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0140高二淳化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淳化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60分)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3.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A.碳和二氧化碳 B. 1mol碳和3mol碳C.3mol乙炔和1mol苯 D. 淀粉和纤维素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5.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 + H2O == CO + H2 ; ΔH== +131.3KJ·mol—1B.C(s)+ H2O(g) == CO(g) + H2(g) ; ΔH== +10.94KJ·mol—1C.C(s)+ H2O(l) == CO(g) + H2(g) ; ΔH== +131.3KJ·mol—1D.C(s)+ H2O(g) == CO(g) + H2(g) ; ΔH== +131.3KJ·mol—17. 已知101KPa时的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的中和热为-57.3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①C8H18(l)+ 25/2O2(g)= 8CO2(g)+ 9H2O(l);△H= +5518kJ/mol②C8H18(l)+ 25/2O2(g)= 8CO2(g)+ 9H2O(l);△H=-5518kJ/mol③H+(aq)+ OH—(aq)= H2O(l);△H=-57.3kJ/mol④1/2H2SO4(aq) + NaOH(aq) =1/2Na2SO4(aq) + H2O(l);△H= +57.3kJ/mol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②8、已知H —H 键能为436 KJ/mol ,H —N 键能为391KJ/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N 2 + 3H 2 = 2NH 3ΔH=-92.4 KJ/mol ,则N ≡N 键的键能是 ( )A .431 KJ/molB .946 KJ/molC .649 KJ/molD .869 KJ/mol 9、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 .当∆H 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已知C(s)+21O 2(g)=CO(g)的反应热为110.5kJ/mol ,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 C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10.已知在298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 O 2(g)=CO(g) △H 1 = -110.5kJ/mol C(s)+O 2(g)=CO 2(g), △H 2= -393.5kJ/mol 则C(s)+CO 2(g)=2CO(g) 的△H 为 ( )A.283.5kJ/mo B 172.5kJ/mol C -172.5kJ/mol D.-504 kJ/mol 11、已知反应X+Y==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12、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P 4(白磷,s)+5O 2(g)=P 4O 10(s) ΔH =-a kJ/mol 4P(红磷,s)+5O 2(g)=P 4O 10(s) ΔH =-b kJ/mol 若a 、b 均大于零,则a 和b 的关系为 ( )A .a <bB .a =bC .a >bD .无法确定 13.在2A +B3C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υ(A )= 0.5 mol/(L·s)B .υ(B )= 0.3 mol/(L·s)C .υ(C )= 0.8 mol/(L·s)D .υ(D )= 1 mol/(L·s)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15.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2C(g)+D(g) 。
一中学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附答案)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第一中学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第Ⅰ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石油的分馏B .煤的干馏C .煤的气化D .石油的裂解2.目前已知化合物中数量、品种最多的是IV A 碳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是( )A .碳原子既可以跟自身,又可以跟其他原子(如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B .碳原子性质活泼,可以跟多数元素原子形成共价键C .碳原子之间既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又可以形成稳定的双键和三键D .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度不同的链、支链及环,且链、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3.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最简式C 2H 4B .乙醇的结构简式C 2H 6O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l ∶C ∶ClD .臭氧的分子式O 3 4.按官能团分类,下列物质与同类的是()A .B C D .CH 3COOH5. 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 )A .溴和四氯化碳B .苯和溴苯C .苯和汽油D .水和硝基苯6. 下列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 ( )A. 2—甲基—4—乙基戊烷B. 3,4,4—三甲基己烷C. 2,3—二乙基—1—戊烯D. 间二甲苯7.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 .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Cl ¨ ¨Cl CH 2—OH CH 3 O —CH 3 OHB .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C .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D .用SiO 2制备高纯硅8.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 .甲苯B .硝基苯C .苯乙烯D .新戊烷9.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 )10.已知正四面体形分子E 和直线型分子G 反应,生成四面体形分子L 和直线型分子M 。
(组成E 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10,组成G 分子的元素为第三周期的元素。
