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进行肠梗阻放射诊断方面的价值和效果分析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应用价值论文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77-01肠梗阻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临床具有发病急危害大的特点,其死亡率高达5%~10%,若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达10%~20%[1],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
随着ct的出现,尤其是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术前对肠梗阻进行病因诊断成为可能。
本文通过对24例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肠梗阻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且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急性肠梗阻病例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25~82岁,平均51岁。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4例有腹部手术史。
检查方法本组病例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平扫,部分病例增强扫描,进行mpr、mip及vr重组。
患者仰卧位,足先进,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
ct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140ma,层厚3mm,层间距3mm,螺距0.8,准直器64×0.625。
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海醇,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流率4.0ml/s,使用智能触发技术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时期扫描。
使用brilliance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
2 结果3 讨论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顺利通过肠道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或临床症状群,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尤以小肠梗阻居多[2]。
患者往往疼痛剧烈,范围较广,不能耐受长时间的检查。
腹平片、b超等传统的检查手段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满足不了临床对病因诊断的要求,仅成为筛查手段。
多层螺旋ct球管容量大,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好,可进行大范围、多期相扫描[3]。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价值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价值【关键词】肠梗阻;放射诊断;多层螺旋CT;检查价值从当前临床发展的情况来看,急性的肠梗阻在临床外科的常见疾病诊疗过程当中属于一种典型的多发疾病,并且其往往和患者的肠内物质在通过肠道的过程当中严重受阻有着重要的关系。
一般看来,急性的肠梗阻患者往往还伴随着腹部出现疼痛、长期腹胀乃至便秘的情况,所以这也就需要患者及时采取相对有效的临床诊断,在第一时间针对疾病进行判断,明确具体的发病原因,这样才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治疗,避免了患者出现严重的病情恶化情况。
从目前临床上针对这种疾病的诊断情况来看,比较常见的诊断方式为腹部平片的方式,但是这种传统的诊断方法提供的诊断信息有限,所以很容易出现漏诊率以及误诊率都比较高的情况,这对于后期的临床标准诊断工作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会使得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为此,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医学影像学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之下,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肠梗阻的临床诊断确实可以有效提高时间的效果,并且也提高了疾病的检出率。
所以本研究通过观察组当中的30例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可以切实看出其有效提高了疾病检出率以及使得后期的图像呈现更加清晰,有利于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以及进行相应的治疗方案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和实际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择的案例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所接诊的60例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查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数量为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x 线平片进行检查,现针对多层螺旋CT相较于传统x线片诊断所具有的明显价值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的数量为16例,女性患者的数量为14例,患者年龄中最小的患者为33岁,最大的患者年龄为56岁,平均年龄为45.22岁。
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的数量为17例,女性患者的数量为13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38岁,最大的患者年龄为65岁,平均年龄为48.25岁。
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1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75例疑似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和X线检查,并将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方法对梗阻部位、梗阻程度、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及其灵敏度、特异度、阴性和阳性预测值。
