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导学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九上《13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word教案 (4).doc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九上《13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word教案 (4).doc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目标1、探讨散文鉴赏知识。

2、品读文章《白鹭》,在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了解《白鹭》和《关于散文〈白鹭〉》的写作特点并能说出其好处。

4、能把自己的感悟与《关于散文〈白鹭〉》进行比较并说出差别,了解评论的一般写法。

重点难点1、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此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2、认识《白鹭》抓住对象“神”的特点加以表现而不拘泥于具体实在的描写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课时三课时教学准备1、反复阅读两篇文章,疏通生词,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2、根据作者对文章内容的安排,理清文章结构。

3、重点思考白鹭的“美”表现在哪里,作者评论的“点”在哪里。

4、结合《补充习题》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散文是一种潇洒活泼、优美空灵的文学样式。

在散文的领域里,有匕首、投枪式的战斗檄文,有亲切动人的世态风俗画,也有给人以愉快休息的小夜曲。

博览散文,我们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鉴赏古往今来的那些出自大家手笔的华章精品,确是一种富有启示而又充满乐趣的精神享受。

然而,好的品评需要有良好的散文鉴赏知识来支撑。

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有关散文的鉴赏知识。

二、聚焦考点散文的鉴赏知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要看我们是不是会用心观察,用心体会。

比如说,同学们在考场上碰到的散文阅读题就多少蕴涵着鉴赏散文的信息。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经常碰到哪些散文阅读题?(参考答案: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理解字词的准确运用;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分析散文的线索及常见的表现手法;分析散文所蕴涵的哲理;分析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2.这些考点具有普遍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考查同学们的散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所以请同学们从这些考点中探讨一下鉴赏散文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江苏省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苏教版

江苏省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苏教版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散文家谈散文 十三 《散文家谈散文》课堂学习活动单(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评论的一般特点。

2.学会鉴赏散文中所表现的情和理,品味其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活动方案】
活动1:默读全文,边读边找出文中对《白鹭》评价的语句。

(独立读文,找出相关句子做上记号,细细品读。


活动2:掌握文章主要观点,了解作者晓雪对《白鹭》的基本看法。

(1)在所有评价的话中哪一句话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的?又是怎么评价的呢?用文章中的
词句来回答。

(各组抢答)
活动3:文章引用姚鼐和莱辛的文字,有什么作用?作者的用意是什
么?
朗读文中引用的姚鼐和莱辛的话,思考这两句话的含义。

(组内推
敲,用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述。

提醒:用词尽量准确、简洁、工整。


个性调整
课堂随笔:。

苏教初中语文九上《13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word教案 (8)

苏教初中语文九上《13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word教案 (8)
13散文家谈散文
课题
散文家谈散文
课时
1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考点笼罩教材阅读散文。
2.学习、仿照文学评论的写法。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教、学具
课件
预习要求
自读课文积累字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一、【查】导入
1.文学常识
晓雪,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市喜洲人,当代散文家、诗人。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诗人论专著《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诗集《祖国的春天》,诗论文集《浅谈集》,散文集《雪与雕梅》等。获得过意大利蒙德卡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白鹭美在“悠然”。“晴天的清晨”“它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有人说它“是在望哨”,“它真是在望哨吗”?非也。它无所希冀,它无需呼朋引伴,因为它的内心并不“孤独”,它是在独自享受这“晴天的清晨”的清静与美好。鹭立树顶图,展现的是白鹭的悠然之美。
四、【练】仿句造句T10
【例句】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
五、布置作业
1.在课外练笔本上,写一篇题为“白鹭之美”的短评。
2.《伴你学》“达标导测”T9-11;“拓展迁移”T12-15
结合完成《伴你学》T1
结合完成《伴你学》T9
Jùn zhìchún wǎn juàn
qǐtián ruì
讨论明确:精巧——适宜——自然——悠然——恬静——诗韵
结合完成《伴你学》T3
B鹭钓水田图鹭立树顶图鹭飞乡村图
4.理解表达技巧(艺术手法)T6④

