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模拟第4课

合集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实验

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实验

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实验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理论知识只是表面的了解,而实践操作则能真正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联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实验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实验背景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通过研究如何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计算系统,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

二、实验目的本次模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操作,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原理。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次结构,并掌握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2. 熟悉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知识: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熟悉计算机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3. 能够进行基本的计算机组装和调试: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学会组装计算机,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调试和故障排除。

三、实验内容本次模拟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选择:根据实验要求和资源条件,学生需要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如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2. 计算机组装:学生按照实验指导手册或教师的讲解,将所选硬件设备有序地安装在计算机主机箱内,并正确连接各个硬件设备之间的线缆。

3. 实验系统的安装:学生需要选择适当的操作系统,并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配置。

4. 实验软件的使用:学生需要熟悉和使用与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的模拟实验软件,如Proteus、Multisim等。

5. 实验操作的模拟: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软件进行实验操作,如在计算机内存中加载程序、运行程序等。

6. 实验结果分析与报告撰写:学生需要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实验步骤1. 选择合适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根据实验要求和资源条件,选择适合的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设备。

计算机考试教案设计模板

计算机考试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计算机考试辅导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考试的基本要求和流程。

2.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试技巧。

4. 增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考试通过率。

课程对象: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学生课程时长:8课时教学资源:1. 计算机考试大纲及教材2.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3. 上机实践操作环境4. 计算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计算机考试概述一、导入1. 介绍计算机考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分析计算机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二、讲解1. 计算机考试的基本要求和流程。

2. 计算机考试的形式和题型。

三、案例分析1. 分析计算机考试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 举例说明计算机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批改并讲解练习题。

第二课时:计算机基础知识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入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讲解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2.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3.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三、案例分析1. 分析计算机基础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计算机基础知识在考试中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批改并讲解练习题。

第三课时:操作系统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入操作系统。

二、讲解1. 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2.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三、案例分析1. 分析操作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操作系统在考试中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批改并讲解练习题。

第四课时:办公软件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入办公软件。

二、讲解1. 办公软件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2. 常见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三、案例分析1. 分析办公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办公软件在考试中的应用。

PLC课程设计——四节传送带的模拟控制

PLC课程设计——四节传送带的模拟控制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设计说明书项目名称:PLC课程设计-四节传送带的模拟控制二级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讲师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设计背景 (1)1.2 意义 (1)第二章控制要求 (3)2.1 具体要求 (3)2.2 四节传送带的模拟实验面板图 (3)第三章控制方案 (4)3.1 PLC的选型 (4)3.2 I/O分配表 (5)3.3 系统设计流程示意图 (6)第四章电气原理图 (8)4.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8)4.2 实验任务 (9)4.3 工作原理 (9)第五章电气柜体设计 (12)5.1 引言 (12)5.2 电气柜总体配置设计 (12)5.2.1组件的划分 (12)5.2.2 电气柜各部分及组件之间的接线 (12)5.3 电器元件布置图的设计与绘制 (13)5.4 电气部件接线图的绘制 (14)5.5 电气柜、箱及非标准零件图的设计 (14)5.6 元件清单 (15)5.7 柜体外形图 (15)5.8 柜体布置图 (17)第六章程序设计 (18)6.1 实验说明 (18)6.2 四节传送带的梯形图分析 (18)第七章四节传送带控制系统的模拟 (23)7.1 实验说明 (23)7.2 模拟步骤 (24)7.3 进行调试 (26)7.4 实验现象 (27)总结 (28)参考文献 (37)第一章概述1.1 设计背景17世纪中,美国开始用架空索道传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传送带输送机相继出现。

皮带式传送带设备1868年,在英国出现了皮带式传送带输送机;1887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

此后,传送带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传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4课数据分包灵活传 教案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4课数据分包灵活传  教案

七年级信息科技教学设计这个场景学生已经比较熟悉,但此处需要强调的是信息通过不同的烽火台,一站一站地接力传到远方。

也就是说,要突出“接力传”的思想。

一、存储转发实际上,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也用到了类似的“接力传”思想,被称为存储转发。

这个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通信双方传递的数据需要经过网络中的多个节点,每个节点接收到数据后,会将数据存储下来,然后转发出去,最终完成传输(图 4.2)。