江苏省南京市淳化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淳化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都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NaOH固体放在右盘内的纸上,称得质量为10.2 gB.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为16.60 mLC.用干燥的广泛pH试纸测稀盐酸的pH=3.2D.用10mL量筒量取NaCl溶液,体积为9.2 mL参考答案:D略2.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其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苯苯乙烯B.甲醛乙二醛C.对甲基苯酚苯甲醇D.甲酸乙醛参考答案:A略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B.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均相同C.全部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参考答案:D略4. 欲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试剂选择正确的是A.溴苯中的溴(KI溶液) B.溴乙烷中的乙醇(NaOH溶液)C.苯中的甲苯(溴水)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Na2CO3溶液)参考答案:D略5. 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油脂 B.淀粉 C.葡萄糖 D.蛋白质参考答案:C略6. 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0.5mol NH3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 9mL 水④0.2mol H3PO4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参考答案:D略7. 下列过程为物理变化的是A. 氨气液化B. 粮食酿酒C. 金属锈蚀D. 石油裂化参考答案:A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所以A、氨气液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故是物理变化,则A正确;B、粮食酿酒是由淀粉最终转化为乙醇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则B错误;C、金属锈蚀是金属被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故C错误;D、石油裂化是将碳链长的烃断裂为碳链短的烃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江苏省南京市淳化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淳化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参考答案:D略2. 为了除去硝酸钾晶体中所含的硫酸钙和硫酸镁,先将它配成溶液,然后先后加入KOH、K2CO3、Ba(NO3)2等试剂,配以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制成纯净的硝酸钾晶体,其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A、K2CO3——Ba(NO3)2——KOH——HNO3B、Ba(NO3)2——KOH——HNO3——K2CO3C、KOH——K2CO3——Ba(NO3)2——HNO3D、Ba(NO3)2——KOH——K2CO3——HNO3参考答案:D略3.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热量释放出来B.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C.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旧键断裂,新键生成的过程D.在一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相等参考答案:A略4. 下列有关物质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B. 乙烯通入溴水中C. 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D. 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参考答案:AA、甲烷和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时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B、乙烯和溴水之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故B错误;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C 错误;D、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A。
5. 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乙烯的加成产物的是()A.CH3CH2Br B.CH3CH3C.CH3CHCl2 D.CH3CH2OH参考答案:C解析乙烯的加成反应是在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结合一个原子或原子团,故CH3CHCl2不符合。
6.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乙醇溶液和苯,这种试剂是A. Cu (OH)2 悬浊液B. Na2CO3溶液C. 石蕊试液D. KMnO4酸性溶液参考答案:A7. 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跟氧气和水反应,还能跟多种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
淳化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淳化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山西博物院是太原市地标性建筑之一,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展柜使用的钢化玻璃,其主要成分只有SiO 2 B .墙体使用的砖瓦、水泥,是硅酸盐材料C .陈列的元青花瓷的原料有高岭土[Al 2Si 2O 5(OH )4],也可以表示为Al 2O 3·SiO 2·H 20D .展示的青铜器上有一层绿色物质可能是碱式碳酸铜,此绿色物质不溶于盐酸2. 有一张照片,一只可爱的小猫站在一块高分子合成材料上,下面是烈火灼烧,而小猫却若无其事。
这说明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良好的导热性B 、良好的绝缘性C 、良好的绝热性D 熔点低3. 【2018版高考总复习专题九课时跟踪训练】甲苯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一氯代物的种类数是( ) A .2种 B .4种 C .5种 D .7种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c (NH 4+)/c (Cl -)的值一定减小B .0.1 mol·L -1的盐酸和0.1 mol·L -1的弱酸HA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pH (HA ) > pH (盐酸)C .已知25℃时,HA 的K a =6.25×10—5,当pH 为5.0时,HA 溶液中()()c HA c A-= 0.16D .某二元酸的酸式盐NaHA 溶液中必然存在:c (H +)+c (A 2—)=c (OH —)+c (H 2A ) 5.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列有关苯、乙酸、乙醇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易溶于水B .苯易挥发不能用作溶剂C .乙醇和乙酸反应的有机产物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有4种(包括原有机产物)D .CH 3CH 2OHCH 3CHO 发生了加成反应6. 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 .食品包装中常放入有硅胶和铁粉的小袋,防止食物受潮和氧化变质B .硅酸可以由SiO 2和水反应直接制得C .SiO 2既能和 NaOH 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D .在水,酸溶液和碱溶液中,硅酸均难溶7. 使用SNCR 脱硝技术的原理是4NO (g )+4NH 3(g )4N 2(g )+6H 2O (g ),下图是其在密闭体系中研究反应条件对烟气脱硝效率的实验结果。