2018-2019年初中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

2018-2019年初中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

13.《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白鹭》所表达的主题,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被人忘却的美”过程与方法多形式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抓住歌颂对象的神韵而不拘泥于实际的独特的写作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白鹭这一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会用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歌颂对象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歌颂对象的神韵而不拘泥于实际的独特的写作风格【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鹭鸶》的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

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来赞美它。

现在我们先来阅读这篇文章,品味、感悟、欣赏,想一想他的文章中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二、走进作者郭沫若(1892~1978),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家。

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后改名沫若。

四川乐山人。

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创立了著名的《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六部历史剧和大量诗文。

三、检测预习1、加点字注音冷峻真挚淳厚隽永绮丽恬淡睿智铿锵清澄嗜好2、词语解释寥廓:隽永:婉约:恬淡:博识睿智:铿锵: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想像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形成总体印象,感受白鹭的美。

2、再读课文: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思考以下问题:①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②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③在这些描绘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五、合作探究(1)文章采取了哪种修辞方法来描绘白鹭,起到了怎样的效果?(2)文章首尾圆合,赞美白鹭,从哪几个词语上体现出来,如何理解这几个词?(3)文章选用哪些材料来刻画白鹭?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4)全文感情基调为赞美,为何作者又说“白鹭不会唱歌?”(5)学完这篇文章以后,给自己怎样的启示?六、精读品析1如何理解《白鹭》“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2点评下列语句。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3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word教案(6)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3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word教案(6)

13 散文家谈散文课题13 散文家谈散文课型新授课时 1 授课时间主备人交流时间教学目标重点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难点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一、导入课文1.请一学生读那一日,我借了轮椅,推你到医院大楼外的湖边,秋阳绵绵密密地散装,轮转空空,偶尔绞尽砖岸的莽草。

我感觉到你的瘦骨宛若长河落日,我的浮思如大漠孤烟。

当我们面湖静坐,即将忘却此生安在,突然,遥远的湖岸跃出一行白鹭,抟扶摇直上掠湖而去,不复可寻。

湖水仍在,如沉船后,静静的海面,没有什么风,天边有云朵堆聚着。

你在纸上问我:“几只?”我答:“十二只。

”你平安地颔首。

也许,不再有什么诘屈聱牙的经卷难得了你我。

当你恒常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我试图以小说的悬崖瓦解宿命的悬崖;当我无法安慰你,或你不再关怀我,请千万记住,在我们菲薄的流年,曾有十二只白鹭鸶飞过秋天的湖泊。

——简媜《四月裂帛》2.白鹭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3.揭示本科学习目标(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了解评论的一般写法和《关于散文〈白鹭〉》的写作特点及其好处。

二、整体感知读《白鹭》1.画出表现白鹭独特之美的词句。

用这样的句式表达:白鹭之美,美在()。

2.散文用哪几幅画面表现了白鹭之美?请概括。

()图3.探讨:文章既然是写白鹭,为什么又写到白鹤、朱鹭、苍鹭?反衬白鹭被人忘却的美。

三、写法探讨请学生读,由此导入课文请学生简要说说阅读感受美在精巧,美在适宜,美在素雅,美在悠然,白鹭外形图清田独钓图清晨望哨图黄昏低飞图1.文章是如何表现“白鹭”之美的?作者为什么要将白鹭写得这么美?妙用比喻巧用比较勾勒和大写意白鹭身上承载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2.《白鹭》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新版)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新版)苏教版

第十三课《散文家谈散文》教材分析:课文由作家晓雪为郭沫若散文《白鹭》写的一篇评论文章及附文《白鹭》组成。

《白鹭》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来表现白鹭的美,讴歌了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这篇文章具有挥洒自如的特点,又兼具文笔优美和科学严谨的品性。