这样一来,不管网络中的计算机相隔多远,只要不断重复存储和转发的过程,就可以把数据传到目的地了。

学习活动2通过游戏体验存储转发过程1.一位同学扮演信息发送者,一位扮演接收者,其他同学扮演负责接力的节点。

2.发送者随机选定下一排同学,并把卡片传过去,完成一次接力。

3.以此类推,持有卡片的同学随机选择下一排同学,不断进行接力,直到卡片传给接收者。

游戏时,可组织学生讨论:游戏与存储转发策略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卡片中写一句要传输的话。

例如:互联网中的海量数据分散存放在不同服务器中;“超链接”技术把散落在不同服务器中的资源关联起来。

一起来说一说对存储转发的认识。

提醒学生,在实际的传输过程中,并不是随机选择下一节点,而是要根据当时的网络通信状况进行选择。

此处随机选择下一排同学,只是对这一选择的简单模拟。

之前的传输策略可能会面临哪些问题?二、分包虽然通过不断重复存储转发这一过程,可以让网络中的计算机互相通信,但把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存储转发,会面临很多问题。

例如:如果要传的文件很大,就可能超出节点的存储能力;如果传输过程中出现了个别错误,需要重传所有数据……为了解决类似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分包思想,即传输数据时,需要先按规定,把数据分成一个个小的数据包,然后进行传输。

互联网在传输数据时,会先把数据分成一个个小的数据包,每一个数据包可以根据拥堵情况,沿不同路径到达接收者。

接收者收到数据包之后,会把数据包重新组装起来。

学习活动3通过游戏体验分包传输过程1. 把卡片包中的多张卡片从发送者传到接收者手中。

完整word版,二级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模拟4

完整word版,二级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模拟4

二级牡两0“语言程序设计模拟4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A制定软件集成测试计划B需求规格说明书评审C确定软件系统的性能需求 D.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2、关于数据流图(DFD.的描述,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软件概要设计的工具B软件详细设计的工具C结构化方法的需求分析工具 D.面向对象需求分析工具3、在黑盒测试方法中,设计测试用例的主要根据是A程序外部功能B程序流程图C程序数据结构 D.程序内部逻辑4、一个教师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由多个教师讲授。

描述了实体教师和课程的联系的选项是A 1:1联系B m:n联系C m:1联系 D. 1:m联系5、数据库设计中,反映用户对数据要求的模式是A概念模式B内模式C设计模式 D.外模式6、在数据库设计中,用E-R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的阶段是A需求分析阶段B概念设计阶段C逻辑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7、以下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A有一个以上根结点的数据结构不一定是非线性结构B只有一个根结点的数据结构不一定是线性结构C循环链表是非线性结构D.双向链表是非线性结构8、一棵二叉树共有25个结点,其中5个是叶子结点,则度为1的结点数是A 4B 6C 16 D. 109、下图所示的二叉树进行前序遍历的序列是A DYBEAFCZXB YDEBFZXCAC ABDYECFXZ D. ABCDEFXYZ10、以下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A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是一一对应的B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一定相关C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D.算法的效率只与问题的规模有关,而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11、Python文件的后缀名是A pyB pdfC png D. ppt12、以下选项中,不是Python语言保留字的是A whileB exceptC do D. pass13、下面代码的输出结果是print(0.1+0.2==0.3)A TrueB FalseC -1 D. 014、下面代码的执行结果是a=10.99print(complex(a))A (10.99 + 0j)B 10.99 + jC 10.99 D. 0.9915、关于Python字符编码,以下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A Python字符编码使用ASCII编码B chr(x)和ord(x)函数用于在单字符和Unicode编码值之间进行转换C printchr(65)输出AD. print(ord('a'))输出9716、关于Python循环结构,以下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A Python通过for、while等保留字构建循环结构B遍历循环中的遍历结构可以是字符串、文件、组合数据类型和range()函数等C break用来结束当前当次语句,但不跳出当前的循环体D. continue只结束本次循环17、给出如下代码:import randomnum=random.randint(1,10)while True:if num> = 9:breakelse:num=random.randint(1,10)以下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A random.randint(1,10)生成[1,10]之间的整数B这段代码的功能是程序自动猜数字C import random代码是可以省略的D. while True:创建了一个永远执行的循环18、关于time库的描述,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A time库是Python中处理时间的标准库B time库提供获取系统时间并格式化输出功能C time.sleep(s)的作用是休眠s秒D. time.perf_counter()返回一个固定的时间计数值19、关于jieba库的描述,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A jieba是Python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函数库B jieba.cut(s )是精确模式,返回一个可迭代的数据类型C jieba.lcut(s)是精确模式,返回列表类型D. jieba.add_word(s)是向分词词典里增加新词s20、对于列表ls的操作,以下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A ls.append(x):在ls最后增加一个元素B ls.clear():删除ls的最后一个元素C ls.copy():生成一个新列表,复制ls的所有元素D. ls.reverse():列表ls的所有元素反转21、下面代码的输出结果是listV=list(range(5))print(2 in listV)A TrueB FalseC 0 D. -122、给出如下代码:import random as ranlistV=[]ran.seed(100)for i in range(10):i=ran.randint(100,999)listV.append(i)以下选项中能输出随机列表元素最大值的是A.print(listV.reverse(i))B.print(listV.max())C.print(listV.pop(i))D.print(max(listV))23、给出如下代码:MonthandFlower={"1月":"梅花","2月":"杏花","3月":"桃花","4月”:"牡丹花",\ "5月":"石榴花","6月":"莲花","7月”:"玉簪花","8月":"桂花","9月":"菊花",\ "10月":"芙蓉花","11月”:"山茶花","12月”:"水仙花”} n=input广请输入1—12的月份:”)print(n+"月份之代表花:"+MonthandFlower.get(str(n)+" 月”)) 以下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A MomhandFlower是集合类型变量B代码实现了获取一个整数(1-12)来表示月份,输出该月份对应的代表花名C MonthandFlower是列表类型变量D. MOnthandFlower是一个兀组24、关于Python文件打开模式的描述,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A只读模式r B覆盖写模式w C追加写模式a D.创建写模式n2 5、执行如下代码:fname=input("请输入要写入的文件:")fo=open(fname,"w+")ls=["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一单元第4课机器学习》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4第六册自编模拟

