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理学题库

合集下载

森林经理学

森林经理学

第一章绪论1.森林经理学:它是为达到森林经营管理的目的,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原则,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规划、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2.对象: 森林经营管理的对象是森林资源3.起源、发展:森林经理学理论十九世纪上半叶开始由德国传入俄国、美国、日本等主要工业化国家。

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经日本、俄国(苏联)和美国传入中国。

如森林经理一词就来自日语。

4.法律地位:《森林法》5.森林经理理论发展:森林永续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前→森林可持续经营6.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

7.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定义:森林作为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经济利益和环境价值,以及决策过程中的广泛公众参与。

其目的在于保证森林连续有效满足当代人们的物质生产、文化精神生活和无形的利益需求,而且有利于长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森林资源1、森林--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的具有一定面积和密度的木本植物群落,受环境的制约又影响(改造)环境,形成独特的(有区别的)生态系统整体。

我国要求郁闭度0.2(含0.2)以上天然林面积达0.1公顷,人工林面积达1亩以上。

2、森林资源作用①木材产品与林副产品②经济林产品③生态环境保护④能源⑤旅游、文化⑥生物多样性资源库⑦最大的生物量生产地3、主要的碳储库维护大气成分的平衡森林与森林生态系统关系: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群落与其环境在功能流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结构、功能和自调控的自然综合体。

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system)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

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自然生态科学。

森林资源:森林能够为人类提供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集合。

可分为直接和间接资源。

4、林地资源类型: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和辅助生产用地。

山农成人教育 森林经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山农成人教育 森林经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森林经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永续利用的林地条件包括和两个方面。

2、森林是以为主的具有一定和的木本植物群落。

3、森林成熟主要包括、工艺成熟、、自然成熟和等。

4、影响数量成熟的因素主要有、立地条件和生长环境、和等。

5、森林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包括、和。

6、经营类型是在同一林种区内,由一些在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和相同,采取相同的的许多小班组合起来的一种经营空间单位。

7、决策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和四个环节。

1、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和两个方面。

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构成危害的发展。

3、林班区划的方法包括、和三种。

4、影响择伐周期的因素包括、、经营水平和。

5、森林成熟主要包括、工艺成熟、、自然成熟和等。

6、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主要有、立地质量、和。

7、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包括:珍惜立地潜力和尊重自然力、、针阔混交和
增加阔叶树比重、和单株抚育和择伐利用。

8、法正林要具备的四个条件是、法正林分排列、和法正蓄积量。

二、名词解释
1、永续利用
2、森林区划
3、工艺成熟龄
4、轮伐期
5、林班
6、森林经理
7、经济成熟龄
8、择伐周期
9、小班10、森林采伐量
三、简答题
1、林业的特点有哪些?
2、林业区划的作用是什么?
3、森林经理调查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什么?
4、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简述林班区划的三种方法,实际中怎么确定选用哪种方法?。

山农成人教育森林经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山农成人教育森林经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山农成人教育森林经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森林经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永续利用的林地条件包括和两个方面。

2、森林是以为主的具有一定和的木本植物群落。

3、森林成熟主要包括、工艺成熟、、自然成熟和等。

4、影响数量成熟的因素主要有、立地条件和生长环境、和等。

5、森林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包括、和。

6、经营类型是在同一林种区内,由一些在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和相同,采取相同的的许多小班组合起来的一种经营空间单位。

7、决策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和四个环节。

1、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和两个方面。

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构成危害的发展。

3、林班区划的方法包括、和三种。

4、影响择伐周期的因素包括、、经营水平和。

5、森林成熟主要包括、工艺成熟、、自然成熟和等。

6、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主要有、立地质量、和。

7、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包括:珍惜立地潜力和尊重自然力、、针阔混交和
增加阔叶树比重、和单株抚育和择伐利用。

8、法正林要具备的四个条件是、法正林分排列、和法正蓄积量。

二、名词解释
1、永续利用
2、森林区划
3、工艺成熟龄
4、轮伐期
5、林班
6、森林经理
7、经济成熟龄
8、择伐周期
9、小班10、森林采伐量
三、简答题
1、林业的特点有哪些?
2、林业区划的作用是什么?
3、森林经理调查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什么?
4、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简述林班区划的三种方法,实际中怎么确定选用哪种方法?。

