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阅读答案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文字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综合测试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完成时间:12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书写 总分 得分第一部分 识字与写字(共25分)爱国之情是涌动在中华儿女血液中最真挚的感情,学校开展了“铭(m íng )记历史,缅(mi ǎn )怀英雄”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一:六(1)班同学们围绕主题将搜集到的资料做成了展板,举办了“铭记历史,缅怀英雄”资料展,供大家阅读学习。
请按要求完成1-4题。
(19分)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每当中华民族遇到生死存亡的gu ānji àn 时候,总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挺身而出、k āng k ǎi 前行。
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中华人民共和国zh èng f ǔ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di āo k è了毛泽东同志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岁月无声,丰碑为证,巍然y ì l ì的纪念碑凝聚了人们对英雄的缅怀之情。
2014年,国家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国家都会在这里zh èng zh òng 地举行纪念仪式,怀念英烈。
1.根据展板中的拼音,按顺序写出词语,注意把字写得工整、美观。
2.小军不知道材料中“凝”字的读音,他要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部,再查_____画,“凝聚”一词在文中应选第( )种解释。
3.同学们把毛主席书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作为展板标题,大家看到后纷纷赞叹道:“毛主席的书法,真是( )、( )啊!”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两个合适的词填到上面括号里。
(填序号) ①余音( )梁 ②笔走龙( ) ③惟妙惟( ) ④行云( )水 ⑤画龙点( ) ⑥天籁之( )4.同学们想把下面这句话写到展板最后,请你根据排比句的特点,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到横线上: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 , ,去 。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资料:精选习题2(精品)

《大江保卫战》资料一、基础过关1.看拼音,写词语。
Kuài jié bēng tāxī ní rì yè jiān chéng pībōzhǎnlàng( ) ( ) ( ) ( ) ()líng ()晨()墓()角()罗绸缎tā()实糟( )崩( )( )拉2.注音嶙峋呐喊 伤痕累累果实累累 肆虐结实铮铮铁汉崩塌扎进挣扎扎辫子强制一楞3.填字解字()心动() 日夜()程 气()山河 奔腾不() 二、综合训练1.本文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______________,记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人情景,热情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采用_______的方法,从不同侧面反映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
面上:群体形象再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是本文两大动人的场景。
3.文中排比句“狂风为___________,暴雨为___________,巨浪___________。
”写出了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1.像文中黄晓文那样的抗洪英雄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成语来赞美他们。
2.描写水势盛大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副对联表现了当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它是由“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改写而成的。
2019春苏教版五语下23大江保卫战

1大江保卫战1998年的夏天。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①这句话点明了什么?]2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③三个“告急”,两个“就是”说明了什么?]4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5[④“几十万解放军、几百万人民群众”写出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6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⑤“闻讯赶到、顿时、一条长龙”分别有什么表达作用?]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lín )峋(xún )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⑥“来回穿梭”交代了怎样的情形?“赤脚奔跑、全然不顾”表现了战士们的什么精神?]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7[⑦“狂风为……暴雨为……巨浪为……”写出了什么?] 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8[⑧这句话表现了战士们怎样的品质?]经过几个小时的鏖1 ☜2 ①点明时间及发生的事件——暴雨成灾。
3 ②用比喻的手法写江水冲击江堤的情景。
4 ③说明灾情十分紧急。
5 ④“几十万解放军、几百万人民群众”写出了大江保卫战的气势与规模。
6⑤“闻讯赶到”写出了四百多名官兵反应快速,行动敏捷。
“顿时”写出了官兵们不畏凶险,救援神速。
“一条长龙”表现了他们齐心协力,意志坚强如钢,也表现了抗洪队伍的雄壮。
⑥“来回穿梭”写出了官兵们争分夺秒、马不停蹄、全力以赴的工作状态。
“赤脚奔跑、全然不顾”表明官兵们意志坚强和忘我拼搏的可贵精神,说明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保住大堤!”7 ⑦既写出了环境的险恶,又表现了战士们无所畏惧,越战越勇。
《大江保卫战》课内短文分析1

《大江保卫战》课内短文分析1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这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1、文中“狂风”、“巨浪”、“撕扯着堤岸”等词语突出了
2、仿照“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这样的句式写一组句子:
、
、
、
等成语来赞美他们。
同时
我想到了
(谁)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以
为荣,以
为耻”
3、学了《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抗洪官兵
的崇高精神,我们可以用
4、这段话写了两层意思,用“‖”分层,并用小标题根据概括层意。
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学案-第十五周《大江保卫战》《习作6》辅导总结丨苏教版精美含答案

