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护理论文指导:精心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自我管理和护理。

优质的护理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并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

一、优质护理服务的定义及特点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连续性和协作性的护理服务。

其特点包括:1. 全面性: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护理服务;2. 个性化: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3. 连续性:持续对患者进行护理和监护,保证护理服务的连续性;4. 协作性:不同专业的护理人员之间进行协作,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二、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和饮食指导: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提供营养和饮食指导;2. 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并进行运动指导;3. 药物管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胰岛素注射技巧、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4. 血糖监测: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掌握血糖监测的方法和时机;5.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压力,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三、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1. 血糖控制: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研究发现,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水平更稳定,血糖波动性更小。

2. 生活质量: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在获得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后,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增强,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 疾病管理: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管理能力。

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和连续性的护理服务,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 心理健康: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社区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社区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社区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郭鹂【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遵医行为.结果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FBG)水平均低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出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空腹血糖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自我监测、运动、饮食遵医率分别为92.5%、90.0%、77.5%、67.5%,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47.5%、40.0%、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遵医率,值得更多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8(013)019【总页数】3页(P137-139)【关键词】社区护理;糖尿病;效果;遵医率【作者】郭鹂【作者单位】556000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 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主要病因是胰岛素分泌减少和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不足而导致代谢紊乱, 常伴随有神经、眼、肾及心血管方面的病变[1]。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 并且受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很多人并不能合理控制血糖, 致使并发症发生, 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糖尿病需终身治疗的特点, 在有限的住院时间内难以通过院内护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而一旦反复住院又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都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为了控制病情和改善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专业的护理服务。

本文旨在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一、优质护理服务的定义优质护理服务是指在尊重患者权益和发挥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安全、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这种服务需要医护人员全身心地关心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细致的康复护理。

1. 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因受体质、病情、病史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糖尿病类型和病情程度,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种方案能够在减轻患者身体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2. 康复护理服务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的康复护理,因为疾病对身体的影响是缓慢而逐渐的。

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护理,包括糖尿病的监测、饮食、运动、心理辅导、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的护理。

这样的康复护理服务能够帮助患者尽早地控制病情,减轻痛苦并增加他们的生活质量。

3. 管理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肾病等。

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全方位地管理糖尿病并发症,在患者发生并发症时,尽快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从而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控制病情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并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和症状。

这对于患者来说,是控制病情、减少药物使用、减轻痛苦并增加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2.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患者能够得到更全面、系统的控制和治疗,并能够得到及时的康复护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这种服务能够减少疾病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增加他们的生活自信和自尊心。

3. 减轻负担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护理,自身经济和精力负担很大。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
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
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教育与指导:优质护理服务通过提供专业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患者关于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正确知识和技巧。

患者通过了解自己的病情和合理的管理方法,
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接受护理教育后,能够更好地掌握饮食
管理和自我监测的技巧,对于预防低血糖和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效果。

2. 个性化护理计划:优质护理服务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针对
患者的特定需求进行护理干预。

个性化护理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
度和依从性。

研究表明,个性化护理计划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血糖控制水平。

3. 定期随访和监测: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定期随访和监测,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定期随访可以发现和解决患者面临的问题,提供及时的支持和指导。

研究表明,定期随访和监测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并减少低血糖和并发症的
发生。

4. 心理支持: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优质护理服务通过提供心
理支持和应对技巧,帮助患者应对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

心理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焦
虑和抑郁,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应对能力。

研究表明,心理支持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血糖控制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10篇【论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10篇【论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10篇第一篇: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控制以及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延续护理应用到糖尿病患者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糖尿病知识水平,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提升了糖尿病小组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糖尿病;延续护理;自我护理能力;血糖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WHO的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约有3亿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期间的宣教内容不足以满足患者的需要,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对该病的认识不完全,同时也缺乏自我保健能力,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

传统的医疗照护服务无法满足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延续护理作为一种延伸性、开放性的护理服务,是一种教练式管理的护理模式,能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延伸到患者家庭[2],有效解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问题。

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分组观察以探讨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在21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44.18±3.54)岁;病程为1年~14年;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5.52±1.63)mmol/L,餐后2h血糖平均值为(22.91±1.41)mmol/L。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供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需求,护士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计划、药物管理等。

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以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管理和治疗方法,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供长期的跟踪和监测。

护士可以定期对患者进行血糖和其他生理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调整护理方案。

这种持续的监测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教育和支持。

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管理和自我监测的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护士还可以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援助,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困扰。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通过与护士的密切合作和持续的支持,患者可以更好地遵循护理方案和医生的建议,减少病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还可以提供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帮助患者解决治疗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带来明显的效果。

