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
六年级语文教案《大江保卫战》教学

六年级语文教案-《大江保卫战》教学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大江保卫战》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和情感美。
3. 能够通过课文的阅读,理解“保卫战”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对爱国情怀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准备:1. 课文《大江保卫战》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一些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大江保卫战》的背景。
2. 学生齐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保卫战”这一主题。
二、初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认读。
2.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对生字的认读进行纠正。
三、理解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四、品读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读,注意语言美和情感美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齐读课文,关注“保卫战”这一主题。
二、深入学习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关注课文中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
2.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三、情感教育(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培养爱国情怀。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朗读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展示,注意语言美和情感美的表达。
2.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年级语文教案-《大江保卫战》教学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问答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中深刻含义的理解。
(3)学生对课文内容情感态度的把握。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
(2)教师分析课文内容,讲解课文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2)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2. 学生进行课文背诵,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3. 学生书写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反馈评价: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23、大江保卫战ppt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 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 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 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 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全然不顾”一词写出了人民子弟兵不顾 ___________,一心只顾______________, 表现了子弟兵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
累
jiē
lèi ( 劳累 )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
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 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 课文主要讲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洪 水爆发,解放军战士奋勇抗洪抢险。
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
课文主要讲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洪 水爆发,解放军战士奋勇抗洪抢险。
为什么用“飞”字? 突出救人的速度快。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 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 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 摇摇欲坠的电杆。在安造垸, 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 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 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 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 希望……
列举的省略,说明还救了许多人。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 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日夜以加倍的速度赶路。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关于大江保卫战的感人事迹, 同学们之间交流一下。
23.大江保卫战
本课主要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 卫战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三个 典型的事例?
保大堤
战洪水
救灾民
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概括段意。
[大江保卫战阅读题的答案1998年的夏天]大江保卫战阅读答案
![[大江保卫战阅读题的答案1998年的夏天]大江保卫战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001eb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9.png)