高二中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中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掌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中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协助。
一、选择题(共48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1.以下有关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B.配置0.10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C. 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参与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D.分液时,分液漏斗的顶塞应翻开或使塞上凹槽与壁上小孔对准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冰醋酸、消石灰、明矾、生石灰区分属于酸、碱、盐、氧化物B.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形状下均一定能导电C.电解、电泳、电镀需求通电才可停止,而电离、原电池招致的腐蚀不需求通电D.物质溶于水的进程中,普通有放热或吸热现象,因此溶解的操作不能在量筒中停止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B.1L 1molL-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C.质量a g的C2H4和C3H6的混合物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a NA /14D.常温下,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1NA4.以下指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A.物质的量相等的H2O与D2O含有的中子数B.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总数C.20 mLNH3和30 mLO2所含的原子数D.等物质的量的钠和铜区分与氯气完全反响.转移的电子数5.分类是化学研讨的重要方法,以下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选项是 ( )A.同位素:D2、H2、T2B.含极性键、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CO2、CCl4、NH3C.非电解质:NH3、C2H5OH、Cl2D.同系物:6.以下能到达实验目的的是C.分别乙醇、乙酸D.除去杂质气体CO27.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 g,在该溶液中参与0.1 molL-1Ba(OH)2溶液300 mL(疏忽溶液体积变化),反响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4 molL-1B.0.3molL-1C.0.2 molL-1D.0.1 molL-18.用某仪器测量一液体体积时,平视时读数为nml, 仰望时读数为xml, 仰望时读数为yml,假定y x,那么所用的仪器能够是A. 容量瓶B.酸式滴定管C.碱式滴定管D. 量筒9.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区分充有质量相反的甲、乙两种气体,假定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反,试依据甲、乙的摩尔质量(M)关系,判别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假定M(甲)B.假定M(甲)M(乙),那么气体的摩尔体积:甲乙C.假定M(甲)M(乙),那么气体体积:甲乙D.假定M(甲)10.不能正确表示以下反响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将NaHCO3液参与氯化铝溶液中 Al3+ + 3HCO3- = Al(OH)3 + 3CO2B.铜与浓硝酸的反响: Cu + 4H++2NO3 - = Cu 2+ + 2NO2+ 2H2O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响:HCO3-+Ca2++OH-=CaCO3+H2O。
淳化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淳化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的是()1.【2017届湖北省枣阳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列关于乙醇的叙述中,错误..A.由于乙醇能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以用乙醇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B.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混在乙醇中的水可以用分液的方法除去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在水中,所以酒厂可以调制各种浓度的酒D.由于乙醇易挥发,所以就有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2.化工生产中含Cu2+的废水常用MnS(s)作沉淀剂,其反应原理为:Cu2+(aq)+ MnS(s)CuS(s)+Mn2+(aq)。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推理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Cu2+)=c(Mn2+)B.CuS的溶解度比MnS的溶解度小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NO3)2(s)后,c(Mn2 +)变大D3.的名称是A.1-甲基-4-乙基戊烷B.2-乙基戊烷C.1,4 -二甲基己烷D.3-甲基庚烷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 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 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 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5.【2018版高考总复习专题九课时跟踪训练】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式为C6H6O6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含l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6.