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爱有多少斤答案是930750斤

合集下载

读《母爱有多少斤》心得札记

读《母爱有多少斤》心得札记

读《母爱有多少斤》心得札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爱数也数不清:母爱在汗水里,母爱在唠叨里,母爱在牵挂里……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母爱有多少斤》,读完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文中讲述了晚自习时,李淼同学的母亲来给他送衣服。

他接过衣服后催促母亲快点离开,可他母亲仍关切地叮嘱。

他就说了一句:“我知道了,烦死了。

”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议论纷纷。

老师问了大家一些问题,说:“十五个碗有三斤左右,加上洗锅就五斤左右。

一天五斤,一年就是一千八百斤左右,十年就是一万八千斤左右。

同学们,在生中,妈妈难道就只是洗碗吗?她们做的事情难道数得清吗?同学们,你们能算得清母亲的爱有多少斤吗?”所有同学顿时脸红了。

是啊!母爱是伟大的。

文中的母亲心中想着自己的儿子,想着儿子穿的好不好,会不会冷,远远地从家来给儿子送衣服。

可她的儿子和那些同学却对这浓浓的母爱如此麻木,谁看了都会心痛。

是啊!母爱是伟大的。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祖国母亲,今年恰逢她70岁生日,全国上下都沉浸在欢庆中。

可曾想过母亲一路走来的艰辛,从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历经改革开放,母亲一步步强大起来。

如今屹立在世界强国之列,百姓可曾抱怨过?不,大家都在感激祖国母亲,教会了我们要坚强,激励我们要上进。

是啊!母爱是伟大的。

我的妈妈每天都在为我和妹妹操劳着。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打工,不打工的时候也得下地或做家务。

很少有空闲的时间。

有一次我生病了,放学以后就去输液。

妈妈很晚才下班回来,做好饭后,饭都没吃一口就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接我了。

看到她疲倦的身影,我控制不住,眼泪夺眶而出……是啊!母爱是伟大的。

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孝顺父母。

父母为我们做的,我们用一生都无法报答。

正如作者所说的:“母爱我们数不清,母爱在汗水里,母爱在唠叨里,母爱在牵挂里……”。

《妈妈的爱有多少斤》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妈妈的爱有多少斤》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妈妈的爱有多少斤》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妈妈的爱。

2.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3. 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妈妈的爱有多少斤》读本。

2.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妈妈的爱。

3. 班级黑板、粉笔或白板、笔。

三、活动步骤:1. 导入(10分钟)让学生集体观看一段与妈妈爱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回想自己与妈妈的亲密时刻。

引导问题:你们小时候和妈妈有哪些亲密时刻?妈妈是怎样关心你们的?2. 朗读与分享(15分钟)学生自由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轮流朗读《妈妈的爱有多少斤》,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妈妈的爱与关怀。

然后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提问:通过阅读,你们觉得妈妈的爱有多少斤?为什么?3. 亲情展示(20分钟)学生将家长为自己准备的某种代表妈妈爱的物品带到课堂上,或者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妈妈的照片。

学生依次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讲述与之相关的故事和感受,分享妈妈的关爱和付出。

提问:你们的物品或照片中,体现了哪些方面的妈妈的爱?4. 创作《妈妈的爱》(2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首关于妈妈的爱的诗歌或歌曲。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提示:可以围绕妈妈的关爱、为我们做的事情、对我们的期望等方面进行创作。

5. 展示和欣赏(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表演自己创作的诗歌或歌曲。

全班学生认真欣赏,鼓励和赞美每一组的创作。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学生结合课堂活动以及自己的体验,回答以下问题:- 通过阅读和活动,你对妈妈的爱有了更深的了解吗?- 你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有多重要?- 你打算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四、巩固与拓展:1. 要求学生用一周时间继续观察和感受妈妈的爱,在下一次班会上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事例。

2.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进一步表达对妈妈爱的思考和感激之情。

五、活动评价与反思:本次班会通过阅读、分享和创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索和感悟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有多少斤

妈妈的爱有多少斤

从下面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在班上与同学 交流。
1.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不只是爱的抚慰,往往还 有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态度。人们常说:母亲是孩 子的第一任老师,请你对自己的“第一任老师”做 一个客观的评价。 2.狐狸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把它赶出巢穴, 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你怎样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 行为?你认为理智的母爱应该是怎样的?