结果多层螺旋CT对梗阻部位、梗阻程度、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阴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X线检查(P均<0.05)。
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中的诊断效果相对较好,更适用于肠梗阻的临床检查与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ulti slice spiral CT in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ethods 75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1 to Nov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multi-slice spiral CT and X-ray examination were conducted in all patients.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with final diagnostic results,and the diagnosis accuracy rate of two methods for the obstruction site,obstruction degree and obstruction cause,and their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iagnosis accuracy rate of multi slice spiral CT for the obstruction site,obstruction degree and obstruction cause and 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X-ray (all P<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multi slice spiral CT in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s relatively better,and it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clinical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Key words] Multi slice spiral CT;Intestinal obstruction;Diagnostic value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一类急腹症,及早诊断可为早期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临床中对于疑似肠梗阻患者的诊断方法较多,其中多层螺旋CT及X线检查均是常用且研究较多的方法,但是对于其综合诊断价值的研究差异较为明显[1-2],尤其对于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的差异较为突出,故本研究就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进一步探讨。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效果及价值发布时间:2022-10-27T07:32:38.65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7期作者:刘锦琳[导读] 目的分析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挑选2021年4月到2022年3月期间刘锦琳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放射诊断科陕西西安 710038摘要:目的分析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挑选2021年4月到2022年3月期间,我院治疗肠梗阻患者中的60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两组,采用X线检查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多组螺旋CT检查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检查的临床价值和效果。
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检查的图像清晰、检出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来检查诊断肠梗阻患者,病变检出率大幅度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加强,对临床治疗肠梗阻疾病有重大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肠梗阻;多层螺旋CT;临床效果在临床,急性肠梗阻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发展,发病机制主要是物质在经过肠道过程中出现阻滞,导致患者有腹痛、腹胀、便秘等临床症状。
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只要被确诊后,病情发展的速度将会比较快,如果无法及时诊断和治疗,会让病情更加严重,可能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威胁。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确保患者的预后效果的重要前提。
当前,临床对于该病的诊断是利用腹部X 线和钡剂灌肠进行检查,但漏诊率高,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本文针对多层螺旋CT对于诊断肠梗阻在临床中的价值进行探究,故挑选2021年4月到2022年3月期间,我院治疗肠梗阻患者中的60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挑选2021年4月到2022年3月期间,我院治疗肠梗阻患者中的60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两组,每组30人。
16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16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作者:李正军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急腹症,是常见的引起急性腹痛疾病之一。
腹部平片对可疑肠梗阻患者进行初步筛查,CT可以对有无梗阻、梗阻的原因、程度及梗阻部位提供更明确的诊断。
明确肠梗阻的部位、严重程度及并发症对其治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方式。
