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训练3(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过关测试卷 新人教版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过关测试卷 新人教版

其次单元过关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成果留意事项:1、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一、名句默写。

(10分)1.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学而》)2.?与伴侣交而不信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雍也》)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子罕》)其次部分二、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7分)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7.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3分)1)吾欲之.南海()2)西蜀之.去南海()3)西蜀之去.南海()8.翻译(4分)1)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填空(6分)1)从文中“__________”这句可以看出去南海是相当困难的。

富者想“__________”,结果未能实现;贫者只依靠“_________”,就实现了自己的宏愿。

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训练“子侄”,从“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他期望子侄立定志向,刻苦学习。

3)本段通过贫富二僧往南海的故事,说明白__________的道理,告知我们_____________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训练2(无答案)新人教版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训练2(无答案)新人教版

训练 2快乐晨读诗海漫步诗词在线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①相唤浴蚕②去,闲着中庭③栀子花④。

词语注释①妇姑:姑嫂。

②浴蚕:以盐水选蚕种,古时谓之浴蚕。

③中庭:庭院。

④栀子花:常绿灌木,也称吞丹、林兰、越桃。

花有浓香,枝干质地紧密,农村多栽种备制农具。

作者简介王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

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世称王司马。

他写了大量的乐府诗,同情百姓疾苦。

诗词赏析这首诗以简练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农忙图景。

前两句言居家之少,为山村特有景象,突出山村景色的静谧。

第三句写妇女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

第四句以花之“闲”,反衬农家之忙。

全诗处处扣住山村特色,写景写人及记事,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经典美文美文在线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质①于邯郸,谓②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③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词语注释①质:做人质。

②谓:对……说。

③去:距离。

④大梁:在今河南开封。

点滴积累“三人成虎”原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

比喻谣言经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申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

参考译文庞恭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

”庞恭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

”庞恭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训练20(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训练20(无答案) 新人教版

训练 20快乐晨读诗海漫步诗词在线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①秋。

轻解罗裳②,独上兰舟③。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语注释①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③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此处为床的雅称。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诗词赏析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经典美文美文在线苏秦之楚苏秦之①楚,三日乃得见乎②王。

谈卒③,辞而行。

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④寡人,曾⑤不肯留,愿⑥闻其说⑦。

”对曰:“楚国之食贵于⑧玉,薪⑨贵于桂⑩,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

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⑪鬼见帝。

”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词语注释①之:到……去。

②乎:于。

③卒:完,结束。

④临:见。

⑤曾:竟然。

⑥愿:希望。

⑦其说:您的见教。

⑧于:比。

⑨薪:柴草。

⑩桂:桂树。

⑪因:依靠,凭借。

苏秦简介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

苏秦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劝说六国国君联合,堪称辞令之精彩者。

于是身佩六国相印,进军秦国,可是由于六国内部的问题,轻而易举就被秦国击溃。

参考译文苏秦来到楚国,过了三天才见到楚王。

交谈完毕,就要向楚王辞行。

楚王说:“我听到先生的话,就像听到古代贤人说话一样。

现在先生不远千里来到这见我,竟然不肯多待一些日子,我希望听到您的意见。

”苏秦回答说:“楚国的粮食比宝玉还贵,柴草比桂树还贵,看到前来拜见的大臣就像见到高贵的小鬼一样难,要见到大王就像要求见天帝一样难。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训练6(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训练6(无答案) 新人教版

训练 6欢快晨读诗海闲逛诗词在线别董大①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词语注释①董大:大约是董庭兰,一位颇出名的音乐家。

原诗共二首,这是第一首。

作者简介高适(700—765),盛唐诗人。

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衡水)人。

有《高常侍集》《中兴间气集》等传世。

高适为唐代有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生疏军事生活,所作边塞诗,对当时的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

诗词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有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观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是对伴侣的劝慰,话说得多么洪亮,多么有力,于安慰中布满着信念和力气,激励伴侣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经典美文美文在线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①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②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③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④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⑤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⑥;冕小儿,恬若不知。