森林经理学试题库

森林经理学试题库

名词解释森林经理: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生长与效益评价、结构调整、决策和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森林资源:能够提供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集合称为森林资源。

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森林区划:是针对林业生产地域辽阔,林区面积较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在地域上区划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以便合理经营。

小班:林班的面积仍很大,其土地状况和林分特征仍有较大的差别。

为了便于调查规划和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必须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在林班内划出不同的地段(林地或非林地等) ,这样的地段(林地)称为小班。

森林经理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

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也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

每10年开展一次调查。

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内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可以再次采伐成熟林分的间隔时间工艺成熟: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 通过皆伐) 目的材种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森林收获调整:通过采伐(收获)与更新,将现实不合理的森林结构调整到合理的森林结构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林业局、林场和股份制公司等)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及国家林业方针政策编制的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简言之,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单位以森林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科学地组织森林经营的规划设计。

小班经营法:就是以小班为总体,设计独立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措施体系的方法。

小班经营法是在林种区内,直接以小班为单位,或合并类似小班为总体单位来组织经营,经营目的和措施也是一致的。

森林调查:也称森林资源调查,是对用于林业的土地进行其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的调查,主要有森林资源状况、森林经营历史、经营条件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调查。

森林经理经济学考试题库

森林经理经济学考试题库

森林经理经济学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森林经理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B. 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分析C. 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分析D.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2.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经理经济学中考虑的成本?A. 直接成本B. 间接成本C. 机会成本D. 环境成本3. 森林经理经济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收益的来源?A. 木材销售B. 碳汇交易C. 森林旅游D. 森林火灾4. 森林经理经济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不是衡量森林资源价值的方法?A. 净现值B. 内部收益率C. 森林覆盖率D. 收益现值5. 在森林经理经济学中,什么是森林资源的最优利用?A. 最大限度的砍伐B. 可持续的经营C. 完全的保护D. 任意的使用二、判断题6. 森林经理经济学只关注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忽视其生态价值。

(错误)7. 森林经理经济学中,成本和收益的评估是相互独立的。

(错误)8. 森林经理经济学认为,森林资源的最优利用是实现其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错误)9. 森林经理经济学中,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是确保其长期价值的关键。

(正确)10. 森林经理经济学中,环境成本是评估森林资源利用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正确)三、简答题11. 简述森林经理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12. 解释什么是森林资源的净现值,并举例说明其在森林经理经济学中的应用。

13. 描述森林经理经济学中如何评估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

14. 阐述森林经理经济学中对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性。

15. 讨论在森林经理经济学中,如何平衡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四、论述题16. 论述森林经理经济学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和作用。

17. 分析森林经理经济学中,如何通过经济激励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18. 讨论森林经理经济学在实际森林管理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19. 论述森林经理经济学如何帮助实现森林资源的多目标管理,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

森林经理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经理学习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森林经理、森林区划、工艺成熟、样地、轮伐期、林班、林业可持续发展、小班、伐区配置、数量成熟、森林经理调查、森林分类经营、森林成熟、有林地、调整期、森林旅游资源、更新成熟、主伐年龄、择伐周期、森林资源调查、自然成熟、森林资源管理、森林档案、纯林、混交林、火烧迹地、商品林、森林资源标准地、森林成熟、主伐年龄、经济成熟、经济林、前价、后价、采伐限额、主伐、间伐、基本图、林相图、经营类型(作业级)、补充主伐、森林经营方案、主要树种、优势树种、法正林、完全调整林、林业区划、疏林地、林木期望价、利率、生态公益林、经济成熟、林业分类经营、森林资源、资金前价、判断题1.森林经理的任务是区划和调查森林资源。

()2.森林经理学与森林生态学、森林植物学、测树学、森林培育学、林业经济管理、森林保护、计算机应用等学科都有着密切联系。

()3.狭义的森林资源主要是树木资源,尤其是乔木资源。

()4.广义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地以及林区内的植物。

()5.直接的森林资源是指林地资源、林木资源、林中其他植物资源、林中野生动物资源、林中非生物资源。

()6.间接的森林资源是指由于森林的存在而产生的环境、气候、观赏、旅游、森林文化等资源以及所伴生的资源。

()7.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8.薪炭林是专门用于生产木炭的林木。

()9.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

()10.我国森林资源类型多,总量大,但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幼林太多。

()11.我国森林资源类型多,总量大,但资源结构不合理,防护林和薪炭林比例太大。

()12.自然保护区是将典型或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自然遗迹地域划分出的保护地区的总称。

