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1张)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1张)
训。
2、中国的政权性质:社会主 义国家。
讨论:中国为什么要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 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1)万隆会议:___1_9_5_5_____年在___印__度__尼__西__亚___的万隆召开, 是第一次没有___殖__民__主__义__国__家_____参加的_____亚__非______会议。
和国国如,及并系两 平际之果也世且的国 与关间这应界感和总 安系,些该其到平理 全中而原适他在共重 的,且则用国他处申 坚他适不这家们五指 固们用仅些的和项导 基将于适原关亚原两 础形一用则系洲则国 。成般各。中以,关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 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
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_互__利__,__和__平__共__处__。 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了___深__远__影__响_____,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
所接受,成为处理___国__与__国__之__间_____关系的___基__本__准__则____。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 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 交国书后合影。
(2)周恩来提出“____求__同__存__异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 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______亚__非__各__国_________的团结与合作。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26张PPT)

1972年2月 23日,北京,尼克 松总统帮周恩来总理 脱下外套。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周恩来待人很谦虚, 但沉着坚定。
图说历史----建国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
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 (1949-1950)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1953-1955)
参加日内瓦国际 会议(1954)
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1955)
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 互 相 相 尊 尊 重 重 主 领 权 土 和 主 领 权 土 完 整
互 不 侵 犯
互 不 干 涉 内 政
平 平 等 等 互 互 惠 利
和 平 共 处
核心
基础
保证
目标
请你结合课本内容,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分别是什么?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不仅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 基础,也成为世界上许多 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 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会议特征 的会议
时间:1955年
地点:万隆ຫໍສະໝຸດ 伊拉克代表:共产主义是“独 裁”,是一种“新殖民主义”。 菲律宾代表:同美国联合起来反 对共产主义。
“克什米尔公主 号”残骸
泰国代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 锡兰代表:(台湾)应当在我们 中间取得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
周恩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 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 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 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 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 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 团结。……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 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他的讲话是 间的主要问题。 有权威的。 ——尼赫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共21张PPT)
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 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 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 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 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 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 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共21张PPT)
2.万隆会议的概况
时间 地点
会议 主题
会议 特征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 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 会议
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后,尼赫鲁便开始实施他的 “大印度联邦”狂想,并在西藏问题上做了不少手脚。
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 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周恩来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首次提出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原则,作为处理两国 关系的原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共21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课件(共24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课件(共24张PPT)
毛泽东和斯大林
建国第一年,新中国与苏联等十七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5)、外交成就
周恩来
国务院总理、 第一任外交部长也是亚洲第一个让联合国在其逝世时为他降半旗致衰的领导人
猜猜他是谁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②中、印、缅三国在历史上存在领土纠纷,中国的强大引起缅甸与印度的担忧。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核心是什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并建交。
1949年12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
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万隆会议:1955年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度尼西亚。台湾特务机关阴谋刺杀周恩来,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周恩来因行程有变,未搭乘此飞机,幸免遇难。
危机四伏的万隆会议——“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事件
① 1953年7月,中国取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这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引起中国周边国家的担忧与忌惮。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中国同印度就西藏问题签字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就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课件: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共22张PPT)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课件: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共22张PPT)

二、综合题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邮政局于2004年6月28日发行了“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创立50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 材料二 ……五项原则未来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最 大的困难和挑战就是,日趋明显、强烈的单边主义和强权政 治,以及个别国家顽固坚持崇尚武力的冷战思维,此外还有 国家经济上的霸权等。 ——南方网 (1)材料一中的明信片所纪念的原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初期的外交产生了哪些作用? 树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外交政策日渐成熟的标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营造 了良好的周边环境等。
一、单项选择题
11.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 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有( B ①“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一边倒”政策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
A. ①②③
C. ②③
B. ①③
D. ③④
一、单项选择题
12.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 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 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 恐惧的。但是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 民这种恐惧。”缅甸人民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 D ) A. 中缅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B. 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友好 联系 C. 当时中国的经济依然十分落后,综合国力并不强大 D. 中国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 往
一、单项选择题
8. 下图反映了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国际研讨会。该研讨会讨论 的外交原则最早被提出是在( C )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3年 D. 1955年 9.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 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段话出自( B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1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1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2张PPT)