词语注释①窃:偷偷地。

②辄:总是(经常),就。

③挞:用鞭子、棍子等打。

④曷:通“何”,为什么。

⑤潜:暗暗地、静静地。

⑥狞恶可怖:凶恶凶狠,令人可怕。

点滴积累王冕之所以成为有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缘由在于王冕幼时读书认真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

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学问,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

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同学念书;听完以后,总是悄悄地记住。

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遗忘了。

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过后,他仍是这样。

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便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训练12(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训练12(无答案) 新人教版

训练 12快乐晨读诗海漫步诗词在线赠从弟刘桢亭亭①山上松,瑟瑟②谷中风。

风声一何③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④,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⑥。

词语注释①亭亭:高耸的样子。

②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③一何:多么。

④惨凄:凛冽、严酷。

⑤罹(lí )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是它依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

作者简介刘桢,东汉文学家,以五言诗著称。

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称刘桢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七子“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

以诗歌见长,后人将他与曹植并称“曹刘”,为“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

诗词赏析这首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

诗人并没有讲他希望堂弟应当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意却又不言而喻。

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

经典美文美文在线祁奚请老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②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③可。

”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

”晋遂举解狐。

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④?”祁奚对曰:“午⑤可也。

”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

”(选自《左传》)词语注释①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

②晋君:指晋悼公。

③解狐:晋国大夫。

④国尉: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

⑤午:祁午,祁奚之子。

简介《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公羊传》《谷梁传》是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释“春秋”,而《左传》则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

参考译文晋国的大夫祁奚老了,晋平公问他:“谁适合继承你的位子?”祁奚回答:“解狐适宜。

”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

” 平公就任命了解狐。

后来平公又问祁奚:“国家缺少了国尉,谁适宜担任这个工作?”他回答:“祁午适宜。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新人教版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语文(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基础知识(15分)1.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涟漪.(qí)寒颤.(zhàn)瘫.痪(tān)霎.时(shà)B.反省.(xǐng)脸颊.(xiá)匿.笑(nì)旨.意(zhǐ)C.粼.粼(línɡ)祷.告(dǎo)攥紧(zuàn)脚踝.(luó)D.拆散.(sàn)嫩.芽(nèn)分歧.(qí)沐浴.(yù)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水波粼粼形影不离嫩芽花辨 B.和二而一不可抗拒憔瘁决别C.各得其所惊魂未定树杈并蒂 D.恍然大悟频频回顾寂漠信服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A.一位汽车出租司机把捡到的十元钱交给了失主。

B.同学们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五月四日的青年节。

C.事后,他诚恳地接受了大家的意见。

D.柴油价格已下降一倍。

4.说话比较得体的一项是()(2分)A.老大爷,您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B.请您来做报告,想必您会感到荣幸。

C.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我实在没功夫,太抱歉了。

D.宴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别着急,再等一等。

5.仿照所给例句,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

(2分)(例)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友情:6.默写。

(5分,每空1分,多写、少写、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①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②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吹漆公店》)③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二、阅读理解(40分)阅读《羚羊木雕》片断,回答7—12题。

(16分)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训练24(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训练24(无答案) 新人教版

训练 24快乐晨读诗海漫步诗词在线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①,春意阑珊②。

罗衾③不耐④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一晌⑥贪欢⑦。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语注释①潺潺:形容雨声。

②阑珊:衰残。

③罗衾:绸被子。

④不耐:受不了。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一会儿,片刻。

⑦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个国君,世称李后主,五代著名词人,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在位15年,李煜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

他前期词以写宫廷生活为主,后期词抒写被赵宋王朝所俘后的遭遇,虽然内容充满着对昔日繁华生活的留念和亡国的哀伤,但毕竟已从狭窄、虚浮的小天地中突破出来,提高了词的艺术表现力,在词史的发展上,有着一定的地位。