“是的,可她需要。‛主点了点头说,‚她需要一双能透 过紧闭的房门洞察一切的眼睛,然后她才可以胸有成竹的问: ‘孩子们,你们在里面干什么?’另一双眼睛将长在她的后 脑勺上,用来专门看她不该看到而又必须了解的事情。当然, 在前额下面她也有一双眼睛,当孩子们有了过失或麻烦时, 这双眼睛能够看着他,而不必开口,就能够明确表达出‘我 理解你并且爱你’的意思。‛‚这太难了,‛天使劝到, ‚主啊,您该歇歇了,明天……” “不行!‛主打断了天使的话,‚我感到我正在创造一个 十分接近我的造物。你看,眼前的这件母亲模型,已经能够 在痪病时自我愈合……能够用一磅汉堡包满足一家6口人的胃 口……能把一个9岁的男孩弄到莲蓬头下淋浴……” 天使绕着母亲的模型细细的看了一遍,不由得赞叹到:‚她 太柔和了!‛‚但很坚强!‛上帝激动的说,‚你根本想象 不出她有多么能干,也根本想象不出她有多大的忍耐力!‛
我感谢,感谢伟大的祖国,是她古老的文 化和现代文明,给了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我感谢,感谢冠华学校,是它引领我扬帆 起航! 我感谢,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赋予了我 生命,给了我智慧和勇气! 我感谢,感谢老师、同学、朋友,是他们 给了我知识、友谊和快乐。 我感谢,感谢每一次困难和挫折,是它们 给了我坚强、自信和成熟! 我将用我所能做到的一切感谢这个世界,用 我所能及的力量来报答这个世界,让这个世 界美好,美好,更美好!!

母爱有多少“斤”

母爱有多少“斤”

龙源期刊网
母爱有多少“斤”
作者:曾昱涵
来源:《广东第二课堂·小学》2014年第12期
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同学们正在写作业,徐老师在一旁巡视。

“梁风!”听到声音,大家看见一位中年妇女拎着一箱物品出现在教室门口。

原来是梁风同学的母亲来为儿子送生活用品了。

徐老师示意梁风出去。

梁风出去后接过箱子就催促母亲离开。

可他的母亲仍然关心地叮咛:“多喝水啊,少吃热气东西啊……”梁风不耐烦地推了推他母亲,教室里的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梁风急得满脸通红,他的母亲只好恋恋不舍、三步一回头地离开了。

教室里喧闹了起来,大家都议论纷纷。

这时,徐老师示意大家安静下来,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碗有多重吗?
同学们叽叽喳喳地回答:“两斤、三斤、半斤、一斤……”
徐老师又问:“一天要洗多少个碗?”
有同学答道:“15个左右。


徐老师再问:“谁洗的?”
“妈妈!”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

徐老师意味深长地说:“一个碗算半斤重,再加上锅5斤左右,妈妈一天至少要洗12斤左右锅碗,一年5千斤左右,十年5万斤吧……同学们,你们算得出母爱有多少‘斤’吗?”
同学们听到这里,纷纷低下了头。

大家一言不发,梁风的眼中闪耀着泪花。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自然更加懂得母亲的苦处和不易。

对于我们每一个同学来说,母爱是汗水、啰嗦和严厉,也是默默的关心、照顾和陪伴。

我只想说,母爱很厚重,何止千万斤!
(指导老师严燕梅)。

2019相声《妈妈的爱有多少斤》-范文精品

2019相声《妈妈的爱有多少斤》-范文精品

相声《妈妈的爱有多少斤》相声《妈妈的爱有多少斤》(晨炼的人们向这里不断的走来,做着不同的锻炼) 甲(瘦) 乙(胖)甲唉,豆芽菜!乙呕,肉丸子!合你上哪去?甲锻炼呀,这不,我老妈每天早上像赶鸭子似的赶我起来锻炼。

