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第二单元复习二单元基础、文言文阅读一篇复习目标: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阅读背诵《木兰诗》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
复习重点:二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基础。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2——40个3—6课二、默写《木兰诗》1---3段三、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2)写心得2.解释词语12个:第7课1.征发2.哽第9课3.炽痛4.标直5.嗥鸣6.谰语7.亘古8.污秽目标册:崎岖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3.目标册重点四、《木兰诗》1.词语解释22个2.通假字2个⑴帖⑵火3.翻译、理解4.默写见文言文练习2五、作业:注音40个,解释词语12,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释词语22个,通假字2个二单元基础、文言文阅读一篇复习目标: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阅读背诵《木兰诗》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
复习重点:二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基础。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2——40个3—6课二、默写《木兰诗》1---3段三、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2)写心得2.解释词语12个:第7课1.征发2.哽第9课3.炽痛4.标直5.嗥鸣6.谰语7.亘古8.污秽目标册:崎岖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3.目标册重点四、《木兰诗》1.词语解释22个2.通假字2个1.帖2.火3.翻译、理解4.默写见文言文练习2五、作业:注音40个,解释词语12,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释词语22个,通假字2个课题第一单元复习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词义,正确使用。
2、了解重要的作家及作品。
3、熟记文中的名句和精彩语段。
4、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考,正解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教案标题:七下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学生在第二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复习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和重要概念。
2.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辅助工具:黑板、白板、笔、纸等。
教学过程:Step 1: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第二单元的课文标题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回忆起所学的内容。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选择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让学生默读一遍。
2.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解读课文,强调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Step 3:写作练习(2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张图片或提供一个话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小短文。
2.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互相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Step 4:合作学习(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文中的片段进行表演。
2. 学生可以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改编。
3. 其他小组观看表演并提出评价和建议。
Step 5: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2. 教师提出下一步的学习任务和建议。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课文进行阅读和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2. 学生可以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
3. 学生可以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评和自评,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部编五四制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生字词、作家作品、名言名句、文言文字词的识记等。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深化理解所学课文。
3.品味赏析文章语言,领悟含义深刻的语句。
【复习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品味赏析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复习过程】一、自主复习1.任务一:掌握第二单元生字词,会读、会写、会用。
(1)请把每课后面的读读写写抄写在下面空白处。
(2)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满望:十分希望。
攀谈:闲谈。
苛捐杂税:繁重的捐税。
酣然入梦:畅快地入睡。
细切:形容声音细微急促。
挚痛:诚恳而深切。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
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污秽:肮脏的东西。
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2.任务二:知道一点文学常识。
以书本注释为重点,背记、掌握。
《黄河颂》作者,原名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家。
《老山界》作者,无产阶级革命家。
《土地的誓言》作者,原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等。
《木兰诗》选自《》,是(朝代)所编著的乐府歌辞集。
3.任务三:课文内容梳理。
《黄河颂》是一首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颂歌的形式塑造黄河形象,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老山界》是回忆长征的叙事散文,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真实、生动的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线索清晰,详略得当,叙事精到,描写生动,展现了红军这支坚强的革命队伍的风貌和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的伟大品质。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表达情感,在语言的反复中渲染和强化情感,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10分)御pìn()滑jī()zhāo()书提xǐ()jiǒng()迫假寐()狡黠()撵走()号叫()勾当()2.选词填空。
(3分)(1)他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一下他的新衣服。
A.炫耀B.夸耀C.显耀D.显示(2)这些衣服()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A.轻软B.轻盈C.柔软D.轻柔(3)非查处那名胆敢()寡人的歹徒不可。
A.违抗B.冒犯C.违逆D.触犯 3.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狼》一文告诉我们狼是一种非常贪婪、凶残和狡猾的动物,人类没有办法战胜他们。
B.《我若为王》中作者认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是消灭了王权思想和奴性思想的“王”。
C.《黑信》一文中警察局长可能是个蠢人,但也可能是个聪明人,不惜以自己下台为代价,让国王丢丑,让全国百姓都知道国王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傻瓜中华的傻瓜”。