而确定梗阻点又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明显肠袢扩张或腹腔脂肪少的患者。
而近年来问世的多排螺旋CT(MDCT)技术具有扫描速度更快、图像层厚更薄、空间分辨率更高等优点,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故能够更清晰、多方位、全面和直观显示肠梗阻的细节,特别有利于梗阻病因和并发症的诊断。
16层多排螺旋CT,一次屏气就可完成全腹包括盆腔的扫描,并且X,Y,Z轴的空间分辨率<1mm,从而保证了多平面成像的空间分辨率与横断面图像基本相同。
本研究旨在评估多层面重建MPR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并经手术或临床随访确诊肠梗阻的19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15例经手术证实,4例经临床随访证实。
术前均行腹平片及CT扫描,其中男12例,女7例。
年龄35~81岁,平均52岁。
患者检查时都有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其中有6名患者出现停止排便、排气症状。
1.2 扫描方式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采用PHILIPS Brilliance16层螺旋CT机扫描。
患者扫描前部分作胃肠道准备(急诊患者未做肠道准备)。
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230~ 260mAs,扫描准直器1.5mm,螺距自动匹配,层厚5mm。
CT造影剂采用,均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流速2.5~3.5ml/s,剂量范围80~100ml,注射对比剂后延时60~75s(即门静脉期)开始CT增强扫描,整个CT检查共费时约4min。
图像后处理使用PHILIPS公司操作系统,进行MPR-冠状位、矢状位等进行层厚3mm多平面重建1.3 分析方法资料由两位高年资、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分别对平扫图像和平扫图像结合MPR图像进行阅读,并记录诊断结果。
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选择 21 0 0年 9月 一2 1 0 1年 l 2月
原 因较多 , 常见 病 因有肠 肿 瘤 、 粘 连 、 内疝 、 扭 肠 肠 肠
于我 院就诊 的疑似 肠 梗 阻患 者 12例 , 中男 性 5 0 其 4
转 、 套叠 、 石及 粪石 等 , 引起 肠 腔 狭 窄或 阻 塞 , 例 , 性 4 肠 结 会 女 8例 , 年龄 3 6 6— 7岁 , 均年 龄 (2 7 4 平 4 .2- - 造 成肠 内容物 不 能 通 过 _ 。对 肠 梗 阻 的诊 断 , 统 60 ) , 既往 手术史 患 者 1 , 1 J 传 .3 岁 有 3例 临床 主 要症 状 为 的影像 学 方法 为腹 部 x线平 片 , 仅 有 5 % 一 0 但 0 6 % 不 同程度 的腹 痛 、 胀 、 血 、 心 呕 吐 及 肛 门停 止 腹 便 恶
( 转第 11 ) 下 49页
1 5 41
21 0 2年 6月 第 2 4卷 下半月 第 l 2期
中国 民康 医学
Me iM o m M fC ie eP o l at dc J u o hn s e pesHe h
Jn2 1 u .0 2
V0 . 4 S 1 2 HM N . 2 o 1
14 统计 学 方法 . 将 研究 所 得结 果 用 S S 1. P S7 0统 原 因 以及血 运情 况 , 对肠 梗 阻 的诊 断 及 治 疗 方 案 的 制 定和 患者 预后 判 断提 供 参 考 依 据 , 临 床 上 具 有 在 s表 示 , ) 进行 t 检验 ; 数 资 料采 用 x 验 , 验值 重要 意 义 。本研 究通 过对 12例 疑 似肠 梗 阻 患者 分 计 检 检 0 P< .5表 示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00 别 进行 x线 平 片 诊 断 与 多 层 螺 旋 C T扫 描 , 并将 诊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应用价值

2020年2月第27卷第4期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应用价值宁伟斌张金强唐向利黄强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可称为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类型,临床特点为发病率高、病情发展迅速且变化多样,若治疗不及时可引发患者死亡。
以往临床诊断中,应用腹部X线检查,当病理发生改变时,患者的器官和组织密度也会出现相应改变,观察X线的异常表现能够判断肠梗阻情况。
多层螺旋CT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与传统X线检查相比体现出更明显的诊断价值[1]。
笔者分析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应用价值,以期总结出更优的肠梗阻检查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普外科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26例,出现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排除精神异常或无沟通意识,合并肝肾功能损伤患者。
本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男70例,女56例;年龄30~70岁,平均(48.3±5.5)岁;病程1~10天,平均(4.2±1.2)天。
1.2 检查方法患者术前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患者保持仰卧位,身体与机床保持相对水平的状态,下肢呈弯曲状,上肢抱头;在操作人员的指导下屏住呼吸,以便获得更清晰的图像;调整仪器参数,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对比剂,并控制注射速度。
注射完毕后操作人员扫描患者腹部,扫描重点为静脉区和动脉区,扫描完成后将图像上传工作站处理。
多层螺旋CT检查完后,再对患者采取X线片检查方法,由操作人员提前调整好机器参数,指导患者按照流程进行扫描操作。
1.3观察指标两种检查方法对肠梗阻类型和肠梗阻原因的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两种检查方法对肠梗阻类型的检出情况多层螺旋作者单位:313000 浙江长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通信作者:宁伟斌,Email:113576960@ CT检出肠梗阻120例(95.2%),其中单纯机械性肠梗阻70例,绞窄性肠梗阻28例,动力性肠梗阻22例。
多层螺旋CT用于诊断急性肠梗阻中的价值探讨

65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 <0.05。