《第一单元第4课机器学习》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4第六册自编模拟

《机器学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与热情。

二、作业内容(一)学习机器学习基础概念学生需认真阅读《机器学习》课本相关章节,理解并掌握机器学习的定义、分类和主要算法。

完成学习笔记,并归纳出自己对机器学习基本概念的见解。

(二)掌握基础算法原理通过教材或网络资源,学生需了解并理解一种典型的机器学习算法(如线性回归、决策树等),并能描述其运行过程。

完成一份简短的算法说明文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其原理。

(三)编程实践结合所学算法,利用Python编程语言进行编程实践。

编写一个简单的机器学习程序,如基于线性回归的简单预测程序。

程序应包含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和预测三个部分。

(四)案例分析选择一个与机器学习相关的实际案例(如推荐系统、图像识别等),分析其背后的机器学习原理及技术应用,并撰写一份简要的案例分析报告。

三、作业要求(一)作业内容需完整、准确、清晰,能体现出学生对机器学习基础知识的理解。

(二)编程实践部分需有详细的代码注释和程序运行结果展示。

(三)案例分析报告应包含案例背景、机器学习应用分析、技术原理解读及个人见解等部分。

(四)所有作业内容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严禁抄袭他人作品。

四、作业评价(一)教师将根据学生对机器学习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二)编程实践部分将根据代码的规范性、注释的完整性以及程序的运行结果进行评价。

(三)案例分析报告将根据内容的深度、广度及个人见解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一)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二)课堂讲解部分将选取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三)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作业的修改和完善,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机器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第4讲习题及解析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第4讲习题及解析