D.《李寄》一文在热情赞颂李寄不畏凶暴,敢于斗争的同时也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官吏懦弱无能、草菅人命的社会现象。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
B.那些字词念了五十来遍,早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了。
C.我并不以为我的儿子会是无所不至、一无所能的白痴。
D.那帮仗势欺人而又愚蠢可笑的恶少不知是计,果然中了圈套。
5.下列句子冒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B.“男爵爱卿,”他厉声言道:“朕想卿也明白,‘陛下’这个称呼在全国范围内只属于孤家一人。
”C.双方议定:三盘两胜。
D.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6.文学文化常识:(2分)“唐宋八大家”指韩愈、苏洵、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柳宗元、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13.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笃志”。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思。”
16.请你说说对第10段中“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这句话的理解。(4分)
17.读完全文,给文中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老师或老师群体写一句颁奖词。(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60字)(5分)
教后反思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见成效的方法。我每次进行语文问卷时,都要调查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问题,但每一次的调查都不容人乐观——喜欢课文的学生总是少数,而害怕作文则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呼声,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复杂,但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因此,我认为初中语文老师要保证教学质量,必须下大功夫培养和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培养起来了,一切事都好办;兴趣培养不起来,往往会劳而无功。
④《王几何》作者马及时。
⑤《论语十二章》,《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论语》共20篇,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三>课文内容把握。
1、《我的老师》本文通过对蔡老师的回忆,刻画一位温柔慈爱、循循善诱、“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的教师形象,表达作者对蔡老师钦佩崇敬的怀念之情。
15.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老师们倒下的姿势,基本上都有“紧紧护住”、“死死护着”、“死死拉着”这样的动作,请你说说这些加点词的作用。
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复习学案.doc

学习目标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所学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深长意味的语句。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学习过程基础知识与运用。
(一)、课内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高山之戚()澎承()()狂涸()屏障()()嗔育()九曲连环()体幽()灌长()郝婴()()嗖哩()()嗔闹()审静()慢悔()桥药()()簪白()瑕步()气氛()卷司()()逼砾()嶂哩()()阻抑()眼痛()哼鸣()朔语(), 头()污秽()毋醐()()怪整()耳古()默朝()田挛()蚱歧()()机甘声()可汗()()鞍替()()置头()蓉山()胡磴()()期气传金柝()()铠甲()红妆()n()云尊()成机()阿姊()(二)、中考习题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眼痛(chi)理住(g仓ng)置头(pH)啼育(3)B、田挛(16ng)喜唤(zhdo)境礴(pang)怪i@(dang)C、11学呜(hdo)山^i(dian)浊流(zhu6)呼吟(shin)D、污秽(hui)啾啾(jiU)机杼(zhti)督学(dU)2、下面书写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A、九曲连环气势磅礴高山之颠浩浩荡荡B、巾帼英雄从山叠岭艰难险阻慷慨激昂C、绝壁断涯妙趣横生亦复如是饥肠辘辘D、家喻户晓五彩斑斓一泄万里不慕名利1、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气魄p6浊流zhU澎湃baiB.哺育ft!惩罚ch8ng懊悔4oC.屏障ping嗥呜hdo炽痛chiD.惨白chan污秽sui镐头gEo 教师修订学生反思课题审核人主备人王春凤靳怀明使用时间使用人二单兀复习C.屏障懊悔雄键亦复如是D.狂澜险峻坦荡九曲连环3、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复习第三课时教案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第三课时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⑴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⑵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味。
2、中招考点归纳近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板块的考题,其常见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实词、文言句式、句子翻译、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作者情感、断句、鉴赏拓展。
3 教材分析本文是乐府诗,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文言样式,也是本册第二篇文言文,在中考中也是名篇,重点内容很多。
本篇诗歌采用叙议结合,表现木兰的爱国情怀。
4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虽已经学习过,但部分学生对学习过的文言词汇掌握不牢,不能正确准确地翻译课文,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
二、复习目标:1、通过字词的释义,能说出重点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准确翻译重点语句。
2、通过朗读诗歌,找出本文所用修辞,并分析表达效果。
3、通过诵读诗歌,能说出木兰形象,进而把握文章主题。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 设计两个活动:梳理文言字词;翻译语句大比拼。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朗读诗歌,找出本文所用修辞,分析其表达效果。
并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诗歌,能说出木兰形象,进而把握文章主题。
并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目标一:通过字词的释义,能说出重点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准确翻译重点语句。
复习指导一内容:重点字词、语句翻译方法:复习掌握,独立做题时间:15分钟要求:能准确通过复习准确释义并翻译重点语句。
复习检测一: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机抒Zhù(织布梭子)可汗kèhán 鞍鞯ān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头Pèi(缰绳)燕山:yā胡骑jì(战马)戎机róng(军事)朔气Shuò(北方)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著我旧时裳Zhuó(穿)傍地走bàng2、字词梳理。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复习学案(二)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复习学案(二)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第二单元复习复习内容:1理清字词2识记相关的文学常识3背默相关篇目4重点语段练习复习过程:一、识记字音词语字音:确凿()珊瑚()()攒()成菜畦()脑髓()风靡()倔强()()胆怯()潦()草沮()丧多音字;翘:翘()起翘()首拗:拗口()-执拗()地壳()-蛋()壳二、词语积累引导学生复习课下注解中的词及词语表中的词三、阅读理解-写景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二段1.修辞方法:“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运用的修辞方法:2.第二是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3.写景顺序:由菜畦写到皂荚树,是按照由处到处的顺序写:从菜畦、石井栏、皂荚树写到鸣蝉、黄蜂、叫天子,是按照由物到物顺序写的。