说,只有锻炼才能驶向瘦的对立面,你呢?乙一样,我老娘每天早上准确的像闹钟一样到点就叫我起床。

说,只有锻炼才能蹬上我名字的彼岸甲可是,怎么好象又胖了?嘿嘿(众听到他俩的谈话都停了下来,配合着各种表情)乙哪能不胖,成天让我吃吃吃,再咋锻炼都不好使,都快成白痴了甲啊?乙你说有没有这样似的,从在老妈肚子里我就开始营养,弄的我都不愿出来,足足晚了一个月才出世甲啊?已一个月的一半,一生下来就二十多斤甲啊?乙二十多斤的一半,甲你怎么老是一半一半的说呀乙最近我们正学等差数列呢甲看样儿你还是个好学生呢,挺会联系实际的乙我奶说我一生下来胖的象团肉,满医院的人奔走相告,说,哪咤转世了!甲你看你多幸福,我出生时才五斤多不点,让我妈心痛的总觉得这一辈子对不起我。

老妈说起个相反的名字补一补吧,结果新华字典、康熙字典、辞海什么的弄了一屋子,我满月了这名儿也没起出来。

乙你的名字也没什么渊源呀甲没什么渊源?在我以前你听说过吗?乙没有?甲这不就对了,我妈说要让她儿子的名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树一帜,流芳百世。

乙(我看快遗臭万年了)这是你妈的话吗?你妈满口成语也挺文学的甲那是我妈陪我学习的结果,不瞒你说,我妈陪我陪的考试成绩在我校名例前茅,比我学的还好呢乙怪不得甲我妈说,一个好名字能影响一生带动一片。

你看咱们国家领袖的名字,毛泽东,整个儿把东方给择过来了;邓小平,让全国人民太太平平的过上了小康生活。

你再看台湾的蒋介石,大不了成了一块“借”来的他山之石。

陈水扁,你本来就在一个小岛上,还让水都扁了那还能好,所以台湾回归是一定的,这是天意。

乙既然你妈这么懂为什么给你起了个这么“好听”的名字?甲我妈说,那是她花了二百元钱在一家起名公司起的,虽然不太上口,但意义深远,也是个帅才之名合李肉丸子乙我可没听出来甲还没到时候呢。

妈妈的爱有多少斤

妈妈的爱有多少斤

自大一下,一个月没有写单身日记,我知道很多fans等得花也谢了。

我也很忙嘛,放心,我会继续写的。

近日,论坛出现很多有趣的贴,我把其中几个典型的搞笑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

你给我去死,赶紧去死!!By 天堂游处女情结?你给我去死,赶紧去死昨天在管理论坛的时候,一个无聊的白痴发了这样一个无聊的东西。

由于内容比较粗俗和垃圾,所以我把大意说出来——新婚之夜,如果你妻子不是处女,那里被人光顾过,作为老公的有何感想?虽然我是版主,不能随便出口成脏,我就把他那段屁话改成————新婚之夜,如果你老公不是处男,那里被光顾过,作为老婆的有何感想。

然后我很快乐的加上一句——你给我去死,赶紧去死!五一放假在家泡电视,发现有个节目煞有介事地搞起来了处女情结的焦点评论。

还街头采访,还当真给揪出几个处女情结的人,有一个看上去长得绝对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的男人说:“不行,我就得要处女,因为不是处女我不自然处女才是纯洁的象征。

“看了以后,我强烈要求那个男人去验贞,如果不是处男,我也拿那段话回敬他。

如果还是处男,马上去搞一个贞操内裤,贞操带什么的把那里给锁死,直到他结婚才解锁!男人啊,真的那么想体验处女快感?简单,所以男人结婚前禁止性行为。

处女大大的有,不用去产房和幼儿园蹲了。

同时建议政府增加一条法律——禁止男人婚前性行为,发现一律自宫。

同性恋除外。

当然,还有一个简单的,去sextoy网站买一个吹气娃娃,据说有处女膜设计。

还有叫声呢,要不自己用花瓶套一个保鲜膜试一下,差不多的感觉!怀孕是美好的体验?那很狗屁男人真的很苦,论坛有男网友哭诉。

我回复:“你苦个屁啊你,没有处女膜,不用怀孕,没有月经,没有经痛,不用生孩子不用喂奶!“那家伙再回复:“生孩子不是最美好的体验,我无法尝试,难道还不苦?”哟,他到底是脑子坏掉还是真的想体验那种所谓美好,既然那么想体验那种美好,建议让他背着沙包十个月,然后关进产房十天十夜,看女人生产过程。