诗词赏析这首《浪淘沙》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

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

经典美文美文在线陆元方卖宅陆少保①,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

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

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买者闻之,遽辞不买。

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词语注释①陆少保:字元方,唐朝人,曾任少保(太子的老师),故又名陆少保。

文学常识“东都”与“西都”。

“东都”与“西都”在中国历史上是相对而言的。

上文说陆少保“曾于东都卖一小宅”,这里唐朝人说的“东都”,实指洛阳,西都是指长安(今西安市);汉朝人也称洛阳为东都。

再往上推,周武王建都镐,称西都,也把洛阳称为东都。

后代也有称开封为东都的。

东都一度曾被称为“东京”,那么长安便是“西京”。

参考译文陆少保,字元方,曾经在洛阳卖一套房子。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训练7(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训练7(无答案) 新人教版

训练 7欢快晨读诗海闲逛诗词在线菩萨蛮书江西造口①壁辛弃疾郁孤台②下清江③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④,可怜很多山。

青山遮不住,到底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⑤,山深闻鹧鸪。

词语注释①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江苏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②郁孤台:在今赣州西北田螺岭上。

③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此处代指京师。

⑤愁余:使我发愁。

作者简介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汉族,济南历城人,南宋有名军事将领、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

其词热忱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作品有《稼轩长短句》等。

诗词赏析本篇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作者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主管司法与监察并兼管农桑)时所写。

作者路过皂口,触景生情,由郁孤台下的江水联想到当年逃难人民的血泪,想到沦陷的中原,禁不住产生了江山易主却无法收复的哀思。

这首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求和这一错误政策的不满,抒写了他关怀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经典美文美文在线睹雁烹①燔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

”其弟争曰:“宜燔②。

”竞斗而讼③于社伯。

社伯④请剖⑤雁,烹燔半焉。

已而⑥索⑦雁,则凌空远矣。

词语注释①烹:煮。

②燔:烧,烤。

③讼:找人辨别是非﹑曲直。

④社伯:相当于现在的村长。

⑤剖:切开。

⑥已而:随后。

⑦索:查找。

点滴积累做一切事情都应当抓住时机,当机立断,说干就干。

假如只是为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争辩不休,相互扯皮,坐失良机,那么什么事也做不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因迟疑不决,错失了很多机会,有的人错过了可以转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机遇,有的人错过了升迁发财的机会,有很多机会可遇而不行求,错过了也就错过了,永久不会再来。

参考译文以前有个人观察大雁在天上飞,想挽弓将它们射下来,说:“(要是)射下来了就煮来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 3
快乐晨读
诗海漫步
诗词在线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诗句大意
小舟离开岸边荡起波纹,阳光温暖风中含香正是梅花凋落的时节。

若隐若现的山色像一幅画横在天地间的卷轴上,白鸥飞过增添了画面的诗意。

作者简介
俞桂,字希郄,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

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

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

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

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察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

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诗词赏析
这是首写景诗,描写在湖上荡舟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前两句写近景,扣题交代过湖的时令,渲染香暖和悦的氛围;三、四句写远景,远处若隐若现的山色如同水墨画横在天地间,一只白鸥由远处飞来,增添了画面的诗意。

远近结合,使画面层次分明,富有情趣。

经典美文
美文在线
王积薪①闻棋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

将游京师,宿于逆旅②。

既灭烛,闻主人媪③隔壁呼其妇④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

”媪曰:“第几道下子矣?”
妇曰:“第几道下子矣。

”各言数十。

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⑤。

”积薪暗记。

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词语注释
①王积薪:唐朝著名围棋手。

②逆旅:旅店。

③媪:老妇人。

④妇:指媳妇。

⑤伏局:这局棋认输。

点滴积累
我国的围棋,早在春秋时就流行,久盛不衰。

《学弈》中说到的“弈秋”,就是著名的围棋手。

到了唐朝,围棋已定型为今天的纵横19道,361个点。

它最初叫“弈”,“围棋”这个名词在西汉时出现。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上至帝王、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喜爱下围棋,因此高手辈出。