4.在第二段文字中,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一组关键词语,意在点明:5.“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中“在这里”是指。
古文阅读《两小儿辩日》1、《两小儿辩日》选自《》据说是朝所作。
2、学生读课文以熟悉课文3《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远近的变化情况,一个从触觉角度出发,一个从视觉角度出发,故得相反的结论。
说明了知识无尽、学无止境的道理,表现了他们独立思考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
1、词类活用孔子东游(名作动到东方)2、古今异义词(2) 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汤)(3)我以日始时去人近(古义:离今义:跟“来”相对)3、一词多义为:孰谓汝多知乎()此不为远者()其:及其日中()问其故()6:翻译句子:孰谓汝多知乎?作文——写人记事-线索1、以人的感情为线索2、以物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4、以第一人称为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把握要旨,关注人生
一、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方法:
(一、思想内容:
1、紧扣题目。
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
有许多文章, 看题目就知道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2. 串联各段大意。
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贯穿于各段之中。
抓住各段的主要意思,这是归纳中心思想的基础。
3. 抓中心句。
课文的中心句常常直接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但其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的是文章的总起句——“首句标其目”; 有的是总收句——“卒章显其志”。
抓住这些中心句,联系上下文,深刻理解其含义,便可揭示出中心思想
(二、行文思路
①按时间顺序。
②按地点(空间变换
③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④按问题或事物的不同性质。
⑤按人物活动的线索。
⑥按文章的总分关系的结构。
(三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无论是哪一种文体,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增强表达效果。
但是不同文体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如记叙类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也要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来增强表达效果、深化思想内涵。
二、 1、理想
2、短文两篇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
3、人生寓言
4、我的信念
5、《论语》十则
三、文章梳理:
1、《理想》作者:流沙河;选自《流沙河诗集》
这是一首哲理诗, 也是一首赞美诗, 主要借助比喻手法,阐述理想, 赞美理想。
这首诗从多角度赞美了理想,希望人们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青少年时期应该努力学习, 将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2、《行(x íng 道树》作者:张晓风
本文采用人格化的写作特色, 赋予行道树人的思想和感情, 通过它心甘情愿而又忧愁无奈地表白,展示了一位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3、《第一次真好》作者:周素珊
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详略得当,详写第一次看键柚子树与养十姊妹的事情,略写其他方面的事。
第一次的经验有的愉快有的不愉快, 因为有的叫人难受, 有的做起来很困难, 有的甚至受惊吓,如此等等。
但是,无论愉快不愉快,感觉都是新鲜的,是从未体验过的, 特别富有刺激, 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 所以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经历也愈多,感受也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4、《人生寓言》作者:周国平
《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拥有与自己能力不相称的巨大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的寓意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5、《我的信念》作者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的这篇随笔, 可以分析归纳为三个方面:科学工作者的宗旨 (探讨真理、不谋私利、环境(自由、宁静和工作的献身精神(目标坚定、充满信心、坚忍不拔、勤奋努力,而“献身精神”又是全文的核心,是居里夫人信念的根本。
6、《论语十则》
今天读《论语》 , 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 古为今用, 在弄懂原话意思的基础上, 进而理解儒家学习和做人的道理, 十句话
虽然各有角度,但无外乎学习、思想品德修养及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几方面。
第一方面,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 1、 2、 3、 4、 5则;第二方面, 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 1、 4、 5、 6、 7、 8、 9、 10则;第三方面,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包括 8、 10两则。
当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做人就得不断学习,学习和做人两方面不可能截然分开。
四、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给下列词语中的黑体字注意。
玷 (污洗濯 ( 寂寥 ( 诅 (咒雏 (形蜕 (化贪婪 ( 姊 (妹地窖 ( 厄 ( 运猝 ( 然蹂蹒 ( 禀 (告泯 (灭倔强 (
2.根据读音在括号中填字。
(1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 zhu ì( 。
我听见有人 chu î(泣。
(2那只不过是它的 f ù(产品。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 f ù(秋日风情画。
(3她不 ku ì(是赏月的行家。
他英俊 ku í(梧的身材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4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 yu án (缺无不各具风韵。
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的家 yu án ( 。
3.从下面的词语中挑出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绝处缝生种种锁事过分奥恼生活坚辛险象跌生心犷神怡独具惠心羽毛建丰不可摩灭夸耀躬勋蜕作佣人玲珑踢透错别字:
改正:
4.根据下面的示例解释词语。
示例:沉甸甸——形容物品很沉重。
方法:解释重叠的形容词时, 只要用“很××” 就可以不翻词典而比较准确地解释其含义。
(1结实累累的柚子树:
(2 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
(3彩旗冉冉升起:
(4庸人失去理想, 碌碌终生:
5.给下面雅致的书面语找常用的同义词。
诅咒——寂寥——玷污——洗濯——点缀——雏形——丰硕——厄运——归属——禀告——
6.仿照例句,用下面的关联词造句。
诚然,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 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
但是, 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 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造句:诚然……但是……既没有……也没有……
7.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
(2士不可以不弘毅。
翻译:
(3温故而知新。
翻译:
8.文学常识填空。
(1 《人生寓言 (节选》的作者是 ; 《我的信念》的作者是 ,即 ,著名 ,曾两次获。
(2论语是一部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