[大江保卫战阅读题的答案1998年的夏天]大江保卫战阅读答案1998年的夏天。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门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勇地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伤痕累累。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大江保卫战阅读题目肆虐嶙峋鏖战日夜兼程惊心动魄2.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
嶙峋:形容山石峻峭、重叠。
鏖战:激烈地战斗;苦战。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惊心动魄: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2、见修正153、记叙了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为了保卫长江大堤,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开赴抗洪前线,与疯狂的洪水展开气壮山河的保卫战,热情地讴歌了当代最可爱的人的崇高精神。
大江保卫战原文1998年的夏天。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大江保卫战》优秀4篇

1998年的夏天。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大江保卫战》优秀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大江保卫战》篇一22 大江保卫战教材分析《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第10册的课文,这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本文遣词造句生动形象,叙事后适时的议论抒情,使全篇情思飞扬。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3、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对战士们精神品质的感悟、理解,体会军民鱼水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初读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生字,理解日夜兼程、惊心动魄等词。
2、学习课文1、2小节,感受抗洪形势的万分危急,感受保卫大堤的惊心动魄。
3、阅读感悟人民子弟兵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节。
一、导入、解题1、导入,板书课题。
2、解题大江:长江为何保卫大江?3、学习目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抗洪第一线,来感受子弟兵是怎样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保卫大江、保卫大江两岸的人民。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2、选择2、5小节个别检查朗读。
3、把三行词语横向联系起来,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刻画了哪几个典型事例?三、感悟灾情万分危急1、默读课文,抗洪抢险的形势怎样?你能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表达吗?“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范文

一、教案背景《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描述我国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团结一心、英勇奋斗,保卫家园的感人故事。
本篇课文旨在通过讲述抗洪英雄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人民军队的英勇无畏,体会到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发展线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人物形象;(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法,了解抗洪英雄的事迹;(3)学会从多角度评价人物,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把握故事的发展线索。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会从多角度评价人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激发学习兴趣;(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生字词,让学生巩固学习;(2)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品质;(3)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深刻体会故事背后的意义。
4. 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抗洪救灾场景;(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了解抗洪英雄事迹;(1)教师点评学生课堂表现,给予鼓励;(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 结合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抗洪救灾的画面;3. 写一篇关于抗洪英雄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是否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能把握故事的发展线索;4. 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是否能从多角度进行思考;5. 学生实践环节的参与度,是否能积极投身于角色扮演和资料查阅;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大江保卫战教案(优秀5篇)

大江保卫战教案(优秀5篇)《大江保卫战》篇一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吗?我国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袭击着荆襄大地。
平日里温顺柔美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一旦长江大堤被冲毁,后果将不堪设想,怎么办?怎么办?瞧!解放军官兵来了,他们与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进行简单标注,学习作读书笔记。
