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1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清选出填写在第H卷前面的答题卡中)1、咸水湖中的水不属于:A.咸水B.海洋水C陆地水D、地表水2、地球上的2/3以上的淡水储存于:A.河流B.池塘和湖泊C、沼泽地D、冰川和冰山3、地球水源总量的97%是在()里A.冰层B.大气C.海洋D、地下水4、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温最高的部分是:A.灯芯B、外焰C、内焰D、外焰以上部分5、若请你测量一颗大理石块的密度,下列哪些不需要的是:。
A.天平B、酒精灯C.量筒D.水6、太阳光通过一个菱形的小孔在地面上看到的形状是。
A.菱形B.圆形C、椭圆形,D.无法确定7、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亮着的手电筒B.月亮C、日光灯D.萤火虫8、红色的车灯之所以发出红光,是因为:A.里面的光源发出的是红光B.晚上人只能红光C.只有白光中红光成分能透过灯罩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日蚀出现的原因是:A、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月球挡在了太阳和地球之间B.太阳突然不发光了 C.云挡住了人们的视线D.由于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之间使阳光被遮挡了10、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A.78%B.21%C.0.94%D.以上都不对11、下列对于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氮气在一般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B.空气的成份中以氮气和氧气为主C.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D.空气并非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12、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橡皮软管挤几下后松开,墨水就吸到橡皮管中去了,这是因为:A、橡皮墨水吸上来B、大气压把墨水压上来的C、重力把墨水吸上来D、以上说法都不对13、下列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壤土中砂粒含量最多。
②土壤中生活着多种动物,而这些动物也会对土壤产生影响③最适合各种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动土④土壤供给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水分,植物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引起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危害、包括土壤肥力下降,水库淤积,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水泛滥成灾,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等,在高山深谷,水土流失常引起滑坡、泥石流灾害,危及工矿交通及生命财产安全,恶化生态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集(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集(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欧几里得几何的原理?- A. 同一性公理- B. 全等公理- C. 并行公理- D. 相等公理- 答案:D2. 骑自行车过程中,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A. 空气阻力- B. 摩擦力- C. 弹力- D. 重力- 答案:B3. 下图中标记的是哪一种动物的骨架?- A. 鱼类- B. 鸟类- C. 哺乳类- D. 两栖类- 答案:B...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用电流表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流表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2. 苹果树通过传粉的方式进行繁殖。
传粉的方式进行繁殖。
3. 动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
...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物质的三态及其转换过程。
- 答案: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时,分子排列紧密;液态时,分子间有较多的间隙;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隙达到最大。
物质的三态之间可以通过升温和降温来相互转换。
2. 举例说明重力的影响。
- 答案:重力的影响有很多,比如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时被地球的重力所吸引;人站立时身体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而不会飞走。
...第四部分:应用题(共40分)请根据给出的实验步骤,回答以下问题:实验步骤:1. 将一个蜡烛点燃。
2. 将一个空玻璃瓶套在蜡烛上,使蜡烛完全封闭在瓶内。
3. 观察一段时间后,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改变。
问题:1. 实验中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了什么改变?- 答案:玻璃瓶内的气体氧气被蜡烛燃烧消耗掉,导致瓶内的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2.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改变?- 答案:蜡烛在燃烧时需要氧气,而瓶内的氧气被蜡烛燃烧消耗掉,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瓶内的气体组成发生改变。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集的部分题目和答案。
如需完整试卷集,请参考相关教材或向学校老师咨询。
祝您顺利完成考试!。
七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蜥蜴C. 老虎D. 鲨鱼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A. 根B. 叶C. 花D. 果实3.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A. 一天B. 一年C. 一个月D. 一小时4.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大?A. 糖B. 盐C. 沙子D. 油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结冰D. 锈蚀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是冷血动物。
()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东向西。
()3. 水在0℃时会结冰。
()4. 食盐的化学式是NaCl。
()5.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2. 地球的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______。
3.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被称为______。
4. 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______组成。