当时已实行九等品级制,是今天围棋九段等级制的雏形。

参考译文
王积薪的棋术高超,自己认为天下没有对手。

打算去京城闯荡,在一家旅店借宿。

熄灭蜡烛后,听见隔壁年老的主妇招呼她的媳妇说:“夜晚难以打发,能下一局棋吗?”妇人说:“好的。

”老妇人说:“第几道下子了?”妇人说:“第几道下子了。

”各自说了几十次。

老太太说:“你输掉了。

”妇人说:“我认输了。

”王积薪暗暗记住,第二天复验那盘棋的过程,发现自己的棋艺及不上她们。

轻松晚练
1.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博览群书是读书的一大要诀。

,可以让我们知悉社会的变迁、民族的盛衰、政治的演变,更新自己的观念;,可以让我们了解名人身处逆境奋发图强,振作自己的志气;,可以让我们体验事物的因果、世道的崎岖、沧桑的演变,增加自己的阅历;,可以让我们怡情养性;读歌赋,可以让我们思想高尚……
①读小说②读诗词③读历史④读传记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 ④①②③
2.仿照下列句子的格式,再续写两句。

科学是什么?科学是一把把钥匙,为你打开一扇扇陌生的大门。

科学是什么?科学是一盏盏明灯,为你照亮黑夜的行程。

科学是什么?,。

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此时正是郊游的好时候,同学们都很想出去踏青,开阔一下视野,关注一下社会生活,但你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仍有顾虑,想一想:作为班长兼语文科代表的你,该怎么对他说,才能让他打消那些顾虑,愉快地接受你们的提议?
4.下面是某同学的作文片段,内容上有一些小毛病。

仔细阅读,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符号不必全使用)
换用号: 增补号: : 调位号:
夕阳西下,蝉叫声渐渐地停了下来,远方那色彩斑斓的晚霞,尽情地装饰着天空,颇有贵妃醉酒之态,使天空更加炫丽多彩。

忙碌了人们的一天,开心地往家赶,玩耍的儿童也飞一般地溜回了家,以免把父母发现自己溜出去玩。

我依旧走在绿阴小道间,成对的蝴蝶翩翩起舞,幸福在它们之间萦绕,好不羡慕,瞧着瞧着,似乎想起些什么……于是,我赶紧踏着晚霞向家中走去!
5.阅读下面两段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提到食品垃圾,首先冲入大脑的便是垃圾桶中那些令人作呕的“残羹剩饭”,它们不仅污染环境,还是老鼠、蟑螂等疾病传播者的美味佳肴。

然而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为食品垃圾“平了反”,使之摇身一变成为环保“新宠”。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介绍,夏威夷自然能源研究院的生化学家们将食品垃圾制成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研究人员们风趣地称之为“完美塑料”。

这种可在短时间内被降解的塑料应用广泛,不仅可用来制造瓶子、袋子等包装物,还可制成药物的胶囊外衣。

材料二希蒙得木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其结出的坚果含油量高达50%。

最新研究发现,从希蒙得木果实中提炼出的油如果在机动车引擎中燃烧,残留废物更少,噪音更小,持续时间更长,能效比柴油还高,同时希蒙得木果油不含硫磺,因
此不仅不会释放有害的氧化硫,而且不会产生腐蚀汽缸的硫酸,可以大大延长引擎的寿命。

另外,由于希蒙得木果油燃点更高,其储存和运输时也不容易爆炸,更加安全。

当然,如果真的要用希蒙得木替代石油,必须大规模种植这种植物,以获得足够的果实。

希蒙得木对环境的适应力极强,适合种植在气候炎热的地区、盐碱地和沙漠中。

在沙漠面积大的国家,大量种植这种植物不但不会占用耕地和其他经济用地,还可以起到环保和提供能量的双重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