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研究《人教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生活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了解并掌握全册教材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按照教材的顺序逐课进行教学。
重点围绕教材中的品德与生活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和讨论。
2. 教学方法:- 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
- 运用问题导入、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 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供真实的案例和信息。
三、教学步骤安排1. 热身活动:通过展示一些与品德和生活有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和讨论。
2. 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的内容,重点讲解一些重要的品德和生活惯,如诚实、友善、勤劳等。
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品德和生活惯。
3. 拓展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根据教材中的故事或情景,编写自己的品德小故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将这些品德与生活惯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活动、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包括文字评价、口头评价和综合评价等形式。
2. 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鼓励他们的进步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评和交流。
五、课后延伸教师可布置一些与教材相关的练题或作文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进一步的思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爱我们的祖国课时安排- 总体目标:了解祖国的疆土辽阔、资源丰富、文化灿烂,培养对祖国的爱和感恩之情。
- 课时一:祖国的位置(45分钟)- 课时二:祖国的自然资源(45分钟)- 课时三:祖国的民族文化(45分钟)课程内容及教学策略课时一:祖国的位置- 教学内容:通过地图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位置和边界。
- 教学策略:采用问答、游戏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课时二:祖国的自然资源-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自然资源,如江河、湖泊、山脉、气候等。
- 教学策略:使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课时三:祖国的民族文化-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和饮食文化等。
- 教学策略: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的民族文化。
教学评价和巩固-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绘画、作文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祖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巩固策略:鼓励学生参观祖国的名胜古迹、展览馆等,加深对祖国的感知和体验。
第二单元:阳光体育,快乐成长课时安排- 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能力。
- 课时一:我喜欢运动(45分钟)- 课时二:运动场上的安全(45分钟)- 课时三:跳绳大赛(45分钟)课程内容及教学策略课时一:我喜欢运动- 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 教学策略: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课时二:运动场上的安全- 教学内容:教授正确的运动场上安全知识,如不乱窜、不打闹等。
- 教学策略: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课时三:跳绳大赛-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比赛,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 教学策略:设置奖励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评价和巩固-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体育表现、自评、互评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团队精神。
- 巩固策略: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运动能力和意识。
泰山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好孩子守纪律》教案教学设计

泰山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好孩子守纪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程为泰山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中的《好孩子守纪律》。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遵守校园纪律,从而保持优良的学习环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提高自我形象和素养。
本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对校园纪律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参与度和实际操作,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纪律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校园纪律的相关规定。
•知晓校园纪律的重要性,认识不遵守校园纪律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理解“我是好孩子,我守纪律”的理念,养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
2. 能力目标•能够主动了解校园纪律规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校园纪律的看法,并积极呼吁他人一起遵守校园纪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意识,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培养学生正直诚实、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等美德品质,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校园纪律的相关规定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校园纪律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主动遵守校园纪律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理解校园纪律的重要性,领悟守纪律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互动交流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参与活动来逐渐理解和掌握校园纪律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入故事:小明在校园里做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请同学们谈一谈小明应该如何做才能成为一名好学生。
2.引出本课主题:“好孩子守纪律”。
2. 教学过程1.讲解校园纪律的相关规定,并分别列举相应的例子。
2.强调遵守校园纪律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讨论不遵守校园纪律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3.观看有关校园纪律的视频,并进行评论和讨论。