)2、提自读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②、画出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词)典,理解本课词语;③、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反复多读几遍。
思考:它为什么让你感动?3、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①、指名逐段读。
②、教师相机正音,正句。
③、引导学生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简单说说让自己感动的原因。
三、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文章,细细品味让你心头为之一震的句子,批注原因或感受。
2、交流:①、文中哪些句子或段落让你感动呢?(指名说)第二自然段。
评价:你读得比较流畅,能说说它让你感动的原因吗?生答:这段话让我看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让我犹如身临现场。
②、你能说说“惊心动魄”的意思吗?(板书:惊心动魄)惊心动魄就是让人心灵震撼,完全使人心神撼动的意思。
(评价)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令你惊心动魄的词或句。
指名交流。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我是从“顿时”“一条长龙”感受到解放军官兵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竟然来了那么多!可见解放军官兵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兄弟啊!指名说“官兵们肩扛着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大堤,保住大堤!”谈感受。
师:是啊,他们肩扛在泥水中来回穿梭脚趾被割破了却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什么念头?)生答:保住大堤!指名读这句话,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大江保卫战》PPT课件

培育参天的大树要从幼苗护起,呵护幼小的心灵应把点滴看重。——邵坤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我们不能选择命运,但是我们能改变命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我爱你就是要在开心时看得到你,生气时看得到你,你不能错过我的情绪起伏,你不能错过我的死,就是我想去当小偷,你也得陪我去当鸳鸯 大盗。 不可压倒一切,但你也不能被一切压倒。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我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千万人的失败,都有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大江保卫战
朗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划出你不理解的词语,遇到不认识的生 字词用字典解决,不理解的打个问号。
荆江 赛城湖 安造垸 簰洲湾 日夜兼程 惊心动魄 铮铮铁汉 一绺 肩扛 鏖战 劈波斩浪 嶙峋 崩塌 奔腾不息 摇摇欲坠
嶙峋
嶙牛峋
()
荆江 赛城湖 安造垸 簰洲湾 日夜兼程 惊心动魄 铮铮铁汉 一绺 肩扛 鏖战 劈波斩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江保卫战》一、词语导入,板书课题1、出示词语:第一组,日夜兼程、堤坝鏖战、劈波斩浪,第二组,气壮山河、惊心动魄、铮铮铁汉教师过渡:读后你有什么感觉?生:(读词语)我感觉很有气势,很有力量!生:(读词语)我感觉气壮山河,震撼人心!师:所以,朗读时应该声高、气满,节奏明快!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师:请同学们打开书122页,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语、句子,用心读一读,体会一下这种气壮山河的气概与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了课文,哪些场景给你一种气壮山河的感觉?概括说说。
(1)四百多名官兵保卫堤坝的情景最感人,声势浩大,激动人心的。
(板书:保大堤)(2)连长黄晓文不顾脚受伤坚持扛沙包的情景很感人,一般人有点伤痛就喊受不了,可是黄晓文把铁钉一拔就冲上大堤,真的很感人!师过渡:你对这一个情景感受很深!(3)我觉得人民子弟兵在滔滔洪水中救群众的情景很感人,场面很壮观,战士们那种奋不顾身的精神都表现出来了。
(板书:救群众)师过渡:你不简单,已经体会到场景背后的东西了!(4)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多有气势啊!师:气势在哪儿啊?生:人多啊,有几百万群众,还有几十万官兵呢!人山人海的,很有气势!师:人多有气势,那还不够!几百万溃败的军队有气势吗?生:他们日夜兼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这就是气势。
(掌声) 师:再体会一下,气势还表现在哪里?生:(迟疑)师:他们的敌人是?生:(恍然大悟)他们的敌人是洪水,他们是在与自然作战。
大自然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一般人是不可抗拒的。
但是解放军官兵和人民群众敢于与大自然段战斗,就说明他们有英雄气概的,师:你看,这样一体会就深刻了!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悟(一)群众保大堤(面)1、教师过渡: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大体上已经了解了,主要写了“保大堤,救群众”两个内容。
写什么大家都不陌生了,但是怎么写的还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怎么写出那气壮山河的场面?怎么体现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精神?青同学们先读一读四百多名官兵保大堤的场面,你感觉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战士们的精神?边读边画出来,在旁边简单写一写批注生:(专心地阅读,圈画。
师巡视。
)2、读了这个段落,你能在“保大堤”前面添一个恰当的词语吗?生:勇往直前(保大堤)。
生:舍生忘死(保大堤)。
生:全然不顾(保大堤)。
生:奋不顾身(保大堤)。
师:这些词语都概括出了人民子弟兵在保大堤时体现出来的精神和气概。
那么,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出这种精神和气概呢?(1)“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2)一声令下”说明战士们一切都听指挥员的命令,没有一个人开小差的。
师:这就人民军队,一切行动听指挥!灾情就是命令!(3)“一条长龙”说明人很多,很有气势。