()13.自然保护区一般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三部分。

()14.经营范围内,地域上连接、经营方向相同、林种相同的区域称为林种区。

()15.林种相同的面积较大的经营区域可划分成多个林种区。

森林经理整理结果-答案教材

森林经理整理结果-答案教材

《森林经理学》复习题(答案不是绝对正确,若发现错误愿随时分享哈)一、填空1、我国国有林森林区划系统:国有林场区划系统:林场(总场)—分场(营林区、作业区、林区)—林班—小班2、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是指与森林资源管理活动有关的经过加工的能反映资源现状、动态及管理指令、效果、效益等管理活动的一切数据。

3、森林资源监测的主要内容:森林资源监测是对一定空间、一定时间内的森林资源状态进行的连续性跟踪调查。

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组织、建立、实施森林资源监测的一整套方法。

我国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由国家森林资源监测、地方森林资源监测和资源信息通讯及管理系统组成。

4、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森林经营方案5、森林经营档案:(1)调查卡片、统计报表及图面资料(2)经营活动记载(3)地形图、遥感资料(4)材积表等林业数表(5)样地资料(6)社会经济(7)设计文件(8)法规6、样地:在林分内,按照随机抽样原则设计的实测调查地块。

7、森林资源管理决策:是人们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按一定的方法和准则,对多个方案进行理性选择的过程。

8、标准地是在林分内按照什么要求确定的什么地块: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

也称典型样地。

9、森林评价:是以森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作为资产进行货币价值计算的一项活动。

10、森林成熟: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符合经营目的的状态。

11、组织森林经营类型的主要依据:林种经营目标12、森林区划的目的:便于调查、统计和分析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便于组织经营单位,便于长期的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活动,便于经济核算工作13、间伐:主伐前进行的抚育性质的采伐利用,包括抚育采伐和卫生伐。

14、更新:森林更新方式有天然更新、人工更新和促进天然更新。

15、林相图:是以基本图为底图编绘而成的、反应林业经营单位内小班的林种、树种、年龄等分布情况的服务于经营活动的图面材料。

16、我国森林的标准,森林郁闭度大于等于0.2,天然林面积大于等于0.1公顷,人工林面积大于等于1亩的为森林。

森林经理期末复习资料(全)

森林经理期末复习资料(全)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森林起源分人工林和自然林.2.国有林业局森林划系统是林业局- 林场- 林班- 小班。

3. 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20009-2013),我国森林覆盖率是21.63%。

4.我国森林资源林地权属分为国有和集体,其中集体权属的森林面积超过60%。

5.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它与基于抽样理论的一类调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不同,属于区划调查,其成果除了森林调查簿和统计表以外,还有林相图。

P1016.森林经理的对象是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业、事业或行政单位,宗旨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7.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也称森林经理,它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规划、决策和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

8.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P279.森林成熟是指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时的状态。

10.影响回归年的主要因素有择伐强度 , 树种特征 , 经营水平,立地条件。

回归年(择伐周期)11.森林区划的目的是便于调查、统计和分析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便于组织各种经营单位,便于长期的森林资源经营利用和实施各种科学管理技术,经济核算。

12. 间伐是主伐前进行的抚育性质的采伐利用,包括抚育采伐和卫生伐。

13.森林经理学是研究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的学科。

14. 对树种结构和龄级结构进行调整属于森林经理中的森林收获调整。

15.南方的柳树、桉树每 5 年一个龄级,20年的桉树林属于成熟林龄林。

16.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

17.一类调查采用的是以抽样理论为基础,以一较大区域为总体,设立固定样地,对森林资源定期进行复查、统计的森林调查技术。

18. 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和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森林经理: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生长与效益评价、结构调整、决策和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森林资源:能够提供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集合称为森林资源。

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森林区划:是针对林业生产地域辽阔,林区面积较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在地域上区划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以便合理经营。

小班:林班的面积仍很大,其土地状况和林分特征仍有较大的差别。

为了便于调查规划和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必须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在林班内划出不同的地段(林地或非林地等) ,这样的地段(林地)称为小班。

