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讲义-课外阅读拓展:吟诵动人的诗篇-宋后诗歌(无答案)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诗词运用》附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诗词运用》附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诗句运用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我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12分)1.《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

①白居易②贺知章③杜甫2.《村居》的作者是()代著名诗人高鼎。

①唐②宋③清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的是()的景色。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4.《舟夜书所见》中的“散作满河星”中“散”的读音是()。

①shǎn②sàn ③shàn二、诗句妙用。

(18分)1.根据意思写诗句。

(8分)2.看图写诗句。

(10分)三、根据情境写诗句。

(28分)1.春天来了,枯黄的小草又长得郁郁葱葱了,这真是“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____”。

高高的柳树如碧绿色的宝石般翠绿,条条柳丝在春风中轻轻摆动,这情景让我想到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

草木萌发,黄莺飞舞,杨柳轻拂,这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啊!2.古时候,农民的生活非常艰难,李绅在诗中这样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饿死。

”3.放学后,孩子们在公园里放风筝,看到这样的景象,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两句诗。

4.夜晚,微风阵阵,湖水泛起层层波纹,湖心亭中的灯光洒在湖面上,看起来特别美丽。

我不禁吟诵起诗句:“微微风簇浪,__________________。

”四、感悟诗情。

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里。

(填序号,12分)1.《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诗人()。

①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②对小草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2.《悯农》一诗表达了诗人()。

①对农民的深切同情②对粮食的爱惜之情3.“风光不与四时同”中“四时”指()。

①其他时节②四点钟五、读诗句,选出花的名字填入括号里。

二年级下册语文《草》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语文《草》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语文《草》知识点总结二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文《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二年级下册语文《草》知识点注释:1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

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

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2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3一岁一枯荣:枯,枯萎。

荣,茂盛。

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4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远芳:草香远播。

侵,侵占,长满。

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5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6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7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赏析:前人于此诗好评甚多。

《古欢堂集杂著》:“刘孝绰妹诗:‘落花扫更合,丛兰摘复生’。

孟浩然‘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此联岂出自刘欤?……古人作诗,皆有所本,而脱化无穷,非蹈袭也。

”《唐诗成法》:“不必定有深意,一种宽然有余地气象,便不同啾啾细声,此大小家之别。

”但亦有说此诗别有寓意者。

《唐诗三百首》:“诗以喻小人也。

消除不尽,得时即生,干犯正路。

文饰鄙陋,却最易感人。

”《诗境浅说》:“诵此诗者,皆以为喻小人去之不尽,如草之滋蔓。

作者正有此意,亦未可知。

然取喻本无确定,以为喻世道,则治乱循环;以为喻天心,则贞元起伏。

虽严寒盛雪,而春意已萌。

见仁见智,无所不可。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PPT朗读视频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PPT朗读视频

造儿句童: 散河学堤归的来作早用,是发防止芽河水生泛滥长。 ,黄莺飞来飞去。杨柳长长的枝
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迷人人教的 版姿语态文,二赞年美级了杨下册柳似的春天乎。 都陶醉在这浓浓的春烟里。
其诗风清新脱俗,以绝句见长。
liǔ

柳树 柳枝
造句:春天到了,柳树长出了嫩芽。
zuì

陶醉 沉醉
造句:我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
yǒng

咏柳 歌咏
造句:歌咏比赛中,我们获得第一。
tāo

绦子 绦带
造句:大家都很喜欢小芳的绦子。
cái

裁剪 裁缝
造句:裁缝能做出漂亮的衣服。
多音字
sàn
晚饭过后,我和妈妈去公园散步。

sǎn
( )春风似( )。
造句:我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 把风筝放上蓝天。
将诗句补完整
( 草长 )莺飞( 二月天 ), 拂堤杨柳醉( 春 )烟。
( 儿童 )散学归( 来早 ), ( 忙 )趁( 东风 )放纸鸢。
结构梳理
自然景物 人物活动
互动课堂
自.由读古诗,注意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碧 玉/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垂 下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赞美春天的柳树。
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指绿色的玉石, 这里用来比喻春 天嫩绿的柳叶的 颜色如碧绿色的 玉。
咏柳

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阅读备课 全册精品文档8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阅读备课  全册精品文档8页

阅读备课(二年级)单位:班级:姓名:历下区第二实验小学学校二年级班第二学期读书计划一、本班读书情况分析二、本学期读书目标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要极大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思想教育的机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让他们在思想品德提高上、生活和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得以提高。

本学期重点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本学期读书活动开展措施1.读书时间及方式时间安排:方式:一是课内专题指导阅读;二是小组内阅读交流;三是课下自由阅读。

2.检查方式班内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评比,如,比读的内容多,或比读的内容深,或比积累的好词佳句多,或比读后复述好,或比平时读的习惯好等等。

四、学生读书书目《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阅读指导课主题:《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一阅读内容简介有关安徒生童话的专题书籍较多,它们大都包含着脍炙人口的名篇。

如,讲出生时面貌丑陋而长大后变成美丽的天鹅的,揭露穷苦的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悲惨遭遇的,讲爱听好话而不顾实际上当受骗的皇帝事情的,讲用智慧取得胜利的士兵故事的,等等。