4.讲解“我是好孩子,我守纪律”的理念,让学生认识到守纪律的意义。
最新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并能正确理解文本中的故事情节。
-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 学会理解故事中传递的道德价值观。
-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核心词汇与表达:人物名称、动词、名词。
- 故事情节的理解与描述。
- 道德价值观的传递。
教学准备- 教材:最新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 教具:PPT幻灯片、课堂黑板、卡片。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展示PPT幻灯片,教授本单元中的核心词汇与表达方式。
注重发音和记忆。
3. 故事阅读(20分钟)- 分发教材,让学生独立阅读本单元的故事。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 故事讨论(15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针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与事件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故事传递的道德价值观。
5. 活动设计(20分钟)- 创设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的故事情节,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呈现。
6. 总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编写一篇自己所喜欢的故事,并注重道德教育的价值。
教学评价- 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口头表达、理解能力和活动设计进行评价,来检验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最新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材- 课程PPT幻灯片。
部编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全册)
本教案是为二年级学生设计的,针对下册的所有品德与生活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教学安排。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目标
- 熟悉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所有内容
- 研究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 能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和自我情绪管理
-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 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 能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和自我情绪管理
教学难点
-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
- 观察法
- 讨论法
- 体验法
- 组织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 教师应提前熟悉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所有内容
- 准备相关的课件和教学材料
- 安排好课堂布置
教学过程
- 每节课安排不同的主题和教学内容,利用观察法、讨论法和体验法进行研究
- 帮助学生认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运用到实践中- 安排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
- 在课堂上注重细节,在语言和行为上起到榜样作用
教学评价
-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笔试和实践活动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 定期收集学生研究心得和感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本教案详细地规划了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所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计划及教案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计划及教案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的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计划及教案,以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并提高学生的品德和生活素养。
计划安排1. 第一单元:友谊与合作- 目标:培养学生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 教学内容:- 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与支持- 合作游戏和团队活动- 教学重点:团队合作与友谊的重要性2. 第二单元:尊重与公平- 目标: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和公平竞争的意义。
- 教学内容:- 同学间的平等相待- 理解并尊重不同的观点和背景- 教学重点:学会尊重和平等的处事方式3. 第三单元:责任与奉献- 目标:激发学生具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教学内容:- 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责任与奉献- 小组项目和志愿者活动的参与-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积极承担责任并乐于助人教案设计示例第一单元:友谊与合作课时1 - 团队合作游戏教学目标: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2. 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如传球、拔河等。
3.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反思合作过程,总结合作的优势与困难。
课时2 - 学生间的相互帮助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相互帮助的意义,并促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步骤:1. 分发小卡片给每个学生,上面写有一个任务。
2. 学生间互相帮助,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帮助其他同学完成他们的任务。
3. 学生分享完成任务的感受,讨论相互帮助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尊重与公平课时1 - 同学间的平等相待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同学平等相待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步骤:1.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平等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分发小卡片,上面写有一些情境,学生讨论在这些情境下如何平等相待。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平等相待的行为。
课时2 - 理解并尊重不同的观点和背景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观点和背景的能力。
教学步骤:1. 结合绘本或故事情节,让学生认识不同观点和背景的重要性。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品德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4.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品德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了解品德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品德对生活的重要性。