森林经理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

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也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

每10年开展一次调查。

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内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可以再次采伐成熟林分的间隔时间工艺成熟: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 通过皆伐) 目的材种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森林收获调整:通过采伐(收获)与更新,将现实不合理的森林结构调整到合理的森林结构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林业局、林场和股份制公司等)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及国家林业方针政策编制的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简言之,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单位以森林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科学地组织森林经营的规划设计。

小班经营法:就是以小班为总体,设计独立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措施体系的方法。

小班经营法是在林种区内,直接以小班为单位,或合并类似小班为总体单位来组织经营,经营目的和措施也是一致的。

森林调查:也称森林资源调查,是对用于林业的土地进行其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的调查,主要有森林资源状况、森林经营历史、经营条件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调查。

森林成熟: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和任务的状态。

这个时期的年龄称森林成熟龄择伐周期:在异龄林经营中,采伐部分达到成熟的林木,使其余保留林木继续生长,到林分恢复至伐前的状态时,所用的时间,又称回归年。

即两次相邻择伐的间隔期森林: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的具有一定面积和密度的木本植物群落受到环境的制约又影响(改造)环境,形成独特的(有区别的)生态系统的整体。

或:森林是由树木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

Forest sustained yield:即森林永续利用,指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即森林资源评价,指在特定目的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依据相关的标准和程序对森林资源进行货币化计量,以提高人类对森林资源效益的认识,推动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林班:是林场的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是林场内具有永久性经营管理的工地区划单位数量成熟:林分或树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蓄积或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是的状态采伐年龄:是指在同一经营经营类型中,树木或林分到达成熟而进行主伐的最低年龄,又称伐期龄,或称主伐年龄。

法正林:在同龄林实行皆伐作业和一定轮伐期的前提下,能持久地每年提供一定数量木材的森林。

经济成熟:在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货币收入达到最多时的状态。

?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等活动,应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

林业区划:是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的特点,对林业进行地理分区,确定总体和分区的林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重点、林业方针和关键性措施。

森林采伐量:指一个经营单位内在一年内以各种形式采伐的林木蓄积量。

填空按采伐性质划分,森林采伐可分为主伐、间伐和补充主伐。

单利的计算公式 V n=V0(1+np),复利的计算公式为V n=V0(1+p)n。

式中:V0是期初本金,V n是本利和,p是利率,n是期间。

森林分类经营是以林种经营,目标为依据的组织经营模式,便于目标管理。

森林按年龄结构划分为同龄林与异龄林 2大类。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周期一般为 10 年。

距成熟林最近的一个龄级为近熟林;在近熟林一下,如果有偶数个龄级,幼龄林和中龄林各占50%,如果有奇数个龄级,则幼龄林多一个龄级。

同龄林的一个林分的株数按径级的分布,在典型情况下,呈正态分布。

小班的划分原则是每个小班内部的自然特征基本相同,并与相邻小班又有显着的差别。

森林永续利用的地域空间是指经营森林资源的林业局、林场、公司和其他形式的单位。

森林成熟所指对象:个别林木或林学特征相同的林分。

影响择伐周期的因素有择伐强度、树种特性、经营水平、立地条件工艺成熟龄中生长过程表和出材量表是通过平均高、平均直径两个因子联结起的。

我国森林划分为五大林种,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又将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归为商品林,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归为生态公益林小班是林场内最基本的经营单位,而调查因子的显着差异是区划小班的依据。

数量成熟是指林分蓄积或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当到达数量成熟龄时,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相等。

森林的经济成熟可用指率式进行判断和计算,那么当指率W大于当前利率P时,可判断森林未达成熟。

对一异龄林进行择伐作业,凡直径大于30cm的林木都要采伐。

林分中最大径阶的林木为40cm,30~40cm的林木每生长1个径阶(2cm)平均用4年,择伐周期为 20 年。

请写出永续利用基本式: En=Zn=m u。

毛竹采伐量按“三度填空”的原则确定,即保留1-3度的幼壮竹子,第4度以上的老竹一般都应砍伐,但在空档处仍应保留。

某林场拟向某村购买100hm2林地的永久经营权。

林地的地租每年每公顷225元,投资收益率为6%。

则该片林地的使用权评估值为 375000 元。

(提示:永续年金现值)轮伐期、成熟龄(主伐年龄)、更新期三者的关系表达式是???轮伐期=成熟龄±更新期在二类调查中,对林地所划分的8大地类为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林班的区划方法:人工区划法、自然区划法、综合区划法小班是林场内最基本的经营单位,也是森林资源清查、统计计算和管理最基本的单位。