全文在随意性的文字中蕴涵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道理,大处着眼,以大写小,小中见大,从散文的特征和散文风格的多样性落笔,大气而不拘束。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2.认识《白鹭》的写作特点,并赏析这种写作方法3.了解评论的一般写作方法和《关于散文〈白鹭〉》的写作特点及好处。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2.认识《白鹭》抓住对象“神”的特点加以表现而不拘泥于具体实在描写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认识《白鹭》的写作特点,并赏析这种写作方法2.了解评论的一般写作方法和《关于散文〈白鹭〉》的写作特点及好处。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自学:1.了解作者郭沫若和晓雪。

2.熟读全文,词语正音、解释。

3.理清《白鹭》以及《关于散文<白鹭>》的写作思路。

4.用笔划出表现白鹭美的语句,感受白鹭的形象特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5.阅读《关于散文〈白鹭〉》,体会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特的认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意思。

3.体会语言凝练,含义隽永,讲究形象性和意境美的特点。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一、导入1.板书:白鹭。

问:见过白鹭吗?展示白鹭的图片,感受其形象。

2.介绍白鹭:白鹭属鹤形目,鹭科,全世界只有几种。

大多数白鹭有白色的羽毛,到了繁殖的季节,还会长出很长的漂亮羽毛。

它们的习性和其他鹭相似。

白鹭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地和潮湿的森林里,属涉鸟类。

主要食小的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浅水中的甲壳类动物。

九年级语文上册 13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3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2、认识《白鹭》不拘泥于对形象具体实在的描写而取其神韵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3、把握《关于散文<白鹭>》观点态度,理解其写作特点,学写简短的评论。

◆过程与方法1、学习鉴赏咏物散文,通过揣摩语言体物,悟情,欣赏作者的情趣之妙。

2、自主阅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独到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教学重难点:1、欣赏《白鹭》,体物、悟情,品味优美的语言,力求形成独特的感受。

2、了解评论文的基本特征,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在比较阅读中形成独特感受,表达独到的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散文家谈散文》之白鹭)一、课文导入白鹭有三大美誉:①白衣少女——白鹭属于珍稀鸟类。

它们体态苗条,颈部细而弯曲,嘴尖而长,一身雪白,飞行时姿态优美,被誉为“白衣少女”。

②天使猎人——白鹭爱吃鱼虾昆虫,在树木草丛中建巢,在浅滩,小溪等浅水处觅食。

它修长的双腿立于浅水中,显得漫不经心,可一旦发现食物,便迅速地用喙攻击,是个机敏的猎人。

③模范夫妻——白鹭夫妻是出了名的模范夫妻,一雌一雄,终身相伴,在孵化期间,白鹭爸爸主动负责妈妈的食物,有时候,爸爸甚至还会亲自孵上一阵。

白鹭孩子破壳而出后,爸爸妈妈不辞辛劳地喂养它,教导它,直到孩子独立觅食为止。

确实,白鹭是很美的,美得象一首诗。

因此郭沫若写了一篇散文来赞美它。

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家。

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后改名沫若。

四川乐山人。

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创立了著名的《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六部历史剧和大量诗文。

郭沫若早期的诗文,感情炽热,语言激昂,而以后的作品则较多的是清新、俊逸。

13、《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13、《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13、《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苏教版【点拨导学】教学目标: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散文《白鹭》的内容,感受白鹭的美。

2.在理解郭沫若对白鹭的独到认识与感受的基础上,研读晓雪的评论,提炼出文学评论的几个切入点。

3.与两位作家的感受进行比较,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学写小评论。

教学重点:研读晓雪的评论,提炼出文学评论的几个切入点;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学写小评论。

教学难点:提炼出文学评论的几个切入点;与两位作家的感受进行比较,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预习反馈】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隽永()绮丽()睿智()寥廓()hóng hú()kēng qiāng()suō衣()二.揭示《白鹭》主旨的句子是三.请选择两篇文章中感兴趣的段落背诵下来,并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我背诵的段落是:我喜欢的理由是:四.链接阅读,回答问题。