第4题图 第3题图
模拟练习题
战德臣 教授
5、下图为用状态转换图示意的一个图灵机,其字母集合为{V,C,+,=,“空格”,;};状态集合 {S1,S2,S3,S4,S5,S6,S7},其中S1为起始状态,S7为终止状态;箭头表示状态转换,其上标 注的如<in, out, direction>表示输入是in时,输出out,向direction方向移动一格,同时将状态按箭 头方向实现转换,其中in,out均是字母集中的符号,null表示什么也不写,direction可以为R(向右移 动)、L(向左移动)、N(停留在原处)。 该图灵机的功能是_____。(A|B|C|D) (A)能够识别“V=C+C;”形式的符号串; (B)能够识别“V=C;”形式的符号串; (C)能够将符号串中的空格去除掉; (D)上述全部能够识别。
战德臣 教授
10、下图是一个存储器的简单模型。围绕该存储器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存储位、存储字 存储单元 存储单元的地址编码A1A0 存储单元的内容D3D2D1D0 地址编码线,简称地址线A1A0 地址控制线W3,W2,W1,W0 数据线D3,D2,D1,D0
当前状态 S1 S2 S2 S2 S3 S3 S3 S1 S2 S2 S2 S3 … S2 S3 … S3 S1 S4 S4 S4
输入 0 0 0 1 0 0 X 0 0 Y 1 Y … 1 Y … X Y Y Y B
输出 X 0 0 Y 0 0 X X 0 Y Y Y … Y Y … X Y Y Y B
V=V; V=C; V=C+C; V=C+V; V=V+C; V=V+V;
都能识别
V=V V=C+C+C; V=C+V+C; V=V+C V=V+V