本周涉及的课文:《大江保卫战》《习作6》大江保卫战【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习作6【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2、继续锻炼、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点面结合点面结合中的“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性的详细描写。
“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例如《大江保卫战》第二自然段着重写群体场面,以突出大决战的惊心动魄,气壮山河。
第四自然段着重写四连连长黄晓文个人的行为表现,写一个人,代表的却是整体。
这样的点面结合,既有整体的鸟瞰,又有个体的特写,能全面具体地反映事情的真相,生动地表现出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
那么,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呢?要先写好“面”,也就是要把整体场面写好。
对场面有了整体概括,才能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
然后在写好面的基础上再写“点”,也就是特定式描写。
通过描写典型人物,具体生动地反映整体状况,真实再现当时的场面。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有着叙议结合的写作物色。
文章贵在以情感人,《大江保卫战》所重点描述的三个典型事迹固然感人至深,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生动叙写之后,适当地议论抒情,增强了表达效果,拓展深化了意旨——保卫大堤的叙写之后以“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来点睛传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大江保卫战》资料:阅读1

《大江保卫战》资料写景类、游记阅读晋祠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有一座悬瓮山。
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
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
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
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
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
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
桥()有河,亭()有井,路()有溪。
石()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
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
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
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成缕缕的丝,□在河底,□在岸边,□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成一条条大飘带,□亭□榭,冉冉不绝。
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水去观赏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1.根据原文填空。
(7分)(1)晋祠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2)晋祠的水,从____、____、____、____多方面给人以美感。
2.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晋祠水清的句子。
《大江保卫战》课内短文分析3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大江保卫战》课内短文分析3
导读: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______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_________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______;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______。
滔滔的洪水中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______。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短文中的“红五星”、“迷彩服”是指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短文中省略号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中,连续的三个“飞向”表现出_________。
两个“哪里有……哪里就有……”表现出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______留给人民,把______留给自己。
三个“看到了”反映了人民群众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大江保卫战》资料:阅读2 (1)

《大江保卫战》资料人物描写:发明家富尔顿富尔顿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
富尔顿从小只爱画画,不爱读书。
一天,老师对他说:“孩子,你只是图画画得好,别的功课不行,这样偏科会影响以后发展的。
”可是,他把老师的话当作耳旁风。
有一次,富尔顿去钓鱼,他坐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来费力极了。
他想:“装上风帆只能随风漂游,还有什么好办法来改变这种情形呢?”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顿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里,心里还在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
他惊喜地发现,原来是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
他又想能不能用交*的轮子来代替划船的桨?轮子该怎么造?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最合适?船身又该怎样改装……这些问题*画画是不能解决的,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富尔顿才领悟到了老师的话是对的,决心重视学习科学知识。
从此,富尔顿发愤读书,进步很快,后来成为了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费力──()合适──()盘算──()2.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富尔顿发愤读书,后来成为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2)富尔顿在一次游泳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
()3. 填空:“富尔顿才领悟到了老师的话是对的。
”这句话中,“老师的话”指___________。
“领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费力──(费劲)合适──(适宜)盘算──(打算)2.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富尔顿发愤读书,后来成为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2)富尔顿在一次游泳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
(×)3. 填空:“富尔顿才领悟到了老师的话是对的。
”这句话中,“老师的话”指(孩子,你只是图画画得好,别的功课都不行,这样偏科会影响以后发)。
“领悟”的意思是(领会)。
童话类文章:蚊子和狮子一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对狮子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江保卫战阅读答案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
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
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
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1.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不少语句,你能试着些两句吗?
2.文中写王晓文动作快的词语有()。
3.“团长见状”中的“状”指的是()。
4.读了短文我想对黄晓文说:“”。
【参考答案】
1、他们翻过了雪山,越过了荒芜的草地
2、猛地、拔、扯、捆、三下两下
3、看见黄晓文的脚底被一根铁钉扎了进去
4、我想对黄晓文说:“黄晓文叔叔,您真勇敢,当您的脚底被一根铁钉扎了进去时,您没有抱怨,想办法医治,真是太伟大了。
”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