在恒容隔热容器中,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 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1mol N≡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 N-H键断裂②v(H2)=0.9 mol·L-1·min-1,v(NH3)=0.6 mol·L-1·min-1③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体系气体密度不再改变④NH3、N2、H2的体积分数都不再改变⑤体系温度不再改变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⑤作为事实依据的是7.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结构,下列不可以...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苯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C.苯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与H2反应生成环己烷D.邻二氯苯只有一种结构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的沸点低于丙烷B.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CH2=C(CH3)2的名称是2-甲基-2-丙烯D.对二甲苯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9.【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苯、己烷、四氯化碳B.乙酸、乙醇、四氯化碳C.苯、乙醇、四氯化碳D.溴苯、乙醇、乙酸10.一种新型的“锂-呼吸CO2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利用该技术可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C.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CO2+ 2e- = C2O42-D.每生成10.2g Li2C2O4,有0.2mol Li+从正极迁移至负极1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
陕西省西安市淳化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淳化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A、B、C、D、E五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且均不超过18,其中A与C、B与E 分别为同族元素。
原子半径A<B<E<D<C,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C、D 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B、E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E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EC.简单离子半径:E<D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D参考答案:D略2. 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a b cA Al2O3AlCl3Al(OH)3B NH3NO NO2C Si SiO2H2SiO3D Fe FeCl2FeCl3参考答案:D 3.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不正确的是()①电解质:明矾、冰醋酸、氯化银、纯碱②化合物:BaCl2、Ca(OH)2、HNO3、HT③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玻璃、水银④同素异形体:石、石墨、C60、C70.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参考答案:B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①电解质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②化合物是不同盐酸组成的纯净物;③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④同素异形体是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解答:解:①电解质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明矾属于盐、冰醋酸属于酸、氯化银属于盐、纯碱是盐,符合电解质的概念,都是电解质,故正确;②化合物是不同盐酸组成的纯净物,BaCl2、Ca(OH)2、HNO3都是化合物,HT是氢气的单质,故错误;③因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水银是金属单质不是混合物,故错误;④同素异形体是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石、石墨、C60、C70符合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概念的分析判断,物质组成的掌握和分类原则的理解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4. 下列标有横线的物质在给定的条件下不能完全溶解的是①1mol Zn与含l molH2SO4的稀硫酸溶液反应②1molCu与含2 molH2SO4的浓硫酸溶液共热③1molCu与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溶液反应④1mol MnO2与含4 mol HCl的浓盐酸溶液共热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C略5. 据悉,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淳化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60分)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3.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A.碳和二氧化碳 B. 1mol碳和3mol碳C.3mol乙炔和1mol苯 D. 淀粉和纤维素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5.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 + H2O == CO + H2 ; ΔH== +131.3KJ·mol—1B.C(s)+ H2O(g) == CO(g) + H2(g) ; ΔH== +10.94KJ·mol—1C.C(s)+ H2O(l) == CO(g) + H2(g) ; ΔH== +131.3KJ·mol—1D.C(s)+ H2O(g) == CO(g) + H2(g) ; ΔH== +131.3KJ·mol—17. 