5. 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壁,但植物细胞中有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 什么是生态平衡?为什么重要?3.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4. 水的三态变化是什么?5. 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其速度如何变化?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水和冰共存,当温度升高时,水和冰的量会如何变化?3. 如果将一个电路中的电阻增加,电流会如何变化?4.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为什么需要水和二氧化碳?5. 为什么在夏天,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地区要低?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 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试题卷(有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试题卷同学们:细节决定成败,努力就有收获!祝你成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 调查 B、实验 C、观察 D、阅读2.下列生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衣藻B、蜗牛C、青蛙D、黄牛3.生活中我们需要对熟悉的物品有大致估测其长度的能力,下面各物接近4厘米的是(▲)A. 科学课本的长度B. 铅笔芯的粗细C. 乒乓球的直径D. 课桌的高度4.显微镜的最重要部分是目镜和物镜,若某次观察时所用的目镜为5×,所用的物镜为10×,则放大的倍数是(▲)A.5倍 B.10倍 C.15倍 50倍5.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酵母菌 B、水螅 C、面包霉 D、腐生杆菌6.在跳远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尺测量比赛成绩时,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 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7.关于实验室中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和生活中使用的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可以测量人的体温 B。
都可以离开被测物读数 C.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刻度范围一样8.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b”字的玻片标本时,视野内看到的物象是(▲)A. q B.d C.p D.b9.一群学生在雨后的草叶上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的小点,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判断小点是生物的依据是(▲)A.能生长和繁殖B.能呼吸 C.碰下下会缩成一团 D.体小且绿色10. 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A.100ml的量筒 B.10ml的量筒C.100ml 的量筒和滴管 D.50ml的量筒和滴管11.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的左边,这时(▲)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将游码向左移动。
C.向天平右盘中增添砝码或游码从左向右移。
D.减少天平右盘中的砝码或游码从右向左移。
2024年初一科学上册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

2024年初一科学上册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的是:A. 需要营养B. 能呼吸C. 能生长和繁殖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的生物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2. 细胞是生物体的______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______。
3.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
()3. 生物的分类等级越小,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生物的基本特征。
2. 请解释什么是细胞,并说明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3. 请列举三种生物分类的方法。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个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生物,他想确定这种生物属于哪个分类等级。
他首先观察了这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然后通过与已知生物的比较,确定了新生物与已知生物的相似度。
根据相似度,生物学家将新生物归类到了一个已知的分类等级中。
请根据这个情景,简述生物学家是如何确定新生物的分类等级的。
六、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请根据下列生物的特征,确定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分类等级,并说明理由。
- 狗:哺乳动物,脊椎动物,动物界,脊索动物门。
- 玫瑰:种子植物,被子植物,植物界,种子植物门。
- 细菌:原核生物,单细胞生物,微生物界,原核生物门。
答案一、选择题1. D二、填空题1. 细胞组织2. 最基础3. 界门纲目科三、判断题1. ×2. ×3. √四、简答题1.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需要营养、能呼吸、能排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
细胞负责物质的运输、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XXX很喜欢这个学期开设的《科学》课程,他想要进入科学的世界。
下列做法和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从身边问题入手进行探究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书本上的知识一定是正确的D、研究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2、一位宇航员将3千克的铜块带到太空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位置变了,铜块的质量变小B、位置变了,铜块的质量不变C、温度和位置变了,铜块的质量变大D、铜块的形状和状态不变,质量变小3、一个鸡蛋的质量、一本《科学》书的体积、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时间,约分别是()A、50克、400立方厘米、0.5秒B、10克、1立方米、5秒C、50克、0.4立方厘米、0.5秒D、10克、4升、0.5秒4、由于长期使用,天平的砝码生了铁锈,用这些砝码测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将()A、不受影响B、偏大C、偏小D、无法判断5、下列属于真核生物的是()A、动物、植物、真菌B、细菌、蓝藻C、大肠杆菌、蘑菇D、乳酸菌、茯苓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5倍,物镜为10倍,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0倍,物镜为45倍。