它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跟踪和监测患者的情况,提供教育和支持,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这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研究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研究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沾益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12月住院62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与2013年1月至12月住院65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

结果:两组血糖水平、对护士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健康行为有显著差异,研究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优质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263-02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1]。

随着人口老年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增加,我国目前的患病人数达到4000万,对人们健康已造成严重的伤害。

护理糖尿病有很多可行性方法,2010年1月卫生部启动了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护理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措施[2]。

2012年3月份我科在全院率先践行此项活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较好、满意度较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较高、健康行为比例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12月在曲靖市沾益县人民医院6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12月同院的65例糖尿病患者设为实验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护理服务。

127例全部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对照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48.8±7.3岁,病程1~19年,平均10.6±1.8年。

试验组男31例,女34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49.5±6.44岁,病程2~19年,平均9.7±2.1。

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浅析整体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浅析整体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浅析整体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 年4 月~2014 年4 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治疗效果好,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整体护理;糖尿病;护理;应用效果糖尿病简称DM,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此病的病因一般有两种,一种为遗传因素引发,另一种为环境因素引发。

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型偏瘦,或浑身无力,体型偏胖[1]。

患上此病的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治疗,患者的身体与心理都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临床护理对于患者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探讨整体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选取对象为2012 年4 月~2014 年4 月来我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80 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患者40 例,其中观察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在52~80 岁之间,平均年龄(65.5±2.8)岁;对照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在50~82 岁之间,平均年龄(64.3±1.9)岁。

比较2 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定时巡视、口头叮嘱、用药指导与知识宣教。

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护理措施,具体方法为:1.2.1 饮食指导: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含糖量低的食物,并为其制定科学饮食计划,引导、帮助其正确饮食,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进食时不宜多吃米饭,护理人员要多加注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11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51例,应用糖尿病常规护理,比较分析患者住院期间平均血糖浓度及满意率。

结果:研究组住院期间平均血糖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1);患者满意率为90.77%,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

结论:适护理对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和提高患者满意率具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糖尿病;应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糖耐量减退、血糖增高为主要表现,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态度均造成较严重的影响。

我们于2008年1月起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2008年1月-2009年12月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7例,女49例,年龄38-67岁,平均46.82岁,病程4-11年,平均6.76年,并发心血管病变6例,周围神经病变4例,肾脏病变2例,皮肤病变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其诊断及其并发症诊断符合《实用内科学》第2版相关诊断标准[1]。

1.2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糖尿病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舒适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包括:①营造舒适的环境。

保持病房通风、光照充足,控制室温在22~24 ℃之间,湿度50%~60%,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1小时,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一次。

每日上午和下午各整理病床一次。

②保持舒畅的心情。

定期开展心理疏导,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采取尊重、同情的态度关心患者生活,了解患者的兴趣和爱好,寻找共同语言的切入点,争取患者的信任,并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引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③低糖清淡饮食。

根据病情及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以蔬菜为主,控制主食及鱼、肉、蛋、油等副食的摄入,通过少量多餐的方式缓解患者的饥饿感。

④娴熟细致的操作。

肌肉及静脉注射时动作要轻柔、准确,做好穿刺部位皮肤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加强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能力,预防并发症。

1.3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患者住院期间平均血糖浓度及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录入SPSS11.5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研究组住院期间平均血糖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1);患者满意率为90.77%,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见表1)。

3讨论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是台湾华杏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护理使患者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四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从而缩短病程,促进病情恢复[2]。

舒适护理是整体护理的延伸和补充,是“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为宗旨,以患者身心舒适为目标,以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手段的一种系统的护理模式,较之整体护理更加注重临床护理工作的个体化。

近年来的临床应用显示,舒适护理具有通俗易懂、务求实效、便捷实惠等优点,可迅速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适感,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感,从而提高护理效率[3-5]。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病情易迁延,预后较差,对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均造成沉重负担。

我们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舒适护理,研究组住院期间平均血糖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1);患者满意率为90.77%,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

提示舒适护理对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和提高患者满意率具有显著作用。

舒适护理理论认为,患者的舒适需求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舒适和高级舒适[6]。

基本舒适护理层次较低,属于生活常识或基本护理常识,如清洁、安静的病房环境,低糖清淡的饮食以及充足有效的睡眠等,无需进一步研究和论证;高级舒适护理则注重于了解、分析患者精神、心理活动,包括对疾病的认知和态度,对治疗的预期,对家人和社会的需求等,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