关于白鹭白鹭又名鹭鸶,颈长,呈“S”形,眼黄色,嘴长而尖,腿长又细,都现黑色,全身纯白,夏季生殖。

背上和上胸均披以疏松的蓑羽,生殖期后,蓑羽失去。

春夏生活于湖沼和稻田中,缓慢步行在浅水滩;飞行时,颈曲缩在两肩之间,两条长腿在身后。

性好群居,不甚畏人。

五月间群集营巢于高大树上。

秋季南迁。

食物以水生动物和小鱼为主。

白鹭形态潇洒,外表闲雅。

早在周朝,人们用其羽毛作饰物。

西方妇女亦爱将其羽毛作饰物。

杜甫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相传厦门是白鹭的故乡。

人们常用“白鹭腾飞”来形容厦门经济的迅速发展。

1.本段文字以的表达方式介绍了白鹭的、、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2.请用3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行白鹭上青天。

”的优美意境。

五.预习后,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把问题写下来,以便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交流。

问题1交流结果问题2交流结果【课堂练习】一.文章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来描绘白鹭,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二.文章首尾圆合,赞美白鹭,从哪几个词语上体现出来,如何理解这几个词?三.全文感情基调为赞美,为何作者又说“白鹭不会唱歌?”四.文章首尾都提到白鹭是一首诗,你认为“散文的诗”和白鹭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五.阅读《关于散文<白鹭>》,完成8-10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二、【重点难点】
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并进行创作。

三、【自主学习】
1、自由阅读杜牧的诗《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2、了解白鹭,自己把查阅到的关于白鹭的资料写在下面。

四、【合作探究】
1、白鹭的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用课文中的话概括?
2、请你用最简练的一句话说说白鹭的美。

3、郭沫若先生用优美的文笔写出了白鹭诗一样的美,那么评论家又怎样评价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散文呢?
4、结合《白鹭》的内容,具体谈谈对这两段话的理解。

(1)我想起古人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

(2)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的品味。


5、作者对一般散文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请试着从文中找出来?
6、讨论探究
认真阅读文章,了解评论性质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7、小结:本文两篇文章,一篇散文,一篇是对此文的评论。

从中我们了解到散文的一般特点,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常见的事物和人物独特的美。

同时也学到了一般评论的写作特点,学会要在阅读中调动生活积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以致用:选择有感触的景物,抓住特征进行描写,组内交换评论。

8、作业
例句: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
(1)在这句话中,作者谈到了它对不同散文家风格的理解,结合你的阅读经历,你是否认同他的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仿照上段文的格式,写出你对这些大家散文风格的理解。

(2)如果你认同他的理解,请分别至少举出一篇能表现这位作家风格的散文作品。

鲁迅()
巴金()
茅盾()
冰心()
五、【达标巩固】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
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

田的大小
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
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的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
了生命了。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优美的歌吗?——不,
歌未免太铿锵了。

⑩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给加点字注音。

①长喙()②铿锵()()③镶嵌()
④嗜()好⑤赦()免⑥为难()
2、对《白鹭》一文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有下列四种表述,不正确的一种是()。

A.作者通过对白鹭形、神细致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倾注,赞美了白鹭这一乡居常见的物象被
人忘却了的平凡朴素的美。

B.作者借对白鹭平凡朴素美的讴歌,委婉地表达了对平凡、质朴的劳苦大众赞美的真情。

C.作者开篇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是因为作者本身是诗人,所以对富有诗意的白鹭
情有独钟。

D.文章运用了对照、排比句、排比段等多种艺术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白鹭,表达了作
者对白鹭这一平凡物象的独特发现与感受,从平凡中提炼出不平凡的意义。

3、如何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篇散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⑤段所写的内容可分别用第①段和第②段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这两个词
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有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
白,敷朱则太赤”。

请从文章中摘录与之内容相近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同学把第⑦段的内容概括为“白鹭望哨图”,但乙同学不同意,认为这样概括不
对。

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