3. 第三课时:生活习惯的养成4. 第四课时:人际交往与沟通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5. 第五课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表现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通过观察、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表现和生活习惯。
3.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同伴交往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态度:通过学生的作业、作文、绘画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态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材。
2. 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生活案例、故事、图片等素材,用于教学。
4.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音响等。
5. 实践活动材料: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实践活动材料,如手工制作、实验器材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品德与生活的关系(20分钟)3. 第三课时:生活习惯的养成(20分钟)4. 第四课时:人际交往与沟通(20分钟)5. 第五课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20分钟)6. 第六课时:学会感恩,尊重他人(20分钟)7. 第七课时:团结友爱,互助合作(20分钟)8. 第八课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20分钟)9. 第九课时:遵守规则,维护秩序(20分钟)10. 第十课时:自我管理,自我成长(20分钟)七、教学内容:六、第七课时:团结友爱,互助合作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品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诚实、守信、感恩、尊重等品德的含义。
2.了解健康、环保等生活常识。
3.能够通过生活实例体验品德和生活常识的重要性,增强自我认知和对生活的关注度。
4.发展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促进情感与态度的成长。
教学重难点1.品德与生活的关系。
2.如何通过生活实例体验品德和生活常识的重要性。
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引入新课《品德与生活》,让学生了解品德和生活的关系。
2.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品德和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
学习词汇(10分钟)1.使用图片和实物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习本节课涉及到的生词词汇;例如:诚实、守信、感恩、尊重、健康、环保等。
2.让学生读出这些词汇,并举出不同场景下的运用。
学习知识点(30分钟)1.形式多样的讲解: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把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讲解,如诵读、图像展示、生活场景演示等。
2.案例分析:老师可以通过一个个精选的生活案例来分析品德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
3.小组讨论:可以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让同学们共同探讨品德与生活的思考,并且在讨论中体验品德的实践。
活动实践(30分钟)1.贴画展示: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涉及品德与生活的图片、画报、海报等,然后让学生分组选择一张图片进行展示并讲解。
2.生活小常识分享: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较为关心的生活常识话题,进行分享与交流。
3.角色扮演: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常识的情景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例如:如何遵守班规、如何保护环境、如何体现感恩等。
总结反思(10分钟)1.让学生展示他们今天学到的心得体会;2.让学生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科目:思品班级:二年授课教师:尹逊英嘉荫县乌拉嘎中心校课程表学生成绩登记表田野里,有的长在大海里,还有的是经过工人叔叔们加工得来的,那我们的家乡都有哪些物产呢?(板书:家乡物产)二、说说家乡的物产,看谁说得多。
1、什么叫家乡的物产?那什么叫特产呢?怎样说家乡的物产?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小结:家乡的物产就是我们家乡特有的天然物品和世代家乡人利用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物品。
一个地方的著名产品或某地特有的产品就叫“特产”,它不为其他地方所有。
大家可以从水果、蔬菜、农产品、工艺品、矿产等种类来说。
2、让学生看课本10—11页,说出我省不同地方的不同物产,引导学生根据物产名称归纳物产种类。
(农产品、中草药、矿产、山野菜)。
3、家乡物产大家谈。
(1)小组交流家乡物产资料课前,老师号召大家采用各种调查方法,收集家乡的物产和家乡物产的相关资料,大家一定收集到了很多!赶快把你收集到的和小组成员先交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当学生的思路较窄时,师相机点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2)交流。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展示一下,用你喜欢的方式说给大家听一听,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收集到的?(3)听大家介绍了这么多家乡的物产,你想说点什么?(4)我说我喜欢。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和这些物产打交道。
你喜欢哪种物产呢?为什么?(5)结合地方特点,重点介绍一下当地的物产,增强对家乡的热爱4、教师小结:同学们,家乡的物产是我们牟平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孕育而成,以及我们家乡人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来的,我们要珍惜阳光、空气、水,是大地养育着生命,养育着我们,所以我们称大地为——生:我们的大地妈妈(板书课题)二、走进生活,感受大地妈妈的美丽因为有了大地妈妈的滋养,才使得生机勃勃,才使得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地妈妈的美丽吧!看16页—17页问:我们的大地妈妈美不美啊?看来这些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生答)我们把大地妈妈画这么美是是因为——我们爱我们的大地妈妈。
那大地妈妈是不是非常高兴啊?三、结合资料,了解地球现状——遭到破坏我们的大地妈妈多么美丽啊,她有这么多孩子在她的怀抱里快乐生长!可是大地妈妈却伤心地哭了,这是为什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让人震惊的画面吧。
画面一:海水受到污染,鱼大量死在海边,渔民再也无法出海打渔。
画面二:高耸的烟囱释放出大量的烟,使得空气受到污染,天不再蓝。
画面三:白色垃圾污染田间,农作物不再生长,田地里颗粒无收。
画面四:工厂排出污水污染了河流,河两岸居民都不能健康生存。
画面五:树木被砍伐,小鸟没有了安睡的家。
画面六:植被被破坏,滚滚黄沙席卷而来好像要吞噬我们的家。
这些行为使大地妈妈受到严重的伤害,她怎么能不哭泣呢?这些伤害地球妈妈的事是谁干的?生:人类。
问:生活中,类似这样破坏环境的事你们听说过、看见过吗?(生答)是啊,有一些人为了眼前的利益或者便利就破坏环境,伤害了我们的大地妈妈,可是最终会伤害到谁呢?速度越发加快,而处理垃圾的能力却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
资料显示,我国城镇生活垃圾的年产量已达到60亿吨,我国2/3的城市陷入了垃圾重围。
(举例)例如塑料袋、快餐饭盒、塑料杯瓶等等,难以分解, 破坏土质, 填埋后可能污染地下水,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剩菜和剩饭如与垃圾或快餐盒倒在一起,会大量滋生蚊蝇,促使垃圾中的细菌大量繁殖, 产生有毒气体和沼气, 甚至引起垃圾爆炸。
电池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电池消耗完了,随意扔掉的话,知道危害有多大吗?(1)一节废电池扔到大海里,可以使三条小鱼死掉。
(2)一节废电池扔到田里,可以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寸草不生。