3 讨论周围型肺癌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隐匿性较高,影像学表现是诊断该疾病的主要依据,CT 与MRI 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检查方法,两种检查方法应用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效果对照是本文重点探究的问题。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更新发展,多层螺旋CT 广泛应用,多层螺旋CT 可快速连续的实施扫描,使扫描时间明显缩短,降低由于患者多次呼吸导致影像结果不一致的发生概率,CT 还可应用三维重建方法对复杂病变给予重新定位及图像显示,有效提高病变位置CT 值精确度,并且影像资料显示的肿瘤周围特征更清晰,可提高肿瘤病变的检出率;MRI 属于一种新型影像学技术,其成像参数较多,因此提供的医学信息更为丰富,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多依据,并且MRI 检查的磁场大小具有可变性,可以全方面的对人体进行检测,全方面获得疾病相关信息,无辐射,安全度高[5]。
本实验以我院8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CT 与MRI 检查结果比对,数据表明,CT 与MRI 的检出率、误诊率无差异,对于直径大于5cm 的肿瘤,两种检查结果无差异,对于直径小于5cm 的肿瘤,肿瘤内部结构及周围特征影像结果,CT 优于MRI,对于淋巴结、胸腔积液、胸膜凹陷征的检出,MRI 优于CT,钙化的检出方面,CT 优于MRI。
综上所述表明,CT 与MRI 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均具有一定价值,可相互补充,为诊断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巩远方.周围型肺癌的CT 及X 光片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1):149-150.[2]刘玖琴.高分辨率CT 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2):171-171.[3]张艳平.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T 及MRI 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7):72-72.[4]刘继峰,郭旺明,孙海峰.低剂量多层螺旋CT 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6):68-69.[5]陈雷.CT 与MRI 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10X):44-45.急性肠梗阻在临床上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排气难、恶心等,此病症具有发病急、快等特点,需要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否则很有很能会威胁到患者生命,本次择取我院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9月 第3卷第18期
质量优良率为98.6%。
3 讨论
肺小结节在肺内被肺实质完全包裹,单纯肺小结节患者多无典型临床症状,但多合并肺结核、肺部囊肿以及肺癌等多种肺部疾病影像学表现,因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容易造成误诊。
临床研究表明80%~90%检出的肺小结节为良性病变,但仍存在10%~20%的肺小结节为恶性[4],因此早期对肺小结节疾病的性质进行明确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诊断肺小结节,明确结节性质以肿糖标志物检测、X线、CT检查为主,肿瘤标志物的操怍较为复杂,且漏诊率高,而X线敏感度低,诊断正确率较低[5],因此以上两种检查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弊端。
CT目前已成为临床诊断肺小结节的主要检查方式,随着CT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肺小结节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得到了显著提高,CT检查能够清晰反映病灶的数量、形态、大小、边界、密度等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此外CT检查具有扫描时间快、操作简单、图像清晰等特点[6],因此目前在临床诊断肺小结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手术病理结果,CT检查对肺结节的诊断总正确率为95.7%,略低于王跃斌[7]的研究结果(97.06%)。
在CT诊断过程中可见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存在显著差别,恶性结节钙化特征较为多见,良性结节分叶征、毛刺征、棘状突起、空泡征多于恶性结节[8]。
恶性肺小结节肺部组织的结构改变明显大于良性肺小结节,这可能是由于恶性肺小结节病灶周围血管及肺实质结构改变所致,恶性结节内部细胞代谢旺盛,其对血管组织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一特点可为影像学诊断及结节的良恶性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CT检查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诊断结节的良恶性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且图像质量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令雷,李德茂.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诊断鉴别肺部小结节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5):51-53.
[2]洪锦喜,曹洋.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对肺部小结节检出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6(4):408-409.
[3]陈富勇,胡金余,郑绍昆,等.多排螺旋CT应用于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6-12.
[4]王晓燕,肖继伟,万钰磊.多层螺旋CT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9,12(2):197-199.
[5]张忠峰.CT在肺部小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6):171-172.
[6]郭红云.低剂量CT扫描技术诊断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7):240-241.
[7]王跃斌.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16):30-31.
[8]侯成飞,李永霞,蔡胜利,等.肺小结节的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3):74-76.