同时每个月在内裤下沾上湿淋淋的卫生棉一条,再拳打腹部,看他还敢不敢说美好!妈妈的爱有多少斤?其实我很不明白我一直以为母亲节是每年的5月12号,后来才突然想起是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今年的母亲节是5月9号。

妈妈的爱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

妈妈的爱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

妈妈的爱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导语:有没有听过一首歌:“炒一碟菜油要放几滴?煮一顿饭要多少心?你煮过的饭有多少斤?谁能数得清,答案悄悄地藏在米缸里。

妈妈的爱有多少斤?谁能数得清,答案写在她脸上的皱纹里。

”接下来了妈妈的爱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章希望大家喜欢!“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写完了作业,然后上床。

突然我在睡梦中疼醒了。

我的肚子非常疼,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这时,妈妈被我吵醒了。

妈妈急忙跑到我的床边说:“鑫儿,怎么了,是不是那里不舒服?”我含着眼泪说:“我的肚子很疼。

”妈妈说:“你忍一会儿,妈妈马上去拿药给你吃。

”说完,妈妈急忙跑到楼下去拿药了,不一会儿妈妈手里拿着药和开水到我的床边了,妈妈一边扶着我,一边为我吃药。

吃完药后,我躺在妈妈的怀里休息,妈妈还时不时地问我:“好点了没?还痛不痛了?”我迷迷糊糊地说:“好多了,不怎么痛了,妈妈你也躺下睡觉吧!”妈妈说:“没事,你睡吧!”到了第二天,我看着妈妈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和一张憔悴的脸。

心里想:妈妈为了照顾我,晚上肯定没睡觉。

妈妈的爱真是无微不至啊!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报答您。

”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有妈妈的爱。

“佳杭,快写作业。

”妈妈催促的声音又在我面前响过。

我只好低下头开始写作业。

我一边玩,一边写,正得意时,妈妈进来了,“怎么这么不认真!”妈妈瞪大眼睛严肃地看着我。

妈妈的爱是亲切的唠叨,像春风轻轻吹走了我的懒惰。

我来到学校,拉着妈妈的手不放。

妈妈轻轻地拍着我的背:“佳杭长大了,要在学校好好学习。

”妈妈的爱是温柔的爱抚,像春雨滋润着我的心。

我感冒生病了,妈妈万分焦急地带我去医院,不停地摸我的头,皱着眉头说:“一会就好,一会就好。

”妈妈的.爱是无尽的担忧,像寒冬的黑夜那么漫长。

过新年了,妈妈带着我来到商场。

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服,新裤子,新鞋子,连袜子也是新的,可妈妈自己什么也没买。

母爱有多少斤

母爱有多少斤

母爱有多少斤
母亲节那天,吕老师上课的时候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碗有多重吗?
“两三斤左右吧。


那么你们能算出家里一天要用多少个碗吗?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我知道,我家有三个人,早餐需要五个碗,午餐。

晚餐个需要用六个碗左右,一共各需要十五个左右。


“那么,你能告诉我,你们家的这些碗是谁洗吗?”
“都是妈妈洗。


“其他同学,你们家的呢?”吕老师问全体同学。

“都是妈妈洗的!”学生们异口同声。

吕老师接着说:“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十五个碗大概有三斤左右,再加上每天还要洗几次锅,这些重量一共得五斤左右。

同学们,在生活中,妈妈难道就只是洗碗吗?他们做的事情数的清吗?同学们,洗完如此,何况感情,你们算得清妈妈的爱有多少斤吗?”
学生们一时无语,好多同学的脸都红了,有人惭愧的低下了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的爱有多少斤答案是930750斤
xx有“重量”吗?
“没有什么可以与母爱相比,母爱太伟大了。

”在30岁的陈芳看来,母爱是难以计量的。

像陈芳一样,多数人知道母爱分量很重,但从未思考过母爱是否可以“量化”。

近年来,山东省文化*门运用大数据思维,把“孝、诚、爱”等中华传统美德融入现代学科知识,为“母爱有多重”等人生考题给出了参考“数据”。

“母爱的‘重量’并非无法计数,而是在点滴之中。

”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林建宁介绍,在翻阅古今中外德育教材、考察多个国家和地区品行教育之后,他发现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潜藏着大量数理化知识和深刻的道德理念”,并由此编写出一套教育普及读物。