3)一节废电池扔到小河里,会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辈子的饮水总量。
……4、出示:我们班级共有19名同学,也就是有19个家庭,如果每个家庭一个月扔一节废电池的话,一个月就是19节电池,一年12个月要扔多少节废电池呢?我们全校共有学生大约200多名,200多个家庭一年要扔多少节废电池?5、现在有什么想说的?应该怎样做?6、学生汇报、交流。
7、小结:我们应该把废旧电池扔进有毒有害垃圾箱内,让工人们把废电池中有用的物质提炼出来,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
总结:乱扔垃圾不仅会给人们带来视觉污染,还会污染空气,污染水源,影响环境卫生;并且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如果处理不当,垃圾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看来,垃圾的危害可真不小,我们应该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
活动二、给垃圾找家(一)汇报课前调查结果,了解垃圾的种类及处理方法1、我们人类就是垃圾的制造者,每天会产生出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垃圾,大家拿出调查表,一起来了解垃圾家庭的成员。
2、指名汇报。
师;你们的行为是值得称赞的,可是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人做得不够好。
请看31页。
(1)看第一幅图:小女孩做得对吗?生:不对。
(2)看第二幅图:这位叔叔做的对吗?为什么?生:不对,他踩草坪。
师:如果是你,怎样做?生:我绕道走。
(3)看第三幅图:这位老奶奶在干什么?生:晒被子。
师:你赞成她的做法吗?生:不赞成。
师:为什么?生:小树会歪。
师:你能为老奶奶想个好办法吗?生:把被子晾在栅栏上。
……师:你的主意真不错。
(4)看第四幅图:封山了,他们还要到山上去玩,对吗?生:不对。
师:封山了,你还会去吗?生:不去。
师:图上这些人的行为给花草树木造成了伤害,同学们今后你们应该怎么做?生:不踩草坪。
生:不摘花。
师:在生活中你还能为花草树木做些什么?生:给花浇水……师:同学们,花草树木用绿色装点着春天,用五彩描绘着大地,用硕果养育着人类,有了花、草、树木,我们的家园才更加美好,我童节、歌咏比赛、运动会)三、师生讨论,回忆队知识。
师:既然,同学们参加了这么多的少先队活动,那对少先队知识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老师和你一起来学习一下少先队知识。
1、同学们戴红领巾已有一年的时间了,那你知道少先队的全称是什么吗?(中国少年先锋队)2、少先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是谁呢?谁来告诉大家?(我们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
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我们队。
)3、谁来说说少先队的队徽是什么样子呢?(学生交流)(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我们的队徽)4、你们知道少先队的标志是什么吗?(少先队的队旗是少先队组织的标志)5、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打队礼吗?谁来演示一下。
(五指并拢,高举过头顶,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6、出示两幅旗帜,让同学们想一想,队旗上面的五角星和火炬各代表什么?队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着什么呢?(学生回答)(队旗是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
红色,象征革命胜利,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
队旗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师:作为少先队员,我们要热爱队旗。
在举行集会,队旗出场和退场的时候少先队员要严肃,立正并敬礼,表示对队旗的崇敬。
7、同学们,你们会唱队歌吗?老师这里准备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请同学们一起来唱,好吗?8、你们知道少先队员的呼号是什么?(我们的呼号是:“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 时刻准备着!)9、同学们,你们知道队的作风是什么吗?(诚实、勇敢、活泼、团结)10、你们知道少先队的建队日是哪一天吗?(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四、学习红旗一角的故事。
师:请问同学们,红领巾为什么是三角形的?(指名回答),对呀!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少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起来学习战斗英雄的故事。
1、刘胡兰:在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前,刘胡兰毫不畏惧,坚决不投降,她从容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壮烈牺牲,毛主席亲自为他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2、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敌人在暗堡里猛烈的向战士们扫射,董存瑞毅然用自己的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敌人的碉堡被炸毁了,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胜利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3、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顺利地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阵地,黄继光视死如归,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冒着火舌的机枪口,堵住了敌人罪恶的子弹,为顺利夺下高地铺平道路而自己英勇牺牲。
4、邱少云:在攻占391高地战斗中,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任务顺利完成,任凭火舌爬上自己的脊背,爬上自己的双肩,他没有呼喊,没有流泪,只是使劲的咬着嘴唇,他的双手深深的插入泥土里,像一尊巨大坚硬的石像横卧在烈火中。
小结:没有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我们的红领巾就没有今天这么红、这么鲜艳!红领巾来之不易,我们应该为少先队员的身份而感到自豪。
五、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更多的关于红领巾,关于少先队的知识。
课后,请同学们收集祖辈、父辈童年时,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有章,听党的话,热爱中国共产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参与实践,才能加入少先队。
(8)、少先队创立者和领导者是谁?我们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
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我们队。
(9)、你知道什么时候要用队旗?生:我们入队仪式的时候出了大队旗。
生:我们开运动会的时候每班游行的时候拿着队旗。
生:春游的是时候我们拿着队旗。
还有秋游的时候也拿着队旗。
师:在少先队活动或学校的大型活动的时候一般要出队旗。
(10)、出队旗时我们是怎么做?严肃、立正、敬礼!(11)、少先队的呼号是什么?我们的呼号是:“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 时刻准备着!”(12)、我们队的作风是什么?诚实、勇敢、活泼、团结师:把你知道的关于少先队的其它知识说给同学听。
生介绍了红领巾的由来。
少先队的发展过程。
由来: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少先队组织,在苏联成立,红领巾就在苏联莫斯科诞生了。
发展过程:新中国诞生不久,194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委托共青团建立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
1953年6月,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
四、讲一讲师: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英雄的鲜血染红的。
让我们讲一讲“英雄故事”。
师:请把翻开38页,谁来讲“英雄的故事”?生: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