如今放射诊断在临床应用较为普遍,但传统腹部X 线检查虽然能够获得相关影像资料,但可能受到清晰度、组织结构图像重叠等因素,导致准确率受限[1]。
而多层螺旋C T诊断则能够有效避免腹部X线检查的弊端,且具有快速简便的优势。
为此,本次研究对多层螺旋C T在进行肠梗阻放射诊断方面的价值和效果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肠
多层螺旋CT在进行肠梗阻放射诊断方面的价值和
效果分析
宋玲玲,吴 迪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进行肠梗阻放射诊断方面的价值和效果。
方法: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56例作为研究资料,均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和腹部X线检查,依据手术病理结果判断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及价值。
结果:多层螺旋CT检出梗阻率98.21%,梗阻部位准确率96.43%,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87.50%、82.14%(P<0.05);多层螺旋CT肠梗阻原因总检出率92.86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60.71%(P<0.05)。
结论:针对肠梗阻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准确率,且可了解到肠梗阻原因,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依据,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肠梗阻;放射诊断;腹部X线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18-0194-02
194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9月 第3卷第18期
梗阻患者56例作为研究资料,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肠梗阻,包含男患者34例,女患者22例,年龄在25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5±4.71)岁,其中腹疝患者8例,肿瘤患者8例,血运性肠梗阻患者10例,炎症感染患者12例,肠粘连患者18例,大多数患者表现出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表现出肛门无法排气[2]。
1.2 检查方法
1.2.1腹部X线检查 选择本院X线机进行检查,协助患者取立位、卧位等拍片,结束后由2名资深影像诊断医师进行影像分析。
1.2.2多层螺旋CT检查 选择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进行检查,扫描范围为腹部,层距5mm,层厚5mm,电压150kV,电流320mA,先行平扫,随后进行腹部螺旋双期扫描,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增强扫描,延迟扫描2min。
将获得图像数据进行工作站处理,由2名资深影像诊断医师进行影像分析。
1.3 观察指标
依据手术病理结果判断腹部X线和多层螺旋CT的检出吻合率,并比较肠梗阻原因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对梗阻诊断及梗阻部位检出吻合率比较
分析表1可知,多层螺旋CT检出梗阻率98.21%,梗阻部位准确率96.43%,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87.50%、82.14%(P<0.05)。
表1 两种方法对梗阻诊断及梗阻部位检出吻合率比较[n(%)]组别例数梗阻诊断梗阻部位多层螺旋CT5655(98.21)54(96.43)
腹部X线平片5649(87.50)46(82.14)χ2-- 4.84 5.97
P--<0.05<0.05
2.2 两种方法对肠梗阻原因检出率比较
分析表2可知,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原因中肿瘤、炎症感染检出率87.50%、25.00%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25.00%、66.67%,且肠梗阻原因总检出率92.86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60.71%(P<0.05)。
3 讨论
如今临床治疗相关疾病非常重视术前检查,了解疾病类型、原因等,以实现尽早可靠治疗,获得最佳的疗效[3]。
其中肠梗阻作为临床常见的腹部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发展快等特征,尽早诊断确诊为良好预后的有效措施,而采用何种方法能够尽早明确疾病类型及原因成为研究重点[4]。
传统采用腹部X线检查方式虽然可可通过病理改变的异常征象进行诊断,但仍存在漏诊情况,且对肠梗阻原因诊断存在不足。
而采用多层螺旋C T诊断具有速度快优势,且可避免因为肠蠕动产生的伪影图像,尤其图像分辨率高、无组织结构图像重叠等,能够明确肠道的解剖特点,且可对肠梗阻位置进行明确判断,通过对积血、肿块、肠系膜及肠壁血供等情况综合分析,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 T检出梗阻率98.21%,梗阻部位准确率96.43%,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87.50%、82.14%(P<0.05);多层螺旋
C T肠梗阻原因总检出率92.86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
60.71%(P<0.05),表明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实现疾病的尽早诊断,明确梗阻位置及原因,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诊断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在进行肠梗阻放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其可快速扫描后实现肠梗阻发现、位置确定及原因明确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香莲,高峰.多层螺旋CT在进行肠梗阻放射诊断方面的价值和效果[J].影像技术,2017,29(5):19-20.
[2]罗海波,李先明,周建辉.多层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3):753-755.
[3]孙铁春.多层螺旋C T与腹部X线平片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8):47-48.
[4]陈肇平,熊诗俊,李清水.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小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36(2):257-259.
[5]袁芬.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0):1246-1248.
表2 两种方法对肠梗阻原因检出率比较[n(%)]
组别例数腹疝(n=8)肿瘤(n=8)血运性肠梗阻(n=10)炎症感染(n=12)肠粘连(n=18)合计
多层螺旋CT567(87.50)7(87.50)9(90.00)12(100.00)17(94.44)52(92.86)
腹部X线平片564(50.00)2(25.00)6(60.00)8(66.67)14(77.78)34(60.71)χ2- 2.61 6.37 2.40 4.80 2.0916.22 P->0.05<0.05>0.05<0.05>0.05<0.05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