?
“儿女生日,母亲难日。

”在山东一家研究机构工作的张萱对此深有体会。

“长大后才知道,妈妈生我时经历难产,虽然挺了过来但落下病根。

”她说,自己小时候调皮、不爱走路,妈妈时常背着她去上幼儿园或上班。

“如今妈妈的背越来越驼,这也是母爱的体现吧。

”张萱说,母爱有多重,她没有认真思考过,但总有一些数字无法忘记,“比如,妈妈背我上下班时走过的那几条街,每天往返大约5公里。

”林建宁说,有的学生十几年寒窗苦读,解开大量数理化试题,但像“我吃了妈妈多少乳汁”“我还能见妈妈多少面”等一些基本“人生题”,却迟迟不能真正领悟。

xx究竟有多“重”?
“1岁婴儿时,宝宝平均体重15斤,妈妈每天要抱大约20次;2到3岁幼儿时,25斤,抱约10次;4岁至10岁时,50斤,抱5次……同学们算一算,10岁前你在妈妈怀里有多重?”
“930750斤!”简单数学运算后,学生们发现:妈妈的臂弯竟然会承受这么多重量!即使成年后每天坚持抱妈妈1次,按照妈妈体重100斤计,也需要超过25年才能回报妈妈“臂弯里的重量”。

这是山东日照市新营小学一场生动的微课堂教学现场。

短短十多分钟时间,通过对“母爱”这一道德“原点”的数学化思考,培育学生感恩母爱。

近年来,这一套德育模式已在烟台、日照、淄博等多地学校推广,除“我在妈妈怀里有多重”外,类似经大数据分析而“量化”出来的母爱还有许多:
——为生我,妈妈有多痛?
根据医学领域的常用标准,往手指里钉竹签,疼痛指数是7;妈妈生宝宝时,疼痛指数则是8,有的妈妈会因分娩痛晕过去。

——我吃了妈妈多少乳汁?
据医学统计,哺乳期宝宝平均每天吃母乳800毫升,一年大约喝掉292公斤母乳;无论春夏秋冬,妈妈每夜抱宝宝哺乳3次、每次约25分钟、每天少睡75分钟,一年相当于失去2个月的睡眠。

——妈妈为我梳洗多少次?
统计显示,孩子出生后,妈妈大约要为孩子洗2500块尿布、5000次袜子、2000次脸、1500次脚、600次澡。

如果是女孩子,妈妈还要为她梳3000次头。

?
——妈妈接送我上学走过多少路?
从幼儿园到小学,每天往返接送4次,按耗费2小时、每年上学200天计算,9年累计约3600小时。

如果选择步行,按每小时6公里速度计算,9年可走约1.7倍长征的距离。

……
“数据化”为感受母爱提供了新的视角。

山东淄博淄川二中物理教师袁延昭说,在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授课时,他把“母亲步行接送孩子上学”设为当堂检测题,“当有同学算出从上学至今,母亲为接送他走过近一万里路时,发出了惊叹声。

那堂课,大家学习劲头明显更足。


答好xx这道“必答题”
?
“你记得恋人的阴历和阳历生日吗?”“你经常给恋人打电话吗?”“如果是母亲呢?”
这些问题,林建宁曾经在不同场合做过多次现场测试。

不过,结果都是相似的:大多数人准确记得恋人的生日,经常和恋人通话,但记不准甚至记不起母亲的生日,通话也比较少。

“这些年我与妈妈见过多少次?”母亲弥留之际,陈芳经常想到这个问题。

从读大学起,她就长期与妈妈异地生活,大学毕业后仅重要节假时才有空闲回家。

“工作后最多一年回家4次、一次3到5天,一年不到20天。

”陈芳说。

与陈芳的思路不同,一笔“回家账”更令人动容:如果母亲45岁时,儿女奔赴异地求学或打拼,每年回家2次,今生相聚的机会可能只有区区70多次,若每年多回家2次,就相当于“延长”母亲35年寿命……
母爱有多“重”?这个看似生活化、故事化的提问,经过科学化、现代化、数据化解答后就变为“有价值的追问”。

在完成价值追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激发内省,更容易让人们主动践行美德。

“母爱有多重”因人而异,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知孝感恩应从娃娃抓起、从中小学生抓起,让家庭美德教育深入人心。


?
?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