师:这里形容官兵像“长龙”,而前面形容洪水泛滥的长江像“暴怒的巨龙”,都是用“龙”作比喻,有什么不同?师:“暴怒的巨龙”是贬义,“长龙”是褒义,作者的感情很鲜师:哪个字最有力量感?生:“上!”师:要读得干脆利落!像个指挥员那样!生:再读师:四百多名官兵,“一声令下”,就成了“一条长龙”,就成了一道钢铁长城!你再读读下文,还有类似的地方吗?(4)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这么多战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像一个人一样,齐心协力!师:说得好!“一个念头”!这就叫“众志成城”!这就叫“万众一心”!这就叫“人心齐,泰山移”!(5)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墙。
这里的一道人墙很感人,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滔滔的洪水,奋不顾身。
师:“一声令下”、“一条长龙”、“一个念头”、“一道人墙”,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没有?生:都有一个“一”。
生:四百多人就像一个人一样,生:表现战士们的齐心协力。
师:对啊,四百多名官兵凝聚成了一个力量,这个力量足以撼动天地,足以挡住滔滔洪水啊!这段中还有这样的“一”吗?(6)有一幅对联,“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师:从没有“一”的地方读出了“一”,有眼光!生: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这是战士们的一声呐喊!师:作者就是通过六个“一”,表现了四百官兵如一人,凝成一股绳,无坚不摧,勇往直前!好好体会一下这六个“一”,读一读!(课件出示)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二)个体救群众(点)1、同样是写保大堤,第四自然段与这一段有什么不同?仔细读读课文,用心发现一下。
生:回答师:群体,个人。
生:第二节是整个保大堤的场面,第四节是一个人保大堤的情景。
师:既然已经写了整个保大堤的场面,为什么还要写一个人保大堤的情景呢?生:铮铮铁汉的样子的!师:对啦!这种写法就叫点面结合。
那么,写一个人与一群人有什么不同呢?谁来读一读?生:(读第4自然段)生:是抓住黄晓文受伤后的动作来写的。
特别是“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
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liǔ) 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这几个句子,很感人,那种奋不顾身的精神写出来了。
生:我发现也是抓住几个“一”来写的。
“一咬牙、猛地一拔、一股鲜血、扯下一绺布条”,都是写他很勇敢的。
师:这是一连串的动作,很会发现啊!在细致地体会一下,“咬、拔、扯、捆”这一些动词,有什么特别的意味?生:“咬牙”是在很痛的时候,强忍着痛才咬牙。
生:“捆”是说黄晓文一点都不在乎自己的伤痛。
我们都是要到医院里包扎的,可是他就随便捆一下,又上堤坝了。
师:这些平常的动词,用在这里就不平常了,体现了一个铮铮铁汉的本色!生:我发现“三下两下”是说黄晓文根本不把伤痛放在眼里。
不像我们,一点皮擦破了,都要大声叫喊。
还要到医院去消毒,挂盐水什么的。
所以说,他很英雄!师:这里一连串的动作表现,细腻感人,以一个英雄的形象衬托整个群体的英勇。
从这一个铮铮铁汉身上,我们可以想象到有无数这样的铮铮铁汉奋战在堤坝上。
(在“奋不顾身保大堤”前板书:铮铮铁汉)注意这些动作细节,好好体会一下,再读一读。
生:(很有感情地朗读,略。
)师: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也想读一段。
师:这一句写什么啊?(师读第二句。
)这一句写什么啊?生:人民子弟兵从洪水中救出了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和小江珊。
生:不仅仅救这两个人,还有像她们一样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因为这里有一个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人被救了。
师:再往下听。
(师读第三句。
)这一句写什么?生:救群众。
师:这里没有写救啊?生: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耀。
军旗、军徽就是代表解放军;哪里,哪里就是解放军到这些地方救。
生:这里没有说到哪里救,其实就是哪里有被围困的群众,就到哪里救。
师:这一句写什么啊?生:救群众!师:这一小节4句话,每一句都是写救群众,不是重复了吗?你再读一读,想一想。
生:第一句是说战士们驾着冲锋舟飞快地救群众,第二句是写救出了哪些群众,第三句是写有危险的地方就有解放军来救,第四句是写群众被救出来了。
师:虽然写的都是救群众,但是每一句的内容不同。
那写法呢?仔细看一看,用得最特别的是什么写法?生:排比!师:读读这些排比句,有什么感觉?师:语句排列整齐,气势连贯,读来朗朗上口,这样的排比句能传达出一种气壮山河的激情!我们一起来读师:透过这样的排比,作者想要表达些什么呢?师:这一段,就像电影的远镜头一样,扫描一下整个救群众的宏大场面,抒发对人民子弟兵的赞美!一起读一读,感受那种如虹的气势,澎湃的激情!生:(齐读)师:谁能在“救群众”前面添一个词语?师:上文用“奋不顾身”,这里用“舍生忘死”更能递进一层!那么,在这个词语前面,再添一个什么词,就与上面“铮铮铁汉奋不顾身保大堤”对称了?想一想,词语字数要一样,意思要一致!生:人民子弟兵。
师:意思对的,但是字数不一样了。
生:人民英雄。
生:英勇战士。
生:无名英雄。
师:对啊,许多战士我们都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只知道他们叫解放军!生:人民救星。
师:解放军就是人民的大救星,不错!生:闪闪红星。
师:好,用了“借代”的手法,形象、生动!更重要的是,上面是“铮铮铁汉”,前两个字是重叠的,这里的“闪闪”也是重叠的;“铁汉”对“红星”也很妥帖!就用你的“闪闪红星”!生:(齐读)铮铮铁汉奋不顾身保大堤,闪闪红星舍生忘死救群众。
师:你发现这其实是什么?生:一副对联!师:横批是什么?生:大江保卫战。
师:可以!生:军民鱼水情。
(掌声)师:体现了文章的主题,好!一起读!生:大江保卫战,军民鱼水情!师:又是一幅对联!一幅有气势的对联!下课!三、升化情感、拓展延伸。
1、此时,我们高兴得看到,嗷嗷待哺的孩子被救出来了,满头银发的老人被救出来了……大堤保住了、百姓安全了、抗洪胜利啦!(看表)2、面对着这群铮铮铁汉、人民的(板书):大救星,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学生汇报。
巡视3、总结:同学们,你们的话语声声入耳,句句入心。
在和平年代,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弥漫的战斗,却是一场气壮山河的战斗!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形象,在我们心中铸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这节课上到这,课后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众志成城,98抗洪实录》。
并出示。
好,下课。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