二阅读目标1.遇到不认识的字能主动查字典解决。

2.知晓书中的主要人物及大体故事情节。

3.摘抄积累书中的好词佳句。

4.训练读中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阅读时间2009年3月份。

前三个星期阅读,后一个星期进行交流汇报。

四阅读过程1.精彩推介,激发兴趣①教师激趣,学生续讲故事。

师讲《皇帝的新装》前半部分。

问学生:谁听过这个故事?谁能说说故事中皇帝后来怎么做的?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故事的?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激发读书欲望:以前我们识字量少,听别人讲故事有收获,现在我们识字多了,会读书了,自己去读故事,收获会更多。

②教师借机推介书目《安徒生童话》。

老师拿出书,简要说说书中的主要篇目。

进而激发学生读的欲望。

2.结合片断,指导读法。

①示《皇帝的新装》内容。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_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_苏教版

专项部分古诗文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注释】1.好雨:指春雨。

2.乃:就,马上。

3.发生:指“发生”雨,即下雨,落雨。

4.潜:暗暗地,悄悄地。

5.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诗意】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年) 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现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赏析】《春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

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

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

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

如今用“好”赞美雨,就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

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

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

你看它多么“好”!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件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件

古诗文体。
圆转有力。
2020/7/20
hán

音序:H 部首:口 结构:上下
组词:窗含 包含
造句:我最喜欢的诗句是 “窗含西岭千秋雪”。
书写指导: “人”撇捺舒展, 里面部分稍小。
2020/7/20
lǐng

音序:L 部首:山 结构:左右
组词:西岭 山岭
造句:我最喜欢的诗句是 “窗含西岭千秋雪”。

静态
两个黄鹂 一行白鹭
千秋雪 万里船
色彩明丽 清新开阔
2020/7/20
课文主旨
《绝句》通过对大自然明媚春光的描绘, 折射出诗人愉快的心情。四种独立的景色,描 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心 情十分喜悦。
2020/7/20
推荐阅读 采莲曲·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诗文翻译
2020/7/20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 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 悦,意蕴畅达,描写了诗人居住草堂附近明 媚秀丽的春色。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愉快的 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2020/7/20
●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师点拨:首先借助汉语拼音解决生字新词,然后 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最后在理解诗 歌的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茂盛的莲池当中,有一群美丽可爱的采莲少女, 她们的罗裙同荷叶一样鲜绿,她们的脸庞如荷花一般 红润。人与荷花相互掩映,一忽儿就不见了;听到歌 声才知道她们还在其中。
2020/7/20
国学诵读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杜牧)
2020/7/20

二年级下册ppt课件语文

二年级下册ppt课件语文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等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活动。同时, 通过纠正发音、语调和语法错误,帮助学生 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此外,可 以设置相关话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 词汇和语法知识进行表达,提高语言交际能 力。
04
单元四:作文写作
写作构思
构思方法
在写作前,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 、思维导图法等构思方法,帮助 学生整理思路,形成清晰的写作
中国现代文学
总结词
多元发展、与时俱进
详细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近现代,中国 文学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作 家和作品,如鲁迅的短篇小说、郭沫若的诗歌等。中国 现代文学在描写现实生活、反映社会变革、传承文化等 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吸 收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呈现出多元发展的 态势。
外国文学常识
总结词
广泛涉猎、开阔视野
详细描述
了解外国文学常识有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认识不同 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从古希腊悲剧诗人到文艺复 兴时期的文学家,从莎士比亚的戏剧到托尔斯泰的长 篇小说,这些作品都展现了人类文明的瑰宝。同时, 通过对外国文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比较和思考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加深对人类文明的 理解。
06
单元六:语文综合实践
活动策划
确定活动主题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 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活动主题,如 “春天的色彩”、“环保小卫士
”等。
制定活动计划
根据活动主题,制定详细的活动 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
与人员、活动内容等。
准备活动道具
根据活动计划,提前准备好相关 的道具和材料,如彩笔、纸张、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备课表及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备课表及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备课表及教案设计编写时间:201年月日第一课时第二课时17古诗两首教材分析:本课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

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

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古诗。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园,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一)初读1、自由练读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3、齐读(二)理解诗句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2、诗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

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绿得充满生机,绿的无边无际。

荷花格外红艳,红得另有一种模样)小结:这“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4、齐读古诗课件出示三、体会诗情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致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吟诵动人的诗篇
——宋后诗歌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诗歌之河的下游,。

这里,我们将认识元代、明代和清代的著名诗人,诵读他们的精彩诗作。

百花齐放春满园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上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上拼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乾坤.)yáng liǔ

((
2.根据例子仿写词语。

千锤万凿千军万马
3.根据诗歌理解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池头.树:
4.背诵三首诗歌。

满乾.坤.:放纸.鸢.:
()
纸鸢.)
yán sè
5.于谦在《石灰吟》中表达了自己对石灰的赞美之情。

那么,石灰到底有什么用途呢?请你写出三条石灰的用途。

6.《村居》,将歌中的景象用画笔描绘出来。

1.
2.
3.
《墨梅》(译文)
我家的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
每一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我不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
只希望梅花的清香之气飘散在天地之间。

《石灰吟》(译文)
石灰石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敲击,才能从深山中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即使被敲碎了、烧化了,它也不害怕,
因为它只想把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村居》(译文)
农历二月,春天来了,小草发芽长大,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水面上漂浮着淡淡的烟雾。


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

他们趁着东风,欢快地放起了风筝。

1.书目推荐:《学生必备经典古诗文鉴赏辞典(套装共4 册)》,江西教育出版社。

2.书目推荐:《古诗学习辞典(学生版)》,吉林文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