已知101KPa时的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的中和热为-57.3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①C8H18(l)+ 25/2O2(g)= 8CO2(g)+ 9H2O(l);△H= +5518kJ/mol②C8H18(l)+ 25/2O2(g)= 8CO2(g)+ 9H2O(l);△H=-5518kJ/mol③H+(aq)+ OH—(aq)= H2O(l);△H=-57.3kJ/mol④1/2H2SO4(aq) + NaOH(aq) =1/2Na2SO4(aq) + H2O(l);△H= +57.3kJ/mol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②8、已知H —H 键能为436 KJ/mol ,H —N 键能为391KJ/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N 2 + 3H 2 = 2NH 3ΔH=-92.4 KJ/mol ,则N ≡N 键的键能是 ( )A .431 KJ/molB .946 KJ/molC .649 KJ/molD .869 KJ/mol 9、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 .当∆H 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已知C(s)+21O 2(g)=CO(g)的反应热为110.5kJ/mol ,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 C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10.已知在298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 O 2(g)=CO(g) △H 1 = -110.5kJ/mol C(s)+O 2(g)=CO 2(g), △H 2= -393.5kJ/mol 则C(s)+CO 2(g)=2CO(g) 的△H 为 ( )A.283.5kJ/mo B 172.5kJ/mol C -172.5kJ/mol D.-504 kJ/mol 11、已知反应X+Y==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12、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P 4(白磷,s)+5O 2(g)=P 4O 10(s) ΔH =-a kJ/mol 4P(红磷,s)+5O 2(g)=P 4O 10(s) ΔH =-b kJ/mol 若a 、b 均大于零,则a 和b 的关系为 ( )A .a <bB .a =bC .a >bD .无法确定 13.在2A +B3C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υ(A )= 0.5 mol/(L·s)B .υ(B )= 0.3 mol/(L·s)C .υ(C )= 0.8 mol/(L·s)D .υ(D )= 1 mol/(L·s)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15.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2C(g)+D(g) 。
若最初加入的A 和B都是4 mol ,在前10秒钟A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 1.6 molB. 2.8 molC. 2.4 molD. 1.2 mol 16.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量B .升高温度C .增大压强D .减小压强 17.右图曲线a 表示放热反应X(g) + Y(g)Z(g) + M(g) + N(s)进行过程中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 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 .升高温度B .加大X 的投入量C .加催化剂D .增大体积18.某一反应物的浓度为3mol/L,经5秒钟后,浓度变为2mol/L,则这5秒里该反应物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A. 0.2 mol/sB. 0.2 mol ·L/sC. 0.2 mol/(L ·s)D. 12 mol/(L ·min) 19.已知4NH 3+5O 2=4NO+6H 2O,若反应速度分别用3NH V 、2O V 、NOV 、2H OV [ mol/(L ·min)]。
则正确的关系是 ( )A. 453NH V =2O V B. 562O V =2H OV C. 233NH V =2H OV D. 452O V =NOV20.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 ·L -1的两种气体X 2和Y 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气体Z,反应2 min 后,测得参加反应的X 2为0.6 mol/L,用Y 2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Y 2)=0.1 mol/(L ·min),生成的C(z)为0.4 mol/L,则该反应式是 ( ) A .X 2+2Y 22XY 2 B .2X 2+Y 22X 2YC .3X 2+Y 22X 3Y D .X 2+3Y 22XY 3oabX 的转化率时间答题卡: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二、填空题:(24分)21、①CaCO 3(s) == CaO(s) + CO 2(g);ΔH= 177.7kJ/mol ②C(s) + H 2O(g)== CO(g) + H 2(g);ΔH= -131.3kJ/mol③0.5H 2SO 4(l) + NaOH(l) == 0.5Na 2SO 4(l) + H 2O(l);ΔH= -57.3kJ/mol ④C(s) + O 2(g) == CO 2(g);ΔH=-393.5kJ/mol ⑤CO(g) + 1/2 O 2(g) == CO 2(g);ΔH=-283kJ/mol⑥HNO 3 (aq) + NaOH(aq) == NaNO 3(aq) + H 2O(l);ΔH= -57.3kJ/mol ⑦2H 2(g) + O 2(g) == 2H 2O(l);ΔH= -517.6kJ/mol (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有( ) (2)根据上述信息,写出C 转化为CO 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上述反应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 );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 )。
22.(15分)已知化学反应N 2+3H 2=2NH 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1)1mol N 和3mol H 生成1mol NH 3(g )是--------------------------------能量的过程(填“吸收”或“释放”)。
(2)12N 2(g)+32H 2(g)=NH 3(g); △H = ;(3)N 2(g)和H 2生成NH 3(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某无色液体A ,通电时生成无色气体B 和C ,B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C 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且只生成A 。
则B 、C 的化学式分别为 、 ;(2)若已知1 mol气体C燃烧后生成A液体时放出285.8kJ的热量,试写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3)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自然界以现存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有人认为,气体C是一种优质能源,你认为气体C作为能源的最突出的优点是;(4)也有人认为气体C作为能源是不现实的,你的意见呢,请给出理由。
三、实验题:(16分)24、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跟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