国 际 关 系 中 , 他 们 将 形 成
国 之 间 , 而 且 适 用 于 一 般
如 果 这 些 原 则 不 仅 适 用 各
, 也 应 该 适 用 这 些 原 则 。
及 世 界 其 他 国 家 的 关 系 中
并 且 感 到 在 他 们 和 亚 洲 以
系 的 和 平 共 处 五 项 原 则 ,
两 国 总 理 重 申 指 导 两 国 关
• 建国初,国际主要力量对中国的 不同态度,反映出什么样的国际 矛盾?
• 新中国成立所面临的外交环 境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面对着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 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
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 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 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 惠、和平共处的原则,作为处理两 国关系的原则。
共同探究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总理是怎
么说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 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周恩来发言的精髓
根据这段话,你能说出“求同存异”的 “同”和“异”各指什么吗?
同——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 殖民主义,谋求发展等。 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 路不同。
清朝官员指的是清政府,强盗指的是西方列强。被迫、屈辱的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
史料展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 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 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共同纲领》
由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2张PPT)

间的主要问题。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他的
讲话是有权威的。
——尼赫鲁
求同 存异
想一下“求同存 异”“万隆精神”在我 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 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
“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 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 重的内涵。
会议后各国代表纷纷请周恩来签名留念
万隆会议在亚非国家之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的同时,也在华
盛顿和莫斯科引起了严重的关切。在艾森豪威尔政府看来,这个会议标志
着中立国家当中出现“左倾”的动向,国务卿杜勒斯曾一度考虑由美国发
起一个“反向的万隆”会议,让倾向西方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其中占上风
……在莫斯科,赫鲁晓夫的很多主要助手担心,第三世界领导人正在国际
上独立地组织起来,这种情况如果过头,就可能使苏联与当地的共产党更
小试牛刀
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说:“如果这些原则
(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
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声明中提到的原则应该适用
C 于(
)。
①发展中国家;②经济发达国家;③弱小落后国家;④资本主
义强国;⑤中国和日本; ⑥大陆和台湾;⑦中国和印度
A.①③⑤⑦
B.②③④⑤⑦
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3.方针: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4、影响:
周恩来一张震撼世界的照片
周恩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
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
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 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 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
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
团结。……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 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
C.①②③④⑤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共21张PPT)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制定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两断,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主权,1949 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 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以前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 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 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重新进行审查处理, 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逐步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 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出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 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 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 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 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开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带来的影响:
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与认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例如:可以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 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 准则。与一大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以后外交成就的获得奠 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为国内 的政治、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环境)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现独 立自主 和平外 交的前 提
政治上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对刚刚组建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经济封锁、外交孤立、 军事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 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 “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 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 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 路。” 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 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 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
在一次招待会上,尼克松问周恩来:“总理阁下, 中国好,林彪为什么还要往苏联跑?”
周恩来回答:“这不奇怪。大自然好,苍蝇还是要往厕所跑嘛!”
中考链接
1.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求同存异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
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
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 核心和基础
互不侵犯,互不 干涉内政 保证
C )
4. 1954年发表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的两个国家是( ①朝鲜 ②印度 ③越南 ④缅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关于亚非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会议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④会议就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进行了讨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 D
C
论从史出
请回答:新中国成 立后,战后初期
美国对新中国的 态度是?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
,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 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并且冷战局面,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政策的灵活性,并 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新中国成立 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D )
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 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 的最典型范例是 ( D.与苏联建交 ( )
A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B.抗美援朝的胜利
3.关于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战后初期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是①军事上包 围②外交上孤立、排斥③经济上封锁、禁运
建交国 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朝鲜 波兰 蒙古 民主德国 阿尔巴尼亚
建交时间 1949.10.2
1949.10.4 1949.10.5 1949.10.6 1949.10.6 1949.10.6 1949.10.7 1949.10.16 1949.10.27 1949.11.23 建交国 越南 印度 印度尼西亚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建交时间 1950.1.18 1950.4.1 1950.4.13 1950.5.9 1950.5.11 1950.6.8 1950.9.14
1954
万隆精神 日内瓦会议 议题 结果 意义 朝鲜问题 印度支那问题 签订协议 缓和局势、巩固安全、赢 得国际声誉、提高国际地 位、打开外交新局面
1955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 保卫世界和平,增进 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 神,称为“万隆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 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 “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 喜欢走下坡路。”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 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 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 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 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
“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 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 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 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 口无言。
1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中国外交史回顾
玄 奘 西 游 天 竺
屈辱
古代外交
和平
鉴 真 东 渡 日 本 郑 和 下 西 洋
近代外交
︽ 南 京 条 约 ︾ 签 订 现 场 尼 克 松 访 华
现代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现代外交发展历程
1949第一个承认新中国
独立、自主、和平
1949

1949毛泽东访苏
1950《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建国初期
打破孤立

敌视、孤立、封锁、禁运
首次提出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接见印度代表团
1953
意义:深远影响、多国接受、基本准则
1954
1954
访问缅甸
访问印度
分别与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
性质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转折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保证会议的圆满成 功,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 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 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 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种 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 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 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 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 “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 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 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