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B、视野亮,细胞数目少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7、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B、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C、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甩一甩D、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8、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9、在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10、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A、进行呼吸B、生长和繁殖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11、我国的古典诗词不仅隽永典雅,而且寓意深远,常包含一定的生物科学道理。
七年级上册科学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1.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
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A.长度单位B. 质量单位C. 时间单位D. 温度单位2.某校第一节课是7点40分到8点25分,中间经历的45分钟是()A.时间间隔B.时刻C.既指时间间隔又指时D.上述答案全正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铜块熔化成铜水,它的质量减少B.将一铜块拉成丝,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C.将一铜块从赤道拿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D.将一粗糙的铜块磨成光滑的正方体,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 1.8米=1.8×1000=1800毫米B.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 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5.剖开西瓜时,通常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A.细胞质B.细胞膜C.食物泡D.液泡6.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难确定7.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接近100克()A.一只大公鸡B.某个初中学生C.两只鸡蛋D.一张桌子8.一本书的厚度为13毫米,这本书共有260页。
则每张纸的厚度是()A. 0.05毫米B. 0.005厘米C. 0.1厘米D. 0.1 毫米9.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所观察到的物象与低倍镜相比()A.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变多B.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少C.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变少D.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多10.向日葵能向着太阳转动,这说明()A.生物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B.向日葵能呼吸C.非生物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C.向日葵能生长11.真菌与绿色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A.没有液泡B.无细胞壁C.没有叶绿体D.无成形的细胞核12.鲸、鲫鱼、娃娃鱼、墨鱼分别属于()A.鱼类、鱼类、鱼类、鱼类B.哺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C.鱼类、鱼类、两栖类、软体动物D.哺乳类、鱼类、两栖类、软体动物13.显微镜下欲使物像向右下方移动,应将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下方D.右上方14.以下是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A.取用砝码用镊子夹取B.称量完毕后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C.砝码放在右盘D.称量时,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再加质量大的砝码15.为了探究“磁铁受热时磁性如何变化”的问题,小亮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大头针,用酒精灯加热磁铁一段时间后,大头针纷纷落下。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
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
观察可以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 )A、玻璃棒B、温度计C、放大镜D、显微镜 2(36架直升机低空飞行组成了阅兵史上规模最大的直升机群,阵容也是12个受阅梯队中最大的。
第十、第十一梯队是18架直-9侦察直升机和18架直-9武装直升机,以“楔” 形编队和“品”字形编队队形,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机群的飞行高度约为250 ( )A、米B、千米C、厘米D、毫米33(用量筒量取80厘米水的体积时,所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最好是 ( )A、 100毫升B、50毫升C、200毫升D、 10毫升 4(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C(体小且绿色 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5(海南黑冠长臂猿是国家I级保护动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有2000多只,可是到了七十年代末仅剩7只,1980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后,现在才有22只(造成当年黑冠长臂猿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外来物种入侵C(食物缺乏 D(人类乱捕滥杀和破坏其生存环境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7(将菠菜浸泡在清水中,清水不变色,用开水浸泡菠菜后,水会变成绿色。
这是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 )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核 8(最近,网上流传一则帖子,说有无良商贩将老鼠肉经腌制、油炸等处理后充当烤乳鸽出售、欺骗消费者的事(处理后的老鼠肉和乳鸽肉从视觉上不易区分,原因之一是两种动物都属于( )A(哺乳动物 B(鸟类动物 C(脊椎动物 D(无脊椎动物 9(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D.首先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10(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1A B C D11(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 ) A(20? B(30? C(40? D(60? 12(小磊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3.52厘米、3.53厘米、3.61厘米、3.5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A.3.55厘米B.3.527厘米C.3.5475厘米D.3.53厘米13(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