) ( )A .20NB .30 NC .40ND .50N二、简答题(每空3分,共66分)26.某科技小组利用物理知识,设计了一只可调恒温培育室,其主要部件是如图所示的恒温箱。
经过反复试验得出通过恒温箱中电阻线圈的电流值与恒温所保持的温度高低有下表所列的对应关系。
根据作物生长需要,要求培育室内的温度在5℃~35℃范围内可以任意调节,所以在电源与恒温箱间必须串联一只滑动变阻器。
已知电阻丝的电阻值R=10Ω,电源电压保持18V 不变。
(1)请你在上面的虚线框内画出整个装置的电路图。
设双金属片和触头可以用一只自动开关表示,以符号代替。
(2)这只串联的滑动变阻器所允许通过电流值应大于 A 。
(3)在控制温度的过程中连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在 Ω至 Ω之间变动。
27.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小灯泡发光时,灯丝电阻比不发光大得多。
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某校两位同学用实验研究小灯泡的电功率跟两端所加电压的关系,所接的电路图如图所示(两人所用仪器的规格相同)。
(1)甲同学根据P=UI 设计了如图a 所示的电路进行研究,乙同学先由计算式R=P U 2算出小灯泡的电阻R ,再根据P=R U 2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研究,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电路是合理的(2)若甲、乙两同学按照各自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
甲同学先测出若干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再由公式 P=UI ,求得对应的功率,并作出功率随电压变化的图线;乙同学先测出若干电压值,再由R=额额P U 2和P=R U 2,求得对应的功率,也作出功率随电压变化的曲张,则下图中哪个图线反映了他们的实验结果 (图上标有a 的为甲同学所得的图线.图上有b 的为乙同学所得的图线)。
28.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并测得了氯气(Cl 2)的性质。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且有毒的气体,它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
氯气也能与碱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
现提供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制取氯气应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并吸收氯气应选用的装置为 (均填序号)。
(2)上述装置的烧杯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氯气污染空气,试写出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自来水厂经常用氯气做消毒剂。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某些假冒“纯净水”是用自来水灌装的,请你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鉴别,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4)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它可能将某些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某同学用滴管将饱和氯水(氯气的水溶液)逐滴滴入含有酚酞试液的NaOH 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
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用简要的文字说明):① ;② 。
(5)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确定(4)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还是②?29.李明的家邻近有一小片丛林和几家工厂。
图中a 、b 、c 三个图依次表示一天内丛林水分得失、当地 CO 2的吸收与释放和地表附近大气污染物质浓度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