小班经营法作业法以集约择伐为主。

我国国有林场区划系统:林场(总场),分场(营林区、作业区、林区),林班,小班森林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林地条件,林木条件森林的年龄结构分_数量成熟、工艺成熟 _与异龄林2大类。

一块林地的年地租是200元,投资收益率是5%,那么这块林地的永久使用权(经营权)价格是 4000 元。

国有林业局区划系统为林业局→林场→林班→小班。

我国有五大林种,分别是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林分空间结构包括: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树种混交和树木竞争。

两次二类调查的间隔期是经理期,一般每10年进行一次调查。

森林调查划分为3 类1 种分别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经理调查、作业设计调查或作业调查、专业调查。

经营周期的确定:以林分和林木的成熟为主要依据。

一个森林经营单位的总年伐量包括森林主伐量、间伐量、补充主伐我国一类清查一般每 5 年进行一次.数量成熟龄确定方法有生长过程表法标准地法解析木法影响择伐周期的因素有择伐强度树种特性经营水平立地条件确定轮伐期的主要依据有森林成熟龄、经营单位的生产力和林况、根据经营单位的龄级结构。

判断√林班界是相对固定的,小班界是不固定的。

×所有的调整林都是法正林。

×同一个经营类型中可以有多种起源,即天然林与人工林可以组织到一个经营类型。

×两个不同的树种一般应划分到一个经营类型。

√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饮料、食用油料、饲料、药材、工业原料、调料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林班界是相对固定的,小班界是不固定的。

×工艺成熟作为质量指标,在林分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一定会出现。

√典型森林直径结构分布特点为:异龄林呈倒J形分布,同龄林呈正态分布。

√某杉木经营类型主伐年龄23年,根据我国龄组划分标准,其中龄林包括的龄级有Ⅲ龄级。

×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林地条件是指林地的数量、林地的质量和林木生长量。

√某经营类型采用皆伐作业,完全满足法正林条件,已知其法正利用率为4%,则该经营类型的轮伐期为50年。

×较差法适用于皆伐作业的同龄林,但不适用于择伐作业的异龄林采伐量计算。

×PNW=0被认为是经济成熟的标准,同时单位面积林地年均经济效益也最大。

√并非所有的调整林都是法正林。

×无论林分或林木,工艺成熟通常都会出现,而数量成熟则不然。

√当达到自然成熟时,林分的蓄积量是最高的。

×按采伐性质不同划分,森林采伐可分为皆伐、择伐和渐伐。

×同龄林的一个林分的株数按径级的分布,在典型情况下,呈均匀分布。

×补充主伐是按各经营类型可以进行采伐利用的疏林、散生木和母树,分别计算其采伐量。

×PNW(净现值)最高是经营者最希望得到的。

√经营周期的确定要以林分和林木的成熟为主要依据。

×法正林是一个极限概念,适用于同龄林和异龄林。

×经营类型是在同一林种区内,在地域上一定相连,经营方向和目标也相同,相同经营措施的许多小班组合起来的一种经营空间单位。

×总年伐量=森林主伐量+ 间伐量+ 补充主伐量+补充间伐量。

√如果林分的IRR(内部收益率)最大值大于社会平均利率,说明继续经营可盈利。

√当W(价值连年生长率)>P(利率),森林未成熟,继续经营盈利。

√平均生长量法是国内外常用的一种确定采伐量的方法。

×森林经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前苏联。

×经营目的的不同是组织经营类型的首要条件。

×轮伐期就是指森林的主伐年龄。

×林地所有权分国有、集体、个人和其他,使用权(经营权)分国有、集体。

×同一个经营类型中可以有多种起源,即天然林与人工林可以划分到一个经营类型。

√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同一个经营类型中可以有多种起源,即天然林与人工林可以划分到一个经营类型。

×任何林种、树种都会出现工艺成熟。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全国性的森林资源清查,比一类调查精度高。

√在划分龄组时,如果比近熟林更低的龄级数为奇数,则幼龄林比中龄林多一个龄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