数学建模 选课策略

数学建模    选课策略
选课策略学分要求至少选两门数学课三门运筹学课和两门计算机课课号课名所属类别先修课要求1微积分线性代数最优化方法数据结构应用统计计算机模拟计算机编程预测理论数学实验5数学数学2434数学
选课策略
课号
1 2 3 4 5 6 7 8 9
课名
微积分 线性代数 最优化方法 数据结构 应用统计 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编程 预测理论 数学实验
1 3 / 4
最优解与1=1,2=0的结果相同——课程最少.
Min Z xi
i 1
9
约束条件
最少2门数学课, 3门运筹学课, 2门计算机课.
x1 x2 x3 x4 x5 2
x3 x5 x6 x8 x9 3
x 4 x 6 x 7 x9 2
0-1规划模型
课号 课名 微积分 线性代数 最优化方法 数据结构 应用统计 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编程 预测理论 数学实验 先修课要求
2 x5 x1 x 2 0 x6 x7 0
模型求解(LINDO) 最优解: x1 = x2 = x3 = x6 = x7 = x9 =1, 其它为0;6门课程,总学分21.
x8 x 5 0
2 x9 x1 x2 0
讨论:选修课程最少,学分尽量多,应学习哪些课程?
课程最少
学分最多
Min Z xi
i 1
9
Max W 5 x1 4 x2 4 x3 3x4 4 x5 3x6 2 x7 2 x8 3x9
两目标(多目标)规划
Min {Z , W }
多目标优化的处理方法:化成单目标优化。 • 以课程最少为目标, 最优解如上,6门 不管学分多少. 课程,总学分21 . • 以学分最多为目标, 不管课程多少. 最优解显然是选修 所有9门课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3 特殊矩阵 1.通用的特殊矩阵 常用的产生通用特殊矩阵的函数有: zeros:产生全0矩阵(零矩阵)。 ones:产生全1矩阵(幺矩阵)。 eye:产生单位矩阵。 rand:产生0~1间均匀分布的随机矩阵。 randn:产生均值为0,方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随 机矩阵。
第三章 Matlab 矩阵及其运算
3.1 Matlab 矩阵概述
在matlab中,所有的计算都是以矩阵为单元进行的,可 见矩阵是最基本的数据对象,是matlab的核心。
由m行n列构成的数组a称为m × n阶矩阵, 矩阵元素记为aij 。 当m=n时,矩阵a称为方阵。当i≠j时,所 有的aij=0,且m=n,得到的矩阵称为对角 阵。 当对角阵的对角线上的元素全为1时,称 为单位阵,记为I。 对于( m × n)阶矩阵w,当wij=aji时,称 w是a的转置矩阵,记为w=a’。 对于a为( m × 1)的形式时,称a是m个 元素的列向量;对于a为( 1 × n)的形式 时,称a是n个元素的行向量。
3.利用冒号表达式建立一个向量 冒号表达式可以产生一个行向量,一般格式是: e1:e2:e3 其中e1为初始值,e2为步长,e3为终止值。 在MATLAB中,还可以用linspace函数产生行向量。 其调用格式为: linspace(a,b,n) 其中a和b是生成向量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n 是元素总数。 显然,linspace(a,b,n)与a:(b-a)/(n-1):b等价。 例3-3 t=0:1:5
A(1,:)
A(:,2:4)
A(2:3,4:5)
A(2:3,1:2:5)
A(:) 将A矩阵每一列元素堆叠起来,成为一个 列向量。
此外,还可利用一般向量和end运算符来表示矩 阵下标,从而获得子矩阵。end表示某一维的 末尾元素下标。 例如: A(end,:)LAB中,定义[]为空矩阵。给变量X赋 空矩阵的语句为X=[]。 注意,X=[]与clear X不同,clear是将X从工作 空间中删除,而空矩阵则存在于工作空间中, 只是维数为0。 例如:A=[1,2,3,0,0;7,0,9,2,6;1,4,-1,1,8] A(:,[2,4])=[]
2.利用M文件建立矩阵 对于比较大且比较复杂的矩阵,可以为它专 门建立一个M文件。下面通过一个简单例子来 说明如何利用M文件创建矩阵。
例3-2 利用M文件建立MYMAT矩阵。 (1) 启动MATLAB文本编辑器,并输入待建矩阵: MYMAT=[1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2) 把输入的内容以纯文本方式存盘(设文件名为 mymatrix.m)。 (3) 在MATLAB命令窗口中输入mymatrix,即运行该M 文件,就会自动建立一个名为MYMAT的矩阵,可供 以后使用。
2.利用冒号表达式获得子矩阵 A(:,j)表示取A矩阵的第j列全部元素;A(i,:)表示A矩 阵第i行的全部元素;A(i,j)表示取A矩阵第i行、第 j列的元素。 A(i:i+m,:)表示取A矩阵第i~i+m行的全部元素; A(:,k:k+m)表示取A矩阵第k~k+m列的全部元素, A(i:i+m,k:k+m)表示取A矩阵第i~i+m行内,并在 第k~k+m列中的所有元素。 例如: 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例如: A=[1,2,3;4,5,6]; A(3) ans = 2 显然,序号(Index)与下标(Subscript )是一一对应的,以 m×n矩阵A为例,矩阵元素A(i,j)的序号为(j-1)*m+i。其 相互转换关系也可利用sub2ind和ind2sub函数求得。 例如:sub2ind(size(A),1,2) [i,j]=ind2sub(size(A),3)
4.改变矩阵的形状 reshape(A,m,n)函数在矩阵总元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将矩阵A重新排成m×n的二维矩阵。 注意: 在MATLAB中,矩阵元素按列存储,即首先存储矩 阵的第1列元素,然后存储第2列元素,……,一直 到矩阵的最后一列元素。reshape函数只是改变原矩 阵的行数和列数,即改变其逻辑结构,但并不改变 原矩阵元素个数及其存储结构。
任意以 1 × 1 的矩阵形式表示的单个实数 或复数,称之为标量。 对于a为( 0 × 0)的形式时,称a是空矩 其含义是一维或多维的长度为0的矩 阵。其含义是一维或多维的长度为 的矩 其含义是一维或多维的长度为 阵。
3.2 MATLAB矩阵 MATLAB矩阵
3.2.1 矩阵的建立 1.直接输入法 最简单的建立矩阵的方法是从键盘直接输入 矩阵的元素。具体方法如下:将矩阵的元素用 方括号括起来,按矩阵行的顺序输入各元素, 方括号 同一行的各元素之间用空格或逗号分隔,不同 行的元素之间用分号分隔。 例3-1 A=[1,2,3,4;5,6,7,8;9,10,11,12]
4.利用已建好的矩阵建立更大的矩阵 大矩阵可由方括号中的小矩阵或向量建立起来。 例3-4 A=[1,2,3;4,5,6;7,8,9]; B=[1:2:5;4:2:8;7:2:11]; C=[A,B;B,A] 注意:两个矩阵拼接一定要保证拼成矩形矩阵。
3.2.2 矩阵的拆分 1.矩阵元素的引用方式 (1)双下标法:通过双下标引用矩阵的元素,例 如 A(3,2)=200 。 (2)单下标法:采用矩阵元素的序号来引用矩阵 元素。 矩阵元素的序号就是相应元素在内存中的排 列顺序。在MATLAB中,矩阵元素按列存储,先 第一列,再第二列,依次类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